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裏的風景—遠離主體性神話

《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

教室裏的風景—遠離主體性神話

教室裏的風景—遠離主體性神話

以往工作崗位沒有在國小時,總是聽身邊的國小老師朋友常常“控訴”這羣吵吵鬧鬧的孩子們,教室裏的特徵是“鬧哄哄”,搶着發言,這兩年的工作也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而奇怪的是,同樣一羣孩子,到了國中、高中時,卻變得“靜悄悄”,拒絕發言,《靜悄悄的革命》的作者佐藤學先生也發現了日本的教室也存在這一現象。佐藤學先生把這一現象歸結於主體性“神話”。

《國家課程標準》關於“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部分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生的主體性研究和實踐也在全國各地的課堂上開花結果,強調學生“自己解決”,“自己決定”、“自我實現”等,但是作為一線教師,有時候感覺這樣的學生主體性是不是太過於理想化,有時候聽優秀的公開課,看到別人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如火如荼,如此成功,總會在心中懷疑自己,到底是我的水平無法給學生起到一個好的引導作用,還是我的孩子們跟其他人的有差距?佐藤學先生在此書中給出了答案,他認為,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構成的,而我們現在的主體性學習都只針對上述四要素中的“學生”這一要素,這是一種將學生的“主體性”絕對化的傾向。學生自立、自律的學習必須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在與教材、教室中的學生以及學習環境的關係中來加以認識。

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傾聽的教室”,佐藤學先生的話讓我深感慚愧,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不管他們的回答是否是認真思考後的結果,鼓勵學生髮言的小紅花,小貼紙是每節課必備的物品,都是想把課堂塑造成每位同學踴躍發言的課堂的證據,因為在我們的心中,踴躍發言才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尤其是在公開課上,更要追求這一點。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佐藤學先生給出了“潤澤的教室”的概念,它是“主體性”神話的對立面。在“潤澤的教室”裏,教師和學生都不受“主體性”神話的束縛,大家安心地、輕鬆自如地構築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築着一種基本的信賴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即使聳聳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見來,每個人的存在也能夠得到大家自覺地尊重,得到承認。“潤澤”這個詞表示的是濕潤程度,也可以説它是表示了那種安心的、無拘無束的、輕柔滋潤肌膚的感覺。“潤澤的教室”給人的感覺是教室裏的每個人的呼吸和其節律都是那麼的柔和。

這樣的教室讀起來就讓人舒服,學生不必為無法給出小組合作的意見而感到無地自容,老師也不必為學生的暫時學不會而感到暴跳如雷,一切都是那麼的安心、滋潤,這是多少老師的憧憬。要實現這一憧憬,傾聽遠比發言更重要,在教室裏,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後,課堂的言語表現才會變得豐富起來,而不是相反,其實卻是一條捷徑。這與薛瑞萍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中探討的是一樣的,心平氣和,潤澤安心,應該從老師的耐心傾聽開始。落實到學生身上,可以採用服裝裁剪式教學,交響樂團式教學。

縱觀歷史,凡是改革定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之事,作為基礎教育中的一名教師,深處教育改革中的一員,應該按照佐藤學先生提倡的“相互開放教室—改革的第一步”,加強交流與反思,提升自己,為改革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