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莊園》讀後感【精彩多篇】

《動物莊園》讀後感【精彩多篇】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一

動物莊園這本書篇幅不長,講述了在一個叫莊園農場的農場,有許多動物,動物們天天都辛苦農場幹活,得到的報酬確僅能果腹。一頭叫老少校的豬在臨死之前,告訴它們應該反抗農場主,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動物們羣情激憤,唱着革命的歌曲,懷着對自由平等的嚮往,趕走了農場主,建立了“動物農場”,並且頒佈《七戒》作為農場的法律,莊園裏最聰明的兩隻豬雪球和拿破崙成為了領導者。但不久後拿破崙用它養的9只兇悍的狗趕走了雪球,並把它塑造成農場的敵人,豬們漸漸變得跟以前的農場主一樣兇殘,《七戒》被一次次的修改,最後只剩下一句“所有的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小説的結局中豬穿上了農場主的衣服和人類舉杯慶祝,豬和人彷彿已沒有了界限。

在作者筆下,一羣形態各異的動物變得惟妙惟肖,將人性剖析的鮮血淋漓。在每個人的心裏,不都向往着一個烏托邦嗎?那裏可能各不相同,但世界和平,眾生平等,不論貴賤。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人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卻也容易成為一個虛無的幻象。

在故事最後,多數動物還在懷着希望艱難的活着,有意思的是有一頭叫本傑明的驢,他看透這一切,明哲保身。他常説的一句話,其實也是作者的隱喻:生活過去必不比現在好,也不會比現在差太多!同樣的,將來生活好也不會太好,壞也壞不到哪裏去!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二

一鼓作氣看完《動物莊園》。因為對歷史和政治有一定的瞭解,不可避免地對其政治影射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在這本書看到了前蘇聯和新中國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此書是1945年出版的,作者奧威爾表示此書反映了1917年俄國革命至踏入斯大林時期的歷史事件。到底有多少情節與歷史相符,我無意深究。不少中國人看到此書會聯想到自己的國家,那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我認為每次分析各種現實問題,都要重新審視、發展相關的形而上概念。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事實本身比形而上的概念遊戲更重要,人類歷史上有大量錯誤就是因為側重於後者而發生。

動物們趕走瓊斯,以為從此自由了,以為從此平等了,以為從此就能幹得更少吃得更飽。而事情的後續發展並非如此。自由、平等,至少在有統治階級的情況下不曾存在過。幹得更少吃得更飽,在動物莊園僅僅曇花一現。這一點跟今天的新中國不同。幹得有沒有更少暫且不説,吃得飽已經實現了。在動物莊園裏,只要有一個變量,動物們也可以過上比原先被人奴役更好的日子。那就是豬在分配食物的時候,給動物們分更多一些,減少自己的份額或與人交易所得。這樣做更有利於豬的統治。如果豬這樣做了,那麼在動物莊園至少存在這樣一個事實可以證明動物們趕走瓊斯是正確的:趕走瓊斯後吃得更飽了。作者不願寫成這樣,好多讀者也不願看到這一點。

動物莊園的動物們好温順,一連發生了那麼多不合理不平等的事情,他們因為恐懼暴力而不敢明言也就罷了,連質疑真相背後議論並留存部分史實都沒有發生,這又是作者刻意為之且不合現實的。作者這樣設定,既能突出豬對動物們的剝削之罪惡殘忍,又能與前面提到的“豬不願為動物們吃得更飽而付出自身利益”的存在相輔相成。

有個情節很説不過去。四隻肉豬在暴力威脅下“自首陰謀叛亂”,被殘忍殺害。在這樣的背景下,還陸陸續續有不少沒有身處暴力威脅的動物站出來自首並被殺害。這是本書最血腥的情節了,卻如此兒戲。作者若是想跟蘇聯歷史上的某場大清洗對應,那估計是隻看結果不看過程的。

有個設定與史實有不容忽視的出入。在動物莊園中,動物趕跑人類後,人類殺回來兩次。雙方兩次都付出很少,且傷亡很少。人類要重新佔領這個莊園,是相當容易的。他們第二次佔領就表明了這一點。因此,書中動物莊園能夠存在那麼久,前提是人類不來侵佔。而現實哪有這麼童話?蘇聯自建國後,一直不得不在軍事上付出相當大的投入。即便是後來美蘇冷戰,也是丘吉爾老狐狸點燃導火索,讓美蘇雙方無和平共處的可能。所以,歷史上蘇聯對農民的剝削,其重要的一個合理性在於需要發展國家軍事實力以保障國家安全,而國家安全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提。國家安全了人民不一定幸福,但國家被侵略,人民必定水生火熱。而動物莊園把豬對其他動物的剝削當中,為了保障莊園安全這個極其重要的合理性嚴重削弱了,而將幾乎所有剝削所得用於自身享受。

