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學習要點精品多篇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精品多篇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 篇一

教學目的: 

一、熟讀課文,體驗作者內心深處的痛苦及對母親的理解和痛悔。 

二、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生命與親情教育的滲透。 

三、揣摩懇切、深沉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設想: 

《我與地壇》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的文章,它融合了作者由於視角的獨到而對人生對情感獨特的感悟。本文節選部分既寫自己又寫母親,可以由此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相關的道德教育。課前佈置預習,結合《語文讀本》理解作者的特殊背景和情感思路,寫一篇兩三百字的感想。 

教學時數:一課時(自讀課文)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放音樂《命運交響曲》 

導語 :同學們一定知道這首音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這當中洋溢着一種抗爭命運的激情。我們今天就來學一篇也是抗 

爭命運的文章。(打課題和作者幻燈片) 

問: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作者僅僅是寫了我和地壇嗎? 

答:還寫了母親。 

問:現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壇”、“母親” 

三者聯繫在一起的句子。 

答: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 

題。 

二、朗讀、分析、評價 

第一部分 

1、問:他是“跑”到地壇去的嗎?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麼了?(用課文的原句來回答) 

“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 

2、問:“獨自”跑到地壇去。為什麼“獨自”去?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找出課文的句子來分析。 

“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寫出了作者那時的孤獨、頹廢、殘廢自傷的心境。 

3、問:“總是”到地壇去。為什麼“總是”到地壇去?這是一個環境怎樣的地壇?它是不是與作者有什麼靈犀相通之處?這樣的環境特點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麼樣的啟示?(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特點:荒蕪但並不衰敗。 

朗讀寫“荒蕪”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對這種環境的情感。朗讀寫“不衰敗”的句子;稍分析此處景物的特點。 

啟示: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這個啟示使作者的命運起到了什麼樣的變化?擺脱了那頹廢、消極、殘廢自傷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麼可怕了”。他“決定”活下來了。(古園的形體“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譬如……”這些環境的永恆特點又給作者思考“怎樣活”提供了一種氛圍。) 

所以説我與地壇的關係十分密切,用課文的詞語來説是有一種“宿命”的“緣分”。甚至可以説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總是”要跑到地壇去。 

第二部分 

導語 :作者説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就有幾個問題要問同學們: 

1、作者以前的行為給母親到底出了一個什麼“難題”?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 

3、可見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4、這樣的母親,母親這種對待“難題”的方式又給了作者什麼樣的啟示?(個別學生朗讀1~3段,其他同學劃出回答前三個問題的關鍵語句。) 

答:(1)“難題”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兒子的行為給母親出了一個什麼難以解決的矛盾?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 

(2)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而這正給作者“怎樣活”遞了一把鑰匙。(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5、問:作者知道這一點是在什麼時候?又是怎樣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是通過“設想”而知道的。其中藴涵着深深的對母親的懷念。可見,這裏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啟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讚歌。(個別學生朗讀,評點,老師範讀,再學生齊讀。可配樂《懂你》) 

三、借鑑、吸收 

導語 :地壇的特殊環境給了作者這樣的生死觀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那樣的生存啟示,那麼我想問同學們:你對生死觀有無別的看法,對生命怎樣感悟的?對母愛如何理解、回報? 

為理想而活,為愛我的人而活,也為母親的驕傲而活,愛母親,學會回報等等。(結合課前讀後感習作) 

結語:作者經歷了深重的苦難,經歷了這般近乎致命的打擊後,才悟出這樣一個非常深刻的對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愛。所以我又想問同學們:你又如何看待“苦難”?有句話這麼説“只有經歷痛苦,人才能變得深刻;只有經歷痛苦,人生才變得輝煌;只有經歷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説“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當然我們不必要刻意製造苦難,但當苦難來臨時,要學會勇敢面對,不要屈服。

[1]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 篇二

電子郵箱:

教學目的(1)瞭解體會作者審視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殘以後的心路歷程,重新獲得的對人生、命運的智慧認識;

(2)理清本文的線索;

(3)體會、借鑑本文的寫作藝術。

教學設想:分析課文應是本課學習的主要環節。本篇課文的內容涉及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深邃而透闢,在感情處理上沉鬱而厚重,文筆優美而坦誠,提供了品讀分析的多種資源。

課文分析可以考慮以作者感情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壇的關係裏有的是人物與自然的對話、人物心靈中一種情緒與另一種情緒的對話。在第二部分,貫穿始終的是作者對母親深摯的感情,交織着對往事的追憶、對遲到的悔恨、對母親的理解、對親情的感悟。抓住對上述各種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讀全文的鑰匙,從而完成評價、借鑑、吸收等任務。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命和生活的態度,也應是分析和評價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解題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市,1967年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國中畢業,1969年赴陝西延安插隊,三年後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轉回北京,後到街道工廠當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職回家。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説《法學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作有小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短篇小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於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於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我與地壇》寫於1989年5月,改定於1990年1月,全文1萬3千餘字,共分七個部分,從方方面面寫了作者自己跟地壇的關係,其中主要內容是對於人生的思考。

地壇的正式名稱叫做“方澤壇”,坐落在北京老城的東北角安定門外路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是一組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羣。整個建築羣呈方形,象徵大地,主建築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設地神牌位,拜台為二層方台,四周開溝貯水。此外還有神庫、神廚、齋宮、宰牲亭、祭器庫等建築。每年夏至,皇帝在這裏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辛亥革命後祭祀活動廢止。1925年闢為“京兆公園”,1928年改稱“平民公園”,但是在戰亂年代,此處曾被駐軍佔用,園內建築屢遭毀壞。新中國建立後,經過修葺開放,稱“地壇公園”,並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因遭譭棄及疏於管理等原因,園址荒蕪。現在皇祗室、拜台、齋宮等主要建築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説,“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近些年來,這座古園又獲得新生,經過整飭,成為現代化城市裏的一座鬧中取靜的公園,是人們晨昏鍛鍊身體和休閒的好去處,每年春節還在園中舉行大型的“廟會”活動。

二、解讀第一部分

1.帶着問題閲讀第一部分(課後“練習一”)

2.對這一部分的解讀應從整體感知文章開始,抓住課文的感情脈絡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至少曾以如此。為什麼地壇對作者有這麼重要的作用?那是因為在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並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不誇張地説,是地壇不動聲色地拯救了作者,這便構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礎。

3.接着分析作者怎樣抒寫他與地壇的關係。

課文沒有淺薄地寫地壇如何美麗壯觀,如何生機盎然,讓人不由得恢復對生的留戀和熱愛。事實是課文倒寫了不少園子裏的荒蕪冷落、敗堵殘陽,地壇對作者的影響不是在簡單比照中完成的,地壇給予作者慰藉和啟示有其獨特的方式。(文中第四段寫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圖”。什麼意圖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這就是了,一邊是大都市的喧囂,一邊是世外桃源般的寧靜。一下就打動作者的,就是地壇的寧靜。)

4.作者從地壇公園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諦,那麼地壇公園的景象如何?試用一句話概括。(“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作者感悟到的真諦又是什麼?

