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讀後感50字多篇【精彩多篇】

《長征》讀後感50字多篇【精彩多篇】

讀《長征》有感 篇一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讀完毛這首名為《長征》的詩,我被紅軍戰士百折不撓、不畏艱險、樂觀向上、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紅軍戰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長征路上,不僅有槍林彈雨,還有急流險灘、雪山草地,更有飢餓、寒冷、疾病等難以想象到的困難。面對各種險惡的環境,紅軍就像竹石,在巖石縫中發芽、成長,顯示着生命的頑強。他們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永遠不會服輸,永遠接受着挑戰!

在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創造了無數驚人的奇蹟。就説飛奪瀘定橋那次戰鬥吧。素有“天險”之稱的大渡河讓人看了心驚膽寒。可是這場戰役是多麼的重要啊!不能輸,決不能輸!一咬牙,一跺腳,拼了!戰士們冒死建奇功,居然贏了這場戰役。美國人有一對夫婦參觀過瀘定橋後,曾這樣説道:“中國是用那些敢於翻越千山萬水人們的犧牲精神和勇氣統一起來的。”連美國人也被我們的紅軍戰士震撼了!

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着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奮發向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着中國人不輕言敗,自強不息。

紅軍是長征里程上永遠的豐碑;紅軍更是長征精神的靈魂。讓紅軍英魂萬古流芳!讓長征精神永垂不朽!

紅軍長征史讀後感 篇二

餘正陽

又是一個金色的年輪,又是一個豐收的歲月。當炎黃子孫都在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而慶祝時,我便會情不自禁的想起《紅軍長征史》那段長途跋涉,浴血奮戰的艱難時光……

八十多年前,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中國江西瑞金等地出發,開始了漫漫長征,八萬紅軍攻堅克難,一路上餐風宿露,浴血奮戰,不僅面臨着環境險惡,物資短缺的困難,還要面對地方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但紅軍戰士們並沒有為此屈服,他們勇敢的面對困難,翻過冰雪覆蓋的高山,越過洶湧澎湃的江河,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激烈的戰爭。無數的紅軍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憑藉着自己頑強的毅力,完成了歷史使命。長征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歷史上的一場偉大壯舉,紅軍的精神,更是為世人代代傳頌。

《紅軍長征史》記載了八萬紅軍歷史兩年,行程兩萬五千裏的武裝大遷移的艱難經歷,卓絕鬥爭,勝利會師的真實全貌。從原先的八萬多人到勝利會師的兩三萬人,雖然犧牲慘重,但是紅軍戰士們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的光輝歷史,讓我們心靈震撼。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紅軍長征史》那一幅幅浴血奮戰的畫面,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們用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抒寫出了一首蕩氣迴腸,感動世界,震驚世界的英雄史詩。

八十多年彷彿在一瞬間,從指縫間悄然溜走,當今的中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已不再是當年的中國,如今的我們已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僅一次小小的失敗,就足以讓我束手無策,喪失信心,但在前輩們過雪地翻雪山甚至吃草根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我們的學習生活,也如同一場長征,難題,考試就是我們“長征路上”的困難,我們要向紅軍戰士學習,克服學習上的種種困難,不斷拼搏,努力進取。歷史雖已過去,但我們仍要緬懷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勛,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發揚紅軍戰士的長征精神,為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緬懷革命先輩的光榮歷史,將偉大的長征精神發揚全世界,為祖國的未來共同繪出一幅璀璨的“紅”圖。

