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篇1

巍巍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自土地革命時期,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精神誕生了。這一偉大精神,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鬥爭的產物;同時,這一偉大精神,不僅是革命鬥爭的產物,更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寶貴經驗,還是我們應該而且必須學習和掌握的精神武器。

二十四個深具分量的漢字高度濃縮概括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那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這僅僅二十四個漢字,卻突顯着井岡山精神的偉大內涵。

其中,堅定信念,在革命時期,也即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是大革命失敗後一大批共產黨人堅持革命鬥爭的產物。而井岡山斗爭史,是軍民同仇敵愾的戰鬥歷史,這讓我們醒悟,革命要勝利,必須緊密聯繫羣眾而勇於勝利。實事求是的精神,則要求共產黨人必須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我黨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它的建立就體現着從實際出發的偉大精神。在保持堅定不移的信念的同時,又必須弘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不斷地付諸實際生活鬥爭,在實踐中行動起來。井岡山的革命鬥爭,充分體現了軍民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同時,有了信念,有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實踐環境中艱苦奮鬥,也要敢創新路,不斷在實踐中拓展和創新,有新路才有新發展。

在井岡山大學,紅色更應重視,井岡山精神更應重視起來。當然,不僅僅井岡山大學要這樣,身為井岡學子的我們也同樣應該把這一偉大的革命精神放在相當的高度,把這一體現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精神滲透身心。井岡山精神的學習,關係到每一位共產黨人,是每一位共產黨人的重要課題;井岡山精神的學習,關係到每一位作為祖國未來建設者的井岡學子,是每一位井岡學子的使命。身為井岡山大學的學子,必須瞭解和熟悉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熟透理論,並把這一精神實現從理論到實際行動的昇華;同時,以精神理論內涵為基,在實踐中弘揚和發展井岡山精神,豐富並完善精神內涵,並以此提升自我涵養,致力成為優秀的井岡學子。井岡山斗爭過去了,但井岡山精神是屬於歷史的同時,也是屬於現時的,更是屬於未來的。井岡山精神既然是偉大的,井岡學子自當勉勵和驕傲着。

當今大學學習,內容豐富多彩,生活學習多樣。相比於艱難困苦的革命時期,如今的大學生活中我們學生是多麼的幸福。這是我們學習環境的現實狀況。但也正因為這種差別,井岡山精神的學習、發展、弘揚以及傳承也更有其相應的空間和潛力,而且更有其必要性。這就要求我們更需要學習井岡山精神,結合歷史和現時,在一個更有空間更有潛力的範圍或深度上努力發揚傳承井岡山精神。這是我們共同的紅色使命。

時代在迅速前進,信息化突飛猛進,人們包括廣大學子,面臨着更多更廣的選擇和選擇空間,但關鍵在於如何選擇以及怎樣選擇最合心意。在這選擇的過程中,尤其會滲透一種精神的內涵或者説自我價值內容,以豐富並發展自我的世界,我們也因此而更會安心無悔。井岡山精神是我們共同需要的精神價值,更應成為我們共同擁有的精神價值。我們也要學會在選擇中滲透井岡山精神,讓我們的選擇有所堅定、懂得信念,理解艱苦、懂得奮鬥,實事求是、懂得創新,懂得勇敢、相信勝利。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篇2

此次到革命老區井岡山參觀考察學習,雖然直到此時才奔向井岡,但心不知道已經“魂飛夢繞”五百里井岡多少次了!在火車和汽車上連續顛簸了一整天后,我們終於來到了井岡山。此時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變得不再重要,讓我驚詫的是這個“燎原星火”、這個“紅色聖地”給我的第一印象卻是滿眼的綠,千百種綠深淺交錯被雲霧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層巒迭嶂。但你走近觀察可以發現,這裏的土壤又是紅色的。不知這是否早就預示了這是一片紅色政權蓬勃發展的土地。