進入史鐵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蟲和構成昆蟲生長背景的草木,它們全很卑微,繁華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無暇也無意關注它們,可是它們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則在生存嗎?它們並不在意自己棲息地的“荒蕪”,有了它們的存在,倒使這裏不再“衰敗”,毫無疑問,正是這些原來不能引人注意的現象讓作者發現了原先不曾想過的樸素道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作者在這裏以沉凝而富於哲理的語言告訴我們他經過幾的思考:像我們的出生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一樣,死亡也不該由自己決定,有權決定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則。我們的任務僅僅是在法則允許的時限和條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進程就可帶給個體和周圍世界以和諧安寧。當年,他在21歲時,“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擊有多麼巨大,他內心的痛苦有多麼深重,特別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過思考,終於在生死問題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擇。十五年來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抉擇是正確的,他努力讀書,苦練寫作,終於成功,連連獲獎,以自己原有的國中文化的底子而成為一名作家。這是他冷靜思考的收穫,這是他明智抉擇的結果,這是他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頑強拼搏的成功。

作者對於生死問題的正確抉擇,使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馬遷説過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作者在述説自己面對生死抉擇時的所思所想,並沒有談論這樣嚴肅的內涵,而是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向讀者作了傾訴,並且還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嗎?顯然不是。不難理解,當一個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當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實際行動也告訴讀者,他相信的是自己與不幸的頑強抗爭,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讀第二部分

1.閲讀第二部分,思考“練習二”

2.終於,地壇從我們眼前退後了,在第二部分課文,地壇淡化為背景,是人物活動的場所,更清晰地浮現出來的是一個憂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親形象。

解讀作者對母親的感情,我們可來尋根溯源。

課文最後寫道:“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從全文看,此處的“車轍”“腳印”是可以有象徵意義的。

從對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們知道,作者經過在地壇公園的長時期靜思,參悟了人生的意義,那麼“車轍”就可以看作他心靈求索的軌跡,這條軌跡肯定是十分複雜的,有直有曲,有進有退,有交叉有重疊,密密麻麻,錯雜縱橫,直到最後,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這結果可不是史鐵生個獨立完成的,也許他曾經這麼認為過,但後來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親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繞行都沒有把母親甩下,每一次掙扎都帶給過母親憂慮的哀傷,是母親目送他走過這條長路的。

現在,史鐵生終於明白了母親在那個階段的作用,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3.作者對母親理解的過程,可以體現為以下幾個抒情層次:

首先,課文寫母親“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順從兒子的任性,寬恕兒子的煩躁,這不是溺愛而是尊重,她試圖從尊重入手接近兒子的心靈,從而瞭解兒子幫助兒子。

然後,作者寫母親內心的鬥爭。母親是矛盾的,從感情上講,她不放心兒子去地壇,那是一個脱離了她視線讓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從理智上,她感到兒子需要地壇,需要一處可以在獨處中完成人生再認識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憂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義,她需要反覆説服自己才能看着兒子隱入地壇。母親做對了選擇,使史鐵生得以在地壇治癒了靈魂,然而母親卻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賭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再就是寫兒子對母親的回報。同朋友一樣,史鐵生也想讓母親為兒子驕傲;同朋友不一樣,史鐵生的母親死在49歲。這樣情況就倒了過來:曾經叫母親操碎了心的兒子,現在該為母親心碎了。

於是史鐵生開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過的許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寫了一件,聽任母親找不到自己而不開口叫她,他沉痛地説“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這是永遠無法補贖的錯誤,誰都不會懷疑史鐵生的真誠。

最後,作者留下了一個懸念:“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可以想象,作者將永遠帶着對母親的懷念,揹負着母親的期望,繼續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為一,整體駕馭

首先以作者要解決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衝突為起點,這是課文的“原始衝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問題需要一個特殊環境來解決,這個特殊環境就是得天獨厚的地壇。

再其次,作者對生死問題的感悟得益於地壇公園和諧、平靜的自然關係,得益於他獨處其間受到的心靈啟迪。

又次,是母親保障了他去地壇的權利,從這一意義上説,是母親協助他走過了參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親在幫助兒子解脱精神重負的同時,自己背上了一點不比兒子輕鬆的精神負擔,因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錯決心就將送兒子入死地,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嚴重錯誤,但她為了兒子願意冒險。

最後,是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懷念。地壇是史鐵生獲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愛最深的地方。

因為地壇是上述一切的見證,這條思路可叫做“我和母親的地壇”。

五、地壇—我—母親

我們在對“地壇”“我”“母親”三者的關係分析中,逐漸明朗下面的連環組合:

母親向我提供了地壇,地壇向我提供了生機,生機為我帶來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親的驕傲。

如果每個環節都實現的話,那麼母親得到的回報,即對兒子成功感到驕傲,就會成為母愛的新資源,使母親更願意為兒子做一切。這時連環套將是一個閉合的系統,它就是圓滿的。

不幸的是,母親的早逝使她沒有機會感受到兒子帶來的驕傲,連環套斷裂在最後一個環節上,這是本文悲愴基調的緣由,而滲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離不了憂傷、痛苦,畢竟,兒子的新生跟母親的早逝被宿命地結在了一起,讀來不由人不感傷。

六、語言特色

作者的語言特色顯而易見,無論是敍事寫人還是繪景狀物,無論是描摹心態還是抒發感悟,語言的表現力都是很強的,語言的運用在平緩沉毅中,還往往透出睿智與機敏。

比如寫歷盡滄桑的地壇公園:“四百多年裏,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一組整散結合的句子極具概括性。同樣是寫這座古園,説到十五年中“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那些內容時卻又洋洋灑灑數百字不厭其詳。

在述説母親的擔憂害怕、關愛備至時,不惜筆墨,生動細膩地刻畫了過早去世的、無私而又崇高的母親的形象。抒寫自己的悔恨之情時,作者説:“事實上我也真的沒為她想守。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有我的車轍,有過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些又都是多麼深沉而又凝重的話語啊!

作者在抒發自己對於生死問題的感悟時則寫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這樣的敍述,這樣的比喻,無不顯示出作者運用語言的機智與詼諧。

七、小結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模山範水的紀遊作品,地壇對作家來説,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觀,他已進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説,作家進入了地壇,地壇成為作家棲居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悟到賴以支撐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寫地壇,突出的便是這種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隱祕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雖然寫了地壇的外觀,但他沒有對地壇的古今沿革進行考索和記敍,也沒有對地壇的面貌作什麼總體的細緻的描繪和刻畫,作家情所獨鍾,抓住的是地壇那種對他心靈具有啟發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壇的精髓,地壇的魂。概括地説,令作者感動的便是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地壇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鐵生生命的組成部分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 篇三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今天該誰演講了?(每節課前三分鐘演講)

張清走到講台上(不自信地)説今天我和大家一塊兒學習李白的《將進酒》,我先給大家賞析……

(沒有投入但學生還是給以掌聲)

師:好,張清同學能抓住這首詩的精髓,尤其是尾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們大家一塊兒讀一下。

生:齊讀李白《將進酒》。

師:讀詩要讀出詩味。下面同學們一塊背誦一下上節課學的《我的空中樓閣》。

生:齊背《我的空中樓閣》。(朗朗書聲)

師:空中樓閣是李樂薇的精神家園,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精神家園,陶淵明的精神家園是桃花源,劉禹錫的精神家園是陋室,史鐵生的精神家園是什麼呢/

生:地壇(齊聲説)。

師:史鐵生是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是一個殘疾的作家。

師:他怎麼殘疾?

生:雙腿殘疾。

師:他什麼時候殘疾的?

生:二十一歲。

師:對,用作者的話來説就是“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讓我殘疾了雙腿,同學們,你們想想假如讓你在這個年齡殘疾了雙腿,你如何感受?

生:(低頭不語,一種極不願意接受的表情)。

師:那麼,史鐵生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假如我就是史鐵生,你想了解我的內心世界嗎?

生:想(齊答)。

師:好。下面我們進行一次訪談,你們就是記者,而我就是史鐵生,咱開始好嗎?

生:好(很興奮)。

師:因為我的雙腿殘疾,所以我必須坐下。馬凱,請給我一個凳子。

生:(把凳子遞給我,含有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師:好,從我坐下這一刻起,我就是史鐵生了,訪談開始。

生1:請問史先生(學生笑),在你殘疾後,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師:我第一個念頭是--------我還會不會有媳婦?(生大笑)。

生2:當你殘疾後,最想做的是什麼?

師:我曾經一度想到死,並且這個念頭很強烈,但最終我沒有這樣做。

生2:是你怕死嗎?

師:非也,是因為我覺得我已悟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他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好,我們一塊兒讀一下(師生齊讀)

生3:假如現在有人願意比如我要捐獻給您雙腿,您願意接受嗎?

