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國小教師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國小老師實習心得 篇一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很榮幸能到國小參加教師實習,這次安排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卻讓我收穫了非常多的知識,都是書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是一次珍貴的實習機會。

在國小教師實習期間,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有幸去聽了指導老師的數學課,老師用遊戲的方式導入,整節課又有不同的遊戲穿插其中。分別使用了紙條、氣球、粉筆、小圓片等做媒介。順利的、成功的將個位數的減法教給這些可愛的小寶貝們。一年級的孩子剛走進正式的課堂,如何讓他們安靜下來,實屬不易。指導老師用遊戲的方式進行導入,吸引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這正是對小孩子心理的正確判斷,這樣就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上來,以便教學的順利進行。通過反覆創設不同的情景,反覆的練習減法。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反覆是個不錯的選擇,熟能生巧。蒙老師的課堂掌控能力也是很強的,能根據學生、課堂的發展趨勢靈活的進行教學,很值得我借鑑。

小孩子天真的童音感染着每一個聽課的老師,我很想用手摸一摸這些小寶貝的臉蛋,又怕別把小孩嚇着。看到他們,所有的煩惱都風消雲散了。在純真面前我們的虛偽總是傷的體無完膚。今年的一年級小孩子特別膽大,面對着全班30多位同學和10幾位聽課的老師一點都不畏縮,老師讓唱歌,一人起頭,其他會唱的都回去認真的去附和。至今那首歌還縈繞在我的耳邊。

實習期間我發現,和孩子們溝通是一件很快樂,很開心的事情,有許多事情如果能説開,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猜測和誤會,對國小生也是如此,要對他們敞開心扉。我告誡自己要試着和孩子們多溝通交流,我説了要“拼”一下,我做了,我收到了我想的結果,我的國小教師實習越來越好了,我也會將它一點一點的完善。

在實習期間我發現自己在很多時候,總是那麼的膽小,因為膽小,我失去了很多很多,不能再失去了。我告誡自己要勇敢,要自信,要對得起教師這個行業,對得起國小實習教師的身份,在實習生活中好好表現,把理論知識充分的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把自己的價值體現到化。

國小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認識到成功的教學一定要以課標為指導,在教學中多思多想,提高教學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我們教學要以“知識技能”為基礎和載體,逐漸實現多層目標的整體達成。新課標明確提出:“為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數學的知識技能,而且要把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的目標有機結合,整體實現課程目標。

我覺得“以知識技能為載體”是在告訴我們要重視“四基”的教學。知識技能既是學生髮展的基礎性目標,又是落實“數學思考”、“問題解決”等等的關鍵。這就決定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把“四基”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備基礎內容時要重視學生過程的體驗,知識的全面掌握,備課要精要細要關注全體學生來備,要重視課堂檢測及生成;要務實,要關注全體學生。

二、以“教學活動”為主體和主線,通過“再創作”建構起學生自己的“數學現實”。 新課標 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説明了“數學活動”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這一條中主要再一次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就與“關注過程,讓學生經歷重要的數學活動過程”實現了統一。教學過程要體現這一理念,就要建立一定的。課程模型,如: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模式展開所要學習的數學主題,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要求我們教師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活動,如更多地設計觀察、操作、演算,以及歸納、猜測、簡單推理等活動,從而獲得對對象的認知。除此以外,觀察、實驗、抽象、探索等活動也是課堂上的重要教學形式。

三、轉變觀念,注意教學中教師要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

蘇霍姆利斯基説:“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裏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週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首先是用來獲取新的知識)。”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新的課標的提出為我們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引發我們對教學新的思考,使我們能夠提高教學能力。

國小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20xx年3月17日我們有幸到臨沂九小參加了臨沂市教研室組織的第五次骨幹教師集體學習研討活動。為期兩天的學習討論,我們雖然僅僅是列席,沒有參與發言,但是我們每時每刻都感覺自己沐浴着知識的春風,在明媚的春風裏,成長拔節。聆聽着一節節情趣橫溢的作文課,感受着一次次睿智精當的評課議課,我禁不住暢想自己能否在若干年後也成為他們的一員,和更多行業精英們彼此悉心交流實踐所得,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而那該是怎樣的幸福場景!一個成功的教師生涯也不過如此。

説到此次活動,集體研討的主題是作文教學。不同於閲讀課,作文課的教學向來是塊難啃的骨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願意寫,有的寫,進而寫的好,是語文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其實想一想,用自己的母語進行寫作,只要是會説話,就無非是把想説的東西訴諸筆端,用我手寫我心,可是在我們的現實教學活動中,作文課卻成了大多數學生最討厭的課。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就流行這樣一句話:“前怕狼後怕虎,國小生最怕星期五”,因為星期五要寫作文,直到現在,這種情況似乎仍未改觀。

