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陳温福院士精神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學習陳温福院士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陳温福院士精神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大地子,沈農夢,學子志

——學習陳温福院士精神

陳温福,一個農家子弟,沈農“土生土長”的第一位博士,用他對農業科學的熱愛、執着、鑽研和創新,在自己學習和成長的沃土上育成了“中國超級稻”,他踩着幾代耕耘者的足跡,描繪出了一幅“稻花香裏説豐年”的動人畫卷。

2014年底,陳温福教授光榮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躍升為我國頂端的農業科學家。這是沈農廣大師生長久以來的熱切期盼,也圓了沈農人半個多世紀的夢想。身為沈農人,我深感自豪。

“三農”·志

陳温福教授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的心裏一直裝着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裝着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他的目光穿透稻花飄香的田壟,盯在了農業科學發展的最前沿。“國家近年高度重視‘三農’問題,連續出台一系列惠農政策,中國的農業基礎在不斷得到加強。”“作為人大代表,國家和人民把這麼重要的工作交給我,我不能有半點馬虎。”他曾連夜完成了“關於進一步增加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投入,建立國家糧食安全長效機制的建議”,提出保護糧價,控制農資漲價,為農民減負,防止“穀賤傷農”等建議。作為一名當代農業院校的研究生,“三農”問題既是我們的人生機遇,也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在院士心繫國計民生、立志奉獻“三農”的愛國精神的深深感召下,作為沈農學子的我們更應該從思想上堅定、行動上促進,時刻關注“三農”,併為研究三農、解決三農問題獻上一己之力。

科研·篤

在陳温福的日曆表上,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他的心思一年到頭都用在了科研上。他的勤懇執着、嚴謹務實的鑽研精神,正是一位農家娃成長為農業頂端科學家的核心因素。

研究生入學後不久,楊守仁先生就對陳温福“約法三章”:一是立即改學並學好英語,因為國際上的科學文獻大多數是用英文撰寫的;二是作物栽培和作物育種兩個專業的課程都要學,因為只有博,才能專;三是必須學會種稻,因為不會種稻,就做不好稻作科學研究。

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同樣身為一名研究生,我也應該學好英語,陳温福教授後期才改學英語都能學好,何況我本身就是學英語的,更沒理由不好好學了;作為一名跨專業的學生,我更應該補充相關專業課程,比如育種學、分類學、遺傳學、中藥學等,充分發揮藥用植物專業的特長,為進一步科研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學會種蒲公英,觀察蒲公英的生物學特性,觀察種與種之間的差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創新·勇

儘管已經成為院士,陳温福依然奔忙於水稻研究的第一線,關注着超級稻的優質高產。這位農業科學家不斷地開始去構思水稻王國中新的宏偉藍圖。每一顆種子都來之不易,這種子的背後是幾代科學家的夢想。一粒種子是可以改變一個世界,懷揣着在這種鋭意創新、勇攀高峯的進取精神,他創造了北方粳稻超高產理論,在20多年的時間中育出的4個超級稻品種,他率領的北方超級稻協作組育出了16個超級稻品種,這些品種在百畝連片甚至千畝連片的種植上產量已經達到750到800公斤,並且在不到10年的時間使東北稻區水稻增產了15%。這讓我深刻地意識到,科研是需要創新的,創新正是科研的價值所在。(本文出自範文.先.生.網 )創新就如新鮮的血液,保持着科研的活力。科研不能抄襲、不是模仿,我們要敢想、敢嘗試,不怕挫折和失敗,付出必將收穫成果。

團隊·情

“一個人即使渾身是鐵也打不出幾顆釘子,不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沒有研究所同仁的通力協作,可能什麼事情也幹不出來。”

育人以“德”為先。這句話,陳温福身體力行。每年新生入學第一課,陳温福不論多忙都回校主講。他告誡學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業”。所謂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禮讓。他堅信好行為是“修”出來的,告訴學生要時刻注意小節,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做完實驗用具要收拾整潔,“拖鞋不進實驗室,高跟鞋不進試驗田”。久而久之,這些都成了讓學生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這讓我回想起了剛入學時 陳院士給我們研一新生做的報告,“知足、感恩、先做人後做事”,這些都讓我銘記於今。我想,課題組是我的科研支柱,然而更像是我的家,只有團隊協作,才會擁有更偉大的科研成果。

沈農·根

陳温福沈農“土生土長”的院士的,一生都奉獻在超級稻的研究上。他紮根沈農,這一串串閃光的成就屬於瀋陽農業大學,他愛沈農如家,多年來,他為沈農培養出博士後8名、博士30名、碩士58名。

作為沈農的一員,我們要有主人翁精神,沈農的發展壯大是我們身體力行的責任。轉眼,我已經在沈農校園生活了5年,還將再度過2年多,這所承載我青春與努力的象牙塔,更像是我的精神的家園、夢想的殿堂,我的根註定深深扎於此,相信每個沈農學子皆如此。櫛風沐雨,甲子之慶,在母校60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她的發展獻計獻策,獻一份綿薄之力,讓沈農精神薪火相傳!

