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吳錦泉作文【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吳錦泉作文【精品多篇】

“我力量不大,力量大再多捐一點” 篇一

吳錦泉清晰地記得,他是1958年8月8日入黨的。年輕時曾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民兵營長、種豬場場長。1990年,吳老退休。閒不住的他,拾起了19歲就跟外鄉師傅學到的磨刀手藝,打響了“吊金龜”(磨刀人招攬生意的響器),磨剪搶刀。“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央視的頒獎詞,勾畫的正是老人辛勤勞作的景象。

20多年辛苦,每一枚硬幣裏都洇着汗水。吳錦泉的磨刀功夫那是沒説的,出名後,他收費更低了。老人説,我現在有點名氣了,不能靠這個多賺錢。

吳錦泉一直生活節儉,但有一顆熱心助人的慈善之心,為幫助別人總是慷慨解囊。在鄰村的另一位慈善名人——修車老人胡漢生的引領下,吳錦泉決定將磨刀的所得捐給社會。

,吳錦泉夜裏從廣播裏聽到汶川發生大地震,就開始將他修車的儲錢罐倒在桌上,仔細數過,1元硬幣902枚,5元紙幣20張,共1002元。第二天一早,老人騎着自行車,幾經周折,找到市紅十字會募捐點。只聽得“譁”的一聲,一枚枚硬幣從布包裏傾瀉出來。他對工作人員説着説着流下了淚:“四川受了難,我是一個黨員,今年80歲,還能掙錢,就捐給那些受苦的人吧。我力量不大,力量大再多捐一點。”

青海玉樹、甘肅舟曲、四川雅安,此後幾年,千里之外發生重大災難,吳錦泉都會將愛心送出。只靠聽廣播獲取信息的他,多次成為南通第一位通過紅會向災區捐款的市民。

“錦泉一元愛心社”、“磨刀老人”微基金,在吳錦泉的慈善精神感召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慈善事業。有人來到老人的磨刀攤前,磨一把刀給出100元,請老人代為捐款。老人總是記下姓名住址,讓紅會開出票據。作為南通市年齡最大的紅十字志願者,老人的“粉絲”遍佈江海大地。

“心裏想着在做好事就不累” 篇二

2月14日,一個有愛的日子。

晚8點,央視新聞綜合頻道“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開播,心懷大愛的南通“磨刀老人”吳錦泉首先出場。

在港閘區天生港鎮街道五星村,鄉親們早早簇擁着老人來到村部一起看電視。頒獎典禮是春節前在北京錄製的,今晚,大夥兒相約,與老人家一起分享當選“感動中國人物”的喜悦。

屏幕上展現的是一個熱鬧的社區,吳錦泉像往常那樣揮汗磨刀。那輛破自行車、那張條凳,正是老人走街串巷的看家寶。有人估算過,磨好一把菜刀,賺1元錢要揮動手臂300下,那麼,年邁的老人捐出1000元,就要揮臂30萬下!看到這裏,現場不少人淚花閃爍!

主持人白巖鬆問,“你累不累”,老人用濃濃的鄉音給出了答案,“一點都不累。心裏想着在做好事就不累。”

頒獎台上,87歲高齡的吳錦泉接過孩子們獻上的鮮花,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在22位“2015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中,好人吳錦泉的善舉令無數國人唏噓感慨。據中國文明網投票結果顯示,吳錦泉獲2989400票。南通的網友在朋友圈裏接力,力挺這位可敬的老人。而更多的外地朋友,在聽説磨刀老人的感人故事後,默默為之點贊。大家的共同願望就是,要讓老人走上央視的領獎台。

名人故事:當選“感動中國”度人物的吳錦泉 篇三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初見老人,一身簡樸乾淨的衣着,正在張羅着拿板凳給青年民警們圍坐在他身邊,就像一位平常人家的老爺爺,給他的孩子們講過去的故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不是響徹雲霄的豪言壯語,而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傾心吐露,忠於祖國服務人民在老人看來,就是省下一針一線,一飯一粥,積少成多,去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老人質樸的話語給青年民警們重温了入黨誓詞,讓青年民警們深深明白作為一名黨員,他們肩負着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忠於事業服務人民應當是他們畢生的追求。