師:(鼓掌)我會非常高興。但我不能接受,因為就目前醫療水平不可能使我的雙腿康復,所以我只能真心的謝謝您的好意。但你説這句話的前提是你不可能把雙腿給我,如果讓你先把雙腿給我,你還會説這句話嗎?(生笑)所以,愛人者必先愛己。

生4:隨着醫療水平的提高,您若有幸康復,您最想幹的的什麼呢?

師:和劉易斯賽跑(生吃驚)。可能大家不知道,我最愛的體育運動是田徑,最喜歡和羨慕的人就是劉易斯,2001年3月20日是我永遠難忘的日子,因為我見到了劉易斯。

(大屏幕展示史鐵生與劉易斯的合影)

師:我在1988年寫了一篇短文《我的夢想》其中有一句就是寫給劉易斯,我寫到:你的跑鞋我的夢。

生5:您有沒有打算參加殘疾人運動會?

師:會的。但是作為啦啦隊的人,我會為和我同病相連的人喝彩。

生6:您的將來如何打算?

師:我沉思,我寫作,我活着,我寫作。

生7:先生,請問您為什麼要寫作?

師:我的寫作是逼的,是為生存找到理由,是為寫自己的感受,但我的文字打動了一些人時尤其是一些殘疾人時,我就為寫作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生8:什麼力量使你站起來的?

師 :我還在坐着(學生笑)。當然我理解你的意思——是為了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包括我的母親,我的妹妹,我的妻子和孩子。

生9:在您的小説中,可以看出您對母親的愛,但您怎麼評價您的母親?

師:母親對我的影響很深,她讓我感到了她那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但她早早離我而去了。

生9:很不好意思提到您的傷心處。假如讓您的母親回來,您想做點什麼呢?

師:我還一如既往的寫作。但最想的是讓母親推着我到處走走,那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是母親最大的快樂。

生10:您這麼愛您的母親,可為什麼您卻任由母親去找您呢?您要知道那是很辛苦的。

師:這正是我的母親的偉大之處。而當時任性的我實在不忍心讓母親看到一個殘疾的兒子。我認為我的母親很理解我。

生10:您的母親是令人敬佩的。

師:是的。這一點在《我與地壇》裏第二部分最後兩自然段寫得很深刻,讓我們一塊讀一下好嗎?

(師生齊讀)

師:黑大春有一首詩《圓明園酒鬼》這樣寫到:這一年,我永遠不能遺忘,

這一年我多麼懷念剛剛逝去老孃,每當我看見井旁的水瓢我就不禁想起她那酒葫蘆似的乳房。

所以我要告訴大家:(莊重地)愛自己的母親!

而在座的每一位“女記者們”要成為一個有愛的母親,

“男記者們”要成為一個有愛的父親。

生11:史先生很冒昧的問您一個問題,您為什麼隻字不提您的父親?

師:(作沉思狀)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對不起。

生12:您有孩子,您是怎麼教他的?

師:我從來沒刻意想過去教育他,他很可愛,我從不打他,罵他,當我在黑暗的房間裏寫作時,他會打開門從門縫看我,然後他就悄悄跑出去給我倒一杯熱茶,我,我還用教育他嗎?

生13:您為什麼會選擇地壇?

師;地壇只是一個偶然,因為我當時殘疾後,只想找一個近點兒的,寧靜的地方,地壇就成首選了,所以地壇只是一個符號,一個象徵。

生14:談一下對於生與死的看法。

師:培根《論死亡》中有一段這樣的話:猶如兒童恐懼黑暗,人對死的恐懼,也由於聽信太多的鬼怪傳説而增大,其實,隨死而來的東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比如死前的呻吟,死時的痙攣,親友的悲嚎,然而人類的感情並非真的如此軟弱,以至不能抵禦對死的恐怖,我早已看透生與死。孔子説:“未知生,焉知死。”我們談另一個話題。

生15:寫《秋天的懷念》時,您懷着怎樣的想法?

師:“秋天是落葉的季節,是歸根的季節”,我是想找到一種歸的感覺,視死如歸的“歸”。

生16:您既然對生死看的這麼透徹,有沒有想過做個禪師?

師:説到“禪”讓我想到了釋加侔尼,他是一個完美的人,他一出生便是一個王子,後來毅然承擔一個偉大的責任,超脱苦難大眾。我並不想自比佛祖,但我在地壇裏也是“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感覺,但我不想做禪師,我只追求一種禪意。我也做不了禪師,我對禪的理解很少,弘一法師,海燈法師那才是禪師。

生17:殘疾是不是更有利於您的寫作?

師:我不清楚,我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但我的殘疾給了我更多的沉思的時間,如果我不殘疾我可能會和朋友去網吧,去三里屯,通宵達旦狂歡,去體驗生活,但現在只能而且很快樂地坐在這裏。所以,殘疾對我來説是幸福中的不幸,也是不幸中的幸福。

生18:張國榮在事業頂峯時跳樓自殺,您如何説死是一種不必求成的事?

師:對於張國榮的死我不想做過多的評論,但你只關注了張國榮的死,就因為他是名人,您有沒有關注山西瓦斯爆炸而死去的幾百名礦工,這就是名人之死與凡人之死的區別,有人不想活了,自殺了,死了,死了就死了,那是一種解脱,從屈原到海子,從老舍到川端康成,死的——自然而然。

生19:如果讓您做高一六班的一名學生,您會怎樣?

師:會非常珍惜,因為我國中沒畢業就插隊,失去了很多機會,所以我會珍惜的。

生20:最後,您想對我們説些什麼呢?

師:我有雖不健全但健康的身體,我有健康的心,我活着,我幸福!(鈴聲響,伴隨着遙遠而深沉的思想)

師:訪談到此結束,謝謝!

我與地壇 篇四

【教學目標 】

1、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教學設想】

這是一片課內自讀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速讀把握文章概要,通過細讀與反覆吟誦重要語段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速讀——帶問題迅速閲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並歸納。

問題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頹廢、迷惘

問題2、當時作者在地壇裏思考着什麼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麼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着急。從此,他擺脱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三、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裏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 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 看到時間、認識自己。

2、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當然,人也不例外。

3、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恆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儘管十五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的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還是一羣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 “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身影; 地壇上不斷上演着季節的 離去與來臨;所有這一切都鑑證了生命本身的律動的真實。

四、研讀——作者説“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説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地壇離我家很近  :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

 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 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五、自由輕讀文中景物描寫部分,想象當時的情境,感受地壇在沉寂、荒涼、蕭瑟的表面下藴藏着的那種醇厚、沉靜、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業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關於母親心理活動的語句。

⑵作者對母親的態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體味母親的“苦”

1、請大家找出並輕讀母親的心理活動 。(檢查預習)

2、為什麼作者要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理解兒子,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讓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裏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兒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驚擾兒子。但是 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刻骨銘心的愛,她又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幾乎是整日整夜處在痛苦、驚恐當中。只要兒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寧坐卧難安;當兒子回家後,她想問兒子內心的想法到底怎樣,有什麼打算,卻又害怕增加兒子的壓力而終於不敢問。同時,她還希望兒子能夠找到一條實現個人價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內心一直被這種矛盾反覆糾纏而痛苦萬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於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三、體會“我”的懂得與後悔。 

1、早先的時候,我對母親的愛是什麼態度?找出文中相應的語句。

⑴“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  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來不及為母親想,甚至來不及體會到母親的痛苦。  此處用“她的兒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稱替換了第一人稱,採用了一種遠觀的態度,表現了對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

母親很為我擔心,但她又不想驚擾兒子,所以她在兒子面前從來不表現出自己的擔憂。當她在家遲遲等不到兒子,就來園子裏找。找不到兒子時,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兒子,她又剋制住自己內心想讓兒子回家的衝動,悄悄地離開。而“我”,出於倔強、羞澀等複雜的原因,躲着母親,拒絕與母親的交流。母親懂得兒子的心理,兒子卻不能體諒、迴應母親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親的時候,卻已經來不及了。(輕聲齊讀劃線部分)

2、我從事寫作與母親有什麼關係?

