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日誌(精品多篇)

教師工作日誌(精品多篇)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一

一、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我管理的範圍是整個班級體及學科上的一些細節,需要注意的或者怎麼樣的,合我學到了很多,學生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二、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學生。

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學習的發展情況。在這個學期的家長會上也和部分學生的家長做了溝通。尊重家長、注意聯繫。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是學生的依靠。只有家裏和學校裏的工作都做到位了,那麼小孩子也就被管好了。

三、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的建設是班主任工作的左右手。每天早上安排兩名小老師上講台前領讀並監督其他學生讀書,起到督促的作用,每天早上早自修下課後有小隊長檢查每個學生每個學科的作業完成情況並彙報,特別是我們班的王顯鵝和代餘能同學須知得比較好。

本學期,通過我們班各科任老師和全班學生的努力,班級紀律穩定,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班級凝聚力強,各項日常工作井井有條,初步形成了具有良好的班風,班紀,學風的班集體。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二

作為一名有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曾經參加過各種各樣的教育培訓與學習,但是,參加系統的班主任培訓,並且還是教育部組織的、基於網絡的遠程培訓,這還是第一次。參加完開班典禮回到家裏,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網絡,按照有關要求登上了中國教師研修網,再一次詳細的瞭解了這次培訓的任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技巧。我是一個熱愛並熟悉網絡的人,我對這種先進的遠程培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個個活生生的教學案例,正是我們這些平凡的班主任曾經做過、正在做着、將要做的平凡事兒,然而,當我們每天默默無聞的埋頭做事時,可曾思考和總結過過這些瑣屑而平凡的事件背後所藴含的教育哲理?按照培訓實施方案,目前只需要瀏覽第一個模塊的8個案例,精讀一個案例,但是我已經精讀了第一個模塊的“打招呼、日計劃、遲到處理、課堂管理、課間十分鐘”五個教學案例。

學習每一個案例,都覺得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是啊,我彷彿是一個飢渴的孩子,貪婪的吮吸着來自教育專家、精彩同行的班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營養。如此方便快捷的學習方式,而且能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對於一個積極上進,渴求知識的班主任來説,是多麼難得和值得珍惜的學習機會!當我學習“忙《本站·》要忙到點子上”這一主題的時候,很有感觸,覺得自己很多時候,就跟案例中的張老師一樣,陷於忙亂而瑣屑的事務性工作中,忙忙碌碌不説,效果還不理想。也曾經多次像張老師一樣發出過“班主任真累啊,真是不想幹了”這樣的感慨。經過同行的分析、專家的點評、自己的思考,我深深地感覺到,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講究策略和方法,把握工作的主旋律,有條不紊的做好以每一件事情,真正做到雜而不亂。正像專題二“日計劃”案例總結中所述:在學校裏,“樣樣工作通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繁忙人所共知。

做班主任,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地提高自身的素養,不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善於按班主任工作規律辦事,工作效益不良的困境是難以擺脱的。我將抓住這次難得學習機會,進一步認真學習、積極思考、不斷總結,努力將學到的先進理論和經驗運用到日常工作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們共同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三

N同學既黑又瘦,成績不好,讀書也不太認真,讓一開始的我對他有些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的感覺。

母親改嫁後他隨繼父家一起生活,開始我以為繼父對他不好,才導致這孩子生活上得不到保障,繼而出現情緒上的不良反應,才導致他現在萎靡的狀態。通過家訪,我得知事實並非如此,繼父甚至比他母親還要關心他,並沒有出現另眼相待,更沒有可怕到對他不管不顧。通過後來的接觸,我發現他對繼父也沒有敵視的態度,也從來沒有埋怨過他的媽媽,該交的費用從來不拖欠,穿的也比較齊整、乾淨,也沒有自卑心理,只是行為有點神神祕祕。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這孩子特別喜歡吃方便麪,課間零食總是啃方便麪吃多一些,桌肚裏經常有吃剩下的方便麪包裝和隨袋贈送的小禮物,問他是不是飯沒有吃飽?他又説不是,對他説多吃方便麪對身體不好,他也總是口上答應不吃,但隨後又忍不住吃起來。同時我也發現,教室裏吃方便麪的孩子還是比較多的。經詢問學生,有的孩子説食堂飯菜不好吃,有的説怕排隊買飯,有的説排到後來菜都冷掉了不想吃,也有説食堂飯菜比較貴,這些都是孩子們“冠冕堂皇”的理由;隨着我調查的不斷深入,我發現除以上可能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出在孩子們身上。我發現凡是課間啃吃方便麪的同學,基本上成績都不是很好,其次生活上都比較懶散,甚至有兩次因起牀太晚其中有幾個孩子被關在宿舍等班主任去領回教室的情況。當然,被關在宿舍的孩子早飯肯定沒得吃,出於飢餓買方便食品吃也在情理之中了。調查還發現,有些方便麪袋內總會有贈送的小卡片,這對於喜歡獵奇的中學生來説,集齊全套卡片是他們非常熱衷和感興趣的事情,同時我還發現課間有些學生在相互交換卡片,聚集在一起玩卡片。