我做的這些事很小

一副窄條凳,一個竹籮筐,一輛自行車,這是老人全部的行當。當清脆的“吊金龜”聲打破清晨的寧靜,老人開始了他一天的辛勤勞作。他説“我做的這些事很小,人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我很感動”,安靜的院子裏,温暖的陽光穿透微涼的空氣照在青年民警朝氣蓬勃的面龐上,低頭看着臂肩上的“公安”二字,他們若有所悟:這是一項平凡的職業,要付出的是平淡日子裏的堅守,危難時刻的擔當。老人語重心長的話語教會青年民警認清自己的使命,懂得自己的擔當。

我要捐款到90歲

老人帶着青年民警走進他的三間平房,屋內的陳設簡陋幾近寒酸,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木箱,從裏面拿出沉甸甸的獎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榮譽,那是温暖而充實的精神世界。老人回到南通後把獎盃悄悄收起,他説要堅持捐款到90歲,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行走幾十公里,在大街小巷磨刀磨剪子,用感人的行動、温暖的內心儲蓄他的夢想。他選擇了平凡簡樸的人生半徑,在堅定執着着畫着自己的人生之圓,作為不諳世事又缺乏閲歷的青年民警而言,他們在老人身上看到一種人生的大氣磅礴,那勤勞忙碌的背影教會他們堅毅執着,教會他們心存感恩,教會他們明白生命的價值,教會他們選擇人生的信仰。

純樸的老人一路把青年民警送上汽車,或許就是這點滴的平凡匯聚成熒幕上的崇高偉大,回程的路上,老人純樸的話語猶在耳際,霍霍的刀剪越磨越亮,照見老人的夢,也照亮青年民警的人生之路:青年民警將繼續弘揚雷鋒精神,用青春悦動的正能量為長江航運公安局注入新鮮的血液,帶着夢想和希望前行,腳踏實地地走好自己的從警之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初見老人,一身簡樸乾淨的衣着,正在張羅着拿板凳給青年民警們圍坐在他身邊,就像一位平常人家的老爺爺,給他的孩子們講過去的故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不是響徹雲霄的豪言壯語,而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傾心吐露,忠於祖國服務人民在老人看來,就是省下一針一線,一飯一粥,積少成多,去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老人質樸的話語給青年民警們重温了入黨誓詞,讓青年民警們深深明白作為一名黨員,他們肩負着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忠於事業服務人民應當是他們畢生的追求。

我做的這些事很小

一副窄條凳,一個竹籮筐,一輛自行車,這是老人全部的行當。當清脆的“吊金龜”聲打破清晨的寧靜,老人開始了他一天的辛勤勞作。他説“我做的。這些事很小,人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我很感動”,安靜的院子裏,温暖的陽光穿透微涼的空氣照在青年民警朝氣蓬勃的面龐上,低頭看着臂肩上的“公安”二字,他們若有所悟:這是一項平凡的職業,要付出的是平淡日子裏的堅守,危難時刻的擔當。老人語重心長的話語教會青年民警認清自己的使命,懂得自己的擔當。

我要捐款到90歲

老人帶着青年民警走進他的三間平房,屋內的陳設簡陋幾近寒酸,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木箱,從裏面拿出沉甸甸的獎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榮譽,那是温暖而充實的精神世界。老人回到南通後把獎盃悄悄收起,他説要堅持捐款到90歲,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行走幾十公里,在大街小巷磨刀磨剪子,用感人的行動、温暖的內心儲蓄他的夢想。他選擇了平凡簡樸的人生半徑,在堅定執着着畫着自己的人生之圓,作為不諳世事又缺乏閲歷的青年民警而言,他們在老人身上看到一種人生的大氣磅礴,那勤勞忙碌的背影教會他們堅毅執着,教會他們心存感恩,教會他們明白生命的價值,教會他們選擇人生的信仰。

純樸的老人一路把青年民警送上汽車,或許就是這點滴的平凡匯聚成熒幕上的崇高偉大,回程的路上,老人純樸的話語猶在耳際,霍霍的刀剪越磨越亮,照見老人的夢,也照亮青年民警的人生之路:青年民警將繼續弘揚雷鋒精神,用青春悦動的正能量為長江航運公安局注入新鮮的血液,帶着夢想和希望前行,腳踏實地地走好自己的從警之路。

