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學生實習報告多篇

社工學生實習報告多篇

【第1篇】畢業大學生醫務社工實習報告範文

終於結束了近半年的實習生活,內心真是百感交集,回想這段時間,我從一開始懷着緊張恐懼的心情到xx醫院實習,一直到參加許多活動,熟悉温馨的醫院環境與職場文化,並調適自己主動去接觸人羣,不僅是病人,甚至是與其他工作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都是在學校學習不到的,但卻是最寶貴的經驗與成長。

在實習中最特別的,就是帶「精神科團體」。以前我對精神科病人的認知是可怕的、具有攻擊性的,但是一連帶了七次的團體後,我漸漸改變對他們的看法。仔細從團體活動中發現,這一羣精神科病人其實是很可愛的,xx醫院的醫護社工團隊藉着活動的設計,激發出他們的潛能。一開始雖然有點錯愕要接觸到精神科病患,但是現在我卻很高興我可以比其他選一般科實習的同學還要有更不同的收穫。

除了精神科之外,在暑假,因為每天都要到醫院實習,所以接觸的東西變廣了,也開始學習接個案。我從見習其他社工員接案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向病人自我介紹,如何用心傾聽病人的需要,也瞭解到一個病人是需要醫院裏各種專業的相互合作,才能給予病人最大的支持與幫助。

在xx醫院裏,我看到了許多生老病死,也看到了許多癌症末期的病人不斷的在與病魔纏鬥,很多病人樂觀的心情以及積極想要活下去的那股意志力令我動容,醫院志工們對於病人的親切服務也讓我印象深刻。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醫院是一個哀傷、難過的地方,但是xx醫院透過一些活動,例如愛心義賣會,讓整個醫院變的温馨有活力起來,讓許多的病人及家屬在這個醫院看到更多向上的生命希望。

在實習之後,我再回去閲讀課本,我發現自己比以前還沒實習時更能體會書上所要表達的意思,我想這就是實習最大的功用吧!讓我們瞭解理論與實務的差別,也讓我們從實務中學習如何去連接理論。

總而言之,在這半年中,我從一個完全不懂醫務社工的學生,直到變成一個可以獨立面對病人與家屬以及瞭解如何連結其他資源的「半個實務工作者」,心中確實有點成就感。

感謝xx醫院給我實習的機會,也感謝**實習督導在工作忙碌之時,還要帶領實習生,教導我們正確的方向;也很高興與其他實習生,在緊湊的實習生活中不但互相學習,並且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雖然實習時間持續較久,難免覺得疲累,但這段時間卻給了我無比大的收穫,除實務工作上的學習外,人際關係的拓展、職場文化的百態、還有一些活動的參與都讓我獲益良多,這樣充實的生活,我想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

【第2篇】xxxx年3月大學生社工實習報告範文

大學生社工實習報告

實習單位:鄭州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 實習時間:xx年05月 16日至xx年06月10日

一、實習機構

該機構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鄭州市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即該機構的主體部分,另一個是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一)管城區xx福利幼兒園

該幼兒園主要是做學前融合教育,即讓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以8:1的比例一起接受教育。園內有櫻桃班2個,橘子班2個,蘋果班1個,即小班、中班、大班,還有一個資源班、早療班,其中資源班全是特殊孩子。每個班級配有三名老師,一名幼教老師,一名特教老師,還有一名生活老師。

(二)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1、中心的成立: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於xx年3月在中國之友基金會的資助和台灣財團法人第一社會基金會的幫助下率先在河南為16歲以上的智障青年提供“家庭式”服務。

xx年7月,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得到了西安“慧靈身心障礙者服務站”的幫助,把“社區化”的觀念引入到服務中。

xx年8月,在省、市殘聯和區委、區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成立了管城回族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專業的、人本的“社區化家庭式”服務。

2、遠景:讓社會大眾瞭解、接納這羣純真無爭的身心障礙者,給他們提供機會,平等參與社區建設,促進社會的平等融合。

3、使命:尊重身心障礙者,推廣社區化服務模式,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促進社會和諧。

4、、服務目標

1)培養身心障礙者的獨立生活能力,讓他們象普通人一樣享受社交、娛樂、培訓和就業的快樂。

2)引導大眾正確地認識智障問題,為身心障礙者爭取“平等機會、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

3)為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實習基地,以推動社工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4)通過“社區化家庭式”服務模式的示範效應,為其他機構提供成功經驗,推動非盈利機構的發展。

5、服務內容

1)日間活動

日間活動站近500平方,通過評估學員的人際溝通、社會技能、居家生活、休閒生活、社區生活、實用學科、健康維護等八大領域的情況,為其設計個別化服務計劃。利用社區資源(如:圖書館、博物館、市場、公園、居民小區等)為智障青年提供小組活動和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幫助他們發掘潛能,增強自理自立能力,提高生活品質。

2)職業培訓

音樂及戲劇調理室

讓服務對象接受職業培訓,主要是為中輕度智障青年提供職業技能訓練。

從社會技能和清潔技能入手,通過評估學員的興趣愛好、勞動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相關方面的情況。課程中融入手工製作、烹飪、藝術調理等內容,為他們參與社會工作做準備,重點培養其工作意識,工作人格和工作技能。

3)家庭式住宿服務

為更好的照顧智障人士,奇色家園在社區內租賃了一套293平方的複式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由一位家庭媽媽和一位家庭助理與10名學員組成一個家庭,擁有與普通自然家庭相同的設備、設施和生活,增強學員與人相處及獨立生活能力,享受家庭生活樂趣,使學員能夠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

但這些家庭並不封閉,經常安排學員走出去參加社區活動,如與鄰居聊天、唱卡拉ok、迴歸大自然、購物等,從日常的生活訓練、清潔服務發展到手工美勞、藝術調理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 2 3 4 5 6 7 下一頁

二、實習目標

1. 與有經驗的一線社工交流,向其學習並尋求知指導;

2.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接觸學習社會工作領域新的知識內容並驗證自己是否適合從事社會工作

3. 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知道自己該學什麼,怎麼學習更有效,更容易應用,使自己返校後可以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 通過實習積累經驗,為今後的學習和找工作打下基礎;

5. 調整認知心態,瞭解並學習智障服務的實務技巧

6. 體驗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實習模式並從中有所收穫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安排

我實習以周為階段,共分四階段,每階段的具體實習內容

1、第一週

這是我實習的第一週,張金寶讓我首先再幼兒園和職訓中心都試一下,然後再決定要去哪實習。鑑於我身高比較矮,他建議我去幼兒園,幼兒園做的是融合教育,各班按照1:8的比例接收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職訓中心是為事青年智障人士服務的,這裏的學員都是十八週歲以上的成年人,主要是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第一天我是在幼兒園觀摩學習的,我所在的大班共有三個特殊孩子,而且這三個孩子的程度都比較輕,我個人感覺與普通的學前教育差別很小,所以我感覺這裏的環境並不適合我的實習;第二天我跟着張金保去了中心,這裏的學員都是成年的特殊羣體,昨天晚上我就已經和這些學員有過接觸了,我們都住在寄養家庭裏。在這裏實習一天後我感覺還可以,相比幼兒園,這裏的環境更適合我的實習,於是我決定要留在中心這邊實習。而金保哥説這裏的學員都是成年人,而我的身高有點矮,在這邊不是很合適,他建議我去幼兒園的資源班,資源班的學員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不過本週他們的老師都去廣州參加培訓了,孩子也都放假了所以讓我下週去資源班,再我的要求下,他同意這周讓我現在中心這邊實習。

中心主要有三位老師:張金保、李利、王可,其中張金保老師時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的06級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我感覺他在這方面悟性很高,實務做得很不錯。在這一週裏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老師們的日常教學工作。

中心配有一個寄養家庭,家庭位於離中心不是很遠的紫光花園小區。家庭是學員們住宿的地方,從家庭服務模式的特色上來看,家庭服務的詮釋就是“是讓學員回到家庭這個真實的情景中去學習成長,提高個人認知,通過與家庭成員和社區鄰里的相處鍛鍊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來看,家庭服務模式從屬於社會工作工作手法中的團體社會工作範疇,旨在以團體的力量推動個人成長。我也住在家庭內,平時承擔部分照料學員的工作,早上時叫學員們起牀、洗漱,幫她們穿衣服、梳頭髮。吃完飯後和他們一起去中心上班,早上學員主要是做一下清潔工作。他們根據每個學員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的特點分配不同的任務。做完工作後帶他們到音樂是去休息一會兒,在音樂調理室利工作人員播放一些調理學員心理的輕音樂,引導學員們唱歌,同時音樂調理也為學員們提供了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同時音樂室裏還有各種體育器材,學員麼飯後可以適當的做些運動。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又到了工作室了,學員們在這裏可以喝點水、休息一會兒,還可以做一些訓練工作。這裏的中午飯是由老師做的,吃飯後就午休,三點鐘起牀。優勢我們會帶學員到周圍的小區或是公園裏玩,讓他們多一些與周圍人羣接觸的機會,增進他們適應社會生活,同時也可以加強社區的居民對他們的瞭解,能夠接納他們。 1 3 4 5 6 7 下一頁

2、第二週

這一週我是在資源班實習的,資源班有兩名老師,即時明老師和苗老師。班裏有七名學員,他們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本週是我第一次接觸他們,所以這周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老師的日常教學,此外我要用一週的時間來觀察他們的行為習慣,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同時向老師學習一些處理這些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