從政治角度看,此書將現實政治做了極致的簡化。如若有人拿此書的情節與現實事件進行類比,並以此為論據進行論證,就必須注意這樣的論據並非事實。中國人民改開前後的工作時長變化如何?吃飯情況變化如何?住房情況如何?穿衣情況如何?生活方式有何變化?政府每年為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付出了多少財政?教育情況如何?文化環境如何?這樣的問題才是事實本身,是最重要的着眼點。

説了那麼多否定本書的話,那這本書有沒有什麼值得肯定的呢?有。本書的價值在兩個方面。政治方面,以其獨特的敍事,將不少醜惡面形象地展現出來。另一方面,拋開政治寓意來看,故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政治寓意方面,最應該引起注意的是拿破崙這頭豬修改歷史的方法。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以致最終黑白顛倒。在動物莊園裏修改歷史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時間,這與動物的壽命短也有關係。現實中人們不會被“是你們記憶出現偏差”這樣的理由糊弄過去,但拿破崙使用的修改實體文獻的方式就影響深遠了。寫在牆上的“動物主義七誡”,為了迎合統治者需要而被肆意修改。現實世界,我們接觸到的第一手歷史資料,有幾分真假呢?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三

故事簡介:曼娜莊園裏的一頭豬“老麥哲”,臨死前號召莊園裏的動物反抗人類的剝削,建立動物自己當家作主的共和國。老麥哲死後,莊園裏的兩頭豬繼承了他的思想,將其總結為“動物主義”,並以此為革命引導了一場起義,將人類趕出了莊園,實現了“動物當家作主”的願望。莊園隨後更名為“動物莊園”,同時制定了憲法性質的“七戒”。但是起義成功後不久,作為領導動物莊園的兩隻豬發生了內部的鬥爭,革命領袖之一“雪球”被宣佈為革命叛徒而遭到驅逐,而另一個革命領袖“拿破崙”,獲得了莊園絕對的領導權。此後,豬領導的集團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特權,最終成為了比人類還可怕的剝削者。

這本書以蘇聯的共產主義為背景,將重要的歷史人物虛化為動物,上演了一處真實卻荒誕的戲劇。

喬治。奧威爾曾説過:“極權主義國家的特點是:它雖然控制思想,但它並不固定思想,它確立不容置疑的教條,但是又逐日修改。它需要教條,因為它的子民絕對服從它,但它又不能避免變化,因為這是權利政治的需要。它宣稱自己是絕對着正確的,同時,它又攻擊客觀真理。”

看完《動物莊園》,我想到了“奴性”這個詞。在一個被剝削的環境裏,支撐小説中的動物們絕大多數活下來的,靠的就是它。

奴性是什麼呢?小説裏是:我不能改變環境,只能改變自己。

小説裏,動物們每次感覺被剝削,不舒適的時候,“拿破崙”作為剝削者採取的行動是“修改規則”,然後讓聲響器四處去傳播。正是因為這種反覆的“強調”,動物們甚至顛倒是非,把自己不願意相信的真相都推到可能不存在的事物身上。

奴性的潛台詞是:我們可以承認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我又能怎麼樣呢?大趨勢總是對的,跟着大趨勢走吧~奴性不管是在小説裏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它經常被用來消除大家的疑慮,抹殺大家追求真相的熱情,教育大家向大多數看齊。

對於一個相對比較落後的社會來説,”奴性“是普通人的生存狀態,社會底層人民因為處於弱者的地位,只有明確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活着。

放到我自己的職場生活中,“奴性”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為了活着委曲求全的樣子嗎?可能更多的還是如小説中的一樣,“奴性”是一種可以獲得強者認可的進階手段。因為暫時的權利服從,讓自己積蓄力量,變成強者。當自己還處於劣勢的時候,學會有藝術地執行任務,在瞭解自己和上級之間的信任關係究竟是怎樣的之後,再來決定該做什麼決定,説什麼話。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四

