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篇1

這些年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整理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我覺得教學對於每個老師來説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教學方法尤其重要,下面我來和大家説説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覺得要全面且充分地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個性,優缺點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因為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最重要的,我們要注意新課導入新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我會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其次要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此外,我們還要注重課內外結合。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閲讀許多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總體概括一下就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勇於探索,發覺裏面的新事物。 二、培養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三、作為老師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麼 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四、給學生語文營造更廣闊的想想空間,教師在課堂怎樣培養語感 談到語文教學時,特別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僅地掌握知識和籠統地提高能力。五、把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到行到中去,那如何去備好課 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最後,我想説的是,作為一名教師,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非常重要!這種尊重,要求老師要一視同仁,不因美醜、貧富、學習成績的好壞、進步與落後、個性的差異而有所折扣。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這種尊重較之朋友間的尊重更有其深刻而久遠、博大而無私的內涵,它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尊重學生即是師德的基本要求,又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我懂得這些作為教師所應必備的素質,但我深知在教育教學中要真正地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並非易事,我會加倍的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上面這些就是我的一些感慨,今後我會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篇2

我們常常有這種感覺,在課堂上,我們花不少時間分析課文,講解詞語,練做習題,學生們也認認真真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可依然有不少學生的語文水平提高不了。我想,這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語文素養的提升不應該單單是教出來,而應是讀出來的。蘇霍姆林斯基説過:閲讀能教人思考,思考會刺激智力的覺醒。朱熹也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提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名人名家樸素而富有哲理的話,給我們以啟示:閲讀,尤其是在寬鬆的課外時間裏,進行大量的閲讀對於孩子們來説是何等的重要。然而,要使課外閲讀收到一定的實效,離不開老師的正確指導。我想,應從興趣入手,使學生想讀;傳授方法,教學生會讀;正確引導方向,讓學生多讀,從而達到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讀的效果。

一、激發閲讀激興趣,讓學生想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興趣可轉化為可貴的自覺性。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通過故事或問題引起學生閲讀的興趣

學生最愛聽有趣的故事,教師可選擇益智、有趣的符合少兒年齡、心理特點的故事作生動形象的講述,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時,引導他們自己去看課外書。比如:有一次我向學生們講了《醜小鴨和白天鵝》的故事,然後再啟發引導同學們説:同學們,你們還想知道更多的童話故事嗎?同學們回答想後,我就向他們推薦了《安徒生童話選》這本書。這樣一來,同學們都興趣高漲,爭着去閲讀這本書。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我有一次向學生提出了為什麼井水會冬暖夏涼;為什麼麻雀會站在高壓線上不會觸電;為什麼冰棍會冒氣;為什麼太陽早上會從東邊升起晚上又從西邊落下等問題。當學生迫切想知道原因時,我趁熱打鐵,向他們推薦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學生就會自覺地閲讀這本書,從中去尋找答案。

(二)結合課本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

學生在課本中所學到的課文內容,有時想更加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求知慾望極高。這時向學生推薦這方面的課外讀物,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況且有些課文只是節選部分在課內學習,如能夠讓他們閲讀該全本書,瞭解全貌,解除心中疑團,學生會更有興趣。如學到《田忌賽馬》,可指導學生閲讀孫臏的故事;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選》;學了古詩,可向學生推薦《唐詩三百首》,這樣,學生的興趣由課內遷移到了課外。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盼望着讀,自覺去讀,甚至於手不釋卷,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實際推薦讀物

由於孩子天性活潑,因此必須選擇適合他們個性的,能吸引他們的讀物,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一般來講:國小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説等感興趣,可以説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推薦讀物時做到有的放矢,使每個學生的閲讀興趣都調動起來。

二、傳授閲讀方法,教學生會讀

我們都知道不要死讀書,讀死書,那麼,怎樣做才能事半功倍呢?

(一)把語文課本作為例子,教會學生閲讀各種體裁的文章。

在閲讀教學中,要結合教材的特點,以落實重點訓練項目的課文為經,使學生掌握閲讀方法,以優秀課外讀物為緯,引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從而構建經緯交錯的閲讀教學網絡,促進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語文課本中敍事、寫人、寫景狀物的文章按照什麼順序寫,古詩、童話、寓言怎樣理解,都要傳授方法給學生,為課內和課外鋪路搭橋,才能變學會為會學。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方法,課外閲讀時才遊刃有餘。