N同學也是經常吃方便麪學生中的一員,而且是吃的最多、收集卡片最多、最全的。據同宿舍的學生反映,N同學每天睡前的習慣是欣賞一遍收集的卡片。

吃方便麪,收集卡片,欣賞卡片,早上起不來,早飯吃不到,再去買方便麪,又可以收集卡片;課間吃方便麪,午飯時不感到飢餓,所以午飯不吃也行,午飯沒吃下午兩三點又感到飢餓,再去買方便麪,到吃晚飯時又不太想吃,晚自習餓了再啃吃方便麪……這些線索串聯起來,構成了有些學生這種不良行為的“死循環”。

針對N同學的行為和班級這種現狀,我採取瞭如下措施:一、早上6點必須起牀,同宿舍的同學相互提醒,舍長帶頭一起去食堂吃早飯,每天早飯必須吃飽。二、教室中一律不得吃零食(有點殘酷,但必須狠心),尤其是課間不得啃食方便麪,特殊情況須徵得班主任允許才可以。三、收繳卡片,暫時由班主任代為保管。

我收到N同學500多張卡片,看着花花綠綠的卡片,聯想他睡前全部翻一遍得花多少時間呀,而且配齊所有的套數又得消耗多少精力,吃掉多少方便麪,三頓主食的營養供應得不到保證,難怪這孩子會如此羸弱。

一階段後,N同學明顯健康起來,面色泛光,行為正常,成績很快由年級倒數一躍位居中游水平。

班主任的工作日記 篇四

今天一大早,校長説我們班的清潔區很髒,我立刻火冒三丈。班級的衞生現在好轉了,清潔區又出問題,我氣憤,都大半個學期了,學生怎麼還沒上軌道了呢,以前的學生開學半個月基本就能跟我配合默契了,怎麼今年的學生就這個樣子的呢?我很想發火,但最終還是控制住了自己,如無其事地説:“沒關係,知道同學們累,胡老師就不麻煩大家了,今天的清潔區我來整理,待會跑操的時候,我請數學老師帶大家去。”説完我就走出了教室。跑操時間到了,我拿着垃圾袋和大掃把獨自去了清潔區。那幾個清潔區的值日生也跟着來到了清潔區,除此之外,還有班長,中隊長和另一名女生。但看到他們,我還是有點生氣的,我拒絕了他們的加入。打掃工作一直持續到跑操結束。這時候,我發現我們班的大部隊浩浩蕩蕩地但很有秩序地朝清潔區走來,在隊伍的最後是我們班的數學老師。一切都清楚了,我有點失望,如果是學生自發的,我會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可是——————於是我還是冷冷地説:“我不需要你們任何人的幫忙,胡老師説一個人做就一個人搞定,不需要任何人插手。”接着又埋頭做事了。忽然,隊伍後面的學生全都爭先恐後地跑掉了,我隱約聽見學生説:“快去搶掃把呀!”之後所有的學生都散了,就剩下我獨自一人孤零零地掃着地。我一邊掃,一邊朝遠處看,我真的希望,能看到一幫學生來幫忙,其實任務基本上都被我搞定了,並不需要他們再動手,但如果他們能來,最起碼證明,他們不是木頭,他們還有良知,事實是,到我打掃結束也沒看見一個人來。我失望地回到了教室。

走多遠就聽見班級學生在喊:“快點,快點呀,胡老師快到了。”我依舊不動聲色地走進班級,前面黑板上,被“胡老師,對不起———全班同學呈上”佔滿,後面黑板上,就畫了一顆“紅心”,紅心的裏面也寫着:“胡老師,對不起——全班”。我看到班級有幾個女生眼淚還在眼上呢。我依舊當作沒看見,冷冷地説:“把黑板擦掉,上課”。可是,班級缺幾個人,原來他們去清潔區打掃衞生了。因為我們班的清潔區比較大,他們幾個在清潔區的其他地方,怪不得我等了半天沒看見他們人,原來他們看見我那一片清理的差不多了,就到其他地方去打掃了,我的心總算平靜了下來。還算他們有良心,我暗笑着。我們就這樣心知肚明地上着課,《天火之謎》中,面對眾人的冷嘲熱諷,富蘭克林沒有迴應,而是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推論,講到這,我停了下來,講到了今早上的事,“同學們,富蘭克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迴應別人對他的嘲笑,因此,我雖然看到了你們在黑板上寫的話,但我更希望看見你們的實際行動。”這節課就這樣結束了。下節課上課的時候,班長匆匆忙忙跑過來説班級缺幾個學生,老師不好上課,我一驚,忙問他們的去向,原來這幾個傢伙利用課間又去打掃衞生了,我是又好氣又好笑,但還是趕緊把他們喊回去上課。

