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語文老師教學論文(共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國小二年級語文老師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二年級語文老師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國小二年級語文老師教學論文(共6篇)

篇1: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我擔任了二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二年級的學生好動,愛講話,課堂效率極差,針對這種情況,在上課之前我首先整頓紀律,耐心的教育他們,給他們講學習的重要性,要求他們一定要專心聽講,經過教育大部分學生能專心聽講了,還有個別學生有點反覆的現象,管不住自己,我便採取點名提醒的方式。這樣,紀律基本上算是整頓好了。

少數學生還有一個缺點是書寫錯差,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十次得滿分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逐漸養成了,教學工作也越來越輕鬆了。

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為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

一、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激活學生思維,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根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寫字方面,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的方法:“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三、在閲讀教學中,我重視朗讀、理解和感悟結合。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學生習慣的培養方面,在聽、説、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範,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四、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將“玩”引入課堂,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為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為他們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今後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篇2: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摘 要:一、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傳統對新形勢的衝擊 新課標是教育界一項重要的改革,新在思路、在內容、在目的,新課標語文教學更重視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和自身素質的修養,通過語文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是傳輸思想的重要課程,通過語言的交流和課

關鍵詞: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一、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傳統對新形勢的衝擊

新課標是教育界一項重要的改革,新在思路、在內容、在目的,新課標語文教學更重視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和自身素質的修養,通過語文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是傳輸思想的重要課程,通過語言的交流和課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文化提高素養,這是同傳統語文課堂有所區別的。這種改變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衝擊,有一部分教師沒有及時調整教學模式,繼續以傳統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這種情況導致改革沒有實質性進展。

2.學生性格突出

現階段國小二年級獨生子女較多,自我意識較強,合作精神有待提高,並且隨着當下“二孩”政策的頒佈,很多這個年齡的父母都考慮要“二孩”或者已經有第二個孩子,此時的學生心理波動較大,性格容易出現叛逆、不聽話、以激進的行為得到家長和教師的關注,又或者性格突然沉默、害怕、孤僻。學生的性格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並且低年級語文教學本身也有義務為學生培養積極的性格和生活態度。

3.學生語文基礎不同

由於二年級學生年紀小,語文水平不同,有些學生上了早教班,在早教班和幼兒園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有些學生按部就班,沒有接觸更多的知識,造成語文基礎掌握程度不同的情況。拼音、字母、閲讀等方面有的學生記得滾瓜爛熟,而有的學生還沒學過,學生層次不同,導致語文教師在課堂授課難易程度方面很難把握。

二、對策與建議

1.充分利用課本資源

國小二年級語文課本設置的十分合理,教學單元清晰,配圖豐富有趣。為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幫助,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本提供的資源和模式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從二年級上冊單元設計來看,第一單元是讓學生領略秋天的景色,教學目的是為了通過課文的學習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欣賞能力,從而讓學生熱愛自然;第二單元是生活篇,教導學生熱愛生活,通過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積極生活態度的目的,接下來第三單元和第四單元則是從祖國和人生説起,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接下來又涉及社會,讓學生學會融入集體,懂得合作,保護環境為自己生活的地球作貢獻。整冊書思路十分清晰,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設計教學順序,通過教案的設計,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2.充分利用校園資源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興趣,語文教學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和課外活動教學,以輕鬆的授課形式提高學生課堂效率。比如講秋天時,教師可以將課程選擇在秋天落葉的時候講述,讓學生觀察秋天的不同,什麼叫秋高氣爽、什麼是大雁南飛,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這些詞語,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帶學生走到校園中,感受詩人描寫秋天時的情感等。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視頻或者電影,讓學生通過看視頻或者電影,既讓學生有一個放鬆的機會,又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放視頻前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視頻,以小組的形式各自分工,找到問題的答案。

3.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設計教學計劃

由於學生語文基礎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困難,涉及的生字多了會讓學生牴觸,生字少了學生會不專心聽講,同時學生基礎的差異更增加了教師教案設計的難度。教師可以組織互幫小組,小組中分配成績中高低三個檔次的學生,其實二年級的學生成績並不是很固定,並且有可能某一方面不強但是其他方面有優勢,所以教師可以採取優勢互補的形式,讓學生相互督促。比如讓認字多的學生幫助認字慢、認字少的學生識字,朗誦好的學生幫助弱一點的學生練習朗誦,通過這種形式增加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新課標形式下的語文教學需要教師抓住各個方面來創新,來設計自己的教學計劃,通過課本運用、實際資源應用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保證教師課堂教學高效性。

