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北大培訓心得體會 篇一

此次培訓時間雖短,但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11位專家教授分別給我們講授了《國家治理與政府改革》、《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係分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未來中國轉型發展》、《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國學智慧與心靈家園》等,深邃的理論、前沿的研究在大師們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講解中,如陽光雨露、和風細雨,滋潤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淨化我的心靈、開闊我的視野、開啟我的心智。

通過培訓,使我領悟到了做人要懂得珍惜,要有一種感恩的情懷。無論是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教授韓菁的《壓力管理與心理調試》,還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温金玉的《國學智慧與心靈家園》,無不向我們傳達了一種追求人生快樂的理念,那就是懂得珍惜,學會感恩。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説,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我想,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人有了感恩之情,人生就會充實而快樂。首先要感恩社會,感謝它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安定和諧的環境。作為80後,相較父母那一代,我覺得我們是非常幸福的,沒有戰亂和饑荒,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日益豐富、各項制度日臻完善,為我們個人的全面發展也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台。其次要感恩家人,感謝他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幸福的港灣。佛説:前世五百年的修行,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可見我們和各自配偶在前世中需要有非常大的緣分才能夠成為家人。因此,要更加珍惜親情,扮演好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的角色,要孝敬父母,多給家人一點關愛和陪伴。最後要感恩同事,感謝他們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每天24小時,除去睡眠,我們生命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和同事一起度過的,因此我們要珍惜同事之情,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每天朝夕相處的同事,感恩自己在逆境時同事的一句鼓勵、在順境時同事的一句忠告。

通過培訓,使我領悟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多一些家國情懷。學習期間,我深深感受到,無論是徜徉在美麗的校園,參觀北大校史館;還是坐在安靜的教室,聆聽教授們的授課,所及之處無不滲透和折射着濃濃的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無不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透過學者大師們的思想,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為民族振興、為國家富強而嘔心瀝血的赤誠,我想支撐他們的就是胸中那顆愛國的心。尤其是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馬駿教授以真實鮮活的案例,闡釋了中國當前的國際形勢以及處理相關國際關係的政策和策略,我又一次被中國領導人的智慧和格局所深深折服,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我的政治覺悟和愛國情操。我想,所謂“家國情懷”,從大的方面來説,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就是要求我們要有一種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敢於擔當、勇於奉獻,要有一種“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從小的方面來説,作為單位的一員,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與單位共命運、同成長的擔當,要有一種捨我其誰的精神境界,對單位的決策學會換位思考,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責任;少一些推諉,多一份執行。正如《這是你的船》這本書所傳達的理念那樣,你、我、我們大家,無論身居何位,我們都是一個整體,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應該對單位負責,對這個大家庭負責。因為這是你的單位,這個單位承載着我們的夢想與期盼,與我們的利益息息相關,我們只有同舟共濟,才能乘風破浪,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

通過培訓,使我領悟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讓自己多一點文化情懷。北大這所百年名校所承載的人文和歷史以及授課教授們專業的知識素養,讓我感到了自己文化和知識的缺乏,同時,通過課間與其他區院的領導和同事們的交流探討,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專業素能的淺薄。在這短暫的十天裏,我也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含義。在以往,我總是以應付日常工作為主,忽略了知識的更新,多數是需要什麼才急着學什麼,並沒有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好習慣。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深意識到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新問題,面對越來越高的任務目標,的出路就是學習,“非學無以廣才”。唯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克服本領恐慌,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通過聆聽温金玉教授講述中國國學的智慧,可以感受到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因此,我有必要放慢腳步,花一點兒時間咀嚼前人留下的思想智慧,感受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精神愉悦,讓自己活得更加優雅和幸福。

“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培訓只是開始,運用才是關鍵。北京大學的學習雖已經結束,但我會自覺地把學習堅持下去,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將帶着北大勤奮求實的學風,帶着大師們的諄諄教誨,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能夠到北大深造學習是莘莘學子的夢想,也是市科協領導對我們基層科協同志的關心和關愛。在此次培訓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體現出市科協黨組的良苦用心和高度重視。學習機會十分珍貴,幾天學習過程密集而充實。我們認真聆聽,認真筆記,受益匪淺。共聆聽了8位專家教授、中國科協領導的講座。各位教授和領導或幽默或儒雅的風格讓我為之傾倒,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為之震撼。授課的老師們都是其研究領域的前沿代表,他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境界推陳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論、跳動的思維浸潤着我們的心智,陶冶着我們的情操。一些獨特新穎、與時俱進的觀點也給了我們啟迪,讓我們感悟良多。