為了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研討,來自四個縣區的老師分別為我們呈現了四節作文教學,內容涉及到:讀後感的寫法,父母的愛,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以及寫身邊的一個人這四個專題。聽了這幾節課之後,我感覺自己雖然從未教過作文課,也很久沒上過作文課,但是對於作文該怎麼教差不多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他們的教法不同於我上國小時的那種授課流程,而是更加關注學生,更注重方法的傳授與點撥,真正秉承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讓學生在大框架下寫出自己的小個性,張揚起自己的小風格。下面我將就此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

首先,牛紀英老師在《輕叩作文教學大門》的報告中説道,我們應當透視作文教學的現狀,準確把握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具體説來,就是讓“低年級樂於寫作,中年級不拘形式,高年級富有個性”,我本人覺得這句話説的特別好。其實這才是我們作文教學應當遵循的步驟,而我們現如今的作文教學一直存在一個急功近利的弊病。在此,最重要的莫過於低年段寫作興趣的培養。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我們一定要在此學段充分調動他寫作的積極性,畢竟興趣是作文的動力,強扭的瓜不甜。我們老師的工作就是讓孩子有慾望把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寫下來,喜歡拿起筆在紙上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並由此享受到表達的快感,覺得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這樣就足夠了,哪怕只是零星的幾個詞語,哪怕沒有什麼文采,但這就是他想説的,想表達的,是用心書寫出來的東西,而不是擠出的牙膏,不是你讓我寫我才寫,為了你高興我才寫,而是我自己高興我才寫,我自己悲傷我才寫。想一想還有什麼比這種自然地抒發更可貴!其實,我們作為教師根本不用操之過急,希望孩子不僅字跡工整,用詞準確,而且才思飛揚,這無異於白日夢般可笑,這種熟能生巧的事怎是一日之功?況且,一旦孩子燃起了寫作的慾望,張開了寫作的翅膀,不用老師教,他們都會自己主動去追索把語言説流暢,把詞語用精當,把句子寫美妙的方法,這是學生主動邁出的步伐,絕非趕鴨子上架。而中年段的不拘形式更是要我們教師放開手,讓孩子們用學到的寫作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我手寫我心。到了高年級,應當更上一層樓,提倡富有個性的寫作。經過了國小四五年的沉澱,我們要學生追求並達到的目標是:讓學生的寫作、語言都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其實寫作同閲讀一樣,是非常個體化的行為,倘若不能張揚出自我,千人一面,無情無感,真是味同嚼蠟,索然無趣。

其次,我想談的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角色如何扮演,如何把握“導”的度。在這四節課例中,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每節課上,授課教師都在學生作文前用了一篇依照本次寫作主題的例文,讓學生讀,從分析這篇例文是怎樣寫的,用了哪些手法,分那幾個部分,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怎樣結尾,到之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這次寫作的方法,注意的事項。這種方法在我看來,在其有效性方面是有突出的優點的,學生有了一個比照的範本,知道這次要寫什麼,要怎樣寫了。但是這還只是一個最低端的成果,而且如果把握不好引到的“度”,就容易把學生引入八股文寫作的泥淖之中,失去個性。大家都學着例文前後呼應去了,都在開頭就把感受點表達出來了,試想這樣的作課對於我們童趣未泯的孩子而言是否有些太循規蹈矩,太殘忍了些?

再次,通過老師們的作文講評課,我也學到了不少東西,用兩個字概括就是“銜接”。就如同陳科長所説,我發現在這幾位老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都有點把講評課和之前的指導課搞脱節的現象。比如在作文指導課上出示的寫作要求,在作文講評修改中並未緊扣那些訓練重點,而是有些偏離主幹道,走到羊腸小徑上去了。其中就有一位老師在講評課上花了一大把的時間來修改學生的第一自然段,涉及到標點使用不當,錯字,病句。當時我就在想,這並不是一節語法課,而是一節作文課,這些作文元素固然重要,但是本次的訓練重點並非如此,那就要求我們教師選取學生習作中的典型段落,能反應學生此次訓練的薄弱點的段落,能代表班級大部分學生水平的段落進行重點展示,剖析。只有這樣,我們本次寫作訓練的達成度才高,才能實現此次教學目標。而且,我覺得作文教學應該更加註重與本單元閲讀教學的銜接,在教材編排時,編者也是有意讓本單元的習作重點與本單元的閲讀課文的寫作特色師承一脈,這無疑是方便了教師的講解,減少了訓練難度,可是這種銜接性在這幾位老師的課上表現的都不是十分明顯,使得作文教學有點單打獨鬥,形單影隻的淒涼。

