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會《喜福會》有感精品多篇

喜福會《喜福會》有感精品多篇

《喜福會》觀後感 篇一

電影《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以插敍的方式和細膩的手法將四對華裔母女的故事緩緩道出。四位母親,她們生長在中國,準確的説是生長在解放前的舊中國,而她們每一位的心中都深藏着一些不幸的遭遇和或多或少悲痛的回憶。四個女兒,她們生長在美國,接受美國的教育和文化,竭力融入美國社會,她們一方面抗拒母親的施加給她們的希冀,另一方面身上已經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母親潛移默化對她們的影響。

片頭的獨白説“老婦人記得多年前於上海,曾花費不菲買下一隻天鵝。??旅途中,她告訴天鵝説,在美國我會有個像我的女兒,在那兒,她無需仰仗丈夫鼻息度日;沒人會看低她,因為她將説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要她成為一隻比期望中還要好上一百倍的天鵝。??這羽毛雖不值錢,卻是來自遙遠的國度,一直載負着我的期盼。” 這一根鵝毛承載的是母親沉甸甸的期盼,她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重演,希望女兒不像她一樣是隻不起眼的鴨子被人驅趕,她希望女兒成為一隻高貴的天鵝自由自在。母親希望女兒能承襲她的願望和期盼,能過上母親理想中的天鵝般的生活。

“她們憂心忡忡,雖然女兒們已經説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卻輕忽了她們來到美國的夢想。”女兒們在這一場文化衝突和交融中艱難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不得。同時這一場文化衝突和交融集中表現為四對母女在相處中的矛盾、誤解以及沉默。女兒們想極力擺脱中國式的文化模式,但最終還是無法超越自己的文化之根,仍落入與母親相似的命運中去了。“我們宛如上樓梯,一步又一步,或上或下,永遠重複着相同的命運。”所幸,最終母女們能坦誠地交流,女兒們理解了母親們的苦心,母親們也卸下了心中的擔憂。這一場跨文化的交流終於有了好的結果。

這是一部改編自華裔作家小説,由華裔導演執拍,由華裔演員主演的好萊塢電影。因此整部戲處處可見跨文化交流、傳播以及衝突中的真實細節。首先是語言,影片以英語為主,母女間的對話也都是英語,主人公君還要求阿姨們不許講中文以防她們打麻將作弊。因為君(包括其他的女兒們)聽不懂中文、看不懂中文,也不會説中文。語言有很多種作用,包括交際、情感表達、表達身份,還有區分文化。母親和女兒語言上的隔閡也是造成她們多年來交流失語的一大重要因素。並非母語的英語或許難以傳達母親們的良苦用心,更難以向女兒們傳遞傳統的文化。其次是喜福會,喜福會是君的母親蘇一手操辦起來的,是每週聯絡起四個母親的一場重要的聚會。母親們在喜福會裏尋找文化的認同和慰藉,在這裏她們可以打麻將,可以做中國菜,可以用中文拉家常。這一種聚會的形式和意義類似於同鄉會。這是外國人所沒有的。每一箇中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點鄉土情結,他們的根深深地種在中國的土地裏,種在家鄉的土地裏。不管走得多遠,那一縷的鄉思也會牽扯着出門在外的遊子,引他們頻頻回望故鄉。中國人對族羣文化很看重,有很強的過去時間導向,所以不僅是海外,國內的各個省市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同鄉會存在。一羣有相近文化背景的人能夠通過同鄉會尋求陪伴和慰藉,也能更好地保存下他們的傳統文化。然後是高低語境,當安美阿姨端出她的拿手菜——蒸魚時,她説“這道菜做的不好,味道有些淡,請包涵”,這是中國人表示禮貌的自謙,或者説是極其含蓄的自誇。而不懂中國文化的理查則理解為蒸魚的確味道不好,自作主張地幫安美阿姨倒了許多醬油在菜裏。當然後果是非常尷尬的了。這一場景很充分地表現了不同文化間的高低語境。在高背景文化中,一條信息的語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比較少,而大部分信息隱含在溝通接觸的過程中,涉及到參與溝通人員的背景、所屬社團及其基本價值觀,比如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而在低背景文化中,信息表達比較直接明確,語言是溝通中大部分信息的載體,比如美國、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所以處於低背景文化的理查自然不會領會處於高背景文化中的安美阿姨所説的那些自謙的話語。

影片中幼年的女兒們跟母親的回憶,讓我想起一份研究,關於在美國的父母的認可對孩子的影響。研究者觀察了孩子對父母認可的重視度,當研究者告訴孩子們測試的成績將會告訴他們的父母時,亞裔孩子明顯會更加努力希望展現更好的成績,而美國孩子則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反而他們會問:“So What?!”可以看出,即便這些華裔的孩子成長在美國,接受美國教育,與美國人交流,而且或許也能進入美國上流社會,但是那些文化裏的烙印是磨不去,那些家庭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揮之不去的。而且他們與生俱來的東方面龐以及烙印在骨子裏的傳統價值觀使他們在美國圈子裏又被排斥為“他者”。