在資源班我們平時八點上班,中午十一點半吃飯,下午兩點半起牀,六點半下班。在日常的教學中孩子們的課本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的情況專門設計的,每個孩子的課本都是不同的。例如他們有一門課是“我的家庭及成長史”,書中有孩子自己各個年齡段的照片,還有他們家人的照片。再練習夾夾子的課堂上,老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分發不同的夾子,讓他們夾不同的東西,以此來鍛鍊他們的手部肌肉以及手的協調能力;還有玩小球的課程,及所有成員圍成一圈,所有學員圍成一圈,將紙球在桌子上推來推去,此課程是鍛鍊孩子手的抓握能力;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課程是撕紙片,老師給孩子拿一些報紙和硬一點的紙讓孩子們去隨意的撕,這是屬於精細動作,是鍛鍊孩子手的協調能力和加強手部肌肉力量,此外,這節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撕紙遊戲為孩子們提供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通過我的觀察發現這些孩子特別喜歡上這節課,喜歡撕紙。鍛鍊手的協調能力的課程還有穿鈕釦。

在資源班,每個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照片,裏面有他們自己的相片,也有他們家人的。上課時,老師會讓他們從這些照片中找出自己的,找出自己的爸爸、媽媽,並叫他們説出他們的名字。很多孩子沒有自我認知能力,他們並不認識照片中的自己,課程中還穿插着教他們口語發音。

在這為期一週的實習中,我對這些孩子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能夠理解他們的一些非言語信息。

此外我對資源班的課程設置及其目的有了一定的瞭解,作為特殊孩子的老師,他們平常的言行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治療性和目的性。其中老師們經常用的一個指令就是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這是一個經常使用的方法。如果孩子老是拖着不喝水,而在他又有能力能夠把水喝完的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命令他在五個數內把水喝完,並開始數數,如果孩子再規定的時間內不能把水喝完就不能吃點心,若是完成任務了就可以給與一定的獎賞,這就是指令。時老師強調説,這個指令的發出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要確保孩子確實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如果你已經輸到第四個數他還沒有完成任務,你可以適當的拖延一下時間,多數幾個四或是增加數字之間的間隔。若孩子沒有完成任務,則先前規定的懲罰措施一定要執行,相反,要是孩子真的完成任務了,你也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諾言。這個指令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習慣,形成習慣後,一聽到指令後就會意識到要去完成任務。

3、第三週

因為本週三是六一兒童節,所以我本週的任務是協助老師排練節目,我們班的孩子都是特殊孩子,藥性其他班級那樣去排練節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我們班決定排練一個簡單的“粘巴巴”,是由老師、家長、孩子一起來做的。此外,上場時我們班是騎滑板車上去的,我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會起滑板車,這兩天我們就一直在院子裏練習。我們不要求孩子們騎得有多好、速度有多快,只要他們每個人都努力去做了,即使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這段路也是很棒的,我們注重過程,只要他們努力了,只要前進一小步就很棒。 1 2 4 5 6 7 下一頁

此外我利用午休時間閲讀了他們的評估系統,這套評估系統是他們從台灣引進的,他們用isp評估系統對每個孩子進行評估,通過評估來確定孩子在那一領域哪一方面比較弱勢,之後根據評估結果制定一套個別化服務計劃,即個案。這裏麪包含:服務需求評估摘要表、短期目標記錄評量表、個別化拂去計劃、長期/短期目標與評量記錄表、生活品質評估表。其中生活品質評估包含九大領域:將抗生活、居家生活、社區生活、休閒生活、工作生活、情感社交生活、公民生活、學習生活、物質生活,每個領域都很詳細。除了學員的個別化服務計劃,班級還有一個整體的長期/短期服務目標。這次實習讓我對特殊領域內個案的開展程序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服務計劃的制定一定要經過嚴格科學的服務需求評估後才能提供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服務,才能讓服務對象有質的改變。而反思一下我以前的實習或所設計的活動都是根據自己想象中服務對象的需要來制定計劃,導致的結果是再付出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精力後,卻仍不能真正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

4、第四周

這是我實習的最後一週,週一是端午節我們放假了,我週五就要坐火車返回學校了,因為買的是站票,所以週四就沒去上班了,我一方面時覺得週四去幼兒園上班週五坐火車會累,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想週四去中心那邊看一下馬燦的個案。就這樣我這週週二、週三在幼兒園,週四、週五在中心上班了。

週二時,幼兒園來了一批志願者,據説他們是鄭州某一專科學校的學生,他們來了很多人,被分配到幼兒園的各個班級。我們班也來了好幾個志願者,他們這次來主要是教孩子們畫畫,一個志願者負責一至兩個孩子。我負責協助這些志願者,因為他們對這些孩子的習性不瞭解,怕出現什麼意外,特別時有個別孩子有抓人、掐人、咬人的行為。

下午我們上的課時穿鈕釦,以此來鍛鍊他們手指。

週三上午我們帶孩子到學校附近的小區玩,時老師告訴我説,帶孩子們來小區一方面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利用小區內的資源,讓他們知道出了家庭和學校之外還有很多資源可以供他們利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這些特殊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

週四是我在中心協助老師輔導這些大學員的日常教學。

週五到中心上班時,我驚訝的發現資源班的老師帶孩子來中心這邊了,我真的很高興,沒想到在我離開之際還可以看到我呆過的所有成員,和他們一起度過我實習的最後一天,聽老師資源班每個月來一次中心這邊。他們所有的學員都在音樂調理室,我發現這些大學員和國小員的融合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且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平常時,在我們這些老師面前,這些大學員的表現就是一個孩子,他們實施需要老師的呵護和照顧,他們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國小員的到來讓他們產生了成人感和責任感,在國小員的面前他們的表現是一個十足的成年人。它們摁下哦我們知道他們一樣去指導、批評國小員,像成人一樣抱着國小員,去哄他們,帶他們去洗手、去上廁所。資源班的孩子總會把音樂調理室弄得亂七八糟的,那些體育器材滿地都是,而這些中心的大學員們雖然有點煩了但還是總能夠去收拾整理。我感覺他們的融合真的很有意義,他們的融合一方面可以給大學員提供一些主動成長的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小孩子,他們需要去承擔責任;另一方面,這種融合也減輕了老師們的負擔。 1 2 3 5 6 7 下一頁

當然,在這種融合中不免會存在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説時間長了大學員會感覺吵,感覺煩。如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規避這些問題的話,我想大學員與國小員的融合一定會取得很要好的收效。

週五還是浩浩的生日,他爸爸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我們大家一起給他過生日,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學員一起吃蛋糕,我感覺真的非常開心,我感覺上帝對我真的很好,這次實習他竟然給了我一個這麼完美的結局。

四、實習總結與體會

這次實習是我經過了反覆的思想鬥爭後才決定去的,因為去鄭州路途很遙遠、路費很昂貴、還要耽誤一些學習時間,而且,在鄭州我沒有同學,沒有親人,有的只是一個比較聊得來的社工同仁。抱着對社工的信任,對實習的期望,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去了鄭州,但實踐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這次鄭州之行對我來説是值得的,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對本專業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1、通過這次實習,我的實習目標我之前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基本實現。

首先,我想通過這次是實習驗證自己將來是否適合從事這一領域,通過這次實習更加堅定了我的社工之路,我認為自己很適合從事社工,我喜歡這種工作的人文環境,周圍的同事友好、善良,工作中與服務對象的相處很愉快,我感覺我可以接納他們,尊重他們,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去對待他們。而且從我的性格來看也是比較適合這一領域的,我比較樂觀、開朗能比較好的與服務對象溝通。

其次,我想體驗一次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在這次實習中,我接觸到了個案,對個案和團體再特殊領域中的應用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把握,對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

2、紮實的學好理論知識,並能與自己和周圍他人相聯繫,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學習專業知識特別是學習一些助人的方法和技巧時要與自身聯繫起來,將那些技巧運用在自己身上,這樣專業知識才能學紮實,並且可以活學活用。在交流時,張老師告訴我,如果仔細想想,社工的很多專業技巧都可以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例如理性情緒療法、abc理論。

這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紮實,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3、對團體、個案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我理解中的個案就是工作者運用社工的專業方法和技巧與案主進行一對一的對話,這次實習讓我對個案在特殊領域中的應用有了全新的瞭解,對個案的整個流程有了整體的把握。這裏的個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對案主的一個個別化服務的具體方案。特殊領域中的團體也與普通羣體中的團體有所不同,它比較注重成員對團體活動的參與,與其他成員的互動,較少有分享。

4、積極溝通並制定一個完整具體的實習計劃。

社會工作特別強調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獲取信息的關鍵。在對智障人士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初期,想通過介入紙張學員,與學員進行交流直接獲取信息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不善於交流,導致實習生要用很長時間來進行學員個人基本資料的掌握和評估,最好的方法時求助身邊的工作人員,就所需要了解的情況請教,再結合自己的觀察,對學員現狀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再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學員的基本情況,根據需求展開工作。同時,在沒有智慧藏服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實習生看問題很容易發上主觀片面現象,如果能夠得到實習老師的建議會有利於實習計劃的制定和實習工作的進行。 1 2 3 4 6 7 下一頁

在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中,本來是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實習計劃,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制定實習計劃,給自己留下了一些遺憾。實習中我主要是協助老師的正常教學和觀摩學習,有很大的被動性,自己能夠主動去做的比較少。不過這次實習讓我認識到制定一份完整具體的實習計劃的重要性。由於實習計劃的存在,我們才能根據計劃的步驟一步一步由淺入深的實施自己的工作,並在工作結束後對自己的實習進行評估和總結。

5、對志願者活動的反思。

在我的實習過程中,幼兒園來過兩批志願者,一批時鄭州某一專科學校兒童康復專業的大一學生,他們來着呆了有兩個小時,主要是教孩子們畫畫,一個人負責一至兩個孩子;另一批是來自社會上的志願者團隊,他們來主要是到各個班級給孩子們發一點糖,跟孩子玩一會兒。我不能否定他們服務的意義,可是我不得不懷疑他們的服務到底是滿足了誰的需要?是孩子的還是他們自己的?這些志願者只是偶爾來一次,每次只是呆一會兒並且每次來時並不只為某一特定的孩子提供服務,對這些孩子一點都不瞭解,又如何去開展服務?如何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求他們的服務又有什麼意義?特別是對那個社團來説,他們給我最大個感覺就是亂,他們來了之後好幾個人將孩子團團圍住,就像鬨動物一樣去跟孩子玩。有些孩子看到這麼多的哥哥姐姐來並且給他們帶糖吃會很高興,有些孩子則會討厭這種嘈雜的場景。

這兩次志願者隊伍的到來引發了我對“志願服務”這個概念的深刻反思,當然我承認大學三年裏我做過很多所謂的志願服務活動,但我還是不得不反思這些所謂的志願服務活動到底是在為誰服務?到底是誰幫誰?是志願者幫助弱勢羣體減輕了困境還是那些弱勢羣體幫助志願者實現了人生價值?

