網絡技術心得體會多篇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多篇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1

計算機網絡就是計算機之間通過連接介質(如網絡線、光纖等)互聯起來,按照網絡協議進行數據通信,實現資源共享的一種組織形式。計算機網絡是二十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原本用於軍事通訊,後逐漸進入民用,經過短短40年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現已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並正以高速向前邁進。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一個充滿虛擬性的新時代。在這個虛擬時代,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會極大地改變在網絡快速發展的同時,計算機病毒也隨之產生了。當今,網絡上的病毒正在肆虐,病毒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而且給人們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們需要掌握基本的網絡安全技術和防範病毒的常識,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關於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範的課本《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範》,對我深受啟發,覺得計算機網絡安全還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掌握必須防範的技術。

課本首先講清楚了什麼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就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接着講計算機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分別從自然災害、網絡軟件的漏洞和“後門”、*客的威脅和攻擊、計算機病毒、垃圾郵件和間諜軟件、計算機犯罪這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讓我從多個層面瞭解到計算機病毒給我們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和威脅。有些因素對我們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這需要我們更進一步清新的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式,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的更新,計算機病毒也編寫得越來越複雜,它是對計算機信息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在病毒防範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件,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網絡防病毒軟件和單機防病毒軟件。這兩種軟件是針對不同的用户需求所開發的,有不同的防範作用。

通過對課本的學習,我感受頗深。作為計算機網管員,網絡安全是個重要的任務,確保在整個局域網中的信息安全、數據不受威脅,這是對網管的技術考驗和知識檢測。我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最新的計算機病毒信息和計算機傳播的途徑及方式,通過先進防範病毒的軟件來保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絡系統,隨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着網絡應用的不斷髮展而發展。

(一)選用殺毒軟件及更新系統補丁。

現在上的殺毒軟件五花八門、魚龍混雜、褒貶不一,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殺毒軟件是很重要的。另外,選擇專業的防火牆,及時升級殺毒軟禁病毒庫,定期對計算機進行病毒查殺。在插入可移動存儲設備前,一定要先進行病毒掃描,不能對病毒的有無存在僥倖。

(二)注重ie的安全準則。

首先,使用計算機上網的網友,一定要注意ie的安全性。ie的自動完成功能一方面給用户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用户帶來了潛在的巨大泄密危險,此項功能最好能夠停用並在關機前清除上網的記錄、使用管控coolies的安全程序。其次,上網時一定要開啟病毒實時監控,不要隨便點擊陌生網站或者來歷不明的excel、word文檔,對網上下載的軟件先經過殺毒後再使用,避免病毒利用軟件的漏洞進行木馬的病毒傳播。不要輕易打開電子郵件中的附件或者執行附件中的程序,對郵件附件先用防毒軟件和專業清除木馬的工具進行掃描後方可使用。

(三)定期更新系統、關閉和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

許多常用的程序和操作系統的核心都會發生漏洞,某些漏洞會讓入侵者很容易進到你的計算機系統,損害計算機程序,侵害你的隱私和商業祕密。所以,一般來説軟件的開發商都會及時發佈補丁以便客户及時進行修補漏洞。

(四)使用複雜的密碼並養成經常備份重要數據的習慣。

使用大寫字母加小寫字母加數字的複雜密碼,能夠大大提高計算機使用的安全係數,因為有些*客能夠通過猜測簡單密碼的手段獲得你計算機的有效信息或者攻佔你的計算機系統資源。另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你的磁盤文件進行備份,經常備份重要數據的習慣將會使得你在遭受病毒的攻擊之後,最大限度的恢復數據,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未嘗不是一種防範計算機病毒的好辦法。

(五)停止文件共享、迅速隔離受感染的計算機。

計算機使用用户應在非共享不可的情況下,設置某些密碼或者權限,限制他人存取你電腦中的文件,讓別有用心的人無機可乘,自己也免受為黑客攻擊的目標。

總得看來,雖然病毒和*客的程序種類繁多,發展和傳播的速度超過人們的想象,感染形式層出不窮,危害極大,但還是可以被人們正確認識和掌控的,只要我們不斷提高和增強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意識,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隨時關注工作中的計算機的運行情況,在發現異常情況時能夠及時處理,就可以大大的減少計算機病毒對我們的侵害,為我所用。總之,對於計算機病毒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儘量遠離病毒感染源,只有這樣才能給計算機一個潔淨而安全的生存。

