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政協報告多篇

扶貧政協報告多篇

【第1篇】縣政協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根據《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舉全省之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意見》和《雲南省領導幹部轉作風下基層析民情奔小康遍訪貧困村貧困户試行辦法》要求,xx縣委於6月26日召開了十二屆四十次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扶貧工作,為進一步摸清我縣貧困狀況,深入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脱貧思路,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全縣貧困狀況進行一次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由縣掛鈎處級領導、縣掛鈎扶貧單位、新農村指導員組織各掛鈎聯繫的鎮村幹部深入村、社、農户開展了全縣扶貧摸底調查工作。現結合各鄉鎮調研組的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全縣貧困現狀

根據本次摸底調查統計,我縣貧困人口總數為24768户96118人(超出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分解下達給xx縣總數80135人的19.95%,超出淨人數15983人)。其中:需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的貧困人口有14557户56055人,佔總數的58%;需移民搬遷安置的貧困人口有5311户21063人,佔總數的22%;需低保政策兜底的貧困人口有3850户15000人,佔總數的15%;需醫療救助扶持的貧困人口有1050户4000人,佔總數的5%。目前,全縣貧困狀況還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貧困人口多、分佈廣、程度深。全縣貧困人口總量為24768户96118人,佔全縣30.82萬農業人口的31%,80%以上的貧困人口分佈在高寒偏遠山區、深山石山區等重點貧困村,也是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20%的貧困人口分佈在非重點村。全縣現有住房困難户18814户,其中破爛茅草房2080户,喪失生存條件的有1725户5304人。

(二)致貧原因多種多樣。全縣貧困户致貧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殘致貧、因災致貧、缺生產資金、缺致富辦法、缺技術、缺勞動力、缺水、交通不便、用電困難、通訊及社會事業落後等13類。其中,因病致貧1558户、因缺生產資金致貧8237户、因缺技術致貧6679户、因缺少勞動力致貧1642户、因交通不便致貧5412户、因學致貧1101户、因災致貧183户、因缺水致貧992户、因殘致貧202户、因缺致富辦法5307户。致貧原因比重較大的為因缺資金、缺技術、缺致富辦法、交通不便,佔總人數的80.84%。

(三)貧困農户收不抵支、增收困難。全縣貧困人口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外出務工和從事傳統農業生產。全縣現有喪失勞動力和無勞動力的貧困户共1642户,這部分農户基本無任何收入來源。同時,由於貧困人口素質低、文化落後、觀念保守、自我謀生髮展能力低,等、靠、要思想嚴重,致使脱貧無門路、無條件、無能力,只能靠天吃飯,加之產業單一,更無力發展其他經濟作物,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且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貧困農户增收根本無從談起,甚至會加深貧困程度,返貧率反而有增無減。此外,因勞動技能低,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外出務工多選擇在建築工地、礦廠等生產一線,不僅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而且工資相對較低、務工渠道更窄,收入也極為有限,增收脱貧十分困難。

(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滯後。數據顯示,全縣用電困難的貧困户有680户,農村中住危房的農户有20894户,佔總量的25%;飲水不便的農户有14812户,佔總量的18%。全縣還有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組286個,通路不通車的村民小組930個,由於交通基礎設施落後,村組之間道路不暢通,嚴重影響了貧困户脱貧致富的步伐。

(五)貧困村產業發展滯後、集體經濟貧瘠。全縣55個貧困村普遍地處邊遠山區,基礎條件差,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無集體經濟和主導支柱產業,專業合作社帶動不明顯,發展的產業也存在小、散、亂等特點,品種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規模,質量不高,加上產地遠離集鎮,運輸成本高,很難進入市場,即便實現銷售,其產品附加值也很低,經濟效益不明顯。同時,由於農民缺乏創新意識,想發展但苦於無門路,不知道該發展什麼、怎樣發展,即使在政府扶持下發展了產業,但沒有龍頭企業帶動,造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經營格局無法形成,使得產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政府一旦取消扶持,產業也就隨之消失。出現年年扶持產業,年年不見產業的怪象,農民看不見增收前景,產業也壯大不起來,集體經濟收入更是基本為零。

(六)公共服務不足、社會保障有限。調查顯示,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因缺技術的共有9540户,佔總量的38.52%。由於衞生醫療保障、社會救助能力不足,致使貧困人口看病難、上學難、獲得救助、減免和技能培訓更是難上加難,如此惡性循環,只會造成貧困的代際相傳和擴大蔓延,出現原本貧困的人會越來越貧窮的情形。

(七)重視不夠、人員不整、經費缺乏。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形勢依然嚴峻,任務十分艱鉅,要確保到2022年與全省同步實現小康目標,需要全縣、全社會更加重視扶貧、關注扶貧、共同參與扶貧。目前,由於縣、鄉兩級扶貧辦工作人員較少,尤其鄉鎮扶貧辦人員大多為事業人員且身兼多職,流動性較強,其工作業績既不能參與評職稱,又不能享受其他方面待遇,工作情緒受到影響,導致隊伍難以穩定。同時,因鄉鎮財政困難,人員經費得不到充分保障,致使扶貧工作開展力度不夠,個別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工作積極性也不高。

二、全縣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及困難

(一)精準識別難。一是受建檔立卡對貧困對象總數控制的要求,貧困對象統計工作難度大,情況複雜。我縣的實際情況是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廣、因災因病返貧對象較多,出現僧多粥少現象。二是貧困户真實的收入難以概定,沒有一個嚴格的統計方法來衡量誰才是真正的貧困户,造成少數較富裕户被納入,還有部分真正的貧困户沒有被納入。三是一些地方未嚴格執行貧困人員認定標準和評選程序,貧困人口、貧困户的確定多由村幹部決定,村民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關係户、人情户依然存在。