在大學校園裏,這些志願團體更是常見,當然也有很多是很有價值的。我們感覺那些志願者很偉大,願意拿出寶貴的時間來去幫助別人是很令人敬佩的,當我們自己去做志願者時感覺自己很高尚,可是我們不妨反思一下,那些弱勢羣體再我們的幫助下到底有多大的改變?他們真能從中受益嗎?我們所提供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我,當然我不能否認絕大多數的志願者還是很有愛心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去做志願者是想借此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單調乏味的生活多些意義,多些存在的價值,讓我們感覺自己的生活很精彩,這種想法也沒有錯,關鍵是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也就是説,在我們決定去幫助別人時,要明確我們可以給服務對象帶去什麼,他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的服務能否滿足他們的需要。

我們不得不承認,志願服務成了現代人證明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手段,成了空虛乏味者消遣的一種方式,我感覺很悲哀,為曾經的自己悲哀,也為那些所謂的“志願者”悲哀。

當然我承認我上面的那些評論有些悲觀,有些以偏蓋全,有很多志願服務還是很有成效的,他們長期的堅持堅持做志願服務活動,與那些弱勢羣體結對幫扶,建立了親密、友好的聯繫,我們相信他們的服務是有效的,是能滿足服務對象需要的,是能讓他們真正受益的,因為他們的服務是長期、穩定的,他們瞭解服務對象需要什麼,知道該如何去幫助服務對象,並且通過志願服務他們能夠讓服務對象獲得真正的成長。 1 2 3 4 5 7 下一頁

如果我們真的想去做志願者,發自肺腑的想去幫助弱勢羣體,我認為我們需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1) 服務對象需要我們做什麼?

我們可以不用像機構那樣用科學嚴謹的評估程序去評估服務對象的需要,但我們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收集與服務對象有關的資料,瞭解服務對象的需要和生活習性,以此來明確服務對象需要什麼,這樣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讓我們的服務更有成效。

2)我們能為服務對象做什麼?

根據服務對象的需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以及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我們不妨制定一個完整具體的服務計劃,來明確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根據計劃來為他們提供服務,我們才能更有效的去幫助他們。

3)我們所做的是不是服務對象所需要的?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服務計劃或是想法與服務對象及其家人或服務機構進行協商,共同修訂服務計劃,計劃的制定要徵求服務對象的需要,這樣我們的服務才能真正是服務對象所需要的。

此外,作為大學生,我認為如果我們是真心的想去做志願者,我們服務的對象最好是固定的,不要經常更換服務對象,否則我們的幫助或許會在無意中給他們造成二次傷害,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痛苦。

1 2 3 4 5 6

【第3篇】大學生社工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單位:鄭州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

實習時間:20xx年05月16日至20xx年06月10日

一、實習機構

該機構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鄭州市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即該機構的主體部分,另一個是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一)管城區xx福利幼兒園

該幼兒園主要是做學前融合教育,即讓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以8:1的比例一起接受教育。園內有櫻桃班2個,橘子班2個,蘋果班1個,即小班、中班、大班,還有一個資源班、早療班,其中資源班全是特殊孩子。每個班級配有三名老師,一名幼教老師,一名特教老師,還有一名生活老師。

(二)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1、中心的成立: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於3月在中國之友基金會的資助和台灣財團法人第一社會基金會的幫助下率先在河南為16歲以上的智障青年提供“家庭式”服務。

7月,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得到了西安“慧靈身心障礙者服務站”的幫助,把“社區化”的觀念引入到服務中。

8月,在省、市殘聯和區委、區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成立了管城回族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專業的、人本的“社區化家庭式”服務。

2、遠景:讓社會大眾瞭解、接納這羣純真無爭的身心障礙者,給他們提供機會,平等參與社區建設,促進社會的平等融合。

3、使命:尊重身心障礙者,推廣社區化服務模式,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促進社會和諧。

4、、服務目標:

1)培養身心障礙者的獨立生活能力,讓他們象普通人一樣享受社交、娛樂、培訓和就業的快樂。

2)引導大眾正確地認識智障問題,為身心障礙者爭取“平等機會、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

3)為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實習基地,以推動社工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4)通過“社區化家庭式”服務模式的示範效應,為其他機構提供成功經驗,推動非盈利機構的發展。

5、服務內容:

1)日間活動

日間活動站近500平方,通過評估學員的人際溝通、社會技能、居家生活、休閒生活、社區生活、實用學科、健康維護等八大領域的情況,為其設計個別化服務計劃。利用社區資源(如:圖書館、博物館、市場、公園、居民小區等)為智障青年提供小組活動和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幫助他們發掘潛能,增強自理自立能力,提高生活品質。

2)職業培訓

音樂及戲劇調理室

讓服務對象接受職業培訓,主要是為中輕度智障青年提供職業技能訓練。

從社會技能和清潔技能入手,通過評估學員的興趣愛好、勞動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相關方面的情況。課程中融入手工製作、烹飪、藝術調理等內容,為他們參與社會工作做準備,重點培養其工作意識,工作人格和工作技能。

3)家庭式住宿服務

為更好的照顧智障人士,奇色家園在社區內租賃了一套293平方的複式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由一位家庭媽媽和一位家庭助理與10名學員組成一個家庭,擁有與普通自然家庭相同的設備、設施和生活,增強學員與人相處及獨立生活能力,享受家庭生活樂趣,使學員能夠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

但這些家庭並不封閉,經常安排學員走出去參加社區活動,如與鄰居聊天、唱卡拉ok、迴歸大自然、購物等,從日常的生活訓練、清潔服務發展到手工美勞、藝術調理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

二、實習目標:

1. 與有經驗的一線社工交流,向其學習並尋求知指導;

2.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接觸學習社會工作領域新的知識內容並驗證自己是否適合從事社會工作

3. 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知道自己該學什麼,怎麼學習更有效,更容易應用,使自己返校後可以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 通過實習積累經驗,為今後的學習和找工作打下基礎;

5. 調整認知心態,瞭解並學習智障服務的實務技巧

6. 體驗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實習模式並從中有所收穫

【第4篇】xxxx年大學生畢業實習報告範文:社工實習報告範文

一、前言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務性較強學科,實習在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社會工作專的實務性、操作性取向,在其專業教育目標中除了注重學生對專業概念與理論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巧直接為社會提供服務,而這種能力的培養要依賴於經驗的傳遞和在直接服務案主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的工作經驗和技巧的積累。而一門專業的誕生是要在專業服務功能獲得社會肯定以後,才真正具有專業權威存在。或者説專業權威的最直接來源就是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能否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滿足案主的需要,社會工作的發展僅僅具有理論體系還不足夠,更重要的是通過專業教育的過程培養有能力運用專業知識和理論、提供實際服務的人才。

因此,可以看出實習對於社會工作學生乃至整個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在解決了實習的必要條件之後,我們來討論下實習的充分條件,怎樣才能較好的完成實習工作,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主要要完成哪些目標和任務。

1.實習的目標

實習作為整個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的一部分,也具有自己的教學目標的。一般來講,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具有如下目標:幫助學生了解和思考社會工作中所包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掌握社會工作實踐的基礎知識,具備有效地介入個人、小組、組織和社區工作的技巧。在社會政策分析和問題解決過程中不斷鞏固和豐富知識與技巧。運用前人研究成果與自己所進行的社會工作思考和實踐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本次實習的具體目標

本次實習作為學年實習,是鞏固我們所學知識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對我們實踐能力的一種鍛鍊。因此,我們有必要為自己在實習中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具體目標。在綜合自身及實習機構的特徵後,我為自己整理出如下具體目標:

1)對實習自身的認知

瞭解實習對於我們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實習中加強對實習重要性的認知。

2)專業自主能力的提高

基於自身在社會工作實務方面的缺陷,認真參與實習中的各項活動,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務能力。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具有獨立自主性、創造性的實務工作者,使自己不僅能計劃、安排工作和解決問題,並可以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的獨特眼光思考、判斷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培養自己的專業意識和專業價值觀念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學生,我們需要把專業理念融入到我們的身體之中,使這種專業理念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不經意間得得到流露。這是一種我與理念的融合,而這種融合,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完成。實習作為一種實踐的演練,是有利於我們內化專業價值觀與專業理念的,能夠培養我們對社會工作專業目標和價值觀積極的認同精神,能夠培養自己的專業意識和價值觀念。

4)培養自己的調查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

調查研究是我們做出決定的必經之路,只有在有充分的調研和思考之後,我們才能根據環境所給予的實際情況,做出我們的方案,從而為案主和服務對象提供有效的援助。那種拍桌子決議的方式是不適合社會工作自身的發展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研是促進社工發展的有效手段。同時,反思能力也是一名專業人員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在不斷的反思和自我批判的過程中,我們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得到提升和昇華。

實習是整個社會工作過程中的必要環節,能夠認清實習的,對實習形成正確的認知,將有利於整個實習活動的開展,因此,在上述中,強調了對實習自身的認知。

二、機構簡介

兒童友好家園是“5·12”汶川大地震後,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及其他中國項目合作伙伴聯合創建的對災區兒童提供保護的綜合服務機構。它主要借鑑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他國家災害和武裝衝突後創立兒童友好空間/環境的基本經驗,旨在為災區兒童提供快速有效的保護,以保障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力的實現。

