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人教版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語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2、提高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3、培養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恆的母題,伴隨着人類的腳步,關注着蒼生的冷暖,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在此之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託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國文化中象徵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徵,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託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徵,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那高懸於天際的月亮,也引發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恆的象徵。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李商隱《月夕》)……關於寫月的詩,不勝枚舉。杜甫有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人才輩出、羣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作者介紹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豔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二)、解題: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清商曲辭、吳聲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點染出祖國錦繡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奧妙。描述了動人心絃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遊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宛轉優美,抒情幽怨纏綿。打破了六朝以來宮體詩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並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一。為寫景、敍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展,影響極為深遠。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三、指導理論與教學目的:

①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不象其它藝術可以直接訴諸於人的聽覺、視覺。用語言塑造的文學形象是間接的形象,但它卻能比其它藝術給人更多的審美感受,這是因為它給人提供的想象空間更大,回味餘地更多。因此要感受這些形象,欣賞它們,就要通過想象把語言還原成可視可聽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記住:想象是至關重要的。

②詩人作詩多用虛寫,因為虛擬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普遍的規律。故我們讀詩也要多從虛處去讀

詩歌須有意境,有意境的詩才是好詩。組成意境的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具體物象稱作意象。詩歌的意象大都是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複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畫面也應該是亦虛亦實的,因此讀那些以表現主觀情感為主的文學作品,就要用虛實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從虛處去讀,不要讀死了,讀實了,否則詩歌的意藴就顯得狹窄和淺薄,讀者的想象空間、回味餘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記住並理解這一條文學欣賞的理論,用它來指導我們今天的閲讀(關於這條理論,同學們可閲讀課本《文學欣賞的基本理論》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學欣賞的心理過程")。

③領悟思婦遊子相思這一原型主題,領悟"月"在中國人情感世界中的意義。

四、朗讀

要求學生在欣賞時,展開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又帶有學生自己審美情趣的畫面。

五、層次結構

關於這首詩的層次劃分,近人歧見紛紜。我們以為,此詩應分成三個部分:

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

餘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喊觀照人生進而抒寫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和對幸福的憧憬。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分為一二層:從“白雲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一層,寫思婦懷人;從“昨夜閒潭夢落花”到最後為一層,寫遊子想家。

結構上,此詩既以月亮從升起到墜落的過程作為全詩起止的外在線索,同時又以月亮為景物描寫的主體和引發感喟、抒寫情思的依託,表裏兼顧,情景交融,使全詩顯得渾然一體。

六、賞析詩歌

(一)欣賞詩的景物美

1、導: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

2、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副畫面。

3、學生描繪畫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湧動,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着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着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領悟詩的哲理美

1、導: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燈字幕及配畫,指名一學生朗誦本節。

3、評價學生的誦讀,並加以指導,在指導中讓學生感受哲理。

讀出“江天一色”的遼闊與蒼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曠。

“何人”“何年”應重讀,以讀出詩人對月的苦苦追問與思索。

“人生代代無窮已”應讀出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長江送流水”應讀出詩人對人生短暫、宇宙無窮的惆悵。

七、課文譯文。

高二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

1、概括瑪蒂爾徳的人物形象,力爭對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2、通過分析小説精巧的情節來透視人物的性格。

能力

1、訓練快速閲讀、梳理小説情節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多角度審視、評價小説人物的能力。

情感

引導學生公正客觀評價瑪蒂爾徳的同時,發揚人性中的善和美,摒棄虛偽和醜陋。

教學重點

1、本文巧妙的構思和結局的空白藝術。

2、人物形象的分析與概括。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討本文多元化的主題。

教學方法

質疑、啟發、討論相結合。

教學課時:兩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們常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問題的另一方面,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的虛榮心,過度的愛美,不僅不會得到美的享受,反而還會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今天將要學習的《項鍊》這篇課文裏,它是一篇關於資本主義社會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漂亮女子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虛榮心,由於在得意忘形之際,丟失了向朋友借的項鍊,她也為此付出了10年的代價。下面我們就走進這篇小説,具體瞭解一下。(板書課題與作者,小説以項鍊作為標題,是小説常用的“物線法”。)