篇3: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新課程標準》提出:“國小語文教學應力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上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畫風》一課時,我創設情境,設置懸念,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今天和老師一起去郊遊吧。去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請你根據老師的描述,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用筆畫下來。今天的天氣真好,藍藍的天上飄着朵朵白雲。瞧,那兒有一座山,山腳下住着一户人家,房前屋後種着果樹,一條小溪從門前流過。你們聞到了嗎?趕快深呼吸,聞到了嗎?你們聽到了嗎?遠處傳來了什麼聲音?多好聽啊!趕快把這些讓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聲音畫下來吧。學生質疑:聲音、氣味看不見,摸不着,怎麼畫?今天,我們來學習《畫風》,看看別人怎麼來畫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的。頓時,同學們對學習新課有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闢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三個兒子》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

(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裏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

(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説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以《雷雨》為例,由於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製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這樣不僅鍛鍊了口語能力,又極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整節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裏閃耀。

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篇4: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如何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對此,我有幾點粗淺的看法。要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首先,應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自信,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語文。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應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如背誦古詩、朗讀課文以及寫字比賽等,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並從中發現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

其次,根據國小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形象化的語色彩豐富的掛圖以及表演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首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表演充分體會它們的含義,再由教師進行解釋,學生就能理解透徹,記憶深刻。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手段在容易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培養學生直接的興趣,而直接興趣始終是學生學習動機的穩定組成部分,對提高國小生的語文成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再次,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給學生營造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國小生如果在課堂上心情寬鬆愉快,那麼他們的視覺,聽覺就特別靈敏,記憶力會大大加強,聯想也會更加豐富,學習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根據國小生向師性的特點,教師應向學生傾注自己大量的愛。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課堂氣氛民主、和諧,在輕鬆愉悦的環境學生會很自然的進入角色,逐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教學中切記僅依據一次聽寫、一次檢測的失敗就批評甚至懲罰學生,這樣只會讓學生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好學生是鼓勵出來的,教師要善於運用好表揚的武器,不斷鼓勵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久,學習效果明顯。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手段在容易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培養學生直接的.興趣,而直接興趣始終是學生學習動機的穩定組成部分,對提高國小生的語文成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後,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給學生營造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國小生如果在課堂上心情寬鬆愉快,那麼他們的視覺,聽覺就特別靈敏,記憶力會大大加強,聯想也會更加豐富,學習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根據國小生向師性的特點,教師應向學生傾注自己大量的愛。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課堂氣氛民主、和諧,在輕鬆愉悦的環境學生會很自然的進入角色,逐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教學中切記僅依據一次聽寫、一次檢測的失敗就批評甚至懲罰學生,這樣只會讓學生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好學生是鼓勵出來的,教師要善於運用好表揚的武器,不斷鼓勵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久,學習效果明顯。

篇5: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的論文

摘要: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學生對教學課堂的反饋成為教師提高課堂質量,改進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所以在課堂中注重師生互動,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的學會思考,有創新學習的慾望因此,重視課堂中的互動能夠有效的改善課堂氛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和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二年級;語文;師生互動

一、師生互動的含義

從心理學上來説,教學的互動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意思表達和接受,互相產生影響的過程互動的方式的差異,自然會導致對意思接受理解的差異,不良的互動還會導致意思的誤解,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同時,僅僅只是一方面的意思傳達,比如教學對學生的意思表達,這樣的獨角戲效果往往也不盡人意,還極易導致某一方的疲憊和反感而雙方的意思表達清晰,利於雙方的接受和互動,提高大家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調動學習的興趣師生之間的互動就是雙方意思的表達,通過語言、肢體動作和各種信息的交換進行雙方的信息交流溝通,達到師生有效的雙向交流,提高雙方的信息交流和接受能力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和其他高年級的學生相比,心智發展並不成熟,在有限度的課堂上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獨立自主的學習因此,課堂上的互動能夠有效的帶動學生利用好課堂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成效。

