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圓的認識教學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第16-1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某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體會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經歷描、分、找、圍、畫和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從物體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

教學資源

情境圖、小組準備適量的積木

教學過程

一、搭一搭,畫一畫

1、出示情境圖,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愛搭積木嗎?今天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積木,我們一起來搭一搭,好嗎?請每組的同學一起搭一搭,搭好後互相説一説:你們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

學生分組活動。

全班交流:每組彙報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教師適時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柱的積木各粘一個在黑板上)

2、出示主題圖,談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也想試一試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你畫的圖形分別用了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的是哪個面?

全班交流:你的圖形是怎麼畫的?把你畫的圖形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學生把圖形貼在相對應的立體圖形的後面)

3、揭示課題,談話:同學們剛才畫了這麼多的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摸一摸,認一認

1、認識長方形。

教師指着貼在長方體後面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問:這些圖形都是用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學生活動後反饋:指名説一説、摸一摸。

提問:你們知道這樣的圖形叫什麼嗎?(在圖形後面板書:長方形)

2、認識正方形和圓。

教師指着貼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圓形問:這些圖形又分別是用哪一種積木的面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請在小組內指一指、説一説、摸一摸。

提問:像這樣的圖形又分別叫什麼呢?(在相應圖形後面板書:正方形、圓)

三、辨一辨,説一説

1、出示一些畫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讓學生説説它們的名稱。

2、教師説圖形的名稱,學生從學具盒裏拿出相應的圖形。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的圖形:找一找,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形。

學生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

(2)提問:你還在哪裏見過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

學生先在小組內説一説,然後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先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問: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請大家猜一猜,再動手圍一圍。

(3)討論:為什麼在釘子板上能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圍成圓?(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是直的,能圍出來,而圓的邊是彎曲的,圍不出來)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自己畫,畫好後展示畫出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先説一説打算怎樣塗色,再獨立完成,然後反饋。

展示一個學生的答案,指着圖中的長方形,提問:這些圖形有平着放的,有豎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們都是什麼形?(使學生感悟辨認圖形時,只管形狀,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並提問:這個小朋友正在做什麼?

(2)學生自己用一個正方形畫正方形。

(3)小組討論:比比畫出的正方形,你有什麼發現?

(4)全班交流:指名説一説。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練習後交流:你畫出了幾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怎樣畫的?

五、課堂總結,課外實踐

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還有什麼問題嗎?

課外實踐:請同學們課後細心觀察,看哪些地方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邊的人説一説。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圓的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底面的觀察,及摸一摸、畫一畫等體驗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瞭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 在現實有趣的學習情境中,經歷面從體上剝離下來的過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水彩筆、紙張、橡皮泥、印泥等工具,釘子板,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作好鋪墊

1. 談話:小朋友們,願意到王老師家去做客嗎?那今天先參觀一下我的家,這是我家的兒童房。(課件演示兒童房,最後定格在第16頁例題中積木搭成的物體)

2. 提問:

(1) 看一看,搭的是什麼?

(2) 仔細觀察,用到了哪些積木,你能把這些積木按形狀分一分嗎?

教師呈現用積木搭成的實物,指定學生在視頻展示台上分一分。分完後,分別請學生説一説每種形狀的名稱。(三稜柱不要求説出名稱,只要能區分開來就行)

3. 小結:這些積木按形狀可以分成四類。下面一起來重點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

【評析:用到老師家做客的方式導入,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將課件定格在積木搭成的物體上,不經意中呈現了學習內容。讓學生尋找各種認識的物體並進行分類,有效地喚起已有的知識儲備。在此基礎上,引出重點研究的內容,為下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1. 引導: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木。請選擇一塊自己喜歡的積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跟小組內的小朋友説一説,你拿的是什麼形狀的積木,摸上去有什麼樣的感覺?(學生自主活動,然後在小組裏交流)

全班交流:讓學生拿着積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後説一説感受。學生可能説出:長方體的面長長的、平平的;正方體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圓柱的底面圓圓的、平平的,側面是彎彎的。