自由向來不是那麼簡單,而是需要每人、每時、每地的理性、獨立和勇氣。

書中動物的生活一直都沒有真正地好起來。瓊斯統治時期,他們是幹活賺錢的機器、工具。兇狠的鞭打和丁點兒的口糧就不必多説了。雪球和拿破崙聯合統治時期,動物們的生活總算是好一些,但豬與“下等動物”的等級差距已初見苗頭——豬隻是監督幹活,卻也常常獨享蘋果和牛奶。

但隨之而來的拿破崙統治時期的動物莊園的悲劇,看似是拿破崙的暴虐造成,殊不知,身為“受害者”的動物們也有責任。

先從作為法律的七誡説起。“凡靠兩條腿行走者皆為仇敵”“凡靠四肢行走或長翅膀者皆為朋友”。動物們只是有着被殘暴的人統治後又起義的經歷,就武斷得出這樣兩個非黑即白的論斷,這其實反映了動物們缺乏思考,頭腦愚昧,以致後來拿破崙殺害動物,大多數動物卻以“拿破崙總比瓊斯好”這一説來寬慰自己。成天喊“四條腿好,兩條腿壞”的綿羊們是缺乏獨立思考和愚昧的典型,甚至後來來拿破崙猖狂修改七誡為“四條腿好,兩條腿更好”,綿羊仍是大聲喊這個口號而自我滿意。綿羊們的行為不僅助長了豬們獨佔政權,為豬的各種不公平的兇殘行徑套上了一副“比人類好”的外殼,讓動物們無話可説,同時也造成聲勢,埋沒了許多動物的思考。

不僅綿羊,其它動物也造就了拿破崙統治下暴政的悲劇。漂亮的母馬莫麗喜歡飾帶,卻被苜蓿視作與人類勾結的標誌——因為飾帶被七誡所禁止。苜蓿顯然愚昧,甘於順從,她怎麼會知道,一部否定美,否定追求自由的法律,根本不會創造出更多的美與自由。那頭“聰明”但沉默的驢子本傑明,分明看透了拿破崙的統治,卻緘口不言。我不敢説這是真正的聰明,只能説是“明哲保身”的狡猾。我認為本傑明是許多人的縮影,堅信“槍打出頭鳥”,看破不説破,造成了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自己也沒有從沉默中得到“自保”的好處。本傑明自己缺衣少食,目送着自己的好友拳擊手被送去了屠宰場。

再説説拿破崙。他禁止唱《英格蘭的牲畜》,實質上是鉗制動物的思想,讓他們失掉造反的念頭。它掛自己英俊的巨幅肖像,為在戰鬥中倉皇逃命的自己頒發勛章,種種標榜自己的行為,是在營造個人崇拜之風,使動物們心向於他。他屢次謊報糧產量,為自己與人類的交易找藉口,是統治者愚弄民眾的謊言。而拿破崙養九條大狗為自己“張目”,驅使它們殘忍地殺害動物,用武力消滅反對者的肉體,則是一個人權力不受制約衍生出來的暴虐可是,動物的愚昧、沉默造就了拿破崙個人極權的殘暴;也是拿破崙的謊言和殘暴,使動物們更加順從,更缺乏思考。

我想,我們只有對人對事加以獨立思考,不盲從不怯懦,勇於維護自由和美,才會避免《動物莊園》中的悲劇。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五

一氣呵成,不對應歷史映射也很有意思,畢竟階層和統治手段在各個社會是共通的。評論很有意思,意外的快樂很多,譯者的自白也很有意思,不過確實翻譯的很好。

老麥哲的美好向往開啟一切,可惜死得早,全書諷刺了走偏的理想,提示了要警惕的東西,不代表理想不值得追求。被趕走的斯諾伯是否會代表另一個方向呢?倒也未必,將一切賭押在一個好的領導人身上註定不靠譜,羣眾愚昧,沒有好的體制約束,權力不被限制,結果都會是一樣。

斯奎拉代表政治宣傳,黑變成白,篡改歷史,編造“真相”。

惡犬是壓制的手段。

布克瑟有能力反抗和對付惡犬,不願相信斯諾伯一開始就是壞人,可惜愚忠至死,堅信拿破崙一定是對的,並辛勤工作一生,最後被賣了換酒。

本傑明在起義前後都一樣工作,沒有興奮地加入各種計劃,計劃失敗也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樣,它並覺得一切從未變過。評論説它是看的最透的,但我並不喜歡它,我對它的敬意還不如布克瑟,因為它太消極了,除了布克瑟被送走前報信,對一切瞭然於心卻從未努力想做什麼改變,因為深信不會有用。太消極了。

