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語文教師第二學期個人工作總結

回望是一種姿態,是為了更好地眺望遠方,我們把時光刻進工作裏,烙下成長的印記,我們相聚在一起分享成長路上的點滴,共同見證成長的奇蹟。一個緊張而又充實的學期又過去了。回顧這學期,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熱心支持和幫助下,我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積極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下面我把這學期的工作做簡要彙報總結。

一線語文教師第二學期個人工作總結

七月芳菲,不知不覺中,一學期過去了。這個學期,是我內心掙扎並不斷突破的一個學期。這學期,我似乎真的迎來了所謂的職業瓶頸與倦怠。這種感覺讓人難解,讓人消沉。幸運的是,我冷靜地思考,並積極去化解自己的情緒。

在我最消沉的時候,我讀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書中説做學問有三道坎: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守”;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得”。

我也常常在想什麼是一線教師的“立、守、得”?當繁忙瑣碎的工作在悄悄磨掉我的意志和信念的時候,我該如何脱離身處的瓶頸與倦怠,邁過這三道坎,找到我職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劉禹錫説:“石以砥焉,化鈍為利。”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將給人一份智慧。我也嘗試在工作中思索,在工作中總結,也在工作中找到了絲絲慰藉。

一、立,立足當下,腳踏實地。

我們立在講台,立在課堂,立在孩子奔跑的校園。我們更立在學校的一套獨特文化中,接受洗禮,生成一種精神品相,我們也共同創造文化。我們立在錯綜複雜的關係局,每天面對紛繁複雜的人和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要用智慧去解決家校矛盾、師生溝通。

我們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回看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斷反省自己,給自己立下目標。六年級下學期的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是十分繁瑣的,我一面憂心於學生的成績與升學,一面又緊張地處理着家長的升學焦慮。本學期的週末,幾乎都是在扮演“客服”的身份,解決家長提出的不同的疑問。我第一次帶六年級的畢業生,從懵懵懂懂地按部就班地指引家長,到能得心應手地應付家長拋出來的各種問題,這中間是我對文件一遍遍反覆的琢磨,是跟同事不斷的詢問。好在,我們班的學生都能去比較理想的學校上中學,也算是我心中的安慰。

立足當下,腳踏實地,既然選擇了為人師,就應該肩負起我的責任和使命,克服困難,突破倦怠。

二、守,提升素養,守住初心。

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必須將更多的專業能力收納於行囊:我們處於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要傾情教學,要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要做好線下與線上、家校社會、跨學段、跨學科的融合貫通。我們要具備更高的教育素質,做一名終身的學習者。

我們要立在教育的潮頭,要將所有的看見轉化成學生學習的資源;我們要淨化一套行為準則和工作思路,指向高目標與高標準;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思維,提升自己的素養,去更好澆灌學生。

我一直在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努力做好與教學有關的工作。每一節課,我必定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心安理得地走上三尺講台,看到孩子們專注的眼神,我知道,這是對我精心備課的最好反饋。我必定做到走下講台,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我還會盡力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上講練結合,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啟發式教學,堅持向40分鐘要質量。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力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精神。

當然,語文的學習不單單是課堂、課本的知識,同時也要有一個延伸,所學的是我們的母語,也是要與實際去結合,同時讓學生們對於我們的母語多一些的瞭解,多去看一些課外有意義的書籍,而不單純只是為了學業,為了考試而學習語文,一些課外書籍我也是推薦給學生們,讓他們更多的瞭解語文的魅力,去更清楚我們的母語,去熟悉,找到自己興趣的所在,才能更好學好語文。

陶行知先生説:“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我想“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老師不僅要有一桶水,還要有長流水,長流水就要不斷持續學習。教師如果沒有高昂的學習熱情,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好好學習,這樣的要求是蒼白的,沒有説服力的。所以,為了突破瓶頸,為了提高自身素質,這學期我除了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外,我還積極閲讀,在閲讀中感悟、在閲讀中收穫、在閲讀中明白初心,堅守初心。

三、得,得之坦然,爭其必然。

當我們的專業能力不斷疊加,從量變走向質變時,我們開始收穫成果。這時候我們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這是“得”的境界。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為生命帶來不同的感受。當有榮譽加身的時候,我淡定從容;當面對競爭的時候,我也毫不退縮,力爭上游。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啟智慧之光,付出情緒勞動,畢生心血,以孕育高貴精神,做一名自覺的道德示範者,利人的迷霧指路人,渡人的情感超越者,以莊嚴的態度對待生命和世界。

歲月如歌彈指過,光陰似水不再來。無論時光如何流逝,我都堅信:立志守心然後有所得。在未來的教育路上,我將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斷突破。我也相信,在孜孜不倦地學習與提升中,我將會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