二、提高師生互動的策略

在課堂中,尤其是在課文導人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課文題目設計大問題,營造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參與其中所謂“大問題”,就是指問題有較大的包容性,不會侷限學生思維,同時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回答,尤其是以發散性思維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解:第一,不侷限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學生可以從多個方面探索問題可能的答案;第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單一的,學生需擺脱一成不變的思維;第三,問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看似毫無頭緒的境地中經過思索找到一條條光明的大道;第四,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只是一種思維和語言的學習,我們可以找到多種能夠解釋問題的答案,而且並無正誤之分大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的發散學生思維,擴大師生互動的空間。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第一課《找春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課題設置如下問題:“到哪裏才能找到春天呢?我們為什麼要去尋找春天?春天找到了能帶給我們什麼?”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同時教師鼓勵學生之間對這些問題的交流,針對不同的答案和學生談論,互相印證再如,在對《雷鋒叔叔你在哪裏》的教學時,可以在上課之前和學生一起收集一些有關雷鋒的事蹟,同時要求大家向父母或者爺爺他們這輩人瞭解雷鋒,對雷鋒的形象有初步的印象課堂中在對課文的初步的把握之後,可讓學生觀看一段有關雷鋒的事蹟的視頻或者圖片,同時提出這樣的問題: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説的?將你的説法和同桌進行交流在學生初步瞭解的基礎上,同時結合所觀看的視頻,學生能夠很快打開話匣子教師在學生互相討論期間適當的在課堂中走動,傾聽學生之間的討論,及時收集討論的相關信息如此學生對課文有了極大的興趣,在獲得新知識的時候不在被動性的接受,而是在教師帶領下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計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將學生的個性完全充分的展現出來,教師的引導作用也就突顯出來了。

三、設置開放問題,預留互動平台

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意識到不能唱獨角戲,開始逐漸重視互動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教師卻沒有真正理解互動的內涵,只是用幾個問題牽引學生,或者安排幾個遊戲等其他方式吸引學生的眼球,並沒有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要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留置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思考,讓創新走進課堂第一,多采用“啟發式”、“探究式”的方式,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第二,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教師予以應有的尊重、鼓勵;第三,教師懂得把握時機,在恰當的時候釋放學生能量,適當的激發,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致,又不易造成學生的學習疲軟。

例如,在二年級《一分鐘》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一分鐘大概有多長,一分鐘我們能夠做哪些事情?回顧一下平時我們有沒有注意過一分鐘我們能做什麼,是否對我們有影響?接下來教師可以用事先準備好的計時的設備,如手機、手錶等,首先讓學生什麼事情都不做,靜靜的感受這一分鐘到底有多長然後再次計時一分鐘,在這一分鐘的時間內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記錄下自己這分鐘做什麼,教師也和學生一起在這一分鐘之內做自己的事情接下來大家將自己這一分鐘所做的事情寫在紙上,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大家互相比比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學生明白這一分鐘是如此的神奇,能夠做這麼多的事情進行了比較之後,教師趁機提出問題:既然這一分鐘如此的神奇,那麼如果我們錯過這一分鐘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大家一起來探討,看看這神奇的一分鐘能有什麼神奇的效果呢?教師通過這些問題一步步的導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和教師一起探索某些未知的答案,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自主性。

四、重視重難點的點撥,為互動加力

課堂是學生對舊知識的消化吸收,新知識的學習知新,以及新舊知識的學習整合在課堂的互動性遇到一些難點的時候往往容易打斷學生的互動,降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興趣,如果教師沒有進行良好的引導,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在學生遇到新知識卡殼時,教師需要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維集中到探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去,學會思考的方法具體來説,首先,教師的引導必須及時,不能拖延太長時間;其次,教師要注重引導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而不是等着給答案;最後,不要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互動不僅僅只是通過語言實現,動作和行為也是互動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師不僅僅要聽,更要看,觀察學生的行為狀態,讓他們的互動不至於凌亂無序學習目標是教師教學必須貫徹的,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也須在適當的時候瞭解學習目標,這樣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具目標性同時,目標能夠有效的架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樑,使學生能夠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將學生互動學習的願望化成互動學習的實際行動時,再讓學生了解教學目標、本節課重點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質疑難點,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樣才能整合不同理解能力和學習層次的學生,讓他們充分與周圍的環境發生互動;同時教師要將學習中的難點充分解析,並以此為導向,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分析,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從而尋找到知識的共通點,提高知識的運用和分析能力;充分利用學習環境和氛圍的帶動作用,促使學生外部環境與內在學習的互動,能夠學以致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重點難點的引領和剖析,能夠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把所學的知識與方法用於學習和實踐生活及新的學習中並形成習慣。

