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綜述文章

1.、什麼是文獻綜述

如何撰寫綜述文章

文獻綜述簡稱綜述,與動物實驗等科研論文不同。科研論文是作者親自對某一具體課題進行研究後所做的總結。

綜述是對某一時期內某一學科,某一專業或技術的研究成果、發展水平以及科技動態等信息資料進行蒐集、整理、選擇、提煉,並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實用文體。科技綜述的最顯著特點是述而不評,重點在“綜”。只是濃縮性地介紹己經獲得的科技成果的信息,在文章中不加上編寫者的見解和評論,作者的傾向性只能潛在地反映在對他人的觀點、材料的取捨和引用上。

如果文章中加上編寫者的觀點就變成了述評。述評的特點是“評”,即在己有成果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為讀者獻計獻策。

因此綜述的重點在“述”,只“述”不評,即只對觀點、數據、事實等作純客觀的分析和介紹,不作評價、評議。科技述評的重點在“評”,又“述”又“評”。

指作者潛在的傾向性。論文作者不應對原始文獻進行直述評説、這一點有別於述評。但這不等於作者不能有自己的觀點。作者的立場、觀點、學術水平主要體現在對原始材料的選擇和組織上,即用別人的資料和觀點來表明白己的想法。也就是説,要將自己的見解寓意其中,貫穿於內,含而不空。

2、文獻綜述的特點及作用

2.1 文獻綜述的特點

2.2 文獻綜述的作用

2.2.1 在科研中的作用有着重要作用

在科研伊始談段。綜述為科研人員提供研究課題的歷史、現狀、當前爭論的焦點及發展趨勢的情報資料,能夠幫助科研人員瞭解本領域的全面情況,從而選定有意義、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2.2.2 綜述能幫助我們有效地進行知識更新。綜述能讓我們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對某種專題的內容、意義、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等有個較完整、系統、明確的認識。

2.2.3 在檢索中的作用:綜述文後所附的參考書目可為讀者提供已確定課題的許多參考文賦,成為一種獨特的情報檢索系統。利用參考書目採用回溯檢索和循環檢索的方法,可獲得成千上萬篇文獻資料,並可滿足在檢索工具缺乏情況下的族性檢索。

2.2.4 寫作綜述不僅是積累科研資料的重要方法,也是瞭解有關專題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培養鍛鍊組織材料,正確表達思想的有效途徑。

3、綜述的類型

分類方法一:根據寫作目的和收集到的資料情況不同而不同、通常可分以下四種:

① 簡介式綜述:就是按內容特點分別綜合介紹原文獻所論述的事實、數據、論點等,一般不加評述、這種類型綜述適用於某些學術、技術問題的概要介紹,尤其適用於某些問題剛發現還尚無定論時,較宜使用這一種形式。

② 動態性綜述:就是對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的發展動態,按照其自身的發展階段,由遠及近地介紹其主要進展,一直介紹到目前的發展程度、這種類型最適宜介紹學術、技術的進展。③ 成就性綜述:就是將有關文獻彙集分類,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項目有關的各種內容從原始文獻中摘出,不管時序先後,分門別類地進行敍述、這種類型適用於介紹新方法、新技術、新論點和新成就。

④ 爭鳴性綜述:就是對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學術觀點上存在的分歧,進行分類歸納和綜合,按不同見解分別敍述。敍述中可表述作者傾向性的意見、這類綜述,寫作時要注意對所引用的原始論文的論據一定要抓住要害。

分類方法二:

(1) 專題綜述、

(2) 文獻綜述。這類綜述的目的是對一定時期內圍繞某一專題的論文加以彙集和解釋。

(3) 回顧性綜述。主要是歷史的分析某一課題的發展概況,文章的寫法可按年代順序進行組織。

(4)現狀綜述。是較常見的科技綜述類型、其主要目的是對某一發展領域的新知識、新情況迅速進行收集、整理而寫成的綜述。

4、文獻綜述的結構

文獻綜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四大部分組成。4.1 前言(引言):簡要介紹所綜述的課題,研究目的及意義。説明有關概念,規定綜述範圍,介紹本課題的基本內容:包括研究的歷史、現狀、前景和爭論焦點等,使讀者對全文有一個概括的瞭解。

4.2 正文:是綜述的主體部分,對某專業、學科在某階段的發展歷史和當前實際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關各種情況都應作詳細敍述,還要把同行對該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寫進去,進行分析研究。

3.3 結論:結論是綜述的結束語。一般包括研究的結論,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存在的分歧,有待解決的問題和發展趨勢等。3.4 參考文獻:註明作者所引用的資料,為人們核對或作進一步研究用,這些按引用順序列出。通過參考文獻,還可以看出綜述的深度和廣度。

4、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

寫作文獻綜述一般有這麼幾個步驟:選題、收集和閲讀文獻、擬寫提綱、成文和修改。

4.1 選題:這是文獻綜述寫作的關鍵環節,選題要突出一個“新”——就是選題新、資料新。綜述只有選題新、資料新才具有參考價值,才能引起讀者的閲讀興趣。一般綜述的選題都是近年來發展較快,進展較大而切合實際將要的課題。資料新是指引用的文獻以近3—5年學術性期刊的論文為主,陳舊性的資料隨時間的進展可能被新發表的資料所包含或超越、失去了被歸納綜合的意義。