兒童友好家園的服務對象為0至18歲兒童及其父母,親屬或其他照看人,也包括教師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社區成員,面向成人開展的活動包括科學育兒知識、社會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服務。兒童友好家園提供的服務應該是綜合性的,一般包括衞生、保健、營養、教育、娛樂、運動、遊戲、心理輔導及轉介等。

我們此次實習的xx家園,位於xx市xx鎮xx,在幾個月之前才由板房遷往xx文化中心一樓。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介紹該家園的機構情況:

1.家園概況。

首先,家園的人員管理方面。按照“兒童友好家園”前期工作要求,xx家園早xx年9月初選聘了家園的專職工作人員共三名,三名工作人員都為女性,兩名高中畢業生均從事過幼教工作,一名中專學歷(計算機專業),年齡分別39歲、36歲、29歲。三家園三位老師分別負責繪畫和音樂、小型團體遊戲和手工、閲讀和體育活動。除了三位長期工作人員還有一名兼職老師,主要負責文檔的管理等。

其次,活動場地及設施擺放方面。家園月前從板房區遷到文化中心,現在擁有兩間活動室,總面積達200多個平方。活動場地分為四個區域,分別為:親子活動區、閲讀區、手工區以及體育活動室。同時在家園外牆佈置有手工欄、繪畫作品欄和活動照片展示區等,整個家園的環境比較温馨,具有家的感覺。

再次,活動開展情況方面。家園開園時間為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8:30—20:30。家園的常規活動包括每週兩次的小型遊戲活動和每月一次的大型遊戲活動。家園也會邀請一些老師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的大學生志願者對特殊兒童及家長作一些心理輔導。同時,家園老師也會到xx鎮所轄村小開展活動。

最後,兒童參加活動情況及影響效果方面。xx鎮共有700多名兒童,來家園參加活動的有近400名兒童,經常來家園參加活動的有80多名兒童,其中年齡分佈為最小的1歲,最大的16歲左右。而家園的工作也獲得所有家長的好評,家園老師通過辛勤的工作,使很多災害中受傷的小孩得到漸漸的恢復。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家長們對家園的信任,表現為他們可以把小孩獨自留在家園而自己去上班或者工作。因此,家園在職責範圍內,比較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務,對於所覆蓋的人羣,也產生了加大的影響,使他們在人文關懷方面的理念也得到極大的提升。

2.家園運行中的困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服務羣體年齡參差不齊,知識結構也不盡相同,因此對於家園老師的要求較高。而家園老師多為志願者身份,自身的理論知識背景不強,對於這方面的知識有所欠缺。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較難受到理論所期望的結果。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邀請高校老師給家園老師開展相關培訓,同時也可加強家園老師與大學生志願者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進。

2)家園服務設施的損壞和維護。由於家園的羣體多為低齡兒童,因此對家園設施的毀壞情況比較嚴重,而家園老師則應該在平時的活動中,加入愛護設施的環節,同時,也應加強對設施的維護工作。

3)家園的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因此項目為期三年,到xx年5月項目完結,家園則面臨解散或者被其他社區組織兼併的威脅,怎麼樣發展出一條適合家園自身的轉型之路,就成為家園所有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大課題。而只有順利完成轉型的家園,才有可能在以後的發展中繼續存在,繼續以自身獨特的方式為家園社區和案主提供專業服務。

對於家園基本情況的瞭解,是我們下一步工作開展的基礎。

三、實習內容回顧

實習內容是本次實習的重中之重,下面將從三個部分回顧在實習中所做的工作。

1.對機構的調研。這一部分重要是弄清楚機構的概況和所面臨的問題,以便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提供服務。這在上一部分“家園簡介”中已闡述清楚,這裏將不在敷述。

2.協助家園老師開展活動階段,時間為6月28日至6月30日。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充當協作者的角色,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佈置家園外牆、6.30迎接領導檢查活動。具體情況如下:

佈置家園外牆。和家園老師一起佈置家園活動室的外牆,使家園有温馨的家的氛圍。我們把家園外牆分為四個區域:手工作品區、繪畫作品區、活動照片展示區及快樂成長區,並用紙帶和顏料對其進行佈置,從而使家園整體上非常和諧温馨,容易被小孩所接受。

6.30迎接領導檢查活動。為迎接省婦聯黃主席前來家園視察工作,在家園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安排了四個小組活動:我有一雙小巧手、蘿蔔回來了、撕紙遊戲、體育趣味遊戲。其中,由我負責“蘿蔔回來了”童話故事講解和模擬遊戲。活動中,有另外一位組員負責故事講解,我負責動作模擬,故事完成後並帶領小組組員對童話故事進行演練,使小孩的能力得到提升。

3.自主開展小組活動階段,時間為7月1日至7月9日。在這個階段,我們針對家園的實際情況,自主設計小組活動方案並完全實施。在家園老師的建議下,我們設計出主題為“我要上學了”的小組活動方案,其旨在同過小組活動的方式,使幼兒園結束的小朋友完成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國小學生的轉變,主要的活動內容有:“我心中的國小生活”、“我和爸爸/媽媽有個約會”、“童聲童在”、“理財進行時”、“開心每一天”。

“我心中的國小生活”活動,時間為7月1日下午。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組員間相互認識,初步説明我們開展小組活動的目的,引導小孩描繪他們理想中的國小生活,從而使他們形成初步的印象:我要成為國小生了。過程中我們玩了“水果大串聯”和“找朋友”兩個互動遊戲,再做了“畫我説”的遊戲,讓小孩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他們心中期待的國小生活,並引導他們進行了分享。

“我和爸爸/媽媽有個約會”活動,時間為7月3日上午。目的是讓小孩有被愛的感覺,讓小孩有愛的歸屬和心理支持,使他們感覺到來自家庭的温暖,通過家庭給與的愛,來促使小孩的轉變。主要內容有:“找茬”遊戲、“頂球賽跑”遊戲、以及組員間的分享。

“童聲童在”活動,時間為7月5日下午。目的是培養小孩和傾聽能力,使之能夠安靜下來進行聽課的訓練。

“理財進行時”活動,時間為7月7日下午。目的是初步培養小孩的理財意識,主要內容有湊零錢遊戲、分享零花錢用途、理財模擬以及組員分享等環節。

“開心每一天”活動,時間為7月9日上午。結束小組活動,鞏固小組成果。主要內容有活動重現、旋轉投籃遊戲、小組分享、贈予禮物和結束小組等環節。

四、實習經驗和感悟

通過為期12天的實習,我們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務能力上有都一定的提升,而對我們的專業成長都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具體表現如下:

1.專業實務能力的提升。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因為我自身之前的實務經驗很欠缺,因此,在實際操作方面的能力不是太強。而本次實習中,我積極主動開展工作,開始學習帶領小組活動,並收到預期的效果。在實踐中,我們綜合運用了“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和合理整合資源的社工方法,這兩個方面是社工必須秉持的基礎,也是社工之所以為社工的基礎。而對於其他的社工知識,我們也有運用到,比如同理、移情、同感等技巧。實際的活動,使我明白小組活動對個體康復和個體的發展具有較好的功效。

2.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工作計劃和執行都是團隊一起來做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組員間的默契和團隊協作精神得到了培養。在團隊中,我們各自有自己的角色扮演,怎樣在既能達成各自的預期又不傷害到整個小組的情況下完成既定的目標,就需要我們學會協調個人和小組的利益關係,找到一個平衡點,而能找出這個平衡點,也是一種能力的表現。同時,在小組過程中,小組的組員給了我極大的支持與鼓勵。因為我沒有帶小組的經驗,而他們在這方面比較豐富,因而在多數情況下,都是我來帶小組,他們從旁給予協助。這樣就使我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得到時間鍛鍊的機會,從而能夠較好的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3.專業價值觀念和理念的發展。實習的過程事實上也是一個自我反思與評判的過程,而這種反思將有利於專業價值的內化和吸收。在實習中,通過實際的操作,也達到了價值內化的目的。對於課堂上所聽到的理論和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明白其具體所指,那種紙上談兵的學習態度是不利於專業發展的。然而,事實上,完全死板的遵照專業價值理念也不一定能夠收到我們所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小組的最後一節,隊員陳龍華基於尊重的理念,邀請了一名之前參加過活動的但有點智障的孩子,但在小組開始的時候,卻因為這個孩子的原因而使小組幾乎無法開展。因此來説,對於我們所遵從的專業價值理念,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需要靈活地進行運用,這樣才能我們的專業技能達到發揮。

4.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語言是一種藝術,在社會交往中,我們得掌握多種語言技巧,我們得學會與人溝通;自信是極其重要的,在社會交往中,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自信,這會把我們領向成功的方向;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我們必須不斷豐富我們所學的知識,從中找到新的出發點,從而解決問題。

五、小結

如上,實習是我們課堂教育的延續,也是我們提升專業技能和價值內化的一種手段。怎樣在實習的過程中協調與隊員的關係,也是對我們個人能力的一種考驗。通過為期兩週的實習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在實踐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5篇】大學生社工實習報告範文6000字

實習單位:鄭州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 實習時間:xx年05月 16日至xx年06月10日

一、實習機構簡介:

該機構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鄭州市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即該機構的主體部分,另一個是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一)管城區xx福利幼兒園

該幼兒園主要是做學前融合教育,即讓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以8:1的比例一起接受教育。園內有櫻桃班2個,橘子班2個,蘋果班1個,即小班、中班、大班,還有一個資源班、早療班,其中資源班全是特殊孩子。每個班級配有三名老師,一名幼教老師,一名特教老師,還有一名生活老師。

