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化學常見氧化分解反應方程式總結【新版多篇】

國中化學常見氧化分解反應方程式總結【新版多篇】

國中化學方程式歸納 篇一

①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

②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③表示反應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關係。

化學方程式定義

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書寫原則:①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②必須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書寫方法:①正確書寫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②配平化學方程式,然後將連線改為等號;③註明化學反應的條件及生成物的狀態等。

純淨物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有關純淨物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比較簡單,但解題時要把握好三個要領,抓住三個關鍵,注意一個事項。

三個要領:

(1)步驟要完整;

(2)格式要規範;

(3)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

(1)準確書寫化學式;

(2)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3)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注意事項: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統一(必須是質量單位,如果給出體積需根據密度換算成質量)。

國中化學方程式總結 篇二

銅:

CuSO4o5H2O====CuSO4+5H2O↑ 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白色

高温

CuO+CO====Cu+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有能使純淨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H2+CuO====Cu+H2O 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 現象:銅表面慢慢生成了銀白色金屬

CuCl2+2NaOH==Cu (OH) 2↓+2NaCl 現象:生成了藍色絮狀沉澱

CuO+H2SO4==CuSO4+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 (OH) 2+H2SO4==CuSO4+2H2O 現象:藍色沉澱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 現象:有紅色金屬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現象:固體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同時有能使純淨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鐵:

Fe+2HCl==FeCl2+H2 現象:鐵粉慢慢減少,同時有氣體生成,溶液呈淺綠色

FeCl2+2NaOH==Fe(OH)2↓+NaCl 現象: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 現象:氫氧化鐵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後,會變成紅棕色

Fe (OH) 3+3HCl==FeCl3+3H2O 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澱溶解,溶液呈黃色

Fe (OH) 2+2HCl==FeCl2+2H2O 現象:白色絮狀沉澱溶解,溶液呈淺綠色

Fe+CuSO4==FeSO4+Cu 現象:鐵溶解生成紅色金屬

Fe+AgNO3==Fe(NO3)2+Ag 現象:鐵溶解生成銀白色的金屬

Fe2O3+6HCl==2FeCl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的溶液

現象: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Zn+FeCl2==ZnCl2+Fe 現象:鋅粉慢慢溶解,生成鐵

銀:

AgNO3+HCl==AgCl↓+HNO3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且不溶於強酸

AgNO3+NaCl==AgCl↓+NaNO3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且不溶於強酸

Cu+2AgNO3==Cu(NO3)2+2Ag 現象:紅色的銅逐漸溶解,同時有銀白色的金屬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

補充化學方程式: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現象:銀逐漸溶解,生成氣體遇空氣變棕色

Ag+2HNO3(濃)==AgNO3+NO2↑+H2O 現象:銀逐漸溶解,生成棕色氣體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現象:銅逐漸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FeCl3+Fe==3FeCl2 現象:鐵粉逐漸溶解,溶液由黃色變成淺綠色

2Na2O2(過氧化鈉)+2H2O=4NaOH+O2 現象:有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生成

國中化學知識點彙總

質量守恆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的綜合應用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和數目相等,推斷反應物或生物的化學式。

(2)已知某反應物或生成物質量,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利用這一定律可以解釋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變化及用質量差確定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由此可以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組成元素。

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解釋

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①化學變化中的“一定不變”: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元素種類、反應前後各物質的總質量一定不變;②化學變化中的“一定改變”;分子種類、物質種類一定改變;③化學變化中的“可能改變”:分子數目可能改變。

國中化學方程式總結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用化合價升降法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標

通過對各種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紹,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的訓練。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原則和步驟。

教學難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鑑的經驗。

教材分析:

是正確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側重理科學生所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種,本節介紹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教材從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引入,説明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可以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來配平,但對於較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來配平不太方便,進而引出用“化合價升降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

本節教材通過三個典型的例題,對三種不同類型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細緻分析;介紹了三種不同的配平方法,培養了學生靈活看待能力,訓練了學生的辯證思維。

教材還通過問題討論,將學生易出錯誤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用配平時應遵循的原則—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進行分析判斷,強化了配平的關鍵步驟—使反應前後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相等的原則,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教法建議

教學中應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利用學生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和接觸的一些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本節內容。教學中應採用精講精練、講練結合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學生一步到位,隨意拓寬知識內容。

1.通過複習,總結配平原則

教師通過以學生學習過的某一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為例,引導學生分析電子轉移及化合價的變化,總結出原則—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

2.配平步驟

[例1]、[例2]師生共同分析歸納配平基本步驟:

(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分別標出變價元素的化合價,得出升降數目。

(2)使化合價升高與化合價降低的總數相等(求最小公倍數法)

(3)用觀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質的化學計算數(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還原的原子(原子團)數通過觀察法增加到有關還原劑或氧化劑的化學計量數上),配平後把單線改成等號。

該基本步驟可簡記作:劃好價、列變化、求總數、配化學計量數。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礎上採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屬於經驗之談,是對學生辯證思維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為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議在分析完每個例題後,補充針對性問題,強化技能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另外,關於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可組織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討論”、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滿足原子個數守恆、電荷守恆、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然後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練習加以鞏固。通過設置該“討論”內容,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知識,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在學習化學中的重要作用。

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可補充配平的另一種方法—離子一電子法,以及不同化合價的同種元素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確定方法:氧化產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價態不能高於還原產物中被還原元素的價態。

如: (濃)— 氧化產物是 而不是 或 ,還原產物是 而不是 。   氧化產物 的還原產物 。

第 1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