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經典多篇

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經典多篇

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 篇一

【作品介紹】

《南鄉子·晚景落瓊杯》是宋代詞人蘇軾的詞作。此詞作於元豐四年(1081),系作者在黃州臨皋亭所作。詞中描寫一個春日傍晚的即景,上片寫春日晚景,下片雨降復晴,思鄉與人生的感慨表現的淋漓盡致。

【原文】

南鄉子⑴

晚景落瓊杯⑵,照眼⑶雲山翠作堆。認得岷峨⑷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⑸。

春雨暗陽台⑹,亂灑歌樓濕粉腮。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⑺,落照⑻江天一半開。

【註釋】

⑴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又名《好離鄉》、《蕉葉怨》等。

⑵晚景落瓊杯:晚景,指夕陽之景。景,日光。瓊杯,玉杯。此句應理解為景色倒影在酒杯當中。

⑶照眼:耀眼。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藥裏關心詩總廢,花枝照眼句還成。“翠作堆:形容綠色之盛。

⑷岷峨:四川境內岷山山脈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鄉。如《滿庭芳》詞:”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

⑸淥醅:美酒,此處與”葡萄“均喻江水澄澈碧綠。語出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⑹陽台:傳在四川巫山。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此指歌女所處之所,亦即下句之歌台。

⑺吹回:指風吹雨散。

⑻落照:落日之光。杜牧《洛陽長句二首》之一:“橋橫落照虹堪畫。”

【白話譯文】

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裏,青山綠樹把一杯的玉液都染綠了。認得這杯中瓊漿是故鄉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初次看來,萬頃的江水都好像那尚未過濾的酒。

陽台山上春雨忽至,胡亂地灑在歌樓打濕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陣東風捲地而來,吹散了雲雨,落日的餘暉從烏雲縫隙中斜射出來,染紅了半邊天。

創作背景】

元豐三年(1080)初夏作於黃州。罪系黃州的蘇東坡,端起酒杯,就聯繫到了家鄉,從而產生了思鄉之情,此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下的。

【賞析】

詞的首句謂:端起玉杯,只見落日斜照,青翠的雲山倒映在酒杯中,把一杯玉液都染綠了。詞人忽然覺得,這杯瓊漿是那樣熟悉,是那樣有情,彷彿是老朋友似的。原來那碧綠的色彩,和滿江的春水相似,春水則是故鄉的岷山、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的。

詞的上片由倒影看到了天空,由酒的顏色而寫到江水,由江水而想到岷峨,最後居然認為江水就是酒,彷彿這個小小的酒杯可以盛下整個世界。如此獨特的空間意識,正是蘇軾曠達、寬廣的胸懷的表現。

“春雨暗陽台,亂灑歌樓濕粉腮。”用“暗”和“亂”寫春雨,抓住了春雨飄忽不定、倏來倏往的特徵。來得突然,使人們不及迴避,才能打濕美人的粉腮。既有瓊杯美酒,又有美人粉腮,這場雨似乎擾亂了歡宴,真不是時候。但是,忽然有一陣東風捲地而來,吹散了雲雨,落日的餘暉從雲縫中斜射出來,把半邊天染紅,碧綠的江水也被染紅了一半,景色奇麗,更勝於前。

詞的上片,由酒杯而云山,而江水,而岷峨,這是詞人形象思維的過程,也是詞外在的邏輯。藝術聯想和想象的動力是情感。罪系黃州的蘇東坡,端起酒杯,思鄉之情便油然而生。正是這種情感作為動力,他的聯想才最終指向故鄉岷峨即蜀中,才產生了杯中之酒是岷峨的雪水這種奇特的心理。思鄉之情是詞的上片的內在邏輯。

詞的下片描繪倏忽變化的自然景觀,給人動盪不定、神奇瑰麗的感覺。在政治鬥爭中遭到挫折的蘇東坡,對自然界倏忽變化的敏感,由此可見一斑。整個一首詞神氣貫通、融為一體。思鄉與人生的感慨盡得表現,正所謂“不着一字”而“盡得風流”。

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 篇二

【作品介紹】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是宋代詞人蘇軾寫的一首詞。“鵲橋仙”本常用來寫男女情愛之事,然此詞卻以詞牌點寫作時間,而反其意寫友人之離別。

【原文】

鵲橋仙⑴·七夕送陳令舉⑵

緱山仙子⑶,高清雲渺⑷,不學痴牛騃女⑸。鳳簫聲⑹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⑺欲去。

客槎⑻曾犯,銀河⑼波浪,尚⑽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⑾,風雨散、飄然何處?

