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醫藥產業 助力精準扶貧——中藥材產業調研報告

發展中醫藥產業 助力精準扶貧

發展中醫藥產業  助力精準扶貧——中藥材產業調研報告

—— 巴東縣中醫藥產業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批轉的《縣政協常委會2018年工作要點》安排,縣政協常委會組織調研專班,於2018年9月中旬對全縣中醫藥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協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巴東縣中醫藥產業現狀

(一)資源和種植情況

我縣地處神龍架、武陵山、大巴山交匯地,屬於“華中藥庫”、世界硒都主要地區,全縣12個鄉鎮分別適宜不同品種的藥材生長,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境內野生、半野生、人工種植的中藥材品種達1200多種,其中植物類1170多種,動物類30多種,國家保護收購和市場需求旺盛的品種達352種。

我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總面積形成了較大規模,少數品種不僅形成了較大的單品規模,且品質優勢獨特,在全國中藥材市場形成了較大影響力。據統計顯示,全縣常年種植中藥材50多個品種,截止2017年總面積23.8萬畝,產量5萬噸,產值4億元。

據調查,我縣中藥材種植區域廣泛,每個鄉鎮均有種植。道地藥材種植成為全國主產區,水布埡鎮清江以南的蛇口山等高山村種植的巴東獨活,野三關鎮的耳鄉灣等村種植的皺皮木瓜,綠葱坡祁家坪等村種植的巴東玄蔘,都形成了區域性規模。皺皮木瓜發展較快,特別是受退耕還林、產業扶貧的推動,全縣實際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可採摘面積近1萬畝。巴東獨活因其獨特的品質優勢,市場一直看好,種植面積得到一定鞏固和擴大,現已超過2萬畝。巴東玄蔘面積雖然萎縮,但實際面積仍接近2萬畝。三木藥材種植歷史悠久,這幾年市場疲軟,但面積仍保持在9萬畝左右。貝母,近幾年種子炒作誘導種植面積較快擴張,實際已經超過2萬畝左右,在清太坪等鄉鎮已經出現貝母專業村。藥食兩用的葛根在深加工的帶動下得到很大發展,其他如大黃、雲木香、天麻等品種也有一定規模。

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取得了突破。今大藥業、時珍堂藥業、福硒康農業等部分企業、少數藥材專業合作社在主產區辦了規模不等的示範基地和試驗基地,一定程度帶動了藥農的規範化種植。玄蔘GAP種植試驗示範於2011年底通過國家認證。巴東獨活、巴東玄蔘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商標。

中藥材種植正在成為全縣農民脱貧致富的希望產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企業和經營情況

我縣中醫藥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藥材購銷到產品加工,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果。全縣現有中藥材企業8家,規模以上企業4家,其中有1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州級龍頭企業。同時,中藥材新型農民合作組織較快發展,目前全縣共有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40餘家,其中縣級示範社9家。藥材專業種植大户達到260多户。

中藥材市場營銷取得了較好成績。我縣特色優勢產品特別是道地藥材,不僅在全國幾大知名中藥材市場有很好的知名度,而且有少數產品已經獲得國內大型製藥企業青睞。巴東玄蔘、獨活、皺皮木瓜等主要產品在亳州、安國、禹州等藥材市場都有很好的聲譽和穩定的銷售客户,今大藥業和南京金陵藥業合作,在我縣每年採購價值800多萬元玄蔘,時珍堂藥業藉助對口支援在北京市場銷售中藥飲片3000多萬元,福硒康農業藉助本地皺皮木瓜在產量和品質上的優勢,基本上掌握了市場主導權。

品牌打造和精深加工取得突破。巴東今大藥業公司經營的巴東玄蔘已獲得湖北省名牌產品稱號。時珍堂巴東藥業公司2015年被認證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具備年加工中藥飲片400多個品種、產量1500噸。藥業企業從藥材購銷開始探索精深加工,今大藥業已經研發出元參含片。福硒康公司在自己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專家的指導下開發皺皮木瓜功能食品,目前木瓜果脯已經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投入生產。晟美康藥業中藥材提取物加工項目已經完成企業重組,廠房和設備改造基本結束,多功能植物提取車間年可生產中藥材中間提取物150噸,年產值過億,年內有望投產。

二、中藥材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和不足

(一)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不健全

規劃指導不足。各級黨委政府對發展中醫藥產業的認識不統一,沒有充分認識巴東中藥材的資源優勢和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巨大前景,信心不足,力度不夠。導致我縣中醫藥產業發展上,戰略目標不明確,計劃不具體,指導乏力,政策支持持續性不強,基本處於自發式發展狀態。

