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篇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1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書中許多文章都給了我一些啟示,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教學合一》這一篇。陶行知先生在這篇文章裏闡述了: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這句話提醒我們應該怎樣來做一個老師。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他説的教學生學的意思就是教師不能在課堂上把學生看成一隻鴨子,把知識當作糧食,只知道把鴨子為飽,而應該是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經驗知識,學會獲得知識的方法。這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麼。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索,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於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就拿我們體育教師來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緻的瞭解,諸如其性格脾氣、運動能力、學習能力、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為經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生厭煩心理。

最後,陶先生用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這句話給了我們一個忠告,我們現在處於一個網絡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許多的知識,作為老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一個有着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教材上的內容變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教師,他的課堂會日漸單調、陳舊,這樣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獲得快樂與幫助呢?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2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有了很大的感觸。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的大教育家,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不過,我和他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我們都是鄉村教師。都見識過農村孩子的厭學,也都見識過城市學生的繁華浮躁。

之前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為什麼農村和城市的孩子性格差別會那麼大?為什麼城市中國小三年級的孩子,課堂上只能坐十分鐘?一般的老師上十分鐘課,那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就會躁動不安、左扭右轉、小聲説話,甚至於讓老師上不成課。為什麼最純真的孩子卻沒有對課堂紀律的尊重,對老師的尊敬呢?沒有一絲集體觀念,那麼我行我素,一點都不願受到約束。一説吃喝玩樂特開心,但是死活都不願意學習一點兒苦都不能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嗎?他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的人嗎?

而山村裏的一些學生呢,成績很好,但是説話畏畏縮縮;見到老師,就不敢打招呼,視若無睹地走過去。學習上呢,沒有一點主動性,需要老師和家長死管。遇到難題,卷子上大片空白,都不願意嘗試,就等着老師去講。九年級每班的週末作業,居然有一半多的同學是胡寫亂畫應付老師的。這能成才嗎?

這時我想起了假期讀的陶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求真,千學萬學學做人。陶先生曾説,他寧可培養一個獨立、健全開朗的人,過着平凡普通的生活,也不願培養一個考上重點大學,但卻需要母親洗衣陪伴的人。他的“生活教育説”提醒我們,教育的初心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單純知識教育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要教什麼。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離開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現在有一種人叫“宅男宅女”,工作能力出眾,但是就是不願意跟人溝通,害怕跟人合作,恐懼社交。離開團隊的力量,一個人又能走多遠呢!這不是我們教育人想看到的吧!

而這一切想改變,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説,教師不僅要學“教”,更要學“學”。怎麼做事兒的,怎麼學的就怎麼教。也就是以事的“做”為中心,以生活為中心。而實際上在會考大學聯考的指揮棒下,教師的全副精力都在備課上,在學“教”上,生怕教得有漏洞、講得不透徹。現在學習科目多,時間不足,各科老師都在瘋狂趕課、趕進度。大家都忘了像學生一樣“學”,學生是否學得有趣,是否樂意參與。一味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只剩下了“學性”,哪裏還能有“人性”呢?陶先生説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脱離生活實際的教育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這不能不令我們覺醒呀!

我們教師要培養自己的各種專業能力。也要注意解放了學生,比如他們的眼睛,讓學生學會觀察,並在觀察過程中進行指導。包括觀察方法,結果,分析,總結等,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解放兒童的嘴巴,讓他們想説就説,能發表獨立見解。允許有問題就問,培養質疑能力。解放兒童的空間,不要把兒童關在家中,怕他們危險。應該讓他們到大自然的社會中去擴大視野、積累閲歷。解放孩子的時間,不要用功課填滿他的時間表,給孩子一些空閒時間消化學問,並想一些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一點他們喜歡的事兒。

通過《陶行知教育名篇》的學習。我終於找回了丟失的教育初心。也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意義。

我今後要把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力求每天進步一點點。工作、做人做事,身體健康方面都要越來越好。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3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利用課餘時間,我閲讀了《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非淺。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創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係,對事説是做,對已説是學,對人説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的鋭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並使其達到最高水平。

“教學做合一”並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

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從做中學”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製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製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和探究發現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於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叫兒童做下面四件事體:就是遊戲、説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可見,這裏的“做”只是一種基於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徵: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生。這就是説,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員與課本不復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淵藪。而教員變成發起人,課本變成試驗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並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係,闡明教師該怎麼做。“教學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説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教學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動國小生來做小先生”等等。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於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羣眾運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4

