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培訓心得精品多篇

新型農民培訓心得精品多篇

新型農民培訓心得 篇一

20xx年光大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 為了認真總結經驗,為了今後抓好更多的培訓提供依據,現將20xx年的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訓基本情況:

20xx年,新型農民培訓任務數300個,實際培訓307個。於20xx年x月x日前就組建起培訓隊伍,至5月底用2個月時間完成農户的培訓工作。圍繞各村户的生產進行展開培訓,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堅持集中培訓,按不同作物的生育規律類進行適時培訓。

通過培訓又結合指導服務,農民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渴望能夠學到新技術、新經驗。通過學以致用,把科技知識宣傳應用到田頭地角,真正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培訓主要做法:

為從根本上提高廣大農民自身素質和科技水平,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按上級要求,結合各村户的實際需要,針對專業農民培訓的不同要求,培訓計劃主要圍繞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內容進行培訓,並以簡要易掌握的技術手冊、技術資料、簡明農業政策法規宣傳資料;及時按照農事活動內容進行分期培訓,使適用技術到農户、到人、指導農民進行生產,真正為農民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1、培訓計劃及內容:開班動員,棉花、玉米安全用藥技術,國家推廣農藥施用技術,棉花玉米病蟲防治技術,有機肥的施用及棉花玉米專業肥施用栽培技術,農田化學除草新技術。

2、培訓教師:參加培訓授課的教師3人。教師的職稱是農藝師2名和農技師1名。教師都是長期堅持在基層一線從事農業等農作物技術示範推廣的骨幹科技人員。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專業技術經驗,能夠幫扶農民科技致富。

3、培訓方法:結合單位承擔的項目及各户實情,針對不同作物不同管理環節展開了培訓工作。具體做法是採取集中培訓和入户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相結合。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培訓使農户良種使用率提高;通過培訓掌握使用高產優質棉花玉米栽培技術,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使生產得到發展,產量水平有提高,經濟收入有增加,並帶動周邊農户採用新技術,促進生產發展。

農民培訓實施方案 篇二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雲辦發〔20xx〕1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實施方案的通知》(雙政辦發〔20xx〕190號)精神和要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新型農民,充分發揮文化在服務“三農”中的重要作用,現就我鎮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以下簡稱“農文網培學校”)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號文件及雙政辦發〔20xx〕190號文件的重要舉措。建立“農文網培學校”,是新形勢下提高農民羣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新途徑,通過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與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有利於充分發揮共享工程在農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於擴展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服務功能,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有利於保障農民羣眾享有基本的文化權益。通過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社會各方面的師資力量和覆蓋到村的培訓網絡,採取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流動教學等形式,創新農民素質教育的渠道和途徑,根據羣眾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農民羣眾所需的各類知識信息,切實幫助他們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新農村培養新型農民。

二、辦學宗旨和目標任務

(一)辦學宗旨

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二)目標任務

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相適應,按照資源共享、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農民的原則,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為目標,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平台,以鄉鎮綜合文化站為依託,以文化教育資源整合為手段,以多媒體教學為方式,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努力構建覆蓋全鎮的農村文化信息素質教育網絡。通過建立“農文網培學校”,從而推動文化設施資源與文化信息資源的優化組合和共建共享,實現站點向學校的轉換,全面擴展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的服務功能,提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利用水平,使之能夠開展文化科普教育、知識信息服務、圖書借閲、文化鑑賞、教育培訓、文化娛樂、公益文化講座等多項服務功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某項專門技能的新型農民。

三、組織機構

勐勐鎮“農文網培學校”設名譽校長1名(聘請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鎮長擔任);設校長1名(由文化站站長擔任),負責學校日常的管理工作;設教員2名(由文化站站長及工作人員擔任),負責學校日常的培訓、電子閲覽室管理、教學輔導、設備維護等工作;設輔導員若干名(從鎮專業技術人員中聘請),負責培訓項目的輔導工作。具體人員如下:

名譽校長:李應明(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校長:代雲紅(鎮文化站站長)

教員:潘衞華(鎮文化站工作人員)

輔導員:董華蘭(勐勐鎮黨校校長)

“農文網培學校”下設辦公室在鎮文化站,辦公室主任由代雲紅擔任,工作人員為潘衞華。各行政村設立分校,聘請村支部書記擔任分校校長,村文化活動室或農村黨員活動室管理員擔任輔導員並負責分校日常培訓管理工作。