一般綜述的定題有三種情況:(l)為科研作準備,所選題目是與自己科研有關的內容,即與自己的科研方向一致、因此,這種情況常先有一個初步的題目,然後廣泛查文獻再確定、( 2)反映學科的新動態,結合自己較熟悉的專業,選擇某一專題,收集最新研究文獻進行綜述,為人們提供新的知識、(3)在日積月累閲讀文獻中,感到有些問題需要整理提高,這樣在已掌握較多文獻的前提下,從中選定題目。

4.2收集和閲讀文獻:主題確定後,就要有針對性地廣泛收集文獻資料,在閲讀後,根據需要和內容,決定材料和取捨。如果平時在學習和工作中,養成收集和積累資料的習慣,在寫作時就會節省大量查閲資料的時間。

收集文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l)通過各種檢索工具,如文獻索引、文摘雜誌檢索、選擇文獻時,應由近及遠,主要應用近3-5年內的文獻,這樣才能體現出文獻綜述的新觀點、新水平。(2)從綜述性文章、專著、教課書等的參考文獻中,摘錄出有關的文獻目錄、因此,閲讀綜述性文章,不僅可以瞭解國內、外的進展情況,同時還可從文中獲得有關的參考文獻。

4.3擬寫提綱:農業文獻綜述涉及的內容多而廣,所以在寫作前應擬寫一個寫作提綱,以便將主題與材料加以安排和組織,這是寫作前的一項重要工作。這樣可以使作者的邏輯思維更加趨於完善,既有利於成文,又便於修改,使文章層次清晰,前後照應。

4.4成文和修改:擬好提綱後,明確構思,材料齊全,就可以進一步組織材料、寫成文章,同其它文章一樣,對寫好的文章草稿要進行多次修改,以期達到完美。

準備工作完成後,一般應在短期內寫出初稿,以免時間拖得太長,造成前後脱節、條理紊亂或文字不暢筆等。一旦動筆,最好一氣呵成,不必在寫作過程中過分推敲用詞,全文寫畢後應逐段認真斟酌、推敲、每次修改後最好放置二、三天後再修改一遍,直至滿意為止、必要時也可請指導教師或同行好友閲讀提意見,力求完善。

5、文獻綜述寫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6.1忌作重複綜述。綜述應從一、二次文獻中歸納綜合而成,不能在別人的綜述基礎上再作相同範圍內相同課題的綜述。

6.2 選題範圍過於寬泛

綜述雖然是綜合論述某課題的文稿,但論述範圍不能過於寬泛,否則篇幅過長,論述主題不集中。其次選題要切合實際,簡潔明瞭,能夠概括全篇主題,且能引人注意。有的作者單純追求選題的大而全,範圍過於寬廣,反而會出現選題過寬而內容過窄,文題不符的問題。

6.3 生搬硬套,對知識進行再創造能力和概括性差

綜述雖然是綜合敍述.但它絕對不是一次性文獻的疊加和堆積,必須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綜述是綜合與敍述相結合的產物,“綜”是基礎,是對前人發表的文獻收集整理、綜合的過程;“述”則是通過對材料的引用與觀點的取捨,客觀分析一次文獻、數據和觀點的過程。“綜”和“述”兩者缺一不可,只“綜”不“述”,是一種單純的資料堆砌;只“述”不 “綜”,形同“無源之水”,缺乏科學性。

6.4添枝加葉、各取所需

綜述的基本原則是忠於原文、讓事實説話。因而綜述的內容一定要具有真實性和科學性,科學是綜述寫作的生命。綜述中所引用的數據、結果、結論一定要符合科學的真實面貌,不能主觀判斷,更不能憑空想象或推測、加工。

如果僅通過閲讀或摘錄在別人綜述的基礎上作第二手綜述,則可能出現片面性、甚至以訛傳訛。還有的作者對所收集的資料原文中沒有的內容、數據、經過自己的“推理“、“加工”,寫入文中,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6.5詳略把握不夠,重點難以突出

綜述由於信息量大,綜合性強,所以在撰寫時,對一次性文獻必然涉及的範圍廣、材料多,而且結構龐大,所以如果不注意詳略得當,那麼,重點就難以突出,綜述就難以起到濃縮資料的作用。

6.6引文資料跨度太長

有的作者認為綜述資料時間越長越好,因而,收集文獻資料追求篇數多、時間長,其實,文獻資料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時間跨度越長越好,具體的限度雖然難以規定,但原則上是參考文獻的引用數目,期刊一般限定在20條以內,最多不能超過30條,時間上資料以3—5年為宜。

6.7間接和轉引文獻資料多

綜述的文獻資料必須是一次性文獻資料,而且是作者親自閲讀過的。有的作者為了省事,甚至投機取巧,寫作時直接把一次性文獻資料中的參考文獻一一列舉出來.這不僅違反了綜述參考文獻引用的基本原則,而且對讀者是極不負責的。

6.8參考文獻書寫不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