最後把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策略作了重要講解。計算機網絡安全從技術上來説,主要由防火牆、防病毒、入侵檢測等多個安全組件組成,一個單獨的組件無法確保網絡信息的安全性。網絡安全技術主要有: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訪問控制、防禦病毒技術等。在加密技術中,我瞭解到了共有二種方法加密,一是私匙加密,一種是公匙加密。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2

通過一學期網絡基礎課的學習,認識到了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即使你不懂網絡,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它並且在使用它。那麼,作為一個大學生使用簡單的網絡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素質。而這門課程就是你接觸網絡並且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它的最有效的方式。網絡簡單地説就是一個將人們所需要的資源通過一定的協議實行共享的媒介。就拿大家經常使用的瀏覽器來説吧,當你需要了解時下流行什麼髮型或者是服裝,就可以通過搜索引擎足不出户瞭解這些東西。這個例子僅是網絡應用的冰山一角,要想懂得更多的網絡使用方法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實踐也是相當重要的。

作為信息爆炸的21世紀,網絡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無論是在最神祕的國家情報機構還是普通的人民大眾,網絡已經顯得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工具。小到人們經常使用的手機,大到軍隊作戰航天飛機的發射都離不開網絡。還有大家用的銀行卡都是聯通了全球的銀行網絡,才使得存取如此簡單。

那麼下來談談網絡在大學生中間的應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qq,msn等一系列交友平台,通過這些平台大家可以遠距離通信,發電子郵件,討論問題,交友,分享圖片等等。還有一些bbs論壇,他將一些擁有共同愛好的並且願意和社區的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獨到見解的一類人聚集起來,共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大學生活躍的思想和創造力。瀏覽網頁、博客豐富大學生的課餘時間,還能涉獵一些有用的社會知識,開闊視野。總之,網絡是時代的產物。瞭解並使用簡單的網絡知識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質而且還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也就是説網絡知識是當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素質。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3

通過參加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的《計算機網絡》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的三天學習,聽取馮博琴教授以及李波副教授、陳文革副教授和程向前副教授的深入介紹經驗和講解,對這門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對學習筆記總結如下幾點:

一、學習筆記總結

1、參考先進的課程教學模式

?計算機網絡》被列為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是為以後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的專題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培養未來的網絡設計人員和高級治理、維護人員。馮博琴教授展示了西安交大精品課程的網絡教學平台,展示了一種先進的課程教學的模式,學生可以通網絡教學平台向教師提出問題和提交作業,教師也可以在線為學生答疑和批改作業。為學生自主性學習計算機網絡課程,傳送電子化作業提供了條件。這種網站式的教學資源,首先經過富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的精心設計,再配合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效果,動態網頁與讀者獨特的互動性,確實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2、精選教學內容,構建先進完善的課程體系

針對李波副教授的介紹和總結,發現了目前傳統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以往的多數高校中,課堂教學內容大體是這樣的:介紹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介紹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osi模型和tcp/ip協議、分層結構中各層應該完成的基本功能;介紹一些具體的組網技術或局域網絡操作系統。實驗教學內容一般情況下是組建一個小型的局域網絡,利用服務器操作系統配置和治理這個網絡;或者利用串形接口做一個點對點通信的實驗。

以往課堂與實驗教學內容的缺陷是:對計算機網絡內部的工作原理介紹得不夠透徹;實驗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不吻合,沒有體現出分層結構中層間接口、服務以及協議的概念;以往課堂與實驗教學內容的脱節導致了所講內容空洞、枯燥,不輕易被理解和把握。所以,應該對課堂與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實驗內容應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盡力讓學生體會、分析常用的網絡協議,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為能力強的學生提供設計、實現協議的實驗環境。

3、精選的課堂與實驗教學應該堅持不斷更新的原則,緊跟上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這種方法如運用不當,易造成以教師為中心,形成滿堂灌、填鴨式,限制學生主體參與和主動創造的精神。