為了讓母親驕傲,想讓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是母親能因我而感到幸福。這是“我”感受到了母親生命的沉重與痛苦,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點亮色作為微薄的回報。而母親則是希望我能夠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無論是寫作或者幹別的什麼,都應該踏實而不張揚,以堅忍的意志面對艱難的命運。

3、文中記錄了母親離去後,我搖着輪椅在園中度過的一天,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後到傍晚,從日沒到月升, “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 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説有多麼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四、輕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着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裏,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後 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五、作業

1、閲讀《課外讀本》中的其餘部分,並且抄寫第三部分。

2、讀完全文後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來地壇?

12.《寬容》序言

-、教學目標 :

1、指導學生進行賞析性閲讀――找到切入點,進行深入探討。

2、透過本文主旨,進行創造人格的薰陶,培養對新事物理解、寬容的態度。

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的看待問題。

二、難點:此篇序言很特別,像散文詩,又像是寓言。以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虛構的故事中包藴着怎樣的深刻意味,學生不容易做到透徹理解。

三、 資料:

四、 教學程序:

(一) 課前利用早自習聽課文錄音,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

(二) 閲讀此類文章的切入點:

1、 問題討論式深入課文,把握形象――學會就文本本身對以下形象作分析:

無知山谷、守舊老人、村民、漫遊者。

(1)無知山谷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形象意義何在?

封閉、保守、陳舊、破敗,沒有生氣,沒有希望。就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維繫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殘害着。它象徵一切保守的思想、觀念、意識,一切封閉的制度、秩序、狀態,一切陳舊的傳統、法則、定律。

(2) 守舊老人是怎樣的人?形象意義何在?

是無知山谷裏律法的執行者,是陳舊思想的忠實維護者,是實施所有傳統對一切革新的鎮壓的代表,是無知山谷裏權威與權力的象徵。

(3)村民們是一個怎樣的羣體?

在無知山谷裏死守者愚昧的人羣。他們迷信過去,死守律法,膽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他們甘心受制於守舊老人,對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紂為虐,對漫遊者加以迫害。 

(4)教師範讀寫漫遊者回到無知山谷至被處死的幾段,學生討論:漫遊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形象意義何在?

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人。他敢於懷疑祖先鐵定的律法,敢於對人們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戰,敢於探索、追求真理,敢於向死水般的舊世界發出反叛的聲音。他有堅定的信念,有無畏的精神,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從容赴死的氣概。他不畏艱險,敢於冒險。他勇敢無私,為喚醒麻木沉睡的心靈,宣告真理的存在,傳播美好希望,不惜犧牲生命重返山谷。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劇,留給人們永恆的回味。而當真理大白於天下的時候,他最終成了人們永遠愛戴、敬仰、歌頌和感恩的先驅。這裏,有一個讓人永久回味的結論:探索者、先驅者的名字叫――不朽!

2、 討論式挖掘故事所藴含的意義:

結局:真理大白於天下,人們終於醒悟。走出絕望的封閉,人們終於在痛悔之中內疚。在一切舊的秩序、規律、律法、習慣、信仰全都煙消雲散的時候,人們終於崇尚智慧,過上了真正的幸福生活。

意義:勇敢終於戰勝膽怯,進取終於戰勝封閉,智慧終於戰勝愚昧,一切新的進步的事物,最終要登上歷史舞台,以勝利而告鬥爭的結束!生活就這樣繼續,歷史就這樣推進……

(三) 擴展理解:回顧歷史,發其所感。(自由發言)

(四) 結句:

文章結尾説:“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不過將來(我們希望)這樣的事不再發生了。”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伴隨着人類的存在而存在,新與舊的鬥爭,將永遠繼續。只是我們之中,或許有人將是那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或許我們只是大眾的一員,那麼,在面對新的思想,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是否該有寬容的胸懷?(談認識)

[1]

我 與 地 壇 篇五

            史鐵生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 篇六

曾雪梅

瀋陽市二十一中學

2004年11月

我與地壇

教學目的: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

教學難點 :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

教學步驟 :

一、設置情境,激情導入  (放映背景音樂)

導語 : 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國中畢業,18歲時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主動去陝北農村插隊落户,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從此以後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豪情壯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樓,他一度痛不欲生。後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的一家小廠,每天在那裏畫彩蛋。再後來,他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為他歡呼時,他一直倔強的昂着頭,但委屈的淚水卻忍不住流淌下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今天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走出當時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關鍵,整體把握

問: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作者僅僅是寫了我和地壇嗎? 還寫了母親。

現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壇”、“母親” 三者聯繫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第一部分 我與地壇

1、問:他是“跑”到地壇去的嗎?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麼了?(用課文的原句來回答)

“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2、問:“獨自”跑到地壇去。為什麼“獨自”去?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找出課文的句子來分析。

“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寫出了作者那時的孤獨、頹廢憂鬱、痛苦自傷的心境。

3、問:“總是”到地壇去。為什麼“總是”到地壇去?(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作者到那裏去是為了逃避,像個遇到傷害的鴕鳥一樣想把自己藏起來。

4、問:那麼地壇的有什麼特點讓作者如此眷戀?

5、問:哪些地方體現了地壇這一景物特點的?

明確:第2、3、5自然段。

6、聽錄音朗誦。考慮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如何體現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這一特點的。?

同學找出寫“荒蕪”的句子。並簡要分析此處作者的語言。

剝蝕了浮誇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硃紅

坍圮了一段段高牆 散落了玉砌雕欄

四周的老柏樹,到處的野草荒藤(幻燈片展示)

同學找出寫“不衰敗”的句子;稍分析此處景物的特點。

老柏樹愈見蒼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蕩

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

蟬蜕、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幻燈片展示)

7、這些景物給了作者什麼啟示?

啟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即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8、這個啟示使作者的命運起到了什麼樣的變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麼可怕”。決定面對所遭遇的苦難打擊,不再逃避、頹廢和自傷,就是他“決定”活下來了。

9、聽這一段景物描寫的錄音,思考此段描寫對作者思考“怎樣活”的問題有何作用?

石門中的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

一羣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

蒼黑的古柏沒日沒夜地鎮靜地站在那兒

草木和泥土的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氣味

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卧

滿園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燈片)

——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

這些環境的永恆特點給作者思考“怎樣活”提供了一種氛圍和啟示。所以説我與地壇的關係十分密切,她讓我在那裏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用課文的詞語來説是有一種“宿命”的“緣分”。甚至可以説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總是”要跑到地壇去。在我狂妄時,地壇在無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傷時,地壇在寬容地接納了我,並毫無怨言的讓我在那裏思考了15年。

(過渡)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誰? 我們的母親

第二部分 我與母親

作者説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就有幾個問題要問同學們:

1、作者以前的行為給母親到底出了一個什麼“難題”?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

3、可見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4、這樣的母親,母親這種對待“難題”的方式又給了作者什麼樣的啟示?(劃出回答前三個問題的關鍵語句。)

答:(1)“難題”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兒子的行為給母親出了一個什麼難以解決的矛盾?

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

(2)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母親這種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是“怎樣活”的一把心靈鑰匙: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張揚地去愛自己的兒女,去愛這個世界。

5、問:作者知道這一點是在什麼時候?又是怎樣知道的? 他還有機會向母親回報嗎?

