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概述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地,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度階梯的高山峽谷之中,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同時又擁有多元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在這裏,安多藏族、白馬藏族、羌族、回族、漢族等各民族匯聚,相互交融,行成了多元、多樣的民族文化,是難得的文化旅遊資源[1]。在獨特資源的吸引力下,九寨溝的年旅遊接待人次從開發初期的(1984年)幾千人迅速增長到幾百萬人。到了 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突破了500萬人次。

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概述

九寨溝旅遊在國家政策、各級政府、地方社區等的大力支持下飛速發展,帶動了地區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增加了國家税收、提高了當地人的收入、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但是,旅遊在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的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社會結構、文化傳統、生產生活等多方面帶來了影響,值得思考,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基於初步的文獻閲讀,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興趣,本文從民族文化旅遊的角度試着分析九寨溝旅遊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本文首先談對“民族文化旅遊”概念的認識;然後就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相關研究進行概述;最後總結作為自然遺產地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旅遊概念

什麼是民族文化旅遊,中文文獻中不同的學者用了 “民族村寨旅遊”、“民族旅遊”、“民族地區旅遊”等相關概念來表述。羅永常(羅永常 2003)用了民族村寨旅遊,認為以少數民族鄉村社區為旅遊目的地,以目的地的人文事象和自然風光為旅遊吸引物,以體驗異質文化,追求純樸潔淨,滿足 “求新、求異、求樂、求知”心理動機的旅遊活動稱為民族文化旅遊。李天翼(李天翼 2011)也用了民族村寨旅遊,認為民族文化旅遊是對民族村寨社區進行自然與文化參觀訪問的活動。他強調異文化體驗是民族文化旅遊的核心。2012年,李忠斌和文曉國(李忠斌,文曉國 2012)從理論上梳理和分析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提出對民族文化旅遊概念的新認識。他們認為,民族文化旅遊是不同的民族旅遊者以某一民族聚居區域為旅遊目的地,以該民族文化為內核,以經濟、社會生活為主線,以全面瞭解該民族文化特質及生產、生活狀況為目的一種參與、體驗活動。在界定“民族旅遊”的概念和內涵時,兩位學者強調:民族文化旅遊不應該理解為是主體民族對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的旅遊,這個概念偏窄並具有誤導性;不能解釋多民族國家內不同民族間或國與國之間不同民族間的旅遊性;容易給人一種主題民族和其他民族是從屬關係的錯覺。

以上學者對民族文化旅遊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遊是一種以體驗為主的旅遊活動;吸引旅遊者前往旅遊目的地的是當地的自然風光及與自身文化有差異的地方特色人文事象;體驗地方的特色文化是整個旅遊活動的核心。

從概念理解上來説,九寨溝的旅遊就是一種民族文化旅遊。九寨溝地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景區內因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為“九寨溝”。景區內及周邊主要生活的是安多藏族、白馬藏族,同時還有漢族、羌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旅遊者在欣賞九寨溝獨特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當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旅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在近40年的旅遊發展歷程中,就景區管理、保護、科研、營銷、信息化等諸多領域與國際接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走在其他自然遺產地或景區的前列,但從民族文化旅遊的角度來看,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如何看待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

二、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概述

在以九寨溝為研究對象的文獻中,學者主要關注的問題包括社區參與旅遊發展的情況、旅遊帶來的文化變遷、當地人和遊客對民族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滿意度調查等方面。

1、關於社區參與民族文化旅遊的研究

田世政和楊桂華(田世政,楊桂華 2012)較全面細緻地總結和分析了九寨溝社區參與旅遊發展的演進過程。把九寨溝30年發展歷程中,社區參與旅遊的經歷分成了四個階段:自發式參與(1984-1991)、合作式參與(1992-1998)、依附式參與(1999-2005)到融入式參與(2006至今)。他們分析到,在這個演進過程中,作為文化載體和景區主人的社區沒有因景區成立而被遷移或隔離; 社區的資源權益以集體林權參與門票收益分配的形式得以實現;景區與社區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實現經營項目合作;就業機會同享;最後形成了“景社一體”的社區參與模式。在這種參與模式下,社區居民的總收入水平比以前提高,參與面得以擴大,受益更趨公平,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增強,下一代的教育程度明顯提高,最終也促進了景區環境資源的保護。