2. 談話: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平平的。面畫下來呢?這裏,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白紙、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請小朋友先在小組內議一議,用什麼方法畫下這些面,再分工畫一畫。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想的方法多。

學生小組合作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操作。

學生在畫圖形時,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或圓柱的底面放在紙上,沿着它的邊畫下來,得到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2)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或圓柱的底面用力按在橡皮泥上,在橡皮泥上留下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3)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或圓柱的底面先在印泥上沾一下,然後印在紙上,得出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彙報進行演示,並把得到的圖形貼在黑板上。(交流時,着重讓學生演示沿着邊畫長方形、正方形或圓的過程,並讓每一個學生都照樣子畫一畫。展示學生作品時,注意選擇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張貼的位置也不要有規律)

3. 談話:小朋友的辦法真多呀!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上得到了這麼多的圖形。你能把這些圖形分一分嗎?(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

4. 提問:每一類圖形,分別叫什麼名稱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一類圖形下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並揭示課題:認識圖形)

5. 談話: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與這些圖形見面。(出示試一試)看,這裏有一些不同形狀的物體,你能説一説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嗎?

在學生回答時,指導學生把話説完整,如:信封的面是長方形。

提問: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評析: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感受面與體的聯繫和區別,教師設計了兩個活動:先讓學生觸摸物體的面並交流直觀感受,初步感知圖形的基本特徵;再提供多種工具,讓學生自主地把面從體上剝離下來。針對學生的差異,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操作工具,思考怎樣操作,並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的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通過不同操作方法的交流,實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共享,加深對面附着於體的感受。在揭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名稱時,先讓學生分一分,體驗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有形狀、大小的不同。】

三、操作鞏固,加深認識

1. 圍圖形。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你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學生操作。在交流時,教師出示一個圍錯的正方形,讓學生説出錯誤,體會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提問:在這樣的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先讓學生説一説,再讓學生試着圍一圍)

2. 畫圖形。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你能在下面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

學生活動後,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畫的。

3. 塗色。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要求:這裏有哪些圖形,如果把這些圖形用顏色分開來,你認為用幾種顏色合適?請小朋友先用水彩筆給這些圖形塗上顏色,再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多少個,填在表格裏。

【評析:由於學生還不能用規範的語言表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徵,因此,很難回答為什麼這個圖形是長方形等類似的問題。在教學時,通過圍圖形、畫圖形、給圖形塗色分類等有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圖形的特徵,形成表象。】

四、拓展練習,創新提升

1. 用正方體畫正方形。

(1) 讓學生在一個正方體上選幾個面分別畫正方形。

(2) 提問:比一比畫出的這些正方形,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先在小組説一説,再集體交流)

2. 用長方體畫長方形。

拿出一個長方體,提問:你能用這個長方體畫出不同的長方形嗎?

提問:比一比畫出的這些長方形,你有什麼發現?

3. 説一説:在我家書房的牆上貼有一些圖案,説一説,每個圖案分別是用什麼圖形拼成的,每種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個?(課件出示用長方形、正方形及圓拼成的圖案)

4. 拼一拼:小朋友們,你們想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一些圖案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長方形、正方形和圓,請同學們從信封裏拿出來拼一拼,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拼好後,給你的作品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展示交流:讓學生在視頻展示台上展示、介紹作品,並請其他學生説一説用了哪些圖形,分別有幾個。

【評析:讓學生用正方體和長方體畫正方形和長方形,既加深了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又初步滲透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的一些特徵。讓學生欣賞書房場景中由不同圖形組成的圖案,為下面拼圖案的活動提供了範例。利用學到的平面圖形,發揮想像,創作出一幅漂亮的圖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愉悦,增強對圖形的感受。】

總評

整節課,創設了參觀老師家兒童房和書房的情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課堂學習更有趣味。通過在紙上畫、在橡皮泥上按、在印泥上印這些學生喜愛的方式,讓學生經歷面從體中剝離下來的過程,並通過分一分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形狀、大小的圖形中抽象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充分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主動建構;通過在釘子板上圍圖形、在方格紙上畫圖形和給圖形分類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體驗;通過圖案設計活動引導學生靈活拓展,從創造中提升。

圓的認識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3頁圓的認識一。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徵。

2、畫圓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説明

一、觀察思考。

1、欣賞生活中的圓:棋子、桌面、鐘面、車輪、中國結。

2、觀察這些圖形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麼不同?