“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是通過“設想”而知道的。

沒有,“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其中藴涵着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更有着對母親無盡的歉疚和抱憾終生的痛悔,,可見,這裏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啟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讚歌。

6、清讀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僅僅是表現母親為擔心我而找尋我走了很多路嗎?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親與地壇已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了。閲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盪滌着我的靈魂的,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地壇是曾經的母親,母親過世後融入地壇,母親是現在的地壇。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因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並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是地壇在不動聲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我們的母親,不斷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

三、吸收遷移

1、閲讀《我與地壇》其他部分,體味作者語言風格,填空。

(1)要是以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 ( )

A 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

B 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

C 是宂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2) 以心緒對應四季?( )

A是卧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現 A的殘忍與渴望;

B 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

C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户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

D伴着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不發出的信;

(3)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 )

A 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

B 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着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盪着串串楊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

(4)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 )

A是一首短歌或詩,

B 是一羣雕塑,

C 就是一幅畫,

D 是一部長篇小説。

2、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們深沉情感面對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幾成呢?(根據預習,自由發言,可配樂)

總結:讓我們正視生命的客觀存在,從容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愛我們的母親,珍愛我們的擁有,像地壇和母親那樣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寬容廣博的胸襟,堅強堅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態。

四、鞏固探究

作業 :

1、抄寫第三部分這段文字,並在以後的寫作中仿寫。

2、總結地壇與母親的異同,並從傳統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間聯繫的根源。

3、推薦閲讀史鐵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懷念》加深學生對母親的理解。

五、板書

[1]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 篇七

世界上最偉大的聲音 ——《我與地壇》課堂教學實錄

師:(展示奧運賽場的視頻)美國著名運動員卡爾•劉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奪冠,卡爾•劉易斯是數屆奧運短跑冠軍,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卡爾曾經和一箇中國作家會晤時説,你是一個真正的強者,你比我更強大。這個人是誰呢?這是在一個文人相輕的傳統中,卻得到異口同聲頌揚的人!就是中國的傳奇作家——史鐵生。關於史鐵生,同學們瞭解多少,誰來談談?

生1:我知道他是一個雙腿殘疾的作家,但卻寫出很多優秀的作品。

師:什麼優秀的作品,能夠列舉一些嗎?

生1:我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遙遠的清貧灣》,還有《我與地壇》等。

師:好,説得不錯。知道史鐵生名字的含義嗎?

生(齊聲):不知道。

師: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個細節,常常影響到我們對他們作品的認知。作為當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鐵生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的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心魂,看這心魂的可能與去向。”這段話也是對他作品的最好的詮釋。下面請同學們認真把課文默讀一遍,讀的過程中,要體會文章中藴涵的深厚情感和哲思。

師:好,都讀完了。我提一個問題,平常一篇散文,你們如何閲讀?

生2:一般先是抓住文章的標題,把握住話題和整體。

師:好的,就依你的方法,你覺得這篇文章通過標題如何把握整體?

生2:《我與地壇》,應該是寫地壇和我的關係,或者説是地壇對我的幫助和啟示。這從第一部分很容易看出來。但第二部分好象是寫“我與母親”…… 師:説得不錯,但第二部分為什麼要寫“我與母親”呢?這個問題是這篇文章的關鍵,解決了它我們就可以一馬平川。現在給同學們一段時間,請你們認真思考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好能從不同的層面説出道理。

生3:我覺得這兩章是緊密聯繫的,從內容上來看,前者寫“我”與地壇的故事,後者地壇成為背景,寫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之下,“我”與母親的故事;也可以説,地壇是史鐵生獲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愛最多的地方,“車轍”和“腳印”的重合就是一個證據。

生4:從主題思想上來説,地壇幫“我”解決了要不要生的問題;母親幫“我”解決了怎麼生的問題。他們都給“我”生的啟示。

生5:從構思上來講,地壇是“物”對作者的啟示,而母親是“人”對作者的啟示。我們甚至可以説,地壇是我虛化了的母親,而母親是我心目中的地壇。 師:説得精彩!還有哪些高見?

生6:我覺得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追尋,第二部分是解答。我覺得這樣理解,特別簡捷,思路也特清晰。

師:有道理。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側面鳥瞰了文章的全貌,你們比較一下,哪一種思路進入課文更直接有效?

生(很多人):最後一種。

師:好,那就最後一種,路是你們自己選擇的,無論如何艱難,你們也要走下去,對不對?十五年來,史鐵生在地壇裏苦思冥想,上下求索,那麼,作者追尋的問題究竟有哪些?

生7:史鐵生追尋的問題有三個。第一個是,我的身體是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該就此結束?也就是我該不該去死?第二個問題是,既然生命是苦痛的,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出生?第三個是,我應該怎麼去活?這是作者的心魂。

師:作者追尋的結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話,誰來説説?

生8:對第一個問題,作者思考了多年,終於領悟到“死是一種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説,對於死,應該順其自然。

師:第二個問題的感悟是什麼?

生9:第二個感悟是,“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也就是説,“我為什麼出生”,這是一個無須思考的問題。

師:那麼,現在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文章的核心問題,“我應該怎樣去活?”以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命運的冷酷、殘忍、不公。

生10:對於這個問題,第一部分作者沒有給我們清晰的解答,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達到託物言志的目的。

師:具體來説説。

生10:比如,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小生命活躍其間。還有夕照的燦爛,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等等,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人生應該有所作為的信念。

師:説的不錯,我現在再回到文章的切入點上來。作者為什麼把自己人生的追尋,放在地壇裏來完成?就是説,我與地壇有什麼聯繫?地壇在我的追尋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為什麼能起這樣的作用?

生11:我認為作者和地壇惺惺相惜。從“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説我家離地壇很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作者強調兩者的近,不僅是距離上的,還有緣分上的,甚至還有命運上的。

生12:我認為地壇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導師。他用自己的歷經滄桑,荒蕪並不衰敗來開導作者,提高作者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生13:我認為兩者的關係是同病相憐。有共同的遭遇,所以,作者才會有共鳴,才會因此想通很多問題。

師:好的,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提煉出了以下關鍵詞。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人生導師。下面請同學們為它們找出依據,當然還可以補充新的見解。

生14:作者花費很大的筆墨來寫地壇的破落,我覺得是大有深意的。地壇剝蝕、坍圮、淡褪、散落;而我殘疾、沒工作、沒出路。地壇荒蕪冷落,而我失魂落魄。兩者之間確實有一種宿命。

生15:我想補充,地壇在喧囂的都市,給作者提供了一個冷清的寧靜的背景。我覺得這個背景起碼有兩個好處,一是這種情緒正好和作者的心境相吻合,二是在安謐、沉寂、荒蕪的園子裏,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另外,作者對地壇、對地壇的景物的解讀,實質就是對世界對生命的解讀。

生16:還有,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什麼時候?應該是地壇破落的時候,應該是我殘疾無路可走的時候。該來了,為什麼該來?自己因為雙腳殘廢,而心情悲涼,需要一個合適的環境來調試自己的心緒,而園子正好處於一個荒蕪冷落的境地,也需要人的陪伴。所以説,史鐵生和地壇的相遇,可以理解成是一種精神上的相遇,這或許是一種緣分,一種宿命!

生17:地壇儘管荒蕪了,但作者説:“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我覺得這是作者借地壇來説自己。地壇在歲月的流逝中顯出永恆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欣賞到人類前進的步伐與舞姿,讚美着生命的呼吸和歌唱,在不屈中獲得尊嚴,在苦難中享受幸福,在虛無中創造價值,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師:在這個荒蕪的園子裏,作者化了幾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對生命的思考和解讀。這一過程是艱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作者經歷了哪些肉體上的掙扎和心靈上的洗禮。且看史鐵生對生與死的思考,他認為:“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説,死是目的,生便是過程,所以,史鐵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這樣告訴別人,“人有時候太看重了我們要回到虛無裏去,結果忘了我們本來從虛無裏來”。在他的另一首詩歌裏,史鐵生這樣寫到:

“午後,如果陽光靜寂    你是否能聽    往日已歸去哪裏?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極處    時間被忽略在存在中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過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種迴歸。史鐵生眼裏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曾經和友人説,“我越來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懲罰,是原罪。對懲罰之地最恰當的態度,是把它看成鍛鍊之地,便有了一種猜想——靈魂曾經不在這裏,靈魂也不止於這裏,我們是途經這裏!……我們途經這裏,那就是我們可以期待一個美好的世界,比如説極樂世界。”史鐵生對死的嚮往,不是意味着對生的淡漠嗎?同學們,你們怎麼看?