最近,我再次品讀了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的教育名篇。讀後我深深地被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所感染,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他像一本字典,讓我查到了自己原本不懂得問題。它又像一位長者,在告訴我一些經驗和方法。我由衷地敬佩這位老人,尤其是他認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對我幫助最大。他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簡潔明瞭的一句話卻又包含着多麼深刻的涵義。“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説説,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遊戲。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而這“一輩子受用的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身為教師的我們做一名引領者,來伴同孩子們成長。

讀着葉老的話,想想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感覺好習慣的重要性。特別是國小生,他們由於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反覆,出現波動,但好習慣又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堅持不懈的精神,更要注意講求方法,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講到方法,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不斷地學習加強自身修養。

並牢記“正人先正己”“身教重於言教”這些名言,懂得其身正則不令而行的道理。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要求孩子按時到校,自己就絕不能遲到,即使因事到晚了,也要及時對孩子説明情況。要求孩子愛護環境,教師自己就要率先做珍惜、愛護環境的楷模,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見到地上有紙屑能主動彎腰撿起來。孩子見到老師這樣做,自然就會向老師學習,主動撿紙,愛護環境。

其次要充分了解和分析班上學生的情況,對每一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交往、行為習慣、心理素質以及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情況,做到知己知彼,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例如要求孩子認真完成作業。這一要求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説是容易達到的,但對有一些孩子而言,就不是易事。這就要分析孩子的情況,對於有能力做到但自控能力差的,就要嚴格要求,決不妥協;對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要幫助,並適當降低要求,讓孩子對學習不產生恐懼感。在此基礎上,慢慢讓孩子養成習慣。

第三,要求要具體,切忌空大。

國小生年齡小,知識及社會閲歷都不足,理解能力也有限。提出的要求過大或過高,孩子都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給孩子提要求一定要具體,如要求孩子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孩子感覺要求較廣泛,需要注意的點很多,反而不知該從何做起。不妨將這一要求具體細化為:上學不遲到;上課認真聽講;對人有禮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每天都要按時完成作業;愛護校園環境,見到紙屑、垃圾主動撿起;到教室外和其他教室上課要安靜、守秩序;上下樓梯靠右行,輕聲慢步講文明……這樣孩子就能明確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並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當他們把這些要求都做到時,好習慣也就自然養成了。

第四,尊重、愛護孩子,始終堅持正面教育。

對孩子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努力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走進孩子的心裏,尊重他們充滿個性的想法,逐步引導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努力融入學校及社會生活當中。班級內六十多個孩子生活在一起,難免不發生矛盾和衝突。但老師在處理問題時,孩子往往都是找別人的錯誤,很少看到自己的不足。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極大的耐心,並能極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心中再生氣,與孩子談話時都要心平氣和,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就事論事,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僅口服,更要心服。切忌動輒就大聲訓斥,採取高壓政策,甚至挖苦諷刺孩子,或是拉舊賬。這樣做不僅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牴觸情緒。

第五、充分發揮班集體的力量,發揮榜樣的作用。

一個班級十多個學生,長期學習、生活在一起,其相互影響、激勵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努力調動和利用班上的一切積極因素,教育、引導、激勵孩子們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班上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活動,在班上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氛圍,促進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同時還可以利用英雄故事,好習慣故事等,加強孩子對好習慣重要性的認識,並有意識地向榜樣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六,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家長每天與孩子在一起,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要想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就要得到家長的認同。一定要向家長説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並明確提出希望家長配合的要求,以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與學校教育達成一致,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對部分不能理解學校做法或教育思想不對、偏袒、嬌慣、甚至放縱自己孩子的家長,要多與他們溝通,告知學校的理念,得到他們的理解,形成共識。對部分缺乏教育方法或教育方法不妥的家長,要多與他們交流、探討,教給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指導他們正確、有效地教育孩子。只有抓住了家長,與他們形成了合力,才能在幫助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時有針對性地採取最佳方法。

教育是對人的工作,只要我們能用心思考,努力實踐,幫助每一個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相信會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5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向人類貢獻的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著名教育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大家景仰的"萬世師表"。先生的名言雖然樸實,卻極富哲理,並且貼近我們的教育世界,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先生的"為人、為學、為師"這六個字不知什麼時候已悄然印入我的心田,深入到骨子裏,給我強大的精神動力,增添了克服困難的勇氣。為師先為學,為學先為人。