一、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

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汲取最先進的人文社會知識。感受到知識的更新、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逼着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創新。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自身在很多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差距,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樹立勤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事項。培訓班裏的55名學員,來自全市科協的各條戰線。通過一週共同的學習和交流,我們在得到共同提高的同時,也密切了同事間的私人關係,瞭解了工作場合之外的個人性格。我想也有利於我們全市科協系統成員間下一階段工作的配合,給我們的工作創新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啟迪了思想,拓寬了創新的思路。

教授們的講課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觀念,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啟迪與教育。讓我懂得了以後如何正確的選擇取捨,把工作當作一份事業,作為追求和奮鬥的目標,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自己在過去的工作中,經常缺少的就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和熱愛,經常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職業,認為工作就是每天必須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務,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領導交給的任務按要求做完,至於做到什麼程度,不會去想。所以,工作業績平平,找不到亮點。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應該從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入手,改變自己的觀念,把本職工作作為一種事業,而並非職業。對工作懷有激情,對工作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尊重,充分發揮個人主動性和創造性,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工作,抓住重點,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變化、新效果,切實做好科技創新以及科學普及等工作。

三、重温校園生活,釐清肩上責任。

在我們每天學習培訓課程間都會出現這樣一幕情景,學員們紛紛圍着授課的老師講解的內容認真消化並在微信羣以及課間發表學習感言,專家教授們以其精彩的授課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了每一位學員。我們也重温了一下校園生活,拿着食堂就餐卡,每天與北大的學生一起排隊,一起用餐,也喚起了自己對過去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這樣的感覺彌足珍貴。

行進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耳濡目染了這裏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這裏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積澱;有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治學思想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教授和中國科協領導們的言傳身教,嚴謹治學,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構成了北大獨特的精神瑰寶。在這令人神往的聖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感到遺憾,學習的時間太短暫,在我們剛融入和愛上北大的時候就要和它告別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的時間很有限,而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和新信息層出不窮,想要更好地立足於自己的崗位,服務於基層羣眾。需要學習的方面和內容還很多,涉及面還很廣。

因此,我會銘記這段珍貴的學習經歷,以這次學習為出發點促使自己不斷地學習。從而更好地認清“新形勢”,擔當“新使命”,踐行“新思想”。在今後的工作中通過勤奮學習、細心思考、紮實工作,達到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用良好的工作狀態,優異的工作業績來回報組織的信任和培養,也使自己的個人價值在工作崗位上得到更好地展現。

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按照泰安市第27期中青班學習培訓計劃安排,從4月18日至4月22日,全體學員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進行了為期一週的集中學習。期間,全組9名同學無一人遲到早退、請假曠課,大家認真聽講、深刻領會、熱烈討論、積極實踐,收穫很大,受益匪淺。

一、安排緊湊高效,影響長久深遠。

這次培訓班的特點,一是採取了“走出去”異地辦班、封閉管理方式,50多名學員沒有工作牽涉,沒有外來干擾,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二是地點選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這裏環境優雅,設施配套,教學條件好,學習氛圍濃;三是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員學到更多的知識,安排的課程滿,內容充實。這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忙於工作,習慣於送來迎往,多年沒進校園學習的中年人來説,能夠像中學生那樣在教室裏一坐一天,實屬不易!雖然在北大學習時間很短暫,但收穫是長久的,甚至可以説終生受益、受益終生。通過這種形式和平台,不僅營造了中青年幹部學習的特定環境和氛圍,提高了幹部素質,而且在潛因默化、無形中培養、引導中青年幹部的理念、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是培養幹部的一項基礎性系統工程,功在當前,利在長遠。