生18:我不這樣認為。史鐵生嚮往死,並不等於他淡漠生。相反,當他認定死只是所有人同樣的結果,他更加自覺地追求過程的美麗,更加強調過程投入的姿態。

生19:我的理解是史鐵生對死的嚮往,還能表明他的冷靜和豁達,他把自身的殘缺和痛苦昭示給我們,但他又能艱難執著的對待生,這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打個比方,比如,人之戰與蟻之戰,人和蟻都能為了自己的羣體,奮不顧身,勇往直前。但人與蟻還是有區別的,人知道勇往直前是死,而蟻覺察不到死,所以,人和蟻的境界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能夠清醒的洞察未來,那以後的選擇,才更為可貴。

生20:我覺得作者把“死”看成一個節日,大有深意。想一想,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還有什麼不能夠面對呢?

師:剛才同學們的發言很好。有沒有哪個同學注意到,史鐵生能夠領悟生命的內涵,首先,在於他戰勝了自己的殘疾。前面説過,史鐵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爾•劉易斯,但他們見面的時候,史鐵生卻沒有絲毫卑怯的陰影。因為他意識到每個人都是有侷限的,9秒99的卡爾•劉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後卡爾•劉易斯輸給了約翰遜。在《我的夢想》中,史鐵生説,“後來知道,跑進9秒79的約翰遜戰勝卡爾•劉易斯是服用了興奮劑,對此,我們該説什麼呢?約翰遜的故鄉牙買加的人們這樣説,‘約翰遜什麼時候願意回來,我們都會歡迎他,不管他做錯了什麼事,他都是牙買加的兒子。’這幾句話讓我感動至深。難道我們不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嗎?”在這裏,史鐵生深刻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侷限,而且還有比肉體殘疾更嚴重的靈魂殘疾的人,他們更需要同情和撫慰。因此,史鐵生終於從殘疾的陰影裏走出來

師:記得原野在《人生》一詩中這樣寫道:

人生,從自己的哭聲中開始,  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  這中間的時光,

就叫做幸福;  人活着,

當哭則哭,  聲音不悲不苦,    為國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讓別人灑下誠實的淚,

數一數,那是人生價值的珍珠。  詩人用了樸實的言辭道出了生命的真諦。人這一輩子説長不長,説短也不短。或長或短,自有論道。而貫穿其中的生命的意義卻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史鐵生在這裏也給提出一個重要的論題,人應該怎樣戰勝自己的苦難,開始對生命意義的探求。史鐵生的個人問題,演變成眾生的共同問題——“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裏呢?”復旦大學的陳思和教授從“平常心和非常心”的關係來看史鐵生的寫作,所謂的“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內在的痛苦外化,在具體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給命運,然後再設法調整自我與命運的關係,力求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卻不是看輕生命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一個更大也更恢弘的所在之中。這個“所在”就關係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實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內心痛苦為基礎,將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間而不覺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顯生命之大”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史鐵生表現出了自我形象:他靜靜坐在園子的一角,在融合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融合了死生的時間裏,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獨個體的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關於怎樣活着和怎樣自我救贖的困擾,也終於為生命的永恆慾望而洗滌。

師:史鐵生是救贖了?我們呢?同學們能不能談談你們是如何對待生活中的苦難的?

師:怎麼不願意説,那我先説。有一年,我眼睛受傷了,為了早好,需要雙眼包紮,而且,每天都要用針深深地扎進眼球裏面去,整整十五天,我都是一個真正的瞎子。一開始,我痛苦到了極點,可能變瞎的危險時時壓迫着我,我體會到了一種絕望的無奈。後來,我逐漸找回了自我,我想到還有很多真正的瞎子,我曾經關注過他們嗎?他們不是更加悽慘嗎?每個人都有一條屬於他自己的路,我終於找回了自己。

生21:那還是非典的時候,爸爸出差去了,然後滯留在外地,媽媽是高三教師,吃住在學校,以示和學生共同戰勝危機,我們放假了。我哪也不能去,哪也不敢去,很多時候,我感覺到世界好象遺忘了我。可是,想到那些病魔折磨的人,想到那些與魔鬼打交道的醫生,我咬咬牙,最終,還是信心百倍的堅持下來了。

師:説得很好,非典中很多人看到生命的脆弱,而我們的同學們卻看到了堅強。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生22:有一年,爸爸的工廠破產了,大人整天不在家,我一個人呆在大大的房子裏,我感到了滅頂之災,那是我人生中的一場劫難,我以為我的天踏下來了。後來,危機過去了,這對我是人生中的一閉財富。

師:好,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貧困是人生最好的大學。同學們的體會很深,看來,我們已經逐步走近史鐵生了。我們繼續,作者在地壇中“想了好幾年”,終於找到了答案,解答了生與死的問題,從殘疾的陰影中走出來,那麼,接下來的關鍵問題是怎樣活下去,怎樣面對殘酷不公正的命運。所以,在課文的第二部分,地壇從我們眼前退去,逐漸成為一個背景,我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更加偉大的形象,一個憂心忡忡,努力為兒子的病情和出路多方奔走的母親。在這裏,作者重點寫母親對自己的人生啟迪。作者是怎樣寫這些啟迪的?誰來挑戰?

生23:重點寫母親對我的理解。

師:好的,能否具體説説。

生23:好的,作者説“母親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所以,母親對“我”的愛不是溺愛,而是尊重。母親希望從尊重入手,走入“我”的心靈。以便更好的瞭解兒子,幫助兒子。

師:然而“我”,卻緊緊地封鎖起自己的內心,讓母親不知所措。是這樣吧?

生23:是的,在文中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作者連用了五個“她知道”,充分説明了母親善解人意,深深地理解兒子,懂得如何關心兒子。母親知道兒子應該有一個自己的空間,一個“發泄”的地方,於是,她把一切擔心和痛苦全部埋進心底,默默擔當母親的責任。

生24:是這樣的,作者如此痴迷地壇,母親從感情上來講,是不放心的,兒子去地壇,那是一個脱離了她的視線,讓她目不能接的地方;但從理智上,她感到兒子需要地壇,需要一個獨處的地方,治癒自己的傷口,完成人生的認識。所以,母親一方面憂心忡忡,一方面又深明大義,提心吊膽卻又心甘情願的看着兒子融入地壇。這種矛盾心理正顯示母親的偉大。

師:這個“融”字用得很有意思,把史鐵生和地壇的精神上的牽連表示出來了。讀了這些有温度的文字,你們覺得母親最能打動我們的是什麼?

生25:是母親一個最大的賭注。讓兒子獨自去地壇,“如果他在那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只好由我來承擔。”這正是母親的偉大和過人之處。

生26:是母親愛的無私和博大。兒子的痛苦在母親那裏是要加倍的,但為了給兒子減輕痛苦她又去掩飾自己的痛苦。在母親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中,有我們民族最可寶貴的財富。

師:同學們説的精彩,剛才我們探討的是母親對“我”的理解,還有呢?

生27:還有,是寫“我”對母親的理解。

師:怎麼寫?這不容易,母親理解殘疾的兒子不容易;殘疾的兒子理解母親也很困難啊!

生27:作者寫了一個漫長的理解過程。從煩躁、拒絕母親到懷念追思母親,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只有地壇裏的風從眼前刮過。

師:確實是這樣。當兒子在母親的幫助下,終於用筆撞開一條出路的時候,母親卻看不見了。命運給“我”提供了地壇,地壇給“我”帶來了生機,而母親的生機又給“我”帶來了力量,力量給“我”帶來了成功,成功給母親帶來了驕傲!可是——可是母親卻不在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可以説,這最後一環的缺失對史鐵生的精神生命永遠是最沉重的打擊!

師:誰能夠把作者漫長的理解過程具體化?

生28:作者先設想母親的心理;寫小説報答母親;整日懷念母親;痛悔自己的倔強。

師:為什麼要設想母親的心理?