(二)精準實施難。一是精準扶貧工作量大、任務重、質量要求高,運行機制也不夠成熟,精準扶貧尚處於政策銜接期、機制轉軌期,扶貧幹部、鄉村幹部對精準扶貧政策把握不準,思想上有為難情緒。二是鄉村幹部工作積極性差,能力素質有待提高。過去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是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鄉村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有油水,現在實施精準扶貧一改過去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要求項目要到村到户到人到產業,鄉村無利可圖,工作熱情減退。同時,部分村幹部對精準扶貧的概念認識還把握不清,在政策宣傳層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扶貧政策講的不詳不透、宣傳也不到位,在組織實施上也欠周密嚴謹。三是扶貧資金整合難度大。現有財政扶貧資金遠遠不能滿足整村推進、易地搬遷、信貸扶貧等項目的資金需求,資金缺口較大。而部門資金都有各自考量和使用要求,整合使用資金難度大。同時,在整合有關涉農資金項目時,一些部門認為扶貧只是扶貧辦的事,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象。四是扶貧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不足,地位不高。縣扶貧辦現有工作人員不足,人員老化、結構不合理,處於小牛拉大車現狀,部分鄉鎮和部門對扶貧開發不重視、不關注,分管扶貧工作領導對業務把握不清,政策不熟,對本地方情況不明,扶貧人員不能專職專幹,部分鄉鎮扶貧辦業務人員更換頻繁,嚴重影響精準扶貧的實施開展。五是財政預算無法充分保障扶貧開發工作經費。當前,全縣扶貧開發工作進入全面攻堅期,工作任務量成倍增加,鄉鎮是扶貧開發工作責任主體,而鄉鎮沒有扶貧工作經費和項目管理費,致使工作難落實、難推進。

(三)精準到户難。一是一户一策實施難。在實施精準幫扶過程中,雖對每户貧困户制定了一對一的幫扶措施,但部分貧困户家庭青壯年、明白人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在實施規劃扶持項目中出現勞動力緊缺和種植項目後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二是市場變幻莫測導致難以培育扶貧主導產業。受當前經濟大環境影響,市場風雲變幻莫測,一些農產品、畜產品價格呈現不穩定、階梯式變化,農民難以摸清市場規律,無法規避市場風險,就算產業搞起來了,但終因市場因素而半途而廢,一直也未形成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即使一村一户搞了一品一業,但由於市場發育不良,有的甚至遠離市場,造成產品滯銷,農民怨聲載道。三是龍頭企業帶動力弱。縣域涉農龍頭企業較少,龍頭企業對產業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不明顯,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是空殼子、空架子,吸納帶動貧困户作用不明顯。四是部分貧困户發展意識差,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甚至有些貧困户不以貧困為恥,反以貧困為榮,感覺戴上了貧困户的帽子就可以享受國家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心理上存在被扶持的優越感。也有些貧困户有擺脱貧困的願望,但由於思路不明,觀念不清,缺失資金,缺少引導,盲目發展,導致失敗,最終失去脱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

(四)精準幫扶難。我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全縣所有黨員幹部和單位部門要掛鈎幫扶9.6萬貧困人口,平均每名幹部就要幫扶2户貧困户以上,駐村幹部和村幹部也要幫扶多位貧困户。很多機構較小的單位和部門也相應安排掛鈎聯繫1個村,由於機構小、單位幹部職工也少,任務相對也更重。全縣一個村就有貧困户幾十户、甚至是上百户,縣、鄉幹部按照縣領導每人包聯3户,縣直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聯2户,縣直一般幹部職工每人包聯1户的幫扶要求進行幫扶,結對幫扶剩餘的全由村幹部幫扶,大部分村幹部每人包聯8户以上。由於精力有限,導致幫扶效果不明顯,實施幫扶被動應付,甚至不少單位把扶貧幫扶按照民政救濟來做,搞搞看望慰問、發發油米紅包就算幫扶,流於形式,沒有起到開發式扶貧幫扶應有的作用。

三、開展精準扶貧的對策與建議

(一)瞄準貧困對象,切實做到扶真貧。

一是及時更新完善建檔立卡數據庫。建立脱貧退出和返貧納入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户及時更換,應該納入而沒有納入的要及時加進來。二是對五保户、低保户和無發展潛力的對象,與民政部門做好有效銜接,納入民政保障。三是對具備條件容易脱貧的對象,要優先納入脱貧計劃,讓其早日脱貧。四是對貧困户致貧原因進行分類,因户制宜研究實施四個一批的精準扶貧行動計劃,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這樣採取針對性的扶持措施,調集有限的資源,讓貧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脱貧。

(二)記準扶貧理念,切實做到真扶貧。

牢固樹立一切為了貧困羣眾的扶貧理念,帶着真實感情真扶貧。一是落實第一責任。 黨政一把手要當好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把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要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堅持以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户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好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人力調配、檢查指導等工作。二是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打破以往的政績觀,少一點錦上添花,多一點雪中送炭。要把扶貧工作的主戰場轉移到邊遠高寒落後的山上。要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加大對鄉鎮、縣直單位黨政一把手履行扶貧責任制的考核問責力度,每年對扶貧開發成效進行考核問效,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實行問責機制。三是加強扶貧隊伍建設。配強配優縣鄉扶貧隊伍,增加人員編制,保證扶貧幹部能夠專職專幹,隊伍穩定。四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因村選派第一書記到村任職,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羣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幹部到貧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

(三)選準致富路徑,切實做到真脱貧。

脱貧致富具有複雜性和長期性,必須要選準致富路徑,變輸血為造血,否則會出現一邊扶貧、一邊反彈現象。一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要充分結合貧困村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積極引導貧困户規模發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培育出貧困户增收項目。二是培育市場主體,發展產業要與市場銜接。通過採取企業+基地+農户和 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户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户發展特色產業。產業大户和專業合作組織要發揮示範帶頭作用,主動引導貧困户加入發展生產,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是發揮貧困户主體作用,激發貧困户致富願望,變要我脱貧為我要脱貧,要建立惠農政策激勵機制,實行以獎代補,鼓勵貧困户發展生產。四是將片區開發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打破行業部門限制,進行扶貧資源的大整合、大規劃,在片區範圍內針對不同的貧困特徵和不同的制約因素,從點、線、面不同層級立體解決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整體發展問題,使最貧困的人羣既能夠分享到精準扶貧開發的資源,又能夠從片區扶貧開發及區域經濟發展中受益,真正實現集中各方力量,徹底改善貧困户生產生活條件和貧困村公共基礎設施環境。

