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第一篇:《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前段時間有幸目睹了來自江蘇的華應龍老師到香市國小借班授課,初次見識了華老師上課的風采,在華老師甚感興趣,在網上搜羅了有關華老師的視頻、專著。看介紹才知道華老師在北京教育界名頭響噹噹,全國特級教師,他的榮譽稱號甚多。為了對他更深一步的瞭解,在噹噹網購買了兩本書,分別是《我這樣教數學》及《我就是數學》,被《我就是數學》這樣的書名吸引了,逐漸的把我帶入到他的教學世界裏。

《我就是數學》是華應龍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裏面的點點滴滴皆是他近十年來對教學課堂一些總結及感悟,把書分為“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後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生活感悟”六部份。書中經常引經據典,引用名人名言等,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可以看出華老師是個飽讀詩書、博覽羣書、充滿智慧的學者,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更加突顯其人文文化的特質,對教育那份熱情洋溢執着,更是我們老師學習的楷模。

華老師對教學的感悟無時不有,無時不在。連磕破了腦袋還能聯想到中括號的妙用,甚讓我拍手叫絕。在上“角的度量”時首創的運用了滑滑梯的課件教學,增加了可觀性與趣味性,這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好題材,好的接入口!如果我是他的學生,我愛死了這樣的數學老師,難怪有些學生不願意下課,有些聽課老師沒有聽到下課鈴響起。

華老師令我印像深刻的還有他的風趣語言,他在書中這樣描述:因為磕破了頭戴了帽,上課時問學生知道不知道老師為什麼要戴着帽,當學生回答非常多可愛的答案後,華老師笑着説“不告訴你,是個謎”;當借班上課,把學生的橡皮擦“借走”後,問學生們老師為什麼要借他們的橡皮擦,學生回答了好多天真的答案,華老師説:就是為了讓你沒有橡皮用。這麼平淡的話語裏説明了華老師為人非常隨和,平淡的話語裏更是他對掌控課堂能力的一種表現,也是其上課的一種課堂魅力。在《序》中,時任北京第二實驗國小的校長李烈寫道:他極少專注於結果的成功與失敗,卻常常對過程的“意料之外”心生歡喜。研究,琢磨,廢寢忘食,直至豁然開朗。這樣的周而復始,塑造了小華的獨特。

我應該要學習華應龍老師對教育的執着,“覺得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是件很踏實、很愜意、很幸福的事”;更應該學習他對教育的釋悟能力,他的“差錯資源化”從“誤到悟”確是給我一副醒藥,讓我看到了自己教學的新領域。

第二篇: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常州市覓渡橋國小狄娜

暑期我拜讀了華應龍老師的《我就是數學》這本書,我被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華老師的睿智、博學多才、樂學善思、風趣幽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動着我。它首先不只是一部講國小數學教育、教學的書,而更重要的是體現創新性教育、教學思想的一部力作。其中的教育、教學思想深刻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人性至上的教學理念。通過“案例呈現” 使困惑、迷惘、問題、難點逐一浮出水面,我在教學中的謎團漸漸釋然。這本書與以往枯燥的教學理念不同,它是以案例和感悟為主,從中我們能夠感受一些東西。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學習、實踐談幾點體會:

1.讓學生覺得數學真奇妙,熱愛數學。要想建立民主和諧的氛圍並不難,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他們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而從字裏行間更能看出華老師對每一個孩子的尊重,從而他也換回了同學對他的愛和信任。

2.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成為課堂的主人。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從書中找到了答案,並積極實踐。就是"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學生自主探究學習。"(1)採取活動的形式。國小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徵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抓住知識的生長點,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其主動探究。(2)採取把知識趣味化的形式。教師要善於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為了一個簡單的導入,苦思幾個星期,最終找到小猴滑滑梯這一情景。儘可能使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為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提供物質內容和推動力。(3)採取好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持續發展。教師的評價要根據差異原則因人而異,對學生的要求不要一個標準,要根據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情況分類評價,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孩子通過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教師的評價用語應該有針對性、導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題方法新穎,就能批上:“你的想法很獨特,看來你是個愛動腦子的好孩子”。有的孩子學習進步了,可寫道:“看到你的進步,我非常高興,這説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會有所收穫。”對個別同學還能寫上:“最近怎麼了,為什麼錯題比較多?應該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師。”這樣,把作業作為媒介,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教學中通過評價鼓勵與眾不同的思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總之,讓學生從老師的評價中得到一種成功的喜悦體驗,以利於增強自信心。