值得一説的是,這些家庭裏兩代人的交流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上一代人往往持有中國式的文化,而下一代人往往既不願承襲老一輩的文化又不能完全進入到西式文化圈內。這樣艱難的家庭交流是東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在思維模式、言行風格等都有巨大的差異。但是也正如影片最後那樣,要跨越這樣的隔閡必須雙方都坐下來坦誠地交換意見,相互諒解、求同存異。

喜福會觀後感《喜福會》有感 篇二

高一時買了《喜福會》以來,我已經看了不下五遍。

這本書是以四個中國女人逃難到美國並開始新生活為背景而展開的,講述了她們以及她們四個女兒的故事。本書內容基於複雜的時代背景,複雜的文化環境所,引起了我的諸多感悟,特別是“童養媳”江林多的故事,觸發了我最多最深的思考。

江林多是一個太原普通人家的女兒,早在她兩歲時家人給她與姓黃的一大户人家定了婚事,所以從她小時開始,母親就把她當做“黃家媳婦”來看待。十幾年過去了,由於汾河發大水,把江家沖毀了,於是她們家只能把她提前嫁去黃家。她為了信守父母的承諾,不給父母丟臉,從一名棘手、倔強、有自己想法的女孩變成一名只會盡心盡力的服侍着挑剔的婆婆和丈夫的乖媳婦。後來婆婆因她不能為她那14、15歲的丈夫生出孩子而故意刁難她,正是因為這樣,使她發現自己就算無論盡多大的努力也無法討好自己的婆婆,於是她突然覺醒了,發現了自我的價值,遠赴美國開始新生活。

看完這個故事梗概,想必很多人都會感歎江家父母的狠心以及江林多的尋找自我的不易。在我看來,這個故事正是中國上個世紀父母的真實寫照。他們會為了孩子的未來而狠心放棄一些東西。林多的母親狠心地很早就為自己的女兒定下娃娃親,從小當別人的女兒一樣來養她。看似狠心母親,其實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她的人:即使留下豐厚的嫁粧,但在臨別時還是不聽丈夫的勸阻把祖傳的珍貴的赤璋留給女兒。而給她留下的最後的話是:好好聽黃太太的話,別丟我們家的臉。母親的初衷只是想讓女兒能嫁個好人家,安安分分的生活。可是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林多失去了自我,為了母親的期望,為了母親的想法而生活。

古往今來,母愛的偉大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卧冰求鯉這類故事也體現了孩子對父母的付出。母親與女兒,父母與孩子,不是僅僅表面看到的只有單方面付出的關係,而是相互依賴、反哺的。就像很多當代的單身青年一樣,面對父母的催婚而苦惱,其實他們大可以任性一把,對父母説“我的婚姻不用你們操心。”可實際上這麼做的又有幾個呢?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總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已經在上學時為他們擔憂學習,畢業時為他們擔憂工作了,所以只能乖乖去相親以求快速解決父母的憂慮。犧牲自己的幸福來換取父母的快樂,這可以説是很多人的做法了。

這個做法是對是錯,其實並不重要。為了所愛的人犧牲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喜福會》觀後感 篇三

全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在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温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姊姊時,卻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書中的四個中**親,都是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來到舊金山的,她們每個人都將自身的一部分,永永遠遠地遺留在中國大陸了。然而,她們不得不入鄉隨俗,以美國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她們信奉上帝,也畏懼海龍王,在一次仿效美國生活方式的海邊野餐中,他們中的一個家庭丟失了一個兒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她們只覺得危機四伏,險像環 生。母親們為着給自己家庭爭得安寧之地,幾乎天天與某種説不出的驚恐在抗爭,擔心着某種禍患成為現實,避免着種。種暗礁旋渦,猶如古代受凌退之罪的犯人,一刀一刀地承受着痛苦,直到離開這個世界才得到解脱。母親們最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女兒。女兒身上,寄託着她們種。種未遂的心願,她們希望生在異國的女兒,能成為一隻華貴的天鵝。然而事實卻令她們失望:這些女兒們是“根本沒見過世面的美國出生的傻瓜”,母親們只能“無奈地看着這些女兒們長大成人,生兒育女”,從而發出“我與女兒隔着一條溝,我永遠只能站在岸的這邊觀望她”的悲歎。 美國女兒也有她們難言的隱痛:她們自認是美國人,但母親卻用中國人的準則去要求她們,而社會又將她們排在“少數民族”之列、正宗的美國人之外,這種偏見,甚至影響了她們的婚姻。更令她們苦惱的是,那流在她們體內的中國血液。她們有着天生的中國式的謙虛、温順,這使她們對自己的真正美國丈夫、純美國式的家庭生活方式束手無措,迷惑不已,從而導致了婚姻上的危機甚至完全的失敗!母親們為了與女兒溝通,苦口婆心地給她們講述自己以及自己母親的故事,讓她們都有了自己的新的生活。電影的結局,她終於與她失散多年的同母姐姐在在大陸相見,不論美國女兒還是中國大陸女兒,雙方都共有一個偉大的中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