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讀後感 優選15篇

【導語】

等待戈多讀後感 優選15篇

等待戈多讀後感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寒冰烈焰”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等待戈多讀後感篇2:等待戈多讀後感篇3:等待戈多讀後感篇4:等待戈多讀後感篇5:等待戈多讀後感篇6:等待戈多讀後感篇7:等待戈多讀後感篇8:等待戈多讀後感篇9:等待戈多讀後感篇10:等待戈多讀後感篇11:等待戈多讀後感篇12:等待戈多讀後感篇13:等待戈多讀後感篇14:等待戈多讀後感篇15:等待戈多讀後感

【正文】

篇1: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貝克特寫的一個“反傳統”劇本,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作之一。它於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倫劇院首演後,立即引起了熱烈的爭議,雖有一些好評,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後竟被稱為“經典之作”。該劇最初在倫敦演出時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亂,僅有少數人加以讚揚。1956年4月,它在紐約百老匯上演時,被認為是奇怪的來路不明的戲劇,只演了59場就停演了。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和承認,被譯成數十種文字,在許多國家上演,成為真正的世界名劇。這是一個兩幕劇,第一幕黃昏時分,兩個老流浪漢在荒野路旁相遇。他們從何處來,不明白,惟一清楚的,是他們來那裏“等待戈多”。至於戈多是什麼人,他們為什麼等待他,不明白。在等待中,他們無事可做,沒事找事,無話可説,沒話找話。他們嗅靴子、聞帽子、想上吊、啃胡蘿蔔。波卓的出現,使他們一陣驚喜,誤以為是“戈多”蒞臨,然而波卓主僕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後,旋即退場。不久,一個男孩上場報告説,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準來。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時間,兩個老流浪漢又來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們模模糊糊地回憶着昨日發生的事情,突然,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向他們襲來,於是沒話找話、同時説話,因為這樣就“能夠不思想”

、“能夠不聽”。等不來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們再次尋找對昨日的失去的記憶,再次談靴子,談胡蘿蔔,這樣“能夠證明自我還存在”。戈戈做了一個惡夢,但狄狄不讓他説。他們想要離去,然而不能。幹嗎不能?等待戈多。正當他們精神迷亂之際,波卓主僕再次出場。波卓已成瞎子,幸運兒已經氣息奄奄。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場,説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會來。兩位老流浪漢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戲後,決定離去,明天再來。

因為無聊所以等待,而等待本身卻更無聊。這是一個杯具作品,那個年代,那個社會,一再的等待戈多來,而戈多卻一再不出現。僅有無盡的等待,等待,等待……

人説物極必反,讀完這樣的杯具後,我思考,現實的生活不能重複這樣的杯具,我們要因為歡樂所以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歡樂的。

反應到教學中,我想就是歡樂學習,學習歡樂。

斯賓塞説過:“孩子在歡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此時孩子的學習也是歡樂的。”孩子們如果感到有意義、認為重要,學得歡樂,大腦被激活,能簡便愉快地學,效率高。反之,若孩子們認為知識信息不重要、沒有意義,就不願學。大腦就不釋放活性物質,神經網絡就不被激活,知識信息就進不了神經網絡,儲存不牢,記不住。

所以説,真正的學習是歡樂的,它不僅僅是指學有所獲及學會某事的成就感,並且還指學習過程本身是令人感到歡樂的。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讓孩子們確立學習是歡樂的信念。僅有孩子們都帶着喜悦的期盼開始學習,才會在學習結束時感到意猶未盡,戀戀不捨,整個學習過程都會變得津津有味,充滿樂趣。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打算這樣做:

1、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這樣一句話説得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給孩子辯解的機會看起來是很小的問題,但孩子一旦明白了無論何時我們都應當尊重別人説話的權力,他也會同樣對待其他人。

2、多一些友好和鼓勵

學生絕不是我們能夠隨便發泄怨氣的被動理解者,相反,如果在一種友好、親暱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能夠增加孩對子對教師的信任,並且學習效果會好得多。愛是互相的,學生在理解了教師的愛之後,也會以愛回報教師。他們回報的方式就是儘量少讓教師為他們操心,自我儘可能地按教師的要求管束自我的言行。這樣,學生原先被動地由教師管理教育而變為自我管理教育了,並且表現得相當主動進取。

3、對家長多報喜少報憂

每當遇到孩子有什麼提高或特殊表現時,及時的與家長進行聯繫,將孩子的提高和成功告訴家長。如此,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自豪感被樹立起來,為了得到更多的表揚,他們會更多的重複同樣的良好行為。

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歡樂的人,作為教師,更應讓自我成為一個歡樂的人。歡樂的學習!歡樂的生活!將悲觀留在杯具裏,讓生活中充滿樂觀。

篇2: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是薩繆爾貝克特的一部戲劇。

薩繆爾貝克特是先用英語後用法語寫作的愛爾蘭作家,也是法國荒誕派劇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於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新教家庭裏,1923年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畢業。第二年貝克特被選派到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擔任為期兩年地英語助教,結識了已經是意識流小説大師的同鄉喬伊斯,並且與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譯成了法文。

任教期滿,貝克特回到三一學院任拉丁語講師,1932年辭職後專事創作,同時先後在法國、愛爾蘭、英國和德國漫遊,在1937年看到納粹主義的威脅後回到巴黎定居。他在二戰期間參加了抵抗運動,替一個為英國收集情報的支部翻譯資料和打字。結果支部被人出賣,他躲過了蓋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羅旺斯的一個村莊裏當僱工。和平剛剛恢復,他又志願到諾曼底的一個紅十字會醫院去當了幾個月的翻譯。