二、作者介紹

莫泊桑(1850—1893)的代表作《羊脂球》,重要作品另有短篇《項鍊》、《我的叔叔于勒》,長篇《一生》、《漂亮朋友》。870年,莫泊桑中學畢業後剛到巴黎攻讀法律,普法戰爭就爆發了,他被徵入伍。戰後退伍,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1880年,他以短篇小説庫中罕見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國文壇,從這開始到1889年的10年創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説約300篇,長篇小説6部、遊記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説的成就最為突出。人稱他為“短篇小説大師”、“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為三類。

1、以普法戰爭時的若干側面為背景,歌頌普通人民的優秀品質,塑造了各類愛國主義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兩個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決鬥》(1883)、《蠻子大媽》(1884)等,以《羊脂球》《蠻子大媽》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國主義時代法國的腐敗風尚的。著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遺產》(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項鍊》(1884)、《勛章到手了》(1885)等。以《項鍊》《勛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寫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命運的。著名的作品有:《瞎子》(1884)、《馬丹姑娘》(1885)、《窮鬼》(1885)等,以《馬丹姑娘》最佳。

莫泊桑的小説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義。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説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佈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惟妙惟肖,人物語言精采生動,故事結尾耐人尋味。莫泊桑的長篇、中篇小説也不乏名作。

莫泊桑的《項鍊》是一篇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沒落本質的短篇小説,曾受到魯迅先生推崇。魯迅説:“無論從形式、結構,以及表現手法來看,都達到了短篇小説的要求具備的高度。”

三、寫作背景

《項鍊》中的瑪蒂爾德是當時法國社會的一個典型。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大資產階級當權,政府貪污風行,社會道德淪喪,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追求享樂,追求虛榮,成為一種惡劣的社會風氣。小資產階級羨慕上流社會的生活,想極力躋身於大資產階級的行列,為此他們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誦讀、思考:

1、小説的主要人物是誰?你對她的初步印象是什麼?

明確:瑪蒂爾德(路瓦栽夫人);愛慕虛榮。

2、簡單複述故事情節(要求體現“以項鍊為線索”)。

明確:小説以“項鍊”為線索,將瑪蒂爾德為參加晚會而借項鍊,戴着項鍊在晚會上出盡風頭,回來時丟失項鍊沿途尋找未得而焦急萬分,四處借錢買了項鍊歸還,用10年光陰償還所借款項,直到得知那項鍊原來是條贋品為止貫穿情節。

3、理清小説結構(圖表法、括號法,結構法、線索法等均可)

方案一:結構法。

部 分 自 然 段 內 容

序幕 1—6 痛苦與夢想

開端 7—20 買衣服

21—36 借項鍊

發展 37—64 丟項鍊

65—74 賠項鍊

75—82 還債務

高潮結局 83—100 識項鍊(假的)

方案二:線索法。

借項鍊(1—36)丟項鍊(37—64)賠項鍊(65—82)識項鍊(83—100)

注意:兩種方案中“賠項鍊”的起止段落不同。

四、內容講解

(一)第一部分1-6

本部分着力寫女主人公的夢想、苦惱、揭示了她怎樣的心理?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瑪蒂爾德自恃面貌標緻,人品出眾,渴望過上流社會那種奢華的生活,希望自己成為男人們追求的目標,女人們羨慕的對象。然而現實(低等的社會地位和並不富裕的家境)生活束縛了她,因此,她只能在夢想中獲得一時滿足。這就揭示了她“愛慕虛榮”的心理。這一部分的描寫與後面主體情節是面與點的關係,因與果的邏輯,是後面情節發展的鋪墊。正是有了前面的敍述,讀者才知道瑪蒂爾德愛慕虛榮;也正因為她愛慕虛榮,才產生了她付出十年艱辛的悲劇,才發生了小説以後描寫的故事。

(二)第二部分7-36

1、瑪蒂爾德接到晚會的請柬後,有怎樣的表現?她的情緒有着怎樣的變化?怎樣認識她的喜與憂?

