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的愛的教育讀後感

七年級的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愛的教育》讀後感,請您閲讀。

《愛的教育》 讀後感1

偶然得到了這本《愛的教育》,因為成為了自己的書,所以也沒急着去看,反而將它擱置一邊任其生灰塵。直到一天翻開,我就覺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學年十個月裏記載的日記,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全書以一個“愛”字貫穿始終,這不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嗎

愛究竟是什麼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常有家長拽着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慷慨的對老師對老師説:“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的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為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當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羣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師生之間的一次簇膝長談恐怕對於部分學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師生之間建立一條“有情,有意,有恆”的道路,則更行之有效。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温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

《愛的教育》 讀後感2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這本書在漫長的歲月裏,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這本書處處洋溢着濃郁的情感力量,它用愛打開了人的心扉,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愛自己,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我們對此的態度可能不同,但它一定會引發了我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把愛比成很多東西,讀《愛的教育》,使我步入了恩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着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助。我很希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希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着父母的愛。這樣的人走不了多遠。

《愛的教育》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我”在一學期中所發生的事情,從恩利科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他們班上的同學的優點,如科列帝的寬容、勤勞;沃提尼的善良;卡羅納的正直;納利的堅毅等等。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們的不足,如沃提尼的嫉妒和愛慕虛榮;弗朗蒂的厚顏無恥、陰險、狡詐。我們可以從中學習他們的優良品質,也可以自我反省自身是否存在同樣的毛病。

愛,像把金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愛,讓我們奮不顧身地去幫助別人,不怕犧牲自己;愛,是多麼偉大啊!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我認為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愛是人間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昇華。只有愛,能使人變成一個心靈純潔的人,而教育,才能使愛永恆。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別人付出的愛,都能對別人獻出愛,那麼我們社會將變得幸福安寧,我們祖國將繁榮昌盛。

讓我們打開博愛的門,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 讀後感3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意大利作家亞米契的《愛的教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它通過一個國小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從中使人感受到了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呀,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愛!

整部小説,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

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尤其是那些講述同齡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卡羅內更是個同情弱小、能為朋友敢於犧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斥罵甚至動手打那些欺負別人的人。他非常愛他的母親,他會花幾天時間給母親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還畫上花邊的信,作為生日禮物獻給母親。這是一個充滿着愛心的多麼可敬的孩子啊!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為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還有那個既熱愛學習、又熱愛勞動,把勞動當作娛樂,善於利用時間的可萊諦,還有……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讀着《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彷彿正站在我的眼前,時時感動着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時,我自己彷彿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感到自愧不如。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個伸手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過。和卡羅內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殘忍,多麼渺小呀!雖然我上前掏盡所有的零錢給他,也挽回不了他那殘酷的生活現實,但至少可以給他灰冷的前途送上一絲温暖吧。在處理與同學的關係上,我有時也會因為小事而與他們吵架。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説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 讀後感4

一位婦女微笑着抱住一個金髮的小少年,他正在吻他的母親,他們沉浸在幸福的氣氛中——這就是《愛的教育》的封面。

文中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意大利少年。作者以日記的形式把四年級的安利柯一學年每一天發生愛的故事全部都記錄了下來。這本書裏講到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同學之間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情,讓人備受感動。這本書中還有幾篇使我受益匪淺的文章,“高尚的行為”中講到的是,安利柯上課時,看見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髮的克洛西,他是一隻胳膊殘廢的小孩,他的母親賣菜為生。那幾個戲弄他的同學越發起勁了,弗蘭諦這個無賴還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這時克洛西氣極了,把桌子上的墨水瓶向弗蘭諦扔過去,但是並沒有打中他,而是恰好打在正走進課室的老師身上。這時,卡倫突然站起來,承認是自己乾的,但老師説不是他。過了一會兒,克洛西站了起來,哭着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然後,老師走到卡倫面前,讚揚他的心靈是高尚的。看到這裏,我也不由得為卡倫那高尚的心靈而讚歎不已。他也告訴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在道德、品質上都優秀的人;告訴我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才會感到快樂和無比的幸福。

讀了《愛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孝樂於助人、體貼父母等都是“愛”.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它提醒我們學會要用一種温暖的眼光去看世界。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認識到了人間處處有愛,愛是人間至美之情。

最近,我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説《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説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卻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説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使我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小説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少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虐-待。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隻,與一羣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瞭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意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地扔了出來,並高吼道:“拿回去!你們的臭錢!你們侮辱了我的祖國,你們的錢我一分也不要!”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不僅懂得了少年愛國者的愛國精神,也感悟到了愛的真諦。我相信,這將是我今後學習生活中的基石。

《愛的教育》 讀後感5

還記得許多年之前,我也在老師的指引下閲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次重拾這本書,感覺既親切又陌生。再次品讀之後,所思所想已大不同於當時那個懵懂的年紀。當年我看的那本《愛的教育》一直保留至今,時隔十餘年,看着已經泛黃的書,心想:“就算全當回憶兒時,也是相當不錯的。”翻開書籍,回憶歷歷在目,酷暑,蟬鳴,衣着清涼的那個夏天,我用小手翻開了第一頁,身旁的媽媽在為我扇扇子來趕走炎熱,為了讓我靜下心來好好看書。也許我會看不懂,也許我看沒兩頁就會跑到一邊去玩兒,太多的也許也許。誰知道,當年還年幼的我在一個暑假的時間裏還是讀完了整本書,並把書中的人物當做學習的榜樣。時光飛逝,這麼多年過去,書裏得內容我幾乎都已忘記,不怕醜地説,我連主人公的名字都淡忘了。有善必有惡,所以有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開朗活潑的代洛西就會有欺負弱小的調皮鬼費蘭諦,同樣會有勵志人心的潑萊克西以及可憐的略有殘疾的克洛西。但是這本書並不是要訴説邪不勝正的故事,而是圍繞一個字:愛。愛是什麼?這個問題很簡單卻又很難回答。每個人心中都有愛,只是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潑萊克西,他是一個鐵匠的兒子,他身材瘦小,臉色蒼白,目光和善,卻又帶點憂傷。因為他父親是個酒鬼,經常喝醉酒後無緣無故打罵他,他身上總有傷痕,但是他從來不會在外人面前説他父親的壞話,多麼善良的孩子啊。俗話説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是潑萊克西並沒有像他爸爸那樣墮落。相反的,他非常懂事,十分刻苦努力地學習。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因為他的刻苦,學校發給他一個獎章,他父親也被感動,重新做起鐵匠的工作,也不再喝酒。正是因為潑萊克西刻苦努力才改變他的父親,美好的結局,這也是一種愛,對父親不放棄的愛,對知識不斷追求的愛。愛是沒有界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上,只有不斷髮現愛,尋求愛,付出愛,才會發現愛是幸福的根源。我想等洲妍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會給她的孩子看看這本《愛的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