等待戈多寫的是發生在兩個黃昏的事情,但沒有什麼情節可言。主人公是兩個流浪漢,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僅有一棵枯樹,兩個流浪漢就在樹下等待一個名叫戈多的人。他們一面做着聞臭靴子之類的無聊動作,一面在語無倫次的夢囈。最終有一個男孩來説戈多今晚不來了,第一幕就算結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複,只是當明白戈多又不來的時侯,他們就想上吊,結果褲帶一拉就斷,於是只能毫無期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顯然是一出荒誕劇,這種情景能夠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因為戈多是誰,誰也不明白,它表現的只是人類等待的期望只能化為泡影的悲慘現實。那裏的等待,在法語裏是此刻進行時,所以它不是本義上的期待,而是一種生存狀態,意味着人類永遠再等待,卻又不明白到底再等待什麼,並且永遠不可能等來什麼。正因為這個劇本用荒誕的手段極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誕和無意義,它才流傳至今吧,並且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劇目,並且被譯成20多種語言。

等待戈多這部劇本反映了時代的杯具,表現了大戰在西方人心靈下留下的創傷,以及他們在冷戰中對社會現實的絕望。

這種用完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形式和資料上到達了完美的統一,因而能引起我們內心的震撼,像希臘杯具那樣起到了淨化心靈的作用。

篇3:等待戈多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中戈戈和狄狄的語言,行為是荒謬的,是毫無邏輯的支離破碎,是毫無意義的忙忙碌碌,他們可謂是荒涼土地上的一個失去了自我靈魂的肉體!沒有真正的思想、沒有實際的行動,只是把一切寄託在那還不知會不會出現的“戈多”身上。我們遨遊在歷史的天空,高傲的俯視着那長長歲月激流的一切,拼命的感慨那世人的愚昧無知,狂妄的嘲笑那前人的悲哀悽慘。可當我們在飄浮的勞累之餘,猛的停下之時才突然發現自我亦是這般處境。迷惘的陷入了“失名”與“失明”的黑暗之中,卻仍舊不明白掙扎的方向……只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都市的五彩繽紛的霓虹裝點了漆黑的漫漫長夜,車水馬龍的急流充實了荒涼的大街小巷,“朝九晚五”的日程安排填滿我們生活工作時間表。匆匆的一路的飛奔,恰似勝過了劇中戈戈和狄狄的空虛無聊,但歸來的途中,人們依舊是無法掩蓋住那滿面風塵以及疲倦的心靈……時間限制了我們,習慣限制了我們,謠言般的輿論、恐嚇般的教唆讓人陷於實際,叫我們在白晝的魔法中規規矩矩,不敢妄為。僵死的規則暢行無阻,美妙的世界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扮演緊張,呆板的主角,一切言談舉止,一切思維與夢想都彷彿被預設的程序所圈定,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姿態!難道我們不應當真切的承認這亦是當代人們內心的“失明與失名”的迷惘!我們每一天重複着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話語在空泛中消磨時間,我們卻像是既有信仰一般的聲稱“這樣做就是為了以後的幸福”。

可我們以後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呢?“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邊藏”。沒有人能告訴我們,人生是什麼,忙忙碌碌,不辭艱辛,到頭來仍是黃土一抔。沒有人能告訴我們,追求是什麼,幾許淚雨揮霍,幾許失落難當,最終仍舊是孤星青燈寂!荒涼的等待,只在那迷惘着的“失名”與“失明”之際絕望的掙扎……“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甚方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現代的我們,只是換了種重複的方式,不一樣的場景,可依舊為着心目中的“戈多”不停地等待,不停地“奮鬥”。

我在蘄求生命的真,在蘄求生命存在的意義……如若害怕在“失名”與“失明”的黑暗中迷失,我們此刻是不是該去認真的反思,去認真的追究些什麼呢?為失名的人找回自我命名的本事,為失明的世界恢復明亮的視覺,向一顆無名的漆黑的內心投射一束清晰的閃電。即便蘄求到答案的概率是極為的渺小,但我們更是不能放棄對人自身及境遇的反思與追求!

《等待戈多》戲劇的簾幕仍未透着一絲縫隙,那漸漸淡去了的光和影還能夠微微散落在我們的頭頂,叫受着失明與失名,正處迷惘的我們去尋找真正的光明,尋找真正意義的自我,不在時間裏荒謬的度過,不在空間裏荒蕪的頹廢……我們不是“戈戈”和“狄狄”,我們也不期望自我是他們的替身![由本站網友投稿]

篇4:等待戈多讀後感

“望人生如浮雲虛無,歎歲月如白駒過隙”,黑暗,世間真正的黑暗恐怕便是存在於人內心深處那“失名”與“失明”的迷茫吧!內心的“失名”與“失明”,便是給我們帶來了那所謂難以擺脱的,無病呻吟的人性無奈之苦。

命運的糾纏,叫活着的生靈擺脱不了。或許正是因為那潛在的精神夙願有着某種懸空性始終高高的君臨一切,才招致了那般苦難吧!1969年,貝克特用他那簡短的戲劇《等待戈多》向我們暗示了深藏人性底層“失名”與“失明”的迷惘。在存在與虛無之際,被現實壓迫的辨不出了黎明與黑夜,在空洞的空間中,於空乏的時間裏,只是還殘存着那麼一個象徵期望的“戈多”的概念。而若隱若現的期望,踐踏在失名與失明的棉墊之上,是否會慢慢的在等待之中失去了它該有的高度呢?

