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等待戈多的讀後感

《等待戈多》讀後感(精選多篇)

13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新教家庭裏,1923年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畢業,等待戈多的讀後感。第二年貝克特被選派到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擔任為期兩年地英語助教,結識了已經是意識流小説大師的同鄉喬伊斯,並且與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譯成了法文。

任教期滿,貝克特回到三一學院任拉丁語講師,1932年辭職後專事創作,同時先後在法國、愛爾蘭、英國和德國漫遊,在1937年看到納粹主義的威脅後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戰期間參加了抵抗運動,替一個為英國收集情報的支部翻譯資料和打字。結果支部被人出賣,他躲過了蓋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羅旺斯的一個村莊裏當僱工。和平剛剛恢復,他又志願到諾曼底的一個紅十字會醫院去當了幾個月的翻譯。

等待戈多寫的是發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沒有什麼情節可言。主人公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在樹下等待一個名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面做着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面在語無倫次的夢囈。最後有一個男孩來説戈多今晚不來了,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複,只是當知道戈多又不來的時侯,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於是只能毫無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顯然是一出荒誕劇,這種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因為戈多是誰,誰也不知道,它表現的只是人類等待的希望只能化為泡影的悲慘現實。這裏的等待,在法語裏是現在進行時,所以它不是本義上的期待,而是一種生存狀態,意味着人類永遠再等待,卻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麼,而且永遠不可能等來什麼。正因為這個劇本用荒誕的手段極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誕和無意義,它才流傳至今吧,並且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劇目,並且被譯成20多種語言,讀後感《等待戈多的讀後感》。

等待戈多這部劇本反映了時代的悲劇,表現了大戰在西方人心靈下留下的創傷,以及他們在冷戰中對社會現實的絕望。

這種用完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形式和內容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因而能引起我們內心的震撼,像希臘悲劇那樣起到了淨化心靈的作用。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面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己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知道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麼?

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説:“好,咱們走吧。”

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只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説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知道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複着日復一日的工作,單調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理想,人們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激情,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

與君共勉!

第二篇:《等待戈多》讀後感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面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不過,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通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己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知道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麼?

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説:“好,咱們走吧。”

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只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説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知道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複着日復一日的工作,單調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理想,人們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滿激情,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

與君共勉!

第三篇:等待戈多讀後感

無關“戈多”,我們只是“等待”

——論《等待戈多》之“等待”的意義

摘要:從文本的角度解讀等待戈多,放棄對“戈多”形象的過多探究,談論了“等待”的象徵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及這部劇作對於人類的普遍意義。

關鍵詞:等待戈多 上帝 現實意義 普遍意義

《等待戈多》這部劇也許看過的人不一定多,但是知道的人一定不少。愛爾蘭著名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誕派戲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這部戲劇的誕生確立了荒誕派戲劇作為一個文學流派的意義。但是正是它的荒誕性與意識流,使得許多人都放棄了閲讀,不得不説我曾經也是這其中的一員。我們只是知道,它以荒誕的形式向人們昭示了一個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種不可磨滅的需求,那就是對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等待戈多》表現了人類在幾乎永恆而無比的無望中等待着不知身在何方的希望的現代悲劇。但這悲劇性的表現並不是昭然可見的。我們也許會糾結於它的情節:鄉間一條人煙稀少的路,一棵枯樹,不變的黃昏,兩個無聊的流浪漢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在樹下等待着戈多。他們既不是戈多是誰,也不知他是誰。第二天依舊是同樣的場景,戈多依舊沒有來。時間流逝,場景一幕幕變,還是原來的景,戈多始終沒有現身。可以想見,不論戈多最終會不會來,他們能做的便是等待。那麼,戈多究竟是誰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答案有太多太多。有人在劇中找,戈多就是出場過的波卓;有人在其他著作中找,戈多是巴爾扎克劇作《自命不凡的人》裏一個統一在劇中不出現的人物“戈杜”。從具體來猜,有人説那是一個著名的摩托車運動員,從虛幻的象徵來理解,有人説戈多就是象徵死亡。其實,我更相信更願意理解的説法,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更提出西蒙娜·韋爾的《等待上帝》為證。其實我倒並不是這麼詳細的考證之後得出結論,只是上帝這個寓意,更能便於理解等待的含義。