3. 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把數學教育的重心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是《我就是數學》貫徹的精神,同時也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終生追求的教育目標。只有在充滿生命活力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因為這不只在教和學,而是感受課堂生命的湧動和成長。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我就是數學》是一本好書,它教給了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一種教學方法。因為它讓我感受到自己的不斷轉變和進步,這種向上的感覺真好。

第三篇:《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前段時間有幸目睹了來自江蘇的華應龍老師到香市國小借班授課,初次見識了華老師上課的風采,在華老師甚感興趣,在網上搜羅了有關華老師的視頻、專著。看介紹才知道華老師在北京教育界名頭響噹噹,榮譽稱號甚多。為了對他更深一步的瞭解,在噹噹網購買了兩本書,分別是《我這樣教數學》及《我就是數學》,被《我就是數學》這樣的書名吸引了,逐漸的把我帶入到他的教學世界裏。

《我就是數學》是華應龍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裏面的點點滴滴皆是他近十年來對教學課堂一些總結及感悟,把書分為“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後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生活感悟”六部份。書中經常引經據典,引用名人名言等,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可以看出華老師是個飽讀詩書、博覽羣書、充滿智慧的學者,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更加突顯其人文文化的特質,對教育那份熱情洋溢執着,更是我們老師學習的楷模。

華老師對教學的感悟無時不有,無時不在。連磕破了腦袋還能聯想到中括號的妙用,甚讓我拍手叫絕。在上“角的度量”時首創的運用了滑滑梯的課件教學,增加了可觀性與趣味性,這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好題材,好的接入口!如果我是他的學生,我愛死了這樣的數學老師,難怪有些學生不願意下課,有些聽課老師沒有聽到下課鈴響起。

華老師令我印像深刻的還有他的風趣語言,他在書中這樣描述:因為磕破了頭戴了帽,上課時問學生知道不知道老師為什麼要戴着帽,當學生回答非常多可愛的答案後,華老師笑着説“不告訴你,是個謎”;當借班上課,把學生的橡皮擦“借走”後,問學生們老師為什麼要借他們的橡皮擦,學生回答了好多天真的答案,華老師説:就是為了讓你沒有橡皮用。這麼平淡的話語裏説明了華老師為人非常隨和,平淡的話語裏更是他對掌控課堂能力的一種表現,也是其上課的一種課堂魅力。在《序》中,時任北京第二實驗國小的校長李烈寫道:他極少專注於結果的成功與失敗,卻常常對過程的“意料之外”心生歡喜。研究,琢磨,廢寢忘食,直至豁然開朗。這樣的周而復始,塑造了小華的獨特。

我應該要學習華應龍老師對教育的執着,“覺得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是件很踏實、很愜意、很幸福的事”;更應該學習他對教育的釋悟能力,他的“差錯資源化”從“誤到悟”確是給我一副醒藥,讓我看到了自己教學的新領域。

2014.4.11

第四篇:《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去年我校有幸先後邀請了黃愛華和華應龍兩位數學大師到我校借班上課和作教學講座,讓我們目睹了兩位大師的風采。兩位大師的課雖然各具特色,但共同之處都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引導學生經歷學習的全過程。課後,我認真觀看了兩位大師的教學視頻,拜讀了兩位大師的課堂實錄。在剛結束的寒假裏,我認真地讀完了華應龍老師的教學隨筆集——《我就是數學》。

華應龍老師26年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學習、研究、總結、提升,用數學的眼睛來關注生活,用先進的思想觀照課堂,用智慧的實踐演繹精彩的人生。

《我就是數學》全書共分六部分:即“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後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和“生活感悟”。其中,既有華老師的教,也有他對別人執教的課的評價,既有日常教學實踐的反思,也有一些為師的感悟。捧讀《我就是數學》,我彷彿再一次坐在華老師的課堂裏,聽他娓娓道來:

“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這是作者的真切感悟。農民種的莊稼長得不好,從來不責怪莊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鬆得適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時,有沒有及時澆水和除蟲。因為他知道莊稼始終是無辜的。我們應像農民那樣,經常追問自己:學生上課為什麼不專心,作業為何總是出錯??多麼樸實而又感人的心聲!

是的,華老師一直用農民種地的精神鞭策自己,用積極的偷懶擦亮教學生活。他讓我們在熟悉的課堂裏看到了另類的風景。

讓我們一起聽聽:

“腦袋磕破後的笑聲”,一個數學老師遇到腦袋磕破後,如何化尷尬的事件為有趣的教學資源。而“思維決定視野”一文,作者向我們詮釋了《角的度量》新課導入的來龍去脈,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作者竟幾次三番修改,忍痛割愛捨棄,冥思苦想求證,不凡的經歷,讓我們瞭解到一個特級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孜孜以求,這正印證了愛因斯坦的那句話:“你能不能觀察到眼前的現象,不僅僅取決於你的肉眼,還要取決於你用什麼樣的思維,思維決定你到底能觀察到什麼。”

還有,作者在執教《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學生會發出“華老師,你誤導”的課堂感言,如果沒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怎敢如此“放肆”???透過這些課例,不難發現,好課就是一道芬芳、幽遠的茶。每一節成功的數學課,作者花費了多少精力,浸潤了多少心血!

