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為了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以下簡稱《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貫徹執行,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對《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一、基本情況

十三五以來,各級政府積極學習宣傳貫徹執行《農業技術推廣法》,基本構建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一是加強了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目前,市縣鄉三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443個,在編在崗農業技術推廣人員1487人,農技指導員定點聯繫村1134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7%。二是發揮了本地院校技術推廣和人員培訓的積極作用。朝陽農業學校創建了校企聯合型農業技術推廣點,同20餘家單位合作開展了技術推廣和課題研究;朝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利用食品檢測檢驗專業的人才、設備優勢,為我市及周邊地區提供了304個項目、9000多個批次的產品質量檢測服務,組織86支專家團隊、400餘名專家深入園區、企業開展技術服務。五年來,朝陽農業學校培訓農業技術人員近3000人次。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技術服務水平。市農業農村局廣泛推廣使用“中國農技推廣”APP,全市各級農業技術人員使用覆蓋率達到98%,累計發佈農業技術指導日誌10萬餘條,上傳農情信息6.23萬條。市科技局充分利用“市農業科技網絡圖書館”,發佈信息2.5萬條,積極為農民及農業技術人員提供公益性技術服務。四是發揮了省級在朝科研院所技術推廣的積極作用。省微生物研究院三年來建立了食用菌、蔬菜示範基地22個,示範推廣技術35項,示範品種35種,共計推廣示範面積6850畝。省旱地農林研究所與4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93個村開展技術合作開發和成果轉化,示範推廣農作物、林木優良品種140餘個,示範推廣生態安全的新技術120餘項。五是搭建了與省級科技特派團和農業科研院校的合作平台。爭取省級科技特派團32個、科技特派組4個、科技特派團、組、員人員總數達到460餘人,累計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400餘項。建平縣興沃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朝陽廣碩牧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南京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院校進行合作,轉化落地科技成果210項,為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技術資源分散,尚未形成工作合力。目前,我市的農業技術資源主要分屬於市縣兩級農業農村局、省級駐朝科研所、中高等學校和部分生產經營農業投入品的企業,全市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缺乏統一的規劃,各部門之間缺乏分工和協作,沒有形成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合力,制約了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的實效性。隸屬於市農業農村局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因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保障,無法為全市農業發展提供從土壤到產品的檢驗檢測技術支撐。

(二)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機構改革後,原林業部門的部分技術推廣機構不健全,一些林業技術專業人員處於閒置狀態。全市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年齡普遍偏大,專業技術水平不高,不能及時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術和政策,全市農業技術推廣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三)農業技術教育培訓機構規模小,力量分散。我市唯一的農業中等專業學校已與朝陽工業學校合併。目前,僅保留了6個涉農專業,僅有專業教師21名、在校生798名。同時,卻承擔着省、市委託的對各類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户培訓的任務。朝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僅有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和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兩個涉農專業,僅有專業教師23名、在校生90名。全市現有的農業技術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根本難以滿足我市對實用型農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四)土地規模化經營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市有耕地面積787萬畝,其中設施農業面積59萬畝。全市土地流轉面積241.8萬畝,土地經營規模在100畝以上的農户只有1185户,僅佔全市所有農户的0.18%。一家一户小地塊、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績效考核。市農業農村局作為全市農業技術推廣的行政主管部門,要制定全市農業技術推廣計劃,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統籌推進項目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要建立和完善對相關部門及縣(市)區的考評機制,明確考核任務,量化考核標準,切實增強各相關部門的工作實效性。要整合現有檢驗檢測資源,建立健全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提高經費保障水平,開展從土壤到產品的檢驗檢測服務,為我市農業,尤其是設施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二)整合教育資源,提升農技人才培養水平。我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業科教資源相對匱乏和分散,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為了深入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積極推動我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建議市政府整合我市現有涉農師資力量,積極籌建高質量、專業性的農業技術人才教育機構,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農業技術人才,為朝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強市提供人才保障。

(三)推進農業共營制建設,為技術推廣創造條件。進一步合理有序地推進農業共營制建設,充分發揮農業共營制在促進土地規模化、生產機械化、經營市場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依託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聯社土地集中連片、機械化生產水平高的優勢,合理佈局並扶持建立縣鄉兩級農業技術試驗示範基地,通過廣泛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普及活動,拓寬農業技術轉化途徑,不斷提高農民羣眾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引導農民羣眾廣泛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切實提高我市農業發展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四)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策保障。要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法》的宣傳力度,綜合利用新聞媒體、鄉農廣播、網絡終端等媒介,宣傳普及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成果,營造濃厚的農業技術推廣氛圍。要及時總結和宣傳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和成果,積極發揮典型示範和引領作用。要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農業技術成果轉化、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優惠和扶持政策,為全面提升我市農業技術推廣能力和水平提供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