專業隊伍力量弱。我縣雖然在農業局設有中藥材產業辦,但只有1人專職,專班力量與產業發展工作量明顯不協同。面對農業局職能限制,相對於同設在農業局的茶葉辦、柑橘辦、蔬菜辦,中藥材辦處於弱勢。恩施州在發展四大產業集羣時,在州食藥監局設生物醫藥辦,只對口縣食藥監局,縣食藥監局沒有明確相關職能,導致我縣和州委州政府在發展中醫藥產業上不能有效對接。目前,我縣中醫藥產業在發展規劃、技術服務、市場信息預測發佈、品質檢測監控、品牌打造等方面指導和服務缺位。

項目扶持力度不足。這幾年我縣對中醫藥產業發展項目謀劃和爭取過少,縣級財政很少投入,項目儲備不充分。目前僅省農業廳每年支持20至40萬元的中藥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300萬元產地初加工專項資金支持。相對於其他產業,財政投入明顯較少。導致我縣中醫藥產業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支撐乏力。

(二)種植基地規模小標準化低

由於中藥材種植技術推廣體系和質量監控機構缺失,中藥材種植總體上散、小、雜、自由化,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集約化生產比例不高。我縣中藥材產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化程度低。中藥材企業與種植基地關聯程度不高,多是鬆散的購銷關係。主產鄉鎮雖然有種植大户和專業合作社,但組織化程度還很低。產業缺乏龍頭引領,中藥材種植多數處於自由化狀態。

栽培技術標準化程度低。中藥材基本上以千家萬户的傳統種植為主,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普及率不高,標準化技術應用率低,加之農藥化肥的過度施用,導致進入市場的中藥材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目前生產基地達標的僅綠葱坡鎮玄蔘基地獲得GAP示範種植認證。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我縣中藥材特別是道地藥材的種植品質。

良種選育滯後。目前,藥材種子種苗以農户自繁自育為主,沒有專門的良種繁育基地,良種培育、選育和推廣比較落後。多數藥材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品種,特別是我縣有着比較優勢的道地藥材,由於種子種苗退化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沒有形成規模效益。種植品種多,初步統計達50多個品種,除巴東玄蔘、巴東獨活、皺皮木瓜等有一定規模外,其餘單品種植沒有規模,少數品種達不到基本收購量。而且優勢品種滑坡嚴重,獲得地理保護商標和GAP種植認證的巴東玄蔘由三年前3萬多畝下滑到不足2萬畝。多數品種種植零星分散,產量小,產品缺乏市場主導權。

(三)品牌缺位,交易平台缺失

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品牌戰略目標、計劃、措施。中醫藥產品目前就取得玄蔘、獨活兩個地理保護商標,一個湖北名牌產品稱號,一個皺皮木瓜商標,商標註冊少,著名、馳名商標為零。經營中沒有品牌意識,已有的品牌沒有發揮作用,就連獲得地理保護商標的巴東玄蔘也貼其他產地品種銷售。這個現象反映我縣中藥材經營的不是產品,基本停留在原材料購銷層次。

專業中藥材市場缺少。由於交易信息平台缺少,企業、藥農和基地供需信息失真,處於產業鏈底端的種植農户和市場缺乏對接,中藥材發展導向無法深入。農民銷售以小商小販收購為主,中間環節多,利潤空間壓縮,種植農户缺乏市場預測和抵禦風險能力,藥農利益難以保證。

主產地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在中藥材主產區現有少數專業合作社建了倉庫,但標準不高,總體容量不足,倉儲能力有限。倉儲規模和經銷企業調控能力弱,導致中藥材結構性過剩和季節性賣難問題存在,流通對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強。

中藥材宣傳推介缺位。沒有實體經營場所、專門網站和新聞媒體宣傳推介巴東中藥材產品,在眾多各種規模的中醫藥展銷等活動中缺席,中醫藥文化沒有挖掘弘揚,中醫藥電子商務沒有發展起來。

(四)市場主體發展不足

龍頭企業少而小,市場主體發育不足。統計顯示中藥材企業雖然是8家,調查情況看,只有4家是真正意義上的中醫藥企業,1家因為多方原因一直沒有生產,常年正常生產經營的3家企業規模不大,銷售額達億元的僅1家,而且主要以外購為主,過千萬的企業2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大多數有名無實,或者“殭屍”或者沒有開展中藥材生產經營。正常生產經營的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僅20多家。其他中藥材新型農民組織沒有發育成熟。

中藥材企業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競爭力的產品。現有的中藥材企業經營品種雜、小、粗,除福硒康農業皺皮木瓜單品藥材形成了規模購銷,其餘在單品藥材上都沒有規模,沒有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主打產品,嚴重影響了企業對產業的輻射帶動能力。