那是在一個黃昏,至於是星期幾,就連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佛拉圾米爾也是模模糊糊的説不清。是在一條鄉間小路之旁,那茫茫無人煙,只是一棵樹給兩位主人公暗示着這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坐在一個低土墩上,滿心期待的着他們的救世主“戈多”出現。(縱然主人公還沒見過他)也或許是這個緣故吧,使他們久久等待在毫無結果之後,仍始終是不肯離開,甚至不肯睡下。他們怕一不留神他就走啦,雖然那荒涼偏僻的鄉間難得出現一個身影。

愛斯特拉岡兩手使勁地脱靴子,拼命地拉到直喘氣,精疲力竭啦便歇會又繼續。拉出之後便是不停的往靴子瞧瞧,倒倒靴子,再摸摸靴子……佛拉季米爾呢?他呀,也是脱帽子,抖抖帽子,看看帽子裏面,戴上又摘下……模模糊糊的重複着那簡單的毫無意義的動作。兩個無聊的人之間,講的又是一些毫無邏輯,支離破碎的話語。他們重複的囉嗦着自我的疼痛,戈多的失約,不知所云的講着自以為很懂的《聖經》。“失名”與“失明”的困惑正在他們的頭頂慢慢籠罩,可誰又能夠説他們不是欣慰的呢?畢竟在那還未宣佈結果尚存期望之前,他們是還沒看到虛無的跡象的。他們依舊是滿心期望的……

在等待解救人生痛苦的期望到來之前,異常是苦苦等待多時仍不見任何象徵着期望就要出現時,人們總是盼着發生點什麼事。或許那樣便能夠給迷茫的靈魂,在“失名”與“失明”之際,減輕一些痛苦和沉悶吧!

單調的沉悶,被一聲恐怖的喊聲打斷……不遠處,最終出現了人的身影。一根可長可短可鬆可緊的線的兩端,牽着兩個互相依附的人,一位主人和一個奴僕。波卓和幸運兒就這樣成為了兩個主人公單調生活中的點綴,使本就不可能平滑的生命線略顯了必然的波折弧度!波卓,一個高貴的充滿智慧的上層社會之人,他能夠主宰着他人的生死權,他擁有令人羨慕的權力和金錢……幸運兒,他卻是一個卑微的只為承受苦難而將臨的低層賤民,他毫無自由可言,他的一切都由另外一個人的話支配着……可同處一世界不一樣處境的他們也同樣的陷入了與主人公一般摸樣的迷茫之中,波卓對一切都感覺是那樣的無聊至極,幸運兒對一切也都是感到是理所當然。命運的安排,一個承受着光明中的“無名”之無奈,一個承受着黑暗中的“無明”之痛苦,彼此的渾渾噩噩,不知所措。在最終的退場之時,我們清晰的看到迷茫者困苦的命運(波卓和幸運兒都沒有得到掙脱卻陷入了更加悲慘的境地)。而恰恰是這一小小的插曲,不就是給兩位主人公的未來命運作了一個最佳的詮釋和補充嗎?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是“無名”與“無明”的結合體“找不到自我,也找不到光明”。而在這我想説波卓便是那結合體中“無名”的另一層面的反應,而幸運兒恰如其當的充當着“無明”的身份。主人公的“二合一”,配角的“一分二”,但都是迷茫中的“失名”與“失明”的精神寄託,都是介於“存在”與“虛無”之間困惑的符號。

空蕩的存在的期望,把戲劇中的人物膨脹得像孤魂野鬼一般。淒涼的鄉間小路上,孤獨與無聊相和,高高低低,濃濃淡淡,沒有音符。鋪天蓋地的愁悶的空氣中若隱若現地充斥兩個字“虛無”,零零碎碎又密密麻麻。越是祈求,“期望”越是從主人公的生命中流逝,“失名”與“失明”的黑暗越死纏他們不放,讓那疲倦的心靈擺脱不了那沉重的負荷。

篇5:等待戈多讀後感

“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目光茫然,再次翻開這本書,一遍遍讀着這句話,直到嘴脣乾裂,腳已經站麻了,感到累了。坐在騰椅上,手中傳來杯子的餘温。午後的陽光懶懶散散,靜靜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緒在不安的空氣中越行越遠。

黃昏,寂寞的天空有飛鳥掠過,了無痕跡。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就這樣望着遠方彼此不語。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着,直到天黑離去。口中卻還念念不忘,明天,他會來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向等就能夠了麼?真是可笑,真是荒誕的無可救藥!現實世界的混亂、醜惡和可怕,使人的期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來,又在等待中逝去。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麼?‘戈多’可是是等待對象的一種象徵,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過於遙遠。可為何我們還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期望。

忽然想去小時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也是黃昏,天空的顏色卻是異樣的完美。那裏種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陽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讓人想要落淚。我們一向等一向等。天漸漸黑了,四周安靜得可怕。於是,我們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輕輕歌唱。企圖打破這黑夜來臨前的恐懼。其實我一向都很懷念那時的我們,兩個女孩,在空曠的田野上執著的等待,她們的頭頂是金燦燦的葵花。一向到最終,我們也沒等到爸爸。我不明白當初自我為何會在等待中唱起歌兒,因為我一向都害怕長時間的等待。只是姐姐説,向日葵總是朝着太陽在轉,大概我是在那時鼓起了勇氣。於是,習慣了等待。

這真的很像在樹下長時間等待着的老人們,他們的臉上是經歷時間所留下的滄桑。而我們,只是單純的等待着,等待着所愛者的歸來。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日思夜想,而當自我最終踏上了回家的那輛公車,等待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車窗外的景色不斷更改着,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剎那的感動,有淚溢出。第一次,在等待中看到了期望。只是,有些時候,有些人在等待的最終只剩下麻木和絕望。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着兩個老流浪漢,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然而,‘戈多’遲遲不來,反倒等來了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莫非現實的世界真的如此殘酷,覺得黑夜還不夠黑暗,於是又狠狠潑上一桶冰水,澆滅那散發着温暖與光明的火焰。