例如,在《一分鐘》教學中,在初步的學習之後,要讓學生明白“分秒必爭”的重要性之前學生對一分鐘的感受的課文學習是為課文重點難點學習做鋪墊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注意分析學生遲到一分鐘帶來的後果,學生就會有目的性的學習課文,在老師的引導卜分析這一分鐘帶來的不利之處,從而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五、一個都不能少,帶動全班互動

在課堂的教學中,尤其是教師在課堂的互動中,並不能吸引每一個學生都緊跟教師的步伐,參與到這個集體活動中,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些人內向,有些人外向外向的學生相對來説,其課堂參與度會高,而內向的人相對會少一些互動;第二,有些學生雖然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但是由於本身納言,在課堂中很少能引起老師和學生的注意,參與度不是很高;第三,這也是由二年級學生的心智發展決定的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偶爾的走神會導致學生學習的段節很難跟上接下來的學習,這樣也容易導致學生脱離課堂其實這幾類學生在課堂中很容易被教師忽視,會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積極參與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就會讓那些孩子形成慣性,到互動時間就會不知所措,或者注意力完全不在學習上持續下去,就會造成教學重點中的巨大漏洞,會忽視掉很大一部分學生,甚至很有可能會造成大家參與性和互動性極高的假象,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因此,為了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在教學互動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學生,首先要敏鋭的抓住那些每次都能積極參與互動的學生,發動他們的帶動作用;其次,也不能忽視那些沒有積極跟上的學生,針對不同學生,在適當的時候調動他們的興趣點,提高他們的參與度;最後,鼓勵是良好的教學方法之一,對於一些能夠偶爾參加到互動中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學生經過思考之後能夠解決的問題,同時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受到參與師生互動的樂趣,如此形成良性循環,最後使全班都願意參與互動,並且從中有所收穫。

六、總結

國小語文尤其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重視師生的良性互動,在課堂中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差異,以科學的提問引導學生,給學生足夠的互動平台,重視學生的自主性,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篇6: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的論文

摘要:在學生進入國小階段的語文學習時,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錯別字等現象。二年級語文教學階段是學生積累語文基本知識的重要時期,教師如果想更好地指引學生開展語文知識學習,就需要設計出合適的方案,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錯別字的出現效率。

關鍵詞:錯別字 二年級 教學策略

一、錯別字的定義

錯別字,名如其字,就是指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在接觸和運用以書面表達為基本條件時,因多種途徑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生的寫字情況,使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在完成語文的日常作業,回答語文測試卷或通過多種進行書面文字回答的形式出現的錯誤的文字。

二、教師處理二年級語文錯別字時的困境

(一)漢字基本因素的混淆

作為國小語文的基本組成元素之一,漢字是結合了中國從古到今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多種因素而綜合發展而成的基本文字因素。漢字文字的構建是由基本筆畫去構成的,通過三十多種的基本筆畫種類的合拼,可以結合成不同種類的漢字基礎部件。因為不同筆畫的相互包容和相互聯繫,從而形成了五百多種的基礎漢字部件。

當不同種類的筆畫以合適的結構方式進行合理的合拼時,複雜多變的漢字就誕生。因為漢字的基本筆畫類型和獨特的結構方式是在一定範圍中最大程度地相互合拼,因此,漢字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獨立性和靈活性的。雖然漢字繁瑣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但是,由於文字是存在着一定的規律和特點的,所以,漢字的多樣化僅僅是造成學生寫錯字的基本組成因素之一,而不能看成是製造問題的影響因素。