陳文革副教授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整體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歸納,對此門課程教學過程中難、重點進行深入剖析,明確解決思路;進行了細緻的案例分析和示範。使我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創設一個有利於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的情境,並引導和組織他們進入這個情境。

二、本人經驗總結

下面,將針對本人平時授課過程,總結一些了個人觀點和經驗,供同行參考和評論。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

要讓學生學好《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把老師要求學生學的局面,改為學生主動要求學。在我第一次介紹這麼課程時,首先介紹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性和顯示生活的具體應用,讓同學對網絡的宏觀有個輪廓概念,明白網絡的實用性,增加他們的興趣。讓同學舉例説明他們自己使用網絡的情況,覺得網絡有什麼用?然後根據他們的回答情況,來介紹整個教學內容的安排,給學生增加興趣和動力,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好《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的願望。

教師在整個模式結構中總是起到導學的作用,教師的作用就是儘量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方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網上協作學習、上機練習,最後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講,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2.提出問題

利用各種方法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現實問題)。運用各種媒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達到教學目標。如果教師將所有問題都自問自答,學生很多時候還是不能真正稱為學習的主人。就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而言,很多成人學生上班單位都能接觸到一些網絡設備和網絡環境。因此結合教材內容給他們提一些問題,讓他們下去搜集資料、尋找答案,能促進他們增加他們的興趣和促進他們的學習。

3.創設情境

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計算機網絡課程雖然都是圍繞網絡在進行介紹,但是課程內容概念比較多,抽象的介紹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教師結合計算機網絡知識結合實際就是很重要工作了,整個教材的內容實際上可以以網絡體系結構為框架進行展開。教學中直接給學生一個概念可能是晦澀難懂的,因此需要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情景將抽象的框架結構,變成學生腦海的印象和日常中相似的情境。

比如説,如陳文革教授所講,介紹網絡協議時,可以以航空體系結構舉例説明網絡協議間的關係,通過空中旅行組織圖,介紹層次的特點。介紹硬件設備時路由器時,可以展示其各種常見產品圖片,提問為什麼路由器能完成這些功能,分析這些功能實現,再分析這些功能的實現條件,逐步回到網絡層模型上。這時再重複介紹網絡體系結構框架。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4

本學期,我選擇了一門大學城公共選修課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程,我是來到了信息學院是上課的,短短十來堂課的學習過程使我受益匪淺。不僅計算機專業知識增長了,還認識了許多來自大學城裏其他兄弟院校的同學,更懂得了如何更好的為人處事。

我是來自紡院紡織化學工程系的一名大二學生。在紡院,我的專業是學習家用紡織品設計的,這是一門融工藝設計和美學設計於一體的知識涉及面極廣的專業。一直以來,通過對該行業人才需求的瞭解,我認識到,要想在畢業後能從事與家紡行業相關的工作,我不僅要學習好本專業的知識和能力,還必須對計算機知識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和掌握。因此,在選擇選修課的時候,我毅然在自己的課程選項裏勾了這門課程。

眾所周知,21世紀是一個信息經濟時代。為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一名即將走出校園參加工作的當代大學生,所受的社會壓力將比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沉重,因此在校期間,我們必須儘可能的利用好學習時間,儘可能地學習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學會創新求變,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如果想從事與家紡設計相關的.行業,那就更需要掌握較全面的計算機知識,因為小到計算機的組裝維修,大到服務器的維護與測試,知道的更多更全面,那麼對於自己以後找工作以及參加工作幫助就越大。在知識經濟時代,沒有一個用人單位會傻到和知識作對,不是麼?