其實,我是很不瞭解的。為什麼寧願毫無結果的去等一個毫不知情的人,而不主動去尋找所謂的‘戈多’?有人説,人對自我生存的世界和對自我的命運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態。可是,一味盲目的被動等待,人是否會一向幸福?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以為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等呀,等呀,等。雖然,報信的小男孩會給等的人帶來幸福,但消極的等待比不上進取的尋找。在尋找中等待,歡樂的等待,等待的過程會變得幸福。

起身,打開窗户,外面的世界鳥語花香。音樂響起的時候,空氣竟也變得暖洋洋。只要記得,以往,我們頭頂着葵花唱歌。

篇6:等待戈多讀後感

剛剛學習完《等待戈多》,這個劇幕裏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沒有鮮明人物個性,有的只是空曠的舞台和兩個滿嘴瘋言瘋語的流浪漢,等待着一個永遠也不會到來的戈多,一個虛無飄渺的期望。習慣了傳統劇幕的我,《等待戈多》無疑打破了我長期以來對劇本的觀念,讓我感受了另一種劇幕形式的衝擊。

初讀《等待戈多》時,我腦袋中一片迷茫,完全不明白劇幕中的兩個人到底在幹什麼,唯一明白的是他們在等一個叫“戈多”的人。他們的對話毫無邏輯,動作無聊,一向在重複着説着什麼。偶爾冒出的至理名言,讓人感到異常突兀。總之,這的確無法吸引我的閲讀興趣。

然而,當《等待戈多》被解釋時,我開始明白它的主題和核心是等待期望,是一出表現人類永恆的在無望中尋找期望的現代杯具。“戈多”作為一個代名詞,始終是一個朦朧虛無的幻影一個夢魘中的海市蜃樓。該劇深刻揭示了人類生活在荒誕世界中無所適從的尷尬處境,揭示了西方現代人痛苦、焦慮而又悲觀、絕望的畸形心態,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期望是存在的,可是等待期望的實現是不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滅。

社會環境影響着人,人的個性也在必須程度上反映了社會背景。人在備受壓迫、悲慟和絕望時,總是會幻想一些永遠都不能實現的夢想,漸漸的,人便深陷其中,老是在等待,對現實的一切都變得麻木。

以往看過魯迅的一篇文章,叫《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在遭人唾罵、鄙視的時候,盡然全然不在意,甚至在被人打斷手腳時,也都是一副不在乎的樣貌,可見他早已把人的尊嚴“置之度外”了。這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使人們變得愚昧、無知。

是的,當我再次品讀《等待戈多》時,我突然瞭解到了貝克特寫着劇幕的理由,當一個社會黑暗壓抑,人性的光輝不再顯著,精神的狀態自然會出現緒亂不穩,貝克特經過兩個瘋癲的流浪漢寫出了那個時代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苦與心理的恐慌,難怪這部劇會在那個時代大受歡迎,這因為它表達了當時人民的心理,它才會備受追崇。人們在它的荒誕下,得到了釋放。

看着《等待戈多》瞭解了它的故事背景讓我想起了一部震撼了我的心的電影。《潘神的迷宮》一個黑色的童話,一個在二戰時,發生在墨西哥的故事,純真善良的小女孩與惡毒殘忍的繼父構成鮮明的比較,最終小女孩死在了繼父的手上,在她的童話裏重生。我永遠無法忘記她最終一絲笑容,那時一種解脱,釋懷的笑。是怎樣的一個社會環境,才會讓一個僅有12歲的女孩壓抑痛苦,我無法體會,因為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我很慶幸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很慶幸我有一個家。然而就算在這樣一個社會,人們還是發生了變化。真誠相待換來爾疑我詐,很多人為了物質金錢,不惜出賣親情,感情,友情,換取短暫的歡樂。多慶幸我沒長大,能夠與朋友呼吸藍天下的空氣,自由嬉戲,互相學習。此刻的我們是最真的。

同樣,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無私地奉獻着自我的生命,去幫忙一些他們從來都不認識的人,就像叢飛。他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用自我僅有的演出費資助了深圳、貴州、湖南、山東、雲南、四川等地140多名家境困難的大中國小生及殘疾人。在患病期間仍然不忘公益活動,在生前立下遺囑捐獻出自我的眼角膜,使三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他還答應把自我摯愛的鋼琴贈給蓮花北村社區康復站的殘疾人。這是一位大愛的英雄,他用自我最真誠的心把愛和這個貧乏的世界融在了一齊,把人性的光輝發揮到了最高點。他的精神就像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雖然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常青樹永遠常青,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都不會被忘記,相反的,只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不可被磨滅的。不知你是否記得八年級學的《老王》(詳細請見八年級—上冊—第九課),裏面講述的是我和老王之間發生的一些令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成為我揮之不去的記憶。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人重視,卻有着一顆金子的心。老王是個老實人,不僅僅願意為我們家順帶冰塊,還只收一半的車費,他送的冰比前任的都大,但冰價相同。生活很拮据,卻從來沒在我面前抱怨,以至於之後病了,也沒向我借什麼,直到死去的前一天還不忘給我送來一大包雞蛋和香油。而文章中的我,對老王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街上的人都應為老王一隻眼是田螺眼而不願意做他的三輪車,而心地善良的我則經常光顧老王,老王生病的那段期間不能騎三輪車,我反而還不敢坐三輪車,就得別人騎得不安全。之後老王去世了,因為沒能見他一面而為此感到十分懊悔。我與老王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卻為此互相關心,他們的感情就像父女之間那樣的真摯,那樣的闊達,彼此的對彼此的關愛完全出於對對方的信任。

我們都處在一片藍天之下,人性是社會的期望,是人與人之間所構築的橋樑每一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的一舉一動均體現着社會的發展和提高,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社會裏面的人永遠都充滿着歡樂和愛,相反的,那就是黑暗痛苦的地獄。人性的難得可貴的,每當我們看到叢飛這樣偉大博愛崇高的精神時,想到的不只是對他產生敬佩之情,更多的會鼓舞自我去為這個世界服務,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財富,讓我們攜手,發揮人性的光輝,更好地造福人類,為這個世界奏出一首美妙的樂曲。