四、培訓對象和教學方式

(一)培訓對象

1、村“兩委”委員、村民小組組長、農民羣眾。

2、本鎮轄區內民辦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户等。

(二)教學方式

1、根據“三農”工作的需求和農民羣眾脱貧致富、文化娛樂的需求,確定培訓項目和內容,科學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

2、專項培訓以上機自學為主,集中授課為輔,基地實訓為重,採取學時制和學分制的方式,對學員進行綜合考評,對考核合格並達到學分規定的頒發培訓合格證書。

3、流動培訓主要是為廣大農民羣眾提供科技文化資源和信息服務。

五、設備配置

(一)電子閲覽室的基本配置

1、培訓資源專用服務器1台,用於培訓資源的存儲,管理與服務;

2、教學電腦5台以上,用於培訓資源的個性化瀏覽,多媒體培訓課件點播,網上信息資源搜索;

3、投影機及投影布(100寸)一套,用於集中培訓和輔導;

4、高清移動播放機1台,用於流動培訓和輔導,以及電影的流動放映;

5、互聯網接入。安裝有不低於2mb寬帶的互聯網接入;

6、其他設備配置:音箱設備、網絡設備、穩壓電源、標牌等。

(二)培訓教室的基本配置

1、課桌椅20套;

2、黑板、教具等相關用品。

農民培訓心得體會 篇三

今年年初,我有幸參加了某農廣校組織的20xx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水稻種植’大户培訓班的學習。7天緊張愉快的理論學習,讓我聆聽到了省、市、區各級老師關於農業企業創辦基礎知識、農產品營銷基本知識與技巧、水稻高產高校栽培技術、農業惠農政策及法規、轉基因安全知識、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和超級稻適栽良種及栽培模式等課程。經過一週的學習,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穫。對於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得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學習到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無論是從聽課到交談,還是從所聽到所聞,每時每刻、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和收穫。同時,與60位種植大户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使得我較全面地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些天的幾點體會:

一、多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剛出校門的有着創業激情的大學生,我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不夠系統也不夠豐富。通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授,我感覺豁然開朗,許多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依據,對原來在工作實踐中覺得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找到了切入點,感覺收穫很大。通過系統地學習農業企業創辦基礎知識、農產品營銷基本知識與技巧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課程,讓我認識到農業也是需要走上信息化,也可以進行電子商務,為農民增收。專家、教授的參與式、互動式和實訓教學就象是一頓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他們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授課解惑,是一次書本知識與具體工作相結合的鍛鍊機會。

二、深入的學習,認真理解新型職業農民的特點和作用

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業從業人員中佔比並不高,但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是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重要手段。新型職業農民應當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勞動者,應該具備三個明顯素質:一是具有較好的社會素質,自立自強、崇尚科學、誠信友愛、知法守法,講公德、有道德、重美德、尚文明;二是具有較高的技能素質,熟悉和會用現代農業技術,熟練掌握一到多項生產技能和技巧;三具有一定的經營和管理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財、物和土地等資源進行生產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三、認真學習新型職業農民基礎和技能知識

作為一個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市場營銷手段、相關的法律法規、農產品安全衞生和世界貿易組織與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等知識,還要具備市場信息採集與分析能力、建立客户與談判定約、農產品品級鑑定、農產品儲藏運輸和了解財務等技能。這次培訓給了我們接受高端教育的機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打開了思路,不僅對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開放先進的城市的理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這期間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師生互動都讓我從每個角度獲得了知識,感謝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鍛鍊的機會。

今後,我將盡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於實際工作中,真正成為一名新時代的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培訓實施方案 篇四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xx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任務申報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農辦財[20xx]23號),農業部、財政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管理辦法》(農科教發[20xx]2號)和《中央財政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農[20xx]349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總體要求,採取政府買單到村、培訓落實到人、機構招標確定、過程規範管理的管理機制,圍繞主導和優勢產業,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農民以及種養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等農村實用人才為重點,以村為基本實施單元,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目標任務

(一)按需培訓,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指導、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原則上集中培訓時間累計不得少於15天,每天集中授課不少於3個小時,現場指導不少於15次。項目村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達到95%以上。

