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學科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漢語言文學學科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漢語言,中文專業畢業論文 篇一

文化對語法的影響

文化對語言有影響,這是一般人都贊成的,並且其影響突出地反映在詞彙和文字上。但是對語法的影響究竟怎樣,有影響還是沒有影響,看法就不同了。就是説有的,其看法也不盡一樣的。語法是語言的要素,説文化對語言完全沒有影響,恐怕不客觀,平心而論,應該説,文化對語法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文化對語法究竟有怎樣的影響?這是我們應該回答的問題。

語法一詞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指語言規則,一個是指語法學。因此文化對語法的影響,包括對語法規則和語法學的影響兩個方面。語法規則,在不同的時期和學派那裏,它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從現在比較開放的視角來看,語法規則包括詞語、句子和篇章的構成、理解和表達的法則。語法規則是人類長期抽象思維的成果和社團約定。作為抽象思維的成果,它具有極大的人類共性;作為社團約定,它具有民族、區域和團體的個性。因而,我們認為,文化對語法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兩方面:人類文化對其語言語法的產生、發展和變化的總體性影響,不同社團所使用語言的語法差異反映出的人類文化的異同,折射出的具體影響。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文化包括語言,即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按照這種理解,語言是人類文化的產物,不同語言的差異都是文化的差異。討論文化對語法的影響一定是取狹義文化論,即語言和文化是分屬兩個不同的範疇。確定文化對語言的影響,必須要發掘出文化的理據,或發掘出語言與文化在類型和特徵方面的共性。文化對語法的影響,簡言之,是一種相似性影響、特徵性影響和類型性影響。

一文化對語法的總體性影響

從總體上看,幾乎可以説人類的文化和人類語言的語法是同時產生的。文化的發展特點和語法的發展特點,有着某種程度的相似性。文化對語法的總體影響,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它們之間的相似性。

人類早期最能反映文化的是部落的標誌――圖騰。從中國的情況看,隨着文化的演進,民族的融合,這種圖騰文化標,漸漸消逝了,代之以文化無標,或者少標(服飾、國旗等也應算一種文化標)。人類語言的語法也有相似的歷史表現,形態十分發達的印歐語,總體走向是形態越來越趨簡化,從形態繁標走向語法約標和無標。比如英語的第二人稱代詞you 原來主格單數為thou,賓格為thee,主格複數為ye,而在現代英語裏合成了1種形式(you)了。羅伯特·麥克拉姆等著《英語的故事》(秦秀白等譯,暨南大學出版社1990)第87頁在談到中古英語時寫道:“諾曼底人征服英國時,古英語大多數屈折形式(即詞尾變化)已在口頭語言中消失,??古英語發生的最為重要的簡化或許就是詞尾形式的消失”。同樣,被有些漢學家看作漢語的一種形態的聲調,也是顯現出從多到少的發展趨勢。一般認為,現代漢語的方言是古漢語的歷史投射,或者説現代漢語方言的聲調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着古代漢語的狀況。我們知道現代漢語方言的情況是,有的方言聲調有5個6 個,廣西玉林方言多到10個,但是代表現代漢語共同語的漢語普通話卻只有4個聲調,算上輕聲也只5個。這種情況明顯表現出形式標誌從繁趨約的發展趨勢。

到了近代,隨着殖民主義者的入侵別國和征服世界,文化接觸幾乎是以一種強制的方式,把一種文化和一種語言強加給別的國家和別的民族。但是,由於文化的排他性和語言的排他性是十分頑固的,最後其文化接觸、語言接觸及較量的結果,是殖民者文化和語言的妥協――

形成一種洋涇浜語和克里奧語(creole)。簡單地説,洋涇浜語幾乎是用母語的語法説一種外語,克里奧語則是用大大簡化和異化了的外語語法講的外語。一般認為,洋涇浜語是一種臨時性的語言,而克里奧語被看作是一種新型的語言,這種語言的使用者,不僅用它作口頭交際,還以之作書面語書寫官方文件,把它作為母語傳授。克里奧語的語法,是文化接觸和語法妥協的表現。就是説,不論一種語言的推行是強制的還是自願的,最後的結果常常是以文化妥協和語法妥協為結局。這和殖民主義者的文化推行一樣,在他們推行的產品文化、科學文化、制度文化和信仰文化中,他們是非常希望把他們的信仰文化乃至制度文化,傳給已經或將要被它們佔領的國家及其人民的。可是他們越希望推行的東西,對方接受起來卻越困難;他們越強硬,對方接受就越難。後來,為了讓對方接受,推行者不得不放寬很多要求。所以,可以説,殖民地時期,中國人民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大眾,所説英語的語法,和他們所信奉的洋教、所實行的某種制度一樣,都是兩種文化兩種語法妥協的產物。

文化妥協和語法妥協,經過較為漫長的歷史演變,其結果是一種新的文化模式和語法系統的誕生。這種妥協的文化和妥協的語法,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一種中和文化與中和語法,或者説是幾種文化和幾種語言的融合(因為妥協是雙方的)。

如果從語法種類和文化種類的角度看,文化融合和語法中和,是文化發展帶來了人類文化和語言語法的增容。不僅東西方兩種大文化大語言之間,就是次文化和方言共同語之間,也是如此。就拿疑問句句式來看,在袁家驊等的《漢語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第2版第55頁)列出漢語疑問句式中,“v不v?”“a不a?”是普通話的句式,“v不?”“a不?”是方言句式,其舉例是:

普通話是不是?好不好?

雲貴是不?好不?

