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成長心路歷程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式”的小村莊家庭,父親以上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我的父親是一個國小教師。在我記事起,我的父親就在邊遠的山區任教,一直到退休。可能是家境的貧寒(當時我的家庭每年都要上繳四、五十元的口糧錢),作為農村婦女的媽媽就一心想讓我讀師範早點端上“鐵飯碗”,而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感覺到當老師的崇高。

教師個人成長心路歷程

9歲,母親送我走進了村子裏的國小校,從此,我成為了一名國小生

不知不覺中,我讀完了國小、國中,1986年8月的一天,我被雲南省大姚師範學校錄取,開始了我從教生涯的起步旅程。1989年7月我師範畢業,被分配到姚安縣江尾國小任教,前腳剛走出學校的我,後腳就又走進了學校,從台下走到了台上,從聽課變成了講課。回想起第一次捧起書本,面對四十多雙孩子的目光,我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我終於成為了母親眼中的老師,緊張的是因為有好幾個孩子都比我要高大和結實。

就這樣,我有了屬於我自己的講台,那個時候我20歲。回想着自己從小家裏貧困的歲月,回想到自己的一路艱辛和母親的期望,再看着台下面的孩子們,我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要讓我的學生能走出這片貧困的紅土地,像雄鷹一樣展翅翱翔,去描繪出自己的新天地。在這個願望的驅使下,我和其他同事一樣,利用已經用完墨水的小瓶子,自己製作煤油燈具,找供銷社的叔叔開後門買來煤油,點上煤油燈便開始了準備自己下一天要上課的教學設計。昏暗的燈光下,一行行備課在教案本上生成,一本本作業本在紅筆的揮映下經過檢閲……

初入教壇的我就猶如一張剛出坊的白紙,雖然自己是師範專業學習畢業,但對於實際教學應該怎樣進行呢?我的學生會聽懂我的講課嗎?……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不知思考了多少遍。忽然,在冥冥中一個陌生的聲音細聲地告訴我:不會,那就學吧。説幹就幹,第二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了牀,洗漱完畢,就跟着與我搭班的趙老師走進了課堂,認真地當起了他的學生……漸漸地,我們學校的每一位老師的課堂我都走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1991年10月楚雄州首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在全州各縣市拉開了序幕,姚安縣各鄉鎮教師都踴躍組織參加賽課。我所在的光祿鎮的十一所學校先完成了初賽,我自然也跑在了起跑線以上,成為了十一名選手中的一員。參加完複賽,我再次站到了領獎台上,獲得了全鄉鎮數學課堂教學一等獎,同時被推薦參加來年春的縣級決賽。1992年春,我代表光祿鎮參加全縣的數學課堂教學競賽,結果獲得了全縣壩區組第一名的好成績。同年5月,我被推薦代表姚安縣參加了楚雄州的課堂教學競賽,獲得了州級壩區組數學課堂講賽第三名(州級二等獎)。

回到學校,同學們都紛紛跑過來問這問那。記得有一個小女孩擠到我身邊,拽着我的袖口仰着頭問道:“張老師,你這次出去講課,一定取得了好成績,對嗎?”,我問:為什麼呢?她説“就憑您在課堂中的那種嚴厲、認真負責的勁,我想,其他人是比不贏您的”。我沒有回答,只用讚許的眼光看着她輕輕地笑了笑……

6月30日,我們班的孩子們參加了畢業考試,許多孩子都拿到了國中的錄取通知書。

9月1日,孩子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學校。而我,被調到了姚安縣西街國小。這是縣城兩所國小中的一所,可以想見當時校與校之間的競爭力有多強。我沒有退縮,更不會懼怕,毅然走進了教室,走上了講台,漸漸地,這裏的學生又成了我的好朋友。

兩年後,由於學校的信任,我被任命為姚安縣西街國小的教務主任。雖然有這樣的職務壓身,但我的主要任務仍然是教好我的學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從一個年輕教師,走過了教研組長、教務主任、總務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副校長等工作職務,然而,學生卻依然是我的好朋友、好夥伴。

三十年過去了,看着我的學生們走了一批又一批,看着他們考上其他學校,看着他們從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了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我知道,我留不住他們,我所能留住的只能是他們展翅翱翔的身影。

魯迅先生曾經説過:其實地上並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我想對我的同事和我的孩子們説:其實地上有很多路,走好屬於自己的那條路,只要您堅持走下來,一定會越來越寬廣。回望我自己走過的路,雖然不那麼寬廣,不那麼平坦,卻灑滿了汗水和艱辛,也留下了一串串用心走出的深深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