(四)精準幫扶責任,切實做到真落實。

落實精準幫扶責任就是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要根據包村、包户任務,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因人施策。一是明確幫扶責任。各級幫扶單位要將駐村幫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並積極為掛鈎幫扶的貧困村脱貧致富出謀劃策辦實事;要加強對社會扶貧力量的動員、整合和配置,使各種社會扶貧力量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形成共同推動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合力。一方面要選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能力強的幹部組成駐村工作隊參與指導貧困村扶貧各項工作,尤其是產業培植上,另一方面要做好督促監察工作,在做好幫扶工作的同時,負責監督所幫扶村的資金落實及項目實施情況,監督項目實施進程和質量。二是加強情感幫扶,駐村幫扶黨員幹部要積極走村入户與貧困羣眾交心談心,利用報紙、廣播、電視、政務公開欄,宣傳政策,瞭解貧困羣眾的思想,積極鼓勵其增強信心,幫助其樹立自信,克服消極的思想情緒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引導貧困户自力更生,勤勞致富。三是形成幫扶合力。要積極扶持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專業合作社、產業大户和致富帶頭人,鼓勵其帶領貧困户共同發展產業,要在税收減免、扶貧貼息等政策上給予優惠,以形成貧困户增收、企業增效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要改革農村信貸體制,建立扶貧信貸制度,加強對資金短缺貧困農户發展產業的支持和幫助。要加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的力度,建立健全技術扶持體系,用足用好農業科技人員到村到户進行現場技術培訓指導,不斷加強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農户的綜合素質,保證貧困户户均有1名熟練掌握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充分顯現出科技扶貧在脱貧致富中的重要性。同時,社會各界幫扶資源也要向貧困村、貧困對象聚集,要引導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形成精準扶貧的最大合力,確保到2022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四、全縣下步精準扶貧工作打算

通過開展此次全面摸底調查,徹底摸清了我縣貧困人口現狀,也有效掌握了全縣扶貧開發工作面臨的形勢,為今後扶貧工作指明瞭方向。下步,全縣將以實現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户十有一保障為目標,以xx縣貧困村扶貧行動計劃為抓手,紮實苦幹、合力攻堅,確保到2022年完成減貧脱帽,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具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一批精準脱貧總體思路,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

(一)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實現貧困人口脱貧14557户56055人。計劃從2022年至2022年分年度實施產業扶持增收和勞動力就業引導培訓,逐年逐批完成全縣14557户56055人的脱貧任務。各鄉鎮要將符合此類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扶持、引導貧困户勞動力發展種養產業,並配套建設好水利、道路、電力等公共基礎實施,充分實現貧困户穩定創業、就業,達到增收脱貧。

(二)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實現貧困人口脱貧5311户21063人。計劃從2022年至2022年分年度採取易地扶貧搬遷、移民搬遷安置等措施,逐年逐批完成全縣生存條件惡劣的5311户21063人的搬遷安置及脱貧任務。各鄉鎮要將現仍居住在高寒、偏遠及生存環境惡劣複雜、不適宜發展生產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實施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徹底改善貧困户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在安置地分配新的土地給搬遷户發展生產或是轉移就業,確保貧困户搬得來、住得下、能脱貧。

(三)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實現貧困人口脱貧3850户15000人。計劃從2022年至2022年分年度對無勞動能力及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户,實施低保政策兜底全覆蓋,逐年逐批完成全縣殘、孤貧困人口3850户15000人的減貧任務。各鄉鎮要將因災、因禍、因病等原因而致殘並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給予低保救助,保障貧困户生活,緩解其困難,逐步減輕其貧困程度。

(四)醫療救助扶持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實現貧困人口脱貧1050户4000人。計劃從2022年至2022年分年度對因病、因災、因學致貧、返貧的貧困户,採取醫療減免補助、社會救助、助學幫扶等措施,逐年逐批完成全縣病患貧困人口1050户4000人的減貧任務。各鄉鎮要將因病、因災、因學致貧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實施醫療救助扶持,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解決貧困户看病難、治病更難的問題。同時,實施社會救助、助學幫扶,對因災、因學致貧的貧困人口進行生活救助和助學幫扶,緩解其實際困難,阻止其再次返貧,從而鞏固扶貧成效。

【第2篇】政協精準扶貧調研報告2022

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矛盾集中的系統工程。各鎮(街)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有序推進。

一、基本情況

安塞縣轄8鎮1個街道辦,211個村,10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29萬人,總土地面積2950平方公里,其中農村人口14.98萬人。截止2022年,全縣在冊貧困人口由2022年的12977户、37270人減少到7955户、20229人,分別佔到全縣農村人口總户數、總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貧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貧困户1825户4591人;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22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淨增960元。因病致貧户有2278户、因殘致貧户有604户、因學致貧户有883户、因災致貧户有732户、因缺乏技術致貧户有700户、缺勞力致貧户有557户、缺乏資金致貧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貧104户、自身發展動力不足79户。2022年計劃脱貧人口通過搬遷扶貧641户1847,發展蘋果業1526户3468人,大棚種植294户865人、養殖715户1999人、其他產業扶貧479户1374人、產業技能培訓525户1402人、務工技能培訓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縣確定貧困村74個,其中省級21個,市級53個,佔到全縣行政村的35%

二、貧困户貧困成因

通過開展貧困户相關信息調查。我們發現貧困户之所以難脱貧、易返貧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遠,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調查發現部分偏遠貧困户居住環境惡劣、資源貧乏,生產生活資料嚴重匱乏,即使有資源也多因交通閉塞、信息不暢,難以得到有效開發。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貧意識低,缺乏發展技能。農村貧困人口多數為國中以下文化。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陳舊,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生活上往往靠幫靠救濟,脱貧意識極其薄弱。幾乎沒有懂現代農業專業技術的人員,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動力。

(三)產業附加值不高,缺乏勞動力,收入水平低。多數貧困户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户,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責任田,缺技術、缺資金、缺門路,日常生活比較艱難。加之第一產業要有產出,主要依靠人工勞力,且產業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費力不討好,兩相對比之下青壯勞力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在家的多為老弱病殘,即便想要發展產業也是有心無力。

(四)教育負擔重,抗風險能力低,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再窮不能窮教育。文化知識的培養是貧困户最終改變貧困命運的關鍵。目前國家已免去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費用。但就讀高中、大學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仍然相當重。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萬元左右,有些貧困户家庭往往為了孩子上學負債累累。二是在貧困户收入來源中農業收入所佔比重過大,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遇到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貧。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勞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額醫療費用,又減少了家庭收入,這一增一減,對於貧困户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

三、思路和建議

(一)深刻領會,全面掌握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堅持開發式扶貧,大力實施移民搬遷、整村推進等綜合扶貧開發,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羣眾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已經初步建立。但長期以來,由於扶貧認定評價體系不夠科學,扶貧對象識別不夠精準,導致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扶貧到户最後一公里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扶貧的具體措施和相應的監督機制難以保證扶貧資源精準地用到貧困人口身上,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撒胡椒麪的現象,離羣眾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直接指向並立足貧困人口脱貧解困,管當前、利長遠,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