(二)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1、中心的成立: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於xx年3月在中國之友基金會的資助和台灣財團法人第一社會基金會的幫助下率先在河南為16歲以上的智障青年提供“家庭式”服務。

xx年7月,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得到了西安“慧靈身心障礙者服務站”的幫助,把“社區化”的觀念引入到服務中。

xx年8月,在省、市殘聯和區委、區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成立了管城回族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專業的、人本的“社區化家庭式”服務。

2、遠景:讓社會大眾瞭解、接納這羣純真無爭的身心障礙者,給他們提供機會,平等參與社區建設,促進社會的平等融合。

3、使命:尊重身心障礙者,推廣社區化服務模式,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促進社會和諧。

4、、服務目標:

1)培養身心障礙者的獨立生活能力,讓他們象普通人一樣享受社交、娛樂、培訓和就業的快樂。

2)引導大眾正確地認識智障問題,為身心障礙者爭取“平等機會、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

3)為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實習基地,以推動社工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4)通過“社區化家庭式”服務模式的示範效應,為其他機構提供成功經驗,推動非盈利機構的發展。

5、服務內容:

1)日間活動

日間活動站近500平方,通過評估學員的人際溝通、社會技能、居家生活、休閒生活、社區生活、實用學科、健康維護等八大領域的情況,為其設計個別化服務計劃。利用社區資源(如:圖書館、博物館、市場、公園、居民小區等)為智障青年提供小組活動和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幫助他們發掘潛能,增強自理自立能力,提高生活品質。

2)職業培訓

音樂及戲劇調理室

讓服務對象接受職業培訓,主要是為中輕度智障青年提供職業技能訓練。

從社會技能和清潔技能入手,通過評估學員的興趣愛好、勞動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相關方面的情況。課程中融入手工製作、烹飪、藝術調理等內容,為他們參與社會工作做準備,重點培養其工作意識,工作人格和工作技能。

3)家庭式住宿服務

為更好的照顧智障人士,奇色家園在社區內租賃了一套293平方的複式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由一位家庭媽媽和一位家庭助理與10名學員組成一個家庭,擁有與普通自然家庭相同的設備、設施和生活,增強學員與人相處及獨立生活能力,享受家庭生活樂趣,使學員能夠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

但這些家庭並不封閉,經常安排學員走出去參加社區活動,如與鄰居聊天、唱卡拉ok、迴歸大自然、購物等,從日常的生活訓練、清潔服務發展到手工美勞、藝術調理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

二、實習目標:

1. 與有經驗的一線社工交流,向其學習並尋求知指導;

2.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接觸學習社會工作領域新的知識內容並驗證自己是否適合從事社會工作

3. 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知道自己該學什麼,怎麼學習更有效,更容易應用,使自己返校後可以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 通過實習積累經驗,為今後的學習和找工作打下基礎;

5. 調整認知心態,瞭解並學習智障服務的實務技巧

6. 體驗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實習模式並從中有所收穫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安排

我實習以周為階段,共分四階段,每階段的具體實習內容如下:

1、第一週:

這是我實習的第一週,張金寶讓我首先再幼兒園和職訓中心都試一下,然後再決定要去哪實習。鑑於我身高比較矮,他建議我去幼兒園,幼兒園做的是融合教育,各班按照1:8的比例接收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職訓中心是為事青年智障人士服務的,這裏的學員都是十八週歲以上的成年人,主要是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第一天我是在幼兒園觀摩學習的,我所在的大班共有三個特殊孩子,而且這三個孩子的程度都比較輕,我個人感覺與普通的學前教育差別很小,所以我感覺這裏的環境並不適合我的實習;第二天我跟着張金保去了中心,這裏的學員都是成年的特殊羣體,昨天晚上我就已經和這些學員有過接觸了,我們都住在寄養家庭裏。在這裏實習一天後我感覺還可以,相比幼兒園,這裏的環境更適合我的實習,於是我決定要留在中心這邊實習。而金保哥説這裏的學員都是成年人,而我的身高有點矮,在這邊不是很合適,他建議我去幼兒園的資源班,資源班的學員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不過本週他們的老師都去廣州參加培訓了,孩子也都放假了所以讓我下週去資源班,再我的要求下,他同意這周讓我現在中心這邊實習。

中心主要有三位老師:張金保、李利、王可,其中張金保老師時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的06級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我感覺他在這方面悟性很高,實務做得很不錯。在這一週裏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老師們的日常教學工作。

中心配有一個寄養家庭,家庭位於離中心不是很遠的紫光花園小區。家庭是學員們住宿的地方,從家庭服務模式的特色上來看,家庭服務的詮釋就是“是讓學員回到家庭這個真實的情景中去學習成長,提高個人認知,通過與家庭成員和社區鄰里的相處鍛鍊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來看,家庭服務模式從屬於社會工作工作手法中的團體社會工作範疇,旨在以團體的力量推動個人成長。我也住在家庭內,平時承擔部分照料學員的工作,早上時叫學員們起牀、洗漱,幫她們穿衣服、梳頭髮。吃完飯後和他們一起去中心上班,早上學員主要是做一下清潔工作。他們根據每個學員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的特點分配不同的任務。做完工作後帶他們到音樂是去休息一會兒,在音樂調理室利工作人員播放一些調理學員心理的輕音樂,引導學員們唱歌,同時音樂調理也為學員們提供了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同時音樂室裏還有各種體育器材,學員麼飯後可以適當的做些運動。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又到了工作室了,學員們在這裏可以喝點水、休息一會兒,還可以做一些訓練工作。這裏的中午飯是由老師做的,吃飯後就午休,三點鐘起牀。優勢我們會帶學員到周圍的小區或是公園裏玩,讓他們多一些與周圍人羣接觸的機會,增進他們適應社會生活,同時也可以加強社區的居民對他們的瞭解,能夠接納他們。

2、第二週:

這一週我是在資源班實習的,資源班有兩名老師,即時明老師和苗老師。班裏有七名學員,他們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本週是我第一次接觸他們,所以這周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老師的日常教學,此外我要用一週的時間來觀察他們的行為習慣,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同時向老師學習一些處理這些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

在資源班我們平時八點上班,中午十一點半吃飯,下午兩點半起牀,六點半下班。在日常的教學中孩子們的課本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的情況專門設計的,每個孩子的課本都是不同的。例如他們有一門課是“我的家庭及成長史”,書中有孩子自己各個年齡段的照片,還有他們家人的照片。再練習夾夾子的課堂上,老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分發不同的夾子,讓他們夾不同的東西,以此來鍛鍊他們的手部肌肉以及手的協調能力;還有玩小球的課程,及所有成員圍成一圈,所有學員圍成一圈,將紙球在桌子上推來推去,此課程是鍛鍊孩子手的抓握能力;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課程是撕紙片,老師給孩子拿一些報紙和硬一點的紙讓孩子們去隨意的撕,這是屬於精細動作,是鍛鍊孩子手的協調能力和加強手部肌肉力量,此外,這節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撕紙遊戲為孩子們提供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通過我的觀察發現這些孩子特別喜歡上這節課,喜歡撕紙。鍛鍊手的協調能力的課程還有穿鈕釦。

在資源班,每個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照片,裏面有他們自己的相片,也有他們家人的。上課時,老師會讓他們從這些照片中找出自己的,找出自己的爸爸、媽媽,並叫他們説出他們的名字。很多孩子沒有自我認知能力,他們並不認識照片中的自己,課程中還穿插着教他們口語發音。

在這為期一週的實習中,我對這些孩子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能夠理解他們的一些非言語信息。

此外我對資源班的課程設置及其目的有了一定的瞭解,作為特殊孩子的老師,他們平常的言行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治療性和目的性。其中老師們經常用的一個指令就是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這是一個經常使用的方法。如果孩子老是拖着不喝水,而在他又有能力能夠把水喝完的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命令他在五個數內把水喝完,並開始數數,如果孩子再規定的時間內不能把水喝完就不能吃點心,若是完成任務了就可以給與一定的獎賞,這就是指令。時老師強調説,這個指令的發出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要確保孩子確實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如果你已經輸到第四個數他還沒有完成任務,你可以適當的拖延一下時間,多數幾個四或是增加數字之間的間隔。若孩子沒有完成任務,則先前規定的懲罰措施一定要執行,相反,要是孩子真的完成任務了,你也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諾言。這個指令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習慣,形成習慣後,一聽到指令後就會意識到要去完成任務。

3、第三週

因為本週三是六一兒童節,所以我本週的任務是協助老師排練節目,我們班的孩子都是特殊孩子,藥性其他班級那樣去排練節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我們班決定排練一個簡單的“粘巴巴”,是由老師、家長、孩子一起來做的。此外,上場時我們班是騎滑板車上去的,我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會起滑板車,這兩天我們就一直在院子裏練習。我們不要求孩子們騎得有多好、速度有多快,只要他們每個人都努力去做了,即使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這段路也是很棒的,我們注重過程,只要他們努力了,只要前進一小步就很棒。

此外我利用午休時間閲讀了他們的評估系統,這套評估系統是他們從台灣引進的,他們用isp評估系統對每個孩子進行評估,通過評估來確定孩子在那一領域哪一方面比較弱勢,之後根據評估結果制定一套個別化服務計劃,即個案。這裏麪包含:服務需求評估摘要表、短期目標記錄評量表、個別化拂去計劃、長期/短期目標與評量記錄表、生活品質評估表。其中生活品質評估包含九大領域:將抗生活、居家生活、社區生活、休閒生活、工作生活、情感社交生活、公民生活、學習生活、物質生活,每個領域都很詳細。除了學員的個別化服務計劃,班級還有一個整體的長期/短期服務目標。這次實習讓我對特殊領域內個案的開展程序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服務計劃的制定一定要經過嚴格科學的服務需求評估後才能提供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服務,才能讓服務對象有質的改變。而反思一下我以前的實習或所設計的活動都是根據自己想象中服務對象的需要來制定計劃,導致的結果是再付出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精力後,卻仍不能真正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