可是到了現在,在很多人的“普通話”語感裏,它們幾乎全都是可以接受的普通話句式了。如範繼淹《是非問句的句法形式》(《語法研究和探索(2)》,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89頁)所列的普通話動詞問句句式就包括“v不”這種形式:

a. 你買不買?b.你買不?c.你買嗎?

a.他來不來?b.他來不?c.他來嗎?(該文沒有討論形容詞構成的問句)不過,從文化和語言接觸的包容性來看,兩種語言和次語言使用者共享的語法系統,其包容性不是均等的,往往是弱勢的一方包容強勢一方,而不是相反。在人們的直覺裏,好象很多時候是在外國生活的殖民者能接受殖民地的文化,而殖民地人民不太能接受殖民者的文化。同樣,方言區操普通話的人,在語言上是處於一種弱勢,因而其“語法系統”往往會大於老北京人的普通話系統。比如:非北京人操普通話可能會説“你吃不吃飯?”“你吃飯不吃飯?”這兩種句式,而北京人可能只説後一種。

文化對語法學的影響,是把她越來越具有的包容性和越來越豐富的特色,投射到語法學的各個方面。從語法的內涵和外延看,本世紀初,它還主要限於詞語屈折變化的狹義形態,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漢語被認為“沒有語法”;接着,形態越來越不發達的英語,在語法學中較先把語法擴展到句法,在這個意義上,漢語有語法了,70年代以前的一些漢語語法書,常常是把語法定義為“組詞成句的規則”;最近一二十年來,語法概念的豐富和差異簡直讓人激奮:如用結構主義理論寫的語法書,其語法定義是語言的結構規則,而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其語法,則又是人腦中世代遺傳的一套言語生成能力。在中國,語法學的主流,是在不斷地擴大着其規則的對象內容,語法由詞、短語(詞組)、句子的構成規則,擴大到句羣直至篇章的結構規則和使用規則。不僅如此,有的漢語語法學研究,還涉及到投射在語言結構中的交際規則和信息傳遞規則。漢語語法學的語法分析,也由50年代60年代用邏輯、形態、詞類、結構關係分析句子、修改病句,發展到用結構層次、語義關係、語用價值、交際傳息功能,來解釋句子的語形構成、語形和語義的對應關係、句子容入信息和釋放信息的

規則等等。漢語語法學體系,也在經歷了30年代――60年代黎錦熙為代表的“詞本位”、70年代――80年代朱德熙為代表的“詞組本位”的一統體系階段,進入到邢福義提出“小句中樞” 、徐通鏘提出“字本位”、馬希文提出“語素本位”的多元體系紛呈的探索爭鳴階段。與此同時,各具特色的語法研究也得到較快的發展。

總的來説,從以上一些個方面看,文化對語法的總體性影響和制約,體現為文化和語法較深層次上的一種特徵相似性。

二多種語言的語法所反映的人類文化異同

多種語言的語法所反映的文化異同,是不同文化對語法的局部影響或組成部分的具體影響。在這方面,不同語言的語法有時反映出文化的共性,有時則是反映着文化的個性。這裏的多種語言,既包括不同種族的語言,也包括一種語言的方言。因而其“種”有的是邏輯上的“屬”。為了討論文化的方便,我們可以在不同層次上給語言分“種”劃“屬”。

眾所周知,英語和漢語分屬印歐語和漢藏語兩大體系,但是兩種語言的語法,在體現男女身份的表達上,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英語有好些表女人身份的詞是在表男人相同身份的詞上面加一些詞綴(如:神god /女神goddess, 皇帝emperor/女皇帝empress, 男主人host/女主人hostess, 英雄hero/女英雄heroine),漢語也有好些表女人身份的詞,也是在表男性相同身份的詞語的基礎上,加上“女”字或相當的詞語。例如:他是一個司機丨她是一個女司機;他是一個作家丨她是一個女作家;他是一個英雄丨她是一個巾幗英雄。但是稱説男人一般不説“男”字。

在語法學裏,一般稱帶有表示區別的多出部分的語言形式,為“有標”或“有標式”,沒有帶的為“無標”或“無標式”。無標一般是在生活中佔文化主導地位的,如我們吃的肉通常是豬肉,單説“肉”時,一般就是指豬肉,即豬肉可以是無標的。但是説“牛肉”“雞肉”“兔子肉”時,其“牛、雞、兔子”一定不能少,必須是有標的。就是説,用無標表主、表眾、表常用,用有標表少、表從、表不常用,這是語言的語法共性。這種共性是文化主從眾寡的觀念的一種折射和反映。男女身份詞的有標和無標,是由於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來,婦女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社會地位一直處在男人之下,這種人類社會發展形成的共同特點,造成了人類社會共同的文化心理:男人是社會生活的中心和主體,女人是社會生活外圍和附庸,這種特點反映到語言上就反映為表男性的詞成了同類詞語的構成基礎,表女性同類角色的詞只能是在男性相同角色詞上派生。反過來,如果一個地方的一種社會角色是以女性為主體,即其職務一般是由女性來擔當的,那麼該詞就是指女性。如果偶爾有個男性充當其“職”,“男”字就是必須出現。如“保姆”一詞通常是從事家庭服務工作的女性,但是男士要出任這種工作,必須稱他“男保姆”;同樣,“護士”通常是由女性擔任的,男士做護士一般得説成“男護士”,“媒婆”和“男媒婆”稱呼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情況下,女性身份就成為無標的,男性身份就變為有標的了。

接觸過英語和漢語的人,或比較過英語和漢語的人,可能有一個感受是共同的:漢語和英語有些句子成分的語序是倒過來的。例如:當我們説到年、月、日的時候,當我們説到國家、省、市、區、街、門棟和某個人的時候,漢語都是從大到小,最大的放在最前面或最上面,按大小順序依次排列,而英語則剛好相反。這是不同語言語法反映的思維文化差異。

同樣,當我們説“教堂的醫院”的時候,這個醫院是屬於教堂的;當我們説“醫院的教堂”時,則這個教堂是屬於醫院的。可是英語相同的語序所表達的所屬關係,卻剛好和漢語相反。1988年《國外語言學》第1期上刊載美國學者戴浩的一篇文章《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該文列舉了許多事實説明“漢語語法的基本手法彷彿是按照某些具體的概念原則把句法單位編織在一起”,“把動詞作為中心參照點,按時間順序來排列跟動詞有語義聯繫的成