最後,我在此次學習中聽到最多有關如何寫好作文的祕訣還是閲讀,閲讀,再閲讀,這是一個出鏡頻率最高的詞。閲讀已然成為了通往寫作成功的不二法門。在閲讀中我們就強調“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寫作中我們也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讀的多了,語文自然也就學好了。沒有一個作家是靠老師教出來的,無非都是自己多讀多寫多感悟,日久沉澱。所以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想讓學生在寫作方面有所專長和突破,還是要讓他們走進閲讀,用閲讀來豐富自己的表達,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 篇四

記得來學校正式報道之前,原工作單位孝義四中趙主任以及高陽鎮中心校劉校長等帶着我來到高陽國小,和高陽國小校長對我的工作和住宿進行了交流和了解,讓我很受鼓舞,也讓我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與此同時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當一名好教師,愛崗敬業,關愛每一位學生。

高陽國小作為高陽鎮的規模最大的國小,學生人數不算少,一共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平均有40個學生,我被安排擔任三到六年級的英語老師。由於年級跨度大,所以上課備課有些難度,而且各個年級英語掌握的水平不同,每個年級都要根據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和上課方式。比如三年級剛剛開始接觸英語,所以英語字母發音等基礎要打好,同時要培養孩子們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瞭解英語對英語感興趣從而學好英語,而六年級同學已經有幾年英語基礎,所以注重鍛鍊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並鼓勵學生開口放聲朗讀英語,不要最後學成啞巴英語,即學生會在本上書寫,但不敢開口説英語。總之,各個年級有各自的教學方法,但又有相似之處也就是都要要求學生背誦單詞句子熟練掌握課本知識並拓展到課外學習英語。

來到高陽國小教學已有半個多月了,這半個月充分體會到現在農村教育師資力量的缺乏以及學生頻繁換老師後對知識銜接方面的不足,比如五六年級同學英語基礎並不紮實,以前三四年級時學過的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導致教學進行的有些難度,本應該一節課完成的內容往往完成不了。三年級同學過於活潑好動,課堂秩序有些混亂也導致耽誤教學進度。

但是儘管困難是有的,但作為老師,面對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我會想盡辦法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認真努力,並懷着一顆感恩之心去努力紮實工作,不辜負領導家長和學生對我的期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並在自己的身後傳播希望的火種。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 篇五

去到新學校已經一個月了,這個月過得充實而迷茫。充實是因為見識了很多新的教學資源,新的教學理念,感覺大腦被快速填充。迷茫的是在這所學校裏,努力敬業的老師太多太多,突然覺得自己是個異類,不像他們一樣熱愛這個行業,不夠充分地去奉獻自己,於是會覺得方向把握不準。

在湛江很多家長都是衝着某位老師某個班級而選擇A學校,雖然看過全市的會考成績,對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一定的瞭解,可是當我真正進入這間學校的時候,我才找到其學生優秀的原因在哪裏。

首先當然是學生資源的優先選擇上。A校有6個雙語班,其學生都是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進入,絕對不允許有通過關係進入的學生,於是在生源上保證了質優。

其次,也是我認為是最關鍵的因素,即是教學理念和學校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A學校對老師的要求比較嚴格,每個學期的期末都會組織全體教師考試,其題型是大學聯考題。而且學校給教師灌輸的是不要害怕創新的理念。

我現在所在的班級是七年級級,七年級級的一個大目標就是新課改,而且是強制性要求每個教師都必須實行新課改,進行高效課堂。

這些年國家一直提倡新課改,可是很多時候這個課改改到一半便沒有繼續進行下去。包括我,在這三年內的教學當中也沒有完全按照新課改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我發覺了在實際的操作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譬如語文課對語言表達要求嚴格,教師的語言表達其實會對學生表達能力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七年級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不能夠達到要求,會不會一堂課下來他們帶給學生的會是更糟糕的東西?