(二)學生產生錯別字的原因

1.學生的識字效率低。二年級學生,作為國小階段的低年級學生的其中一種,經過一年級對語文識字的學習後開始積累了一定數量和種類的漢字。不同學生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中,會因為各自的觀察重心、認知態度和記憶模式等,往往會造成不同效果的識字模式。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學生需要了解和記憶好漢字的部件、筆畫和意義等。如果學生沒有合理地進行分類和概括,就容易出現漢字基本因素混淆的困境。

在進行日常學習和完成作業時,部分學生如果做題時不夠認真,那麼就容易會在沒有真正理解和認知漢字的本意和價值時,一知半解地進行運用,從而造成錯誤地改變了漢字的部件組合方式或組成部件等困境。其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學生沒能及時學習、理解和記憶好書本中某些要求會寫的漢字,導致在聽説寫時無法完成“書寫”這一基本因素;另一種則是部分學生在書寫漢字筆畫時沒有端正心態,造成寫字不正確或不規範等情況。

2.身心意識的侷限性。二年級國小生在學習語文時,都會因為生理髮育與心智活動的共同發展,得到了一定的進步。國小生不僅有強烈的模仿意識,而且也逐漸開始學會從聽、説、看等多種途徑去認識客觀世界。不過,雖然學生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在一定範圍地促進了身心發展,但客觀上仍處於萌芽階段。所以,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待提高。因此,當二年級學生在學習和記憶漢字時,可能會因為記憶時不夠專注而無意識地降低了識字的正確率。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讀輕寫”的錯誤認識

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安排、組織和維持識字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是國小語文日常教學的基本組成因素之一。宏觀上説,文字是短語、句子和作品等語言書面作品的創作條件,因此,可以看成是國小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前提。

但客觀上,學生競爭意識的加強容易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會側重於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如增加音樂、圖畫、視頻等吸引眼球的媒體,從而在不知覺中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識字課堂的日常安排。雖然學生接觸的漢字是逐漸增加,但是,大部分漢字都有各自的寫字順序、明暗意義和固定搭配等。因此,如果語文教師在二年級的日常教學中沒有及時意識到漢字教學的重要性,就容易簡化甚至忽視國小生識字的基本學習模式,為學生的後期發展造成一定的隱患。

三、國小二年級階段處理錯別字的教學策略

(一)收集常見的錯別字,加強識字教學的合理性

語文教師在針對二年級學生的教學模式時,要靈活地考慮、觀察和總結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徵情況,定期收集、分析和統籌好學生在日常語文作業和考試試卷中出現的錯別字等,結合班級中處於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答題時寫錯的漢字,從而客觀分析大部分學生的常錯字體,最大程度地提升識字教學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客觀性,使教師在指導學生修改錯別字時,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去進行客觀分析,從而減少學生對漢字的誤解。

(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日常的識字教學

由於二年級學生還是處於低年級階段,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中是一定要學會運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去增強日常的識字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模仿優勢,在設計、介紹和指導學生去學習日常的識字學習時,能夠理性參考與漢字有關的故事、圖片、視頻等。當語文教師能夠通過靈活的教學形式去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學習漢字,就能促進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增加對漢字的瞭解和熟悉,減少漢字混亂的出現,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三)培養學生的短期記憶,強化識字的正確率

短時記憶是國小生在日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形式之一。語文教師如果要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困境,就要從宏觀和微觀上分析和總結學生經常出現的錯別字,並有意識地在日常的課堂教育時充分運用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多從不同方式、不同重點和不同形式記憶,例如使學生把錯別字抄幾次,加深對漢字的記憶或者安排限定時間中看誰能最快地找完錯別字的比賽等等,從而提高學生識字的正確率,鞏固學生的短期記憶,開拓學生的識字領域。

四、總結

如果要幫助和指引低年級學生降低錯別字的出現率,語文教師就應該有針對性地關注、整理和總結不同學生的出錯情況,在課堂教學和日常作業批改時設計好合適的常見錯別字的修改要求,提高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端正好學習態度,指導學生學會自主、有效、正確地學習和記憶漢字,從而最大範圍地降低學生在日常作業或試卷上出現寫錯字的出現次數,培養好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