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個案的工作計劃多篇

關於個案的工作計劃多篇

個案工作計劃篇一:行為修正模式——個案工作計劃

一、案例背景

案主,女,18歲,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

案主來自偏僻的農村,從小到大都住在家裏的平房,國小到高中的教學樓也不過兩層高。進入大學後,案主寢室住在8層,連上課的教學樓也有8、9層高,這時案主覺察到每當自己靠近寢室陽台往下看、在教室看到窗外的低處、上露天的樓梯時或者坐學校的透明電梯都會感到一陣眩暈、噁心。案主不敢去陽台晾衣服,不敢坐在靠窗户的位置,甚至不敢走學校的露天樓梯。對自己這種情況案主感到很恐慌,覺得這種狀況嚴重影響自己平時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忍無可忍,她鼓起勇氣找到了輔導員説明了自己的情況,輔導員帶着她來到了學校的社工機構尋求社工的幫助。

二、案例分析

1、主要問題:案主的“恐高”問題

2、相關問題:案主由於恐高引起的不能正常適應大學正常的學習生活問題。

三、工作目標(具體目標將與案主協商決定)

1、第一階段目標:使案主適應一定高度的樓梯,逐步克服對一定高度的恐懼;

2、第二階段目標:努力使案主克服“在高處會掉下去”的心理,使其相信高處也可以是安全的;

3、第三階段目標:綜合訓練使案主既努力克服一定高度的“高”,也能克服處於高處怕墜落的恐懼感;

4、終極目標:改善案主恐高的現狀,能夠爬至學校最高樓層並不那麼恐慌,促使案主良好適應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四、基本階段、方法及動用的資源

1、基本階段及方法

第一階段:研究

第一次會面:在結案過程中瞭解案主基本情況,確定案主的問題,並與案主一起訂立目標、簽訂契約。通過與案主的交流,瞭解案主“恐高”行為的嚴重程度等相關基本情況,並建立基本的專業關係。

第二階段:診斷

根據第一次對案主問題及期望目標的瞭解達成協議,並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

第三階段:治療

步驟(1)、(第二次會面)訂立此次談話及活動的目標:通過上樓梯——放鬆消減案主對高度的恐懼,第一次爬樓梯爬十層爬到每一層都往下看,在案主產生焦慮的時候對其進行放鬆及鼓勵,樹立其自信。逐步努力消減案主對爬高層樓的恐懼。佈置家庭作業:回去每天堅持爬兩次露天樓梯(至八層),由好友監督,並協助其做放鬆。

步驟(2)、(第三次會面)此次活動帶案主來到一個帶着傾斜落地窗户的高樓,讓案主嘗試趴在玻璃上向下看,當其產生焦慮或恐懼時,給他做放鬆,並給予其支持。慢慢達到讓其減輕恐懼的目的。讓案主堅持做家庭作業(改為爬至十二層)。

步驟(3)、(第四次會面)如果上面兩個步驟所示的活動還在案主的接受範圍內,根據案主需要實行下一步方案——運用消防雲梯車協助治療。家庭作業繼續進行(改為爬十五層樓梯)。

步驟(4)、(第五次會面)結案評估階段——主要是對前幾次活動進行總結,與案主一起評估整個個案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則與案主協商結案並實施一些跟進計劃完善整個治療過程。

2、動用的資源

案主身邊的朋友——主要是協助並監督案主完成家庭作業。

五、達到目標使用的期限

案主最終達到預期目標以三個星期為限

六、聯繫方式

E-MAIL:447884540@

手機:13401179706

個案工作計劃篇二:個案工作計劃書

一、個案背景資料

二、個案資料收集摘要

此處一般可採用社會歷史報告信息表或“預估”一節中提到的其他方式

三、問題分析與診斷

1、案主認識的問題

2、工作人員診斷的問題

3、工作要解決的問題

四、服務目標:

1、總目標

2、分目標(儘可能按點細分)

五、服務模式及理論基礎:

此處要注意的是在羅列所使用的服務模式時要與案例相結合

如下例:

結構家庭治療模式

理論基礎:

1.家庭系統,家庭成員是家庭系統的組成部分

2.家庭結構,家庭結構中存在的次系統、邊界、角色和責任分工及權力架構。

3.病態的家庭結構,不良的家庭結構是造成家庭成員問題的真正原因。不良的家庭結構主要表現在糾纏與疏離、聯合對抗、三角纏、倒三角等方面。

本案例中家庭結構呈現聯合的倒三角結構。通過家庭會談的形式,幫助家庭成員意識到目前不正常的家庭結構所帶來的後果,改變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

六、介入中的社工理念及技巧

七、介入系統和介入行動

1、介入計劃

此處根據資料診斷、問題分析,描述從哪些系統進行介入行動

2、具體實施計劃

確定會見期間任務,此處我們設定為5-8次會談。

同學們要加強此處的設計,在設計會談內容的時候要構想好訪談提綱,即為了達成此處會談目的我應該準備問哪些問題設計哪些環節呢?

(1)第一次會談

會談時間:

會談地點:

會談目標:

主要方法:

介入重點:

八、評估結案:

1、評估方法與工具:

1、工作者觀察。

2、案主的自述、認同感,對服務的效果和效率進行評估

3、督導老師的檢測

2、結案

個案工作計劃篇三:社會工作個案計劃書

一、案主資料

姓名:小佚;

性別:女;

年齡:13歲;

性格特徵:多愁善感、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獨來獨往; 父母職業:父親為某公司職工,母親下崗;

家庭生活背景:從小跟隨外祖父母生活,感情深厚;上國小後與父母隨父母生活,父親管教很嚴,曾經與父親發生爭執,造成父女之間的隔閡,與母親關係較好;

學校生活:國小成績一直很好,有兩個很親密的朋友,但是常與朋友發生爭執;上國中之後,成績較好,但是九年級之後成績下降,沒有朋友,經常獨來獨往。

二、案例陳述

主要問題:心理陰影,性格轉變,沉默寡言,獨來獨往 背景材料:

小佚是獨生女,因為父母工作較忙,無暇照顧小佚,所以把小佚交給其在農村的外祖父母照顧,小佚與外祖父母感情很深。小時候的小佚很活潑甚至調皮,經常跟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跟他們在一起她感覺很快樂。

上國小後,小佚的父母把小佚接到縣城,從此小佚跟隨父母一起生活。小佚的父親平時不善言談,但對小佚管教很嚴,小佚放學回到

家總能自覺地先寫作業,但是有很多時候因為粗心或者急於可以出去玩,作業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錯誤,父親的懲罰就是“面壁思過”。有一次週末,小佚沒有做完作業就跟小朋友一起去遊樂園玩,回來之後發現父親很生氣,同時發現書包被父親扔到外面,於是跟父親起了爭執,從此之後一個月小佚沒有跟父親説話,小佚一度很恨父親,後來經母親的開導和勸説,小佚逐漸瞭解了父親對她的用心和關愛,小佚試圖“原諒”父親,但是總覺得跟父親之間已經有一層厚厚的隔閡,跟父親在一起感覺不自在,在遇到問題時也總會跟母親説。

小佚在國小的時候成績一直比較好,她有兩個很親密的朋友,但是三個人之間時常發生矛盾,發生矛盾之後互相不理睬對方,過一段時間之後又重歸於好,如此這樣反反覆覆,使小佚感覺很厭煩。

升入國中後,一開始小佚不習慣國小到國中的轉變,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她漸漸的適應了國中的學習方式,成績名列前茅。由於小佚感覺厭倦了國小時跟朋友的分分合合,所以決定不再交朋友,從此很少與同學説話,在班級裏較沉默,課間操、體育課、餐廳,也是獨來獨往,一開始她感覺一個人不用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小佚感覺很自由,雖然有時候也會感覺很孤獨,但是她也一直不願交朋友,很少跟其他同學溝通交流,性格越來越內向。自從上了九年級之後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

三、分析治療理論模式

自我心理學認為問題或挑戰源自個人的內部衝突或個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因此案主的壓力來自環境的壓力或者發揮不良的自我功