(二)要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國小生在閲讀文章時,多數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這既不能達到良好的閲讀效果,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所以,在教給讀書方法時,我着重訓練提高閲讀速度。要求學生先把兩個字作為一個閲讀單位,成功後增加到四個字,直到一次能看多個字,快速跳讀,一目十行,這就是瀏覽。略讀是要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領。因此,在閲讀中,對某些難點,只要不影響對整體的把握,可以繞過去,長句可以抓主幹,生字難詞只要不影響理解,可以跳過去,當然,這不等於走馬觀花,而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掃視。而精讀,就是細細品位文章的詞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真正讀熟讀透。任何一本課外讀物,對於國小生來説,都不需要面面俱到,隻字不漏地閲讀。要先看前言、目錄、後記等,然後抓關鍵詞句,抓線索,撥宂去繁,提綱契領,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多種讀書方法穿插運用,效果較好。

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這用在課外閲讀中能夠使學生積蓄豐厚,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錄在本上,自訂報刊、雜誌、可剪貼,隨着年級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識去審視、評判,就可寫讀書筆記,總之,伴隨着思考的讀書,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所以在閲讀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記主要內容,摘錄重要句、段,寫出自己的感悟、聯想,這樣把讀書和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生所做的筆記,每週一次進行反饋評價,在學生之間傳閲那些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筆記,進行交流。有時還讓學生給文字配上插圖,更增加了興趣。在指導、交流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閲讀建議,切實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

三、巧鋪閲讀之路,讓學生多讀

培養了興趣,教給了方法,我們還得巧鋪路,讓學生有機會、有目的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讓學生博讀。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發生興趣。因此,我認為首先要從教材入手,我們所使用的教材具有示範性,它是以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為主要目的、科學實用的讀物。教師在教授教材時,應抓住教材與課外讀物中存在的聯繫點,全面輻射,擴大學生的閲讀範圍。其次,必須重視第二課堂和語文教學實踐活動,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如朗讀比賽、知識競賽等專題活動課,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接觸大量的書籍,使閲讀面越拓越寬。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合理的,大量的閲讀課外讀物,不僅會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會對學生的良好人格起到塑造作用。

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篇3

時間總在不知不覺中,飛快而過,本學期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了一幅簡單而又有趣的畫卷,有讓人歡喜的地方,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這裏,我就對這幅“畫卷”進行簡單的總結。

這一學年在學校的安排下,我擔任了三、四、六年級共八個班的的美術課,還有紙雕、速寫的興趣課程。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但也有許多值得改進和反思的地方。

1.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為一名教師,我們不能再僅僅持着“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的觀念自以為是,而要有潺潺不斷的活水。只有不斷蓄水,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活力。所以,本學期以來我都能堅持積極學習。本學期,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主動向書本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優秀的老師請教。另外,我還利用書籍、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書籍。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更為切合實際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隨着知識的更新,學生求知慾的不斷增強與教學拓展內容的不斷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斷學習。通過集體培訓、聽課學習、公開課實踐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2.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一年來,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並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時時補充教學內容,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我任教三、四、六年級的美術課,每週共計16節課,另外還有興趣課。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當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不同類型的課,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另外,授課後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以積累教學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對於我負責的興趣課,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興趣課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3.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

一年來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集體活動,其中不僅涉及到很多的美術工作還有一些工作需要我去做比如:錄像、製作、照相等。對於學校佈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的熱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夠做到不拈輕怕重,力求優質高效。

4.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1)、對於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3)、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還缺乏個人的教學特色,今後還要多學習借鑑,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努力挖掘美術教學的特色點,以不斷提高個人的教學能力。

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篇4

長期以來,做作業已經成為學生一個基本的學習任務。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依然存在着題海戰術的落後思想,總是通過大量習題作為學好數學提升質量的基礎。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僅靠題海戰術是根本行不通。如何保證數學家庭作業的有效性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直沒有得有效解決的現實問題。學生課業負擔較重業已成為有識之士詬病教育的熱門話題。那麼到底如何提升國小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呢?

