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才子紀曉嵐的生平簡介(多篇)

清朝才子紀曉嵐的生平簡介(多篇)

生編撰《四庫全書》 篇一

紀曉嵐以才名世,號稱“河間才子”。一生精力,悉付《四庫全書》。

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00卷,收正式入庫書3461種;存目書6819種,93500餘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始纂修,初稿成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總目》卷帙浩繁,翻檢不便,又刪節編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其進獻之書有105種,入存目者41種。藏書鈐有“春帆校正”、“心與古人會”、“校書天祿”、“河間紀昀”、“瀛海紀氏閲微草堂藏書之印”等。

話説當時紀先生的《閲微草堂筆記》當時每脱一稿,即在社會上廣為傳抄,同曹雪芹之《紅樓夢》、蒲松齡之《聊齋志異》並行海內,經久不衰,至今仍擁有廣大讀者。魯迅先生對紀曉嵐筆記小説的藝術風格,給予很高的評價,稱其“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敍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中國小説史》)

紀曉嵐的生平簡介 篇二

紀(jǐ)昀(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又字春帆,晚號石雲,又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諡號文達,直隸滄縣(今河北滄縣崔爾莊)人。

在文學作品、通俗評論中,常被稱為紀(jǐ)曉嵐。清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影視劇形象的紀曉嵐,有鐵齒銅牙,三寸不爛之舌,身材高瘦,但根據史料記載,因紀(jǐ)曉嵐本人肥胖,近視,患有輕度口吃,所以顛覆了常人對他的印象。其實我們看古人不是看長相而是看他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