莫麗的反叛和奴性被批判,並不是所有的奴隸都想要自由。

貓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未真正信仰什麼。

摩西的糖餅山是謊言,卻是安頓人心、讓人在苦難生活中有盼頭的絕佳助手。

其他的動物,愚昧懦弱,起義跟他們無關,他們突然就迎來了新世界,在慶祝中獲得自尊和滿足感,在宣傳中傻乎乎地工作和被壓榨,在恐嚇中不敢反抗。綿羊尤其是。

但理想還是值得追求,只是多少人在此過程中變成上述動物之一而不自知呢。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六

讀動物莊園,大部分討論的是莊園內動物的個性和表現,但是我卻對書裏的人類特別感興趣。

首先,第一個出場的,就是莊園的主人——瓊斯先生。他整天喝的醉醺醺的,讓你感覺他不思上進,也不關心自己的農莊,似乎農莊就是從父輩手裏無奈繼承下來的生活保障,丟不掉又辦不好,渾渾噩噩混日子。以至於農莊裏的動物已經在密謀起義了,他還渾然不覺,依舊喝的酩酊大醉。及時動物們的異動已經驚擾到了他,他也依舊不警醒。仰仗他手裏的絕對優勢工具——槍,向吵鬧的動物們隨意的開了一槍,這一槍不算警告,而更像被打擾清夢後的起牀氣。

一如既往地麻痺大意,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在一次毫無預謀的衝突中,動物們臨時的發怒,就輕而易舉的將瓊斯夫婦趕出了農莊,瓊斯甚至沒有采取任何自衞或者反抗的動作,就倉皇的逃離了,逃的時候還是醉醺醺的,甚至丟下了自己的老婆。因此古今中外,失敗者逃跑的姿勢都驚人的相似,劉備如此瓊斯亦如此。卻丟下我們這羣錯愕的讀者,我經常在想,瓊斯佔盡了農莊的資源,天時地利人和。手下有夥計,手裏有槍,有柵欄,有圍牆,有枷鎖,有飼料。為什麼説倒了頃刻之間就倒了?是夥計少了嗎?並沒有;是槍收起來不用了嗎?也不是;柵欄不夠密?鑽不出來呀;圍牆不夠高?蹦不過啊;枷鎖沒了?牛鼻子上,馬脖子上分明在;飼料不夠了?倉庫裏滿滿的。那到底是為什麼呢?哦~原來動物們有了自己的組織,有了自己的會議,有了自己的制度,最重要的是豬給動物們繪製了一幅沒有人類後美好生活的藍圖。不在於能否實現,而在於給了大家希望。而這個希望能在動物中發酵是因為動物永遠是動物,而人永遠是人,動物沒有途徑變成人。它們的絕望而已。

其次,其他的莊園主其實在瓊斯先生遭災後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同作為人類,他們表面同情,背地裏實際盤算的是能不能從瓊斯的不幸中撈到一些好處。

危難時刻,動物們能團結一致,而人卻各懷鬼胎。這便是為什麼動物莊園能誕生在強鄰環伺的惡劣環境中。對於曼納莊園的遭遇,其他莊園主的僥倖心理大於恐懼心理。面對巨大的威脅,措施乏力,只是謠言和看衰。而現實給他們了一記響亮耳光。兵法有云“外強敵無退路則內牢固,放鬆一角,烏合散,則不攻自破”可是愚蠢的莊園主們發現危害波及到他們的時候,他們不是想方設法瓦解它,而是羣起而攻之。進攻前輕敵動員不足,進攻時無組織且傲慢,結果不知己不知彼百戰百敗,強的一方反而被弱的一方打的狼狽不堪,中國歷史這種戰例挺多的,也不奇怪。動物們在戰鬥前就借鑑了凱撒大帝歷次重大戰役,謙虛如此,何患不勝啊。人類對動物的傷害,不但沒有摧毀它們,反而使它們抱的更緊了。

最後人類妥協了,不但不攻擊動物莊園了,還跟動物莊園做起生意來,樹立了一個非常壞的典型,人類的這種不思進取,短視的行為,不但讓動物莊園有了喘息之機,甚至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最後人類必將自食其果。這讓其他莊園的動物知道了,人類沒什麼了不起的,而且虛弱無力,只要在鬥爭中戰勝他們,不但不會受到報復,反而會贏得他們的妥協。就如我們的偉人説的,西方列強都是紙老虎,非常的精闢,也抓住了它的本質。