有關慈善愛心的作文素材:吳錦泉 篇四

吳錦泉:慈善老人

吳錦泉,是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願者,也是一名老黨員。平日裏老人靠磨刀為生。

近年來,吳錦泉曾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泥石流災區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後,他又將兩年來磨刀積攢的零錢捐獻給雅安地震災區,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硬幣7枚,共計1966.2元。自20xx年以來,他已累計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導下,村裏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錦泉一元愛心社”,五星村內15家企業向“錦泉一元愛心社”捐出了3萬多元善款。全村19個村民小組,也紛紛捐錢,從而使“錦泉一元愛心社”的救助資金達到5萬多元,已救助39人次,發放救助款14000餘元。救助的對象包括革命傷殘軍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

素材解讀

吳錦泉生活十分儉樸,幾乎把磨刀獲得的微薄收入都用於幫助別人,出錢出力,修路補橋;他以能幫助他人為最大的快樂,他幫助過的人、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磨刀老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中個個可參與、人人能作為的“微公益”行動。

適用話題

慈善、助人為樂、微公益

感動中國吳錦泉觀後感 篇五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這次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吳錦泉老人了,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20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後,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自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並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裏,但他關心社會,為村裏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社會需要這份“堅守”,需要這種正能量,這些中國好人來自生活,他們鮮活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每天發生,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的精神品質向我們傳遞着正能量。看完這次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份愛心和熱心,把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和社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我們應該加強對好人的表彰和宣傳,這也是在更大程度上激發人們內心深處“善”的信念,用好人精神去感染其他人,指引大家跟隨內心的善念,做一個存善念、有善心、做善事的好人。

範文二:

這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在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結束之後,我參加了“與身邊好人”見面、採訪活動。見面會上,有一位看起來很普通的老人,他長着一張佈滿皺紋黝黑的臉、微微眯起但卻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別是一雙長滿老繭皺裂的大手特別引人注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磨刀老人”吳錦泉。

雖然吳爺爺已經年過八旬,是一名老黨員,已有51年的黨齡了。他每天走街串巷靠磨一把把刀掙來的錢過日子。當他在廣播裏聽到四川汶川發生了大地震,孩子們都沒有學校了,就毫不猶豫地將辛辛苦苦磨刀攢的1000多元硬幣捐給了災區。可是他生活樸素到了極點,衣服鞋子也是別人穿舊了要扔掉的,撿回來,洗洗再穿!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後,吳爺爺為災區同胞捐贈數千元磨刀所得的事蹟被傳為佳話,感染着千千萬萬的人。當吳爺爺聽到講到這兒時,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他在接受小記者們採訪時説,“因為我是黨員,我要對得起我的誓言。”“我很富裕,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沒錢的痛苦,所以我要盡其所能地去幫助別人。”……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語,深深地感動了我,吳爺爺真不愧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3月,在中國文明網“中國好人榜”評選中,吳爺爺入選“助人為樂”模範典型。在得知入選的消息後,吳爺爺謙虛地説:“我做得太少,自已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是隻要還磨得動刀,掙得點錢,我就要堅持做點好事,這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吳爺爺那傾其所有,樂於助人的精神讓人深受感動,那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人欽佩不已。那一個個平凡的故事,感染着千千萬萬的人。正是因為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像吳爺爺這樣的共產黨員,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我們現在就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範文三:

磨刀老人吳錦泉的事蹟,在南通早已家喻户曉。老人繼去年入圍央視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後,今年再度入圍。上個月22號,中央電視台開放度《感動中國》候選人投票平台,老人得票數目前已經突破191萬。至今仍有不少市民,每天堅持為老人投票。

吳錦泉,一位磨刀老人的事蹟感動了通城。儘管已到耄耋之年,僅靠磨刀為生,生活非常清苦,他卻樂善好施,將磨刀得來的微薄收入用於慈善公益。年復一年,老人共捐出了4萬多元。老人説過,堅持公益是他的一份心意。人們競相為他投票,正是被他的精神力量感染,被他樂此不疲地投身公益慈善的熱情所感動。

吳錦泉是一位老人,他自身屬於需要關懷的弱勢羣體。但他並沒有簡單地滿足於被關懷,而是努力地發散自己的光與熱,為公益慈善事業貢獻力量。4萬多元,對於一些人來説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於一位以磨刀為生的老人來説,他的這4萬多元可能就是他收入的絕大部分。扶危濟困、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老人持之以恆地投身公益慈善事業,他的這份執着值得其他人學習。通城百姓競相為他投票,從老人的得票數我們能夠感知到社會道德文明的温度。這説明,他的事蹟已經感動了很多人。至今仍有不少市民,每天堅持為老人投票,這是道德的力量、文明的力量。