二、內容豐富寬泛,開闊了視野。

這次培訓班的教學安排,着眼於提高中青年幹部的綜合素質,內容上兼顧黨的經典理論與最新的理論成果作為課程主線,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了精心研究和安排,力求做到內容充實,精益求精,方法靈活,講求實效,整個培訓突出系統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每位授課老師準備充分,資料詳盡,講授生動,引人入勝,而且案例多,信息量大,大部分授課老師在講課中緊密聯繫實際,分析形勢,解剖案例,提供經驗,傳授方法,每聽一次課都是一種享受,受到一次啟迪。有些內容這次培訓又挖掘了新的內涵,賦予了新的理解,實現了認識上的新突破,理論上的新昇華;有些內容如財政、金融是我們正在從事或接觸的,但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形成了思維定勢或慣性思維,通過培訓拓展了新思路,學到了新方法;有些內容如經濟形勢、國學、輿情應急處理等,過去接觸和了解很少,通過學習培養了興趣,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文化素養,為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還有些內容對大多數學員來講是一個全新的內容,轉變了觀念,啟迪了心智,改善了思維,提高了應變能力。

三、學習生活嚴肅活潑,緊張高效。

全體學員都很快適應了北大的氛圍和教學要求,每個人都以一名普通學員的身份投入緊張的'學習之中,遵守紀律,服從安排,認真聽課,充分抓住有限的學習機會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學員們也充分展示了中青年幹部的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氣,課餘時間積極開展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整個學習過程洋溢着嚴肅活潑、緊張高效的濃厚氛圍。大家出主意、想辦法,互相配合,密切協作,自覺性高,團隊意識強,人人維護大局,事事體現高素質,始終充滿“平等、友愛、和諧、融洽”的氣氛,表現出“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作風,充分展現了泰安中青年幹部的良好形象。

北大培訓心得體會 篇四

盛夏時節,我有幸在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葉彬的帶領下,與偵查監督科科長劉曉軍一起來到了具有百年曆史的北京大學,參加了市院組織的為期10天的湖北省武漢市檢察機關幹部素能提升專題研修班。能在這所高等學府參加培訓學習,我倍感榮幸,同時也非常感謝院領導給予我的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北大校園,美麗而歷史悠久。邁入北大校門,一股濃厚的學風文風便撲面而來,每一條道路、每一顆樹木彷彿都在訴説着這所百年名校的輝煌歷史,訴説着在前進的道路上,眾多北大學子為社會、為人民作出的卓越貢獻,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不需要刻意的讚歎,自己就已深深地被它的清新脱俗所折服,內心自然地蕩起一陣暖流、一絲敬意和一股力量。正值畢業季,看着草地上、花叢中、湖畔邊一羣羣拍照留念的學生們,他們年輕的模樣和充滿陽光的笑容,深深地感染了我,恍惚間,彷彿我又回到了純真的學生年代。

此次培訓時間雖短,但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11位專家教授分別給我們講授了《國家治理與政府改革》、《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係分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未來中國轉型發展》、《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國學智慧與心靈家園》等,深邃的理論、前沿的研究在大師們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講解中,如陽光雨露、和風細雨,滋潤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淨化我的心靈、開闊我的視野、開啟我的心智。

通過培訓,使我領悟到了做人要懂得珍惜,要有一種感恩的情懷。無論是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教授韓菁的《壓力管理與心理調試》,還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温金玉的《國學智慧與心靈家園》,無不向我們傳達了一種追求人生快樂的理念,那就是懂得珍惜,學會感恩。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説,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我想,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人有了感恩之情,人生就會充實而快樂。首先要感恩社會,感謝它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安定和諧的環境。作為80後,相較父母那一代,我覺得我們是非常幸福的,沒有戰亂和饑荒,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日益豐富、各項制度日臻完善,為我們個人的全面發展也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台。其次要感恩家人,感謝他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幸福的港灣。佛説:前世五百年的修行,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可見我們和各自配偶在前世中需要有非常大的緣分才能夠成為家人。因此,要更加珍惜親情,扮演好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的角色,要孝敬父母,多給家人一點關愛和陪伴。最後要感恩同事,感謝他們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每天24小時,除去睡眠,我們生命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和同事一起度過的,因此我們要珍惜同事之情,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每天朝夕相處的同事,感恩自己在逆境時同事的一句鼓勵、在順境時同事的一句忠告。