明確:瑪蒂爾德只有在拆信封時短暫的“高高興興”,接下來便是“懊惱”“惱怒”和“不耐煩”。這種情緒的變化在瑪蒂爾德身上表現出來,並不矛盾。因為請柬給她帶來在上流社會風光一番的機會,但穿戴的寒酸又令她苦惱不己。最後硬從丈夫手裏摳出四百法郎添置衣裙。這又讓我們再次認識了她的愛面子、好虛榮的特點。

2、第33、36段的動作描寫有何作用?

明確:表現其見到自己中意的項鍊的激動,以及借到項鍊後興奮至極之情,將其愛慕虛榮的心理刻畫得非常充分。

(三)第三部分37-100

1、第38段心理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作者連用四個“陶醉”寫出了瑪蒂爾德得到夢想的東西而興奮激動到瘋狂地步的心理狀態,充分揭示了她追求豪華生活,愛慕虛榮的思想品質,同時又為丟項鍊埋下了伏筆。

2、第84段心理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反映了瑪蒂爾德也有其善良、誠實的一面,説明了她己經遠離了虛幻的遐想,成了明確生活目標而奮鬥的女性,心態平和、自豪、成了一個心理成熟的女性。

(四)分析評價瑪蒂爾德

1、學生分小組討論。

討論後,學生可能形成以下觀點:

觀點一:“虛榮説”

愛慕虛榮是瑪蒂爾德性格的第一內涵。她不滿足於自己的身世和處境,依仗自己的美貌,心中充滿奢望,於是,愛慕虛榮,想入非非,不安於現狀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層面。應該承認,對現狀不滿而渴求改變的意識是一種進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精神,這種不安分的心態不僅正常而且體現着人類向前邁進的追求。但關鍵是她的追求到底是什麼,是否代表着先進的時代精神和普通大眾的追求。而瑪蒂爾德顯然只是為自己的物質匱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惱着,她渴求被富有的男人追慕,生活能在談情説愛中度過,渴望能過上養尊處優的富裕生活。這就使她陷入了無法擺脱的、必然要以外表的虛榮財富裝扮自己以得到暫時心理滿足的選擇。但儘管如此,瑪蒂爾德作為小資產階級市民的女兒,渴望過好日子,渴望充當社交界追慕的角色也並不為過,更不是錯誤。結合寫作背景,不難看出,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並不是一種個別的現象,而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觀點二:“善良誠實説”

瑪蒂爾德性格還有她依然本質的東西,即善良、誠實、質樸的本色。這種品行是在她想得到置辦服裝的一筆錢和丟失項鍊後流露出來的。當她對丈夫提到要用400法郎做衣服時,她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嚇着或給他太大的壓力。這反襯出她的善解人意和通情達理。平日裏她除了發發牢騷,有些怨氣,也並沒有什麼非分的舉動,更沒有自甘墮落地利用姿色去做骯髒勾當的想法。當借來的項鍊丟失後,瑪蒂爾德心急火燎,如大禍臨頭,連上牀睡覺的力氣都沒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項鍊。當確認再也找不到時,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時還上,要守信用,不被同學當做竊賊。“面對這個可怕的災難,她一直處在又驚又怕的狀態中”,卻從沒有過不良的念頭,如賴着不還,買個假的還上,逃之夭夭或靠墮落還債等等。

觀點三:“堅韌説”

瑪蒂爾德性格中還有堅韌、忍耐和吃苦的內涵。丟失項鍊客觀上導致了瑪蒂爾德生活上的貧窮和鉅額債務,但主觀上卻成了瑪蒂爾德命運的轉機和性格發生裂變的契機,她開始了由追求虛幻中的虛榮到勇敢面對打擊而腳踏實地生活的變化過程。在這十年的辛苦勞作中,她學會了吃苦耐勞,勤勉節儉,心態也漸漸變得平和舒展起來。這是個從雲裏霧裏跌落在地面的過程,雖然有過劇烈的落地時的陣痛,但一旦站立起來,就會發現現實中的生活才真正屬於自己,也才會自動放棄那些虛幻的夢想,在真實的環境中尋找生活的價值與快樂。丟失項鍊這一遭遇給了她當頭一棒,成了她改變生命軌跡的新起點,也是她真正面對生活的清醒劑,使其逐漸走向成熟。