郭小嬌

第二篇:學習陳温福心得體會

學習陳温福心得體會

陳温福是我們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重點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帶頭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水稻區域創新中心主任,農業部“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教育部“北方粳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農技推廣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理事,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水稻專家組成員、東北稻區負責人,遼寧省農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農業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還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他一生獲得過太多的殊榮,一直有着明亮的光圈環繞左右,但他卻始終將自己奉獻給大地和水稻。他率先建立了北方粳型超級稻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並在新株型創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秈粳稻雜交育種、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產育種及生產技術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他所領導的東北超級稻研究課題組在超級稻育種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方面已居國際領先地位。近十年來,項目組共育成通過部、省級認定的優質超級稻新品種16個,僅在東北稻區就累計推廣14721萬畝,增產稻穀83。11億公斤,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24。67億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在水稻育種領域,他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但他並沒有沉浸在自己的榮譽中停滯不前,而是堅持以教書育人為本,為我國水稻乃至農業技術的發展不斷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作為博士生導師,他始終站在學科前沿,為所在學科的研究生主講學位課,傳授新知識,並引領學科的研究方向。

他是遼寧省的勞動模範,有很多時候他都是一個人在稻田裏觀察水稻的生長情況,思考着下一步又該做什麼樣的改進。他默默地堅持這自己的研究,一路走來雖也歷經坎坷和艱難,但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愛水稻,熱愛農業,從未改變。

我們每個沈農學子都要向陳温福同志學習,以學習農業為驕傲,將獻身農業的志向和願望堅持下去,為我國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個學農愛農專於農的當代青年。

第三篇:向陳温福學習

瀋陽農業大學研究生院黨總支

關於開展向陳温福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

研字[2014]21號 全體研究生:

為落實學校黨委“關於開展向陳温福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的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和弘揚雷鋒精(本文來自本站:)神,建立研究生學習雷鋒精神的長效機制,努力形成愛國愛校、崇尚先進、誠信科研、積極創新、甘於奉獻、互敬互愛的和諧校園氛圍,凝聚研究生自強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研究生院黨總支號召各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全體研究生深入開展向陳温福老師學習活動。

陳温福老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1955年12月出生,遼寧法庫縣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現任我校水稻研究所所長,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作物學科組召集人,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第八屆科技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瀋陽市政府參事。

陳温福老師1979年畢業於我校農學專業,1980年至1987年師從著名水稻專家楊守仁教授攻讀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30餘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得市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獎勵2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培養碩士58名,博士30名,博士後8名;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52篇被sci和cscd收錄,出版專著4部,譯著1部。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工作人員、全國模範教師、遼寧省優秀專家、遼寧省特等勞動模範,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農業部中華農業英才獎、何樑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遼寧省科技功勛獎,201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温福老師是我校首位“土生土長”的院士,他的奮鬥歷程與學校的發展步伐緊密相聯,他的卓越成就是我校辦學六十年的重要成果。開展向陳温福老師學習活動,對於

我們研究生樹立為祖國強盛、國家富強而勤奮學研遠大理想和如何走健康成長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要學習陳温福老師心繫國計民生、立志奉獻“三農”的愛國精神。陳温福老師從學生時代起就立志獻身農業科學,他把個人理想與祖國需要、人民期盼緊密連結在一起,始終不渝地把農業科技作為報效祖國的舞台。他熱愛農業、關注農村、牽掛農民,始終不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讓農民多幾分收成,讓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飯”是他的忠誠信念。他高度關注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等國計民生大課題,積極為國家制定糧食生產政策、防止出現“穀賤傷農”等問題獻計獻策,使億萬農民從中受益。學習陳温福老師,就是要像他一樣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畢生追求,以報效祖國為神聖職責,把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對事業的無比忠誠落實到行動中,在本職崗位上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要學習陳温福老師勤懇執着、嚴謹務實的鑽研精神。陳温福老師既重視理論研究和思考,更重視實踐觀察和探索。他把田間地頭當作實驗室,早起晚歸,廢寢忘食。在他的時間表上沒有休息日,即便是在罹患嚴重腎結核病並切除右腎後,依舊常年奔走在水稻產區,為農民解疑釋惑。當選為院士後,在滿負荷的工作狀態下,他堅持下田觀察水稻生長,親手從上千份後代品系中篩選符合要求的育種材料。學習陳温福老師,就是要像他一樣始終秉持勤懇嚴謹的治學態度,心無旁騖、潛心研究,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在本職崗位上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要學習陳温福老師鋭意創新、勇攀高峯的進取精神。從跟隨導師從事水稻遺傳育種與高產栽培研究,到與導師共同創建秈粳稻亞遠緣雜交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從獨立開展直立穗型系統研究,到把水稻株型育種理論推向一個新高度;從明確提出培育超級稻的新理念,到帶領團隊育成我國第一個直立大穗型超級粳稻“沈農265”,陳温福老師不斷創新思路和方法,不斷向着更高的目標邁進,一步步成長為稻作研究領域的領跑者。