一、當前數學家庭作業設計存在問題分析

(一)作業質量缺乏有效性

國小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特別對於數學學科而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關鍵。但是各科老師佈置作業沒有經過統籌,家庭作業是量大質劣,收效甚微。學生是窮於應付,很多國小生的課餘時間都花費在完成作業上,從而導致學生聞作業而色變,毫無興趣可言,這樣的作業設計耗時低效。

(二)作業形式缺少多樣性

很多老師在作業設計和佈置方面非常隨意,通常只會在已有練習冊中選取一定量的題目進行訓練,忽略了各種題型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作用,作業的式非常單一。學校、家庭對於學生文化成績的好壞更是極度重視,而利用家庭作業進行課後強化正是教師慣用手段之一,這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初衷相去甚遠。很多教師為了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針對某一類型的題目往往會設計很多的練習題,機械性地重複強化,學生的思維逐漸變得僵化遲鈍。

(三)作業設計缺少層次性

個體的差異是國小階段學生之間不容忽視的客觀現實,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非常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這一因素。但是目前很多老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忽視學生知識習得的差異性,設計的作業層次性不高。對於基礎較好學生來説,題目設計的較容易起不到激發興趣的作用,而同樣的題目對於基礎較差學生來説又太難,同樣無頁法起到好的學習效果,長此以往自然會讓所有人都失去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四)作業設計缺乏生活性

生活是問題的來源,只有將數學知識用於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才能突出數學學科的有效性。不過在實際作業設計過程中,很多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都是死板的練習題,而學生很少有時間去生活中發現問題。另外教師佈置的練習題很多都脱離實際,甚至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問題,自然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提高數學家庭作業有效性建議

(一)作業形式多樣化、趣味化

對於數學學科來説,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因此在進行作業設計時,首先要避免千遍一律的設計模式,儘可能為學生設計出多樣化和趣味化的練習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的設計形式包含很多,可以設計出不同的主題,比如説知識典故、數學門診等等。在知識典故中,可以要求學生在做題之前首先就所要了解的知識進行典故閲讀,以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這一數學知識的由來。例如在學習《圓》這一部分知識時,首先可以讓學生了解祖沖之這一個人,然後再瞭解祖沖之發現圓周率的過程,從而對圓這一部分知識有所瞭解。而在數學門診這一部分時,則可以講數學問題融入到趣味化的情境中,特別是要注意一些常見問題可能存在的陷阱,繼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作業設計注重層次性、可行性

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不僅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同樣是也是衡量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標準,因此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設計的可行性以及層次性。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考慮到問題設置具有一定的遞進關係,在研究較深問題之前必須要進行合理的引導,設置一些鋪墊性問題,從而對學生思維加以引導點撥。另外一方面還要根據不同學生設計出不一樣的問題,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層次,佈置不同梯度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吃得飽,力求保證所有學生學習興趣都能夠得到有效激發。

(三)作業設計注重開放性

固定模式化的習題只會讓學生的思維固化,在進行問題的研究過程中出現思維定式,因此在設計作業過程中應當要設計些開放性的習題,讓學生在猜想、質疑、釋疑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掌握,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基於此,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所選擇的內容應當具有開放性,同時又要與課本內容相聯繫,並且與生活內容相接軌。其次在進行作業設計過程中還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設計。最後在作業量方面也要合理控制,根據不同的需要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時間段來完成,可以是一兩天,也可以是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

(四)作業設計注重生活性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進行作業設計過程中應當選擇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用生活中的例子來作為作業設計的基本材料,這樣做不僅激發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保證所設計作業與生活的關聯性,並能夠更好的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讓他們明白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對於國小生來説適量的家庭作業是鞏固知識的必然要求,而有效的作家庭作業設計則是最重要的問題。合理有效的作業設計能夠讓學生從數學中發現生活的趣味,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的魅力,進而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實現校內外、課本與實際之間的聯繫,進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能力。

教師多上課心得體會篇5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2020年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措手不及。如東縣學校黨總支、校長室高度重視,靠前指揮,嚴格落實上級要求,精準有序展開疫情防控,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減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給師生、學生家長心理造成的不良影響,2月1日,學校為幫助廣大羣眾增強科學防範疫情的意識和能力以穩定人心,特安排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全國心理科普講師、縣心理協會會員、校心理健康教師周雲老師利用微信平台對學生、家長進行遠程培訓。

面對延遲開學的通知決定,學校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準備,利用“空中課堂”系統,搞好學科網絡授課,確保“停課不停學”。與此同時,學校校長室研究決定開通了心理諮詢服務熱線,及時跟進心理輔導措施,保證了延時開學期間師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受影響。2月13日學校邀請周雲老師向全校師生、家長推送了心理健康輔導(家庭教育專題)寒假特別微課。強調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做好有效陪伴特別重要,並提出“四要、四不要”,為師生及家長提供專業輔導,家庭教育痛點難點,取得了良好效果。

學校呼籲全校師生員工及學生家長在做好防護保證健康的情況下,保持安適平靜的心態,不要恐慌,相信黨和政府一定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疫情,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停課不停學不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