(一)"為人"誠篤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範。他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教師的道德品質,不僅是規範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於教育學生的需要。教師職業的特殊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陶行知主張教師要以身作則,“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矩,教職員躬親共守。”他深信這種共學、共事、共修養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以不倦的教誨,諄諄善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為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啊!在學生面前,教師是一個榜樣,是一本書,是一幅畫,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風尚是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二)"為學"嚴謹

教師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承擔着重要使命,因此必須應該具備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揚優良的'學術風氣和學術道德。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教師是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造者,連接着文明進步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以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是永遠無止境的。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發明家,不做一個教書匠。他提出的這種教師觀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所應追求的。

記不清曾有多少個夜晚,我端坐在桌前,以筆為伴,以書為侶,精心地設計着一份份教案,為某個教學環節苦苦思索,為突然閃現的靈感而喜悦。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對於要講解的教材,只有深入鑽研,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當我走進教室看到講台下幾十雙眼睛晶亮如星星、幾十張笑臉天真如蔚藍的天空,我的心裏特別地踏實。因為我知道,我窗前那盞疲憊的燈一定會照亮孩子們心中希望的燈!

和同事們的熱烈切磋,到外面的取經學習,一本本教學理論、教科研雜誌開拓了我的視野,汲取了寶貴的經驗,為我的教學注入了活力。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游刃有餘,就必須要善於利用時間,做一個嚴謹篤學的人,像海綿吸水那樣孜孜不倦地學習,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刻苦鑽研和積極實踐,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以新的姿態與新的風貌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為師"行勝於言

陶行知先生曾精闢地指出:"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陶行知教育思想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是具有與時俱進的前瞻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人,造就人,發展人。一所學校,一個教師如果真正感悟學陶實質,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就會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不斷創新,有所建樹,實現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之"做"。如果我們滿足於一幅標語、一個口號、一種形式,則新課改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中,我總是鼓勵自己多想一些困難,少一些畏難;多學一些理論,少一些空論;多做一些行動,少一些被動,自覺接受新課改"三個挑戰",即教育觀念的更新與挑戰,教育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教育方式及技術革新與挑戰。在新課改實踐中,養成剖析反思的習慣,創造性地解決教學實踐問題,從而不斷重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課堂教學是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塑造靈魂,培養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老師發揮才智,譜寫青春樂章的立體大舞台。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也為了成就我們最美麗的事業,我願意在三尺講台上,為學生彈奏最美妙的人生樂章。

教師是一項需要獻身的事業,也是一項充滿激情的事業。"為人、為學、為師"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當我再次咀嚼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時,覺得做教師昇華了我的生活,鑄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諦,也讓我看到了更高層次的幸福源泉。

教師朋友們,讓我們做一棵樹吧,播撒綠蔭的同時也壯大着自己;讓我們做一條河,灌溉田地的同時也豐富着自我;讓我們作一條路,雖然千壓萬踏也能延伸自我!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6

説實在話,在讀《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前我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學研究可以説是不很瞭解,對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以後,其中《生活即教育》對我啟發最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脱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脱離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應有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與教育緊緊聯繫起來的思想,給了我無限的啟發和思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生活教育,讓他們從生活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去學習。而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來源於生活,由生活產生,文字、書本不能喧賓奪主,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生活即教育”則主張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而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

正如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新課程惟有反映社會及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的本質功能。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無論是光明的一面還是陰暗的一面,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做為一名新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7

此刻,面前正擺放着這樣一本樸實無華的書籍。淡黃色雅緻的封面底色上,呈現着一行莊重的黑色字體《葉聖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樹水墨畫若隱若現,彷彿大師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輩諄諄教誨着教育的真諦。

可以説,大師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個時期教育和教學的制高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恆的歷史長河中,大師永遠是我們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營養”的不竭甘泉。閲讀大師,追尋大師的足跡,用心聆聽那些穿越時空的聲音:“稱職的種植家栽培植物,雖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卻能漸漸改良那不良的遺傳性和環境。不稱職的種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遺傳性和環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麼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國小生,國小教師便是個種植家。栽培國小生有效沒有效,只有他負責任。

——選自《今日中國的國小教育》

“教育與人生的關係:以教育認識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

——選自《教育與人生》

“通常説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為貴。“身教”就是“為人師表”,就是一言一動都足以為受教者的模範。

——選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兒童是最容易受影響的,國小教師要從各方面給他們好的影響,是他們往後升學或者就業都得到好處,一輩子立身處世都得到好處,這是多麼重要的工作。”