4、第四周

這是我實習的最後一週,週一是端午節我們放假了,我週五就要坐火車返回學校了,因為買的是站票,所以週四就沒去上班了,我一方面時覺得週四去幼兒園上班週五坐火車會累,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想週四去中心那邊看一下馬燦的個案。就這樣我這週週二、週三在幼兒園,週四、週五在中心上班了。

週二時,幼兒園來了一批志願者,據説他們是鄭州某一專科學校的學生,他們來了很多人,被分配到幼兒園的各個班級。我們班也來了好幾個志願者,他們這次來主要是教孩子們畫畫,一個志願者負責一至兩個孩子。我負責協助這些志願者,因為他們對這些孩子的習性不瞭解,怕出現什麼意外,特別時有個別孩子有抓人、掐人、咬人的行為。

下午我們上的課時穿鈕釦,以此來鍛鍊他們手指。

週三上午我們帶孩子到學校附近的小區玩,時老師告訴我説,帶孩子們來小區一方面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利用小區內的資源,讓他們知道出了家庭和學校之外還有很多資源可以供他們利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這些特殊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

週四是我在中心協助老師輔導這些大學員的日常教學。

週五到中心上班時,我驚訝的發現資源班的老師帶孩子來中心這邊了,我真的很高興,沒想到在我離開之際還可以看到我呆過的所有成員,和他們一起度過我實習的最後一天,聽老師資源班每個月來一次中心這邊。他們所有的學員都在音樂調理室,我發現這些大學員和國小員的融合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且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平常時,在我們這些老師面前,這些大學員的表現就是一個孩子,他們實施需要老師的呵護和照顧,他們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國小員的到來讓他們產生了成人感和責任感,在國小員的面前他們的表現是一個十足的成年人。它們摁下哦我們知道他們一樣去指導、批評國小員,像成人一樣抱着國小員,去哄他們,帶他們去洗手、去上廁所。資源班的孩子總會把音樂調理室弄得亂七八糟的,那些體育器材滿地都是,而這些中心的大學員們雖然有點煩了但還是總能夠去收拾整理。我感覺他們的融合真的很有意義,他們的融合一方面可以給大學員提供一些主動成長的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小孩子,他們需要去承擔責任;另一方面,這種融合也減輕了老師們的負擔。

當然,在這種融合中不免會存在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説時間長了大學員會感覺吵,感覺煩。如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規避這些問題的話,我想大學員與國小員的融合一定會取得很要好的收效。

週五還是浩浩的生日,他爸爸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我們大家一起給他過生日,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學員一起吃蛋糕,我感覺真的非常開心,我感覺上帝對我真的很好,這次實習他竟然給了我一個這麼完美的結局。

四、實習總結與體會

這次實習是我經過了反覆的思想鬥爭後才決定去的,因為去鄭州路途很遙遠、路費很昂貴、還要耽誤一些學習時間,而且,在鄭州我沒有同學,沒有親人,有的只是一個比較聊得來的社工同仁。抱着對社工的信任,對實習的期望,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去了鄭州,但實踐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這次鄭州之行對我來説是值得的,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對本專業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1、通過這次實習,我的實習目標我之前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基本實現。

首先,我想通過這次是實習驗證自己將來是否適合從事這一領域,通過這次實習更加堅定了我的社工之路,我認為自己很適合從事社工,我喜歡這種工作的人文環境,周圍的同事友好、善良,工作中與服務對象的相處很愉快,我感覺我可以接納他們,尊重他們,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去對待他們。而且從我的性格來看也是比較適合這一領域的,我比較樂觀、開朗能比較好的與服務對象溝通。

其次,我想體驗一次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在這次實習中,我接觸到了個案,對個案和團體再特殊領域中的應用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把握,對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

2、紮實的學好理論知識,並能與自己和周圍他人相聯繫,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學習專業知識特別是學習一些助人的方法和技巧時要與自身聯繫起來,將那些技巧運用在自己身上,這樣專業知識才能學紮實,並且可以活學活用。在交流時,張老師告訴我,如果仔細想想,社工的很多專業技巧都可以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例如理性情緒療法、abc理論。

這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紮實,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3、對團體、個案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我理解中的個案就是工作者運用社工的專業方法和技巧與案主進行一對一的對話,這次實習讓我對個案在特殊領域中的應用有了全新的瞭解,對個案的整個流程有了整體的把握。這裏的個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對案主的一個個別化服務的具體方案。特殊領域中的團體也與普通羣體中的團體有所不同,它比較注重成員對團體活動的參與,與其他成員的互動,較少有分享。

4、積極溝通並制定一個完整具體的實習計劃。

社會工作特別強調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獲取信息的關鍵。在對智障人士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初期,想通過介入紙張學員,與學員進行交流直接獲取信息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不善於交流,導致實習生要用很長時間來進行學員個人基本資料的掌握和評估,的方法時求助身邊的工作人員,就所需要了解的情況請教,再結合自己的觀察,對學員現狀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再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學員的基本情況,根據需求展開工作。同時,在沒有智慧藏服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實習生看問題很容易發上主觀片面現象,如果能夠得到實習老師的建議會有利於實習計劃的制定和實習工作的進行。

在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中,本來是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實習計劃,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制定實習計劃,給自己留下了一些遺憾。實習中我主要是協助老師的正常教學和觀摩學習,有很大的被動性,自己能夠主動去做的比較少。不過這次實習讓我認識到制定一份完整具體的實習計劃的重要性。由於實習計劃的存在,我們才能根據計劃的步驟一步一步由淺入深的實施自己的工作,並在工作結束後對自己的實習進行評估和總結。

5、對志願者活動的反思。

在我的實習過程中,幼兒園來過兩批志願者,一批時鄭州某一專科學校兒童康復專業的大一學生,他們來着呆了有兩個小時,主要是教孩子們畫畫,一個人負責一至兩個孩子;另一批是來自社會上的志願者團隊,他們來主要是到各個班級給孩子們發一點糖,跟孩子玩一會兒。我不能否定他們服務的意義,可是我不得不懷疑他們的服務到底是滿足了誰的需要?是孩子的還是他們自己的?這些志願者只是偶爾來一次,每次只是呆一會兒並且每次來時並不只為某一特定的孩子提供服務,對這些孩子一點都不瞭解,又如何去開展服務?如何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求他們的服務又有什麼意義?特別是對那個社團來説,他們給我個感覺就是亂,他們來了之後好幾個人將孩子團團圍住,就像鬨動物一樣去跟孩子玩。有些孩子看到這麼多的哥哥姐姐來並且給他們帶糖吃會很高興,有些孩子則會討厭這種嘈雜的場景。

這兩次志願者隊伍的到來引發了我對“志願服務”這個概念的深刻反思,當然我承認大學三年裏我做過很多所謂的志願服務活動,但我還是不得不反思這些所謂的志願服務活動到底是在為誰服務?到底是誰幫誰?是志願者幫助弱勢羣體減輕了困境還是那些弱勢羣體幫助志願者實現了人生價值?

在大學校園裏,這些志願團體更是常見,當然也有很多是很有價值的。我們感覺那些志願者很偉大,願意拿出寶貴的時間來去幫助別人是很令人敬佩的,當我們自己去做志願者時感覺自己很高尚,可是我們不妨反思一下,那些弱勢羣體再我們的幫助下到底有多大的改變?他們真能從中受益嗎?我們所提供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我,當然我不能否認絕大多數的志願者還是很有愛心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去做志願者是想借此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單調乏味的生活多些意義,多些存在的價值,讓我們感覺自己的生活很精彩,這種想法也沒有錯,關鍵是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也就是説,在我們決定去幫助別人時,要明確我們可以給服務對象帶去什麼,他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的服務能否滿足他們的需要。

我們不得不承認,志願服務成了現代人證明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手段,成了空虛乏味者消遣的一種方式,我感覺很悲哀,為曾經的自己悲哀,也為那些所謂的“志願者”悲哀。

當然我承認我上面的那些評論有些悲觀,有些以偏蓋全,有很多志願服務還是很有成效的,他們長期的堅持堅持做志願服務活動,與那些弱勢羣體結對幫扶,建立了親密、友好的聯繫,我們相信他們的服務是有效的,是能滿足服務對象需要的,是能讓他們真正受益的,因為他們的服務是長期、穩定的,他們瞭解服務對象需要什麼,知道該如何去幫助服務對象,並且通過志願服務他們能夠讓服務對象獲得真正的成長。

如果我們真的想去做志願者,發自肺腑的想去幫助弱勢羣體,我認為我們需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1) 服務對象需要我們做什麼?

我們可以不用像機構那樣用科學嚴謹的評估程序去評估服務對象的需要,但我們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收集與服務對象有關的資料,瞭解服務對象的需要和生活習性,以此來明確服務對象需要什麼,這樣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讓我們的服務更有成效。

2)我們能為服務對象做什麼?