2、重新評價。

①她是一個被資產階級虛榮心所腐蝕而導致喪失青春的悲劇形象。

②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戲劇性變化無能為力,只能聽任擺佈的宿命論形象。

③她是一個由虛榮心導致錯位到由誠實勞動導致復位並最終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個變得很美好很可愛的女性形象。

學生自由發言後,老師總結:我們應全面,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瑪蒂爾德曾是一個令人厭惡的女人,然而,丟失項鍊後的瑪蒂爾德能夠勇敢地面對,並沒有怨天尤人或推卸責任,而是恪守道義,默默地承受。拋棄了嬌氣和任性,遠離了虛幻的遐想,而成為了明確生活目標而一步步攀登奮鬥的女性。在這漫長的十年還債的歲月裏,她獲得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安寧,對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體驗。十年艱辛也挖掘出了瑪蒂爾德性格的真本色,磨鍊了她全新的人生態度,這時的瑪蒂爾德是一個由外在美到內在精神美的女性,一個由錯位到復位並最終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個變得很美好的很可愛的女性形象。可見,第三種評價是合理的。

五、欣賞小説巧妙的構思

1、學生思考:瑪蒂爾德把贋品當真物,是否有因可尋?

學生甲:是有因可尋的。因為佛來思節夫人是一位富有得令瑪蒂爾德“看望回來就會感到十分痛苦”的朋友。所以,瑪蒂爾德根本就沒考慮朋友竟會收藏如此低兼的贋品。

學生乙補充:依據“好馬配好鞍”的原則,贋品項鍊怎能放在“鑲着鏡子的衣櫃”中精美青緞子盒子裏。

學生丙補充:俗話講“慧眼識珠”。生於“寒門”(小職員的家裏)、嫁於“寒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的瑪蒂爾德是很難一眼辯出真偽的。

2、提問:如何看待瑪蒂爾德丟失項鍊這一偶然情節?

明確:丟項鍊雖是偶然事件,但藴含着必然的因素。因為如不借項鍊,自然就無丟失項鍊的事,而瑪蒂爾德愛慕虛榮的獨特性格必然驅使她借項鍊。另外,舞會上她的“狂熱”“興奮”“沉迷”“陶醉”幾乎忘乎所以,為不使別人發現她的真實身份和丈夫的寒酸相,舞會結束時她倉皇逃離,這都佐證了丟失項鍊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更能説明瑪蒂爾德的性格內涵。

3、提問:小説到最後才説出項鍊是假的,這是否符合生活實情?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是符合生活實情的。因為作者己於前文作了三處必要的鋪墊和巧妙的暗示:一處是借項鍊時,她的女友佛來思節夫人表現得相當大方,毫不遲疑地説:“當然可以”。二是當瑪蒂爾德丟了項鍊,去買項鍊時,珠寶店老闆“查看了許多賬簿”以後説:“……我只賣出這個盒子。”這説明項鍊和盒子本不是原配的。三是當瑪蒂爾德惴惴不安地去還項鍊時,佛來思節夫人“竟沒有打開盒子”看看。這一切都是構成小説結尾必然性的因素,它既讓人大出意料之外,又點點都在情理之中。

這出乎意料的結局進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命運。瑪蒂爾德一心想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但不能夠;一輩子只在幸福中陶醉過一次,但樂極生悲,丟失了項鍊;十年含辛茹苦,剛剛有了點自尊自信,又突然發現項鍊的真相,發現自己十年辛酸的代價竟“最多值五百法郎”。十年生活“意義”的發現,給她精神的打擊不比十年前丟失項鍊輕。這樣的結局無疑加深了路瓦栽夫人命運的不幸與可悲。再者這樣的結局有力地表現了作品的主旨。小説以“失項鍊”為轉折點,寫出了路瓦栽夫人瑪蒂爾德命運的前後鮮明對比:一時歡樂,十年辛酸。這些描寫對主人公的諷刺己夠深了,而結尾又一次突轉,既讓讀者為主人公又讓主人公為自己而哭笑不得。它使作品的諷刺意味更深刻、更強烈了。