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動物莊園模式會得到蔓延,人類將失去一個又一個莊園。最後不知道人類有沒有機會從動物們那邊得到談判的機會,苟延殘喘。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七

這是一起意想不到的革命——一羣動物為了自由和美好揭竿而起;這是一羣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動物——領袖崇拜和從眾心理在他們身上具現;這是一個必定的悲劇——這羣動物重回監獄,身上枷鎖緊縛。《動物莊園》在開始便隱喻了這樣一個必然的悲劇。

最初的最初,它們為了自由和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將原本的莊主驅逐,它們用行動向全人類宣告,這並非只是一起鬧劇。它們嘶吼着將原統治者的痕跡消除卻又不敢真正地消除“人類文明”,終於動物莊園成立。它們將“七誡”作為“憲法”刷在牆上卻又不識字,導致別有用心者有機可乘,招來了另一個地獄。

聰穎的雪球因無腦跟風的動物而被驅逐,貪婪無厭的拿破崙卻被推上了王座。盲目從眾無心思考的紫苜蓿,沉默的智者本傑明,極其崇拜領袖的綿羊,只顧悶頭幹活,聽領袖的拳擊手,投機取巧的聲響器和好吃懶做無作為的小豬……又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真實映照?不識字又記性不好的動物的悲劇下場何嘗不是我們人類的悲劇?盲目從眾,領袖崇拜,何嘗不是給我們敲響的警鐘?

以前的我們,就像一羣不識字的動物。一位缺乏專業知識,我們懵懵懂懂,盲目聽信他人,現在的我們,從眾心理,懶得思考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們中的大多數是拳擊手,聲響器,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只要我們一天不具備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天不區用心去鑑別事情的對錯,一天不去改掉絕對的領袖崇拜,等着我們的就只會是煉獄,就只會是處處的慘象,麻木不仁的生活。

筆者認為《動物莊園》不僅僅的寓言,它不是能讓我們一笑即過的鬧劇,它是預言,是對不具備獨立思考或具有從眾心理的人作出悲慘的也是必定的超時代的預言。一個人若是丟掉了自我,那是多麼可怕。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太容易隨波逐流。我們的時裝有流行色,我們的音樂有流行樂。流行,是一個多麼強大又可怕的詞啊。我們生怕被流行丟下,我們拼命緊追流行的腳步,來填充自己內心的虛空。這不正是動物們的從眾嗎?這不正是動物莊園的悲劇嗎?我們的時代步伐如此之快,哪怕我們想要停下腳步也會被如潮的人羣推着向前。可是,我們真的應該這樣追趕嗎?不,我想我們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我們的每一步都應該是自己自主踏出的啊!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八

這是我花了7天時間,帶大家共讀的一本書,印象深刻,意義非凡!

拿破崙:這個響噹噹的名字就預示着它的不同凡響,同時別忘了它是莊園唯一一頭種豬。斯諾鮑:名字譯為雪球,預示它開始很渺小,但會越滾越大!可是很不幸,在越滾越大的同時它也越滾越遠了!

斯奎拉:名字譯為尖叫者,説明它的作用發揮在嘴上,哈哈。尖叫可以劃破天空壓倒一切聲音!沒錯!動物莊園的是非黑白也全通過它口落定!

還有老麥哲:它是先知,不世出的聖人。它的思想早已超越時代!但它不是領袖,理想構建需要後者落地推行。正如程朱理學宋起元興成為官學影響深遠主要倚仗於統治者而非朱熹本人。

馬漂亮莫麗:它是貪婪虛榮的典型代表,它對民主平等沒有什麼興趣。只要生活的體面光鮮(綬帶→虛榮),處處嚐到甜頭不費勁(糖→物慾),它甘願為奴(被摸鼻子)!

羊咩咩、狗吠吠:羊咩咩是無知大眾,典型的統治階級的“復讀機”“揚聲器”;狗吠吠是被牢牢掌握的武裝力量護衞隊,得軍權者得天下,哈哈。它們是鞏固拿破崙統治的工具。

還有馬有力布克瑟、馬冷靜克萊弗、驢不語本傑明、烏鴉摩西、雞飛飛、貓懶懶等,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本傑明,它永遠冷眼旁觀洞明一切!