在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稱號後,陳温福老師沒有停下攀登的腳步,而是立足稻作科學的巔峯,向農業科學其它領域發起新挑戰。他率先開展了以生物炭為核心的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領銜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生物炭專門研發機構,建立起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理論與技術體系,其科技水平整體上處於國內外同類研究的領先地位。學習陳温福老師,就是要像他一樣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卓越的魄力,致力於科技攻關,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勇於佔據農業科技制高點。

要學習陳温福老師倡導協作的團隊精神。陳温福老師教書育人,愛生如子。作為沈農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教育學生“先修德、次修身、再修業”,並率先垂範,以實際行動為學生做出榜樣。他把自己從實踐中摸索出的成功經驗毫不吝惜地傳授給師生,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引導青年科研人員和學生深入生產一線,勤于思考,大膽實踐。他重視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善於組織和調動課題組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協作攻關,打造出一支作風優良、分工明確、結構合理、人才輩出的研究團隊。

要學習陳温福老師紮根沈農、愛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陳温福老師對學校有着極其深厚的感情。面對國內外機構、單位許下的豐厚待遇和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他明確表示“我永遠不會離開瀋陽農業大學”。為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他與校黨委同心同德,為全局性工作奔走呼籲,獻計出力;他以推升學校科研水平和引領高層次人才、培育大成果為己任,研判形勢,出謀劃策。學習陳温福老師,就是要像他一樣永葆赤子之心,把沈農當作我們永遠的家園,為之付出,為之奮鬥,為學校的長遠發展盡心盡力、添磚加瓦。

研究生院黨總支要求各研究生黨支部,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深入學習陳温福老師先進事蹟活動。學習他心繫國計民生、立志奉獻“三農”的愛國精神,像他那樣心繫國計民生、立志奉獻“三農”;學習他勤懇執着、嚴謹務實的鑽研精神,像他那樣勤懇執着、嚴謹務實地鑽研;學習他鋭意創新、勇攀高峯的進取精神,像他那樣鋭意創新、勇攀高峯;學習他為人師表、倡導協作的團隊精神,像他那樣為人師表、倡導協作;學習他紮根沈農、愛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像他那樣紮根沈農、愛校如家;把陳温福老師的先進事蹟的化作強大動力,在學研過程中努力專研、全面發展、把自己培養成高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

中共瀋陽農業大學研究生院總支部委員會2014年3月30日

第四篇:學習黃旭華院士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黃旭華院士事蹟心得體會

這段時間,我校教師掀起了學習黃旭華院士的高潮,恰逢前段時間,我看了《鳳凰網》對黃旭華的專訪節目。對黃旭華院士的瞭解更深了一層,感受也更深刻了。

黃旭華,1926年3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紅海灣區田墘鎮,祖籍廣東省揭陽縣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必須始終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必須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振興。而這一切都要依靠教育,沒有優質的教育,科技創新等於紙上談兵。

今天,我們向黃旭華同志學習,就是學習他報效祖國、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學習他敢為人先、鋭意創新、求真務實、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習他生命不息、學而不倦的學習精神;學習他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把個人志向與民族的振興緊緊聯繫在一起,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努力奮鬥的偉大情懷;學習他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的博大胸懷,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為全面振興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學習劉瑞玉院士心得體會

蠟炬熄 燈塔明

——學習劉瑞玉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一個奉海洋為生命,傾心祖國海洋科學的智慧長者,在毫不吝惜地將自己人生奉獻給他摯愛的事業後,長眠於蔚藍浩瀚的大海邊。奔騰的浪花,訴説着老人篳路藍縷、殫精竭慮的品行風骨;平靜的海面,象徵着老人甘守清貧、無欲則剛的坦蕩胸襟。

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山東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山東省第二屆副主委、山東省科協第二和第三屆副主席、青島市政協第八屆副主席,九三學社青島市第八屆主委、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黃海研究學會名譽主席、國際甲殼動物學會理事、中國甲殼動物學分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第三任所長,著名海洋生物學家、甲殼動物學家、中國海洋底棲生物生態學奠基人和甲殼動物學開拓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瑞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7月16日5時45分在青島逝世,享年90歲。

惟圖國強、不尚己榮的愛國情懷

人的一生不在於長短,在於是否閃光。當今時代,我們需要劉老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他惟圖國強、不尚己榮,根據國家的需要,選擇自己的事業,一生堅持不懈在科學道路上