我在讀九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計算機覺得很新鮮。我清晰的記得,當時有一個清晰的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學好計算機。但隨着自己對電腦接觸的不斷深入,對計算機的認識越來越深,特別是進到大學,學習了家用紡織品設計以後。我們做cad設計,學習了各種辦公軟件,可是在設計和辦公過程中,當遇到一些電腦系統出錯導致文件成果丟失的突發問題時。我才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計算機知識是多麼的欠缺,自己終歸不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都是零散的,對這些突發問題只能束手無策。於是我暗自發誓,無論如何,以後如果關於計算機的選修課的,我一定要報名。

這次在《計算機網絡》中,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許多以前對計算機迷惑的地方。在姜老師的講解和實際演練下我漸漸明白了。

所謂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絡許多人以前都有接觸,但真正瞭解網絡的,首先要理解網絡的層次結構。

也就是七層協議。osi的七層結構並不是目前真正的工業標準,目前業界在廣泛使用的是tcp/ip網絡,應該算是事實上的工業標準。

雖然osi參考模型的實際應用意義不是很大,但其的確對於理解網絡協議內部的運作很有幫助,也為我們學習網絡協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osi模型提出的比較早,為計算機網絡的個複雜事件提出自上而下,分層解決的一套完整方案。七層模型各層的作用不想多做總結。

tcp/ip分層模型的四個協議層分別完成以下的功能:

網絡接口層包括用於協作ip數據在已有網絡介質上傳輸的協議。實際上tcp/ip標準並不定義與iso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相對應的功能。相反,它定義像地址解析協議這樣的協議,提供tcp/ip協議的數據結構和實際物理硬件之間的接口。

網絡層對應於osi七層參考模型的網絡層。本層包含ip協議、rip協議,負責數據的包裝、尋址和路由。同時還包含網間控制報文協議用來提供網絡診斷信息。

傳輸層對應於osi七層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它提供兩種端到端的通信服務。其中tcp協議提供可靠的數據流運輸服務,udp協議提供不可靠的用户數據報服務。

應用層對應於osi七層參考模型的應用層和表達層。因特網的應用層協議包括finger、whois、ftpgopher、http、telent、smtp、irc、nntp等。

我的感覺是:tcp/ip是從osi模型演化而來。兩個模型相比較來講tcp/ip更關心的是網絡之間互聯,tcp/ip協議被組織成四個概念層,其中有三層對應於iso參考模型中的相應層。tcp/ip協議族並不包含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因此它不能獨立完成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功能,必須與許多其他的協議協同工作。 tcp/ip協議層次相對少了,調用函數也會減少,相對於osi模型,它的處理速度會更快。

其次,就是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與分類。

通俗地講,計算機網絡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絡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件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説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絡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件四部分。

要學習網絡,我們還需要了解目前的主要網絡類型,分清哪些是我們初級學者必須掌握的,哪些是目前的主流網絡類型。

雖然網絡類型的劃分標準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範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絡劃分標準。按這種標準可以把各種網絡類型劃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局域網一般來説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絡互聯,不過在此要説明的一點就是這裏的網絡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範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再次,就是ip地址。

1) ip地址基本概念

internet依靠tcp/ip協議,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不同硬件結構、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網絡系統的互聯。在internet上,每一個節點都依靠唯一的ip地址互相區分和相互聯繫。ip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的地址,由4個8位字段組成,每個字段之間用點號隔開,用於標識tcp/ip宿主機。

每個ip地址都包含兩部分:網絡id和主機id。網絡id標識在同一個物理網絡上的所有宿主機,主機id標識該物理網絡上的每一個宿主機,於是整個internet上的每個計算機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地址來標識。

ip地址構成了整個internet的基礎,它是如此重要,每一台聯網的計算機無權自行設定ip地址,有一個統一的機構-iana負責對申請的組織分配唯一的網絡id,而該組織可以對自己的網絡中的每一個主機分配一個唯一的主機id,正如一個單位無權決定自己在所屬城市的街道名稱和門牌號,但可以自主決定本單位內部的各個辦公室編號一樣。

2)靜態ip與動態ip

ip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的地址,理論上講,有大約40億(2的32次方)個可能的地址組合,這似乎是一個很大的地址空間。實際上,根據網絡id和主機id的不同位數規則,可以將ip地址分為a(7位網絡id和24位主機id)、b(14位網絡id和16位主機id)、c(21位網絡id和8位主機id)三類,由於歷史原因和技術發展的差異,a類地址和b類地址幾乎分配殆盡,目前能夠供全球各國各組織分配的只有c類地址。所以説ip地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網絡資源。

