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反映:謹防“後大學聯考經濟”誤入歧途

2022年大學聯考落下帷幕,龐大的應屆生消費羣體、長達近3個月的超長暑假,給電子產品、旅遊、餐飲、駕校培訓等行業帶來一波消費高峯,為疫情影響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同時卸下重任考生消費意願強勁,更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到“量體裁衣”。

基層反映:謹防“後大學聯考經濟”誤入歧途

一、基本情況

2022年XXX市普通大學聯考參加考試XXX人(普通文科XXX人、普通理科XXX人、高職類XXX人)。經走訪蘇寧易購等商場相關人士,6月8日大學聯考結束後,3C產品進入熱銷期,較5月銷售數據上升60%—70%。部分商家推出各種促銷活動,駕校推出“駕考速成班”,考生出示大學聯考准考證,可享受學車優惠。旅遊公司推出持准考證參與團購旅遊套餐,搶灘“高三畢業生”消費羣體。餐飲行業“謝師宴”“升學宴”訂購火爆。

二、存在問題

一是正確消費觀有待提升。高三畢業生剛剛成年,還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面對五花八門的消費需求,不能清楚辨別哪些是噱頭,哪些是剛需,造成一定程度上盲目攀比、奢侈浪費。二是不法商家藉機虛假宣傳。面對“後大學聯考經濟”較大消費需求,一些商家渾水摸魚。比如,旅遊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旅遊者對旅行社提供的用餐、住宿條件、行程安排、導遊人員服務態度不滿意等方面。三是“黑中介”編造出國“美夢”。一些地方的留學中介行業比較混亂,不少非法中介往往掛靠在有資質的中介名下,利用考生和家長對留學情況不瞭解的弱點,收取高額服務費或者諮詢費。學生出國後發現學校不是自己所選的、專業也不是所要學的,再找中介發現“人去樓空”。四是大學聯考志願填報亂象叢生。“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一對一諮詢”等填報服務五花八門,要價從數千到數萬。一些普通高中老師和大學招生老師,被包裝成“資深”“頂級”專家,諮詢一次標價數千到數萬元。未被錄取、專業不對口、收費高而未達到目的等諸多大學聯考志願填報後引起的糾紛屢見不鮮。

三、意見建議

一是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強風險意識,避免情緒化購物。家長幫助孩子甄別真假,對孩子不合理、不切實際的的要求也不加以引導,學校跟進加強教育引導,引導理性消費,避免奢侈浪費。特別是學生在選擇留學中介機構時,查驗是否具有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資格認定書”以及市場監管部門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二是強化監督管理市場監管部門未雨綢繆,成立專項檢查組,在6-9月每月至少開展2次保護消費者權益專項督查,加強特殊時期市場監管,積極營造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三是提高服務能力。高校、教育部門、招錄工作機構等樹立大學聯考招錄工作服務意識,及時摘編、整理、發佈科學填報志願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