(二)通過培訓項目實施,在培訓示範村培養不少於40個從事主導產業的專業農民,使其掌握從事主導產業的生產技術要領,達到綠色證 uawen.c n 書崗位規範的要求,專業農户的產量和產值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分別增加10%以上,純收入增加5%以上。同時重點培養2—3名種養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社組織領辦人等農村實用人才,使其掌握從事主導產業的生產技術要領,收入水平有明顯提高。

(三)通過項目示範帶動,推進培訓示範村“一村一品”發展,整村產業特色更加突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比重逐步增加,農村經合組織得以進一步壯大。

三、實施範圍

在全省21個市州的30個縣的1500個村實施全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每個行政村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5萬元,共計補助2250萬元;在全省8個市的8個縣的180個村實施省級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每個行政村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5萬元,共計補助270萬元。

項目實施縣確定原則:一是產業特色突出,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水平高,或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二是農民積極性較高,有強烈的培訓需求;三是當地領導重視,在執行項目過程中無不良記錄。

項目示範村確定原則:一是本村領導得力,農民有強烈的培訓需求;二是有一定產業發展基礎,原則上一個示範村確定一個主導產業進行培訓;三是有組織農民參加培訓的場地和必要設施。

四、實施內容

(一)確定培訓重點和內容。按照綜合培訓、按需培訓的思路,在培訓內容上,各村根據本村的主導產業發展實際,提出培訓內容和培訓要求,培訓機構必須按照村裏的培訓要求開展培訓工作,重點培訓專業農民從事主導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的生產技能和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以及生態環境、經營管理、政策法規等內容。在培訓產業上,重點開展以突出農民增收為重點的專業培訓,主要培訓糧油、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生豬、山羊、家禽、獺兔、水產養殖等產業及加工業技術知識。在單項產業上,培訓內容要落實到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在公共知識上,普遍開展農業政策、法律常識、農户經營和市場信息等知識培訓。

(二)確定培訓機構。充分依靠各級各類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單位,積極參與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根據《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管理辦法》,組織有關專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招標確定培訓機構。項目縣農業部門與招標確定的培訓機構簽訂項目實施合同,明確培訓任務和培訓要求。培訓機構要按照項目管理要求,嚴格執行培訓合同,明確法人責任,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對象,採用正規教材,優化培訓方法。通過內選外聘,確定培訓教師,落實指導教師,做到培訓教師分片包乾,指導教師進村入户。此外,充分依託市州農科所的科技推廣力量,每個農科所在本市州內確定不少於5個村作為培訓示範村。

(三)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在培訓方法上,採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等方式相結合開展。集中培訓採取“五個一”培訓模式,即“免費發給農民一張培訓記錄卡、一本公共知識手冊、一本技術手冊、一張明白紙,在每個培訓點配送一張生產技術光盤”。在培訓時間上,對40名骨幹專業農民每年集中培訓不少於15天,每天集中授課不少於3小時,開展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不少於15次。對周邊輻射農民主要採取明白紙和遠程培訓等手段靈活開展。

(四)實行培訓卡管理。為加強培訓工作考核,各地要對每個參訓骨幹農民發放培訓記錄卡,記錄培訓工作開展真實情況。記錄卡要記載受訓人基本情況(姓名、住址、生產規模等)和培訓記錄。培訓機構要在每次給農民集中培訓或入户分散指導後,在記錄卡上記載培訓情況(包括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地點等),培訓機構和農民雙方簽字認可。培訓記錄是農業行政部門檢查驗收培訓工作落實情況的主要依據,參訓骨幹農民要妥善保管(培訓記錄卡參照格式見附件2—1)。

五、實施步驟

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籌備階段。從20xx年1月底到20xx年3月。確定項目實施縣和示範村,制定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分村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方案、編印技術資料和舉行啟動儀式等。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從20xx年4月初到20xx年11月底。開展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進行項目跟蹤檢查指導等。

第三階段:總結驗收階段。20xx年12月。自下而上進行項目總結,形成總結報告。組織項目驗收,形成驗收總結報告。

六、資金使用

每個培訓示範村由中央財政或省級財政補助1。5萬元,補助資金主要用於購買教學培訓耗材、教師補貼、交通費、購買和編印培訓資料、購買培訓證書等,不得用於培訓單位的基本建設、培訓條件建設等開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職責明確、分級負責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的管理機制,一級對一級負責,逐級落實責任。項目縣要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財政、畜牧、水產等單位負責人蔘加的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局,具體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工作。