1、做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精準扶貧的客觀要求。一是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有利於提高幫扶質量。扶貧對象建檔立卡,瞄準扶貧對象,能夠打破貧困需求和扶貧力量間的溝通不暢,貫通幫扶政策、資源進村入户渠道,與貧困户進行有效對接,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切實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二是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有利於整合各方資源聚焦扶貧對象。在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下,通過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建立健全農村貧困農户信息系統,不僅為扶貧部門的工作提供依據,也可為各個行業部門工作提供一個通用平台。同時,也為社會各界開展扶貧幫困、投身扶貧公益事業暢通了信息渠道。三是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有利於對幫扶成效實施動態監測。通過調查,準確掌握貧困户家庭成員住房、交通、飲水、教育、社保、產業、技能等詳細情況,既能對各鄉(鎮、街道)扶貧開發工作成效進行客觀評估,也能對全縣貧困狀況進行科學研判,增強扶貧工作的前瞻性,從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

2、做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推進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的內在要求。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多次提出創新扶貧工作機制的要求,特別強調要推進精準扶貧,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2022年是扶貧的改革之年、創新之年,其核心就是精準扶貧,而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扶貧對象的建檔立卡。我們只有抓住貧困人口這個核心,用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這個平台,才能有的放矢、創新思路和方法,切實推進扶貧工作體制機制的創新。

3、做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踐行黨的羣眾路線的具體體現。扶貧工作事關民生,是典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集中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開展貧困户識別和建檔立卡,就是對貧困户進行準確定位和精確瞄準,為我們扶貧開發找準一個個具體對象,然後通過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力量,分年度、分批次對這些貧困對象進行幫扶脱貧,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真、做出成效,真正體現黨員幹部深入羣眾接地氣,真正體現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縱深發展。

(二)把握關鍵,突出重點,紮實抓好全縣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

開展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各相關部門必須按照省、市、縣的部署要求,統籌謀劃,周密安排,有序推進。

1、準確把握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要按照《安塞縣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實施方案》要求,2022年底前,在全縣範圍內建立貧困户、貧困村電子信息檔案,構建與國家數據平台相銜接的全縣扶貧信息網絡系統,為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同時,要根據國家制定的統一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開展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要通過建檔立卡,對全縣貧困户、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瞭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

2、準確把握建檔立卡對象和標準。一是要搞好貧困農户的識別。貧困户識別執行202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75元(2022年2500元不變價)的省級農村扶貧標準;同時,識別出國家扶貧標準202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2022年2300元不變價)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今年市級下達我縣建檔立卡人口規模控制數為29470人。二是要搞好貧困村的識別。貧困村識別按照我省2022年底行政村貧困發生率比全省貧困發生率高一倍(全省國家扶貧標準下貧困發生率為15.1%,一倍為30.2%)以上、行政村202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60%(全省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503元,60%為3901.8元)、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的一高一低一無標準執行。

3、準確把握關鍵環節和步驟。本次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前期準備。主要任務是確定建檔立卡對象、標準及規模,編制工作方案,宣傳發動,開展培訓。這個階段的工作已經完成。第二個階段是全面開展識別工作。要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審定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規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等各個環節的要求,積極開展貧困對象識別工作。這個階段的工作正在進行,必須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第三個階段是聯網運行。貧困户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貧困户動態調整。這個階段的工作必須在今年10月20日前完成。

4、準確把握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要嚴格按照《安塞縣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實施方案》的要求,對建檔立卡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進行規範操作。一要始終堅持公示公告。貧困户識別要做到兩公示、一公告,貧困村的識別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要全程公開,接受監督,確保結果公正。二要落實結對幫扶措施。識別貧困對象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要落實幫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要統籌安排各類幫扶資源,結合需求與實際,研究提出對貧困户、貧困村結對幫扶的方案,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責任,明確結對幫扶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三要實行動態管理。貧困户、貧困村的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信息動態管理。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全縣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矛盾集中的系統工程。各鎮(街)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有序推進。

1、強化組織,加強領導。此次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鎮(街)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力以赴、整合資源,將全縣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推上一個新台階。各鎮(街)要將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配備專用電腦、檔案櫃等設備,確定專人負責管理,明確工作職責,及時推進工作,按照《安塞縣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實施方案》中的識別標準、工作方法和步驟安排抓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按時完成任務。

2、加大宣傳,營造氛圍。一是要充分利用召開羣眾會議、標語、專欄等進行宣傳發動,把建檔立卡工作的相關政策以羣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到每個農户和每個村,做到家喻户曉,確保羣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充分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二是要加強對基層工作力量的宣傳發動。這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僅靠鎮(街)的工作人員是難以完成的。要依靠基層組織,廣泛動員大學生村官、包村幹部等工作力量積極參與,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3、嚴肅紀律,確保實效。這次建檔立卡工作要求高、標準嚴,各鎮(街)要細緻調查核實,做到程序公正透明、信息真實可靠、羣眾認可滿意。在識別過程中,嚴禁優親厚友,嚴禁提供虛假信息,嚴禁拆户、分户和空掛户,杜絕平均分配。要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嚴謹的態度,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對照國家確定的識別標準、識別規模、識別方法,從嚴把好貧困對象識別數據核實關,確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情況準確、數據詳實,確保工作落實到位無偏差,政策執行到位不走樣,堅決杜絕違規操作、暗箱操作現象,堅決防止漏報、虛報、弄虛作假行為,確保經民主評議、科學核定的識別數據客觀真實,經得起實踐和羣眾的檢驗。

【第3篇】政協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堅持開發式扶貧,大力實施移民搬遷、整村推進等綜合扶貧開發,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羣眾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已經初步建立。但長期以來,由於扶貧認定評價體系不夠科學,扶貧對象識別不夠精準,導致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扶貧到户最後一公里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扶貧的具體措施和相應的監督機制難以保證扶貧資源精準地用到貧困人口身上,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撒胡椒麪的現象,離羣眾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直接指向並立足貧困人口脱貧解困,管當前、利長遠,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基本情況

安塞縣轄8鎮1個街道辦,211個村,10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29萬人,總土地面積2950平方公里,其中農村人口14.98萬人。截止2022年,全縣在冊貧困人口由2022年的12977户、37270人減少到7955户、20229人,分別佔到全縣農村人口總户數、總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貧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貧困户1825户4591人;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22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淨增960元。因病致貧户有2278户、因殘致貧户有604户、因學致貧户有883户、因災致貧户有732户、因缺乏技術致貧户有700户、缺勞力致貧户有557户、缺乏資金致貧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貧104户、自身發展動力不足79户。2022年計劃脱貧人口通過搬遷扶貧641户1847,發展蘋果業1526户3468人,大棚種植294户865人、養殖715户1999人、其他產業扶貧479户1374人、產業技能培訓525户1402人、務工技能培訓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縣確定貧困村74個,其中省級21個,市級53個,佔到全縣行政村的35%