分”,“它的順序跟思維之流完全自然合拍”。例如:

漢語 他從舊金山坐長途汽車經過芝加哥到紐約。

英語 he came to new york from san francisco through chicago by greyhound bus.(他來紐約 從舊金山 經過芝加哥 坐長途汽車)

很顯然,上面所舉的英語句子,從時間先後看,英語的語序是看不出與邏輯的聯繫的,或者説,英語的語序有與邏輯不一致的純語言結構順序。

把上述兩種語序現象綜合起來,是否可以説,漢語的語序,是邏輯事理的順序,這種語序的選擇,可能與漢文化“尊天理、重長幼”的文化心態有關,漢語的語法好像是在把邏輯事理看作一種天理,語法跟着天理走;英語語序可能與他們的文化“尊後天地位、重主僕關係”的社會價值觀有關,語言結構的主從,被看作後天地位尊卑的一種類型?

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們經常愛講這樣一個笑話:某留學生漢語學得相當好,一天他對一位中國姑娘説:“你很漂亮。”姑娘友好地説:“哪裏哪裏。”可是這位留學生一聽可緊張了,一緊張母語也就出來了:“every where, every where.。”(每一個地方都很漂亮)。這種笑話的產生,從一方面看,是留學生不懂“哪裏哪裏”的非疑問用法。很可能他學漢語時,老師一般只教了與外語肯否對應的應答和回答。從另一方面看,是留學生不瞭解漢民族文化所致,因為中國人聽到讚揚是用謙虛的方式應答,否則就會被看作比較輕浮。

不僅如此,就是肯定和否定的簡單應答,漢語和英語也不盡一樣,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否定問句所問內容的肯定回答上。例如:

漢語你不是從美國來的?

對,我不是。

英語aren't you from america?

no, i'm not. (不,我不是)

同樣的信息內容,漢語是用“肯定”(對)+“間接引用”回答,英語是用“否定”(no)+“間接引用”回答。

如果從語言的角度看,兩種語言的簡答方式都由兩部分構成:(1)前導性的總説簡答(是,不;yes, no);(2)後續性的具體回答(細説)。就其前導性的簡答看,英語的肯否是跟着細説(的語法形式)走,是“據後”決定答句“形式”的“定形”性回答,後面是肯定形式,總答用yes,後面是否定形式,總答式用no。而漢語的總説,其肯否則是跟着細説的句子的性質走的定“性”回答,即若細説句是肯定對方的講法的,用“是”,否定對方講法的用“不”。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説,英語是崇“法”的遵“形”語法,漢語是尚“理”的守“意”語法。

從文化的角度看,肯否回答和對讚揚的應答,都涉及到應答的肯否問題:在受到讚揚時,英語常常是用謝謝來回答,是一種禮貌的肯定;而漢語則是以謙虛來對待,屬於一種文化否定。同樣,上面的前導性簡答,漢語用肯定的,英語用的是否定。即兩種語言是用相反的語法方式,表達了相同的語言交際功能,並且在各自的語言裏都表現出出色的“服務”功能。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問題的答案也可能只能從文化中來找:可能是英語文化是大寫己方i(我),漢語文化是大寫對方(你和他人)。因為英語回答讚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簡答句也是採取標明自己答句語法性質的形式,而漢語受到讚揚時則是怕對方和他方有失落感,是通過否定或貶低的方式,使自己屈居他人之下,求得大家心理的平衡。總之,漢語母語者的語法思維方式,是以對方為中心的,對問句的回答,其簡答句也是以對方為中心,針對對方問句所闡述的命題,來進行肯否的評判。

不過,從很多情況來看,語法差異是跟着文化走的,但是語法差異並不一定總是跟着語言的區劃走。比如我國在種植上有一個傳統的特點:南方是以種稻為主,北方是以種麥為主,因而就形成了跨越方言的稻文化區和麥文化區。兩個不同文化區的人,在製造表“粉末狀”

物質的詞語時,他們都是站在各自文化的角度,選用了其認為最傳“形”的語素構成相關詞語。1稻文化區的人,是用“粉”(“米粉”一詞的詞根)來構成下面的詞:胡椒粉、藥粉、白粉(海洛因);而麥文化區的人卻是用“面”(“麥面”一詞的詞根)來構成這幾個詞:胡椒麪兒、藥麪兒、白麪兒。2我們知道,在我國,稻文化區和麥文化區與方言區劃是不對應的:北方方言的一部分是麥文化區,而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話區和下江官話區以及吳方言區、贛方言區、湘方言區、閩方言區、粵方言區,都屬稻文化區。就是説,文化差異有跨語言區劃的一面,或者説,文化差異和語言區劃有錯位的一面。

總的來説,文化對語法的具體影響,是一種特徵性影響和類型性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不同語言的語法異同和文化特徵與類型的內在聯繫方面。但是語言類型、語法差異和文化差異,不是簡單一一對應的,語法文化差異與其所屬語言區劃有錯位性的一面。

2造詞或詞語的構造,是跨越詞彙和語法兩個平面的語言現象。 參看劉丹青:《科學精神:中國文化語言學的緊迫課題》,邵敬敏主編《文化語言學中國潮》,語文出版社1995,屈承熹:《怎樣為“中國文化語言學”定位》,《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5。

電大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試談西遊記中孫悟空形象》 篇二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

試談《西遊記》中孫悟空形象

姓名:

學校:

學號:

指導教師:

定稿日期:2014年2月

【內容摘要】

吳承恩的《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長期以來就為廣大人民羣眾特別是勞動人民所喜愛。作者吳承恩所刻畫的一個個人物形象,鮮活而又有特點,使書中唐僧師徒四人成為家喻户曉的經典人物。其中,孫悟空是全書中最吸引人的英雄人物。他熱愛自由,勇於反抗;他見惡必除,除惡務盡,不畏艱險,有着頑強的鬥志。他不趨炎附勢、不畏神權,可謂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典型。對於孫悟空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長期以來有着許多不同看法。有人説是農民英雄,有人説是起義叛徒,還有人認為是理想的奮鬥者和改革的英雄。其實,無論是大鬧天宮時的英雄氣概和叛逆精神,還是西天取經時屈服的嫌疑和造福於人羣,都是他人生成長的階段,是一個人實現其人生意義與價值的歷程。因此,研究孫悟空的形象,有着重要意義。

【關鍵詞】孫悟空 勇敢 頑強

目錄

一、人性和神性的完美結合(1)

1孫悟空的人性(1)

2孫悟空的神性(2)

二、不畏神權、頑強鬥爭的英雄形象(2)

1蔑視權貴,桀驁不馴(2)

2勇於鬥爭、堅韌不拔(2)

三、孫悟空是一個愛憎分明、有膽有識的江湖好漢形象(3)

1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羣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着深厚的感情。(3)

2孫悟空還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頭腦,有膽、有才、有識。(3)

四、孫悟空形象對後世的深遠啟發(3)

1他有英勇果敢、艱苦卓絕的鬥爭精神,這可以作為永遠鼓舞我們前進的力量。(3) 2他敢於同邪惡勢力作堅決鬥爭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也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3) 3他有着高度的事業心和頑強的鬥志。這對於從事任何事業的人來説,都是富有啟發和教育意義的。(4)

4他有大志,有情操,不為狹隘物慾所囿,有堅定的信念。有志向,有崇高追求,才會有無比的動力,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4)

5孫悟空形象的典型意義還有着多方面的、極為豐富的內容。(4) 6孫悟空的形象不愧為我們偉大民族力、智、勇的結晶。(4)

參考文獻(7)

試談《西遊記》中孫悟空形象

《西遊記》其中藴含着無窮的文化資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傳奇故事。作者通過虛幻的世界,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其中,主人公孫悟空的形象更是具有重大意義。孫悟空是一隻破石而生的猴子,無父無母,在那水簾洞中,鐵板下發現了一個“洞天福地”,領着羣猴過着“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祿,大反天宮,惹了一場災難。為消災脱難,轉拜佛門,終成正果。他的故事分兩個階段:一是從花果山稱王到大鬧天宮,;二是護衞唐僧西天取經。前後兩個階段的鬥爭對象不同,性格基本一致,那就是在困難面前,他不畏艱險,機智勇敢,頑強鬥爭,善於應付各種妖魔鬼怪。西天取經路上,他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説唐僧離了他就寸步難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不朽的藝術形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英雄成長的形象。

一、人性和神性的完美結合

1、孫悟空的人性

作者塑造的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完全具備了人的性格品質,心理特點

(1)他追求自由,敢於反抗,勇於奮鬥。他歷盡千山萬水,出海訪仙學道,希 望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為了不讓閻王老子暗中管着,保持長生永久,他闖進地府索取生死薄,勾銷猴類名字,又打出“齊天大聖”之旗,要做一個與天地山川“齊壽”的大王,更要做一個與天地神佛齊平的大聖。

(2)秉性驕傲,爭強好勝,略顯無賴虛偽。面對如來佛祖的發問:“你除了長生變化之法,再有何能,敢佔天宮勝境?”他認為十萬天兵天將都耐何不了自己,何妨如來,便道:“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斗雲,一縱十萬八千里。”(七回)殊不知這些功夫在神佛上界也不過是個雕蟲小技。每遇到妖怪,他先把自己大鬧天宮的“豐功偉績”炫耀一遍,再稱對方或是妖怪,或是晚輩,奈何不了妖魔鬼怪時也容不得別人小看,爭強好勝的性格表露無遺。入住水簾洞後,眾猴們都陶醉於快樂之中,他卻一人端坐在上,“列位啊,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何不拜我為王?”這種名至實歸的背後掩蓋不住的是他的逞強好勝,好出風頭的頑劣性。在遇見妖怪厲害時,孫悟空暗想:“??且我照顧八戒一照顧,先着他出頭與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過他,就算他一;若是沒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孫再去救他不遲。卻好顯我本事出名。”(三十二回)可見他有時怕戰不過妖怪,壞了自己的名聲,不惜犧牲別人的名譽,內心的虛偽大大超越了兄弟之間的情義。孫悟空靠着潑皮膽量掌管着許多虎狼豺豹,坐上了花果山大王的座位,他和真正的市井無賴一樣不願接受任何約束。在龍宮索要如意金箍棒後,又要披掛一副,龍王説沒有時,他卻説“‘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當龍王讓他到其他地方尋尋,他又道:“‘走三家不如座一家。’??”,“真個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三回)”本來受人寶貝,就該説聲謝謝,可孫悟空不但不説,反而索不到還要動粗,渾然一個無賴形象。

(3)聰明機智、勇敢調皮。在對付妖怪時,他有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鑽到妖怪肚子裏,打滾、踢腿、上竄下跳,疼得妖怪滿地打滾,不停求饒。等他決定出來的時候,知道妖怪乘機要咬,便機

警地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門牙,使它無能為力,束手就擒。這些都活脱脱地展現了悟空的機警和聰明,悟空的這些性格特點都體現了人調皮、潑辣的本性。

