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師德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師德讀書心得體會篇1

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選擇了教師,也就選擇了無悔的人生。將近十八年的教師生涯,我深深地認識到蠟燭事業,春蠶事業的甘與苦。也深切感受到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所以,作為一個教師必須要提高自我的道德素養和職業觀念。僅有嚴格要求自我的人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並能對學生嚴格要求。做一個同事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的好教師。在這一學期中,本人自覺要求自我,在各方面都力爭“為人師表”。

記得有位教育家曾説過:愛學生是對教師最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愛學生,能夠彌補家庭和社會教育的不足,使教師的影響長久地保存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還要關心學生。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忙。我還抽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活動,縮短師生間的距離。由於我愛學生,關心學生,處理問題及時,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所以,學生就信任我,喜歡我,也喜歡上我的課。熱愛學生,還表此刻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既統一嚴格要求,又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一樣的學生,採取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關愛每一個學生,異常是差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社會有用的人才。一個教師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我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我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熱愛教師工作“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看成是教師的最高美德。幹一行,愛一行,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服從領導,不打折扣,認真、圓滿完成學校領導教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工作中,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時時處處對自我嚴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時糾正,對別人的缺點,則儘量寬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注意教師形象,在教師和學生中構成良好的形象、和諧的氛圍,才能不愧為人民教師的稱號。

當好一個教師,如果僅有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具有廣博的知識。在工作中,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取長補短。大膽實踐,勇於創新,認真鑽研教材,探討教法,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是取得教學效果有效方法。知識無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從各個方面來充實自我。如:參加音樂教育學習培訓,參加教育教學培訓,學習網絡知識等。使自我能適應當今教育的發展,跟上課改的步伐。

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僅有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提高、提高、再提高。

師德讀書心得體會篇2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完美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職責感熱愛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夠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此刻“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説:“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高爾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務必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能夠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温暖。

三、用規範的言行,淨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真正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未來的愛,都表此刻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範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國小教師的我們,肩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必須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為教師務必要有敬業精神,務必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就應是無私的。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職責、有義務從此刻做起,從自身做起,透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温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完美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師德讀書心得體會篇3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我們開縣優秀教師羣體就是這個師德的具體體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着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説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是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讓他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老師們對學生如此關愛,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高爾基曾説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徵。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説,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脱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我這樣一位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説教。師德 ,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着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師德讀書心得體會篇4

在舉國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今天,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説,提高師德師風,做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顯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師一定要愛崗敬業,在強烈的職業感、責任感和事業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下面想從三個方面説明愛崗敬業在師德師風上的重要位置。

一、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基?

對教育工作的強烈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感,也是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的師德師風原則的具體體現。一個人只有當他感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社會對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時,他才會全力以赴地去奮鬥。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有三個方面。一是對社會的責任,我們是在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目前國家現代化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二是對家長負責,家長把子女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是希望學校老師能把小孩培養成才,幫助他們學到各種知識,家長希望教師做到他們無法做到的事情;三是對學生負責,學生來到學校應該是有所求,不管他們的目的如何,他們的行為如何。在這一點上,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讓他們在知識,做人各方面得到發展。一個教師如果沒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怎麼擔當得了嗎?我從中體會到,從事教師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強烈的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基礎。這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體會。我自己要從以上各方面努力。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方面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二、職業感是師德師風的前提

社會上有許多種職業,其中教師職業最神聖最受人敬重。一個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教師必然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在這個職業中工作的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怎麼能夠擔當起社會的重託,怎麼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響的人?怎麼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材?有職業感的教師,他首先會把自己的職業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聯繫在一起。認識到自己的職業不僅僅是教書,而且是為國家培育新人。職業感讓教師明確自己是一個接受社會重託、對學生身心施加特定影響的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只有形成強烈的職業感,才能發揮出人生價值,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職業感是師德師風的前提。

三、教師強烈的事業心是師德師風的條件

事業心來源於職業感,責任感,是一種堅定的職業信念,是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上升到偉大事業的高度來看待追求,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堅信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教師的事業心就是堅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業,因而全身心地投入,這是熱愛教育的集中體現,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強大動力。一名優秀的教師對工作應該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在具體繁雜的工作面前他們努力工作,不辭辛苦,不怕勞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對工作不斷進取,隨着工作情況的不斷變化,新的問題不斷出現,需要去研究,去克服,

去摸索,特別是來之學生中的情況,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讓學生在我們的辛勤勞動工作之中,不斷成長,若干年過後,一代新人走上社會,我們就會無比的欣慰。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教師要成為好的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這種事業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強烈的事業心是師德師風的重要條件。

總而言之,強烈的責任感,職業感和事業心是愛崗敬業得重要表現,而愛崗敬業是師德師風的重要基礎。在我們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在強化淨化師德師風方面做得更好,從而,真正體現出愛教育之崗!

師德讀書心得體會篇5

未來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人才的培養靠教育,首先靠基礎教育,這更是常識。教育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要確保經濟建設在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持續高速穩定的發展,首先要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對照國家新課程標準及深圳市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我至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作進一步的努力。

1.進一步更新育人觀念,引導學生把做人放在首位,只有學生的文明習慣形成了,精神面貌改變了,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做人的問題解決好了,學生自然會有求知的渴望和內驅力。要努力把握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和規律,切實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和方法,讓人人獲得成功。面對後進的學生,首先老師要關心和愛護,其次要當作一種教育資源來加以開發和利用,從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入手,實行分層教學,分層達標,使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取得不斷進取的力量。

3.進一步知學生,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呵護。要以自己無私的愛去澆灌學生乾涸的心田,處處維護學生的自尊,讓學生自覺自願地認識和修正錯誤,而不是管、卡、壓、罰,真正讓學生從思想上解決問題,豎立科學的態度和學習精神。

魯迅先生説,有人拿羅盤航海,有人卻拿它看風水;有人拿火藥禦敵,有人卻拿它作炮竹敬神;有人拿鴉片治病,有人卻拿它當飯吃。半個世紀過去了,科學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但魯迅先生所説的這種現象並沒有絕跡:有人拿b超查病,有人卻拿它分男女;有人拿電腦處理資料,有人卻拿它測算八字;現在的網絡,有人拿它傳遞信息,提高工效,有人卻拿它排遣無聊,大過“黃”癮。所以,工具的進步和人的素質的提高還要同步才行。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要下決心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肩負起引導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神聖使命,為培養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