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自己簡短 自己看到的自己精品多篇

看見自己簡短 自己看到的自己精品多篇

最新看見自己簡短 篇一

柴靜,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能夠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為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鋭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説,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説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説:“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説,“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最新看見自己簡短 篇二

看見,是書名,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我能看見的東西很侷限,在這個侷限中又有多少是我能看透,看明白的呢?別的不説,對於自己,我又是否能看見自己的內心深處?從小到大習慣了順從,但又一天需要自己做主一些事的時候,就會慌張失措。現在的我,喜歡在一個人的時候思索,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渴望和我所追求的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活?他跟現在生活的差距在哪裏?需要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得到的結果往往是無解。生活是個魔術師,他在這裏的某個時刻我的意識形態是這樣,但是下一刻,他會為你打開一個窗或者在路口轉一個彎,讓你欣喜或者沮喪。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所能的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做完之後不要去想結果,就讓他過去,是成功最好,不成功我也能淡然處之。這也是所謂的成熟吧。

書中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

魯迅先生曾經説:“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看見》讓我對cctv改變了很多固有的成見,做新聞的人骨子裏都有那麼些執拗,作為觀眾我們看不到他們幕後的掙扎和探索。

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關注無數人真實的生活,用我們富有感情和敏鋭的眼睛去捕捉、發現,將完整事件鋪陳在大眾面前,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也許,這就是媒體最大程度上,能夠做到的最好的。

之前的自己看待問題,只想找到真正的桎梏的答案,對與不對,看完此書,我開始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認識這個社會,不會一板一眼的探求所謂的答案,人心尤為複雜又極其簡單,他們都渴望幸福,但是往往被悲傷所擾,做出了前後矛盾的事情,糾結於心,最終傷害的人是自己也是旁人。客觀和理性才能理順事情找到問題的源頭……

看了《雙城的創傷》後,我的心情很抑鬱,這種感情不濃卻化不開;在《山西,山西》一章裏,書記跟老頭兒的那一番“國家是先發展再治理”、“有錢就能治理”的話,迴盪在心頭凝成鬱結;在《真實自有萬鈞之力》一章中,看到那個沒能求出小女孩,最終只能夠給她兩個糖的記者在嚎啕大哭時,我雖沒有淚眼婆娑,但心裏猶如被蟻啃噬一樣。柴靜帶給人的力量,不是來自這些故事本身,而是來自於柴靜認識人,瞭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認識人的過程中認識自己,也讓我們跟隨着她去認識我們自己。

在《看見》的宣傳片裏,柴靜説以前別人認為她是一個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揮灑自如的女強人;書中以前的柴靜是一個被批評後會“眼淚打轉”的女孩,但現在的柴靜無論面對什麼都能夠鎮定自若;曾經的柴靜一個心氣高傲的文藝女青年,現今的柴靜已經化繭成蝶。《看見》是這十年來柴靜看見的別人的故事,也是這十年來柴靜看見的自己的故事。

看到了柴進辛苦事業的進程,再反觀自己,雖然本身職業不是記者,但是知道記者的責任感是很巨大的,他們的言論導向決定了羣體的思維導向,這也就是政府為何多多幹預媒體的言辭,南方週末事件才能得以發生。柴靜她的出名是中國當代迫切渴望真實報道的必然發生的結果,她給人真實、追根究底,解決問題的真實感覺,所以很多柴迷信賴她,我雖然不是她的柴迷,但是內心是尊重她,敬重她這種女子,也渴望自己能像她一樣,有自己的原則,又在不斷經歷中完善自己的原則,獨立而自主。

最新看見自己簡短 篇三

看,是一種本能;看見,是一種學問。

人的眼睛,每時每刻都在工作着,從萬千事物中挑選着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人之覽物之得,卻大相徑庭。俗話説,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有的人,喜歡走馬觀花,得到的浮光掠影;有的人,喜歡尋根究底,結果是見仁見智。眼之所見,迥然不同。所以,貌似簡單的看功,也會有看花容易繡花難的喟歎。

見別人之未見,是一種智慧。它需要敏鋭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剝去事物光鮮華麗的外衣,深透地看到事物的本質。

正如戰場上帶兵的將帥,對於作戰計劃的斷定,需要摒除敵人的種種戰術迷惑,方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他們對山水的解讀,從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中期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後來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一過程,需要的是多麼洞明的目光呀!所謂的“格物致知”,便是這一過程最好詮釋。

見人之未見,與一個人的人格悉悉相關。

思想的高度決定生命的高度,佛家也説,“物即我,我即物”。如果一個人的心胸狹窄,怎能看到別人的曠達磊落?如果一個人錙銖必較,又怎能看見別人的大氣磅礴?高尚的人格,才能看見己身之任,才能看見人之所需。詩人顧城有一首著名的短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詩人的周圍是黑暗,他的內心深處看到的卻是光明,理想讓他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唐代詩人杜甫在自己的房屋被風颳破之後,看到的不僅是自己寒夜難棲,更有天下寒士俱無所依。“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憂國憂民的思想,讓他的目光高而遠。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自己遭到貶謫後,仍能放眼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則樂”。仁人之心,可視天下。

如今,國際風去變幻無窮,需要我們擦亮雙眼,拭去浮雲,因此更需要智者的深邃、仁者的寬廣。看見之責,任重而道遠。看見,是一門大學問。

最新看見自己簡短 篇四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説的白是什麼白,人們説的天空藍,是我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我望向你的臉,卻只能看見一片虛無,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

——題記

夜有點深,風有點涼,清風吹拂起窗簾的一角,也吹走我心頭積壓許久的煩躁、鬱悶,我抬起頭,眼光離開手中的書,思緒開始漂浮——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去看什麼,我能看見什麼?