【註釋】

⑴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⑵陳令舉:名舜俞,自號白牛居士,是宋宗時朝野名士。

⑶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⑷雲渺(miǎo):高遠貌。

⑸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

⑹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⑺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⑻槎(chá):竹筏。

⑼銀河:天河。

⑽尚(shàng):還。

⑾前緣:前世的因緣。

【白話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説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着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與陳令舉泛舟遊常、把酒言歡,然而歡聚日少,詞人與陳令舉依依惜別,便寫下這首詞送與他。

【賞析】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贊王子喬仙心超遠,縹緲雲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緱山仙子”取西漢《列仙傳》中關於王子喬的典故。傳説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喜好吹笙,若鳳凰嗚叫,常遊於伊、洛,後來被道士浮丘功引上嵩山。三十餘年之後,他見到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候我於緱氏山頭。”到了那一天,果然乘一白鶴佇立在山頂,數天後方才離去。“痴牛駿女”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作者將其意大而化之,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進一步刻畫王子喬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欣羨。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其表現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衝破澄澈的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甚少,轉瞬即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六客之會,“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袂,各自西東,“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藴含感慨無限。

上闋緊貼詞牌原意,寫七夕為友人送別。下闕用晉人遇仙的典故入詞,寫與友人歡聚的快樂及離別的感慨。全詞不但擺脱了兒女豔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緊扣七夕,用灑脱自然、高遠曠達的情感來取代內心痛苦,令人感到詞人瀟灑飄逸的情懷脱離世俗之外。

名家點評

南宋詩人陸游《渭南文集》:昔人作七夕詩,率不免有珠櫳綺梳惜別之意,唯東坡此篇,居然是星漢上語,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現代文學家姜書閣《論蘇軾詞的源和流》:這裏沒有兒女惜別之意,飄然高舉,高情連雲,用星漢上語放懷歌唱,真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

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 篇三

【作品介紹】

《南鄉子·送述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這是一首送別之作,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濃情,也頗耐人尋味。詞的上片回敍分手後回望離別之地臨平鎮和臨平山,抒寫了對往事無限美好的回憶和對友人的依戀之情,下片則述歸來懷念之情。友人既已遠逝,回家的路上晚風悽清,表達了詞人情真意切的送別之情。

【原文】

南鄉子·送述古⑴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⑵。誰似臨平山⑶上塔,亭亭⑷,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⑸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⑹,秋雨晴時淚不晴。

【註釋】

⑴述古,陳襄字,蘇軾好友,福建閩侯人。蘇軾赴杭州通判任的第二年,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陳襄接替前任杭州太守沈立之職,熙寧七年(1074),瓜代期滿,陳襄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蘇軾作此詞送別。

⑵不見居人只見城:取自唐·歐陽詹《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驅馬覺漸遠,回頭長路塵。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謂城、人皆不可見。此謂見城不見人(指述古),稍作變化。

⑶臨平山,在杭州東北。蘇軾《次韻杭人裴惟甫詩》“餘杭門外葉飛秋,尚記居人挽去舟。一別臨平山上塔,五年雲夢澤南州”,臨平塔時為送別的標誌。

⑷亭亭,直立的樣子。

⑸歸路,回家的路上。

⑹熒熒,既指“殘燈斜照”,又指淚光,比喻貼切新穎。這裏指殘燈照射淚珠的閃光。

【白話譯文】

回頭看橫亙的遠山,已看不見城中的人影,只隱隱看見一座城。誰像那臨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佇立,迎送往來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風悽清,枕上初寒,難以入眠。今夜殘燈斜照,微光閃爍,秋雨雖停但淚還未盡。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七月,蘇軾任杭州通判時的同僚與好友陳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蘇軾追送其至臨平(今餘杭),寫下了這首情真意切的送別詞。