中午的時候,我一直在班級看班,直到是清潔區值日的那幾個小子集體湊錢買的。我猶豫了,到底要不要接受?接受吧,有種收受賄賂的感覺,學生們會不會覺得老師也很愛財,不接受啊,我又怕學生們覺得老師是不是不肯原諒自己。最後,我還是決定收下這瓶蜂蜜。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五

一、在紅領巾讀書活動中獲得了知識,鍛鍊了能力

假期是放鬆、休息的時間,更是獲取多方面知識的好機會。

閲讀課外書籍是同學們在假期最喜歡做的事。

二、在新春孝敬活動中,學會感恩

我號召班級學生利用假期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開展“當一天家”活動,體驗家長的辛苦,在實踐中體驗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

三、讓學生在假期注意飲食及出行安全

過年了,家裏會買很多好吃的,有的學生不知道節制,結果會吃壞肚子,我要求學生吃東西要有節制,不能吃太飽。另外學生在走親時要注意安全,還有在燃放鞭炮時更是要注意安全,開學後班裏同學都安全返校了。寒假生活是短暫的,卻又因為活動的點綴而顯得豐富多彩,使國小生愉悦了心情,鍛鍊了意志,增長了才幹,獲得了在課堂內難以獲得的知識,達到了安全、健康、有益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六

這段時間,班裏的孩子玩起了“石頭、剪刀、布”的遊戲,雨軒出了個布,浩然出了個小剪刀,“咔嚓咔嚓,耶!”浩然的小手高高舉過了頭頂,兩個孩子開心的笑了起來,孩子的快樂如此簡單。看到孩子開心的笑容,我想起了我們的小時候。我們上幼兒園遠不如現在,什麼玩具都沒有。“拾果果,跳房子”這些看起來很單調的遊戲,帶給了我們去多的快樂。而今天的孩子們擁有太多的玩具,讓孩子們原本多彩的世界變得更加五彩繽紛。

事實上,孩子的快樂不只在於物質的豐富,更在於遊戲中的體驗,只要能從遊戲中獲得快樂就可以。所以我們應該多陪孩子玩,因為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孩子的參與,再多的玩具也只是擺設。就讓孩子們盡情地玩遊戲吧,哪怕只是一些簡單的遊戲,也能給孩子帶來許多快樂。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七

作為xxx班的班主任,而且還是一箇中職班主任,本學期的德育工作已經結束,為此我來為自己一學期的德育工作做如下的工作總結

用心聆聽

用心聆聽學生的感受,是最簡單的關懷。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就必須和學生交流、溝通,溝通的時候要採取迂迴的戰術,不能直入主題,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可以從學生喜歡的一本小説談起,也可以從學生喜歡的明星談起,真切的走進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想法,設身處地的為他們着想,最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達到預期效果。

用愛澆灌

心中有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只有全身心的去愛每一個學生,才是我們智慧教育的源泉,更是教育教學工作獲得成功的基礎。教育學生就像養花一樣,一邊用愛澆灌,一邊靜待花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需要我們靜心觀察花的種類,再以此選擇耕耘的方式,再適度引導,除雜草,保豐茂。

班主任工作日誌 篇八

在聽楊老師講座的過程當中,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些巧妙的。想法運用在我班的孩子身上,開學第一週我將表演式吟唱古文運用在課堂中,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我班中有一孩子提出疑問,他義正言辭的告訴我“老師,這樣我們上課不就成玩了麼”。課後我在反思,我們傳統的你教我學,正襟危坐的課堂教學在孩子們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便讓孩子覺得不容易理解,這更讓我深刻的覺得創建好玩的課堂,有趣的學習過程是我們每個老師很重要的責任。

“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只有兩件事是帶給孩子溢出的,一件是遊戲,一件事閲讀。遊戲和閲讀不但構建了孩子個意義世界,並且在這種建構之中,孩子們真正獲得的事能力。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在最適合的年齡,給他們最適合的教育”孩子學習的興趣永遠大於學習的意義,建立在他們興趣之上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