二、貧困户貧困成因

通過開展貧困户相關信息調查。我們發現貧困户之所以難脱貧、易返貧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遠,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調查發現部分偏遠貧困户居住環境惡劣、資源貧乏,生產生活資料嚴重匱乏,即使有資源也多因交通閉塞、信息不暢,難以得到有效開發。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貧意識低,缺乏發展技能。農村貧困人口多數為國中以下文化。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陳舊,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生活上往往靠幫靠救濟,脱貧意識極其薄弱。幾乎沒有懂現代農業專業技術的人員,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動力。

(三)產業附加值不高,缺乏勞動力,收入水平低。多數貧困户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户,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責任田,缺技術、缺資金、缺門路,日常生活比較艱難。加之第一產業要有產出,主要依靠人工勞力,且產業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費力不討好,兩相對比之下青壯勞力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在家的多為老弱病殘,即便想要發展產業也是有心無力。

(四)教育負擔重,抗風險能力低,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再窮不能窮教育。文化知識的培養是貧困户最終改變貧困命運的關鍵。目前國家已免去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費用。但就讀高中、大學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仍然相當重。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萬元左右,有些貧困户家庭往往為了孩子上學負債累累。二是在貧困户收入來源中農業收入所佔比重過大,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遇到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貧。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勞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額醫療費用,又減少了家庭收入,這一增一減,對於貧困户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

三、思路和建議

(一)深刻領會,全面掌握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堅持開發式扶貧,大力實施移民搬遷、整村推進等綜合扶貧開發,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羣眾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已經初步建立。但長期以來,由於扶貧認定評價體系不夠科學,扶貧對象識別不夠精準,導致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扶貧到户最後一公里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扶貧的具體措施和相應的監督機制難以保證扶貧資源精準地用到貧困人口身上,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撒胡椒麪的現象,離羣眾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直接指向並立足貧困人口脱貧解困,管當前、利長遠,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

1、做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精準扶貧的客觀要求。一是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有利於提高幫扶質量。扶貧對象建檔立卡,瞄準扶貧對象,能夠打破貧困需求和扶貧力量間的溝通不暢,貫通幫扶政策、資源進村入户渠道,與貧困户進行有效對接,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切實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二是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有利於整合各方資源聚焦扶貧對象。在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下,通過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建立健全農村貧困農户信息系統,不僅為為扶貧部門的工作提供依據,也可為各個行業部門工作提供一個通用平台。同時,也為社會各界開展扶貧幫困、投身扶貧公益事業暢通了信息渠道。三是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有利於對幫扶成效實施動態監測。通過調查,準確掌握貧困户家庭成員住房、交通、飲水、教育、社保、產業、技能等詳細情況,既能對各鄉(鎮、街道)扶貧開發工作成效進行客觀評估,也能對全縣貧困狀況進行科學研判,增強扶貧工作的前瞻性,從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

2、做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推進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的內在要求。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多次提出創新扶貧工作機制的要求,特別強調要推進精準扶貧,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2022年是扶貧的改革之年、創新之年,其核心就是精準扶貧,而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扶貧對象的建檔立卡。我們只有抓住貧困人口這個核心,用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這個平台,才能有的放矢、創新思路和方法,切實推進扶貧工作體制機制的創新。

3、做好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踐行黨的羣眾路線的具體體現。扶貧工作事關民生,是典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集中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開展貧困户識別和建檔立卡,就是對貧困户進行準確定位和精確瞄準,為我們扶貧開發找準一個個具體對象,然後通過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力量,分年度、分批次對這些貧困對象進行幫扶脱貧,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真、做出成效,真正體現黨員幹部深入羣眾接地氣,真正體現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縱深發展。

(二)把握關鍵,突出重點,紮實抓好全縣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

開展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各相關部門必須按照省、市、縣的部署要求,統籌謀劃,周密安排,有序推進。

1、準確把握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要按照《安塞縣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實施方案》要求,2022年底前,在全縣範圍內建立貧困户、貧困村電子信息檔案,構建與國家數據平台相銜接的全縣扶貧信息網絡系統,為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同時,要根據國家制定的統一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開展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要通過建檔立卡,對全縣貧困户、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瞭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

2、準確把握建檔立卡對象和標準。一是要搞好貧困農户的識別。貧困户識別執行202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75元(2022年2500元不變價)的省級農村扶貧標準;同時,識別出國家扶貧標準202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2022年2300元不變價)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今年市級下達我縣建檔立卡人口規模控制數為29470人。二是要搞好貧困村的識別。貧困村識別按照我省2022年底行政村貧困發生率比全省貧困發生率高一倍(全省國家扶貧標準下貧困發生率為15.1%,一倍為30.2%)以上、行政村202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60%(全省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503元,60%為3901.8元)、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的一高一低一無標準執行。

3、準確把握關鍵環節和步驟。本次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前期準備。主要任務是確定建檔立卡對象、標準及規模,編制工作方案,宣傳發動,開展培訓。這個階段的工作已經完成。第二個階段是全面開展識別工作。要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審定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規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等各個環節的要求,積極開展貧困對象識別工作。這個階段的工作正在進行,必須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第三個階段是聯網運行。貧困户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貧困户動態調整。這個階段的工作必須在今年10月20日前完成。

4、準確把握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要嚴格按照《安塞縣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實施方案》的要求,對建檔立卡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進行規範操作。一要始終堅持公示公告。貧困户識別要做到兩公示、一公告,貧困村的識別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要全程公開,接受監督,確保結果公正。二要落實結對幫扶措施。識別貧困對象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要落實幫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要統籌安排各類幫扶資源,結合需求與實際,研究提出對貧困户、貧困村結對幫扶的方案,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責任,明確結對幫扶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三要實行動態管理。貧困户、貧困村的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信息動態管理。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全縣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矛盾集中的系統工程。各鎮(街)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有序推進。

1、強化組織,加強領導。此次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鎮(街)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力以赴、整合資源,將全縣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推上一個新台階。各鎮(街)要將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配備專用電腦、檔案櫃等設備,確定專人負責管理,明確工作職責,及時推進工作,按照《安塞縣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實施方案》中的識別標準、工作方法和步驟安排抓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按時完成任務。