比如此刻,我在看我手中媽媽送給我的這本書,綠色封面充滿着生命的色彩,“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八個大字黑白分明。

書中的那位不屈服於命運的女子説:

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

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為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我不需要用“假如”一詞,我自有眼睛,可以去看,那麼我又能看見什麼?

我彷彿看見一個孤獨無助的影子,在角落中默默落淚。她看不見,她聽不見,她埋怨着這個世界,悲怨地發泄着怒氣,因為她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樣歡樂。

我彷彿看見沙利文老師翩然而來,點亮了燭火,照亮了海倫那曾經漆黑一片的空間,帶來了叫做“光明”與“希望”的種子,撒播在海倫的心田。

於是,我看見一個比誰都渴望光明的人,站在自然裏,看藍的天,看白的雲,看綠的草,看粉的花,渴望與翩躚的蝴蝶共舞,與嬉戲的蜜蜂追逐……

我看見一隻搏擊風浪的海燕,當命運的風雨向她襲來,她擦乾眼淚,在風風雨雨中頑強地堅持着,不屈於自身的缺陷,超越自己,超越極限。

命運痛傷吻我,我回報以歌。這就是海倫·凱勒。

在87年無光、無聲的時間裏,海倫憑着一顆不屈不撓的心,用雙手讀出了美妙的文字,聽到了天籟之音,“看見”了這個多彩的世界,還用雙手填滿了一個個本應空虛的生命……

合上書頁,我嗅到了小雛菊的清香。微閉雙眼,我聽到了熱愛生命的旋律。

我終於明白,上帝不是忘了掀開眼前的簾,而是希望借這層簾,讓我們更清楚地看見世界。

最新看見自己簡短 篇五

仰視天空,看見白雲飄蕩;低視深谷,看見涓涓細流。看見樹木的輪紋,那時歲月;看見壁立千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而我看見了那一吐芬菲。

去年寒假,期末考試結束後,我拖着三五個沉重的書包回到了家中。脱下衣服外套,扔下書包,揮下校服,向牀上一倒,便悠悠入睡。夢中,再也不會有文言文、二次函數、單詞拼寫、受力分析與化學方程式了。

如此玩樂一週後,我突然意識到我連書包都沒有過問,更不用提作業了。於是衝出房間,將書包扛到桌上,拉開揹包拉鍊,開始尋覓。語文書早已不堪重負,首先衝出。英語書也被壓得吱吱作響。等我把各科書本都解救出來時,它們早已將地板上的空間佔滿,凌亂不堪。

開始整理,理論上將這一地的書分為語數外物化政史與垃圾這八類並非難事,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力不從心。

打開這各類書籍課本,清甜的書香還未全部散去,各類題目看得我頭昏眼花,正當我在忙碌於整理課本時,看見了她,一朵在書中的花。

那時許久之前的事情,當家中的花兒開放,我總會一一觀賞。她是從老家搬來的無名之花。色澤微黃,並不豔麗,但花蕊的黃到花瓣的白層層相間,一分輕靈後,更有幾分樸實。

我折下一朵,放於書桌上,在她釋放完美麗與香氣後,我便把她順手一夾,夾到了語文課本中。未曾想到,她還在。

她早已枯萎乾澀,當時嫩柔的瓣葉現在也已委得乾燥無比,但她現在更有另一番美,美的透亮,乾枝的枝萼如同一把民國時期的老實油紙傘,而上部的蕊瓣也疏巧玲瓏。乾燥過的花,更像化蛹為蝶,羽化登仙。我看見了美。

人世浮,人心燥。當今世上,人們有苦則一籌莫展,有樂卻得意猖狂,誰還會看見那書本夾縫中的暗香。

眼睛不僅可以看見物體,還能發現美,看見美。無論你多麼熟悉你的家,你總會為一束照向角落的燈光喝彩,無論你多麼古板,你也總會為陌上花開而莞爾一笑。

當生活正常進行時,你要去注視那些星光黯淡的地方,因為美,是誕生在世俗之外的,正如那一吐芬菲。

她飽含書香,給我以驚豔……

最新看見自己簡短 篇六

距離上一次寫東西已經過去了3個月了。慚愧,還説自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明明在看書和看劇之間,還是會不由的選擇後者,不費腦子,及時的快樂。 不過,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在及時行樂之後又會自責起來,哎呀,這樣墮落下去不行。於是乎,又想着如何重整旗鼓,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這時,看書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也奇怪,每次開始看書,整個人會逐漸平靜下來,丟失的勇氣和想法也會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慢慢迴歸,一種充實的力量讓人心滿意足。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因疫情被隔離、奶奶的離開、對身體的焦慮……好長一段時間,總是被情緒裹挾着,遠慮近憂湧上心頭。

