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全文【多篇】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全文【多篇】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讀書心得筆記 篇一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篇文章對於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在中學階段我們就已經學過了,它是恩格斯在馬克思目前的致辭,記得當時我們僅僅只是學習了它的表面的含義,僅從文學方面來揭示這篇文章,但到現在我們再次閲讀這篇文章時不得不正視它所藴含的正真的價值。

人們對馬克思的評價太多了,“最偉大的共產主義者,革命者,哲學家,思想家……”,而我們也是從小就知道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故事。

馬克思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那是他發現了剩餘價值,就像恩格斯在講話中所説的:“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其實這個今天在我們看來簡單的事情,簡單的原理,很難想象在當初那個愚昧落後的年代裏,馬克思對它的提出是多麼大的意義,同時深深影響到了我們今天的發展。

我們甚至可以説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剩餘價值的發現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在那個機器大生產使生產力飛速發展,資本主義處於上升階段的年代,馬克思透過層層紗霧揭示了剩餘價值的存在。他揭示了資本家對工人的的剩餘價值的的揭露。這給了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深深的痛擊。

也難怪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衊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給人類的舊思想以撼動,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開朗,他是一位真正偉大的思想家。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舊歐洲的一切勢力,都為驅除這個幽靈而結成了神聖的同盟。”這句《共產黨宣言》,在《講話》中不足千字的文章卻鏗鏘有力,高度概括了馬克思的一生。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到“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不僅僅是看到了讓社會更好的發展的方法,而這不僅在自然社會上,更是在人類社會上,更為偉大的是他提出了一條道路,一條為整個人類歷史文明指出的最終出路——共產主義。

正如恩格斯所説,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者,他創立國際工人協會,將其理論付諸實踐,尋求人類解放的道路。他幾乎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社會主義事業,甚至於今天我們都還滋潤在他的思想下,深深地被他的思想所影響。

自古聖賢皆寂寞很多偉人的成功都伴隨着坎坷與不幸,就像中國古代就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馬克思的人生道路也不例外,儘管他是有如此的貢獻,但是也是因為他的思想與革命方向,他生活的很貧窮,甚至有時連吃的都沒有,常常會靠恩格斯的資助。馬克思的三個女兒因無錢醫治而逝,小女兒也因為重病,不治而亡。馬克思忍受着難以忍受的痛苦,常年被驅逐,他流離在各個國家。

直至2008年資本主義國家迸發了一次重大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威脅,雖然中國或多或少的受到經濟危機的波及,但是對於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説,這次危機我們的損失最為輕微,而也是的原因,馬克思的思想,他的書籍等等在資本主義國家大受歡迎,而對於他曾經所受的遭遇來説,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啊。

馬克思走了,在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他停止了想象,他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革命卻永遠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他的影響不只是曾經的,也不僅僅是當前的,更是對於我們看不見得未來。

馬克思是人類史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他的精神應當被我們所瞭解所學習,正如恩格斯所説:“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他雖然逝世很久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的思想永遠的影響着我們,並不僅是對於社會主義國家,更包括資本主義國家。

我們不僅要發揚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同時也應該發揮自己的潛力,更好的為人名服務。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讀書心得筆記 篇二

自己不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而哲學一直是自己無法深入涉足的領域。最近讀了部分哲學原著,許多問題仍然不敢妄加評論,只有這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易懂但震撼人心,對馬克思的人生感觸頗深。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舊歐洲的一切勢力,都為驅除這個幽靈而結成了神聖的同盟。”這句《共產黨宣言》開篇的話長久無法忘懷,而再次讀《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不足千字的文章卻鏗鏘有力,高度概括了馬克思的一生。

人們對馬克思的評價太多太多了,“最偉大的共產主義者,革命者,哲學家,思想家……”,我只是覺得那是一顆何其睿智,睿智到難以形容的頭腦。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進化論,而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在直接的物質生產資料的基礎上產生了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物質、意識、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這些在今天只是簡單的一句結論,但我卻難以想象在一個半世紀前那個愚昧落後的年代,馬克思如何語出驚人的做出這一跨時代的發現。