3、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

4、做套圈遊戲,哪種方式更公平?

二、畫一畫。

1、你能想辦法畫一個圓嗎?

(1)用手比劃着畫圓。

(2)用一根線和一支筆畫圓。

(3)用圓規畫圓。

2、教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三、認一認。

學生用圓規畫一個圓。

討論:圓規的'尖、圓規張開的兩腳之間的長度所起的作用。

告訴學生半徑和圓心。

四、畫一畫、想一想。

1、要求學生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並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

觀察比較得知:圓有無數條直徑,無數條半徑。

在同一個圓內直徑都相等,半徑都相等。

2、以點A為圓心,要求學生以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3、畫兩個半徑都是2釐米的圓。

五、討論。

圓的位置與什麼有關係?

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圓的認識》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生活實例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係,會用圓規畫圓。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圓規,所以用圓規畫圓是難點,掌握圓的特徵是重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指名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圓形,如有的鐘面是圓形的,當然鐘面也可以做成方的;現在的硬幣有多邊形的,也有圓形的。唯獨車輪子,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不管是大車還是小車的車輪子,為什麼都要做成圓的呢?

(產生疑問,引起爭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同學們在操場上做遊戲,想畫一個比較標準的大圓,可以怎麼畫?(指名回答)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用繩子畫圓)先取一段繩子,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點上,另一端套在石頭和棍棒上,然後拉緊繩子,繞着這個固定的點轉一週就畫出了一個圓。

老師剛才畫圓時,中間的點怎麼樣?(中間的點不動。)

我們把這個不動的點叫定點。(板書:定點)

粉筆畫出的線為什麼能首尾相接呢?

應該説圓上任意一點到定點的距離都是相等的,我們把這段相等的距離叫定長。(板書:定長)

如果我們在本上畫圓,用我們剛才畫圓的方法方便嗎?(不方便)那可以怎麼畫?

(出示圓規)這是我們畫圓的工具圓規。圓規有兩個腳,一腳帶尖,另一腳帶筆。認真看老師怎樣用圓規畫圓。畫圓時,先定好一點,然後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的距離,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這點上,把帶有鉛筆的一腳旋轉一週就畫出了一個圓。(老師用圓規在黑板上畫一個圓。)

你們會用圓規畫圓嗎?

請你在本上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邊畫邊想,畫圓時要注意什麼?(指名回答)

畫圓時,要先定點,再定長,剛才我們用圓規畫圓時哪是定點?哪是定長?

(先讓學生動手畫圓,邊畫邊體會出哪是定點,哪是定長。先感性認識,再上升到理性認識。)

定點,用數學語言説叫圓心。(板書:圓心)

什麼叫圓心?(指名回答)

哪兒是定長?老師在圓上畫出這段定長,觀察這條線段兩端在什麼地方?這條線段叫半徑。(板書:半徑)

誰説説什麼叫半徑?(指名回答)

(老師再在圓上畫出直徑。)老師邊畫你們邊觀察,這條線段通過哪兒?兩端在哪兒?

像這樣,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板書:直徑)

誰再説説什麼叫直徑?(指名回答)

我們通過觀察,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書上對這些概念做了準確的敍述,同學們打開書,看看我們剛才概括的跟書上完全一樣嗎?有沒有補充?

(學生補充:圓心用字母O表示,半徑用字母r表示,直徑用字母d表示。)

(老師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出什麼是圓心、半徑、直徑,這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再通過看書,使總結出的結論更準確,更完善。)

老師想看看同學們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這些概念。

練一練

(1)判斷這幾條線段中哪一條是半徑?

(2)判斷哪條線段畫的是直徑?