伴隨着一路的讚歎和驚呼聲,沿登山公路盤旋而上,我們趕往慕名已久的黃洋界,尋訪革命前輩戰鬥的遺蹟。讚歎的是這氣象萬千,林海雲海一處;驚呼的是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嶇。難怪毛主席曾經發出“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勢險要、防守森嚴的黃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見戰旗飄動,聽不見吶喊聲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後橫豎兩塊紀念碑,彷彿在默默地講述着幾十年前軍民齊心協力,以不足一個營擊潰敵軍兩個團的歷史佳話。黃洋界上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那門具有傳奇色彩的迫擊炮了。據介紹,當年它用僅有的一枚炮彈擊中了敵軍指揮部,讓敵人誤以為遇到紅軍主力而倉皇撤退。於是,每個人都想在這裏留影紀念,但由於時間關係,最後演變為一批批的合影,並且每次擺好鏡頭以後都有人不斷擠進去,這是不是有點紅軍戰士當年爭先恐後打擊進犯敵人的勁頭!

沿着山路目送黃洋界漸漸遠去,我們下山來到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房屋是簡陋的,但當年發揮的作用是重要的,有點人民銀行前身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這裏可以穿紅軍軍服留影,於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貴”畫面:好多“革命”旅遊同志身着戎裝,腰挎手槍,指點江山,目視遠方,革命勝利之喜悦溢於言表。此外還有諸如首長閲兵、紅軍三女傑等多幅“珍貴”照片相繼問世。

隨着暮色漸漸來臨,我們回到了駐地。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紅米飯、南瓜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晚上躺在牀上,呼吸着井岡山清新、濕潤的空氣,感受着井岡山的恬靜,我相信同行的每個人在享受這份恬靜時都會同時想到她的來之不易。

“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英雄的業績與壯麗的山河交相輝映,構成井岡山得天獨厚的風光特色。朱德委員長稱其為“天下第一山”。迎着日出,我們駛向了井岡山的瑰寶──龍潭。龍潭因其周邊的五潭十八瀑而聞名,又因其中的五龍瀑而得名。只見河水在峽谷中左突右衝,不斷向谷底跌落,形成了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雲開霧散,豔陽當空,一邊眺望着遠山,一邊體味着近水,我們真的有了種融入大自然的感覺。正是出於這種感受,全體同志們十分努力地按動着相機快門,不斷將不同的美景與人物進行着排列組合,以美景襯托人物,力求山美水美人更美。

當天下午我們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統、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間的整個過程。我們在館內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岡山怎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我知道,我們腳下每邁出的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鋪墊而成的。我的腳步因此變得沉重而緩慢了,不願放過這博物館裏的每一個細節。可以説,參觀後得到的東西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鬥爭的腥風血雨,又看到了根據地建設的欣欣向榮。兩年零四個月,在歷史長河裏只是短暫的瞬間,毛澤東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開闢的中國革命道路,卻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海拔不過千餘米的井岡山,與三山五嶽相比,並不算巍峨挺拔,但卻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不斷來探訪。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現在我終於有了不虛此行之感,因為我終於明白了這種力量就是“井岡山精神”。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篇3

作為一名80後的青年人,我很榮幸能與大家一起登上井岡山紅色列車,來到井岡山市茨坪幹部教育培訓學院參加學習,有機會踏上這片曾經激勵過無數革命志士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的熱土,並親身領略這座革命的山、戰鬥的山、英雄的山、光榮的山……

在火車上連續顛簸了一夜後,我們終於來到了井岡山。此時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變得不再重要,讓我驚詫的是這個燎原星火、這個紅色聖地給我的第一印象卻是滿眼的綠,千百種綠深淺交錯,被雲霧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層巒迭嶂。當你走近觀察時可以發現,這裏的土壤又是紅色的。不知這是否早就預示了這是一片紅色政權蓬勃發展的土地。

短暫的四天時間,學習生活卻異常豐富充實。我們認真聆聽、用心記錄有關井岡山斗爭及井岡山精神的專題教學;我們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跡,接受體驗式教育;我們和革命烈士後代座談,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胸懷和感人事蹟;我們參觀八角樓、龍江書院、黃洋界、主席故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小井醫院等,瞻仰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雕塑園等等,接受現場教學。回顧革命鬥爭的歷史,使我的心靈接受了洗禮,情感受到了震撼,黨性得到了鍛鍊。

