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有感多篇

觀看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有感多篇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1

2013年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立項時,誕生於歐洲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經運營20年,而亞洲卻沒有一座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為補齊中國港口短板,剛剛做完肺癌手術的張連鋼秉承“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的初心,毅然挑起設計建設世界一流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重擔。

在碼頭立項之初,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連鋼創新團隊”先後奔赴荷蘭、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但國外同行並不展示核心技術和關鍵數據,團隊成員只能走馬觀花地遠望,考察交流沒有取到“真經”。

當時,國外企業也曾提出規劃設計方案,但卻開出了天價,並且附帶有系統不開放等條款,一旦接受,就會陷入國外企業的掣肘。

“真經”難求,核心技術買不來,成功只能依靠自己!張連鋼和團隊定下目標: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建設屬於我們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懷揣着為國爭光的情懷,團隊成員千方百計蒐集信息,如飢似渴“惡補”相關專業知識,夜以繼日地苦幹,不到兩年累計召開了三千多個專題分析論證會,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論證報告。

按照國外慣例,自動化碼頭的規劃設計至少要3年,從項目立項到建設完工則需要8-10年。張連鋼提出,“這個速度等不起”,他帶領團隊集思廣益,大膽探索,對項目組織設計實行“並行協同”,即規劃設計、建設集成和商業運營“三位一體”,使每個參與者都全流程承擔諮詢師、設計者、建設者和經營者等多職責角色,扁平化矩陣式統籌推進全流程工作。

隨着信息的彙總和無數次碰撞、討論,經過反覆不斷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碼頭輪廓一點點成型。僅僅是集裝箱卡車出入碼頭的閘口,團隊就前後設計了40多稿佈局方案;裝卸流程測試案例編寫了7000多個,反覆測試達十多萬次。就這樣,團隊僅僅用了15個月就拿出了完全符合青島口岸實際的碼頭規劃設計集成方案,不僅打破了西方技術壟斷,而且實現了全面超越。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2

面對國外成熟經驗在青島港的“水土不服”,“連鋼創新團隊”敢於挑戰國外權威,大膽地走自主攻關、自主創新的路,憑着一股不畏艱、不怕難的勁頭,創新自動化碼頭建設模式。

以碼頭堆場建設為例,堆場混凝土樑面平整度,業內允許誤差控制在15毫米以內,但為了能讓自動化設備在抓取集裝箱時,定位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團隊硬是把這個標準控制到了正負2.5毫米的極限,相當於一枚硬幣的厚度,因此創造了一項新的行業標準。

針對自動導引車的供電模式,團隊大膽採用先進的鈦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設計製造了不用換電池的導引車,作業過程中自動完成充電,續航里程無限制,不但節能環保,而且減重十幾噸,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並節省換電站建設成本過億元。

此外,團隊還全球首創軌道吊“一鍵錨定”系統,解決了大型機械防瞬間大風的全球性難題;全球首創“氫+5G”智慧碼頭建設,等等。

“連鋼創新團隊”僅用3年半時間完成國外碼頭8-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不僅實現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還創出了多個全球“首創”技術,攻堅了一批世界級的原創性科研成果,贏得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

創新成就未來,創新贏得尊重。2018年,“連鋼創新團隊”應邀參加在倫敦舉行的全球自動化碼頭峯會。從前,像這樣的交流從來不邀請亞洲港口,現在,中國不僅參加了,還以主報告人的身份登場,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飛躍!

“連鋼創新團隊”傳承了青島港人一直以來的拼命創新精神,是精神催化生產力轉變成果的創新典範,這是幾十年港口模式的顛覆性變革,是工業互聯網時代國際一流海洋港口面貌的展示。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3

面對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一項項苛刻的限制條件,“連鋼創新團隊”不但沒有被嚇退,反而激發了凝聚力、戰鬥力,整個團隊就像一團火,不斷釋放着激情、激揚着鬥志。

一幅碼頭總平面佈局圖,團隊對9種方案、16種派生形式以及8個要素,進行反覆綜合比較,得出最優方案;堆場設計,通過對16個因素進行多次綜合平衡優化後,確定最終選擇;自動化流程的測試案例多達7000多個,在17套環境中進行了十幾萬次測試……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是團隊成員們一次次羣策羣力、一次次挑戰極限。

在設備製造最吃緊的時候,設備監造組的同志兵分四路進駐製造基地,一呆就是半年。一支手電筒、一把遊標卡尺、一個筆記本電腦是他們工作上的“三件套”;方便麪、榨菜、老乾媽是他們生活上的“三件套”。白天頂着酷暑鑽大梁、爬高空,晚上回到辦公室,對照圖紙研究第二天的監造重點,每天都要忙到夜裏10點以後。