人們被磨刀老人感動,更需要拿出向磨刀老人學習的實際行動。磨刀老人磨刀一次也就賺個一兩元,4萬多元是他磨刀上萬次才能得到的收入。不少人幹着的工作比老人光鮮,掙的也比老人多。我們要努力掙錢,做物質上的富翁,同時也應該努力做精神上的富翁。人皆有同情心、惻隱之心。我們的身邊或許就有老弱病殘孕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對於他們,我們不能一毛不拔,而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其實,人生的際遇千變萬化。我們的幫助,能夠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堅定生活的信念。磨刀老人能夠積極為公益慈善事業貢獻力量,我們每個人也應該為建設文明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為困境中的人提供幫助,社會道德文明之花將才會激情綻放。

我們都是社會的成員,社會成員之間需要守望相助。年12月,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發佈“鄰里守望”志願服務活動倡議書,號召人們從關愛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你我做起、從日常做起,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障人士,用志願服務使每一個遇到困難、渴望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關愛。磨刀老人,樹立了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的標杆。投身公益慈善事業,讓守望相助精神落地生根,每個人都要激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形成守望相助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道德文明的温度,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我心中的吳錦泉作文200字 篇六

隨着“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落幕,觀眾們的心也跟着沸騰起來。截至目前,共有來自江蘇各市的40餘名候選人事蹟被登上了報紙。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吳錦泉老人。

一位八旬磨刀老人,將自己磨刀賺來的五角、一元零錢,一點一點攢下來,然後捐出去,至今超過了4萬元。他説,自己身體好,還幹得動,不需要照顧,所以要去幫更需要幫助的人。老人的名字叫做吳錦泉,是南通市最年長的紅十字志願者。

這位心懷大愛的老人,昨天走進央視演播廳,當選為“感動中國度人物”。站在領獎台上,年過八旬的吳老言辭質樸,他笑着告訴所有人,自己身子骨很好,一點都不累,而且,他還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 篇七

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

摘要:吳老以耄耋之年堅持公益,讓許多人眼眶發熱,心有所感。人們感慨評價,“慷慨不是看你付出多少,而是看你擁有多少。”

一位八旬磨刀老人,將自己磨刀賺來的五角一元零錢,一點一點攢下來,然後捐出去,至今超過了4萬元。他説,自己身體好,還幹得動,不需要照顧,所以要去幫更需要幫助的人。老人的名字叫做吳錦泉,是南通市最年長的紅十字志願者。

今晚,中央電視台正式公佈了CCTV感動中國人物名單,南通精神文明代表人物——“磨刀老人”吳錦泉當選感動中國人物。

吳老以耄耋之年堅持公益,讓許多人眼眶發熱,心有所感。人們感慨評價,“慷慨不是看你付出多少,而是看你擁有多少。”而這位心懷大愛的老人,今天也不負眾望,走進央視演播廳,當選為“感動中國度人物”。

站在領獎台上,年過八旬的吳老言辭質樸,他笑着告訴所有人,自己身子骨很好,一點都不累,而且,他還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從月11日起,作為央視品牌欄目“感動中國”在江蘇的唯一合作媒體,現代快報延續感動,第4年與央視聯合開啟“感動中國”在江蘇地區的人物推選,以及“感動中國·江蘇十大感動人物評選”活動。

人物甄選環節開始後,來自江蘇各市的人物推薦不斷湧來。一個個普通中國人,傳遞着震撼心靈的人格力量,一個個凡人善舉,從記者筆尖流出,他們的故事不僅在江蘇,更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在刊登每一位候選人後,快報都會第一時間,將他們的事蹟推選至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組。

“感動中國”欄目組工作人員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今年“推選委員會”秉持着一貫的嚴格標準,每一位候選人的產生,都要經過層層嚴格討論評議。從人物推選開始以來,欄目組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全國的大量推選人物。而現代快報推選的多位感動人物,都以其突出事蹟,獲得評委們的重點關注。