根據服務對象的需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以及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我們不妨制定一個完整具體的服務計劃,來明確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根據計劃來為他們提供服務,我們才能更有效的去幫助他們。

3)我們所做的是不是服務對象所需要的?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服務計劃或是想法與服務對象及其家人或服務機構進行協商,共同修訂服務計劃,計劃的制定要徵求服務對象的需要,這樣我們的服務才能真正是服務對象所需要的。

此外,作為大學生,我認為如果我們是真心的想去做志願者,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固定的,不要經常更換服務對象,否則我們的幫助或許會在無意中給他們造成二次傷害,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痛苦。

【第6篇】大學生社工實習報告6000字

實習單位:鄭州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 實習時間:xx年05月 16日至xx年06月10日

一、實習機構簡介:

該機構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鄭州市管城回族區xx福利幼兒園,即該機構的主體部分,另一個是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一)管城區xx福利幼兒園

該幼兒園主要是做學前融合教育,即讓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以8:1的比例一起接受教育。園內有櫻桃班2個,橘子班2個,蘋果班1個,即小班、中班、大班,還有一個資源班、早療班,其中資源班全是特殊孩子。每個班級配有三名老師,一名幼教老師,一名特教老師,還有一名生活老師。

(二)管城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

1、中心的成立: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於xx年3月在中國之友基金會的資助和台灣財團法人第一社會基金會的幫助下率先在河南為16歲以上的智障青年提供“家庭式”服務。

xx年7月,xx智障青年職訓中心得到了西安“慧靈身心障礙者服務站”的幫助,把“社區化”的觀念引入到服務中。

xx年8月,在省、市殘聯和區委、區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成立了管城回族區奇色家園託養中心,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專業的、人本的“社區化家庭式”服務。

2、遠景:讓社會大眾瞭解、接納這羣純真無爭的身心障礙者,給他們提供機會,平等參與社區建設,促進社會的平等融合。

3、使命:尊重身心障礙者,推廣社區化服務模式,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促進社會和諧。

4、、服務目標:

1)培養身心障礙者的獨立生活能力,讓他們象普通人一樣享受社交、娛樂、培訓和就業的快樂。

2)引導大眾正確地認識智障問題,為身心障礙者爭取“平等機會、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

3)為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實習基地,以推動社工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4)通過“社區化家庭式”服務模式的示範效應,為其他機構提供成功經驗,推動非盈利機構的發展。

5、服務內容:

1)日間活動

日間活動站近500平方,通過評估學員的人際溝通、社會技能、居家生活、休閒生活、社區生活、實用學科、健康維護等八大領域的情況,為其設計個別化服務計劃。利用社區資源(如:圖書館、博物館、市場、公園、居民小區等)為智障青年提供小組活動和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幫助他們發掘潛能,增強自理自立能力,提高生活品質。

2)職業培訓

音樂及戲劇調理室

讓服務對象接受職業培訓,主要是為中輕度智障青年提供職業技能訓練。

從社會技能和清潔技能入手,通過評估學員的興趣愛好、勞動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相關方面的情況。課程中融入手工製作、烹飪、藝術調理等內容,為他們參與社會工作做準備,重點培養其工作意識,工作人格和工作技能。

3)家庭式住宿服務

為更好的照顧智障人士,奇色家園在社區內租賃了一套293平方的複式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由一位家庭媽媽和一位家庭助理與10名學員組成一個家庭,擁有與普通自然家庭相同的設備、設施和生活,增強學員與人相處及獨立生活能力,享受家庭生活樂趣,使學員能夠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

但這些家庭並不封閉,經常安排學員走出去參加社區活動,如與鄰居聊天、唱卡拉ok、迴歸大自然、購物等,從日常的生活訓練、清潔服務發展到手工美勞、藝術調理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

二、實習目標:

1. 與有經驗的一線社工交流,向其學習並尋求知指導;

2.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接觸學習社會工作領域新的知識內容並驗證自己是否適合從事社會工作

3. 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知道自己該學什麼,怎麼學習更有效,更容易應用,使自己返校後可以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 通過實習積累經驗,為今後的學習和找工作打下基礎;

5. 調整認知心態,瞭解並學習智障服務的實務技巧

6. 體驗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實習模式並從中有所收穫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安排

我實習以周為階段,共分四階段,每階段的具體實習內容如下:

1、第一週:

這是我實習的第一週,張金寶讓我首先再幼兒園和職訓中心都試一下,然後再決定要去哪實習。鑑於我身高比較矮,他建議我去幼兒園,幼兒園做的是融合教育,各班按照1:8的比例接收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職訓中心是為事青年智障人士服務的,這裏的學員都是十八週歲以上的成年人,主要是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第一天我是在幼兒園觀摩學習的,我所在的大班共有三個特殊孩子,而且這三個孩子的程度都比較輕,我個人感覺與普通的學前教育差別很小,所以我感覺這裏的環境並不適合我的實習;第二天我跟着張金保去了中心,這裏的學員都是成年的特殊羣體,昨天晚上我就已經和這些學員有過接觸了,我們都住在寄養家庭裏。在這裏實習一天後我感覺還可以,相比幼兒園,這裏的環境更適合我的實習,於是我決定要留在中心這邊實習。而金保哥説這裏的學員都是成年人,而我的身高有點矮,在這邊不是很合適,他建議我去幼兒園的資源班,資源班的學員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不過本週他們的老師都去廣州參加培訓了,孩子也都放假了所以讓我下週去資源班,再我的要求下,他同意這周讓我現在中心這邊實習。

中心主要有三位老師:張金保、李利、王可,其中張金保老師時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的06級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我感覺他在這方面悟性很高,實務做得很不錯。在這一週裏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老師們的日常教學工作。

中心配有一個寄養家庭,家庭位於離中心不是很遠的紫光花園小區。家庭是學員們住宿的地方,從家庭服務模式的特色上來看,家庭服務的詮釋就是“是讓學員回到家庭這個真實的情景中去學習成長,提高個人認知,通過與家庭成員和社區鄰里的相處鍛鍊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來看,家庭服務模式從屬於社會工作工作手法中的團體社會工作範疇,旨在以團體的力量推動個人成長。我也住在家庭內,平時承擔部分照料學員的工作,早上時叫學員們起牀、洗漱,幫她們穿衣服、梳頭髮。吃完飯後和他們一起去中心上班,早上學員主要是做一下清潔工作。他們根據每個學員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的特點分配不同的任務。做完工作後帶他們到音樂是去休息一會兒,在音樂調理室利工作人員播放一些調理學員心理的輕音樂,引導學員們唱歌,同時音樂調理也為學員們提供了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同時音樂室裏還有各種體育器材,學員麼飯後可以適當的做些運動。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又到了工作室了,學員們在這裏可以喝點水、休息一會兒,還可以做一些訓練工作。這裏的中午飯是由老師做的,吃飯後就午休,三點鐘起牀。優勢我們會帶學員到周圍的小區或是公園裏玩,讓他們多一些與周圍人羣接觸的機會,增進他們適應社會生活,同時也可以加強社區的居民對他們的瞭解,能夠接納他們。

2、第二週:

這一週我是在資源班實習的,資源班有兩名老師,即時明老師和苗老師。班裏有七名學員,他們都是八至十二歲的特殊孩子,本週是我第一次接觸他們,所以這周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老師的日常教學,此外我要用一週的時間來觀察他們的行為習慣,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同時向老師學習一些處理這些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

在資源班我們平時八點上班,中午十一點半吃飯,下午兩點半起牀,六點半下班。在日常的教學中孩子們的課本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的情況專門設計的,每個孩子的課本都是不同的。例如他們有一門課是“我的家庭及成長史”,書中有孩子自己各個年齡段的照片,還有他們家人的照片。再練習夾夾子的課堂上,老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分發不同的夾子,讓他們夾不同的東西,以此來鍛鍊他們的手部肌肉以及手的協調能力;還有玩小球的課程,及所有成員圍成一圈,所有學員圍成一圈,將紙球在桌子上推來推去,此課程是鍛鍊孩子手的抓握能力;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課程是撕紙片,老師給孩子拿一些報紙和硬一點的紙讓孩子們去隨意的撕,這是屬於精細動作,是鍛鍊孩子手的協調能力和加強手部肌肉力量,此外,這節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撕紙遊戲為孩子們提供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通過我的觀察發現這些孩子特別喜歡上這節課,喜歡撕紙。鍛鍊手的協調能力的課程還有穿鈕釦。

在資源班,每個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照片,裏面有他們自己的相片,也有他們家人的。上課時,老師會讓他們從這些照片中找出自己的,找出自己的爸爸、媽媽,並叫他們説出他們的名字。很多孩子沒有自我認知能力,他們並不認識照片中的自己,課程中還穿插着教他們口語發音。

在這為期一週的實習中,我對這些孩子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能夠理解他們的一些非言語信息。

此外我對資源班的課程設置及其目的有了一定的瞭解,作為特殊孩子的老師,他們平常的言行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治療性和目的性。其中老師們經常用的一個指令就是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這是一個經常使用的方法。如果孩子老是拖着不喝水,而在他又有能力能夠把水喝完的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命令他在五個數內把水喝完,並開始數數,如果孩子再規定的時間內不能把水喝完就不能吃點心,若是完成任務了就可以給與一定的獎賞,這就是指令。時老師強調説,這個指令的發出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要確保孩子確實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如果你已經輸到第四個數他還沒有完成任務,你可以適當的拖延一下時間,多數幾個四或是增加數字之間的間隔。若孩子沒有完成任務,則先前規定的懲罰措施一定要執行,相反,要是孩子真的完成任務了,你也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諾言。這個指令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習慣,形成習慣後,一聽到指令後就會意識到要去完成任務。

3、第三週

因為本週三是六一兒童節,所以我本週的任務是協助老師排練節目,我們班的孩子都是特殊孩子,藥性其他班級那樣去排練節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我們班決定排練一個簡單的“粘巴巴”,是由老師、家長、孩子一起來做的。此外,上場時我們班是騎滑板車上去的,我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會起滑板車,這兩天我們就一直在院子裏練習。我們不要求孩子們騎得有多好、速度有多快,只要他們每個人都努力去做了,即使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這段路也是很棒的,我們注重過程,只要他們努力了,只要前進一小步就很棒。

此外我利用午休時間閲讀了他們的評估系統,這套評估系統是他們從台灣引進的,他們用isp評估系統對每個孩子進行評估,通過評估來確定孩子在那一領域哪一方面比較弱勢,之後根據評估結果制定一套個別化服務計劃,即個案。這裏麪包含:服務需求評估摘要表、短期目標記錄評量表、個別化拂去計劃、長期/短期目標與評量記錄表、生活品質評估表。其中生活品質評估包含九大領域:將抗生活、居家生活、社區生活、休閒生活、工作生活、情感社交生活、公民生活、學習生活、物質生活,每個領域都很詳細。除了學員的個別化服務計劃,班級還有一個整體的長期/短期服務目標。這次實習讓我對特殊領域內個案的開展程序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服務計劃的制定一定要經過嚴格科學的服務需求評估後才能提供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服務,才能讓服務對象有質的改變。而反思一下我以前的實習或所設計的活動都是根據自己想象中服務對象的需要來制定計劃,導致的結果是再付出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精力後,卻仍不能真正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