(二)招標確定培訓機構。項目縣農業、財政主管部門要根據示範村的培訓需求,組織有關專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招標確定培訓機構。各級各類農業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農業科研院所和技術推廣服務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術力量和培訓條件,向縣級項目辦公室申請承擔培訓任務。項目縣農業部門須與招標確定的培訓機構簽訂項目實施合同,明確培訓任務和培訓要求。培訓機構報省、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加強培訓監管。各級農業、財政主管部門要加強項目監督檢查,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建立行政領導責任人制度,分級負責,明確職責。培訓項目實行管培分離。縣項目辦公室要對基本學員登記註冊,發放培訓卡,記錄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和培訓教師。各培訓機構要建立培訓台賬(見附件2—2),寫明每次辦班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參加培訓人員及培訓教師。各級農業部門要建立項目公示平台,跟蹤培訓工作實施情況,並公佈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省農業廳監督舉報電話:。

(四)規範資金管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補助資金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管理。培訓機構培訓結束後,憑培訓台賬和縣項目辦公室出具的檢查驗收合格證明,到縣級財政部門報賬。補助資金使用範圍嚴格按照《中央財政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執行。各級財政部門要積極安排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資金,不斷加大農業科技培訓投入力度,擴大培訓規模。項目市(州)、縣財政部門應合理安排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工作經費。

(五)嚴格檢查驗收。項目縣農業部門要採取實地考察、走訪農民等方式,對每個培訓示範村進行檢查驗收,核實培訓工作的開展情況,瞭解農民的滿意程度。省、市兩級農業、財政部門要加強培訓工作抽查。對培訓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弄虛作假、擠佔挪用套取財政資金的培訓單位,要嚴肅查處,並追究相關責任。

農民培訓實施方案 篇五

一、工作目標

農民培訓計劃6600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3600人;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3000人,轉移農民就業2400人。

二、工作措施

(一)抓好培訓體系建設。一是健全組織協調機構。調整縣“千名幹部當教員、十萬農民提素質”工程活動領導小組,充分利用農民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平,分解落實工作職責和任務,努力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農民教育培訓的強大合力。二是要抓好培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民培訓管理機制,加大對培訓基地的管理力度,嚴格執行《縣農民培訓工作規範》和《縣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機構不良行為和黑名單記錄制度》,定期公佈定點培訓地的培訓合格率與轉移就業率,對於一些培訓程序不規範、培訓質量欠佳、受訓學員意見較大的定點培訓機構將勒令停課整改,甚至取消培訓資格。三是抓好培訓信息平建設。充分利用“農民網”等信息平,促進培訓與就業信息的有效對接,進一步提高培訓就業率。

(二)加強農村“兩創”實用人才培訓。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主要以農村中的生產能手和鄉村科技以及能工巧匠為培訓對象,通過培訓,提高其實用技能;農村創業人才培訓,主要以農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領辦者、行業協會帶頭人、家庭工業創辦人、小企業經營主、農家樂經營主、農村經紀人等農村經營能人為培訓對象,通過創業技能培訓,帶動更多的農民轉移就業、增收致富。真正將這道“農民點菜、培訓機構下廚、政府買單”的惠民大餐深入民心,培養出一大批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

(三)繼續加強農業專業技能培訓。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形勢下,按照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培育高素質新型農民的要求,注重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農業專業技術的培訓,開展全程式、系統性的農業專業技能培訓,把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的經營方式及時傳授給種養殖專業農户,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四)鼓勵農民參加農學類成人學歷教育,根據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要求,適當延長培訓時間,增加文化課學習內容,使參訓學員同時獲得相應學歷,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農業科技水平。

(五)深入組織實施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主要面向農村富餘勞動力、失地農民,開展以計算機、電工、電焊工、鉗工、車工、育嬰師、商品營業員、數控車工、機械維修、SYB(創業)等專業技能為主的理論課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培訓,為富餘勞動力、失地農民轉移就業服務。按照我縣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需要設置中長期培訓專業,培訓後考證率、就業率達到80%以上。抓好培訓勞務品牌化,提高農民就業競爭力,瞄準對崗位技能要求較高的特殊工種開展戰略型培訓,適時、有重點的拓展一些有基礎、有特色的行業工種,培訓內容分類化,按照市場各行各業的需求和企業需求,着力提高農民培訓針對性,提升培訓檔次,促進農民就業。鼓勵成職技校與杭州綠城集團訂單式培訓(石樑滑雪場員工培訓),探索培訓學校走進企業培訓模式。