2、孫悟空的神性

孫悟空是神,他戰勝困難,克敵制勝,大都是憑藉着七十二般變化,和手上使的那根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還有他那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他蔑視貌似強大的天國威嚴,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傲立,自稱“老孫”,叫玉帝為“玉帝老兒”;為報復王母娘娘不請他參加蟠桃大會,就來了個“亂蟠桃”,醉酒誤入兜率天宮,在太上老君丹房中大嚼金丹,不屈十萬天兵天將,打爛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又是一場大鬧,使得“九曜星閉門閉户,四大天王無影無蹤”;甚至白骨精變成女子、老太太、老翁,三次戲耍唐三藏,都沒能逃過悟空的火眼金睛,被他一 一識破。這些事情,決不是一個平常的凡人所能做到的,也正是靠着神通,孫悟空才能鬧得天宮,才能除妖降魔,才能取回真經。所以,孫悟空是一個人、神二者完美結合的藝術典型。人,表現了他的社會性;神,表現了他的傳奇性,是一個被理想化了的神話英雄。在取經路上,悟空與妖魔的鬥爭,不僅憑的是神通,還憑藉着機警和聰明,反映了勞動人民要剷除世上一切惡勢力的美好理想和強烈願望。同時也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因此,這個形象一直備受廣大人民羣眾的喜愛。

二、不畏神權、頑強鬥爭的英雄形象

孫悟空在每一成長階段的艱難險阻面前從不退縮,失敗面前從不氣餒,始終保持着旺盛的戰鬥意志和充沛的戰鬥熱情。

1、蔑視權貴,桀驁不馴

孫悟空本是在東勝傲來國花果山上的一個天生石猴,他出世之後,就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川過着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不服人間五國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孫悟空對天神們常常出言不遜。在龍宮得了“如意金箍棒”,打轉水晶宮,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在執法如山,鐵面無私的幽冥界,勾魂鬼把他的魂鎖去,被他打成肉醬,“唬得那些牛頭鬼東躲西藏,馬面鬼南奔北跑”,陰間天子十代冥王,判宮連忙捧筆,飽添波墨任憑他把猴子之類一概勾去,十殿閻王只好躬身作揖。無奈老龍王與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只好向玉帝進表參奏一番。

對人間之王,他更是蔑視。他對烏雞國國王説:“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國國王生病,他用馬尿和藥丸給國王治病。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體現了孫悟空敢於挑戰權威的反抗精神。什麼玉皇大帝,什麼神仙佛祖,在孫悟空眼裏,都比他高貴不了多少,他和他們沒什麼高低貴賤。從大鬧天宮到被壓五指山下,到金箍套頭,這時候的孫悟空在追求個人自由和幸福,他更像一個理想主義者,不屈服於任何權貴和腐朽規則的束縛和壓抑。金箍套頭限制了他自由的本性,在最後封為“鬥戰勝佛”時,最關心的還是觀音菩薩的金箍,而不是封號,他對唐僧説:“趁早兒念個《鬆箍兒咒》,脱下來,打個粉碎,切莫叫那甚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

他只是想捍衞自己“齊天大聖”的美譽,擁有他自己的天地,但不小心惹怒了天神權威,遭受到了個人主義的慘敗。但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抗爭,五百年的高山壓頂,他沒有絲毫屈服和退讓,不惜用自己生命捍衞着自由和尊嚴。

孫悟空的這種對神佛桀驁不訓的作風,是一種對自由的捍衞精神,是一種對人權的維護精神。黑暗勢力再強大也不能阻止他追求自由的理想。

2、勇於鬥爭、堅韌不拔

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他的不妥協,不放棄,永遠戰鬥的精神就更愈發強烈。取經路上,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對這些殘害百姓,興妖作怪的妖魔毫不留情,面對受苦受難百姓敢於解救,是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

在烏雞國和朱紫國,救治了兩位國王。在鳳仙郡,他不厭其煩不辭辛苦,求助玉帝降雨,解救了全郡的百姓。

在滅法國,救下了一萬個和尚的性命。在比丘國,又救下了一千多個小孩的性命。在祭賽國,殺死了祭賽國國王,替兩代和尚伸了冤,報了仇。小説中就通過書中人物之口,讚美孫悟空“專救人間災害”,“與人間報不平之事”。孫悟空嫉惡如仇,為百姓謀福祉的英雄舉止,使之最終修成正果,為天下人所敬仰。

去西天取經,這本來就是一件為民造福的事業,佛祖傳三藏經於世,正是為了渡化眾生。在這樣一件偉大的事業中,孫悟空獲得參與的資格和他實際的參與,已經是在為人民造福了。而之後路上的一切除害行為,不只是為了剷除阻礙自己取經的妖怪,也是造福人羣的延續性行為。孫悟空已經脱離了專為自己鬥爭的性質,而是為了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為了弱者而鬥爭。 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羣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對唐僧總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盡委屈,對取經的事仍然竭忠盡力,對唐僧也一如既往地愛護關心。對豬八戒,他雖然不時挖苦諷刺,有時也捉弄一番,卻是善意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取經隊伍團結。可是他對害人的妖精,卻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時,儘管唐僧念緊箍咒使他頭痛難忍,為了保護唐僧,唐僧用斷絕師徒情義的手段來阻止,仍然動搖不了他除惡務盡的決心。孫悟空形象這一特點,寄託了古代人民要徹底剷除邪惡勢力的強烈願望,表達了廣大人民要求團結鬥爭,爭取自身解放的堅強決心。

三、孫悟空是一個愛憎分明、有膽有識的江湖好漢形象

首先,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羣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着深厚的感情。

其次,孫悟空還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頭腦,有膽、有才、有識。在菩提祖師處學得了七十二變和翻筋斗的高明本領,在太上老君的煉爐中,煉就了火眼金睛,在龍王處討得如意金箍棒,於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但他不因為自己神通廣大就放鬆警惕,或不動腦筋,相反他能夠在異常複雜的情況下敏鋭地發現疑點,尋根究底,揭穿妖魔的偽裝。他善於觀察瞭解,經常找當地山神土地查詢情況,或用火眼金睛觀察動靜,或變成各種小飛蟲到魔洞內部去探聽虛實。他還善於運用各種巧妙的戰術來戰勝妖魔,或鑽進妖魔肚皮,或變成妖魔的親友,或奪取他們的法寶,或搗毀他們的巢穴。什麼妖魔鬼怪,什麼美女畫皮,什麼刀山火海,什麼陷阱詭計孫悟空都逃不過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儘管這些妖魔形態不一,變化多端,有着各種各樣的社會背景,最終還是被孫悟空憑着那雙煉就的火眼金睛識破他們,被打的落花流水。他的膽量是超人的,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隱洞暗穴,他都是視若等閒。他在比丘國,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煎藥,而悟空卻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藥,降伏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孩子的性命。