【賞析】

詞的上片回敍分手後回望離別之地臨平鎮和臨平山,抒寫了對往事無限美好的回憶和對友人的依戀之情。起首兩句寫詞人對陳襄的離去特別戀戀不捨,一送再送,直到回頭不見城中的人影,而那臨平山上亭亭佇立的高塔似乎翹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調離。這種從眼前實景落筆而展衍開去與由景入情的寫法,不僅使人感到親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來三句寫臨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筆,實則是以客觀的無知之物,襯托詞人主觀之情。“誰似”二字,既意喻詞人不像亭亭聳立的塔,能目送友人遠去而深感遺憾,又反映了詞人不像塔那樣無動於衷地迎客西來複送客遠去,而為友人的離去陷入深深的哀傷之中;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來杭又送友人離去的實際。

下片寫詞人歸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風悽清,枕上初寒,殘燈斜照,微光閃爍,這些意象的組接,營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圍,烘托了作者的淒涼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時淚不晴”,用兩個“晴”字把雨和淚聯繫起來,比喻貼切而新穎,加強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現,讀來叩人心扉,令人歎婉不已。

這首詞藝術上的特色首先是將山塔、秋雨擬人化,賦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緒,將無生命的景物寫活。這種手法,表現出詞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襯托,上片“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來送客行”以塔之無情襯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時淚不晴”用秋雨停襯托淚不停。這首詞主要運用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 篇四

【作品介紹】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詞中抒發了作者以順處逆、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愁的矛盾心境。詞人以詩的意境、語言和題材、內容入詞,緊扣重九樓頭飲宴,情景交融地抒寫了自己的胸襟懷抱。

【原文】

南鄉子⑴

重九⑵涵輝樓呈徐君猷(yóu)⑶

霜降水痕收⑷,淺碧⑸鱗鱗⑹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⑺。

佳節若為酬⑻,但把清尊⑼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⑽,明日黃花蝶也愁⑾。

【註釋】

⑴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又名《好離鄉》、《蕉葉怨》等。

⑵重九: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⑶涵輝樓:在黃岡縣西南。宋韓琦《涵輝樓》詩:“臨江三四樓,次第壓城首。山光遍軒楹,波影撼窗牖。”為當地名勝。蘇軾《醉蓬萊》序雲:“餘謫居黃州,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於西霞樓。”徐君猷:名大受,當時黃州知州。

⑷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⑸淺碧:水淺而綠。

⑹鱗鱗:形容水波如魚鱗一般。

⑺破帽句:《晉書·孟嘉傳》載孟嘉於九月九日登龍山時帽子為風吹落而不覺,後成重陽登高典故。此詞翻用其事。

⑻若為酬:怎樣應付過去。

⑼尊:同“樽”,酒杯。

⑽休休:不要,此處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⑾明日句:唐鄭谷《十日菊詞》:“節去蜂蝶不知,曉庭還繞折空枝。”此詞更進一層,謂重陽節後菊花凋萎, 蜂蝶均愁。蘇軾《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故其《與王定國》中提到此句。

【白話譯文】

深秋霜降時節,水位下降,遠處江心的沙洲都露出來了。酒力減退了,才覺察到微風吹過,讓人覺得涼颼颼的。破帽卻多情留戀,不肯被風吹落。

重陽節如何度過,只借酒消憂,打發時光而已,世間萬事都是轉眼成空的夢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陽節後菊花色香均會大減,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感歎發愁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期間,於元豐五年(1082年)重陽日郡中涵輝樓宴席上為黃州知州徐君猷而作。