一個連作者也不不知道的形象,不管是故弄玄虛還是確實如此,這樣的安排卻正好豐富了該劇的一層內涵。我們對於生存對於命運,始終還是一無所知的。無論戈多是誰,從作品中都能明顯感覺到,這樣一個可以讓人無止境等待下去的人,他的到來,將帶給等待者的,必然是如同新生一般的改變。不然何以讓人放下所有的生活,只執着於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行為。

然後即便戈多即是上帝,但上帝最終拋棄了他的某些信徒,就像戈多永遠不會出現一樣。兩

個流浪漢一幕幕的只記得重複堅持等待這個行為,於是,等待上帝就是後上帝時代部分人的宿命和使命,以兩個流浪漢為代表。

簡單來説,戈多就是上帝。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打碎了世界秩序的同時,也打碎了不少西方人心中信念。我們都曾經有信仰有夢想。可是崩塌的世界同時帶走了我們關於生活的全部嚮往。於是,我們等待着上帝的拯救,將手放在聖經上默唸主的恩賜,但是上帝的救贖遲遲不來,在一片黑暗之中等不到希望之光的招搖。於是,戈多也不是那個上帝,上帝已死,人們倔強的把命運交給戈多,等待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呼喚和嚮往,是希望是憧憬,是我們在痛苦和失望中的曙光。

那麼,我們所作所為到底有何意義,上帝不存在,戈多更不會來,如果要賦予“等待戈多”一種意義,意義只能在於“等待”本身。“戈多”只是我們為了自我救贖製造的幻影而已,等待他毫無意義。上帝也並不能拯救世人,磨難重重的人類史得以發展,靠的是人類無畏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所以但其實,等待的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救贖了,自我的救贖。

等待戈多就是獲得救贖的方式,但戈多不來,救贖不來,人生的意義便只在於“等待”本身。如果消極而直白的來看待我們的生命旅程,每一次生命過程於我們而言都是一次流浪。我們在這世上流浪,找到一個地方開始紮根。就像兩個流浪漢找到一個地方開始等待戈多一樣,我們則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戈多對我們而言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終其一生也許都在尋找的就是生命的意義,而且不一定就能找到。就像是一場無望的等待。

在作品中,兩個流浪漢通過上吊、相罵等一些荒唐無聊的手段來打發“等待戈多”的過程,消磨時間。我並不認為這是不必要的手段,相反,這正是必須的。如果將尋找生命的意義作為我們人生的最終目標,那麼我們並不能一開始就找到它,所以在這漫長的旅途當中,我們所需要的是盡力來充實我們的生活。

就如同這幕劇,儘管觀眾的初衷是為了看戈多的出現,但是最終看見的,還是流浪漢的自娛自樂。也許看到最後還是念念不忘戈多,但是這幕劇的主角已經毫無疑問的是這兩個流浪漢。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讓所謂生命的意義來主宰我們的生活呢?難道每一天的生活不該才是主角嗎?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戈多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們為了它而等待而堅持,最終忘掉了初衷。

的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不能自主的被動,死亡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永遠高懸於頭頂。等待過程中所玩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遊戲都是上吊,面對着死亡這樣一個同樣的重點,我們在小頻率的重複着同樣的生活。在劇中,第一、二幕在時間、地點、內容幾方面都相似,尤其是內容,到了最後又回到了開始的地方。這不就是人生的重複性和無奈嗎?生在這樣的循環中,我們不能自已。但是生活也會時不時給我們驚喜,就像第二幕中,那棵樹長出了幾片葉子,這正是一點微不可察的驚喜和改變啊。在單調、刻板的人中裏,在沒有盡頭的煎熬裏,我們也應該也