讓我們一起看看:

課堂上,面對學生回答提問、習題演算、解決問題的出錯,很多教師總是責問學生,甚至批評學生,作者卻説要“善待差錯”“感謝差錯”。他告訴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出現的問題,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要冷靜地分析、恰當地評價、靈活地糾正。華老師對於差錯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保護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還把“陽光心態”傳

染給了我們,相信“課堂因融錯而精彩!”會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認同。

即便“擦黑板”這樣的小事,作者也有另類的解讀——可以幫助教師快速“温課”,顯示了對學生的尊重,同時顯現出教師的一種精神,一種氣勢,它理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可惜,很多教師平時沒有修煉這樣的人生課。課堂上僅僅傳授了知識,忽視了教學生如何做人??學習這些案例,我感覺也在自行修煉。

讓我們一起想想:

“人皆可以為堯舜嗎?”為什麼作者會對曾經執教《圓的認識》時,一位女孩的聲音“您這不是打擊我們成績好的人嗎?”記憶猶新?是什麼力量使作者在一年以後與小女孩取得聯繫,重新思考教育為何,教育何為?作者為何感動於那個聲音,感謝那個質疑?

讀完全書,我感覺彷彿每個章節的背後都藴藏了無窮的玄妙,讓人懷着更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進課堂。我以為他的成功不僅源於他對數學的一種執著的堅守,更來自他對課堂的一種悉心的守望——他的“不拋棄、不放棄,要揚棄”的精神!即便上了多次的教學內容,再次執教時,華老師仍會提出“從來如此,便對嗎?”“究竟怎麼讀分數?”等一些問題。華老師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使人驚醒:人師,教育人的追求!好課,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懷!

我們應以華老師為目標,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審視自己的課堂,自覺思考和改進教學,使課堂成為學生收穫數學知識、正

確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並明白更多的人生哲理的場所,成就學生的同時也實現自身的不斷超越。

第五篇: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華應龍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這本書,第二次拜讀了,但我還是被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越讀越有味。華老師的睿智、博學多才、樂學善思、風趣幽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他也告訴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出現的問題,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要冷靜地分析、恰當地評價、靈活地糾正。華老師對於差錯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保護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還把“陽光心態”傳染給了我們,相信“課堂因融錯而精彩!”會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認同。

從書中可以看出,它不僅僅只是一部講國小數學教育、教學的書,而更重要的是體現創新性教育、教學思想的一部力作。其中的教育、教學思想深刻體現

了以學生為主體、人性至上的教學理念。通過“案例呈現”使困惑、迷惘、問題、難點逐一浮出水面,我在教學中的謎團漸漸釋然。這本書與以往枯燥的教學理念不同,它是以案例和感悟為主,從中我們能夠感受數學教學的樂趣

華老師的數學教學不僅生動而深刻地體現了華應龍數學教學思想和特點的突破與創新,而且生動藝術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學生活中的數學,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觀察、猜測、思考、操作、驗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構建了“問題情境——數學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新型教學方式,使枯燥呆板的數學教學變得既有趣又有用。

從華老師的書中,我明白學習數學,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像其它科目一樣死背下來。數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舉一反三”。做會了一道題目,就可以總結這道題目所包含的方法和原理,再用總結的原理去解決這類題,收效就會更好。學習數學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從基本的下手,穩穩當當的去練,不求全部題都會做,只求做過的題不會忘,會用就行了。在做題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粗心大意。往往一道題目會做,卻因粗心做錯了,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在考數學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急,要條理清楚的去計算,思考;這樣速度可能會稍慢,但卻可以使你不丟分。相比之下,我會採取稍慢的計算方法來全面分析題目,儘量做到不漏。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要過於着急,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就一定會取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華老師作為數學教師,他藉助數學這個通道,引導學生去感悟世界的奧祕,不僅僅是傳授數學知識本身。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好玩和學數學有趣。華應龍老師沒有停留在講解數學知識上,而是展現了數學文化。展現了對數學的理解。

《我就是數學》是一本好書,它教給了我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們一種教學方法。從書中更讓我感受到了華老師那種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對精品

課堂的執着追求,對教材的深入鑽研,他的種種精神深深的感動着我,敦促着我去不斷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