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礦山工會重點工作探析

國企礦山工會重點工作探析

國企礦山工會重點工作探析

 

近年來,隨着國有礦山企業改革力度的加大,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徹底打破了過去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格局,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勞動關係的複雜化、利益分配的多樣化,這給礦山企業工會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面對這樣的形勢,需要企業工會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積極應對當前工會工作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企業工會工作新路子。筆者認為當前企業工會工作應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一、正視職工隊伍羣體分化現狀,調整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 

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集體企業,職工的成份相對簡單,經濟收入差距很小,工會工作對象能夠涵蓋整個職工隊伍。隨着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職工隊伍在悄無聲息中分化,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羣體,表現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有了明顯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經營管理者羣體。這個羣體主要是企業的黨政領導,他們執行的是年薪制、期權制、股權制等分配方式;二是“白領”員工羣體。主要是科技人員、高級職員。他們受到企業的廣泛推崇,他們的勞動可以作為分配要素參與分配;三是普通職工羣體。他們是企業從事具體生產勞動的一線職工,也是企業人數最為龐大的羣體,他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技能來取得工資。四是打工者羣體。主要是哪些企業外聘的農民協議工、勞務工等,他們靠具體勞動來獲取報酬。上述這些不同的職工羣體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自身需求不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盡相同,企業工會應針對職工隊伍結構上發生的這些新變化,調整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這已成共識,要履行好這一基本職責必須把工作對象搞清楚。一是要認真調查瞭解企業不同職工羣體的實際情況,瞭解他們不同的思想動態、收入來源、生活情況以及迫切需求,既要從宏觀上把握職工羣體的變化趨勢,又要從微觀上關注職工個體的具體狀況;既要關心他們不同的經濟利益,又要關心他們共同的政治權利,用多樣化的工作方式貼近不同職工羣體,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二是要積極參與協調企業不同職工羣體間的利益關係。目前,企業職工隊伍分化為不同的職工羣體已成為不爭的實事,由於政治待遇、經濟分配的差異,不同職工羣體間時常產生矛盾,工會要按照經濟上兼顧公平,注重效率;政治上相互平等的原則,來協調不同職工羣體間的利益關係,幫助企業化解內部矛盾、理順職工情緒,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的發展。三是工會真正有效地履行維護職能,必須把一線職工作為主要工作對象,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職能的重點。因為,這部分職工人數多,涉及面廣,是企業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擔者,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許多犧牲。只有把這部分職工的利益維護好,工會的基本職責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工會組織才能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找準位置,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縮小職工收入差距,切實維護職工權益

隨着企業分配製度的改革,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已被徹底打破,現在企業實行的是經營者年薪制、股權制和職工的崗級制或持股制,同時資本、技術等要素進入分配領域,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和工資檔次呈現出多樣化。在當前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礦山企業更加註重人才和知識,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員,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這使得企業內部不同職工羣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羣體處於低收入狀態,而這個羣體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陷入困難或特困之中,生活更加困難。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工會協同企業對薪資評定做出公平的監督,從實際情況出發,盡全力保護弱勢羣體,把崗位環境、體力勞動、工作時間等要素添加到薪資評定之中,從多方面考慮縮小弱勢羣體收入差距。同時,工會組織要把職工羣眾的事情作為頭等大事,認認真真、竭盡全力去做實、做細、做好。不論職工羣眾的事多麼細小繁雜,要在具體的職工羣眾保障機制上體現維權、要在職工羣眾幫扶上體現維權、要在職工羣眾發展上體現維權。工會幹部尤其應該時刻把職工羣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情為民所牽,心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努力為大家辦實事、辦好事。

三、全面提升職工素質,增強自我維權意識

工會維權與職工自我維權同步,工會維權工作才有堅實的基礎和更具活力。工會維護職工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是調動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的過程,也是職工提升素質和提高維權能力的過程,其中維護職工的經濟權益是維護其他權益的前提和基礎。全面提升職工素質是實現體面勞動和保證人格尊嚴的重要條件,在要求企業增薪、提高福利待遇時就擁有實力基礎,從而能較好地維護自身的權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大職工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技術水平,掌握獲取新知識、新技術的動力和方法,才能適應客觀發展的需要。建立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職工,在職工的學習培訓中必須處理好魚和漁的關係,既要給職工送魚,更要教職工打漁的本領。列寧説過,工人一分鐘也不會忘記自己需要知識的力量,沒有知識,工人就無法自衞,有了知識,工人就有了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説,幫助職工學習文化知識和掌握學習文化知識能力,能切實提高職工自身素質,促進職工全面發展,從根本上提高職工維權能力。工會應有組織、有目的對職工進行統一的培訓學習,對職工應有權益進行詳細闡明。同時,應協同企業推行民主管理、廠務公開,提升職工民主素質,讓職工在民主管理的實踐中,加強民主意識、法制觀念,從而行使選舉權、話語權,理性、有序、合法的表達利益訴求,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增強幹部能力,保障工會機構高質量運行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羣眾組織,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神聖職責,工會幹部的業務素質則應強調工會工作的特點,突出工會幹部的民主意識和羣眾觀點。工會幹部的業務素質則要求工會幹部熟悉或精通工會理論和工會專業知識,熟悉和精通與工會維權工作緊密關聯的經濟、政治、法律、管理和科技知識,並具有科學思維和寬廣視野。與工會幹部的素質相對應,工會幹部應具備理論創新、實踐創造,開拓進取的能力;圍繞大局、融入中心,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源頭參與、依法維權,共建共享的能力;協調矛盾、維護穩定,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服務職工、教育職工、密切聯繫羣眾的能力;內聚優勢、外借資源,展示工會形象的能力。這六項能力是一個緊密相聯的整體,體現了工會工作的本質特徵,體現了工會維權觀的內在要求,對工會幹部隊伍的建設具有指導性。

培養工會幹部六種能力,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通才教育是指為進入工會領域的幹部設置的“門坎”,是從事工會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專才教育是在通才教育的基礎上,選拔素質能力較高,相對年輕有培養潛力的幹部進行深造,促其成為工會的勞動經濟、勞動法律、工資談判、社會保障、勞動衞生安全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和行家裏手。二是培養教育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培訓教育和學歷教育是教育體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即相聯繫又相區別。培訓教育屬於應急教育和專題教育,主要解決在實踐的結合上給予説明,指導工作。學歷教育具有通用性基礎性和系統性,能夠獲得較雄厚的理論知識體系,奠定較深厚的文化底藴和較強的學習擴張能力。培訓教育和學歷教育的功能不可替代,但又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有研究表明,一個單位的人員如果提高一個學歷層次,可提高工作或管理效率15%以上,工會應採取多種手段,鼓勵幹部參加學歷教育,提高學歷層次,規定不同級次工會幹部的學歷等級。三是學校教育與實踐鍛鍊相結合。學校的學歷教育往往針對特定的對象,對廣大工會幹部來説不具普惠性,培訓教育有特定的時間和解決特定問題的侷限性,不可能堅持進行。實踐出真知,應把學校教育和實踐鍛鍊結合起來,創造條件,鼓勵實踐創新,在實踐中提高工會幹部的創新能力,用已積累的知識和實踐經驗經過科學的思維加工和再造,產生新知識、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寬容實踐失敗,實踐創新是對未來知識探索,由於主觀條件的限制可能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應給予寬容,使之成為新的實踐起點,這是產生新知識,提高新能力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