四、孫悟空形象對後世的深遠啟發

《西遊記》的成功,得益於孫悟空形象的塑造,而孫悟空身上“最閃光”之處集中在“英雄性格”這一內在靈魂之上,是時代精神與社會現實碰撞的產物。

首先,他有英勇果敢、艱苦卓絕的鬥爭精神,這可以作為永遠鼓舞我們前進的力量。在他身上反映了人民征服自然困難的頑強的意志、無窮的智慧和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孫悟空這個形象的可貴,在於他總是鼓勵人們不停地地與自然災害和妖魔鬼怪惡勢力進行鬥爭,摒棄唐僧、豬八戒一類人身上的缺點,給人以鼓舞,值得人們喜愛。

其次,他敢於同邪惡勢力作堅決鬥爭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也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同邪惡勢力作堅決鬥爭時,一方面既要與之嚴格劃清界限,特別是思想上要劃清界限,保持高度

警惕,既不能隨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在鬥爭策略上,不能逞匹夫之勇,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孫悟空在除妖降魔的過程中經常與豬八戒,沙和尚合作且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尤其是人民羣眾的力量不能忽視,從而達到最有效地打擊邪惡勢力。一方面要與惡勢力作堅決,徹底鬥爭,無所畏懼,不能屈服妥協。對於他們我們既要準備“最狠的心”,又要把握住“最利的刀”,只有在鬥爭中求得勝利,不能在屈服中求得生存。

第三,他有着高度的事業心和頑強的鬥志。這對於從事任何事業的人來説,都有着很大啟發和教育意義的。孫悟空真正的頑強,是傾注在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掃蕩一切妖魔鬼怪,實現他那國泰民安的社會理想和長生不死的人生理想上。這才是他之所以有高度的事業心和頑強的鬥志的思想基礎和力量源泉。孫悟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總是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積極動腦筋,戰勝妖魔。只有像孫悟空那樣,有為國為民除害的高度事業心和頑強的鬥志,才能求得生存和前進,才能擔當起完成偉大事業的重任。他那種高度的事業心、頑強的意志和不惜獻身的精神,值得我們引為借鑑。

第四,他有大志,有情操,不為狹隘物慾所囿,有堅定的信念。有志向,有崇高追求,才會有無比的動力,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但任何理想的實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受住時代與社會的考驗。有時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甚至是血的代價(孫悟空大戰紅孩兒時,差點送命),有時要抵擋住各種誘惑,特別是權勢,美色,金錢,要做到“堅如磐石”,心不被外物所役使。這一點,孫悟空身上就體現的很好。沒有堅強的意志與超人的毅力是辦不到的,這就需要調整自我,改變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不斷修身養性,完善昇華自己的人性與人格。我們要靠一種心靈之美,精神之光去贏得自己的未來與生活。

第五,孫悟空形象的典型意義還有着多方面的、極為豐富的內容。例如他那機靈、樂觀、詼諧、英勇、豪邁的性格,既可以給我們以思想上的啟迪和教益,又能夠使我們從中得到生動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

總之,孫悟空的形象不愧為我們偉大民族力、智、勇的結晶,《西遊記》堪稱是我們偉大民族無限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智慧的寶藏。在它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讚賞和學習。可以説不但在我國文學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學史上,孫悟空也是具有永久魅力的偉大的藝術典型。

[參考文獻][1]劉勃。小話西遊[m]。 北京:京華出版社,2014: 106

[2]苗懷明。夢斷靈山:妙語説西遊[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253

[3]吳承恩。西遊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265

電大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月亮代表我的心——淺談蘇軾和他的《水調歌頭 篇三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淺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

月 亮 意 象

淺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月亮意象

摘要:月亮自古以來就被文人賦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內涵,成了他們思念親人、表達志向、排遣寂寞的寄情物。就連一代文豪蘇軾也給予了月亮深深地情感。才華橫溢的蘇軾,一生命運跌宕起伏,遭遇坎坷,面對人生的磨難,他對生活的熱情更加堅執、透徹、成熟。蘇軾在中秋佳節萬家團圓之際,備思其弟,想到親人不能團聚,乘酒興正酣,思緒飛揚、文字靈動,於是就有了千古佳作問世。詞人最初是想脱離這令他煩惱的人間,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現實,面對現實,望月懷人,由中秋圓月想到人間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無常,祝福祈願親人健康長壽。全詩緊緊圍繞“月”字展開,情感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意思層遞進深,在矛盾中歸於放曠,胡仔雲“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給人美的享受。

關鍵詞:水調歌頭 蘇軾 背景 內容 思想 思念 祝福

月亮,地球的近鄰,人類的朋友,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它產生了美好的想象和濃厚的探求興趣,並賦予它豐富的文化內涵,正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所説:“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現在,讓我們再一次隨着他的思緒,來追問一下這美好的圓月,欣賞一下它所代表的純潔的意象。

詩詞原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的文化巨人,也是很有個性的一代文豪,在唐宋八大家中,他與歐陽修並稱“蘇歐”,是宋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詩歌與黃庭堅並稱“蘇黃”,最能體現宋詞的特色,書法上也很有建樹,為北宋四大家之一,繪畫方面造詣頗深,影響深遠,尤其是詞作方面,在鶯嬌燕暱的婉約詞林裏,開拓出一片豪放派的新天地,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歷史上詩文詞書畫兼長着不少,但沒有一個能像蘇軾那樣,在文學藝術的各個領域全方位的代表一個時代的最高水平。