能夠找到快樂的。

在沒有等到戈多之前,生存沒有方向,即使想要遠行,也不知道將去向何方。戈多的出現,必將顛覆兩人的生活,由此可以堵上現有的生活來尋求一個結果。多少人為生命意義這個問題所困,或者碌碌無為的終其一生,或者選擇寧要真相不要平庸。而一旦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找到了死亡以外的標點,總是能爆發出無限的動力去達到。我認為,這才是等待戈多的真正意義所在。

一般的文學評論,總是強調戈多強調等待體現出的西方社會的人們的迷惘、絕望與茫然的痛苦。但是,人類的困惑總是一體的,不會因為地域和種族而有本質區別。因此,這兩個流浪漢是人類的縮影,一個源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在質問,在尋求真相,因此他們將獲得拯救或者走向毀滅。儘管他們身上散發着口臭和腳臭,但等待戈多這個神聖的行動卻使他們有權利以人類的名義説話:“可是在這地方,在現在這一刻時間,全人類就是咱們,不管咱們喜不喜歡。”代表全人類等待戈多是孤獨,也是一種冒險。但是在他人還在糾纏於世俗的關係時,他們已經做這樣一件可以自豪驕傲的事情了:“咱們盡了自己的職責。”

每個人都懷抱着希望而生活。因為人必須有所追求有所希冀才能使得個人的活着變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劇中兩個流浪漢狄狄和戈戈就是因為有希望地等待着,在希望中等待所等的東西使得他們的等待和等待的人生有意義。他們選擇了一個痛苦的過程,用兼着血淚與痛苦的過程來證明自己等待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人要有信仰才會有所畏懼,等待戈多是一種堅守,在浮躁中堅守內心的那一份沉淨,即使做了最壞的人,也要堅守內心的那一份純淨的心靈。是啊,大家都説,沒有戈多的,你看你等了這麼久,有見過嗎,沒有的,但是我依然等待着,等待着。等待戈多就是在浮躁、光怪陸離的社會中保持住最基本的純真,那是一塊柔弱的心。等待是一種狀態 ,戈多代表一種可能從不會出現的東西 ,等待戈多是一顆滿懷期望卻註定失望的心。等待是希望與幻滅的結合體,人類應該懷抱希望,相信幸福就在等待裏藏着,像一枚果核,在果子裏面默默地守候發芽的日子。

“戈多”不來,那是他的選擇,但是我仍能堅持我等待的選擇。我等的不是戈多,我只是等待我內心想要追尋的一個答案,汲汲一生,我尋求的也只是這樣一個救贖而已。跟“戈多”無關,我們有權利選擇我們是否“等待”。

第四篇:等待戈多讀後感

一個永不停歇的循環

---《等待戈多》讀後感

早在高中的時候就聽説過《等待戈多》這部戲劇,其作者薩繆爾·貝克特憑着這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但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看完了這部劇。

這部戲劇分為兩幕。第一幕中,兩個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來到了一條空蕩蕩的村中小路上,周圍只有一棵光禿禿的樹,他們自稱要在樹的附近等待戈多的到來。但是戈多是誰、什麼時候來、為何要等待戈多,兩個人都無法説明緣由,但是他們又執意要等下去。在等待的過程中,兩個流浪漢各自做着無聊的動作,並且進行着雜亂無序、邏輯不通的對話,一會聊到《福音書》裏救世主和賊的故事,一會説自己做了個夢。這時候來了一對主僕---波卓和幸運兒,主人波卓用繩子牽着幸運兒,幸運兒拿着沉重的行李、唯唯諾諾。兩個流浪漢一開始把波卓錯認為戈多,隨後與波卓發生了一系列無聊的對話,最後他們等來了戈多的使者---一個男孩,男孩告訴他們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準來。