生29:我有以下理解。第一,設想表明,母親的心理自己開始並不理解,因為在母親生前,我拒絕和母親進行內心的交流,這是作者深切的懺悔。第二,從反面來講,母親幫“我”上輪椅,目送“我”去地壇,有時到園中來找我,那還不足以表明母親的艱難和偉大。母親在家怎麼樣?日日夜夜怎麼想?寫這些,才能使母親形象血肉豐滿,才更能表現母親偉大的愛心。最後,這個設想還能表明,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求索,都有母親的參與和支持。

師:解得好!作者寫小説想報答母親,這是一個樸素的願望,但作者又説這並不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這不是一個矛盾嗎?還有,母親希望我走的究竟是一條什麼路?

生30:作者沒有給我們答案,因為母親不在了,事實上也沒有答案。但我覺得這個懸念很好? 師:好在哪裏?説來聽聽?

生31:對作者而言,他會永遠帶着對母親深切的思念,揹負着母親深厚的期望,繼續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因為路的不確定,探索也就會永無止境。對母親而言,實際上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兒子具體走哪條路並不重要,但這條路一定能讓兒子走向幸福,這才是最關鍵的。 師:你能夠分對象分析,很好。當然還可以從文章寫法上,比如懸念設置的好處上來分析。

生32:作者的成功也許不是母親希望的路,那麼,面對兒子的最後的成功,母親又會有什麼理解和表示?因為母親不在了,這一切都成了懸念,而這個懸念,增加了文章的悽婉,加重了作者的悵惘,這正是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師:課文最後寫道:“這園裏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裏的“車轍”和“腳印”的交織,有什麼深刻的含義?誰來説説?

生33:可以説,“車轍”是作者在地壇裏走過的“路”,是作者的心靈求索之旅。而“車轍”和“腳印”的交織,説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獨立完成的,都混合着母親的精神贊助,都含有母親的憂慮和哀傷!而且“車轍”和“腳印”的交織,還象徵着母親和地壇的重合——地壇是我再生的母親,而母親的博大是虛化的地壇。

生34:在文章中,作者還敍述了這樣一個細節。作者曾經聽任母親找不到自己而不開口叫她。現在,史鐵生沉痛的説,“千萬不要跟母親來什麼倔強。” 作者寫這些主要就是要表示自己的懺悔,這是深刻的反省,也是沉痛的告誡,同時,還要為母親奉獻自己的感恩和懷念。

師:“奉獻”這個詞用得好,從哪裏來的?

生34:從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裏來的。

師:謝謝你,這是我所知道的,我想通過你來告訴同學們一定要學以致用。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誰來幫我們總結一下文章。

生:文章寫史鐵生的一段生命的歷程。作者先為自己的殘疾悲傷,絕望,甚至想輕生,後來從地壇中尋找到生機,從母親的堅韌和毫不張揚的愛中汲取了精神力量,終於戰勝自我,走向人生的輝煌。

師:總結得很精彩。最後,我們男女生分別用一句話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感覺女生要柔弱一點,所以,老師想讓你們談談對命運苦難的認識,希望你們以後要繼續堅強或者堅強起來;男生粗枝大葉一點,我想讓你們談談母愛的認識,希望你們以後細膩一點。先醖釀一下……

師35:好了,女生優先!請——

生36:愛拼才會贏!

師:最好從作品的感悟中來!

生37:戰勝困難的唯一力量是愛!

生38:對自己説,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生39: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完美還是殘缺。

生40:生,如果只是為了等死,那麼,其實每個人都已經死去。

生40:生命中有死亡的悲痛,是因為它同時有生的喜悦;有衰老的無奈,是因為它同時有青春的飛揚。

生40:除了我們自己拯救之外,其他一切歸根結底都不是神聖的。解脱自己,皈依自己,也就必然得到世人的認可。

生40:讓命運的狂風來得更猛烈些吧,因為它可以刮掉我們身上多餘的,把持不住的那部分,

生41:失去最愛的人能讓人心碎,卻也往往能讓人眼睛開啟。

……

師:好了,女生説得很好,該到男生了!

生42:兒子的痛苦在母親那裏要加倍,兒子的快樂在母親那裏也會加倍。

生43:沒有母親的欣賞,所有的成功都會失去一半意義。

師:為什麼説一半意義?

生44:因為還有妻子的欣賞。

(學生笑)

生45:人生有多長,母愛就有多長。

生46:上帝不能給每個人派一個天使,所以,就給每個人一個母親。

生47:世界上最偉大的聲音,是母親的呼喚!

師:同學們説的精彩。我還有告訴同學們一個神奇的現象:世界上的語言迥然不同,但無論哪一個國家的語言,媽媽的讀音都是相同的,這也可以看成是母愛神聖的一個註解!感謝同學們的精彩參與,讓我們在《燭光裏的媽媽》樂曲聲裏結束我們的這節課!

[1]

《我與地壇》學習要點 篇八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我與地壇》。下面、我將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不足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總體構想:(大綱、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三篇文章,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應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所屬單元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同時本篇文章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讀文章,這對於鍛鍊學生的閲讀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新大綱”規定語文學科的性質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説,語文教學不僅要表現出其知識性、工具性的特點,還要表現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點。

所以,我從這兩個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寫景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強學生面對苦難時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養成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脈絡非常清晰。全文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情,我的思緒,注重的是“生命”的意義,第二部分是寫對母親的理解,注重的則是“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對“生命”的疑惑,而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因此,本篇課文的難點在於: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生與死”的思考及對母愛的感悟。而教學重點則應該放在讓學生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從而解開“我(作者)”、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二、説教法

討論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採用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必須問題為中心,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師生和生生的對話、它旨在鼓勵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

另外,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我還採用了通過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法和誦讀法,以激發學習熱情,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三、説學生,説學法

這些學生,剛升入高中人生閲歷還很淺,又剛剛接觸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樣學生偏淺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對深刻的內涵構就成了一對矛盾,怎樣在45分鐘裏讓學生讀懂文章並有所收穫,完成對這篇文章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正確有效地學習方法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一)預習思考法;

(二)誦讀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具體探討、拓展延伸、鞏固探究”等五個教學環節。其中,導入新課估計需要3分鐘;整體感知需要10分鐘;具體探討20分鐘;拓展延伸10分鐘;鞏固探究需要2分鐘。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具體實施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情導入。(本環節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情景導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激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導入新課)

導語: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畢業,文革時為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18歲主動去延安老區插隊落户,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從此以後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豪情壯志,所有的年少輕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樓,他痛苦迷惘過好一陣子,後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辦的一家小廠,在那裏每天畫彩;再後來,他轉向了寫作,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時,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起來為他歡呼時,他倔強的昂起了頭,但淚水卻委屈地流了出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讓我們看看他在《我與地壇》怎樣走過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歲月。

(二)抓住關鍵,總體把握(約10分鐘)

教師要求學生在5到8分鐘內快速閲讀全文,並且用幾個詞歸納出這篇散文的核心內容。

[設計意圖]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閲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閲讀方法,提高閲讀效率。” 因此,我限定閲讀時間,並要求閲讀後歸納概括。通過課堂上反覆訓練,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三)具體探討 (約20分鐘)

這一環節分兩個板塊進行,第一板塊:感悟生命;第二板塊:母愛無言。這兩個板塊我主要是通過問題教學法、分析探究法來完成的。下面請大家跟我走進第一板塊。

第一板塊感悟生命我是通過四個問題來達到我的家學目標。

1、“地壇”部分重在寫景,這些景的特點是什麼?與“我”的處境有什麼相通之處?

2、古園的景物除了荒蕪、冷落外,還有什麼特點?請看文中的這一段文字:

3、面對這些景物,結合作者的情況説説作者得出了什麼樣的思考?

4、在“地壇”的景物描寫後作者提出了哪三個嚴肅的問題?核心問題是什麼?

由第四個問題過渡到第二板塊:母愛無言。對於這一板塊,我主要是通過問題討論法來完成教學的。

邊聽朗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1) 文中寫了母親哪些行動?

(2) 作者設想了母親哪些心理活動?表現了怎樣的母親形象?

(3) 作者寫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動?有什麼作用?

(4) 寫母親與“如何面對命運”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問題有何關係?

