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第二十七中學學校發展三年規劃

XX市第二十七中學學校發展三年規劃

一、總體發展目標

1、培養目標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2、辦學目標

辦有靈魂、有特色、健康、公平的教育。

二、基本思路

堅守黨建領航、師德導航、安全護航, 按照“科學、規範、民主、自主”的管理思想,紮實走“學校引導、制度管理、機制激勵、自我發展”的管理之路,注重內涵發展、自主發展、特色發展和品牌發展,在德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教科研、辦學特色、校園文化等諸方面形成科學、規範的管理體系和模式,打造美麗、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市內一流學校。

依託現有條件,高端定位,高格設計,精心運籌,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檔次,打造核心文化,發揮好校園文化的引領和教育功能;以優質班主任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為着力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業務精湛、富有愛心和責任感的教師隊伍;牢牢把握課堂教學改革這一增長點,探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有利於學生“核心素養”快速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模式),構建新型“深度學習”高效課堂,綠色、大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評價機制和評估方案,以科學、人文的管理激勵廣大教師以主人翁的姿態教書育人,以良好高效的機制保障學校的健康、平穩、和諧發展。

三、具體目標

1、實施科學管理。遵循“人本”思想,以尊重為前提,以制度為保障,以激勵為手段,實行“有形的制度,人性的管理,無情的懲罰”,營造“規範+情感”的管理文化,追求學校的內涵發展,創造一種既規範有序又寬鬆和諧,既競爭進取又團結協作的管理環境和氛圍,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全面、均衡、持續、和諧發展。

2、健全德育體系。營造“積極、創新、共生”的德育氛圍,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高度融合的全員育人格局,構建有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把我校學生培養成講誠信、有愛心和富有責任感的現代中學生。

3、優化教師隊伍。增強教師自我提高、自我發展意識,特別加強近幾年大批量新增青年教師的培養,使廣大教師具有優良的師德,科學的教學觀,精良的專業素養,較高的科研能力;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學科集體戰鬥力,努力形成團結、合作、奉獻、高效的學科團隊;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班主任隊伍管理方式,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隊伍素質和管理班級的水平。

4、完善考評制度。不斷修訂完善德育、教學、校園安全、後勤服務以及社團活動等一系列考評制度,充分發揮各項考評制度、方案的槓桿和導向作用,調動方方面面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濃厚的科學管理氛圍,打造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協調統一的學校管理新特色。

5、深化教學改革。在鞏固過去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順應教育教學發展需要,啟動並實施“深度學習”教學項目教學改革,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深度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大幅度提升,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讓我校進入全市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發展先進學校行列(全市排名5名以內)。

6、打造校園文化。在實踐“以責立身,成己達人”學校核心理念的基礎上,組織優秀教師進一步總結提煉我校多年以來形成的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我校核心理念,凝練教幹團隊、教師團隊精神,在更高層次上彰顯我校優秀文化的巨大魅力,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引領學校發展。

7、彰顯辦學特色。按照“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基本要求,集思廣益,總結我校在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三大領域的既有優勢和工作經驗,深入挖潛,找準新的增長點,力爭使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協調統一的學校管理特色、以模式構建促進和帶動教學效益不斷提升的課堂教學特色以及規範有序、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特色得到更大程度的彰顯。

四、主要任務

(一)學校管理。

1、堅持“科學、規範、民主、自主”的學校管理思想,走“學校引導,制度管理,機制激勵,自主發展”的管理之路,通過民主辦學、科學管理,實現學校健康、和諧發展的共同願望。

2、加快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步伐。制定並實施精簡、高效、具有活力的職、責、權相統一的崗位責任制度和雙向選擇的全員聘用合同制度;健全以“績效考核”為重點的激勵導向的考核獎勵制度和校內分配製度;繼續探索“讓有為者有位”的行之有效的教幹隊伍建設和管理方式,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形成科學有序的人才成長和流動機制。

3、完善評價機制。遵循多元評價、發展性評價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完善教職工評價方案,發揮好評價的槓桿作用,激勵並引導廣大教職員工正向進取,勵志前行,營造學校滿滿的幹事創業 的“正能量”。

4、充分發揮教代會的民主管理職能。堅持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教代會,凡學校的重大決策都向全校教職工徵求意見和建議,經過教職工充分討論後由教代會通過後實施。

5、落實行政、監督、反饋三大管理機制,尤其要落實好黨總支、工會對學校行政管理諸環節的監督、檢查工作。

6、構建“準社會化”的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後勤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總務部門服務學校、保障運行的能力。