(六)加強培訓管理工作。整合現有培訓學校的資源,以“上門服務、技能培訓、政府買單”的市場化培訓格局,充分調動各類培訓學校的積極性。重點從規範培訓標準、加強師資建設、提高學員動手能力和實際技能入手,推進培訓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同時進一步完善培訓經費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培訓經費的激勵作用,使有限的培訓經費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

(七)突出特色,狠抓精品班培訓。xx年,我們將繼續與大學、農林大學、省農科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擬舉辦“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專題研修班”、“農業管理幹部現代農業發展知識更新培訓班”、“村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農家樂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茶藝(茶道)中高級培訓班”、“高級評茶員專題培訓班”、“來料加工經紀人高級研修班”、“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高級研修班”、“茶葉營銷師”等精品培訓班。

三、主要工作安排

1、三月上旬,分解落實培訓任務,科學編制對鄉鎮(街道)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三月上旬,與旅遊局聯合舉辦導遊高級研修班;三月中旬,組織舉辦扶貧幹部高級研修班。

2、四月上旬,修編農民培訓日常工作規範;四月上旬,組織舉辦農家樂經營業主高級研修班;四月下旬,組織舉辦村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

3、四月—11月中旬,指導七個山區鄉鎮開展專題培訓;抓好日常培訓管理,配合做好各培訓班次的考試考核工作。

4、五月上旬,組織舉辦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高級研修班;5月中旬,組織舉辦骨幹農民專業合作社長高級研修班。

5、七月,開展農民培訓工作半年度檢查。

6、7月中旬,茶藝(茶道)中級培訓班。

7、八月中旬,組織舉辦來料加工經紀人高級研修班。八月下旬,組織舉辦中級評茶員專題培訓班。

8、九月下旬,組織舉辦第二期新任村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

9、十月下旬,組織舉辦農業管理幹部現代農業發展知識更新培訓班。

10、十一月中旬,組織舉辦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專題研修班。

11、十二月上旬,做好年度考核準備工作,迎接市級驗收。

農民培訓心得體會 篇六

xx年光大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總結為了認真總結經驗,為了今後抓好更多的`培訓提供依據,現將xx年的培訓工作總結如下:一、培訓基本情況:xx年,新型農民培訓任務數300個,實際培訓307個。於xx年4月20日前就組建起培訓隊伍,至5月底用2個月時間完成農户的培訓工作。圍繞各村户的生產進行展開培訓,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堅持集中培訓,按不同作物的生育規律類進行適時培訓。

通過培訓又結合指導服務,農民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渴望能夠學到新技術、新經驗。通過學以致用,把科技知識宣傳應用到田頭地角,真正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培訓主要做法:為從根本上提高廣大農民自身素質和科技水平,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按上級要求,結合各村户的實際需要,針對專業農民培訓的不同要求,培訓計劃主要圍繞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內容進行培訓,並以簡要易掌握的技術手冊、技術資料、簡明農業政策法規宣傳資料;及時按照農事活動內容進行分期培訓,使適用技術到農户、到人、指導農民進行生產,真正為農民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1、培訓計劃及內容:開班動員,棉花、玉米安全用藥技術,國家推廣農藥施用技術,棉花玉米病蟲防治技術,有機肥的施用及棉花玉米專業肥施用栽培技術,農田化學除草新技術。

2、培訓教師:參加培訓授課的教師3人。教師的職稱是農藝師2名和農技師1名。教師都是長期堅持在基層一線從事農業等農作物技術示範推廣的骨幹科技人員。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專業技術經驗,能夠幫扶農民科技致富。

3、培訓方法:結合單位承擔的項目及各户實情,針對不同作物不同管理環節展開了培訓工作。具體做法是採取集中培訓和入户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相結合。

三、取得的成效:通過培訓使農户良種使用率提高;通過培訓掌握使用高產優質棉花玉米栽培技術,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使生產得到發展,產量水平有提高,經濟收入有增加,並帶動周邊農户採用新技術,促進生產發展。

四、存在問題及不足:由於承包到户,年輕人外出打工較多,導致學員人數多為年齡偏大,由於棉花玉米生產農事忙,在集中培訓時,給培訓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召集工作難度大,由於條件限制,培訓工作開展單一。由於培訓教師多數屬於兼職,承擔的工作任務較多,加之作物多、生長期長,很難達到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