但是,“景社一體”的社區參與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目前社區參與主要停留在經濟參與層面,參與建議和決策的比例低;社區經濟收益分配與景區發展不同步;社區經濟參與缺乏有效保障機制,社區權益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田世政,楊桂華 2012)。隨着九寨溝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這種參與模式已表現出不能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李剛 2012)。

儘管有不足之處,從管理學或經濟學的角度,有學者認為九寨溝社區參與旅遊的經驗在實踐上有創新、理論上有突破[2],是一種有效而成功的案例[3]。因此,結合九寨溝的經驗,也給其他類似的遺產型景區發展提出了一些參考建議:留駐與外遷結合,社區外遷遵循引導與自願原則; 將景區內社區的行政管轄權授予景區管理機構; 保障社區林權參與景區資源性收益分配; 培育社區企業參與景區特許經營權競爭; 推動社區參與景區管理與決策(田世政,楊桂華 2012)。

2、旅遊者和當地人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的認知

1998年,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的張捷(張捷 1998)教授,對九寨溝和江蘇吳文化旅遊資源進行了比較,基於遊客態度調查結果分析指出,由於九寨溝自然風光優異品位吸引住了遊客的大部分注意力及當地旅遊發展忽視了對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儘管九寨溝藏族民俗風情比吳文化有特色,整體上游客認為九寨溝自然風景比藏族風情更為重要。而江蘇無錫的吳文化雖然不如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有特色,而且與主流文化差異性小,但是江蘇吳文化的歷史傳統及民俗等文化旅遊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系統的開發和利用,當然效果也就更明顯。

十多年後,匡翼雲(匡翼雲 2011)也就國內遊客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滿意度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是:旅遊者對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整體滿意度均值不高,為51.82;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是:1)九寨溝長期在對外營銷的時候重自然風光宣傳,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宣傳;2)景區利益相關者滿足於當前以自然觀光為主的遊客的量,缺乏長遠利益考慮,放鬆了對民族文化建設的投入,導致遊客滿意度低。

2004年,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婕等(劉婕 2004)就景區住房樣式、語言、文字、飲食、服飾、宗教、經濟等代表九寨溝文化多樣性的7個方面對九寨溝的當地居民、管理者和遊客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指出旅遊對九寨溝的文化多樣性影響很大。建議通過保護九寨溝藏文化的生存環境、鼓勵當地居民參與旅遊、建設民族風情區為途徑保護九寨溝的文化多樣性,從而實現九寨溝旅遊的真正可持續發展。他們強調,九寨溝文化多樣性保護應該採取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的辦法,把旅遊開發對當地文化多樣性的消極影響控制在最小的範圍。

李娜等(李娜,許從寶,樑玥琳 2011)以九寨溝的樹正寨為案列,用問卷和實地訪談的方式,分析了居民和遊客對藏寨建築景觀特色變遷的感知,發現居民和遊客對村寨建築景觀特色都沒有清晰的認識。他們認為民居的變遷本身離不開作為主人的少數民族社區居民的主觀認識和客觀改造。建議民族旅遊地傳統文化的保護,首先認清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和精華所在,並讓社區居民參與旅遊規劃和管理來增強居民的自我認同和主人意識,從而才能激發當地居民對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自覺性。

3、針對遊客體驗最多的九寨溝民族歌舞表演的研究

盧天玲(盧天玲 2007)就當地人對九寨溝民族歌舞演藝的真實性感知進行了調查,發現在經濟因素和文化認同兩個關鍵因素的影響下,當地居民對歌舞表演真實性認知表現出明顯的年齡差異。中青年受旅遊經濟的影響,將經濟因素作為真實性評判的首要依據,而文化認同次之;老年人超越了利益關係,將他們對九寨溝傳統文化的認同作為了判定表演真實性的標準。

杜娟(杜娟 2011)運用了人類學的文化自覺和“他者”構建理論,研究了九寨溝民族歌舞表演的變遷。認為在外來文化力量的影響下,特定區域的人們不會被動、消極地接受一種文化,而是做出了主動的適應和調整,不斷地與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滲透,形成新的文化,在這個文化變遷的過程中,政治和經濟因素髮揮了積極的作用。