2、加大宣傳,營造氛圍。一是要充分利用召開羣眾會議、標語、專欄等進行宣傳發動,把建檔立卡工作的相關政策以羣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到每個農户和每個村,做到家喻户曉,確保羣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充分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二是要加強對基層工作力量的宣傳發動。這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僅靠鎮(街)的工作人員是難以完成的。要依靠基層組織,廣泛動員大學生村官、包村幹部等工作力量積極參與,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3、嚴肅紀律,確保實效。這次建檔立卡工作要求高、標準嚴,各鎮(街)要細緻調查核實,做到程序公正透明、信息真實可靠、羣眾認可滿意。在識別過程中,嚴禁優親厚友,嚴禁提供虛假信息,嚴禁拆户、分户和空掛户,杜絕平均分配。要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嚴謹的態度,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對照國家確定的識別標準、識別規模、識別方法,從嚴把好貧困對象識別數據核實關,確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情況準確、數據詳實,確保工作落實到位無偏差,政策執行到位不走樣,堅決杜絕違規操作、暗箱操作現象,堅決防止漏報、虛報、弄虛作假行為,確保經民主評議、科學核定的識別數據客觀真實,經得起實踐和羣眾的檢驗。

【第4篇】縣政協關於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考察報告

關於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考察報告

清原縣政協經科提案委 楊緒升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縣精準扶貧工作,早日實現脱貧攻堅的最終目標,縣政協組成調研組赴遼寧省朝陽縣台子鎮、河北省平泉縣卧龍鎮、鷹手營子礦區怡達國際電商創投中心、隆化縣“政銀企户保”金融服務中心、張三營鎮等12個精準扶貧示範點進行了學習考察。“四縣區”精準扶貧工作思路新、模式好、力度大、勢頭猛,並在實踐中創造出了許多可複製、能推廣的經驗和做法,令人震撼,深受啟發。縣政協經過充分論證,精心撰寫該考察報告,現報送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敬請參閲。

一、“四縣區”精準扶貧工作先進經驗

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感受到,“四縣區”在脱貧攻堅工作中黨政重視,精準施策,成效顯著,亮點突出,他們的經驗和作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思路清晰

“四縣區”在精準扶工作上有着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領導高度重視,不僅將此項工作列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納入政治任務範籌,謀劃和推動工作思路清晰、行動迅速。嚴格執行脱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縣鄉實行“雙組長”負責制,鄉鎮設立扶貧工作站、貧困村設立扶貧工作室,形成了“縣級統籌、鄉鎮推進、村組落實、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各縣區結合實際制定《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劃》等綜合性和專項扶貧規劃,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為統籌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優化結構調整,最終實現脱貧致富指明瞭方向。

(二)建檔立卡,動態管理

“四縣區”按照“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原則,認真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組織縣、鄉、村三級幹部及駐村工作隊,開展入户調查,分析致貧原因,對縣區貧困人口進行了重新識別、核定,擠出水分、納入真貧,並對非重點村的真正貧困户進行同步識別,納入建檔立卡範圍,確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對建檔立卡貧困户進行梳理歸類。詳細區分細化了因病因殘致貧、因學致貧、因缺技術致貧、因缺勞動力致貧、其它原因致貧人口底數,並按照措施到户,因地因户、因人施策的方針,明確了每一户、每一人的脱貧時間、脱貧途徑,並集印成冊,使脱貧攻堅真正做到精準到位,動態管理。

(三)勇於探索,創新模式

“四縣區”為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開展密集調研、反覆論證,積極探索並開創各種精準扶貧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平泉縣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模式,創建了“一個好產業,一個好龍頭,一個好入户項目、一個好運行機制”的四好模式在全省推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產業化扶貧示範縣”稱號。在實踐中成功推行了“三個零”精準扶貧模式,即貧困户進企業、入社後參與生產“零投入”、發展產業“零風險”,家門口就業“零距離”,實現了產前投資、產中技術和產後銷售等高風險環節全部由企業或合作社承擔,全縣投資1.5億元建設扶貧產業園區20個,面積3000畝,吸納貧困户1000户,户年增收4萬元。開創了“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户”產業扶貧模式,吸取貧困户以土地和扶貧資金入股形式進駐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獲租金”、扶貧資金入股“變股金”、貧困羣眾就地打工“掙薪金”模式讓貧困户走上“三金”道路。隆化縣創建了“政銀企户保”五位一體扶貧模式,以財政資金做擔保,以銀行貸款為基礎,以企業帶動為條件,以貧困户參與為目標,以保證保險為保障,創新探索金融扶貧道路,為貧困户脱貧引入資金活水。使貧困户實現了土地流轉增收一部分,就近在產業基地打工收入一部分,由政銀企户保方式獲得利息補貼一部分的增收模式。該精準扶貧模式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充分肯定,並被國家扶貧辦作為成功案例面向全國推廣。

(四)因地制宜,突出重點

“四縣區”均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核心支撐和首選路徑,將近期脱貧與長遠致富相結合,保障了貧困户精準脱貧有依託、可持續、不反彈的目標。朝陽縣以畜禽養殖、特色種植、林果栽植為重點,建設温氏養豬家庭農場10處,平均每處帶動貧困人口400人,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特色種植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户”模式,落實高產值作物6200畝,參與貧困户4127人。加大幫扶工作力度,積極溝通省直17家定點幫扶單位、市直29家,落實扶貧項目92個,投資近2000萬元,瞄準貧困村、貧困人口,發展致富產業。平泉縣以近抓食用菌、設施園藝產業,遠抓林果產業為重點,實現年均帶動3000户, 9000人實現真正脱貧的目標。新建“光伏扶貧電站+現代農業園區”2個,裝機70兆瓦,提取收益金對2100名貧困户按人均3000元標準進行扶持,同步建設設施大棚1200個吸納1000户貧困家庭發展致富產業,提供就業崗位200個。隆化縣藉助“政銀企户保”,利用“財政槓桿”撬動更多信貸資金、社會資本“入農門”,今年撬動民間資本30億元以上,新增農業產業園區(小區)93個,設施蔬菜2萬畝、中藥材1.5萬畝、草莓5000畝,土地流轉11.3萬畝,有12178户貧困户參與,為確保到2022年全縣“摘帽出列”奠定基礎。