篇7:等待戈多讀後感

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他們的目光不在戈多到來的方向,他們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過去,期望在半途遇上戈多獲得夢想裏的救贖,孩子捎來的消息之於他們是繼續的支撐,因為沒有絕望的理由,只好漫無邊際地等下去。

戈多是誰,是無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運,抑或僅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個劇本里,沒有一個人能説出他究竟是誰,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把波卓誤認成了戈多,當問起戈多究竟是什麼人時他們給出的卻是這樣的回答,“能夠説是一個相識的人”,“哪裏説得上,我們簡直不認識他”,“就是見了面也不認得”。可對於這麼一個模糊的人,人們還是寧願義無反顧地等待下去,人類正是在這種盲目的憧憬中耗盡了生命。與其説戈多是個人,不如説是一種虛無不可見的期望,或者一個又一個讓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於戈多這個人物,而在於“等待”。等待只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生存的狀態,難怪劇中説“咱們老是想出辦法證明自我還存在”,等待就是那證明的途徑。“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爾的話裏透露着濃重的杯具色彩,彷彿一個人從降生便進入等待的反覆裏,之所以在等待裏苦死,那正因為所謂的期望根本不會到來,這期望又是什麼,我認為那是一種對“被救贖”的強烈渴盼,劇中主人公始終堅持“戈多來了我們就得救了”。他們説到“把每個人都釘上他的小十字架”,那麼每個人都在等待着救贖,然而當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對這波卓興高采烈嚷着“救兵最之後啦!”的時候,波卓竟開口對他們大呼救命。誰都不得救,全劇充滿了宿命的影子。“難道我們沒給繫住?”“拴在誰身上?”“拴在你等的那個人身上”,他們認為自我該被捆綁在命運上,也許事實就是這樣,人和上帝,和命運間連着一根無形的線,人被它所牽引,始終逃離不開,對線另一頭的世界卻不得知更不得見。

個人認為弗拉基爾米和愛斯特拉岡正是世界上人類的代表,他們沒有個性,沒有性別,彼此相愛卻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一切人類具有的品格他們都具有,都在他們身上以這樣或者那樣的形態展現出來。當然,從劇本里不難看出,弗拉季米爾較之愛斯特拉岡,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靜理性寬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許的自以為是,而愛斯特拉岡則顯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惡毒和神經質,所以猜測作者是否讓他們承擔着詮釋男人女人特徵的作用。兩人曾有過一段對人性的討論,“天生的脾氣”,“掙扎沒有用”,“本性難移”“毫無辦法”,説出了對靈魂,對人性弱點的無可奈何。人註定無法克服自身的弱點,於是寄期望於被救贖。無法被救贖,便只能透過無望的期待發出對悲慘命運的反抗。

波卓的出現一向是讓我最生疑問的,他一出場就被誤認作戈多,連名字讀音都與他相似,於是讓我不禁猜測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個戈多,在不一樣的時空裏,無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萬個自我靠近人類,他沾染了人類一切的病態,他狂躁,麻木,癲癲狂狂,喜怒無常,他對幸運兒頤指氣盛,而他又讓兩個流浪漢莫名地恐懼,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裏,他的神祕和高貴通通地消失,連流浪漢也能夠對他任意蹂躪。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運兒,隨之失掉了所有能夠依仗的東西,他和流浪漢再沒有區別,或者他顯得更落魄些。原先所謂的那個上帝,和凡人的距離並不遠。

至於幸運兒,實在像個陷入“羅網”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本事的人,也是唯一不懼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嚨,然而這個唯一終究失去了帽子,隨之失去了嗓音,隨之失去了生命,最終一個會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説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而人類總是不屑於去思考的,幸運兒的思考無法被理解是註定了的。

兩幕戲時間地點結構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結尾都又回到開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對第一幕的反覆又是對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們喪失了記憶,失去了寶貴的依靠,戈多又一次失了約,一切像個騙局。生命在幻滅,生活在無休止地循環。等待是太過漫長的絕望,漫長得讓人無力感覺。夢想的沮喪,命運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無所不在的死亡就這樣把人拖進了不可理喻的漩渦。時間的無限延伸,等待的永無盡頭。

全劇沒有情節,沒有矛盾衝突,甚至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劇中一切事物都荒誕化,時間脱了常規於是一夜之間枯樹就長出了葉子,人與外部的客觀世界處於一種無法感知的隔絕狀態,給人以一種不能抗拒的壓迫感。他們不認識這個世界,又説道“瞧這個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離開過它!”,世界對他們而言僅僅是個蒼白的印象。另外人與人之間亦處於一種無法分開又相互隔膜的狀態,兩個流浪漢想分手又無法分開,波卓想離開又邁不動步子。荒誕之中,反映出得卻是如此深刻的狀態。

人在生活裏謎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我從何而來,也不知自我向何處去。人無從預測自我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我的精神家園。那個如上帝般凌駕於苦難之上的戈多永遠不會到來,可他又一向存在着,這樣的存在對他的到來不斷預示着,於是人們只好不可救藥卻又無能為力地繼續等下去。

篇8: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這是多麼具有誘惑力的字眼,但在閲讀之前內心遲遲不明白“戈多”到底是什麼?(其實,此刻我也不明白“戈多”具體代表着什麼,只是模糊的認為那是一種生存狀態,是無休止的等待不明白等待何物的等待)當我懷着N個“?”讀完這個劇本後,我感到沉悶、寂寥、無奈、彷徨。等待是亢奮的、感性的、思想的,在等待中,我們無疑是堅定的。我們要用心中的信仰,來實現一個艱辛的過程,秉持着前人的旗幟,走出一條屬於我們的道路!