其次,進度問題。高效課堂要求將更多的時間教給學生,那麼學生必須是訓練有素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課堂的節奏。然而對課堂的把握能力連已經教了一兩年的教師都不一定具備,何況是學生,那便意味着課堂上將有大部分的時間會被浪費掉。那不是和高效相違背了嗎?譬如我的第一堂課《春》,原本只需要兩節半的課時,我卻用了五節,而其他老師也是五到六節的課時。

再次,我們發現高效課堂,我們教師自身都不清楚是要整堂課都採用還是個別環節上採用,我們該如何去將這個高效實施到實際操作上,這也我們教師需要長時間學習實踐才能摸索得出來。即我們教師本身也很迷茫。

於是我們將所有的問題都拋給級長,幸好級長給出了讓我們滿意的答案。他提醒了我們,所有的改革創新都是一個不能着急的過程,七年級的學生你不能只是着急地只想把他培養成考試的機器,七年級就是給時間你培養的,不要害怕將時間浪費在培訓上。其次,我們很慶幸,提倡課改的校長和級長都是課改的先鋒人物,他們對高效課堂的理念流程操作已經十分熟悉,他們可以提供我們新教師課堂觀摩的機會。於是,我便邊摸索邊聽課學習,希望自己能夠先了解清楚高效課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更讓我放心的是,級長和我們説,一條路總有人走得快,走得慢,在新課改的路上只要我們起步了,走得慢一些是無所謂的。

於是我便安心地在我的兩個班級開始了新課改的操作。

我第一個實施的班級是一個典型的平行班。這個班級學生的特點是基礎不大好,但是很聽老師的話,願意配合老師的課改,而且對課改抱有很大的興趣。

我的第一次高效課堂選擇了一節語文課,將4篇中等的作文打印出來,八個小組每兩個小組負責一篇,組員之間拿到作文課下進行討論,然後第二天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展示並評價修改作文。當然那一堂課總體上來説很糟糕,表現好的小組並沒有多少,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邏輯能力都很糟糕,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在引導的過程中他們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表現不好,並知道下次該如何改進。

兩堂課下來我發現有些小組合作分工清楚的,組員之間進行過討論合作的,進步的速度會很快,而一些分工合作不明顯的,組員之間不願意交流的,整組的表現會差很多。

究竟是什麼讓他們混亂呢?其實就是領導人的原因,一個組的領導人很重要,能不能充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就看這個組裏面有沒有核心的人物,核心人物的交際以及協調能力很重要。高效課堂分組原本就要求學生按照高、中、低每兩名的標準進行小組搭配,所以在一個小組裏是具備成績優秀的學生的。

然而我又發現了,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領導能力上並不行,他根本無法將組員組織起來,反而是成績中等或者稍差一點的學生進取心更強,所以在高效課堂實施的過程中,我開始意識到在小組內培養核心人物的重要性。也意識到成績以及能力不一定匹配的事實。如果持續使用高效課堂你會很明顯的看到學生的能力,也能很清楚看到這個組的成長。如果一個小組能將高效課堂組織好,那麼團結、進取、協作這些能力也會培養起來了。

最後一個重要的環節是高效課堂的評價機制很重要,一開始我是忽略了這一環節,後來發現如果教師能很好地使用高效課堂的評價機制是可以引導學生做得更好的。教師不用出現在課堂上,不用在課堂上長篇大論,但是學生的表現能力就可以看出老師的教學和綜合能力。

這個高效課堂對我來説很新鮮,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東西,好壞都可以。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 篇六

學校長期來關注着新教師的成長,想讓新教師的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能獨立進行教育教學的好老師是學校的一個工作重點,新老教師“結對子”既是我校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學校培養新教師的重要方法之一。

新學期學校的“師徒幫帶”活動中,學校安排孫鳳英老師做我的指導教師,讓我們倆搭起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平台。通過一個學年的共同學習與探討,我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就總結如下:

一、在教學思想方面的提高

通過孫老師的幫帶,精心指導,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她知道我,只要肯鑽研,肯動腦,有上進心,一個問題把它“吃透”,這了這樣的鑽研精神,什麼事情都會迎刃而解。我在孫老師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深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在教學上,我認真對待每一項教學工作,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及時瞭解教育教學動態,認真開展好日常工作。抓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讓自己得到及時的充電。

二、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提高

在自我提高上,我按照師徒約定,認真聽課,積極反思;抓緊時間進行理論學習,並學用於實踐。一學期來,我常寫反思和讀書記錄,並不恥下問。主動聽課,並和師傅共同反思,總結。通過孫老師的指導,和我的努力,我的自身素質提升了更高層次。

三、師傅在幫帶活動中的收穫孫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儘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我。首先她認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備好課、上好課。雖然孫老師有很多年的教學經驗,但她絲毫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嚴格按照學校對年輕教師的備課、上課要求來對照自己的工作進行自查。

在自我提高上,我更是加倍努力。因為我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我還是一名剛走上信息教育崗位的老師,豈敢稍有放鬆。因此我擠出一定時間在書上學,在網上學,向同行學,隨時和孫老師交流、探索,並嘗試把理論與實踐結合。我寫了大量的教育教學隨筆、反思,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而且自己在師徒幫帶活動的推動下,我的教育教學各方面了有進一步提升。 今後,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新的機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