(3)這四條線段中哪一條是半徑?哪一條是直徑?(學生舉數字卡片判斷)

同學們對於半徑、直徑的概念掌握得很好,我們繼續研究圓還有什麼特徵?

2.研究圓的特徵。

用我們準備好的學具轉動A面,你發現半徑有什麼特徵?轉動B面,你發現直徑有什麼特徵?

(學生分小組討論。)

(老師再在幻燈上演示一遍,提問討論結果。)

(板書) 無數條 相等

剛才同學們自己發現了直徑、半徑有這些特徵。在下面兩個圓中:(出示)

甲圓的半徑和乙圓半徑相等嗎?

甲圓直徑是乙圓直徑的2倍嗎?

那麼圓在什麼情況下才存在這些特徵?(板書:同一圓裏)

練一練(正確畫,錯誤畫。)

(1)在同一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

(3)在同一圓裏,半徑是4釐米,直徑一定是2釐米。 ( )

(4)圓心在圓上。 ( )

同學們判斷得都很正確。老師想讓同學們用直徑、半徑的倍數關係來計算下面幾道題:

同學們對於半徑、直徑的倍數關係掌握得很好,如果老師給出半徑和直徑的數據,你們會畫圓嗎?小組討論一下,半徑2釐米的圓怎麼畫?直徑6釐米的圓怎麼畫?(小組討論)

請同學們把半徑2釐米的圓畫在本上,要求標圓心、半徑。邊畫邊想,什麼決定圓的位置?什麼決定圓的大小?直徑6釐米的圓請同學們回家畫在本上。

剛才同學們畫了半徑是2釐米的圓,圓的位置由什麼決定的?圓的大小呢?

(板書) 位置 大小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畫圓時要先點圓心。

(老師舉起一個圓)有一個同學是個小馬虎,他在畫完這個圓後,忘了點圓心了,你能幫助他找到圓心嗎?

如果這個圓畫在黑板上或本子上忘了點圓心,怎麼找到它的圓心呢?

(指導學生説出用直尺在圓面上從下往上推,推到最長的一段,就是直徑。)

(三)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你能用我們剛學的圓的知識來解答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為什麼世界上的車輪子都是圓的嗎?(指名回答,前後呼應,用剛學的圓的知識來回答剛才上課時提出的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圓的認識教案 篇五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見過平靜的水面嗎?如果我們從上面丟下一顆小石子,你們會發現什麼?

生:水紋是圓形的。

師:像這樣的現象我們隨處可見(播放課件),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進入圓的世界。

二:操作畫圓

師:要想認識圓首先就得會畫圓,同學們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圓規試着畫出一個圓嗎?

師:我發現有的同學畫的圓不是很圓,你能説説這是為什麼嗎?

生邊説邊演示並總結出圓的畫法。

三:認識圓

師:把你手中的圓自由的。對摺幾次,你發現了什麼?

生:都集中在了一點上。

師:這一點在什麼位置?

生:圓的中心。

師:圓中心的一點也就是我們用圓規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圓心,用字母r表示半徑,用字母d表示直徑。

師:還有什麼其它發現嗎?

生:所有摺痕都通過圓心。

師:請同學們任意選一條摺痕把它畫下來。再仔細觀察一下圓內的這條線段你還有什麼發現?

師:象這樣的一條線段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直徑。用字母表示。

師:自己圓上畫一條半徑,並用字母表示。

師:請同學們做一做有關直徑和半徑的練習題。

師:請同學們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並且按照老師給你們的提示討論,看看能得出什麼結論?(課件出示問題)

(1)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裏的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學生邊説老師邊板書:無數條、都相等、

如果學生沒説同一個圓裏,老師應重點引導學生説同一個圓裏。

四:小結收穫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圓的認識》教案 篇六

一、通過操作初步感受圓的特徵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

2、在每個小組的袋子中有許多各種形狀的紙片,當然這些圖形的紙片也有,其中圓形紙片有四張,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摸出圓形紙片嗎?(小組活動,袋子中還有橢圓形紙片。)

你們摸到了什麼?為什麼會摸出橢圓形紙片?