在兩個流浪漢無助的等待和無聊的對話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前所未有的無聊,雖然這孤寂與無聊出自戲劇本身,可同時又與我們心中不可鳴狀的情感相撞擊。

在此其間我們尋找着思想和情感的支點,期望從牢籠中衝破出去,也許會遍體鱗傷,但只要是一息尚存,我們就會頑強地站起來,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願望而努力,並且讓我體味到人生中的甘與苦。

篇9: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長了讀者和觀者對“等待”這一抽象事物的感覺,這種“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實地存在於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卻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自身與生活本身。

“沒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①,整個劇情用劇中的這句台詞來概括再恰當可是。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至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大凡經典,必有其典經之處。也僅有經典才能被人反覆剖析並不斷解讀卻始終不會過期。某種程度上看,經典之為經典更在乎其中藴含着某種普遍而恆久的價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貫穿於人類禮貌的整個進程。那麼,回到《等待戈多》,它的價值批判和人文反思體此刻哪裏呢?換句話説,它憑藉什麼而立於經典之林呢?

時間無法減淡這部作品的價值,相反,時間增加了它的價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當人們説出這個詞並用它指代一個具體事件的時候,好像並不能到達完全意義上的出離時間。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這一點上對傳統的“等待”給與了批判並提出了挑戰。在那裏,我想對“等待”做一個個人的理解和區分。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內,正是時間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等待;也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外,這種出離並非絕對超脱我們所在的時空之緯,它依然在我們所在的時空之內發生,卻早已抵達另一個終極意義。是的,我想説《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質的困惑,因而它也越發能凸顯出我們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虛單調,機械壓抑,仍然不願意也不能夠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滿了遙不可及的距離。有一些距離是本質上的距離,與時間與空間都無多大關聯。

當下,人們已不再追問“等待”誰,為何而“等待”之類形而上的問題,但這一點都不影響“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個不會離開任何人的問題。因而,《等待戈多》在當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價值。我們需要重新解讀它,因為解讀它的同時也是在解讀我們的生活狀態,這種解讀在我看來依然十分的必須,因為它靠近一種本質。我甚至覺得,各家試圖找出“戈多”的真實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誕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贊同許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並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們的工作,因為勞動本身是美的,是應當被尊重的。我這樣説並不能完全支撐我的觀點,如果説有一種“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是出離時間的,那麼我卻要在時間之內去解讀它,去靠近它。我並未出離時間,這又讓我覺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為荒誕派戲劇經典之作的厲害之處,它讓我的解讀也變得荒誕。它已經能夠做到不在一個時空之緯度裏討論“等待”,比如説,相對貝克特寫這部作品的時間和他當時所處的空間來説,我此刻所在的時間和空間是否能夠看作是另一個時間和另一個空間呢?我想是能夠的。如此,貝克特不僅僅將他對“等待”的理解寫進了《等待戈多》,並且也將它貫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個生命中去,這才是他真正厲害的地方。

至於上帝是死是活,至於“戈多”是否隱喻上帝,在我看來都只會阻礙我們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終覺得貝克特在經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我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他將它荒誕化了,只是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為得就是讓人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貌。若非如此,我們所能感覺到的“等待”永遠是疲軟無力的,我們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遠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可能引發我們去思考。善於思考的人就是這樣,他好像走在一條在旁人看來很遠的路上,可他自我卻樂此不疲。因為在靠近本質的過程中是沒有捷徑可取的,也因為僅有他感覺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質的東西,這是旁人感覺不到的(旁人更重視的是道路的遠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質的東西)。

文將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話》,以及其中寫到的那個永不停歇地推着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不來的戈多”和“永遠推不到山頂的石頭”,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動的時間和瞬息萬變的空間,在人類禮貌的整個進程中,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那裏的“上帝”代表一種至高的存在)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是沒有開始與終結的,是無限的。大概人們在這條路上還要走很久,因為這是一條極其古老的道路。

無望的是結果,期望的是過程,正如魯迅所説“絕望之為虛妄,正與期望相同”。而我們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無望與期望之間——繼續等待,但我堅信這種等待能夠不是消極的等待,這個等待的過程也能夠無比豐富。在文章的結尾,我想説,我們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等待。我想這是《等待戈多》給我的最大啟發,我欣然理解。

篇10:等待戈多讀後感

讀過這本書後,我的感覺僅有兩個字——荒誕。有些難,不宜讀懂。人們能夠認為,它展示了一個沒有時間、循環往復的世界,或者意在説明“在人類存在中並不真的發生過什麼”,再或者,它展示的是當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後的荒誕世界中的尷尬處境。這些都對。連貝克特也不能説明其身份的那個“戈多”,已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這部戲以某種非實在性:它肯定不是在展示情節,更像在演繹一個或者一羣走向理念——這理念是什麼,大家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戈多。

靴子、帽子、繩子、鞭子的無理性的組合,讓這本書擁有了另一種魅力。“期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這句在高中課本中的名句,似乎有一種深於表層的含義。

密閉的空間,思想是幻象,荒誕才是真實。也許,沒有了等待,人生真的就沒有了意義……

篇11:等待戈多讀後感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長了讀者和觀者對“等待”這一抽象事物的感覺,這種“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實地存在於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卻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自身與生活本身。

“沒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①,整個劇情用劇中的這句台詞來概括再恰當可是。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至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大凡經典,必有其典經之處。也僅有經典才能被人反覆剖析並不斷解讀卻始終不會過期。某種程度上看,經典之為經典更在乎其中藴含着某種普遍而恆久的價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貫穿於人類禮貌的整個進程。那麼,回到《等待戈多》,它的價值批判和人文反思體此刻哪裏呢?換句話説,它憑藉什麼而立於經典之林呢?

