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典型做法介紹材料

美麗鄉村平安路上的守護者

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典型做法介紹材料

崇信縣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東部,取“推崇誠信、保境為信”之意。青山碧水,溝通阡陌,果木飄香。馳騁於崇信的鄉村公路,一幅幅美妙的新農村畫卷徐徐展開。崇信縣全力構建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勤務運行新機制,讓蜿蜒在黃土高原上的一條條鄉村道路成為老百姓心中的“幸福路”和“平安路”。

崇信縣境內各類公路667公里,其中農村公路577公里,佔總里程的86.5%。註冊登記各類機動車2.2萬輛,駕駛人員2.1萬名,其中農村“五小”車輛和駕駛人員分別佔總數的69.7%和66.3%。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深化交管機制警務改革,夯實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基礎,着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農村道路治理新格局,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崇信縣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突出成效,來源於特色鮮明的“1234”工作法

圍繞一個目標。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防事故、保暢通、護安全、惠民生”為目標,把道路交通安全作為平安建設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指導、鄉鎮主抓、羣眾參與、綜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格局。同時,探索建立了交警統籌管幹線、派出所參與管鄉村和路長巡線、勸導員守點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機制,率先在全省推出警保合作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四位一體”綜合服務站,全縣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連續5年呈下降態勢,連續2年被省道交委評為交通管理工作先進集體,連續4年被市道交委評為交通管理工作先進縣。

破解兩個瓶頸。一是破解人員不足的瓶頸。創新開展“交所合一”“交巡特”勤務模式,確保派出所和交警中隊警力達到12人左右,着力構建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高效基層交管隊伍。二是破解經費保障不足的瓶頸。先後投資1280萬元,建成交管站7個、交管室79個、固定勸導站23個,新建和改擴建派出所和交警中隊業務用房5個,實施了“智慧交管”工程,將勸導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並全額保障,有效解決了經費不足的問題。

打好三套組合拳。一是打好“交所合一”組合拳。將全縣6個交警中隊移交屬地派出所統一管理,打破了“單兵作戰、各管一攤”的常規用警模式,註銷報廢機動車276輛,在全省率先實現兩個100%目標,被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二等功。二是打好“警保合作”組合拳。大力推行“共防、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服務模式,建成警保合作標準化勸導站6個,加大人員培訓力度,着力打造集隱患排查、安全宣傳、信息採集、違法勸返、保險代辦和事故協理於一身的“六位一體”農村勸導員隊伍,實現了“一站多能、一人多崗”。三是打好“交巡特”組合拳。將交通執法力量與特巡警大隊進行了整合,組建了交通安全管理隊、輕騎快反隊和巡邏防控隊3箇中隊,開展24小時查控勤務,見警率、管事率和民警執法權進一步提升。

構建四站一體機制。一是構建公安防控檢查站。依託所隊聯勤聯動,在重大節會、敏感節點期間,以縣城為中心,設立臨時公安檢查站5個,加大聯勤檢查頻次,形成了輻射東西南北中的環城防控圈,有效提升了源頭治理和動態管控的能力。二是構建警保聯動服務站。加大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統、“農交安”手機APP、交管12123和保險業務“V盟”系統等推廣運用力度,積極引導工作人員通過公安交通管理“六合一”平台和車駕管自助服務機就近辦理業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三是構建交通安全檢查勸導站。對原有勸導站進行了升級改造,由110指揮中心向附近交管員、勸導員發出指令,引導交管員、勸導員通過手機APP快速處理輕微事故。四是構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站。以“楓橋式派出所”創建為抓手,進一步加強農村羣眾矛盾問題排查調處力度,有效預防了“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發生。

崇信縣始終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得更牢,嚴格按照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工作部署,建設符合縣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特色的立體式、全方位責任措施和有效機制,將交通管理延伸到田間地頭,全面提升了交通治理效能。

山水白雲間,坦途展新顏。一條條美麗的鄉村公路,正承載着崇信百姓的新期待,通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