2015年12月,“感動中國20人物”全國候選人誕生。他們中的唯一一位江蘇候選人,是快報自開始多次報道的87歲南通磨刀老人吳錦泉,吳老即去年成為“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今年再度入圍候選人名單。

吳錦泉是土生土長的南通市港閘區人,至今不會説普通話,卻是南通市最年長的紅十字志願者。

如今雖然已經87歲高齡,老人卻幾乎還是一天不落地準時出門,在路口支起攤子,等待着生意上門。每次磨刀僅有幾元收入,老人省着攢着,攢到一定數目,基本悉數又捐了出去。

老人家裏,幾乎沒有任何傢俱擺設,最值錢的。就是一個可以聽新聞廣播的收音機,和他的一套磨刀工具。老人的收入隨着天氣冷暖漲跌,一個月維持在1400至元之間,但開銷卻幾乎從沒有超過400元。

“我真的沒想到,會獲得這份榮譽。”今天下午,吳錦泉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始終唸叨着的就是意外。曾於2015年被選為“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的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再次因為這一評選,進入公眾的視野。

如今,吳錦泉無疑已經成了一位名人。他住在南通市港閘區一間普通的平房民居里,門户狹窄,一路走過去毫不顯眼。但當現代快報記者沿路打聽他的住處時,幾乎所有被詢問的百姓都會立馬反應過來,吳錦泉就是那個“做善事的磨刀老漢”,併發出由衷的讚歎聲。

但對於他來説,自己過的日子並沒有絲毫改變。他依舊按照往日的作息,每天早上迎着日光,踏上自行車去找一個不固定的攤位,在一次次接過顧客手中的零錢後,再推着車,披着霞光,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數着沉甸甸的硬幣,成了每天讓他感覺最踏實的事兒。

“我一個人,花不了多少錢,能存下來多少,就捐多少。”老人説。

我心中的吳錦泉作文800字 篇八

迎來新的一年,回望2015又有太多的感動。大到感天動地,小到不足掛齒。但是這些足以讓我銘記於心,與以往一樣我又觀看了《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同樣帶給了我一樣的感觸,讓我記住了這些人、這些事,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是我自己一個人看的,以往都是與老師同學一起看的,這次我又是淚流滿面。

奉獻,可能對好多人來説是一個值得費解詞語。有些人疑問到底付出多少才是奉獻,太少不足掛齒,太多又不捨得拿出來,所以現在社會上幾乎看不到太多的捨己為人。

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着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這是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給他的頒獎詞。我覺得這些言語絕不是溢美之詞,作為一個高齡老人每月收入幾百,按説他應該得到國家的補貼,可是他卻將自己的微薄收入用來捐助災區人民,這就是他的奉獻,捨己為人。

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後,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自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一個靠磨剪刀為生的老人,磨一次三塊錢,一天也就能磨十來個吧,這些錢也許對我們來説不算多,但是這些錢他需要磨多少把剪刀,莫多少天多少月,你們可以算算。

我瞭解過他的生活狀況,讓我驚歎不已。他是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已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並不充裕,老兩口還住在破舊的瓦房裏,但他們關心社會,曾經為村裏修橋補路,去過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補助那些需要的人。奉獻並不是做的多模驚天動地,而是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真心。

高節卓不羣------這是對他的簡短評價,太精確了,就適合這樣的人。

慈善愛心的作文素材:吳錦泉 篇九

有關慈善愛心的作文素材:吳錦泉

吳錦泉:慈善老人

吳錦泉,是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願者,也是一名老黨員。平日裏老人靠磨刀為生。

近年來,吳錦泉曾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泥石流災區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後,他又將兩年來磨刀積攢的零錢捐獻給雅安地震災區,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硬幣7枚,共計1966.2元。自以來,他已累計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導下,村裏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錦泉一元愛心社”,五星村內15家企業向“錦泉一元愛心社”捐出了3萬多元善款。全村19個村民小組,也紛紛捐錢,從而使“錦泉一元愛心社”的救助資金達到5萬多元,已救助39人次,發放救助款14000餘元。救助的對象包括革命傷殘軍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

素材解讀

吳錦泉生活十分儉樸,幾乎把磨刀獲得的微薄收入都用於幫助別人,出錢出力,修路補橋;他以能幫助他人為最大的快樂,他幫助過的人、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磨刀老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中個個可參與、人人能作為的“微公益”行動。

適用話題

慈善、助人為樂、微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