時間無法減淡這部作品的價值,相反,時間增加了它的價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當人們説出這個詞並用它指代一個具體事件的時候,好像並不能到達完全意義上的出離時間。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這一點上對傳統的“等待”給與了批判並提出了挑戰。在那裏,我想對“等待”做一個個人的理解和區分。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內,正是時間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等待;也有一種“等待”在時間之外,這種出離並非絕對超脱我們所在的時空之緯,它依然在我們所在的時空之內發生,卻早已抵達另一個終極意義。是的,我想説《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質的困惑,因而它也越發能凸顯出我們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虛單調,機械壓抑,仍然不願意也不能夠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滿了遙不可及的距離。有一些距離是本質上的距離,與時間與空間都無多大關聯。

當下,人們已不再追問“等待”誰,為何而“等待”之類形而上的問題,但這一點都不影響“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個不會離開任何人的問題。因而,《等待戈多》在當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價值。我們需要重新解讀它,因為解讀它的同時也是在解讀我們的生活狀態,這種解讀在我看來依然十分的必須,因為它靠近一種本質。我甚至覺得,各家試圖找出“戈多”的真實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誕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贊同許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並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們的工作,因為勞動本身是美的,是應當被尊重的。我這樣説並不能完全支撐我的觀點,如果説有一種“等待”是終極意義上的,是出離時間的,那麼我卻要在時間之內去解讀它,去靠近它。我並未出離時間,這又讓我覺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為荒誕派戲劇經典之作的厲害之處,它讓我的解讀也變得荒誕。它已經能夠做到不在一個時空之緯度裏討論“等待”,比如説,相對貝克特寫這部作品的時間和他當時所處的空間來説,我此刻所在的時間和空間是否能夠看作是另一個時間和另一個空間呢?我想是能夠的。如此,貝克特不僅僅將他對“等待”的理解寫進了《等待戈多》,並且也將它貫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個生命中去,這才是他真正厲害的地方。

至於上帝是死是活,至於“戈多”是否隱喻上帝,在我看來都只會阻礙我們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終覺得貝克特在經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我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他將它荒誕化了,只是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為得就是讓人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貌。若非如此,我們所能感覺到的“等待”永遠是疲軟無力的,我們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遠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可能引發我們去思考。善於思考的人就是這樣,他好像走在一條在旁人看來很遠的路上,可他自我卻樂此不疲。因為在靠近本質的過程中是沒有捷徑可取的,也因為僅有他感覺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質的東西,這是旁人感覺不到的(旁人更重視的是道路的遠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質的東西)。

文將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話》,以及其中寫到的那個永不停歇地推着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不來的戈多”和“永遠推不到山頂的石頭”,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動的時間和瞬息萬變的空間,在人類禮貌的整個進程中,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那裏的“上帝”代表一種至高的存在)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是沒有開始與終結的,是無限的。大概人們在這條路上還要走很久,因為這是一條極其古老的道路。

無望的是結果,期望的是過程,正如魯迅所説“絕望之為虛妄,正與期望相同”。而我們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無望與期望之間——繼續等待,但我堅信這種等待能夠不是消極的等待,這個等待的過程也能夠無比豐富。在文章的結尾,我想説,我們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等待。我想這是《等待戈多》給我的最大啟發,我欣然理解。

篇12:等待戈多讀後感

沒有什麼事發生,沒有人來,沒有人去,真可怕。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讀完了這本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這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閉上眼,腦中一片混亂。整個劇情用上頭那句話來概括再恰當可是,就是這樣一部看似重複和無聊之極的戲劇,卻是貝克特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貝克特經過他的方式向人們呈現人們自我親身經歷着的生活狀態本身,只是將它荒誕化了,他將這荒誕的感覺拉長了也縮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復又粘貼起來,讓我們看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樣貌。

弗拉基米爾和埃斯特拉岡,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樹下,兩個老人呆呆的坐着,偶爾傳來毫無意義的對白,卻仍是等待着,沒有思緒的等待,明白天黑離去,口中還念念不忘,明天,戈多會來的。

戈多是誰呢?有人説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説戈多代表着期望,也有人説戈多是你夢想卻得不到的東西。不論戈多是什麼,戈多真的會來麼?兩個老流浪漢只要一向等就能夠了麼?

戲劇結尾的時候

埃斯特拉岡説:“嗯,咱們走不走?”

弗拉基米爾説:“好,咱們走吧。”

他們坐着不動。

我清楚的記得,戲劇中,他們有好幾次説他們要走了,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等待戈多,永遠僅有等待,等來的是一個奴隸主和他的奴隸,等來的是戈多説明天再來的通知。其實他們都明白也許明天戈多也不會來,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們所剩無多的生命。就好像我們重複着日復一日的工作,單調着日復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兩個流浪漢一樣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麼。

戈多也許就是我們的夢想,人們期盼着自我的夢想,卻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稜角,只是等待着夢想能夠來到我們面前。我想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必須是充滿活力,我會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擁抱幸福的明天。

與君共勉!