(二)德育工作。

1、進一步理清德育工作思路,深入學習和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加強研究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特點,不斷開創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2、強化全員育人意識,完善德育工作管理體制。在“全員、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模式下,進一步加強新時期“體驗型德育活動”的管理,構建政教、教務規劃,年級組、班主任貫徹落實,學生操作、實踐的“三全”教育網絡。

3、狠抓學生行為規範教育。行為規範是國家對中國小生的基本要求,是中國小生的基本倫理道德教育和基礎文明行為訓練的主要內容,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標誌之一。主要抓好兩個重點:一是學生文明禮貌教育,二是學生良好行為養成教育。政教處制定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的系統方案,並積極引導學生實施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班主任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的教育和管理,重點關注“行為偏差”學生,制定“行為偏差生”的轉化計劃。任課教師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找準學科知識與德育內容的銜接點和切入口,適時、適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4、營造班級特色文化。定期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和班級競賽活動,將班級文化作為評價班級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的延伸。逐步把行為規範教育由外部壓力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班級文化建設的重點從班級物質文化建設轉移到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上來,班級精神文化的主題是班風。建設優良的班風,能在班級成員的心理上產生一種內在的激勵因素,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和歸宿感。各班級學期初必須制定班級文化建設的實施計劃,確定班風的主題,實施形式多樣的班級文化活動,引導樹立一種班級精神,形成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先進集體。

5、構建學生評價體系,做好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對國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定是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學校建立評定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制定各項方案、細則,按照上級要求開展此項工作,每年舉辦一次素質教育成果彙報或展示活動。

6、構建規範、系統的學校德育網絡。

(1)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和方案,重點構建科學系統的《臨沂第二十七中學德育工作方案》。

(2)開展系列化德育活動。利用重大節慶日或紀念日,如常規紀念日中的清明節、五四青年節、建黨日、教師節、重陽節、國慶節等,在學生中堅持開展相對應的系列化主題活動。

(3)開展序列化德育活動。確立序列化的教育主題,選擇時機,成規模的組織開展諸如愛國愛校、勵志奮進、自尊自信等專項德育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激勵學生樹立信心,促其成功和發展。

(4)抓好課堂滲透。任課教師重視併發揮好課堂“主陣地”作用,根據學科特點,找準對接點隨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

(5)完善“家校共育”教育機制。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形成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合力。堅持每學年開好兩次具有較高質量和較大影響的家長會。

(6)開展規範的學生評優活動。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責任之星”或“文明學生”等評比活動。

(7)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每年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7、增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開展學生自我活動。

8、發揮好學校心理諮詢室的作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能夠學會自我調節和緩解心理壓力,養成健康、陽光的心態,具備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工作。

1、堅持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依託“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進一步深化以“構建優質思維課堂”為重點的教學改革,力爭讓我校學生具有紮實的學科知識功底,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2、繼續狠抓教學常規的精緻化管理,向過程管理要效益。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不斷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引導作用,激發求知慾望,儘快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

3、完善“互聯網+”模式的考試管理。繼續把嚴格考試作為校風建設的重點,規範學生考試、成績評定等工作;依託信息平台,融合大數據管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逐步建立質量監查體系。

4、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制定系統的校本教研方案,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作用,重點加大備課組的管理力度;全面落實好“每週無課日”教研活動,確保每次通研活動有計劃、有主題、有實效。

6、加強學科建設。制訂《學科建設考核方案》,創造有利於教師快速成長的教學環境,使任課教師逐漸形成有個性特點的教學風格。爭取有1個學科成為市名學科、3個學科成為區內名學科。

7、積極開發校本特色課程。制定學校課程建設整體規劃,依據九曲地域特點,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出2門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構建專兼職結合的校本課程教師隊伍,通過特色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特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8、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科學有效、簡單易行的教學效果評價和過程監控方案,保證教學質量持續穩步提高。

9、在鞏固“四級監控”成果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我校教學教研、教學常規自主管理的新模式,實施教學教研的自主、高效管理,不斷提升我校教學管理的檔次和水平。

(四)師資隊伍建設。

強化師德建設,重視專業培訓,打造一支思想道德素質過硬、業務能力一流的教師隊伍。突出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培育,通過引進、培養、培訓以及發揮各級骨幹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等方式,建設一支具有吃苦耐勞品質、無私奉獻精神和愛崗敬業意識的教師隊伍。採取“請進來、走出去”以及教改促動、同伴互助等不同的方式、渠道和手段,全力助推教師的專業成長,儘快建設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力爭培養2—3名市級名師,區級骨幹教師在現有數量的基礎上增加5—10人,為構建“區域名校”創造條件。