通過培訓,使我領悟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多一些家國情懷。學習期間,我深深感受到,無論是徜徉在美麗的校園,參觀北大校史館;還是坐在安靜的教室,聆聽教授們的授課,所及之處無不滲透和折射着濃濃的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無不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透過學者大師們的思想,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為民族振興、為國家富強而嘔心瀝血的赤誠,我想支撐他們的就是胸中那顆愛國的心。尤其是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馬駿教授以真實鮮活的案例,闡釋了中國當前的國際形勢以及處理相關國際關係的政策和策略,我又一次被中國領導人的智慧和格局所深深折服,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我的政治覺悟和愛國情操。我想,所謂“家國情懷”,從大的方面來説,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就是要求我們要有一種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敢於擔當、勇於奉獻,要有一種“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從小的方面來説,作為單位的一員,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與單位共命運、同成長的擔當,要有一種捨我其誰的精神境界,對單位的決策學會換位思考,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責任;少一些推諉,多一份執行。正如《這是你的船》這本書所傳達的理念那樣,你、我、我們大家,無論身居何位,我們都是一個整體,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應該對單位負責,對這個大家庭負責。因為這是你的單位,這個單位承載着我們的夢想與期盼,與我們的利益息息相關,我們只有同舟共濟,才能乘風破浪,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

通過培訓,使我領悟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讓自己多一點文化情懷。北大這所百年名校所承載的人文和歷史以及授課教授們專業的知識素養,讓我感到了自己文化和知識的缺乏,同時,通過課間與其他區院的領導和同事們的交流探討,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專業素能的淺薄。在這短暫的十天裏,我也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含義。在以往,我總是以應付日常工作為主,忽略了知識的更新,多數是需要什麼才急着學什麼,並沒有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好習慣。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深意識到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新問題,面對越來越高的任務目標,的出路就是學習,“非學無以廣才”。唯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克服本領恐慌,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通過聆聽温金玉教授講述中國國學的智慧,可以感受到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因此,我有必要放慢腳步,花一點兒時間咀嚼前人留下的思想智慧,感受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精神愉悦,讓自己活得更加優雅和幸福。

“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培訓只是開始,運用才是關鍵。北京大學的學習雖已經結束,但我會自覺地把學習堅持下去,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將帶着北大勤奮求實的學風,帶着大師們的諄諄教誨,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20xx年12月9日至14日,北京大學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系統領導幹部綜合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在北大培訓中心舉行,我有幸同省所中層以上幹部和各市州所所長前去參加。聽這樣高規格的課,人生還是第一次,所以感知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內容充實。六天時間,就聽到了中央黨校傅思明教授主講的《問責制與依法行政》;國防大學馬駿教授講授的《國際安全新形勢解析》;北京大學張辛教授講授的《孔子智慧與國學的基本精神》;北京大學周旺生教授講授的《向制度文明推進》;中國傳媒大學辛青峯教授講授的《領導者語言藝術與溝通協調》;北京大學韓箐教授講授的《領導心態與心理調適》;中央財大李志軍教授講授的《中國式領導科學》;南開大學呂峯教授講授的《領導者向教練一樣帶團隊》;清華大學程文浩教授講授的《廉政建設與預防腐敗》;北京大學王嶽川教授講授的《大國崛起與中國文化》。除星期二參觀國家博物館、電影博物館等地外,其餘時間全部學習,整個培訓緊張有序。

二是開闊了視野。各位專家教授,深入淺出、寓教於樂,讓人耳目一新。大家普遍認為,過去培訓是“腦殼都聽痛、回去就沒用”,這次培訓與以前有所不同。比如,北大立法專家周旺生教授,在談到法制時強調:“法制的要害在於把權力關起來,把政府看好,把老百姓保護好,把權力放開去”;“社會基本秩序問題、基本利益問題、基本公正問題才需要用法來解決”;“如何置身於現實法律保護之中”等等。講的是我們想聽的話、談的`是我們關心的事、教的是我們適用的招,大家受益匪淺。