篇13:等待戈多讀後感

讀完了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覺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場漫無目的的等待,我們到底在等待着什麼?感覺很茫然……

劇中的情景在腦海中不斷重複,兩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坐在樹下苦苦等待,雖然等待是令人煩躁和苦惱的,但他們依然執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期望,今日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為止。同時,小男孩帶來的消息,也堅定了他們等待的信心,因為他們堅信明天還有期望會等來戈多。我不明白兩個流浪漢為什麼要一向等待戈多,並且只要一向等待就真的會等到嗎?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問,覺得那隻可是是他們自我安慰的方式,現實往往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戈多隻可是是一個象徵,也許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們還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無、似曾相識而又不見其面的期望。

有人説,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認為這句話是有必須道理的,因為能去等待,至少説明還存在着期望,如果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是連僅僅一點點的期望都沒有了。所以,等待也會給我們帶來完美的期望,無論結果怎樣,至少我們以往幸福過,幸福真的很完美。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學校等待父母來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學們一張張天真的臉龐,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也許那時的我不懂得這就是等待,只是在見到他們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們的懷抱,這就是等待的甜蜜。漸漸的我長大了,明白了原先父母也一樣是在等待,他們等待我回家的心境也是幸福的,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現象,自然中滲透着等待的幸福。這不禁讓我想到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情景,雖然他們不明白結果會怎樣,可是他們依然堅定的去等待着不願放棄。我不明白他們等待的意義是什麼,也許他們也不明白自我等待的意義,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也許僅有等待才是他們的期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預見明天會怎樣,但我們依然都抱有幸福的期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我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必須是最美麗繽紛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等待戈多》讀完了,然而我還是沒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時誰,這個人真的存在嗎?雖然他沒有出現,但他卻像一根線一樣牽引着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許這就是荒誕意義的所在吧!而流浪漢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華了文章的杯具意義,現實世界的醜惡、混亂和可怕,使他們的期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荒誕的。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主動尋找"戈多"呢?也許人們對自我的命運和自我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僅有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可是,如果一向這樣盲目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能夠等到幸福或者一向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我們是歡樂的,在歡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樣,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歡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增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木不仁。

篇14:等待戈多讀後感

偶然間,在八卦看到經年前感動過自我的那篇《記那對住在我隔壁儲藏室的大學剛畢業的小夫妻》,鼓起勇氣想重新再看一遍,無奈看了一半,便難過的難以復加,心境好沉重,眼淚都要出來了。

讀書時,看這個故事,想自我若是淪落到此,是否會似文中那對夫妻一樣的堅強樂觀地笑對人生,在工作還未有着落時,很害怕自我的將來一片渺茫。廣州我去過,我記得那夜自我在天河公園對面馬路上的徘徊,二面被刷的沮喪讓我一下子老了好多歲。我心裏一向都是做好畢業後從社會底層做起的準備的,緣於我的家世雖然清白,卻也並不是什麼大權大貴之家,我的父母並沒有安排我進我家鄉任何一家單位的本事,我不想他們把辛辛苦苦積攢一生的積蓄都消耗在那些噬血的當權者身上,所以早在本科畢業時我就明確告知家中我鐵定不回故里,我想憑着自我,只要有單位能正正經經的錄用我,哪怕會客死異鄉,再艱難我也有活下去的理由。

此刻説這些,也許有人會以為我是矯情,似乎我的人生之路是如此風順,但我確是體味過臨畢業前那段茫然的痛苦的,我是生源擴招的第二屆,“畢業就等於失業”在我大學二年級時就成為系主任開年級大會時每次的必談,有時候覺得生活真是殘酷,19歲,多麼完美的年齡,就被灌輸如此絕望的理念。那時候的我們躺在宿舍的牀上,討論着25歲的我們必須是意氣風發的,有一個温婉的妻,而我們也該事業小成。

如今,我25了,年少時遙想25歲,該是個多麼成熟的年紀,卻發現自我依然害怕長大。在這個城市裏漂浮,不明白還要漂多久,也不明白哪裏是終點。眼睜睜的看着房價一天天攀升卻無能為力,這次回老家在家鄉那個小城的馬路上,看到川流而過的人羣,忽然羨慕起他們來,能夠過稱心如意的生活。而我,在這個所謂的霓虹都市裏,在這個看一張電影票80元,在飯店吃頓最普通的飯120元,出租車10元起步價、晚上11點以後漲成13元……的都市裏細心翼翼的吝嗇生活,又好到哪裏去?

有時候覺得世事就是弄人,老子想回家,但卻無人理解,願意接收的單位領導無一不貪婪。最終陰差陽錯的來到這千里之外的北國,八號回來那天恰是凌晨,我看到空無一人的馬路上,清潔工人在清掃落葉,向她們問路,很熱心的指路,那份熱忱讓我很温暖,其實有很多人都在城市的底層生活着,無奈着,卻也在奮鬥着。

想起那幕著名的話劇《等待戈多》,我忽然覺到了一點幸福。雖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想明天不就像那個傳説中的戈多,在被我無限的等待嗎?無論它是否會到來,可是——期望在明天。

篇15:等待戈多讀後感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明白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趣味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述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趣味的動作來打發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並不被人所理解。但之後,人們慢慢領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向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明白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於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明白,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只是坐着靜靜等待而不去進取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毛遂自薦”的故事是老調重彈。它之所以能得以流傳千古,必有其予以世人某種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毛遂不僅僅是一個有膽識、有才華的人,他還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勇於進取的人。試想,如果毛遂只是一昧消極地等待,而不去進取地推薦自我,縱然他滿腹才華,也不會得到平原君的重用,哪能為國家出力?哪還會有“毛遂自薦”的美名流芳百世?

再者,如果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稍做等待,必將以篡君謀權之罪而被誅殺;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門前稍做等待,恐怕“貞觀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鏡花……做事並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無謂的盲目的等待卻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態度,不免會讓人錯失良機,導致失敗。

説到那裏,如果你正為自我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而懊惱,請不要等待,立刻拿起書本,奮發苦讀,因為青春經不起等待;如果你為自我即將畢業卻無從就業而茫然,請不要等待,立刻帶上簡歷,整裝出發,因為年輕經得起失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朋友們,你我如果是那靜卧馬廄的千里馬,與其等待伯樂的賞識,不如勇敢地馳騁賽馬場,讓人們驚歎你的英姿,讓自我勇敢地對伯樂説:“伯樂,我們無需等待!”

【小編簡評】

等待戈多讀後感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等待戈多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文章簡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