剩餘價值的發現,正像恩格斯所説的“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那個機器大生產使生產力飛速發展,資本主義處於上升階段的年代,馬克思竟然透過一切迷霧揭示了剩餘價值的存在。其對資本主義剝削本性,對資本家赤裸裸的榨取工人剩餘價值的揭露,可謂給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的上層資本家致命的批判,也給予了無產階級所有鬥爭最強有力的理由和武器。也難怪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衊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給人類的舊思想以撼動,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開朗,人們再也不會在迷霧裏猶豫徘徊,人們終於有了堅定的信念:無產階級就要反抗醜陋的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就要解放全人類!是啊,有什麼比思想的力量更強大的呢。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到“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我想這也正是馬克思比以往的哲學家更偉大的地方所在。雖然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但總覺得哲學家們更多的是對事物本身的研究和闡釋,較少的提出讓這個社會更好地發展的方法。而馬克思不但有了對自然和社會的這兩個偉大發現,他更為整個人類歷史指明瞭最終的出路——共產主義。而且馬克思還創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將其理論付諸實踐,尋求人類解放的道路。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

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一門科學,但我始終認為其從一定角度是自然科學所無法比擬的。無可否認,達爾文的進化論對人類發展的意義巨大,但自然科學產生於用先進的工具和研究手段去追究事物的客觀本源。而社會科學本身就是抽象的,並沒有事物本身的物質面貌。雖然説馬克思主義哲學“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但馬克思只是用一個人的大腦、幾十年的時間竟然創造了跨自然、社會、思維、政治、經濟等諸多領域的哲學思想,實在是讓人震撼。

但就是這樣一位偉人的一生卻是貧困潦倒,坎坷痛苦的。今天我們總是談論馬克思是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奉獻一生,但我不知道他當時在外人眼裏是否是一個沒有責任沒有擔當的人,他讓妻子一生為其奔波,他的孩子無錢治病而死,他一生都在躲藏,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我不知道他是否為自己的選擇猶豫過;他對他的那些當時遭受資本主義批判與迫害的理論著作懷疑過嗎;他一直堅定地認為共產主義一定是人類社會的最終階段嗎……但不可否認的卻是,他的思想曾使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震撼驚和恐慌;他的《資本論》是當今無論社會主義或是資本主義社會爭先研究的一部不朽鉅著;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一種意識被稱為科學,幾乎讓人難以發現它的錯誤;他的一些理論在一個半世紀後仍深奧的需要人們深入理解;他對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預見又是何其的具有前瞻性……也許只要是偉人,他們早已超越了個人和家庭的境界吧。

“最偉大的頭腦停止思想了”,在這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悼文中不是個人的悲傷,而是像其所説的“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恐怕再也難有人有這樣一顆睿智的頭腦,馬克思達到了所有想要不平凡的人追求的人生理想:這位大鬍子哲學家的畫像百年被世人敬仰,永垂不朽。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鑑賞 篇三

1883年3月17日,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的遺體被安葬在英國倫敦郊區海格特公墓。在葬禮上,恩格斯用英語發表了這篇演説。恩格斯是馬克思的摯友,兩人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並肩戰鬥近四十年,對馬克思的瞭解,最深刻的莫過於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過於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最清楚的莫過於恩格斯。在這篇悼詞中,恩格斯總結了馬克思一生的偉大貢獻,表達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對馬克思的無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原文 篇四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不過兩分鐘,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着了。

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這裏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地注視馬賽爾·德普勒的發現。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鬥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鬥爭。最早的《萊因報》(1842年),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德意志-布魯塞爾報》(1847年),《新萊茵報》(1848-1849年),《紐約每日論壇報》(1852-1861年),以及許多富有戰鬥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後,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峯,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老實説,協會的這位創始人即使別的什麼也沒有做,單憑這一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衊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現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膽地説: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恩格斯寫於18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