(五)健全機制,保障有利

“四縣區”為了認真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新精神新要求,在人員、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利的保障,同時不斷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從而進一步深化扶貧攻堅,加快了脱貧致富奔小康步伐。一是強化幫扶力量。各縣區健全了“一村一品一支部、一户一策一干部”駐村幫扶機制。大力抓好鄉鎮黨委、村兩委、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實行了“五包一”工作機制。二是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立足農村黨員幹部熟悉基層情況、瞭解羣眾現狀的特長優勢,引導農村黨員幹部積極協助“識真貧”,主動配合“真扶貧”,全力助推“扶真貧”,切實提升了精準扶貧工作質量。三是創新資源整合機制。重點是扭住以持續增收為核心,落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三個保障,增加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力度,整合涉農資金向貧困村傾斜。四是創新貧困退出機制。依託扶貧開發建檔立卡系統,定期對貧困村、貧困户進行核查,精準識別,有進有出,動態管理。嚴格執行退出標準和工作流程,脱貧認定按照“村評議、鄉審核、縣批准”的程序進行,切實做到脱貧真實,檔案完整。五是創新脱貧考核機制。圍繞年初脱貧指標完成情況、扶貧工作機制創新成效、領導班子重視程度情況等考核內容,以年度集會考核為主、平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鄉鎮、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精準扶貧實績進行動態考核。

二、對清原精準扶貧工作的啟示

“四縣區”先進經驗、開闊了眼界、啟迪了思維,看到了差距,通過深入思考,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是依託產業攻堅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品味“四縣區”脱貧攻堅共同特點,都有一套看得見、抓得實、效果好產業發展載體,把納入脱貧籠子的“待脱貧户”牢牢綁縛在以產業帶動為依託的“脱貧戰車”上,平泉縣被譽為“中國食用菌之鄉”,發展了優勢特色、產業鏈條最完整、輻射帶動能力、農民從中受益最多、國內外影響的食用菌支柱產業,年生產規模達4.75億袋,產值超過45億元,現有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40餘家,年創匯2000餘萬美元。幾年來已扶持52個貧困村出列,8萬貧困人口脱貧,10餘萬羣眾實現致富目標,成為脱貧致富帶動力的扶貧產業項目。

二是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是推動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認識決定高度,狀態決定成效。解折“四縣區”脱貧攻堅的工作機制雖各有不同,但卻殊途同歸,領導重視,上下一心,或實行“雙組長”負責制,或實行了資源整合制,或實行了“五保一”工作體制,成立“三支隊伍”,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為推進精準扶貧,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物力、財力作為基礎保障。各級黨委、政府對認準的事,敢於動真碰硬,不等不靠,想盡一切辦法先幹起來,工作抓得實、幹得實、落得實,既調動了羣眾的積極性,也保證了項目實施的進度和質量。

三是設置脱貧門檻,科學確定扶貧方案是抓好精準扶貧前提基礎。他們堅持分級負責,精準識別的原則,通過區舍識別,精確認定,嚴格把關,建檔立卡等手段,對納入脱貧籠子的貧困户,進行了區別分類,確定了因殘致貧、因學致貧等五個類別的貧困羣體,針對五種貧困類別,分門別類地制定了幫扶脱貧方案,包括:產業脱貧、合作社牽手脱貧、政策資金注入脱貧、科學技術造血脱貧等多種脱貧方式,切實使脱貧對象感受到了真脱貧、實脱貧的喜悦。

四是發動社會力量,整合廣義資源,是助推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縱觀“四縣區”的脱貧過程無一例外地,爭取全社會各界人士支持、幫助、參與脱貧攻堅,形成了一股股強大重驅動力,推動着精準脱貧走上快速幹道。鷹手營子礦區依託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北怡達食品集團企業優勢,整合資源,積極打造了互聯網+美麗鄉村遊+可視化多點小農莊+點對點精準扶貧+o2o特色體驗店模式,打造特色產品2000餘種,解決就業1萬人,帶動新增農户5萬户,建設o2o體驗店500家,有效依託知名企業,開創了電商扶貧的新模式。

五是強化考核,兑現獎懲,是抓好精準扶貧的有力保障。細節決定成敗,精準扶貧貴在“精”、重在細。從細處着想、從實處着手,把思路、規劃、方法、資源配置、監督檢查等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做紮實、做細緻。“四縣區”均把脱貧攻堅作為檢驗領導幹部能力水平的試金石,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層層傳導壓力。成立專項督導檢查小組,對扶貧工作進度及時跟蹤,做到每週一簡報、每月一督導、每季度一通報,對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度、及時解決,同時將此項工作納入鄉鎮考核體系,增加權重,對扶貧實績突出的優先提拔使用,對工作無明顯起色,羣眾滿意度不高的,嚴肅問責,堅決予以組織調整,確保脱貧攻堅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三、關於抓好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致力於改善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水平,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精心謀劃,高位推動,從解決貧困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力度大、針對性強的重大舉措,精準扶貧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們還要清醒認識到脱貧攻堅任務艱鉅,客觀形勢不容樂觀,面對當前新形勢、新要求,仍然面臨着不少新情況、新挑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先進經驗,為更好推進我縣脱貧攻堅進程,特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領導,注重宣傳,增強全縣幹部羣眾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精準扶貧必須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 ,採取超常規措施,才能完成超常的任務,更需要我們用超常的思維大膽破舊立新,才能確保精準扶貧取得實效。一是要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各項組織機構。要全面貫徹落實撫順市委、市政府《關於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文件精神,在全縣脱貧攻堅工作中堅決貫徹落實好“八個精準”要求,認真實行“雙組長”制,各鄉鎮要加強力量,成立扶貧工作站,在扶貧村上設立工作室。進一步明確包保責任制,要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二是要廣泛動員全員參與。要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精準扶貧相關政策,使脱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羣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三是增強責任意識,認真履職盡責。各部門、各鄉鎮、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要切實將工作重心全部傾斜到扶貧攻堅上來,明確責任和目標,強化責任擔當,要深入到貧困村、貧困户瞭解情況、講解政策、謀劃思路、制定措施,並在全縣範圍內大力營造人人蔘與精準扶貧的良好氛圍。

(二)搜齊信息,精準識別, 實現貧困對象的動態管理。精準扶貧只有找到“貧根” , 對症下藥、靶向治療, 堅持分類施策,才能真正告別貧困。一是要在建檔立卡回頭看的基礎上,再次對數據庫信息進行核查分析,切實底數清、清況明,找準問題根源,對貧困人口採取分類指導,對症施策,要實現每户一本台賬、一個脱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綜合開展幫扶工作。二是要加強對貧困人口的動態監測管理,建立貧困人口進入退出機制,增強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分步實施、先易後難、整村脱貧”的思路,按貧困片區、貧困村、貧困户三個層次列出扶貧項目需求清單,分別制定精準扶貧規劃和年度計劃,堅持分類指導、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採取“掛圖作戰”的方式,明確精準扶貧“對誰扶、由誰扶、怎麼扶”,做到對號入座、逐年銷號,對達到脱貧標準的貧困人口,真正做到“掛賬銷號”,真正架起幫扶聯繫的路子、找準擺脱貧困的法子、邁開增收致富的步子,真正實現扶真貧、真扶貧、真脱貧的最終目標。