六、探究小説主題

學生甲:這篇小説尖鋭地諷刺了小資產階級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

學生乙:人生世間,誰沒有一點虛榮心。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不是一種個別的現象,而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我認為作者意在表達人自身對於生活中戲劇性變化的無能為力。這可從“人生是多麼奇怪,多麼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看出。

學生丙:《項鍊》寫的是一個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賠償一條借來的假項鍊的悲劇故事。作者對女主人公雖然有美好的姿色卻無力打扮自己的無奈處境表示遺憾;對她為一條假項鍊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對她和她丈夫償還項鍊的誠實品德和奮鬥精神進行了肯定。小説也對女主人公的虛榮心進行了批評

高二語文教案 篇三

一、聯想導入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遭中》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

2、體會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

3、瞭解的寫作特點。

三、走近作者

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説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著有《歐陽文忠公集》。

四、簡介背景

本文寫於作者五十三歲時。作者晚年雖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屢次遭貶內心隱痛難消,面對朝廷內外的污濁、黑暗,眼見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不免產生鬱悶心情。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鬱結,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於懷,讓作者此時處於不知如何作為的苦悶時期。所以他對秋天的季節感受特別敏感,《秋聲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五、瞭解文體

賦是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語言上多鋪張藻飾,講究文采韻律;內容上多側重於通過極力描繪景物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

我們學過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和蘇軾的《赤壁賦》。

六、研讀文本

(一)研讀第一段

1、第一自然段是描繪的什麼?用何方法描繪的?該事物具有什麼特點?

明確:描繪秋聲。

比喻的方法。

悲。

2、落實重要詞句,翻譯全段。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我正在夜裏讀書,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我驚懼地仔細傾聽,説道:“奇怪啊!”起初聽起來是淅淅瀝瀝的雨聲夾雜蕭蕭颯颯的風聲,忽然(那聲音)奔騰澎湃起來,好像江河夜間波濤洶湧,暴風雨驟然來臨,(那聲音)碰到物體就發出金屬撞擊時的鏗鏘之聲,又如同開赴敵陣的士兵,口中銜枚疾進,聽不到如何號令,只有人馬行走的聲音。我對書童説:“這是什麼聲音啊?你出去看看。”書童回答説:“星星和月亮皎潔光耀,銀河橫在天空。四處沒有人聲,那聲音是從樹間發出的。”

3、作者是如何描寫秋聲的?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

(1)用一連串的比喻(博喻),把秋聲比作“波濤夜驚”“風雨驟至”“鏦鏦錚錚”“金鐵皆鳴”“銜枚疾走”的人馬聲等。通過這些恰當的比喻把難以捉摸的東西變的具體可感。

(2)作者巧妙的利用“聽”的過程寫秋聲,由“初”到“忽”,再到“觸於物”,寫出了由遠而近、由小到大、憑虛而來的撞擊物體的動態過程,突出了秋聲變化的急劇和來勢的猛烈。

(二)研讀第二段

1、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內容。

明確:

第二段前半部分寫秋之狀、聲,交代悲切的原因;

後半部分議秋之心,突出肅殺之氣。

2、落實重要詞句,翻譯前半部分。

餘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葱籠而可悦;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脱;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我説:“哎!可悲啊!這是秋天的聲音,它為何而來呢?那秋天呈現的情狀啊,它的顏色慘淡,煙雲密集;容貌清明,天空高遠,太陽明亮;氣候寒冷,刺人肌骨;秋意蕭瑟,山川寂靜空曠。所以秋天發出的聲音,悽悽切切,呼喊號叫,憤然而作。(夏天)繁茂的綠草彼此爭盛,高大的樹木青翠茂盛,令人愉悦。但草被秋風一吹被顏色就變,樹被秋風一碰葉子就落;它們之所以零落衰敗是因為秋之氣的餘威。

3、前半部分怎樣來寫秋之狀的呢?其目的是什麼?