記得開班儀式後的第一講,可謂是震撼人心!李忠教授以《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為主題,結合着大量視頻、圖片等素材,以故事化的形式為大家順着歷史脈絡,詳細地梳理、介紹了井岡山根據地從建立到全盛,再到曲折發展的鬥爭歷程。講座中,李教授多次深情吟唱紅歌,大家自發的伴着歌聲打着節拍。讓我們切實深深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紅軍將士及井岡山人民革命理想高於天、軍民魚水情深等動人情景。本次講座讓我對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的鬥爭歷史有了深入的瞭解,對我們的黨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感到震撼、激動和感動。

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在現場教學環節中,一件件實物、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名名英勇的革命烈士,無不充斥着我的內心。

無比堅定的信仰力量,艱苦奮鬥的品質和作風,實事求是闖新路,敢於負責與擔當的奉獻精神,依靠羣眾求勝利的目標追求,都深深地感動着我,激勵着我。

在八角樓前,我們彷彿看到黯淡的油燈下奮筆疾書的領袖身影;在朱毛挑糧小道,我們看到每一步山路上都有戰士們血汗浸染的足跡;在小井紅軍醫院的烈士墓前,我們和講解老師無不哽咽於傷病員們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烈士後代江滿鳳十年如一日做好清潔工並義務獻歌,參與電視劇《井岡山》的主唱錄製不拿一分錢的報酬,在她紅軍阿哥你慢慢走的歌聲裏,大家又找到了久違的質樸與高尚;在女革命家曾志的小小墓碑前,我們敬仰於她從不利己,無私奉獻的偉岸靈魂。太多太多地感動,太多太多地震撼,星星之火,獵獵紅旗,在白色恐怖中,在數萬名井岡烈士的前赴後繼中終成燎原之火,燃遍了全世界,燃向光明……

井岡山精神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曾把井岡山精神概括為堅定執着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羣眾求勝利。這也是我們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需要繼承和發揚的務實、科學的工作精神。

作為支部副書記,我認為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的價值優勢和精神內涵,對黨員、幹部教師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黨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房山區作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紅色歌曲的誕生地,我們非常有必要整合周邊的紅色資源,在黨員教育的活動形式上加以創新,切實加強現場教學的實效性。當然,實際中還存在着一些困難。但此次的井岡山紅色之行帶給了我三方面的教育啟示。

1. 小井紅軍烈士墓前引發的對理想信念的思考。

在小井紅軍烈士墓前,我們從講解中感受到這樣一幕:__多名重傷病員面對陰森森的機槍口,不為敵人的威脅利誘所動,相互攙扶着,在中國共產黨萬歲的悲壯口號聲中倒下。是什麼力量使他們忠於黨、忠於紅軍?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置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於不顧。答案是: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此時此景,把我們帶回到現實,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理想信念應該如何具體化、有形化?我們由衷地感到:只要我們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無論在改革和發展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甚至挫折,我們都不會懷疑、不會動搖、不會喪失信心。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為學校,直接關係到我們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全局性問題。為此,作為學校黨支部,我們必須要始終堅持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崇高信念為基本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幹部、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教師,我們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地完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自己的所學所能應用到工作中,為打造房山教育強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茅坪八角樓引發的對理論創新的思考。

茅坪八角樓是當年保存下來的,讓我們平添了幾分親切和留戀。在這棟普通的民宅裏,毛澤東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光輝著作,從而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我們想到,鄧小平同志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在推進改革和發展的進程中,會遇到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推向前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十九大報告最突出的亮點、最重大的歷史貢獻,十九大報告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篇貫穿、全面體現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處處閃耀着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光芒。在這個新時代,我們如何把握好新思想與新時代的關係?如何把握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的關係?如何理解和把握八個明確與十四個堅持的關係等等,這些都是理論創新的具體體現。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一個民族要躋身時代的前列,離不開理論的指引;一個政黨要帶領人民不斷戰勝困難、取得新的發展成果,離不開理論的武裝。理論創新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息息相關,緊緊相連。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是在總結實踐創新基礎上實現的,不是拍腦袋而形成的,這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她所為之奮鬥的事業長盛不衰的奧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講: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一點我們理直氣壯,因為這就是政治定力。