能。由此,自我心理學取向的干預目標是幫助案主建立新的自我優勢或者有效利用現有的自我優勢。小佚在成長過程中有未被解決的困擾,一方面在心理上跟父親有隔閡,在家庭中不能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在心理上排斥朋友,國小關於朋友的不好記憶使她產生了不再叫朋友的觀念,從而在學校生活中感到孤獨,最終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小佚解決家庭和學校生活中的困擾,解除與父親的隔閡與消除關於朋友之間矛盾的不好印象,將有助於小佚的健康成長,進而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另外,從Ellis的理性情緒治療中提煉出來的ABC人格理論認為,A與情感有關係的激發事件,B指信念,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與激發事件和信念有關有的情感反應結果。認知行為療法的干預目標是清晰地改變行為或者改變認知,在改變行為或認知之前辨識出它們的前導因素,澄清前導因素與關注問題之間的關聯,嘗試以新的認知方式去思考或以新的行為方式去應對,從而消除或化解前導因素與關注問題的必然聯繫。小佚與父親的爭執和跟朋友的矛盾作為激發事件,使小佚對於父親和朋友產生畏懼心理,從而導致小佚與父親相處不自在以及排斥朋友的行為。社會工作者應該讓小佚改變對父親和朋友的認知,以求改善與父親的關係,同時讓小佚得以敞開心扉接受新朋友。

四、案主需求

由案主(小佚)目前面臨的困境可知,案主需要跟父親破除隔閡,恢復父女之間的親密關係,使其在家裏可以感受到温暖和舒服;其次,案主需要重新再認識自己與朋友的關係,使其在學校裏充分感受與朋友相處的快樂,提高其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

五、服務過程與計劃

服務過程和計劃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 建立關係:社工開始與案主接觸,進行初次會談,並制定治療計劃目標。初次會談時,社工要全面瞭解案主當前的問題和需要,注意案主的'心理狀態及其變化,運用相關技巧贏得案主的信任(可以通過講一些自己與案主類似的經歷,增強案主對社工的信任),社工要給予案主信心和希望,激勵案主的成長和改變的動機。同時,針對會談內容,制定對案主的治療計劃目標。

2. 對案主進行心理及其行為的研究:社工要全面收集和案主的有關資料,包括直接資料和間接資料。直接資料是指直接通過與案主會談直接獲得的資料,可以在與案主進行初次和二次訪談時,可以使用宣泄治療法,一方面讓案主的困惑情緒及壓力得到宣泄,另一方面獲得有用資料,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對宣泄進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導。間接資料是在訪視案主家庭,包括案主的父親和母親,尤其是父親。收集的資料主要包括案主的家庭情況、個人成長經歷、個人的心理和生理情況、案主的內心衝突和目前的行為狀況等。

3. 對案主及相關問題進行診斷:在整理、歸納及分析所得資料的基礎上,社工要對問題的本質進行評估和推斷,重點包括問題的性質、產生的原因以及發展的過程;家庭環境以及案主與其父母的關係;案主個人生活經歷和行為特徵等。在這一階段,可以把握案主的喜好,尤其是案主比較關心的或比較敏感的問題,為下一階段計劃的實施做好鋪墊。

4. 治療:社工與案主進行深入接觸,並對案主進行治療。目標是減輕“人——情境”系統的功能失調,緩解案主在家庭裏不自在及在學校裏的孤獨情緒;改善案主的家庭及學校環境,增強案主的自我適應能力,促進案主的成長。

在治療過程中,社工要重視案主情緒和認知的變化,努力引導案主去發現自己問題的來龍去脈,並幫助案主忘記過去不愉快的經歷,比如與父親的爭執和與朋友之間的矛盾。

社工還可以對案主進行間接治療,可以與案主的父母進行溝通,請他們協助社工給予案主更多的關愛,多與案主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促進案主與父親關係的改善;還可以與案主所在班級或者老師聯繫,通過改善案主所屬的校園環境,如請同學們主動來接近案主,或者請老師多關心案主,以促進案主性格的轉變和人格的完善。

六、成效評估

通過觀察和測量案主的生活態度和性格變化進行評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測量表對案主進行週期性測量,還可通過詢問案主的父母或老師同學瞭解案主的近況。要對案主的一些轉變進行詳細的記錄,並前後形成對照,吸取轉變過程中的經驗技巧與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