精深加工企業缺失,產品加工層次低,轉化增值能力弱。目前中醫藥企業基本以代加工、仿加工、初加工、作坊式生產為主,產業層次低、工藝水平差、產品附加值低。目前有一定規模的中藥材企業時珍堂藥業、今大藥業、福硒康農業等,僅開展少量飲片加工,產量不大,對本縣中藥材消化量有限。產地少數專業合作社也能就地清洗切片,但是加工場所不達標,工藝落後,效率低下,不能直接進入終端市場,而且產品質量難控制,給市場銷售埋下隱患。

三、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建議

國家將生物醫藥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國中醫藥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規模增長機遇和政策支持機遇。要抓住機遇,發揮我們的優勢,把中醫藥產業發展成強縣富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一)強化中醫藥產業在我縣產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按照恩施州四大產業集羣發展的戰略部署,進一步確立中醫藥產業在巴東縣主導產業中的地位,提升信心,明確目標,追加措施,持之以恆抓落實。

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將中醫藥產業發展真正當做主導產業納入議事日程,明確有人分管有人專抓,有發展目標,有具體措施,有經費保障有項目投入,有工作考核有成效獎懲。

制定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充分研究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前景和上級鼓勵、扶持政策,結合我縣實際,藉助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中醫藥振興、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大好環境和機遇,把我縣的中藥材資源優勢轉換成產業優勢,力爭三至五年時間,形成強縣富民的中醫藥產業集羣。為此,建議縣政府科學制定全縣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出台《加快巴東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決定》。

建立持續有效的投入機制。加大項目投入,整合各部門產業發展、設施農業、基礎設施等項目資金,要把中醫藥產業納入我縣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同等地位進行立項支持。充實中醫藥項目庫,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爭取力度。加大金融支持,融合扶貧相關金融政策,把中醫藥產業納入產業扶貧主導產業進行金融扶持。加大財政保障力度,保障中醫藥產業發展中科研、技術服務、品牌創建、質量檢測、營銷宣傳等各項工作和活動經費,設立中醫藥產業發展獎勵基金。

建立績效考評和獎勵機制。把中醫藥產業發展納入縣委政府年度綜合考評內容,對發展成效大的鄉鎮給予獎勵。對發展好的專業村、種植大户、專業合作社和中醫藥產業發展中有貢獻的科技人員等進行獎勵。

開展中醫藥文化挖掘和弘揚,營造中醫藥產業發展氛圍。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在挖掘弘揚中醫藥文化中的主導作用,支持成立中醫藥文化研究協會、中醫藥產業協會、中醫藥學會等社會組織,並指導和支持社會組織開展活動。

(二)完善中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機制

完善縣級工作機制。調整明確縣中醫藥產業領導小組,加強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領導。由縣相關領導掛帥,整合農業、林業、食藥監、財政、發改、扶貧、衞生和醫療機構、宣傳部門等部門力量,形成抓中醫藥產業的合力。

建強中醫藥產業辦公室。提升我縣中藥材產業辦的格局,增加力量,賦予與其對稱的更多職能。建議改原中藥材產業辦,設中醫藥產業辦,掛靠縣政府辦公室辦公。選配精通或熟悉中醫藥業務方面的同志2至3名充實中醫藥產業辦力量。明確中醫藥產業辦在產業發展上的規劃、指導、協調、工作督導考核,以及項目申報和實施、品牌創建、資源保護、信息發佈等職能。

鄉鎮落實分管領導和工作專班,專抓中醫藥產業工作。

(三)培育市場主體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發展

鼓勵多元化市場主體發展。重點支持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推動中藥材精深加工,提高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整合力量培育龍頭企業。通過扶持本地企業發展壯大和招商引資等策略,力爭三到五年時間,培育出一到三家集“產學研”一體化,真正帶動力強、輻射面廣、有科技創新能力和終端產品的中藥材骨幹企業。

扶持適應市場需求、有生命力的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種經營主體發展壯大。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幫助、政府服務等措施,在藥材主產區扶持各類中醫藥產業市場主體、藥材專業村村委會建設小型中藥材倉庫、冷凍和初加工等標準化設施。支持多種市場主體開展中藥材基地種植、藥材購銷、初級加工。發揮他們在中藥材產業發展產業鏈上的中間作用。

強化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在巴東縣經濟開發區建設巴東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結合各主產區的衞星倉儲和初加工基地,把專業市場建設成集交易、展示、倉儲物流、質量檢控、電子商務、行業交流、信息發佈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的中藥材綜合貿易基地。