作為教師,我們面臨是深綜改,面對着中大學聯考改革,我們的教育目標最終關注於學生的實際獲得感。管理評價導向向服務支撐導向的轉變,單一學科導向向學生核心素養導向的轉變,封閉目標導向向開放發展目標導向的轉變,這些都是理論的創新。美好的教育落地的過程,學校的空間也在生長。學校的產品是課程,只有不同的課程才能支撐不同孩子的發展。因此,教育改革需要教師理論知識的積澱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具備教材梳理和統籌整體把握的能力;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們聽課觀摩,增長智慧。

(三)在曾志的小小墓碑前引發的對領導幹部人生觀、價值觀和政績觀的思考。

我們來到曾志同志的墓前,小小的墓碑上鐫刻着魂歸井岡山——老紅軍戰士曾志幾個字。這塊墓地是遵照曾志同志的遺囑而建。凝望着這塊樸素的墓地和最普通的墓碑,無須再多的言語和説教。曾志同志是我黨一位功勛卓著的領導幹部,而她卻淡泊名利,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氣節,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領導幹部應樹立什麼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政績觀就不言自明瞭。我們應該超越個人的得與失,把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執政為民上。作為黨員幹部,我們必須做到:乾乾淨淨、坦坦蕩湯、一切工作為師生的發展服務。

這次紅色之行,對我而言是一種洗禮。作為青年人,井岡山精神的豐富內涵非常值得我進一步去學習和理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傳承弘揚好井岡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並把我學到的井岡山精神傳播到我身邊的每一位黨員、教師中。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篇4

“學習,是因為短缺;短缺,才需要學習。要永遠不短缺,就必須永遠學。”5月23日,由重慶市交通黨委主辦,重慶市交通黨校和井岡山市委黨校聯合承辦的重慶市交通系統第二期學習型黨組織培訓班在井岡山開班,來自委機關處室及委屬各單位的30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與此同時,交通黨校井岡山教學基地正式掛牌成立,這將為今後黨校的學習型黨組織培訓提供更多的便利。

開班儀式上,井岡山黨校明荊副校長、李國強副校長分別向學員們介紹了井岡山及黨校的相關情況,之後重慶市交通幹部學校的鄒勁鬆書記代表交通黨校作了講話,在感謝之餘,也向學員們提出希望和要求。宣誓、敬禮、脱帽、肅立,齊唱國歌……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拉開了此次體驗式學習的序幕。

專題教學,聽學者傳教,瞭解井岡歲月的鬥爭歷史;現場教學,温入黨誓詞,感受革命先烈的堅定信念;場景教學,觀實景演出,再現“井岡時期”的崢嶸歲月;體驗教學,重走紅軍路,尋找無私無畏的紅色足跡;親情訪談,聽“後代”追憶,感受革命先烈的偉大品格。將井岡精神濃縮在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中,寓教於“景“,寓教於“行”,使每位學員的心靈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

難得的學習機會,感同身受,彌足珍貴。在結班儀式上,學員們有感而發,相互交流,各組組長代表各小組暢談心得體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感受:首先是有幸,有幸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體驗了井岡山精神的精髓,做到了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其次是有感,把井岡山這座共產黨人的神聖之山作為學習的所在,本身就是一種信念的體驗和磨練,能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學習的內容和組織者的良苦用心,也有效地促使我們坐下來、靜下來學習和感悟。第三是有識,通過學習,思想上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加強黨性修養是每個共產黨的基本功、必修課,是終身的.追求。第四是有行。就是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各自工作的實際行動,努力做到腦子要清、身子要勤、心靈要靜、手腳要淨,寫好人生答卷,譜寫好事業樂章!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篇5

非常有幸參加了市審計局組織的“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為主題的井岡山黨性教育紅色之旅。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井岡山,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學習體驗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更是第一次給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啟迪、太多的沉思、太多的激勵的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

向着“天下第一山”、“中國革命的搖籃”出發,但心不知道已經“魂飛夢繞”多少次了,我打開手機的高德地圖,一點一點看着距離在縮短,精神百倍。在火車和汽車上連續顛簸了一整天后,我、我們終於來到了星星燎原之地——井岡山。此時她給我的印象是滿眼的綠,千百種綠深淺交錯被雨雪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層巒疊嶂,但當你走進觀察可以發現,這裏的土壤又是紅色的,不知這是否早就預示了這是一片紅色政權蓬勃發展的土地。