4、第四周

這是我實習的最後一週,週一是端午節我們放假了,我週五就要坐火車返回學校了,因為買的是站票,所以週四就沒去上班了,我一方面時覺得週四去幼兒園上班週五坐火車會累,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想週四去中心那邊看一下馬燦的個案。就這樣我這週週二、週三在幼兒園,週四、週五在中心上班了。

週二時,幼兒園來了一批志願者,據説他們是鄭州某一專科學校的學生,他們來了很多人,被分配到幼兒園的各個班級。我們班也來了好幾個志願者,他們這次來主要是教孩子們畫畫,一個志願者負責一至兩個孩子。我負責協助這些志願者,因為他們對這些孩子的習性不瞭解,怕出現什麼意外,特別時有個別孩子有抓人、掐人、咬人的行為。

下午我們上的課時穿鈕釦,以此來鍛鍊他們手指。

週三上午我們帶孩子到學校附近的小區玩,時老師告訴我説,帶孩子們來小區一方面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利用小區內的資源,讓他們知道出了家庭和學校之外還有很多資源可以供他們利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這些特殊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

週四是我在中心協助老師輔導這些大學員的日常教學。

週五到中心上班時,我驚訝的發現資源班的老師帶孩子來中心這邊了,我真的很高興,沒想到在我離開之際還可以看到我呆過的所有成員,和他們一起度過我實習的最後一天,聽老師資源班每個月來一次中心這邊。他們所有的學員都在音樂調理室,我發現這些大學員和國小員的融合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且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平常時,在我們這些老師面前,這些大學員的表現就是一個孩子,他們實施需要老師的呵護和照顧,他們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國小員的到來讓他們產生了成人感和責任感,在國小員的面前他們的表現是一個十足的成年人。它們摁下哦我們知道他們一樣去指導、批評國小員,像成人一樣抱着國小員,去哄他們,帶他們去洗手、去上廁所。資源班的孩子總會把音樂調理室弄得亂七八糟的,那些體育器材滿地都是,而這些中心的大學員們雖然有點煩了但還是總能夠去收拾整理。我感覺他們的融合真的很有意義,他們的融合一方面可以給大學員提供一些主動成長的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小孩子,他們需要去承擔責任;另一方面,這種融合也減輕了老師們的負擔。

當然,在這種融合中不免會存在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説時間長了大學員會感覺吵,感覺煩。如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規避這些問題的話,我想大學員與國小員的融合一定會取得很要好的收效。

週五還是浩浩的生日,他爸爸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我們大家一起給他過生日,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學員一起吃蛋糕,我感覺真的非常開心,我感覺上帝對我真的很好,這次實習他竟然給了我一個這麼完美的結局。

四、實習總結與體會

這次實習是我經過了反覆的思想鬥爭後才決定去的,因為去鄭州路途很遙遠、路費很昂貴、還要耽誤一些學習時間,而且,在鄭州我沒有同學,沒有親人,有的只是一個比較聊得來的社工同仁。抱着對社工的信任,對實習的期望,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去了鄭州,但實踐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這次鄭州之行對我來説是值得的,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對本專業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1、通過這次實習,我的實習目標我之前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基本實現。

首先,我想通過這次是實習驗證自己將來是否適合從事這一領域,通過這次實習更加堅定了我的社工之路,我認為自己很適合從事社工,我喜歡這種工作的人文環境,周圍的同事友好、善良,工作中與服務對象的相處很愉快,我感覺我可以接納他們,尊重他們,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去對待他們。而且從我的性格來看也是比較適合這一領域的,我比較樂觀、開朗能比較好的與服務對象溝通。

其次,我想體驗一次完整正式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在這次實習中,我接觸到了個案,對個案和團體再特殊領域中的應用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把握,對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

2、紮實的學好理論知識,並能與自己和周圍他人相聯繫,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學習專業知識特別是學習一些助人的方法和技巧時要與自身聯繫起來,將那些技巧運用在自己身上,這樣專業知識才能學紮實,並且可以活學活用。在交流時,張老師告訴我,如果仔細想想,社工的很多專業技巧都可以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例如理性情緒療法、abc理論。

這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紮實,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3、對團體、個案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我理解中的個案就是工作者運用社工的專業方法和技巧與案主進行一對一的對話,這次實習讓我對個案在特殊領域中的應用有了全新的瞭解,對個案的整個流程有了整體的把握。這裏的個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對案主的一個個別化服務的具體方案。特殊領域中的團體也與普通羣體中的團體有所不同,它比較注重成員對團體活動的參與,與其他成員的互動,較少有分享。

4、積極溝通並制定一個完整具體的實習計劃。

社會工作特別強調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獲取信息的關鍵。在對智障人士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初期,想通過介入紙張學員,與學員進行交流直接獲取信息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不善於交流,導致實習生要用很長時間來進行學員個人基本資料的掌握和評估,的方法時求助身邊的工作人員,就所需要了解的情況請教,再結合自己的觀察,對學員現狀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再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學員的基本情況,根據需求展開工作。同時,在沒有智慧藏服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實習生看問題很容易發上主觀片面現象,如果能夠得到實習老師的建議會有利於實習計劃的制定和實習工作的進行。

在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中,本來是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實習計劃,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制定實習計劃,給自己留下了一些遺憾。實習中我主要是協助老師的正常教學和觀摩學習,有很大的被動性,自己能夠主動去做的比較少。不過這次實習讓我認識到制定一份完整具體的實習計劃的重要性。由於實習計劃的存在,我們才能根據計劃的步驟一步一步由淺入深的實施自己的工作,並在工作結束後對自己的實習進行評估和總結。

5、對志願者活動的反思。

在我的實習過程中,幼兒園來過兩批志願者,一批時鄭州某一專科學校兒童康復專業的大一學生,他們來着呆了有兩個小時,主要是教孩子們畫畫,一個人負責一至兩個孩子;另一批是來自社會上的志願者團隊,他們來主要是到各個班級給孩子們發一點糖,跟孩子玩一會兒。我不能否定他們服務的意義,可是我不得不懷疑他們的服務到底是滿足了誰的需要?是孩子的還是他們自己的?這些志願者只是偶爾來一次,每次只是呆一會兒並且每次來時並不只為某一特定的孩子提供服務,對這些孩子一點都不瞭解,又如何去開展服務?如何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求他們的服務又有什麼意義?特別是對那個社團來説,他們給我個感覺就是亂,他們來了之後好幾個人將孩子團團圍住,就像鬨動物一樣去跟孩子玩。有些孩子看到這麼多的哥哥姐姐來並且給他們帶糖吃會很高興,有些孩子則會討厭這種嘈雜的場景。

這兩次志願者隊伍的到來引發了我對“志願服務”這個概念的深刻反思,當然我承認大學三年裏我做過很多所謂的志願服務活動,但我還是不得不反思這些所謂的志願服務活動到底是在為誰服務?到底是誰幫誰?是志願者幫助弱勢羣體減輕了困境還是那些弱勢羣體幫助志願者實現了人生價值?

在大學校園裏,這些志願團體更是常見,當然也有很多是很有價值的。我們感覺那些志願者很偉大,願意拿出寶貴的時間來去幫助別人是很令人敬佩的,當我們自己去做志願者時感覺自己很高尚,可是我們不妨反思一下,那些弱勢羣體再我們的幫助下到底有多大的改變?他們真能從中受益嗎?我們所提供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我,當然我不能否認絕大多數的志願者還是很有愛心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去做志願者是想借此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單調乏味的生活多些意義,多些存在的價值,讓我們感覺自己的生活很精彩,這種想法也沒有錯,關鍵是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也就是説,在我們決定去幫助別人時,要明確我們可以給服務對象帶去什麼,他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的服務能否滿足他們的需要。

我們不得不承認,志願服務成了現代人證明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手段,成了空虛乏味者消遣的一種方式,我感覺很悲哀,為曾經的自己悲哀,也為那些所謂的“志願者”悲哀。

當然我承認我上面的那些評論有些悲觀,有些以偏蓋全,有很多志願服務還是很有成效的,他們長期的堅持堅持做志願服務活動,與那些弱勢羣體結對幫扶,建立了親密、友好的聯繫,我們相信他們的服務是有效的,是能滿足服務對象需要的,是能讓他們真正受益的,因為他們的服務是長期、穩定的,他們瞭解服務對象需要什麼,知道該如何去幫助服務對象,並且通過志願服務他們能夠讓服務對象獲得真正的成長。

如果我們真的想去做志願者,發自肺腑的想去幫助弱勢羣體,我認為我們需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1) 服務對象需要我們做什麼?

我們可以不用像機構那樣用科學嚴謹的評估程序去評估服務對象的需要,但我們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收集與服務對象有關的資料,瞭解服務對象的需要和生活習性,以此來明確服務對象需要什麼,這樣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讓我們的服務更有成效。

2)我們能為服務對象做什麼?

根據服務對象的需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以及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我們不妨制定一個完整具體的服務計劃,來明確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根據計劃來為他們提供服務,我們才能更有效的去幫助他們。

3)我們所做的是不是服務對象所需要的?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服務計劃或是想法與服務對象及其家人或服務機構進行協商,共同修訂服務計劃,計劃的制定要徵求服務對象的需要,這樣我們的服務才能真正是服務對象所需要的。

此外,作為大學生,我認為如果我們是真心的想去做志願者,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固定的,不要經常更換服務對象,否則我們的幫助或許會在無意中給他們造成二次傷害,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