為什麼不會摸出這些圖形的紙片呢?(比較得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二、自主探索研究圓的特徵

1、橢圓和圓雖然都是曲線圍成的圖形,但是可以比較容易地加以區分,也就是説,圓和橢圓相比,圓是有特殊之處的。圓究竟有什麼特徵呢?你們想自己研究嗎?

2、取出在家剪好的圓紙片,你們在家練習了畫圓,説一説畫圓有什麼訣竅。

結合回答,教學圓心。

3、下面可以研究圓的特徵了

活動要求:(投影)

1、自己通過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找出圓的特徵,寫在記錄紙上。

2、在小組中和同學交流。

3、小組總結圓的特徵。

彙報:

(1)橢圓從中心到圓上的距離不相等,圓從圓心到圓上的距離相等。(教師要結合教學半徑)

(2)橢圓和圓對摺後都可以重合,橢圓有兩種對摺方法,圓有無數種對摺方法。(教師要結合教學直徑)

(3)橢圓沒有圓圓。(提問:為什麼橢圓不圓?)

(4)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三、運用圓的特徵解決實際問題

1、圓的特徵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車輪為什麼做成圓形?車軸為什麼要安放在圓心?

2、圓的特徵還能解決一些遊戲問題

套圈遊戲

課件演示畫面:15個小朋友在玩套圈比賽,離杆心有近有遠。動畫:各人投了一個套圈,小明最後投,只有小明套中(小明離杆心最近)。小明高興的神態説:還是我投得準

教師提問:同學們,對小明的話,你們有什麼想法?(引出這樣比賽不公平,大家要站在距離杆心同樣遠的位置)

(2)課件演示畫面:15人站成一行,仍然距離杆心有遠有近。

教師提問:同學們,站成一條直線行嗎?到底要怎樣才公平呢?(要站成圓形才公平)

課件演示畫面:15人圍成圓形,但杆心不在圓心。

教師提問:要站成怎樣的圓形才算公平?(圍着杆心,杆心要在最中間、中心)

在操場上怎樣才能畫出這樣的一個圓形來呢?(可以把繩子拉直,一端固定不動,一端拴上粉筆,)

課件演示:為什麼要一端固定不動?為什麼要拉直繩子?

把小明站的位置看作圓上的任意一點,現在15人任意地站在圓上,你覺得公平嗎?(公平)為什麼?

3、利用圓的特徵可以瞭解更多的信息。

(1)已知圓的半徑(直徑)求直徑(半徑)

(2)在正方形中畫最大的圓,已知正方形邊長。

(3)在長方形中畫最大的圓,已知長方形的寬。

四、總結

如果有一位同學病假,你要打電話告訴他今天學的內容,想一想,你要告訴他什麼?

國小數學《圓的認識》教案 篇七

學習內容:

《圓的認識》(六年級上冊第57、5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3、學會用圓規畫圓。

學習重點:學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特徵。

學習難點:能熟練地畫出規定大小的圓。

學習準備:圓形紙片、圓規、米尺、鉛筆、彩筆。

課前

蒐集信息:生活中哪裏見到圓?

動手操作:剪好一個圓片。

課中

自主學習:

1、填空:

圓中心的一點叫做(),用字母( )表示。

連接( )和( )任意一點的()叫做半徑。

通過( )並且( )的( )叫做直徑。

2、用紅彩筆描出圓中的半徑,用藍彩筆描出圓中的直徑。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學習卡

探究二:

用圓規畫圓時,圓規兩腳叉開的距離等於( )的長度。

( )決定圓的位置,()決定圓的大小。

達標訓練:

(一)基礎題(必做)

1、判斷。

在同一個圓內只可以畫100條半徑。 () 直徑是半徑的2倍。()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任意兩條半徑都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2、填表。

(二)拓展題(選做)

用圓規和尺子畫一自己喜歡的組合圖形。

綜合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課後

課外作業:課本練習十三

知識延伸:用圓規和尺子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