1、加強師德建設。強化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的教育,積極配合區教體局開展的“三名工程”以及“師德標兵”“綜合管理先進個人”等評選活動,進一步完善師德檔案建設,關注教師師德進步狀況,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師德素養。

2、強化學習與交流。加強校內交流以及與市內外學校的教育教學交流,及時瞭解外界教育教學信息,促進先進教育觀念的形成,在教學改革中形成更開闊的視野。發揮校內的骨幹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骨幹教師上“引領課”“示範課”,學科優秀教師上研討課、觀摩課等方式,引領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有計劃地組織部分教師到市外、省外學習考察,借鑑並吸收外埠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每年聘請2—3名有較高知名度的教育專家到校做專題輔導報告,促進我校教師專業水平的整體進步與提升。

3、建立促進師資隊伍快速成長的激勵機制。

(1)完善評價機制。不斷完善對教師的評價方案,堅持學年度定期對教師進行全面、科學、規範的考核和評價,並將其作為評先評優、職稱評定等的重要參考依據。

(2)建立培訓機制。持之以恆的堅持教師校本培訓制度,組織好暑假全員培訓,落實“三個結合”(校內培訓和校外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教育科研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基本要求。鼓勵教師參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組織的在線遠程網絡培訓和正規研訓機構邀約參加的專業培訓,保障教師充裕的學習與研訓時間。

(3)健全獎勵機制。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精神和和物質獎勵。

4、建立名師工作室制度。用好名師工作室專項資金,建設高質量的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名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以名師標準培養中青年教師。

(五)教育科研工作。

1、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問題研究”,聚焦學校教育教學,做到科研與教學實際有機結合,創建教研科研的“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面。

2、以校為本,實施“三線交互滲透式師資養訓計劃”, 構建融教育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為一體的科研培訓模式。

3、圍繞“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結合學校實際,形成教師個體或團體實驗項目,加強對各級立項課題研究實驗過程的監控與管理,力爭早出實驗成果並儘快轉化為教育教學的生產力。

(六)校園文化建設。

1、在原有學校文化的基礎上,培植以人為本、尊重規律、和諧發展的新型理念文化。

2、培育科學效能、民主參與、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2021年完成各類新增、新修訂制度、規定、方案的修訂完善以及彙編成冊工作。

3、培育行為文明、健康高尚、嚴格自律的行為文化。科學規劃,精心設計,依託新建築牆體、樓宇空間以及綠化場地,進一步提升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學習行為規範”為主要內容的行為文化建設檔次和水平,同時圍繞“主題行為文化”開展系列宣傳活動。

4、培育理念先進、團結合作、敬業愛崗的教師文化,啟動教師心理資本開發研究實驗,結合“誠信、愛心、責任感”三大主題教育,着力培養廣大教職員工的合作、進取和負責擔當精神。

5、着力打造環境文化。完善校園硬件設施,充分利用我校新建設施多的優勢,美化校園每一個角落;開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形成佈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綠色學校、園林化學校,不斷擴增育人亮點,把學校建設成為精雕細刻的精品學校。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思想決定行動,要大力宣傳學校規劃,使全體教職工充分認識搞好未來“三年發展規劃”的重要性,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自覺性。全體教職工要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實現目標的信念和責任意識。開展黨風廉政活動,繼續深入開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師德師風主題活動。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以發展規劃作為學校工作出發點和歸宿,推進學校發展晉階上位。

2、組織保障。成立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實施領導小組,負責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實施的協調、領導工作;召開教代會,完善工會監督機制組織推動實施;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中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由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責任分解表,做出時間、進度安排,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年度自評,並把自評情況向全體教職工公佈,及時解決規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3、制度保障。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創新團隊建設,形成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發揮教師代表大會的作用,完善教職員工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相結合的新型用人制度,完善學校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發放辦法。

4、責任保障。分解學校的總目標,建立以責任科室負責制的具體目標體系,分別將目標責任落實到具體科室、具體個人。建立和健全學校的目標責任制、崗位責任制等制度。完善考核、問責機制。

5、物質保障。在確保國家財政生均公用經費投入的同時,要合理安排年度預算,爭取每年有一兩個建設項目。嚴格加強經費使用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既要保證好重點工作的資金到位,又要本着節約的原則,使用好每一筆資金。

6、監督保障。認真貫徹教育法律法規,做到依法治校、以法治教。加強黨組織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及監督保證作用,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教代會、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組織在學校工作中各自的作用。

7、社會保障。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為學校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建立健全教育資源為社會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