對於一個設立了因特網服務的組織機構,由於其主機對外開放了諸如、ftp、e-mail等訪問服務,通常要對外公佈一個固定的ip地址,以方便用户訪問。當然,數字ip不便記憶和識別,人們更習慣於通過域名來訪問主機,而域名實際上仍然需要被域名服務器(dns)翻譯為ip地址。例如,你的主頁地址是,用户可以方便地記憶,而對於大多數撥號上網的用户,由於其上網時間和空間的離散性,為每個用户分配一個固定的ip地址(靜態ip)是非常不可取的,這將造成ip地址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這些用户通常會在每次撥通isp的主機後,自動獲得一個動態的ip地址,該地址當然不是任意的,而是該isp申請的網絡id和主機id的合法區間中的某個地址。撥號用户任意兩次連接時的ip地址很可能不同,但是在每次連接時間內ip地址不變。

最後,説到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種多端口設備,它可以連接不同傳輸速率並運行於各種環境的局域網和廣域網,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路由器屬於os i 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指導從一個網段到另一個網段的數據傳輸,也能指導從一種網絡向另一種網絡的數據傳輸。過去,由於過多的注意第三層或更高層的數據,如協議或邏輯地址,路由器曾經比交換機和網橋的速度慢。因此,不像網橋和第二層交換機,路由器是依賴於協議的。在它們使用某種協議轉發數據前,它們必須要被設計或配置成能識別該協議。

傳統的獨立式局域網路由器正慢慢地被支持路由功能的第三層交換機所替代。但路由器這個概念還是非常重要的。獨立式路由器仍然是使用廣域網技術連接遠程用户的一種選擇。

在此次學習中,我進一步體會到了網絡的神奇,是網絡能夠使遠隔萬里之遙的人面對面的聊天,是網絡能夠使人們可足不出户就掌握所有信息從而運籌帷幄,是網絡使人們能夠更快的掌握更多的信息,是網絡……

在學習過程中,我覺得姜老師只是一個指引的作用,他每次給定任務後,就要求我們進行自主性學習或分小組進行共同學習和合作完成,我們在操作學習中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互相討論、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解決不了的就讓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為師生間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彼此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斷提高和成長,並建立了一定得友誼。

但是,計算機知識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因此,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還要繼續學習、操作,熟練運用這些知識,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當代大學生,將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5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不同於以前做過的c語言上機實驗和數據結構上機實驗,後兩者都是編程的,要求的是個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練的應用,簡單地説就是一個人的戰場。而計算機網絡課程則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很多時候它更要求我們注重團隊之間的交流與配合,而不是獨自完成。

第一次實驗是雙絞線的製作,通過這個實驗讓我學到了如何製作雙絞線,也是我大學期間第一次做操作性這麼強的實驗。以前的實驗都是編程,而這一次的實驗卻是完完全全地讓我們自己動手。剝皮—>排序—>理直—>剪齊—>插入—>壓線,雖然實驗過去了有一段時間,但是還是能清楚地記得做法。雖然最後我們的實驗沒有成功,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收穫。

第二次的實驗是linux的使用與dns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在課堂上,由於機子的問題,linux不能成功打開。於是就學習了一下dns服務器的配置和管理。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如何添加dnszone,如何添加主要區域,正向搜索和反向搜索,添加dnsdomain,如何設置dns服務器的動態更新,如何修改區域傳輸的通知列表等等。關於linux,下課後仍然不死心,自己在網上下了個linux操作系統,然後在同學的指導下一步步地裝好了。雖然説最後沒怎麼用,自己也不會用。但是當打開操作系統的那一瞬間,那個華麗麗的界面還是讓我深深地震撼了一把。不得不感歎linux真的好高級。我相信,不久之後,我一定可以熟練操作linux系統的。