陽寧東(陽寧東 2012)也以九寨溝藏羌文藝演出為例,研究民族文化與旅遊發展演進的互動關係:認為旅遊發展演進為民族文化的複製、再造、建構、消解等現象提供了平台;民族文化在旅遊發展演進過程中重新生成,同時被價值化、功能轉移,促進了地方旅遊的發展和演進。在兩者互動的過程中,民族文化實現了傳承與變遷。

學者們從各自不同的學科背景,從不同的視角討論和分析了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三、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地,擁有優質的自然風光,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旅遊發展卻任重而道遠。隨着旅遊快速發展,九寨溝管理局協同景區社區居民,意識到了在外來文化衝擊下和旅遊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本土文化正在發生着變化。但是,面對着大眾觀光型旅遊帶來的壓力,大量的精力、才力和物力必須投入到景區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旅遊接待和旅遊設施完善等方面,相對來説,對民族文化資源的挖掘、開發利用和保護傳承方面投入較少,也缺乏經驗和專業團隊。這就導致了學者們分析的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旅遊發展相對滯後的局面。

總的來説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發展還面臨着許多現實問題,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和切入點,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具體建議。歸納來説,九寨溝的民族文化旅遊發展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由於九寨溝旅遊發展過程中重自然、輕人文,本土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深度挖掘和系統開發利用,導致旅遊者對九寨溝目前的民族文化體驗活動滿意度不高。因此,學者提出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資源及本土知識,對豐富和提升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內涵、有效解決景區生態環境壓力,實現九寨溝旅遊的真正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4]。二、雖然九寨溝在社區參與旅遊發展方面有自己成功的做法,但隨着時代的變遷和景區旅遊的飛速發展,目前的參與模式表現出不能滿足當前社區發展的需要;提高社區參與旅遊發展的程度和參與的形式多樣化,都是目前需要解決的緊迫的問題。三、在推動民族文化旅遊發展的同時如何權衡文化保護與開發利用問題,如何讓旅遊發展與文化保護良性互動,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文化的傳承,是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四、面對旅遊外來文化衝擊和旅遊經濟利益的驅動,如何正確引導作為文化主體的社區居民意識到本土文化重要性,並主動擔起傳承和保護本土文化的責任,是實現九寨溝民族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課題。

參考文獻:

杜娟 (2011). "論“文化自覺”與“他者”的構建—以九寨溝藏族歌舞的嬗變過程為例."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82-84.

匡翼雲 (2011). "民族文化旅遊國內遊客滿意度實證研究—以九寨溝為例."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4(2): 279-284.

李剛 (2012).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與社區參與互動模式研究, 四川農業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李娜,許從寶,樑玥琳 (2011). "旅遊驅動的少數民族建築景觀變遷研究---以九寨溝為例." 華中建築 11: 129-131.

李天翼 (2011). "鎮山村“家庭主導型”民族村寨旅遊開發模式成因分析 " 安徽農業科學 39: 10539-10541.

李忠斌,文曉國 (2012). "對民族旅遊概念的再認識." 廣西民族研究(4): 177-184.

劉婕, 曾. 蔡紅霞,郭海燕,李正潔,曾宗永 (2004). "九寨溝旅遊開發對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響." 資源科學 26: 57-64.

劉志揚,更登磋 (2012). "民族旅遊及其麥當勞化:白馬藏族村寨旅遊的個案研究." 文化遺產 4: 53-61.

盧天玲 (2007). "社區居民對九寨溝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實性認知." 旅遊學刊22(10): 89-94.

羅永常 (2003). "民族村寨旅遊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貴州民族研究23: 102-107.

田世政,楊桂華 (2012). "社區參與的自然遺產型景區旅遊發展模式—以九寨溝為案例的研究及建議." 經濟管理34: 107-117.

陽寧東 (2012). "民族文化與旅遊發展演進互動研究—以九寨溝旅遊表演為例."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4: 141-144.

張捷 ( 1998). "區域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定量評價研究—九寨溝藏族民俗文化與江蘇吳文化民俗旅遊資源比較研究之二." 人文地理13: 59-62.

c


[1]黎永泰:《關於九寨溝文化構成及文化開發的幾點看法》九寨溝民俗文化研討會論文,2006年5月。

[2]任嘯:《自然保護區的社區參與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為例》,《旅遊科學》,2005(3)。

[3]張婭莉:《旅遊人類學視野下社區參與旅遊扶貧實證研究—以九寨溝為例》,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4]徐君:《深度挖掘才是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方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