第二幕中,場景幾乎相同,只是樹上多了四五片葉子,兩個流浪漢依舊在等待戈多,為了打發寂寞的時光,他們一起説些無聊的話、做些荒唐可笑的動作,這時,波卓和幸運兒再次出現了。僅僅過了一晚,波卓的眼睛瞎了,幸運兒變成了聾子。最後,昨天出現的那個小男孩又來了,他告訴兩個流浪漢戈多今晚不能來了,明晚準來。至此,兩個流浪漢十分的絕望,想死沒有死成,想走,最後卻都站着不動。

整部劇沒有明確的主旨和情節,不論從戲劇的結構、人物的語言還是情節的發展來看,都十分地荒誕可笑。戲劇只有兩幕,而事實上第二幕幾乎是重複第一幕的情節,兩者只在細微處有些許變化,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該劇有第三幕、第四幕的話,那也應該是對第一、第二幕的重複。

在劇中,戈多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但是他卻並未出現,作為讀者,我們永遠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麼,而該劇作者貝克特也沒有給出答案。我們在這部劇中能看到的是兩個流浪漢,他們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麻木地生活着,他們不停地絮絮叨叨,想以此來感受自己的存在,支撐着他們的是戈多,他們希望戈多的到來能拯救自己。戈多最後並沒有來,也沒有人知道戈多到底會不會來,但是流浪漢

最終還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似乎還是想繼續等下去。另外,我們在劇中還能看到那幾乎不變的場景,包括波卓和幸運兒。雖然在第二幕中,樹上長出了四五片葉子、波卓瞎了、幸運兒聾了,但是從某種更高的角度來看,外在場景其實幾乎未變,葉子可以再次掉落,這也就是説,兩個流浪漢幾乎可以看作是在重複前一天所做的事,這件事就是等待戈多,也正是這件事支撐着他們生存下去。

《等待戈多》是貝克特的成名作,也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貝克特本人主張---“只有沒有情節、沒有動作的藝術才算得上真正的藝術。”而他在《等待戈多》這部作品上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他把情節和動作降到了最低。劇中人物的行為和語言帶上了些許喜劇的色彩,尤其是兩個流浪漢,他們極盡荒誕的可能,瘋瘋癲癲,比如一開始脱靴子的愛斯特拉岡、撣帽子的弗拉基米爾,觀眾看到這些會忍俊不禁;但是隨着第二幕的結束,觀眾們很可能就無法再輕鬆一笑了,因為他們在這部劇中感受到了“生無趣,死亦無趣”的觀念。

這部戲劇旨在反應生活的毫無意義和存在的荒謬思想,它與傳統戲劇的最大區別在於其非理性的結構以及毫無邏輯的語言,觀眾不能從荒誕的語言和對話中體會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那麼是不是觀眾就很難理解這部作品了呢?不是的,不同層次、階級的觀眾看過這部劇後幾乎都能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論他們理解的戈多是誰,似乎都是有意義的。他們可以把戈多理解為社會、希望、局外人等等,戲劇的作者貝克特給觀眾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

我不能明確地説明戈多到底代表了什麼,但是我在這部劇中看到了一個永不停歇的循環。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滿懷希望的開始等待,然後中途有所迷茫---懷疑戈多是否存在、會不會來,最後得知戈多不來時絕望透頂,這是一個循環。這個循環結束之後,第二天來臨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新循環又開始進行,周而復始,從不停止。從這個角度看來,如果把戈多看成希望,也就預示着人的一生其實都在希望---迷茫---失望---絕望中循環,沒有人能跳出這個圈,誰也不會是例外。但是,希望是存在的,只是無人能告訴你需要等多久、你的等待是否有意義。我覺得貝克特在寫作這部作品時用了一個極其詭異的手法,先給觀眾蒙上眼睛,最後又給我們留下了一絲光亮,使得我們不至於壓抑苦悶到絕望。説到這裏,可以用戲劇裏的一句話來表達我的心情---“戈多遲遲不來,苦死了等他的人。”