到了測試階段,設備需要48小時不停運轉,他們也是48小時連軸轉。流程優化組的同志不斷完善系統功能,拿着秒錶盯在現場,對流程作業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測算,一秒鐘一秒鐘地細摳,不斷提升作業效率,一開港便創下了橋吊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的全球自動化碼頭開港最高紀錄。隨後,又6次刷新紀錄,創出了橋吊單機作業效率47.6自然箱/小時的世界最高紀錄。

2017年5月11日,由“連鋼創新團隊”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開業,不僅實現了“五大突破”、“十大創新”,創出了全球自動化碼頭開港最高效率,而且讓高高在上的“貴族碼頭”走下雲端,成為可複製、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中國方案”。2019年11月28日,二期工程開港運營,將工期又縮減一半,再次創造了自動化碼頭建設的“中國速度”。

碼頭開業以來,“連鋼創新團隊”先後受邀參加全球自動化碼頭峯會、世界港口大會等國際盛會,分享自動化碼頭建設經驗;接待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42000餘人次,各類媒體報道20餘萬條,成為展現中國智慧的靚麗名片。

“連鋼創新團隊”體現出廣大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勇於創新的家國情懷,體現出新時代國有企業員工勇挑重擔、奉獻社會的責任擔當,體現出新時代勞動者執着專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自主創新生力軍。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4

在全自動化碼頭立項之初,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連鋼創新團隊”先後奔赴荷蘭、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但國外同行並不展示核心技術和關鍵數據,團隊成員只能走馬觀花地遠望。

當時,國外企業也曾提出規劃設計方案,但卻開出了天價,並且附帶有系統不開放等條款,拒絕提供核心技術,一旦接受,就會陷入國外企業的掣肘。

“真經”難求,核心技術買不來,成功只能依靠自己!“連鋼創新團隊”決定,自主設計建設全自動碼頭,給中國港口人爭口氣。

懷揣着為國爭光的情懷,團隊成員千方百計蒐集信息,如飢似渴“惡補”相關專業知識,夜以繼日地苦幹,不到兩年累計召開了3000多個專題分析論證會,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論證報告。

他們僅用了3年半時間,完成了國外碼頭近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還先後攻克了10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為全球自動化碼頭建設運營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如果沒有“連鋼創新團隊”咬緊牙關自主創新,突破技術封鎖,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會有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走向全球領先。

我國一些關鍵產業近年遇到的瓶頸已充分説明,自力更生才不受制於人,自主創新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各行業“卡脖子”技術的突破,需要各行各業不懈奮鬥、勇攀高峯。

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5

自動化碼頭建設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它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多項前沿技術,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被譽為“大國重器”,或者説“貴族碼頭”。在建設之初,全世界投入運營的全自動化碼頭整個亞洲一個也沒有,對於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大膽嘗試,業界充滿了質疑。

“能建設中國自己的一流全自動化碼頭,此生不算虛度!”在“連鋼創新團隊”成立之初張連鋼就對自己這樣説。“拼命都不一定能幹好,不拼命肯定幹不好”,他的整個團隊也始終秉持着這種信念執着前行。整個團隊就像一團火,不斷釋放着激情、激揚着鬥志,憑着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不怕難的勇氣,一門心思撲在項目上,一遍遍地試,一點點地改,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和挫折。他們從不氣餒,從未妥協,越挫越勇,向難題挑戰,向權威叫板,把國外專家認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不斷實踐中登上全球自動化碼頭建設發展最高峯。

作為團隊帶頭人,張連鋼的“拼命”確實到了“忘我”的地步。“不能熬夜、不能勞累”的醫囑統統被拋在了腦後,黨員領導幹部實幹在先,他帶領整個團隊忘我拼搏、奮勇向前。團隊IT組負責人李永翠,每天就是一台筆記本電腦陪伴着上下班,為了方便與國外專家技術交流,曾連續一年多的時間經常下半夜起來工作;負責網絡系統的徐永寧,在碼頭數據中心調試的關鍵時期妻子確診癌症,在妻子生命最後的一年多時間裏,他白天上班,晚上陪牀,從沒有耽誤過工作;堆場組的管廷敬,在最後攻堅決勝階段,連續一個月顧不上回家,甚至在母親去世時,都沒能趕回去見上最後一面……在自動化碼頭的建設中,一直在上演着這樣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事例,深刻詮釋着“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

靠着忘我拼搏奉獻、擔當時代使命的崇高境界,他們開創了低成本、短週期、高起點、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先河,讓高高在上的“貴族碼頭”走下了雲端,變成了可複製、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平民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