第三次試驗是有關聊天軟件和點歌軟件的配置和運用。在這個實驗裏,我們開始有了更明確的分工,一個同學做客户端,一個同學做服務端,在做這些之前,要首先修改我們的ip。但是後來我想,其實根本沒必要修改ip,實驗課程裏面要求我們修改ip,不過是讓我們對此更熟悉而已。在這次的實驗中,我扮演的是服務端的角色,按照實驗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我們成功地用RTX軟件語音聊天。也成功地用DJ點歌服務為對方點歌。其實這次實驗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運營商與用户的關係,運營商通過相關設置,讓用户可以訪問其客户端進行相關的操作。這次的實驗為之後的模擬網站發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隨後的幾周,我們又進行了網站發佈,模擬小型局域網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讓我們對身邊的計算機網絡有了更為客觀、形象、具體的認識。而不是僅僅限於書本上的文字表達,或者是思維中模糊的想象。這門實驗課程,不僅是對理論課程的鞏固,更是對理論課程的擴充。除此之外,在實驗過程了,我們學會了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瞭解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怎麼樣和團隊成員之間協調。要想實驗成功,必須要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團隊成員負責的版塊都沒有出錯,合起來,整個實驗的最終目標才可以實現。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6

我是來自四川省xx市xx縣職業高級中學的計算機專業教師。為了能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到技術,我通過多種渠道學習,對網絡基礎知識的原理進一步認識。以前對知識只是表面的認識,現在不僅進一步深入學習基礎知識的內涵,而且進一步拓展相關知識,涉足了linux、網絡攻防等知識。

我們學校計算機機房的電腦裝有還原精靈,很多實驗需要重新啟動,所做的實驗看不到效果,所以我採用計算機模擬仿真軟件來模擬真實的設備,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通過多年的教學和網絡管理,對網絡技術和仿真軟件總結了一點自己的心得。

第一、網絡教學模擬器的運用

網絡知識教學的設備很貴,不正確操作容易損壞設備,所以利用模擬器進行學習就很重要。通過實踐,我摸索出了五種適用於網絡教學的虛擬機。

其中bosonnetsim、packettracer52_setup這兩個模擬器軟件是學習網絡設備配置的很好的軟件,這兩個軟件對初學者很有用,通過這兩個模擬器可以很好的學習網絡設備中的交換機、路由器、防護牆、無線設備等。

dynamipsgui這個軟件用的是真實的網絡設備的操作系統,比如利用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的操作系統進行配置,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最佳的方式。但是這個軟件的配置比較麻煩,雖然這樣,但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交流,學習了它的使用方法,而且能很快地搭建一個的境進行實驗。

另外兩個軟件就是vmware—server—installer、virtualpc,通過這兩個軟件可以在電腦裏面模擬出幾台電腦,而且用的真實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xp、windows2003、linux、windows7等操作系統。特別是進行服務器的配置,比如網站服務器、郵件服務器、dhcp、dns、ftp等服務器的配置。通過實踐,我們就利用了vmware這個虛擬機軟件配置了這些服務器,而且還真正的理解了這幾個服務器的關係。在教學中經常通過這些模擬器上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還經常將這些知識與專業老師們交流。

第二、向行業專家學習

為進一步學習網絡知識的方向,我積極請教行業專家,如袁黎輝工程師。他為我提供了一些工作中的寶貴經驗和書籍。他給我講到重分佈的概念,生成樹等的概念,而且還親自帶設備進行實際的操作。通過這些指引,讓我知道了學習的方向。雖然在學校沒有那麼多昂貴的設備,但是通過他的幫助讓我學習到了dynamipsgui的應用。通過學習學會了使用這個軟件的方法,而且成功搭建網絡設備實驗環境。為以後學習和教學奠定了基礎。

第三、不斷專研新知識

利用virtualpc軟件模擬真實的linux系統,通過linux的學習不僅學會了其系統的安裝和磁盤配額的應用,也學會了基本的命令的應用,以及在linux下的服務器的搭建,還進一步學了英語知識。通過刻苦學習linux和教學,現在能夠熟練搭建了的系統平台,熟練的掌握linux的基礎的知識。下一步就是學習linux服務器的搭建,以及在linux下簡單學習其它等網絡知識,使linux知識技術已經不再神奇了。

這就是我網絡教學的一點心得和體會,願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網絡技術心得體會篇7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為期三週的實訓就這樣過去了。經過這三週的實訓練習讓我們第六組學到了許多知識,回頭想想實訓這些天我們確實是有很大收穫的。