-----行政0902曹露學號:090230218

第五篇:《等待戈多》讀後感

於絕望中等待希望——塞繆爾·貝克特《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愛爾蘭作家塞繆爾·貝克特於1952年創作的一部荒誕派戲劇,雖然只有兩幕,卻在當時的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直到現在都還在影響着人們的思想,意義非凡,是荒誕派戲劇中的經典之作。

故事發生在兩個黃昏,第一天,兩個流浪漢愛斯特拉岡(戈戈)和弗拉季米爾(狄狄)在鄉間小道的一棵枯樹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然後遇到了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進行了一系列無聊的談話和無意義的舉動,等到傍晚,一個小孩子跑來告訴他們戈多先生今天不來了,明天來。第二天,他們又在原地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枯樹長出了幾片葉子,波卓瞎了,幸運兒啞了,最後仍舊是以小孩子相同的傳話結尾。戈多究竟是誰,能做什麼,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他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等着,靠夢囈般的對話和無聊的動作消磨時光。

貝克特這部戲劇的寫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世界,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戰後的世界混亂無序,荒謬醜惡,人們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這在劇本中人物活動的背景中就表現了出來,荒原、沼澤、枯樹、黑夜等等,都體現出了淒涼、孤獨、恐怖的生存環境。兩個主人公戈戈和狄狄就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地位卑微,行為荒唐,精神狀態恍惚迷離,整日渾渾噩噩,百無聊賴。荒誕派戲劇的精神內涵與存在主義哲學有着密切的關係,劇中也體現出了存在主義的基本原理:終極價值已經沒有了,人必須為自己尋找存在的理由。戈戈和狄狄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卻每天都在等待着所謂的“戈多”,這成為了他們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彷彿只要戈多來了,他們就會被解救,從此結束如今這痛苦的生活,他們熱切地盼望着,等待着。然而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荒誕的生活一次次打擊着他們的希望,他們能等來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絕望。戈戈和狄狄這兩個流浪漢永無休止卻毫無希望的等待反映了當代人,而不只是西方人,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難以實現的絕望心理。放眼望去,現今的社會上像戈戈和狄狄這般渾渾噩噩,百無聊賴度日的人可謂是數不勝數,縱使物質世界的發展再迅速,也彌補不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和迷茫。劇中的戈戈和狄狄雖是兩個有些神經質的流浪漢,卻也是整個人類的縮影,生存在荒謬混亂的環境中,於孤立無援、生死不能、痛苦絕望的境地裏渴望着、等待着一份不曾謀面也不知何時出現的希望來將我們救贖。我們徘徊在虛無縹緲的人生道路上,茫然而不知所措,忍受着生與死的痛苦折磨,默默等待着遙不可知的命運中的希望。

貝克特沒有告訴我們戈多是誰,是什麼,但每個人對於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心裏都有屬於自己的戈多。因為戈多並不特指某個人或某種事物,可以説他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他只是人們為了安慰自己編造出來的幻想,是人們在精神迷茫狀態下的一種寄託,就像是即將掉入懸崖時抓住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再微弱,再渺小,那也是支持着人們堅持活下去的希望。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等待的事物也盡不相同,所以才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戈多。然而這樣的戈多實在是太渺茫了,那種無法抓住的感覺有時會令人感到絕望,於是人們認識到等待只能換來無望而又無可奈何的結局。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中度過的嗎?或許是等待一件事物,或許是等待一個人,甚至也可能是等待死亡,這個等待的過程正是荒誕的人生所經歷的過程,於無盡的等待中漸漸走向毀滅的黑暗。

希望在神話中是潘多拉(在好範 文 網搜索更多的文章:)魔盒打開後最後出來的事物,這正意味着希望是絕對存在的,然而要等待希望的實現卻是未知而不可控制的,等待只能意味着幻滅。所以我們不能在原地傻傻地等待着希望的到來,而應該鼓起勇氣朝前方探索,或許希望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戈多遲遲不來,苦死了等他的人。”那麼,我們就不要等了,開始動身去尋找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