蘇軾雖然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但是他的一生卻起伏不定,遭遇坎坷。20歲時考中進士,成為當時才子的美談,一代文豪歐陽修看罷他的文章,表示要讓他“出人頭地”,年輕有為的他,極受皇帝寵愛,曾被皇帝和皇后看做是有宰相之才而大加鍛鍊。但在後來的新舊黨爭的激烈傾軋中,蘇軾秉承獨立的政治見解,為新舊兩黨所不容,屢受排擠,連放外任,一貶再貶,並且陷於牢獄,大半生顛沛流離,最後病死在常州的旅舍之中。甚為令人哀歎。

蘇軾的一生儘管有接連不斷的坎坷磨難,但是蘇軾既能用儒家積極進取的“入士”思想去堅定自己的信念,又能用道家曠達自適的“出士”思想去超脱自己,還能用佛家的夢幻的空無思想去化解自己,他以卓異的心志和豐富的閲歷,洞悉世事,悟透物理,看破人情,看空一切,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看空一切之後,他並沒有撒手放棄,他的生活熱情並沒有因屢遭不幸而減退,而是更加堅執、透徹、成熟。在他被貶黃州時,他不僅寫出了光耀史冊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而且還別出心裁的吃出了一道名菜“東坡肉”;再貶惠州之時,他樂滋滋的表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這些都以被編入國中教材而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遠竄儋州時,他竟然吟唱道:“海南萬里真吾鄉”遠在天涯海角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家園。貶謫待罪,再別人是難以忍受的困境,他卻能苦中作樂,進退出處、

窮通榮辱、離合聚散,在他已經是無往不適,無適不可了,身處逆境中的蘇軾身懷經倫、躊躇滿志、報負遠大,但苦於報國無門,才華無法施展,因而對現實也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一些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但是,貫徹始終的卻還是他那種熱愛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使他的人品和作品嚮明月一樣煥發出了璀璨的光芒,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

古代詩詞的典籍中,月亮在古典文學史上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就連國中教材中也有大量描寫月亮的詩詞。歸納起來大致上有以下三點。

(一)借月寄託思念之情:從思念的對有象上説又可分為三類。

①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②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寫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③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靜夜思》“舉首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二) 借月表達自己志向的高潔:如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表達他想飛上九天攬明月的豪情壯志。

(三)通過月亮表現詩人的孤獨寂寞。如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將月和影子擬寫成人,更表現了與冷月相對,形影相弔的寂寞和孤獨的心境。

展望文化長河中名家特色,儘管他們都有不少的名篇佳作問世,他們都有各自的心境志向,但他們比起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還是少有遜色,近日在教學之餘,我又重新拜讀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的確令我心潮澎湃、肅然起敬。我覺得它就是一首充分體現蘇軾熱愛人生、豁達樂觀、富有神祕色彩的名篇,它獨具特點,膾炙人口。詞前小序:“丙辰年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交代了作詞背景,“丙辰”即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0年)“子由”即弟弟蘇轍的名字,當時他任密州知州。自熙寧四年他因於主張激烈變法的王安石一派政見不合而屢受排擠,因而自請外放,做了好幾年的地方官。蘇轍在此時也遭外放,被貶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任職,兄弟兩個情深骨肉,誼勝知己,政見一致,極為相得。蘇軾曾發出過“與君世世為兄弟,共給前生未了因。”的衷心祈願,但公務在身,且相距甚遠,他和弟弟已是多年不見,身處邊遠州郡,使奮勵有當世志“的蘇軾深感政治上無所作為的苦悶。父母俱逝,家山萬里,愛妻早卒,兒女幼小,他在人世間的知己唯有一個弟弟,所謂“四海一子由”。兩年前蘇軾自請從杭州調任密州就是為了與在齊州任職的弟弟離的更近一些,可以有見面的機會,可“咫尺不相見,實與千里同”,兄弟倆因種種原因還是無法晤面,值此親人團聚的中秋佳節,蘇軾痛感困惑,倍思其弟,愁腸乾結。也許酒可以消愁,其實蘇軾也只有借酒消愁,把酒問天,望月懷人,填詞寄願。“大醉”可以説此情此景,蘇軾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他需要一種並非沉酣的醉,這可以把自己和他人分離開來,也把他率直的性情從拘謹的生活程式裏解脱出來,在一輪明月當中照的中秋夜晚,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夜晚,他又 “大醉”了,他達到了一個似醉非醉的境界,在此境界銀輝遍地,思緒飛揚,文字靈動,於是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想到已和自己七年沒有團聚的兄弟,乘酒興正酣,於是就有了這千古流傳的佳作問世。

上闕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對月發問,就説月亮吧,他看到的圓月和我們感受到的月亮大不一樣,也許我們的心境不同。如今我們整天忙碌奔走,再也沒有空顧及這樣好看的月亮了,尤其城市的天空被僵硬的樓羣割的破碎,又瀰漫着朦朧的煙味,月亮現出來的樣子也很畏縮而憔悴,而小時候看到鄉間的月亮,空曠原野,仰天望月,天還是古人説的“玄”色,黑而虛而深遠,月亮是澄明的,很安靜又很撩人的懸在天上,給人無盡的遐想,月亮是極平常之物,我們每月都能看到,可它又是神祕的,因為它代表着大地以外的世界,即使我們現在懂得了關於月亮的科學知識,面對圓月也仍然會被它引發出許多奇想,對古人而言,它更是既親切而又不可理解的,就連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也發出過這樣的疑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舉着酒杯詢問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什麼時間有的,此句充分顯露出了作者率真的性格。也隱藏着作者內心對人生的痛惜與傷感。月亮既然跟我們這樣熟悉,就像朋友一樣,它有責任告訴我們一些跟我們有關係的祕密,同時他也意識到自身與這無窮的宇宙,與這皎潔的明月應該有某種關聯,否責追問也就失去了意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問的內容,對比天上宮闕和人間的生活,傳言天上一夕,人間