我相信拿破崙與斯諾鮑曾經是並肩的戰友、最知彼此的同伴,在老麥哲暢想理想世界的時候,它們有着共同目標,並共同努力趕走了人類,解放所有動物!克服困難恢復生活生產,再次抵禦人類的反擊!勝利果實是它們共同捍衞的!儘管它們的側重點並不同,拿破崙抓宏觀方向,注重培養年輕一代。而斯諾鮑落實民主方針的實事,制定戒律和旗幟、成立各種動物委員會、集體學習、設計解放生產力的風車等……

我並不覺得拿破崙惡劣無恥,斯諾鮑委屈可憐。這就是必然發生的1/2可能的結果。因為權力非常可怕具有魔力,只能獨攬不容分享!一旦碰觸面目全非!它會改變一切!

記得朱祁鎮朱祁鈺本是好兄弟,朱祁鈺非常尊重哥哥,朱祁鎮也喜歡弟弟,常叫他到宮裏小坐,把酒言歡,甚好!可是朱祁鈺坐上了那個位置,皇權加身,號令天下!他被魔化了,榮耀感滿足感爆棚!他再不是那個好弟弟了,獠牙呲出,我囚禁你,你推翻我,奪門收場!

拿破崙的成功在於牢牢掌握了武裝力量,而斯諾鮑所謂推行民主但並未完全站在大眾動物立場,特權思想在它身上仍存在。畢竟牛奶和蘋果的歸屬它也有份!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九

很薄的一本書,比作者的另一部傳世之作《1984》短上不少,但是其內涵之深刻卻絲毫不差前者,稱得上是“短小精悍”了。作者將深刻的政治寓意融入淺顯易懂的童話擬人手法中,演繹了一個革命者推翻統治者,自己又最終蜕變成新的統治者的諷刺故事。

看似短小的篇幅無比充實,幾乎找不到半點多餘描寫。文中的每個動物角色都有各自的象徵和指代,而統治者經常玩弄的伎倆把戲也幾乎絲毫不漏地誇張呈現。作品的直接諷刺對象是斯大林時代的蘇聯,但可以説其涵蓋範圍遠不止此,幾乎人類歷史上所有政權的更迭演替都是用的這些套路。時至今日,當年的蘇聯已經煙消雲散,可這本書卻依舊廣為流傳,這便是其不朽藝術價值的明證。

讀完全書,結局令人唏噓不已。書中着筆最多的角色,老馬“拳擊手”的結局更令人哀傷,它可説是廣大無產階級革命羣眾的象徵,他們是革命的動力和中堅,懷着熱忱的信念投入革命,可卻因自身認識水平的有限而始終處於被欺騙,被愚弄,被利用,被拋棄甚至被出賣的境地。讓人不禁要問,究竟怎樣才能不讓這樣的悲劇重複上演?

動物莊園讀後感 篇十

《動物莊園》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於1944年完成。這本有着童話的外表,卻與現實世界密切相關的薄薄小書出版後,令奧威爾聲名鵲起,她和另一部反烏托邦作品《一九八四》,奠定了奧威爾成為20世紀最傑出的作家之一。統治者們都不相信所謂的“理想國”,“烏托邦式”的美夢註定不會實現。本書的諷刺對象是蘇聯,那個時候,蘇聯作為超級大國,其社會主義建設初顯成效,但斯大林以其獨裁的統治方式,與一羣小弟們,打着民主、進步的口號,卻大肆推行政治迫害,推行獨裁。以這樣的方式下追逐的社會主義理想只能越走越遠,“烏托邦式”的理想國終會破滅——蘇聯解體便是最終的結局。

這讓我們想起了惡龍的故事,當一個年輕人殺死了惡龍之後,他就變成了惡龍本身,繼續殘害生靈。暴力革命的破壞力是巨大的,無論革命的目的多麼崇高、多麼誘人,都不應該採用革命的方式去實現,也永遠不可能通過革命的方式實現。那些投機分子、陰謀家和道德淪喪的人是最喜歡革命的,就像《芙蓉鎮》裏的職業革命家王秋赦,變成了瘋子,他還敲着破鑼,終日嘶啞着嗓子叫嚷:"運動了,運動了。。。。。。",權力是會讓人上癮的。

人類社會的進步需要不斷地改良,吸收經驗、杜絕錯誤,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來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簡單粗暴的革命,就如《動物莊園》的宿命結局。蘇聯的社會革命實驗已經失敗,再實驗N次結局也會是這樣的,就如徒勞的屠惡龍遊戲。有多少的罪惡,都是以愛的名義施行;太多的忽悠,都是以崇高理想來引誘。保持清醒,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