於是,開始在書裏尋找寧靜。無意中翻kindle的時候,看到了柴靜的《看見》,感謝作者,給我帶來了久違的平靜。

1、文筆也能治癒人啊

實話實説,我喜歡這本書。看的時候就像是在聽一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流暢、富有感情而又驚心動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嗯,愛思考,有點理想主義的文藝範,文筆很好,用詞精準,總能把你想象中的畫面描寫的乾淨又豐滿。

不信,你看——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藴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一樣。

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樹林,那是永恆的安慰。

西北壯闊,赤金的油菜花開的像河一樣。

就算一句簡單的寫景,我都覺得被治癒了。

2、關於生活的選擇,是多樣的,也是正常的啊

柴靜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採訪,帶我遇見了我未曾遇到過的人和事。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盧安克的故事吧。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偏遠的山村,公益教學十多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留守兒童,不計名利得失。他平靜的説了很多話,卻讓我心頭一震。

他説,他能夠生活在中國,需要感謝他的父母,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

他説,人類大部分的苦都是因為期待的存在。其實,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麪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

他説,教育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還是不故意。

他説,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才是真的。

雖然,我依然無法擺脱世俗對自我的限定,房子車子孩子等都將毫無意外的成為人生中躲不掉的名詞。但很慶幸,在《看見》裏看見了盧安克,有那麼一個人,讓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

這個世界的人,原來真的是多樣的,你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人。這個世界的生活也是多樣的,你可以這樣生活,也可以那樣生活,都是正常的生活啊。

3、人性是複雜的,絕無單純的好人或壞人

藥家鑫在被執行死刑前,和父母見面了。他對爸爸説:“爸爸,我愛你。我先去投胎了,下輩子我做父母來照顧你們吧!”

忍受了一次又一次家暴後,女人殺死了自己的丈夫。他們對着鏡頭説:“其實我們不是壞人的!”

還有一個因受賄二十萬被判無期的官員,曾經發奮讀書,兢兢業業工作的農村人,只是在一個極其平凡的午後,默許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犯罪的行為。

……

看過了這些“壞人”的故事,並沒有增強我作為“好人”的優越感,反而內心惶恐起來。那份因害怕父親責備而試圖掩蓋失誤的忐忑、那份因飽受欺凌而決絕反抗的憤怒、那份揚眉吐氣後的傲慢和無知……這些人性中的弱也曾在我的內心生長過啊。如果我站在他們的環境裏,是否也會成為一個“壞人”?不得而知。

如何抑制住內心的“惡”生長?我想到了“平衡”二字。不必抑制,接受它的存在,並灌溉內心的“善”。兩種力量共生,也許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吧。

4、距離非典原來已經18年了

柴靜在書中記錄了她作為記者眼中的非典。剛好,看書的我正因為新冠被隔離在家。很神奇的感覺,18年的時間屏障好像消失了,透過文字,結合當下,那場我幾乎沒有印象的戰役也變得無比清晰起來。

一樣的無力、一樣的蕭瑟。病毒的捲土重來,人類的拼死抵抗,並沒有因為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當然,還有醫者仁心的無畏,感動依舊。

體會過“只要你健康回來,就算傾家蕩產也無所謂”的心情後,人真的會發生轉變嗎?必須承認,還是很難吧。因為,在前面搖旗吶喊的旗幟還在那裏,脱離大眾的軌道和節奏,對個體而言,真的很難。

天啦,我居然走過了18年之久,看這段故事給我最重一擊的居然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老掉牙的作文開頭,居然是真的。

5、一個人的成長,一羣人的故事

18年裏,還有柴靜作為新聞人的成長。從最開始的新人一個,到後來的瓜熟蒂落,必然要經歷雨打風吹。

關於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價值使命,在她的文字裏,反思過很多次。還有關於自我的思考、人性的探究……她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她也一定是一個行動派吧。一個現場一個現場的跑,一個調查一個調查的做,走出了經驗,也走出了職業的底氣。

很羨慕,有那麼一個事情,能讓人18年跌跌撞撞不放棄。更讓人羨慕的是,在她身邊的那羣人。編導、攝影、主持人,是共事夥伴,更是一路扶持的朋友。在《遠見》這本書中看到過這句話:我們不僅要找到熱愛的工作,而是要建立熱愛的生活。

在《看見》裏的那段時間,與其説是一段工作旅程,不如説是一段火熱的生活。柴靜和她的朋友們,看北方的天、趟南方的河,在醫院在災區在監獄……一個人的成長,一羣人的故事。

不説了,慕了。願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並剛剛好的遇見一羣人,是戰友,也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