百年,所以雖知人間年月,卻不曉得天上是何日子,作者把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步。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好多年了,不知道月宮裏今晚是一個什麼樣的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亮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説“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象自己像神仙一樣回到天上,回到月宮,又怕那裏淒涼,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了那兒的寒冷,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這三句以對温度的感覺,寫人的心理傾向,既醉態淋漓,又有所顧忌,不無擔慮,這裏表達了詞人“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風歸去”説明詞人對人間不滿,“歸”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來住在月宮裏只是暫住人間罷了。一“欲”一“恐”顯露了詞人千思萬慮的矛盾心理,真可謂“奇逸之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上文緊密相連,寫詞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隨人一起舞動,但有點孤單。作者在把虛幻的天上與真是的人間進行了對比,否定了天上,雖有瓊樓玉宇,也難比人間幸福,還是在皎潔的月光下,在這美好的意境中起舞,和自己的影子嬉戲吧!天上那比人間可愛呢!蘇軾雖有道家踏虛出世,蟬蜕濁穢的願望,但是最終還是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佔了上風,對給自己諸多挫折和磨難的,屢不得志的現實,對悲喜苦樂的人間歲月和俗世的生活傾注了更大的熱情,也許這裏還有一個令自己時時牽掛的骨肉兄弟。

蘇軾思緒飄飛、幻想仙境,想回到月宮裏去,脱離這讓他無限煩惱、令他失望的人間,但是他終究還是面對現實的,面對生活,對人生是熱愛的,因此,他親手抹去了這虛無的畫境,令人讚歎他美好的豐富的想象力和承受力。但通過上闕,我們也可感覺到,大抵當人的精神空虛,無所依靠時,他就會向日常的世界周圍的事物發問,這也許能幫助我們瞭解蘇軾問月時的心情。

下闕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人生的規律,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怪圈中跳出來,專寫“人間生活”,小序中“兼懷子由”之意也隨之拈來,夜深月移,月光穿過“朱閣”照近“倚户”照在了“無眠”的人身上,這裏的“無眠”二字直接涉及到中秋人事,懷弟之意隱約而出,房中的人遲遲未睡,自己在懷念弟弟,而中秋佳節懷念親人但不能和親人團聚的人只有自己嗎?有多少個像我一樣無眠的人呢?作者由個人離別聯想到普天下人之離別,月圓人不圓是件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啊!於是以失眠人的口吻埋怨月亮説:“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明月你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嗎?為何你偏要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的表達出了對於不幸的離別人們的同情。

接着,詞人一改悲傷怨恨的心境,把筆鋒一轉,説出了一番寬慰的話,為明月開脱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這是對離合圓缺的矛盾的感歎與思考,蘇軾深知人生是不圓滿的,人間的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時被烏雲遮住的時候,又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它們是矛盾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月既不可能常圓,人也不可能長聚,正如月亮“一夕成環,夕夕成缺”一樣,人生也常是“聚少離多”自古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這是一個自古至今,世代皆然,誰也無法避免的永恆的遺憾,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分離而感到憂傷呢?這幾句話從人到月,從古至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的意味。

面對圓月,面對今晚,團聚既不可能就在眼前,那麼就祝願彼此健康平安,遠隔千里共享着美好的時光吧,所以詞的最後説“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就是美好的樣子,這裏指的是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享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用但願領起,情意更為深厚,既然人間的分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到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界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説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謀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説是一種神交了!王勃有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話,我看此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遠懷》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説“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軍直到夜郎西”等這些都表現了作者把心願交付給月亮,把精神寄託給月亮的“神交”思想,正如詩前小序所説,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的懷念之情。但是這首詞並不侷限於此,可以説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夜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更顯視了蘇軾豁達的胸襟。

從另一方面,蘇軾在承認生活的無奈與不完美的同時,努力去尋求和體味其中的美好的東西,蘇軾藉助月亮來闡釋他的人生觀:如果説晴夜的圓月象徵着完美,那麼月缺的夜晚就代表着遺憾,既然萬事萬物都難免有缺憾,生命包含的痛苦也是必然的,生命的本質就是如此,與其咀嚼痛苦,人為什麼不盡可能品嚐快樂呢?這是一個月色清亮的夜晚,與其為仕途的坎坷而怨憤,為兄弟的別離而哀傷,讓心情沉悶下去,實不如留戀月色與影徘徊,況且在這月光灑布人間的時刻可以和遠隔千里的兄弟共享這月色,也足以慰情了。這種心情伴隨了蘇軾坎坷的一生,譬如後來他又被貶官嶺南惠州時,同樣能找到一慰情的方法,有詩為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作為“豪放派”詞人代表的蘇軾,在這首詞中一改往日豪放灑脱的詞風,卻展現了他細膩婉約的風格。全詞風格高曠,風韻清越,情感放縱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脈絡分明,情景理交融,緊緊圍繞“月”字展開,忽上忽下,一會離塵,一會入世,曠達超脱,語句精煉自然,顯示了詞人高超的語言能力及浪漫灑脱的詞風。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説:“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認為是寫中秋詞中最好的一首,此説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作者和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它的意境廣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段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一種美的享受,讓我們從明月身上看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重讀蘇軾的這篇名作,確實對我的震動很大很深,使我的心靈跟着他再次經受了一次思念之旅、感動之旅。他心胸的豁達、學識的淵博、品質的可貴、積極進取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很好的學習和借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是永恆的,它所代表的意象是清新的、純潔的、美好的,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祝福的載體,是文學家永遠唱詠的讚歌。

參考文獻:

[1]國中語文教課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學語文參考書:八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中學生閲讀。河南教育雜誌社,2014,第六期。

[4]中學生閲讀。河南教育雜誌社,2014,第三期。

[5]劉福元。唐詩宋詞。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康震。談蘇軾的一生。百家講壇。

(謝鬆長最後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