(三)理清思路,制定方案,進一步明確精準扶貧的途徑。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關鍵在於開對 “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 ,改變“大水漫灌”的套路,制定好相關規劃、實施方案、實施細則等,進一步明確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工作思路。要認真落實省、市出台的相關精準扶貧政策文件,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全縣精準扶貧方案的配套支撐措施,包括富民產業、醫療救助、低保兜底、助學扶智、基礎設施、危房改造、金融貸款等專項《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同時制定《精準扶貧業績考核辦法》等,進一步明確全縣精準扶貧工作目標、方向和重點。設計各類精準扶貧工作台賬,制定精準扶貧“施工圖”和“進度表”,將工作流程、目標任務、幫扶措施、幫扶幹部、完成時限等全部上牆公示,以超前的思路引領全縣精準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

(四)突出關鍵,精準施策,全面實現脱貧攻堅總體目標。 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抓重點,解難點,把握着力點。工作中要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扶貧與扶志並重、精準滴灌與整村推進並行,突出抓好精準扶貧工程項目,千方百計做好貧困户增收工作。一是深入開展駐村幫扶脱貧工程。要進一步推進省、市、縣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和駐村幫扶工作,實行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責任制,實施結對幫扶,做到每個重點貧困村都有一個幫扶單位,每一貧困户都有一名幫扶責任人,落實“一人駐村,單位全員幫扶”責任,為貧困村、貧困户出謀劃策、協調資金、提供信息服務,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大格局,切實做到不脱貧不脱鈎。二是加速推進優勢產業扶貧工程。習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脱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脱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積極引導和扶持有勞動能力和發展願望的貧困户依託我縣食用菌、中藥材、山野菜、苗木花卉、林下開發及牛、豬、驢、羊、禽等特色優勢種養業,參與產業經營,通過推行土地、資金、勞動力入股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體系。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土地流轉,實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實現“五個一點”增收目標,即外出打工收入一點、土地流轉增收一點、自留地上生產一點、入駐合作社掙取一點、合作社年終分紅獲取一點,有效促進貧困户脱貧。三是引入成功經驗推廣金融扶貧工程。以產業發展為引領,以信貸資金市場化運作為主導,在原有金融扶貧的基礎上,推廣“政府、銀行、企業、農户、保險”五位一體的農業合作貸款模式,打通金融扶貧綠色通道。用財政資金建立“資金池”,作為合作社、貧困户貸款的擔保金和風險金,還款的緩衝金。按照1:10比例撬動金融資金參與扶貧開發。用政策保險吸引保險公司參與金融扶貧,實現擔保中心、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風險共擔,有效降低放貸風險。用扶持政策激勵農户參與產業發展,對借款户予以貸款貼息,為農事企業和合作社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帶動貧困户就業增收,實現企農“雙贏”。四是有效實施醫療救助扶貧工程。要切實發揮醫療救助保障作用,逐步將貧困户納入基本醫療保障範圍,提高新農合、大病保險等參合率和報銷比例,有效遏制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以扶貧健康卡為中心,統籌相關部門資源,建立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體系,不斷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助保障水平。五是紮實推進低保兜底扶貧工程。嚴格執行省、市有關規定,適時提高農村低保和五保標準,實現兜底保障脱貧。要加強低保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應退則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基本生活有困難的,一律實行應保盡保、應救盡救。要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做好殘疾人關愛服務工作。六是抓好易地搬遷、危房改造扶貧工程。按照羣眾自願原則,針對個別貧困村組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的實際,抓好易地搬遷及危房改造工程。整合使用民政、城建、扶貧等項目資金,提高危房改造補助標準,切實保障貧困户基本住房安全。七是推行勞動力素質提升扶貧工程。推進培訓、鑑定、輸轉一體化,搭建綜合性培訓平台。免費對貧困勞動力開展精準培訓,對“兩後生”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對務工青年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對在崗務工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對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的示範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機制。八是努力實施旅遊產業扶貧工程。要用“旅遊+” 思維去扶貧,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村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積極投身於旅遊、三產業及服務業,引導貧困户參與旅遊商品生產、旅遊商品實體店、農家樂、農家旅館等創業項目中來,帶動貧困户增收致富。鼓勵觀光園、採摘園提質升級,擴大生產和增加旅遊服務項目,增加貧困户就業機會,使美了山川富了民成為現實。九是推進電商產業扶貧工程。利用“互聯網+”平台、《好社惠便民亭》項目,推進電商扶貧融合發展。把扶持發展以特色農產品為主的電子商務作為扶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主體,通過招商引資搭建電商服務平台;把電商培訓作為扶貧培訓的重要內容,支持引導全民開辦網店,形成以大學生村官、農村致富帶頭人、農產品購銷商等為骨幹的電商隊伍。十是積極開展生態補償扶貧工程。通過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為護林員、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公益林生態補償,發展林果產業、林下經濟等生態脱貧措施,多渠道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積極探索光伏扶貧項目,利用貧困村或貧困農户自家的房屋、庭院、荒山、荒灘實施光優發電扶貧項目,通過光伏發電提高貧困户收入水平。

(五)加強督考,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紮實有序推進。脱貧攻堅任務艱鉅重在落實,全縣上下要把精準扶貧當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來抓,要堅持領導帶頭,層層簽訂責任獎、壓實責任,確保各項脱貧攻堅措施落到實處。要強化激勵約束,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督促檢查,嚴格獎懲問責。各鄉鎮、各部門要強化責任領導,把任務具體到責任單位、責任人。將精準扶貧工作落實情況與各鄉鎮、各部門年終實績考核成績掛鈎,特別是作為評價各鄉鎮、各部門黨政一把手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年度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堅持年終考核與日常動態跟蹤考核相結合,加大動態跟蹤督查考核力度,突出實效,要對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在全縣範圍內通報,督促限期整改,對落實不力的要進行責任追究,對在脱貧攻堅中工作突出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對現獎懲。切實關心和愛護基層扶貧幹部,為他們搭舞台、創條件,讓他們有幹頭有盼頭,既有榮譽又有待遇,從而真正實現精準扶貧工作步入快車道。

堅決完成脱貧攻堅任務,是我們向市委、市政府立下的“軍令狀”,也是向全縣人民作出的“書”,無論任務多重都要完成,無論困難多大都要堅決攻克。為此我們一定要按照上級要求部署,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堅決打好打贏脱貧攻堅戰,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