第四個問題是重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地壇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為這種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利於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因此,我向學生出示了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約10分鐘)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這個環節的設計把課堂教學向生活延伸)

討論:

1、你有哪些關於“母愛”的體驗?

2、你遭遇過坎坷嗎?該如何正確地面對?

[設計意圖] 讓學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壯,明白生命只有在負重的時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與可貴,以此消融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與痛苦。通過師生對話,展開心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產生愛戴母親的情愫。實現情感薰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鞏固探究(師生共同小結後,教師佈置作業。)(約2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板書,簡要的回顧一下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2、教師佈置作業:

(1)、中國人有句俗語“好死不如賴活着”,當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説題名《冷也好熱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會有人喊生存日艱,有人説要提升生活的質量等等。請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六百字的作文展現你對目前高中生生存狀態的一點思考。

(2)回家後向父母説聲謝謝,併為他們做一件事。

[設計意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與技能。為了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我特設計了這些作業,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

五、説板書:

我與地壇 篇九

一、背景描述

(一)教材分析

《我與地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作者史鐵生在20歲時不幸雙腿殘廢,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複雜難言的感受。作者通過懇切、優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寶貴東西傳達給讀者,用苦難提高了人們對生命的認識。其中瀰漫着沉鬱的人生況味,閃爍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對於少不更事的學生來説,是一次認真思考生命的意義,培養直面挫折、戰勝挫折的能力的好機會。

本單元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分析評價,從而借鑑吸收其中的精華。文中的生命感悟充滿了情感和思辨色彩,適宜學生做探究性學習。可以倡導學生閲讀時有意識地帶着疑問去探尋、追究作者的生命感悟,並圍繞問題對文章進行探究式閲讀,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討,從而獲得一定的認識體會。

(二)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作者在地壇中的心路歷程及獲得的生命感悟。

2、  能力目標:通過探究實踐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合作探討,運用網絡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3、  情感目標:增強直面挫折、戰勝挫折的能力,體驗探究式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體驗作者在地壇中的心路歷程及獲得的生命感悟,學會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討來解決問題。

2、  難點

由於生活閲歷尚淺,學生對作者生命感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程總目標”中也提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可見,課程改革強調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探究式學習。

根據上述理念,學習中教師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對學生的評價應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着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此外,教育要跟上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就必須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本課教學還採用了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使之與語文教學相整合。

二、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先利用網絡蒐集一些和課文相關的資料,如《我與地壇》全文,史鐵生的同主題的文章及其他一些有類似經歷的人物的事蹟,在此基礎上製作好課文的網頁。

(一)提供背景,產生問題

(多媒體展示)作者史鐵生的生活經歷及照片和地壇公園的圖片:史鐵生在20歲時下肢不幸癱瘓,青春韶華,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時間裏精神幾乎崩潰。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中他來到了北京的地壇公園,在這座於風吹雨打中頹圮荒涼趨於沉寂的地壇中,他進行了深沉的思考……,許多年過去了,史鐵生成了著名的作家,現在的他以開懷燦爛的笑容來面對生活……

問題:對該資料你有何感受?

學生可開展討論,在留言版上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做最後歸納:史鐵生在地壇中有過怎樣的心路歷程,他獲得了什麼生命感悟?

( 接受學習重在接受、吸收、積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識成果,吸收人類文化營養,積累、充實、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而探究性學習則要有問題意識,帶着問題去閲讀。有了問題意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才會由被動接受現成答案變為主動探尋事物究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現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沒有問題就無所謂探究。)

(二)閲讀文本,自主探究

《我與地壇》這篇散文對於史鐵生來説可謂意義特殊,他試圖通過這一次寫作去回顧自己過往的生活尤其是殘疾以後的心路歷程,它是回憶,是自省,其中瀰漫着沉鬱的人生況味,閃爍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要求學生仔細地閲讀課文,從中尋找答案。

(有了疑問,發現了問題,就要多方探索,尋求答案。閲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強調培養的是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圍繞史鐵生的心路歷程和生命感悟,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後自由發表看法,預期產生課堂第一個小高潮。

學生基本上能夠從地壇的環境、景物描寫,以及母親無私的愛中初步找出作者的心情變化和生命感悟。

在學生髮言過程中要讓他們適當誦讀課文,體會語言之美,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

(學生是獨立的、自主的個體,學生的生命體驗、學習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維的角度、深度、領悟的境界、質疑的方式也迥然各異,每個學生對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盡相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開展爭論,各抒己見,思維碰撞,最後求同存異。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從別人的發言中吸取智慧。教師應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鼓勵有創見,讓學生在個性張揚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網絡,合作探討

1、組織學生根據不同意見自行分組(3~6人為一組)

2、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實現人手一機)查找資料深入完善自己的看法,(建議採用GOOGLE中的高級搜索功能或用“百度”搜索引擎),可讓學生先瀏覽教師課前製作的網頁上的有關資料。要求在蒐集好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組內進行深入探討,每組用WORD文檔做好討論成果記錄,並推舉中心發言人。

教師全班巡視,參與他們的討論,對能力較弱小組多予點撥,這一階段是本堂課重心所在,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

(分組討論要求學生集思廣益,集中優勢力量,使學習能深入化、系列化、創新化,利於探究的順利進行。學生通過彼此的合作與交流,可以互相影響,取長補短,學會相互理解、讚賞、分享和互助,多接觸一些感性熟悉的材料也有助於難點的突破。其次網絡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資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鍛鍊了他們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風采展示,交流成果

各組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談自己的感悟,師生共同評價,從而掀起課堂第二個高潮。

大致可做如下歸納:

地壇景物與史鐵生的心路歷程

“四百多年裏,……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剛殘廢時心情失魂落魄,萬念俱灰

“蜂兒如一朵小霧……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感受到連微小的生靈也有它們的活力與生命意義,心境逐漸開朗振作

“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太陽循

着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體會到地壇與世間萬物的古老永恆,個人的不幸與之相比何等渺小,開始釋懷並珍惜生命

地壇中人物給予史鐵生的影響

地壇是母愛的見證,同時也促成作者去反思、懷念並回饋以同樣深摯的情感。——如《秋天的懷念》裏作者提到要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

通過母愛的感召,“我”由自暴自棄的青年變為堅強的熱愛生活的人,彷彿正是母親生命力量的延續。母親用自己是如何面對磨難的一生的經歷,身體力行地為“我”指出了該有的生活態度。——就像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和美國的精神楷模盲人作家海倫·凱勒一樣要敢於向命運挑戰。

地壇裏的其他人物,如唱歌的小夥子、長跑者、撿燈籠花的弱智少女、散步的夫婦、飲酒的老人等也讓史鐵生體會到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平等,有了對立與襯托,世界才變得五光十色,那麼對待不幸也就能心平氣和了。

(這一階段對學生的評價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着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努力成果要及時肯定,使他們獲得發自內心的成就感,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尋求更多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意味着學習過程的結束 ,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開放的視野。)

三、設計反思

本堂課教學設計的最大特點是改變了以往的授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並在網絡環境下開展自主的探究。教師則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

自主探究和網上信息蒐集處理這兩個教學環節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尊重他們的個性和感受,而像有關生命感悟等難點處,教師則要適當引導、點撥,強化學習效果。開展這樣的教學,面對一個個活躍的學習個體以及讓人眼花繚亂的網上信息,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更新知識和擴大知識面以便在課堂上能隨機應變。網絡化的課堂教學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是如何製作教學課件、如何把它們組織成為符合教學要求的教學資源形式。因此,教學課件也是網絡環境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此外,還要注意教學時間的掌控。

我覺得要上好這樣的課,不僅我們教師得改變觀念,對學生也要在課前就做好思想更新工作,使他們意識到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學習方式,對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有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學中,教學信息的傳播方式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從單向向雙向(或多向)交互式的方式轉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動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信息的內容。換句話説,信息不再是從老師那裏“拿”回來,而是由自己在更廣泛的“時空”裏找回來的,這種學習的主動權是掌握自己手裏,要*主動參與認真探究才能獲得學習成果,從而更快地進入課堂的情境,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