扶持中藥材營銷電子商務,扶持中藥材流通企業、經銷大户及農民經紀人,多渠道拓展中藥材及其精深加工產品的營銷渠道。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促進產業集羣發展。抓住中醫藥健康養生正快速發展機遇,融合我縣生態旅遊,推進“中醫藥+旅遊”發展模式,在觀光、避暑、休閒度假等目的地,鼓勵多元投融資主體建設中醫藥養生、療養基地、中藥材植物科普體驗園等,發展中醫藥養生產業, 探索中醫藥文化休閒旅遊。

(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發展質量

整合品牌資源,創建名優道地藥材公用品牌。通過聯合、兼併、收購、轉讓、有償使用等經營手段,整合全縣現有中藥材優勢資源,對取得地理保護商標的“巴東獨活”、“巴東玄蔘”,統一使用地理保護商標,其他產量和品質優勢的道地產品,可由縣中藥材協會等組織加大商標註冊力度,統一有償使用。做到統一品牌,統一質量,統一包裝,擴大市場影響力,逐步形成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帶動全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和提升。

強化生產經營的品牌意識。指導企業、專業合作社註冊商標、創自己品牌,爭創國家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提高巴東中藥材產品的知名度。重點打響“巴東獨活”、“巴東玄蔘”,巴東木瓜等道地中藥材品牌。儘快淘汰我縣中藥材統裝統貨銷售、貼牌銷售等情況。

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創建名優產品。依託重點龍頭企業和基地,儘快建立全縣中藥材標準體系,在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管理上下功夫。在推廣巴東玄蔘GAP種植經驗基礎上,開展巴東獨活GAP種植示範和認證工作,力爭三年時間使巴東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普及率達90%以上,並帶動其他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建立以生物防治為重點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大力推廣普及有機無公害種植技術。建立健全中藥材基地種植監控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建立企業產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嚴把產品質量關。

加大中醫藥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通過各類媒體,以新聞、專題、廣告等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宣傳巴東中藥材,提升知名度。開闢專門網站、微博、微信公眾平台,在主流新聞網站開闢專題專欄,宣傳推介巴東中醫藥產品。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展銷活動、經貿洽談會等營銷活動和專業論壇、學術交流等社會活動。積極宣傳弘揚巴東中醫藥文化,巴東不僅是神農氏發現茶的地方,更是神農氏採藥的地方,要用中醫藥文化助推中醫藥產業發展。

(五)加大科技投入,促進中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培養。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實行人才本地培養和人才引進“兩條腿走路”,做到在中醫藥產業發展中,政府有明白人指導,農民有行家服務,企業有科研人才攻關,實現從基地種植、企業生產到市場營銷各個環節都有專業人才隊伍。針對政府、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户等各層次的不同需要,利用雨露計劃、扶貧和移民培訓等培訓項目支持,開展有針對性的深度培訓,更新提高從事中醫藥產業工作的各類人員的知識,培養農村科技帶頭人,培養企業科研人才。支持鼓勵企業引進各類專業人才,支持鼓勵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到我縣種植基地、企業開展技術交流、科研和試驗示範等科技活動。

建立健全技術服務推廣體系。構建隊伍精幹、分工明確、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基層中醫藥產業技術服務推廣體系。激活鄉鎮涉農服務部門活力,充分調動鄉鎮涉農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培養提高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水平,發揮農民身邊“土專家”作用。充分發揮科技示範户、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醫療衞生機構的作用,有效集成各方面中醫藥人才要素,逐步形成以各級農業技術員為保障,以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為基礎,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為依託,上下貫通、左右聯合的中醫藥技術服務推廣網絡。

建立良種繁育推廣基地。採取項目投入引導、企業主辦政府獎勵、市場運作政府監控等形式,開展以道地藥材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子種苗選育、引進培育、繁殖推廣等工作。

建立標準化種植科技示範基地。採取專業合作社、藥業企業等市場主體投資主辦,政府獎勵的形式,在各中藥材主產地開展標準化種植示範工作,開展GAP示範種植認證工作。利用資源優勢、創造政策環境,引進國內製藥企業來巴東發展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多種形式引領示範,逐步提高我縣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水平。

支持企業開展科技攻關。支持和鼓勵企業在中醫藥產品開發上開展攻關,力爭三至五年時間取得專利20個以上,在中成藥等精深產品生產上實現零的突破。

政策參考:

國務院《關於促進生物產業加速發展的若干政策》

《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醫藥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商務部、衞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林業局、保監會等12部門聯合發佈《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

州政府《恩施州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恩施州政發[2018]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