三週,説長不長,説短也不短,在這三週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並且與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來了一次全面的親密接觸。這三週我們在學習的同時。也進一步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實訓過程中自己有很多的不懂,很多的問題,都是以昊昊為重點然後大家一起商量解決的。這次實訓讓我明白了我們實訓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來積累經驗,進而才能把書本的知識轉化為技能。實踐出真理,在這三週的實訓確實是有些累但是累得有價值。學海無涯,好多好多的東西在向我們招手,等待我們去努力的學習。在以後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發展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通過這次實訓學習,我學到了很多。原先以為網絡只是簡單的網線連接,現在明白網絡也是那麼複雜。首先一個完整的網絡網絡需要很多必要的設備,例如:交換機,路由,防火牆等,雖然我們只做了八個任務但是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老師講解也很好的把我們當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及時的實踐,讓我們記在腦子了。我們通過這三週的網絡實訓,瞭解很多東西。通過這次的實訓我們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是對網絡的瞭解太少。我們瞭解都是表面上的東西,需要了解更深的東西還需要多多看一些相關書籍。

這次實訓我們主要學習了單臂路由、靜態路由、交換綜合、廣域網接入、aaa接入控制、防火牆技術、流控技術和服務器技術這八個項目,在這次實訓中,給我們上課的老師並不是我們平常給我們上課的老師,而是學校請的外教,所以開始的時候不免需要一番介紹已經大致此次實訓的介紹,所以第一天就這麼過去了,第二天開始我們小組就開始痛苦了,因為我們小組的組長和我們小組的精英都因找到了工作而去那家公司上班去了,這樣一來,我們小組就只剩下了四個,加我在內三個女生,另外一個男生,我們都是那種不大懂的,所以學起來很痛苦,時不時的需要跑去問別的小組的同學,勉勉強強的在最後我們還是在當天就完成了當天安排的任務,而且我們是第一次用真是的路由器、交換機和防火牆來進行配置,所以弄的手忙腳亂的,不過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重點。

第二天有點小鬱悶,因為今天的配置因為設備的問題,大家一整個上午都差不多沒做出什麼實質的東西,第三天學校有個小型的招聘會,在招聘會上我們小組的兩位也回來了,然後他們告訴我們説之後的實訓他們也都會和我們一起完成,讓我們小組都小高興了一下,畢竟人多力量大,而且還是兩個重量級的人。在這次實訓中,我知道了好多平時上課我沒認真學到的知識,比如説交換機的工作特點:擁有一條很高帶寬的背板總線和內部交換矩陣,所有的端口都掛接在這條背板總線上。二層交換機的問題是其工作是基於mac地址的,不涉及網絡層的功能,沒有路由功能。路由器存在的問題是,路由器的大部分功能均由軟件實現,造成延時長,吞吐率受到限制。路由器對數據包的處理需要拆包、查看第三層信息。交換機是基於硬件結構的,對幀的轉發處理過程非常簡單,可以達到很高的吞吐量,使交換機既保持高性能,又具有路由能力,這種思想導致了三層路由交換機的出現,簡單的説,三層交換技術就是二層交換技術+三層轉發技術,三層交換機就是“二層交換機+基於硬件的路由器”。

就這樣實訓的日子很快過去了,實訓是每一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際操作中的意義,明白了要多瞭解相關知識,多思考,多提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學以致用,計算機網絡使學習、生活、工作的資源消耗大為降低。我們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隨着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高科技的,需要老師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不過有時也要動我們的腦子,要個人親身去體會,去實踐,把各項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記熟,做熟。提高我們整體的知識,打好基礎。

在學到知識的同事,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和其他同學以及老師之間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互相討論,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同學或者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計算機知識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

我相信在更多的學習機會中,我們懂的也會越來越多。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人應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經過幾天的學習計算機的過程,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也嚐到了成長的快樂,這就是學習並快樂着吧!

此次實訓過程中老師也是精心的為我們講解一些重點要注意的東西,遇到問題老師也會耐心的跟我們討論,然後幫我們解決一些問題,學到了很多。經過了老師和同學的互相交流,學習變得很輕鬆而快樂的事情。

總之這次學了不少東西的了,大家都很認真,學的不了不少有用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還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探討的問題,也明白了很多東西,只要大家一起困難就會解決的,小組之間相處也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