明確;

分別就秋的色、容、氣、意,描繪出了秋狀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徵的鮮明圖畫,其中色、容為實,氣,意為虛,手法是由實入虛,而對秋狀的描繪,正是為了烘托秋聲的“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接下去作者寫道:“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可見作者寫秋之狀其實是為了寫秋聲的由來,寫出了秋聲悲的特點。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以此表達自己的感慨,從中看出秋的肅殺。

4、落實重要詞句,翻譯後半部分。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

秋天是刑官執法的時令,時令上屬陰;它又是征伐的季節,五行上屬於金。這就叫做天地尊嚴正義之氣,常常把肅殺作為心性。天對待萬物,使其春天生長,秋天結果。所以秋天在音樂上屬商聲,商聲是代表西方的一種聲音,夷則是七月的音律之名。商,也就是‘傷’的意思,萬物已經衰老,令人悲傷。夷,是誅殺的意思,萬物過於茂盛,就必然衰敗。

5、後半部分作者又列舉了哪些跟秋有關的例子?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

作者吸收前人種種説法,又運用駢偶句把秋與官制、陰陽、五行、音律等配屬起來,甚至用“傷”解釋“商”,用“戮”解釋“夷”,極力鋪張。

這樣寫突出秋對萬物的強大摧殘力量,寫出了秋聲中永恆的悲傷,為下文進入本文主題起了鋪墊作用。

(三)研讀第三段

1、概括第三段所寫內容。

面對充滿肅殺之氣的自然之秋,作者產生的人生感悟。

2、落實重要詞句,翻譯全段。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哎!草木無情,秋天來了也會飄零。人是動物,在萬物中最有靈性。百種憂慮影響他的心緒,又有萬件事情勞累他的形體。內心有所觸動,一定會損耗他的精神。何況還要思考那些力量無法做到、憂慮那些智慧解決不了的事情呢。這當然會使他紅潤的臉色變得如同枯木,烏黑的頭髮變得花白。為什麼要用並非金石般的身軀,去和草木爭繁鬥盛呢?想一想是誰給自己帶來殘害吧,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

2、最終作者產生了怎樣的人生感悟,請用原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明確: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四)研讀第四節

1、落實重要詞句,翻譯全段。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歎息

童子沒有回答,低着頭睡着了。這時只聽到四面蟲鳴唧唧,好像應和着我的歎息。

1、寫童子“垂頭而睡”“四壁蟲聲唧唧”,有什麼作用?

明確:

第四段是全篇的結束,作者從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過來,重新面對靜夜,童子已“垂頭而睡”,這樣寫襯托出作者孤獨寂寞。而只有“四壁蟲聲唧唧”,反襯出作者的作者悲涼的心境。戛然而止的結尾,給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蟲唧唧中,讀者似乎也要同聲一歎。

七、概括主題思想

本文以秋聲發端,描繪了暮秋山川寂寥、草木凋零的蕭條景象,藉此抒發了人生易老的悲秋情懷,同時也流露出無為無憂、超然物外的老莊思想。

八、歸納寫作特點

1、大量運用比喻。文章通過形象的比喻,使無形、無色的秋聲,成為可聽、可見、可感的具體、生動的自然現象,表現了作者高超的像聲、狀物和駕御語言的能力。

2、以景物喻人。以秋聲使無情的草木“摧敗零落”,比喻人生坎坷、憂愁勞頓使有情之人衰老、頹唐。把秋聲、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貼切。以景抒情,情與景泯和無間,使文章達到了優美、和諧、深刻感人的境界。

3、駢散結合。既部分保留了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及設為問答的形式特徵,又注意運用長短不齊的句子,使賦的形式活潑起來,變得散文化了,增加了賦體的抒情意味。

《秋聲賦》賞析

《秋聲賦》作於嘉佑四年(1059),歐陽修時年53歲,是他繼《醉翁亭記》後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範。