【賞析】

詞的上片寫樓中遠眺情景。首句“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描繪大江兩岸晴秋景象。江上水淺,是深秋霜降季節現象,以“水痕收”表之。“淺碧”承上句江水,“鱗鱗”是水泛微波,似魚鱗狀:“露遠洲”,水位下降,露出江心沙洲,“遠”字體現的是登樓遙望所見。兩句是此時此地即目之景,勾勒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的秋景。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此三句寫酒後感受。“酒力漸消”,皮膚敏感,故覺有“風力”。而風本甚微,故覺其“力軟”。風力雖“軟”,仍覺有“颼颼”涼意。但風力再軟,仍不至於落帽。此三句以“風力”為軸心,圍繞它來發揮。晉時孟嘉落帽於龍山,是唐宋詩詞常用的典故。蘇軾對這一典故加以反用,説破帽對他的頭很有感情,不管風怎樣吹,抵死不肯離開。“破帽”這裏具有象徵隱喻意義,指的是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鬥角。作者説破帽“多情戀頭”,不僅不厭惡,反而深表喜悦,這其實是用戲謔的手法,表達自己渴望超脱而又無法真正超脱的無可奈何。

下片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感慨。“佳節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兩句,化用杜牧《重九齊山登高》詩“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句意。“斷送”,此即打發走之意。政治上所受重大打擊,使他對待世事的態度有所變化,由憂懼轉為達觀,這乃是他黃州時期所領悟到的安心之法。

歇拍三句申説為何要以美酒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是化用宋初潘閬“萬事到頭都是夢,休嗟百計不如人”句意。“明日黃花蝶也愁”反用唐鄭谷詠《十日菊》中“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句意,意謂明日之菊,色香均會大減,已非今日之菊,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為之歎惋傷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正因為如此,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這與蘇軾別的詞中所發出的“人間如夢”、“世事一場大夢”、“未轉頭時皆夢”、“古今如夢,何曾夢覺”,“君臣一夢,古今虛名”等慨歎異曲同工,表現了蘇軾後半生的生活態度。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如果命運不允許自己有為,就飲酒作樂,終老餘生;如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努力為之。這種進取與退隱、積極與消極的矛盾雙重心理,在詞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蘇軾的詩詞帶譯文賞析解讀 篇五

【作品介紹】

《南鄉子·集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這是一首集句詞,其體式源於集句詩。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的詞作,既有他為人熟知的豁達開朗、處之泰然的一面,亦有痛苦、掙扎的灰暗一面。全詞取唐人詩句不僅均符合詞人當下的境遇、身世、心態,而且信手拈來,仿若己出,經過他貫注心血的再創造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原文】

南鄉子·集句

悵望送春懷①。漸老逢春能幾回②。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③。何況清絲急管催④。

吟斷望鄉台⑤。萬里歸心獨上來⑥。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⑦。一寸相思一寸灰⑧。

【註釋】

①悵望送春懷:截取唐人杜牧《惜春》:“春半年已除。其餘強為有。即此醉殘花,便同嘗臘酒。悵望送春杯,殷勤掃花帚。誰為駐東流,年年長在手?”渲染對酒傷春的情話。

②漸老逢春能幾回:此句取杜甫《漫興九首》第四首:“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為杜甫流落成都時所作之絕旬。

③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稍稍改動了許渾《竹林寺別友人》一詩:“騷人吟罷起鄉愁,暗覺年華似水流。花滿謝城傷共別,蟬鳴蕭寺喜同遊。前山月落杉鬆晚,深夜風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處,江南江北路悠悠。”

④何況清絲急管催:此句選自劉禹錫的《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五首之三:“今朝無意訴離杯,何況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輕遠別,不知翻引酒悲來。”

⑤吟斷望鄉台:取自李商隱《晉昌晚歸馬上贈》一詩:“西北朝天路,登臨思上才。城閒煙草遍,村暗雨雲回。人豈無端別,猿應有意哀。徵南予更遠,吟斷望鄉台。”

⑥萬里歸心獨上來:來自許渾《冬日登越王台懷舊》詩:“月沈高岫宿雲開,萬里歸心獨上來。河畔雪飛揚子宅,海邊花盛越王台。瀧分桂嶺魚難過,瘴近衡峯雁卻回。鄉信漸稀人漸老,只應頻看一枝梅。”

⑦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取自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譬溪館,因題長句四韻》尾聯:“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台歌板聲。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景物登臨閒始見,願為閒客此閒行。”