奮力攀登,用奉獻詮釋生命的內涵。

1952年,到剛組建的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前身)工作的劉瑞玉,開始中國對蝦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研究,以結束對蝦只能靠打撈的歷史。

在劉瑞玉等的指導下,1981年我國實現了對蝦工廠化育苗的批量生產,從而促成了以養殖對蝦為中心的中國第二次海水養殖浪潮。1988年,我國大陸養蝦業年產量已達20萬噸。當年,他還為我國引進了凡納濱對蝦(南美白對蝦),在1933年蝦病大流行時給我國養蝦業帶來了希望。

就在劉瑞玉在對蝦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時,我國首艘海洋科考船“金星”號服役,但我國沒有專業的底棲生物研究人才。劉瑞玉又根據國家需要,在全國海洋綜合調查中負責底棲生態調查研究。

近年來,由於海洋基礎學科項目、經費調整,海洋生物分類學人才出現斷檔,原來技術人員已退休,但新一代年輕人卻沒有培養起來。劉老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不顧年邁,親自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同時返聘所裏退休專家,指導青年人才開展科研工作。經過劉先生這些年的努力,在海洋生物分類學方面,海洋所一直保持着國內外領先的優勢。

從甲殼動物、底棲生物到海岸帶和海洋資源調查,再到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劉老的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國家需要和人民福祉。

獻身科學、腳踏實地的奉獻精神

劉老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學家,中國海洋底棲生物生態學奠基人和甲殼動物學開拓者。從事海洋科教工作65年,共著論文200餘篇,專著21部;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山東省科學大會獎,山東省科技進步獎,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世界甲殼動物學會傑出研究貢獻獎(改寫這一國際獎項獲得者中沒有亞洲人的歷史),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了我國海洋生物學、甲殼動物學和水產養殖事業的發展。

他為海洋生物上“户口”, 聯合全國專家編著了《中國海洋生物名錄》,記載全部46門22629種海洋生物的名稱和分佈,真實反映了中國海洋生物的多樣性現狀,摸清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家底,北上渤海,南下海南島,足跡遍佈中國海沿岸。

他曾説“活一天就要工作一天”,他從事科研工作幾十年, 幾乎沒有節假日,天天上班,伏案工作,出外開會也是當天去,當天回。他是所裏有名的“方便麪院士”,由於工作繁忙,他更放不下心愛的科研,為了節省去食堂吃飯的時間,他養成了中午吃方便麪的習慣。“發明方便麪的人很了不起,不僅方便,還有很多不同口味。”他揶揄道。時間對他來説,很寶貴。劉老辦公室裏有16個書櫥,滿滿的,都是各類資料,

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樹立了一座人生的豐碑。”

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崇高品德

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為當今學術界存在的虛偽、浮躁、不實事求是等醜惡現象洗刷了恥辱,樹立了一代知識分子的崇高品德。 6月14日,劉老在病榻上鄭重簽署捐贈書,決定向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會捐贈100萬元,設立“劉瑞玉海洋科學獎勵基金”,所捐贈的100萬元作為留本基金,以其收益獎勵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學領域成績優異並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的學生。

甘為人梯,獎掖後進,劉老為國內外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其中許多已成為國內外相關學科學術帶頭人。其中,為中科院海洋所培養了一批從事主要海洋動植物主要類羣的分類學、生物地理學、底棲生物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團隊,為我國海洋生物學各學科領域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老為培養人才不顧身體狀況,常年堅持親自帶碩士生博士生,將生平所學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們,他學風嚴謹、學識淵博,淡泊名利、甘於奉獻,他的生平種種,無不彰顯了一位老科學家的風度和風骨。

傳承九三學社優良傳統的思想風範

劉瑞玉院士是九三學社的傑出代表,也是當代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他服從國家的需要、事業發展的需要,從不考

慮個人的經濟利益;在科研態度上,他不急功近利,甘坐冷板凳,甘為人梯,體現了高尚的精神風範。他用一生為“奉獻”精神作了生動詮釋。奉獻精神是九三學社優良傳統題中應有之義。

劉老傳承着九三學社優良傳統的思想風範,崇尚政治道德,為九三學社愛國、民主、團結的精神內核增添了新的光彩。劉老的學術研究緊扣國家與時代的需求,這不僅表現出他對學術事業的熱愛與投入,更體現出知識分子的高度自覺。他的精神確乎可以轉化為起信力量,這是九三學社的光榮,共和國的光榮。

劉老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人格風範永存,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彌足珍貴,在九三學社社員心中樹立起一根永恆的標杆。我們要在全社廣泛深入開展向劉瑞玉同志學習活動,引導廣大社員自覺把個人事業同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立足本職、心無旁騖、勇攀學術高峯,爭做道德楷模,為營造誠信工作和良好學風而不懈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