文章第一段寫作者夜讀時聽到秋聲,從而展開了對秋聲的描繪。文章開頭,作者簡捷直人地描畫了一幅生動的圖景:歐陽修晚上正在讀書,被一種奇特的聲音所攪動。這簡捷的開頭,實際上並不簡單,燈下夜讀,是一幅靜態的圖畫,也可以説,作者正處於一處凝神的狀態中。聲音的出現是以動破靜,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傾聽它,同時,也就惹動了文思。這樣由伏到起,在動靜的對比中,文勢便蓄成了,有了這種文勢,下面的文章便彷彿是泉水湧出,自然流瀉。接下來,是作者對秋聲一連串的比喻,把難以捉摸的東西變得具體可感。作者通過由“初”到“忽”,再到“觸於物”,寫出了由遠而近、由小到大、憑虛而來的撞擊物體的秋聲夜至的動態過程,突出了秋聲變化的急劇和來勢的猛烈。這也就回答了作者聞聲驚懼和感歎的原因。

第二段是對秋聲的描繪和對秋氣的議論。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觀察所得,運用駢偶句式和鋪張渲染的賦的傳統手法,抓住煙雲、天日、寒氣、山川等景物,分別就秋的色、容、氣、意,描繪出了秋狀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徵的鮮明圖畫。而對秋狀的描繪,正是為了烘托秋聲的“悽悽切切,呼號憤發”。然後,是對秋氣的議論。“豐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對比,通過對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敗零落,是秋氣施加強大威力的結果。在此基礎上,議論又進一步展開。“夫秋,刑官也”到這一段結束,作者吸收前人種種説法,又運用駢偶句把秋與官制、陰陽、五行、音律等配屬起來,甚至用“傷”解釋“商”,用“戮”解釋“夷”,極力鋪張,突出秋對萬物的強大摧殘力量,説明萬物盛衰的自然之理。這是宇宙生成的哲學思考,寫出了秋聲中永恆的悲傷,為下文進入本文主題起了鋪墊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題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歎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傷。這一段,作者在極力渲染秋氣對自然界植物摧殘的基礎上,着力指出,對於人來説,人事憂勞的傷害,比秋氣對植物的摧殘更為嚴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結束,作者從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過來,重新面對靜夜,只有秋蟲和嗚,襯托着作者悲涼的心境。結尾處秋蟲的和鳴,更襯出作者的感慨與孤獨。戛然而止的結尾,給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蟲唧唧中,讀者似乎也要同聲一歎j,。

歐陽修在宋仁宗嘉佑佔四年(1059)春天辭去開封府尹的職務,專心著述。這時的歐陽修,在政治上早已經歷了多次貶官,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鬱結,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於懷,正處於不知如何作為的苦悶時期。在《秋聲賦》中,作者以“無形”的秋聲作為描寫和議論的對象,採用賦的形式抒寫秋感,極盡渲染鋪陳之能事,實際上融人了作者對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聲賦》寫秋以立意新穎著稱,從題材上講,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永恆題材,但歐陽修選擇了新的角度人手,雖然承襲了寫秋天肅殺蕭條的傳統,但卻烘托出人事憂勞更甚於秋的肅殺這一主題,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創新。

更應該提到的,應是《秋聲賦》在文體上的貢獻。注重駢偶鋪排以及聲律的賦到了宋代以後,由於內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矯揉造作,已經走向沒落。歐陽修深明其中之弊,當他的散新取得了成功之後,回過頭來又為“賦’’體打開了一條新的出路,即賦的散文化,使賦的形式活潑起來,既部分保留了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及設為問答的形式特徵,又呈現出活潑流動的散體傾向,且增加了賦體的抒情意味。這些特點也使《秋聲賦》在散文發展史上佔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秋聲賦》練習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蕭颯()錚錚()鍼砭()

寂寥()悚然()戕賊()

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A、山原曠其盈視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

B、木遭之而葉脱酌貪泉而覺爽

C、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D、蓋夫秋之為狀也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人教版高二語文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瞭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3、品味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體會其詩作的藝術風格;