當我們身着紅軍服,頭戴紅軍帽,肩挎印有毛主席頭像和“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的紅軍包時,我想到了電視劇《井岡山》當時紅軍裝的來歷,我再一次整理軍容,黨徽別在胸口,黨魂永在心中。當我們虔誠地走近井岡山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走近一張張被歷史定格的老照片,淚水模糊了我們的眼。井岡山讓我們震撼的不止是毛澤東、朱德這些偉人和他們傲世的的功勛,更有眾多不曾被我們熟知或者已經逐漸淡忘的名字讓我們唏噓不已:張子清、王爾琢、宛希先、袁文才、王佐、伍若蘭、賀子珍、曾志……甚至是很多還來不及留下姓名就已經獻出了寶貴生命的井岡英雄,他們在講解員如泣如訴的聲音裏又一個個鮮活地走進了我們心裏。他們或出身綠林,或畢業黃埔,或源自田間,或來於名校,只是為了一個共同的信仰,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井岡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在接下來的“井崗精神,代代相傳”——與紅軍後代面對面講座中,當他們講着革命先烈一些活生生的事例時,讓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受到了極大震撼,引發了我們每位同志的深深思考,也讓我們深深體會了井岡山精神內涵:“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

井岡山的革命鬥爭已經成為歷史,井岡山精神作為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穿越時空,永放光芒。

付出最多、感悟最深、收穫最大、體驗最深的拓展訓練是我最難忘懷的一課:“紅米飯南瓜湯”的紅軍餐,餐前的紅歌,讓我們體驗到了當時的困難,齊心協力過草地,乘風破浪再出發,讓我真切感受到團結一致力量大,爭第一做遊戲,讓我體會到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

那些血雨腥風的歲月已然成為過去,然而井岡山精神卻已成為了永恆,已鐫刻在我心中。尤其是對我們這些肩負推進改革、加快發展、創造新一輪輝煌的一代人來説更是具有鼓舞和激勵作用。在當今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年代,人們普遍信仰缺失,而我們也必須要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從聖地井岡汲取更多的精神動力,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明晰價值取向,全面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堅持學習科學發展觀,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不計私利,敢為人先。

我們重温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井岡山精神。

學習井岡山心得體會篇6

5月5日-6日,在贛州公司團總支部精心安排和組織下,我們在井岡山開展了革命傳統教育和職業化團隊建設拓展訓練活動,井岡山之行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天時間,但是非常感謝公司的組織和安排,讓我有這次學習的機會,使我終生受益。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她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這是一座雄偉獨特又神奇的山。這裏的山山水水,孕育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這裏的一草一木,濺灑過革命先烈的熱血,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留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的腳印。

在井岡山我們喝了南瓜湯,吃了紅米飯、穿了紅軍裝、唱了紅軍歌、走了紅軍路、聽着英雄事……先後參觀了烈士陵園、碑林、井岡山革命爭鬥史展覽館等,隨着講解員的解説,大家追憶着井岡山革命先烈英勇抗敵、頑強鬥爭的感人事蹟,緬懷一代代偉人的豐功偉績,感受着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精神,每到一處參觀,都是一次教育、一次薰陶,這次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讓我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心靈上得到了洗禮,也更加堅定了心中的理想信念。

我們參觀了井岡山博物館,裏面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1927年至1930年期間革命戰爭的整個過程,記錄着井岡山怎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為中國革命歷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墊成的,我們每邁出一步,腳步都是如此的沉重……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接合,開闢了中國革命道路,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在海拔不過千米的井岡山,於三山五嶽相比,井岡山並不算巍峨挺拔,但卻有一股力量引領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偉大的勝利,這種力量就是“井岡山精神”。

隨後我們在黃坳鎮拓展基地開展了職業化團隊建設拓展訓練,在羅教官的指導下開展了“破冰組團”、“頒發團旗”、“設立團號”、“飛奪瀘定橋”、“搶救傷員”等活動,我們置身於情景之中,親身體驗了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勝利的艱辛與不容易。

此次井岡山之行,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感受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偉大,讓我更加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加倍的珍惜。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弘揚井岡山精神,發揚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從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履職能力,為公司的發展、為社會的和諧穩定、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