三是轉變了觀念。以前,我們都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社會和處事為人,特別是技術部門的領導,相比之下視野範圍小,自己的觀念難以較好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專家們教大家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提高、如何忠於職守、如何善待人生等等。清華大學程文浩教授諄諄教導大家“人生最可靠的是天理、國法與良心,最不可靠的是權力、利益共同體與後台”,“他要求我們要隨時做好個人風險評估,關鍵是看自己的家庭支出是否明顯超過收入,與哪些人經常在一起,是否經常出入高檔場所等”。這對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少人喜歡追求名利、多少人不按規則辦事時代,就如何面對現實,無疑是一次警醒。

四是堅定了信心。當今社會矛盾凸顯、收入分配不公、強勢利益集團肆無忌憚、幹羣關係緊張、食品藥品不安全風險大量存在、監管系統改革頻繁等等因素,導致多少人思想浮躁、誠信道德缺失。本次培訓,專家教授我們許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如何善待人生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正如王嶽川教授要我們牢牢記住中國文中“水、節、中、庸、孝、和”六個關鍵字,因為他是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普世價值和關鍵範疇。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正確理解、客觀看待,要採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辦法,要學習孔孟之道,要有適用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這樣的傳道、授業、解惑,有利於我們面對錯綜複雜、快速變化的形勢,保持清醒的頭腦;有利於我們堅信黨的領導;有利於我們增強食品藥品檢測工作的信心。

我個人覺得這次培訓有三個特點:一是方式新。不學作罷,一學就到北大,而且還是全省食品藥品檢驗所領導首次大規模的培訓。二是規格高。老師都是知名教授,有幾位還是中央政治局和的智囊團員。三是內容適。廉政法制、領導藝術、行政問責、孔孟之道等非常適合現實社會的需要。

北大培訓心得體會 篇六

北大在國人心中的份量以及它光輝燦爛的歷史人所共知,能在這樣的一所大學上幾天課,親身感受它的氛圍氣息亦是莫大的幸事。

課程安排的每一節都應對勝任力提升的大命題,應對當下的需求與熱點,從危機管理與媒體應對,到心裏光合作用調適管理壓力;從反思醫療糾紛與醫患關係,到中國醫改的困難、問題、動向;從“十九大”映射的新時代、新方略、新徵程,到現場交流學習北大國際醫院如何領跑醫療體制改革的先進理念與獨特模式。時間雖短,內容豐富,每位老師都耐心細緻地講解,同學們也認真投入地聆聽,每每被老師超越的思想認識打動,被老師的風趣幽默感染,而後被拉入到深深的警醒與思考中。可以説,短短几天,已在頭腦中掀起了一場颶風,讓我從自身工作與生活方面都進入深切地反思。反思是更好地前行,並達到所謂提升的前提。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是培訓中我印象深刻的話。遇到任何事,先從自身找原因,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改進與提升,也就是我們一定要反思主觀原因,少強調客觀。先把自己騰空,才有水能倒進來,人生一世,若想不原地踏步,就必須大膽地進行自我的再否定與再解剖,從錯誤與不足中走來,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尊重”,這個詞提得很多,然而,在此次培訓中更加真切意識到尊重的巨大作用與意義。試想我們的社會,人人都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利益與感受,這個社會將會變得何等和諧。“沒有聽不懂的患者,只有説不清的醫生”。病人至上!這些理念的建立都源於“尊重”。尊重是溝通與信任的前提,尊重也是解決問題的鑰匙與良方。有了尊重,就不可能冷漠,也不可能傲慢,只有温情與理解,只有反思與謙和。而基於尊重而激發的靈感、思考問題、化解矛盾的方式便會應運而生。解決任何問題的前題都是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認識問題不解決,所謂的努力都會變為形式上的竹籃打水。

“坦誠”這件事,在培訓媒體應對時更加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經常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歸根溯源到它的本初,最簡單的面貌,實事求是。最簡單的也是最管用的。道歉,糾正,面對,處理,擔當,正面迴應才是快速解決的捷徑,遮遮掩掩只能欲蓋彌彰。不管什麼工作,都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最終我們會明白,實事求是,是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因為所有不實事求是的做法都是飲鴆止渴,最終所花費的成本與代價更大。