二、教學重、難點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瞭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本詩進行賞析,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難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串講法、賞析法。

四、2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在我國的歷,曾經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仙。

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往訪,看到了李白寫的《蜀道難》,他看完了之後,大歎一聲: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貶謫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們尊稱為詩仙,那麼這首給李白帶詩仙美譽的《蜀道難》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的詩人。少年時代在四川度過,25歲,出三峽,泛洞庭,東遊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九年(742年),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此行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皇帝的不重用,權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轉為出世,於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後客死安徽當塗。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藝術特色。他兼善各體詩歌,尤以古詩為精,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家。

②課題簡析。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樂府解題》雲:《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均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據這一詩題傳統的內容,以雄健奔放的筆調,運用誇張形容的手法,描繪了由秦入蜀道路上驚險而奇麗的山川,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表現了詩人傑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創作特點。

2、教師範讀這首詩,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把握詩中比較生僻的讀音和本詩的句讀

噫籲嚱(yixūxi)魚鳧(fú)秦塞(sai)縈繞(yíng)

石棧(zhàn)猿猱(náo)參(shēn)崢嶸(zhēngróng)

撫膺(yīng)巉巖(chán)飛湍(tuan)諮嗟(zījiē)

喧豗(huī)砯崖(png)崔嵬(wéi)吮血(shǔn)

2、在教師範讀學生聽讀的基礎,有學生齊聲朗讀本詩,教師檢查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讀音和句讀,在學生有失誤的地方予以糾正。在學生朗讀的基礎,教師對本詩中比較重要的字詞予以解釋,疏通文意。

噫籲:感歎詞,蜀地方言。

開國何茫然:茫然,渺遠貌。意謂遠古事蹟,茫昧難詳。

爾來四萬八千歲:爾,那,指開國之初。

不與秦塞通人煙:塞,山川險要的地方。通人煙,相互往來。

可以橫絕峨眉巔:橫絕,橫着飛過去。巔,頂峯。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回,迂迴、繞道。高標,可以做一方標誌的峯。

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逆折,迴旋、倒流。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鶴通鵠。

捫參歷井仰脅息:捫,摸。參、井,皆星宿名。脅息,屏住呼吸。

以手撫膺坐長歎:膺,胸口。

使人聞此凋朱顏:凋,使動用法,使凋謝,這裏指憔悴。朱顏,紅顏。

連峯去天不盈尺:去,距、離。盈,滿、足。

砅崖轉石萬壑雷:砅,水衝擊石壁發出的聲響。這裏作動詞,衝擊。

所守或匪親:或,倘若。匪,同非。狼與豺,比喻叛逆的人。

側身西望長諮嗟:諮嗟,歎息。

3、①在教師串講重要字詞,學生已經能夠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結構。

開篇:主旨句一見

一歎高蜀道來歷

難行蜀道高峻

二歎險景物悽清以何時還起

可畏山水險惡主旨句二見

三歎戰禍之烈劍閣險要

申戒殺人慘景以早還家結

結尾:主旨句三見

②在總體把握文章的過程中,以把握文章結構為線索,鑑賞本詩。

(1)、詩人怎樣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説: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於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歎、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悽(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用誇張: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誇飾山峯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李白正是這樣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4、在學生已經能夠掌握全詩結構和對文章有一定賞析的基礎上,探討文章的藝術風格。

本詩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詩句,字數從鹼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長奔放的語言風格,詩的用韻,也突破了一韻到底的程式,後面描寫蜀中的險要環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

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覆),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尾各出現一次。這並非簡單的重複,因為它每出現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歎之不足而至於再,再歎之不足而至於三的感受。

變幻莫測,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人設想自己沿着盤山道攀登青泥嶺的情形。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這是寫登上頂峯以後的情形。這很像一組搖鏡頭,而有趣的是後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摸它們,看看是個什麼樣子。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這是詩人設想遊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悽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砯崖轉石萬壑雷。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着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峯絕壁,砯崖轉石,都會危及遊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雲其險也如此。

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峯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之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5、在學生已經深入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再次誦讀全詩。

六、作業:背誦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