——選自《國小教師的工作》

諸如此類的一句句至理名言,如珍珠般散落在一篇篇文章和一次次演講裏。就在這點點滴滴中,大師用淺顯的語言闡述了深刻的道理,用易懂的論述揭示了教育的真相。讓星星之火閃耀成橫跨時空的教育恆光,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我們。

大師原名葉紹鈞,字聖陶。江蘇蘇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與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等。葉聖陶一生寫了很多關於教育的文章,進行了多場關於教育的演講。

閲讀大師,我不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薰陶。在《假如我當教師》的文章中,他説:“我決不‘外慕徙業’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質的環境使我安於其業。”實實在在的話語,彰顯出大師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師就是凡夫俗子,教師也要生活。不像現在的一些“名師”,把“愛”與“奉獻”唱得老高,彷彿自己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對他的親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麼獻給你,我的愛人?”

細細品味,每一篇都讓我有一種心領神會的感覺。如在第一輯,葉老主要講的是教育方面的思考,讀來發人深省。葉老在《假如我當老師》有這麼一段話“我如果是當國小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裏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傢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乾淨的,骯髒的,我都要稱他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脣邊,油腔滑調地喊一聲;而是出於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愛。

師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種平易近人並不是我之前所認識到的與學生打成一片,離開了嚴格要求,這樣的愛很容易演變成遷就與放縱,而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責任。我這才領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愛,是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呵護他們單純卻機靈的心,用真心去鼓勵每一位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前進。只有這樣的愛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肩負起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

有人説,一個教育者缺什麼都可以在實踐中慢慢彌補,唯有愛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心中無“愛心”的人,必是一個“目中無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輯,葉老把目光投向了教學。在《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中,葉老説:“我想,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認,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需要教了嗎?而學生所以要學要練,就為了進入這樣的境界。給指點,給講説,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説,最後做到不指點,不講説。這好比牽着孩子的手教他學走路,卻隨時準備放手。我想,在這上頭,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葉老的話給了我們啟示,我們的教學一定要着眼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反觀現在的某些公開課,教師“聲光電”齊上陣,“説演唱”同登場,課堂熱熱鬧鬧,學生暈頭轉向,但只見“老師費盡心機地教”,卻很少見“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嘗試學”,不是顯得可歎可笑嗎?

讀完全書,心中油然而生很多感慨。説實話,閲讀大師,仰望大師的背影,雖然大師已經遠去許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輝,對現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我願追尋着大師的足跡,在教育教學上盡我綿薄之力。

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篇8

猜你正在找讀《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體會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道德的奠基人,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國運興衰,繫於教育;三尺講台,關係未來。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説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

陶行知的教學思想,開始在《教學合一》一文中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他説:“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主張教學合一,反對教學分離。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教學論的起點。離開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談不上有教學,這是教學理論的基本問題。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也不在於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主觀地“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稟賦不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方法也不能強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同時教師要“一面教,一面學”,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學生。這是他主張“教學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國內“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闡明瞭他的教學主張。這一主張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之間的辯證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如果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覺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教師只管“教”或“教學”,也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再則,世界上“新知無窮”,學生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探索新知的本領,也不能適應未來的生活,學生不能永遠跟着教師走。“教學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會學,這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思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處於主導地應,理應發揮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發揮。“教學生學”,也體現了這一思想。這就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一對矛盾,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得到統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還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諸因素,這也要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統一,所以教師必須瞭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一面教,一面學”,深入掌握教材內容,以促進知識的轉化。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説:"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這一點對於我們現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同樣具有指導意義的!

陶行知則將“教學相長”作為他“教學合一”的重要原則之一,貫穿在他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他説:“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裏得到很多的教訓”。從廣義的角度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象。”他經常將自己的詩交給小朋友改;他辦安徽公學、曉莊師範,育才學校都是貫徹這一原則,主張師生“共學,共事,共修養的方法”。從一定意義上説,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傳”等思想,無不與“教學相長”有淵源關係。“因教施教”則是他常常運用的原則。他説:“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們要曉得受教的'人在生長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後才曉得要教他什麼和怎樣教他”。他並以松樹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説明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經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據“為學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是我們心中的一泓清泉,它盪滌着人性的靈魂,讓我們在一個鳥鳴的早晨,在一個雨後的黃昏,在一個寧謐的深夜去聽它,品它,看它。陶先生説:“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説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今天的我們更要努力學習,努力把握時代規律,培養併發揚創新精神,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我希望每一個可愛的孩子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我願為此付出畢生的精力!做一名讓人民放心滿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