⑧一寸相思一寸灰:結尾之筆取自李商隱的《無題》二首之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白話譯文】

惆悵地望着手中這杯送春酒,身體逐漸變老又有幾回能再逢見春。楚城繁花什錦心裏卻傷愁遠方離別,非常感傷,更何況酒宴上清絲急管奏出的別離之音。在望鄉台斷斷續續的吟誦,縱使與故土遠隔萬里,卻仍然歸心似箭。此時歸心萬里,同筵的諸君,又何人會此登臨之意,輾轉徘徊,反思內心。相思之苦,心如寒灰。

【創作背景】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台詩案”。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而這首詞便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時期。

【賞析】

“悵望送春杯。漸老逢春能幾回。”花繁葉盛的春日雖好,然而它終會遠去,惆悵地望着手中這杯送春酒,心裏湧起的傷春之情比酒更濃郁,千迴百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由春日的歸去不由聯想到自己年華的流逝。“漸老”,謂逐漸衰老,語調悲哀滄桑。“逢春”,忽一喜,詞情上揚。“能幾回”,情緒再次跌落,由揚而抑,更顯悲愴,人已衰老,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幾個春天。一句之中一詠三歎,筆法纏綿而蒼老,正是蘇軾貶謫黃州哀傷心情的寫照。

“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作者所處之時節恰是盛春,繁花似錦,故日“花滿”。楚城,正是作者貶謫之地--黃州。詞人流離飄零於此,遠離故鄉和親人,怎能不滿懷愁緒深如海。在萬紅飄香的季節裏,詞人不僅沒有感受到春的蓬勃和喜悦,反而備覺淒涼難耐,完全是基於受打擊、遭放逐的現實原因。此深層次的意藴悄然表露,使其傷春之情更加意味深遠。“傷懷”二字極有分量,淋漓盡致地概括了詞人傷春意愁離別的種種悽苦之情。且這二字為作者自述,它將所集唐人詩句熔鑄為一體,表現出古為今用的絕妙之處。傷別之人本已悲哀不堪,哪裏還禁得住送行酒宴上清絲急管奏出的別離之音。“何況”兩字,盡顯不勝悲情之態。詞人在上片結尾處用此句,其沉痛心情不言而喻。

“吟斷望鄉台。萬里歸心獨上來。”下片詞人着重抒寫自己思念故土之情。這裏雖然只取原詩下旬,實際上句詩意亦隱含其中。詞人即使四處飄零宦遊,卻終不曾忘卻西蜀--他的家鄉,更何況愈往南走離故土愈遙遠。登高飲酒之際,豈能不倍加思念家鄉。一個“斷”字形象地描繪了其望鄉情切的心態。詞人縱使與故土遠隔萬里,卻仍然歸心似箭,同宴的夥伴們誰能領會這份情懷。“獨”字突出了詞人孤身漂流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感。

“景物登臨習始見,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原詩兩句之中三次用到了“閒”字,蘇軾取其詩意,化為己用,意藴頗深。只因此時了無官職,一身輕閒,悠然從容中登台眺望,才能將這春日的美景盡收眼底。蘇軾表面上敍述了自己無官一身輕的悠閒自在,實際深深流露了遭受貶逐,無法作為,一事不成的巨大痛苦。正因為如此,詞人才會在此地久久徘徊,不願離去,其實是那無論無何都揮之不去的煩憂在心頭盤旋,時時折磨着他。結句為全詞點睛之筆。功業不可建。故土無法還。兩種相思,一種愁緒,糾結在一起,令詞人輾轉反側,心如寒灰。

此詞落墨於酒筵,中間寫望鄉,結穴於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反思,呈現出一個從向外觀照而返聽收視、反觀內心的心靈活動過程。由外向轉而內向,是此詞特色之一。而此詞則證明,東坡詞橫放傑出風格之外,更有內斂綿邈之一體。若進一步知人論世,則當時東坡之思想蘄向,實已從前期更多的向外用力,轉變為更多的向內用力。

名家評點

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元豐三年(1080)譜雲:“到黃(州)無所用心,輒復覃思於<易>、<論語>,端居深念,若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