讀《長征》有感 篇三

最近,我讀了一本紅色經典之《長征的故事》。這本書記載了毛主席帶領部隊過草地、爬雪山的事,長征中戰士經歷的苦難都被這本書記載了下來。

當我讀到第3次過草地,二十次遇險的時候,我感到做一名紅軍是多麼的困難,走長征是多麼的艱苦。當我讀到另一次在通過被封鎖的危險地段時,對岸敵人在射擊,山上還有“滾石陣”,紅軍部隊必需拉開距離,一陣猛跑才避免被石頭砸中。但就在猛跑中,李國 策槍上的彈夾掉了。當時,他只有一個彈夾,沒了彈夾的槍就沒用了。於是,李國策決心冒着河對岸敵人的槍林彈雨返回去取彈夾。就在這時,敵人的槍響了,李國策頭上的軍帽飛了,他只是低頭猛跑,總算躲過了一劫。從這個片段中,我們可以讀出紅軍長征中歷經的千難萬險,每個危險的抵押品就是戰士們的生命,也就是説在長征的路上,戰士們的生命便是這條路的鋪墊,是用戰士們的命做賭注的。

《長征的故事》是專門為青少年勵志而讀的書,我希望大家都來看一看着本書。這本書有許多資料,可以大大充實我們的知識量。這本書要我們報效祖國,緬懷革命先烈讚揚學習革命先烈的精神。因為我們美麗而富饒的今天就是他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創造的,所以一定要讀着本書。

長征讀後感 篇四

11月3日消息,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完成了從總裝測試廠房到發射塔架的垂直轉運。現在,“大火箭”首飛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長征五號的芯級,也就是中間的主體部分直徑達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體直徑大了50%,體格壯實,綽號“胖五”。這次發射任務主要是檢驗“胖五”設計的正確性、飛行的可靠性,以及發射場和火箭之間的匹配性。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胖五”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從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至今,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237次發射,發射成功率高達97%左右。從國際上來看,從1957年到20xx年,全球共發射5400多次,平均發射成功率是91.5%。

如果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比作一個大家族,現在其家庭成員已經有17個了,實現了從常温推進到低温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運載能力覆蓋高、中、低各種軌道,能夠滿足不同載荷的發射要求。

但是,隨着火箭發動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類對宇宙空間的不斷探索,世界主要航天強國紛紛推出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比如歐洲的阿里安美國的德爾塔4和宇宙神5。而中國現有的長征家族原有的成員在面對未來載人空間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長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塊頭”成員扛起重擔。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製期,僅僅是立項後的礪“箭”,“胖五”就花了10年時間。按説在新一代成員裏,“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啟動研製的,但是卻比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這些“兄弟們”更晚“成家立業”,足見其難度之大、風險之高。

雖然一路走來道路並不平坦,堅韌不拔的'“胖五”卻比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以上,還能夠與其他家族新成員共享其研製過程中產生的創新成果。

“新一代運載火箭按照系列化、組合化、模塊化思想進行設計,從國家最高層面規劃我國運載火箭的整體發展,儘可能多地採用通用技術,降低研製成本。”長征五號總設計師李東説。

比如,“胖五”用到的推力大、比衝高的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曾被外國專家認為“(中國)能設計出來,也不可能製造出來”,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各個不同構型火箭共用的基礎動力裝置,在之前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火箭首飛任務中,都有過出色表現。再比如,“胖五”先進的“新三垂”測發模式和全三維數字化設計也都率先在長征七號上進行了成功應用。

《長征》讀後感 篇五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長征的故事》。這本書一共有七十故事,每個故事都生動感人,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長征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完成的一項世界革命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當時的物質奇缺,缺衣少食,羣匪窮追不捨。長征中,紅四軍度赤水,爬雪山,過草地,經歷了千重困難。沒有讀這本書的人,一定會問:是什麼支撐這些可愛的紅軍戰士屢次戰勝困難,堅定地向前走去的呢?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答案是:是他們捨我其誰,拋開生死的樂觀態度。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和這樣的態度,想取得長征的勝利等同於異想天開。這種精神,這種態度也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

我讀完了這本書,覺得那時候的生活和現在相差十萬八千里。那時候紅軍叔叔們都是吃野菜,皮帶……現在我們想吃什麼都有,而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正是無數紅軍叔叔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讀完這本書,是我明白了:新中國的建立是來得多麼的不容易,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好的學習環境,,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不放棄,努力學習為了將來更好地建設我們可愛的祖國!

我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