“三思而後行”,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然而遇到事情,是否能真正做到“三思”,反思自己在這方面的素養尤其不足。“三思”的過程是需要不斷錘鍊的,需要積累與耐心。所有道理只有真正付諸於行動才是真的懂得與吸收,不然,讀了千遍説了萬遍也是無用的。三思、就必須歷練成長成熟,要有底藴,要持之以恆地讀書學習實踐,三思才能內化為具體的行動。

“底線”,我們經常講“底線思維”,各行業都有自己的底線,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與所從事的工作的底線是什麼?一旦面對底線的考驗,一定是紅線的級別的警覺,一定要明白碰觸底線的嚴重危害。因為底線是根本,是不允許觸及的,是高壓,是安危,羣眾的安危,集體的安危,這些都是要時刻牢記與繃緊的。沒有底線思維,就無法安身立命,更何談價值與貢獻呢?底線,就是安在腦中的警報器,一定要讓它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

“越投入,越充實,越快樂”,這是老師講心裏光合作用時最能引起共鳴的。做任何事,無論大小,若想做好,首先要投入,投入是一種純粹,心無旁騖,投入後心是敞亮的,是安寧的,而投入後的獲得感帶來的就是成就感、滿足感與快樂感,而這正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級:自我實現的需求。人活着就要做事情,就需要精神上的追求,而目標的達成,努力的過程都是我們快樂的理由,這一切都離不開專注的投入,唯有投入能獲得身心的暢快。

現代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而時間又是最客觀公正的,我們對時間的利用,正是我們如何選擇度過一生。老師説,“沒有沒有時間的情況,只有你覺得不重要的事”。你覺得重要的事就一定有時間。如何知道什麼是對自己重要的事,那就是找到並認清真實的自己,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就知道自己的時間應該花在哪裏。搞不清楚這些就只能讓自己混亂並渾噩,彷彿匆忙,卻沒有主線,時光蹉跎卻總覺得心有不甘,遺憾隨處。“找到真實的自己”,這是我們來到世間的使命,亦是首要課題。

王嶽老師説,學習是為了擁有思想,而不是為了獲得技能,獲得知識與技能是低層次的學習。學習離不開閲讀,而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可見閲讀的重要性。閲讀要讀經典,而不是碎片。培訓讓我更認識到閲讀經典的重要性,發現自身的精神虛弱與空白,讓我有更深的危機感,看到自己思想的差距與欠缺。老師提到的問題在自己身上多少的存在,引發對自我的深刻反省。培訓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動與觀念的提升轉變,停下日復一日的忙碌來思考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不忘初心,正是讓我們端正發現本源與初衷,並去秉持而不是亂了方向。

感謝培訓帶給我的洗滌與啟示,讓我以更飽滿的熱情面對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學習在路上,活到老、學到老、成長到老。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不放棄每一步的改變,讓自己向有價值的完善的人更進一步。付更多的努力,做更多的奉獻,看更多的人生風景,不忘初心,不負歲月年華。

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非常有幸在盛夏時節走進北京大學,參加了株洲市國土資源局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的學習。時間飛逝,九天的燕園學習生活很快結束了,然而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未名湖、博雅塔仍歷歷在目,名師教誨和文明智慧的鐘聲還在耳畔縈繞。能夠到北大深造學習是多少人的夢想,這是市、縣局領導對自己的信任和關愛。這次培訓在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課外活動上的周密部署,課堂上名師的言傳身教,無一不體現出市局在組織上的高度重視和良苦用心。學習機遇十分珍貴,學習生活豐富充實,受益匪淺。北大培訓中心的領導和授課老師儒雅的風采讓我為之傾倒,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為之欽佩。深邃的理論、跳動的思維如和風細雨在教授們的言談話語中不經意地浸潤着我們的心扉,陶冶着我們的情操。理論與實踐的火花在腦中碰撞,心靈的啟迪和昇華讓我感悟頗深:

(一)、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不斷昇華。一是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汲取最先進的知識,感受到知識的更新、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逼着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創新。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與膚淺,自身在很多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差距,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樹立勤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提升班裏的49名同志,來自市、縣(區)兩級國土部門,通過共同的學習和交流,在課餘探討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溝通,虛心學習,進一步密切了與兄弟局之間的關係,使我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同時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差距,更增強了信心。二是啟迪了思想,拓寬了創新的`思路。北大、清華等名校老師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境界推陳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它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觀念,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深受啟迪與教益。使自己能以新的、全面的理念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以實事求是、歷史發展的全面眼光看待事物,從而提高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所學知識用於實踐有力地推動了工作。這次學習,除了行政管理理論水平得到提升,還對依法行政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學習了新理論,接觸了新理念,激發了新思路。一是對當前和諧社會的理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從事國土資源工作,處在社會矛盾衝突的風口浪尖,要承認社會客觀矛盾的存在,而不排斥與迴避,積極地面對和解決矛盾問題,維護和諧社會。二是理論還要充分結合實踐。在很短的學習時間內,聽到看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識,接收了大量的信息,積累了很多寶貴材料。需要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常翻常閲,不斷總結,慢慢消化,慢慢吸收,辯證客觀地分析,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使這些知識為我所用,受用終生。要以新的理念,新的角度,新的高度,重新去審視、開展自己的每一項工作,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變化、新效果。

走進北大的校門,耳濡目染了這裏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在這令人神往的聖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感到些許遺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的時間很有限,而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和新信息層出不窮,需要學習的方面和內容很多,涉及面很廣。因此,我會倍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勤奮學習、細心思考、紮實工作,達到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用優異的工作業績來回報組織的信任和培養,用不懈的努力來爭取更大的進步。

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7月18-19日,市教育局舉辦了首屆為期兩天的副校長培訓班,經過這兩天的培訓,雖然時間十分短暫,但形式多樣,使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管理者,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學校教育管理的職責感,對教育事業強烈的緊迫感也時刻縈繞於心。下頭就我的學習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理論依據。

在市繼續教育中心的精心組織下,我參加了為期兩天的中國小校長任職資格第一階段培訓。主要學習資料包括: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學校學校管理和學生管理;學校安全管理;教育政策法規解讀;《校長專業標準解讀》;專題講座:校長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教學評價策略;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和師德先進事蹟報告,經過這些資料的學習,我收穫頗多,決定要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二、扮演好副校長的主角位置。

作為副校長,必須要明白自我所處的位置,要象綠葉扶紅花那樣,端正自我的心態,當好校長的參謀,出色創新的完成學校的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有權不越權。對經過團體研究、校長拍板定案自我又無不一樣意見的事情,要堅決執行,並保證按校長意圖把事情辦好。對校長決定的問題,如持有不一樣意見可向校長提議,但在校長沒有改變決定之前,仍要執行,絕不可消極怠工故意與校長唱反調。要正確處理好班子間的工作、生活關係,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業同幹,還有就是要記住自我的獨立性必須與整體工作是從屬關係,研究問題,設計方案時,必須要從全局出發。對於學校工作要善於發現,及時主動提出意見,這也是正副校長間的一種“默契”。該請示彙報的必須請示彙報,該自我做主的要大膽做主,對待工作不等、不靠。對於學校內部的`矛盾,則不妨“引火燒身”,協調解決,靈活地處理好各種關係,這也是作為副校長應具備的基本本事之一。

三、做好教師發展的引領人。

“校本培訓”源於學校發展的需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着眼於滿足學校每個教師工作需要以及為解決學校存在的各種問題、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的校內教師的在職培訓。作為副校長,必須要有總體發展意識,要將學校、教師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僅有這樣,學校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培養更多的新型人才。

三、狠抓學校安全工作不放鬆。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但如果説沒有安全工作這一屏障作為保護,其他工作都將是枉然,所以我認為安全工作是每一個學校的頭等大事,必須得抓實,雖然在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很多,但只要學生安全我們就很歡樂,你説不是嗎安全工作抓好的同時搞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兩者合二為一,我想信,教育的明天必將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優秀的副校長要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展其能”。理清職責,做好助手,精誠團結,時刻銘記這樣一句話,“僅有你對別人的事業負責,別人才會尊重你的勞動,你才有機會發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