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課後服務案例

沐浴春光,勞動正當時……

勞動教育課後服務案例

——勞動教育課後服務案例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方針,加強勞動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勞動興趣,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我國一直高度重視勞動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摘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印發《大中國小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論述和綱要的提出,充分説明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我區是一個資源轉型、城鄉交錯的小區,具有開展好勞動教育的優勢,我校地處石林奧陶紀風景區,有得天獨厚的老教育資源,學校在勞動實踐基地創建、應用和管理等方面都在積極行動,一直在用好資源做出特色上努力着,實踐着……

共識——全校推進 五育並舉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下設教務處牽頭此項工作,明晰工作思路,制定《石林國小國小勞動教育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及任務。建立月彙報、年考核等制度,切實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確保創建工作有序的效推進。

二是強化宣傳保障,利用國旗下的講話、主題隊日活動、小海鷗廣播站、宣傳櫥窗、手抄報等,廣泛開展“勞動創造美”等教育,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高度責任感;通過勞動教育,增強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實際本領;通過勞動教育,增強學生體質,陶冶學生情操。

三是強化人員保障,學校首先安排專業老師任教全校勞動課教育,主要根據學生特點教學不同的勞動技能;其次班主任、輔導員等的兼職教師專門進行勞動教育思想教育,活動開展等;第三就是請當地能工巧匠和非遺傳承人的技能者到校指導;最後就是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積極培養家庭助教,共同推進勞動教育。

共為——學校主動勞動快樂

我校從課程設置、勞動月入手,讓勞動在校園裏發生,將勞動與學習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培育愛好勞動、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的良好品質。

一是課程教學為主,首先保證開足開齊勞動教育課程,保證孩子們每週都能上1課時的勞動課,將生活中的勞動技能諸如正確佩戴紅領巾、收拾課桌書包、疊被子、剪指甲,包餃子等課程融入到教材中,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校開闢種植園,讓孩子們用文字、照片、視頻等方式記錄下自己的種菜種花的生活,分享成長的體會。

二是實踐管理為本,學校各班結合學生特點,制定班級特色勞動清單,將勞動教育有機的融入到各個學科教學內,細化不同學段的勞動教育內容和實施途徑,實現課堂教學、主題活動、家庭教育、基地實踐“四位一體”勞動教育體系。

三是實踐活動為輔,學校通過開展校園勞動主題教育、勞動技能大比拼、校外勞動實踐活動、勞動成果展示活動為載體,共同唱響勞動教育主旋律。

共創——基地活動 創造美好

一是校內,學校充分利用樓頂建花園、空地建種植園,同時將學生寢室作為內務整理勞動技能的主陣地,將食堂廚房作為學生廚藝技能學習的主戰場,將圖書室作為“勞動+閲讀”的勞動技能學習基地,這些基地的建設,學生真正的動起來了,學校有了真正的歡呼聲!

二是校外,我區現有蘑菇園青少年校外實踐活動基地、五河農耕綜合實踐基地等勞動教育場所,我們應對這些既有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與利用,使學校勞動教育課程與校外勞動實踐相互補充;在校外,充分利用地區特色,挖掘潛力,補足校內勞動教育實踐性的缺項。

共享——家校聯動,勞動育人

家校合作在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尤為重要,家校之間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我校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向家長髮放“家務勞動指南”;鼓勵家長在家也能指導孩子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本領,並在班級羣中展示,激發學生勞動興趣和勞動熱情;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學校,將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一是培育勞動小達人。學校每學期開展“勞動小達人”活動,明確學生家庭勞動時間,合理佈置家庭勞動作業,通過疊衣服、疊被子、洗小衣物、煮飯、洗菜、切菜、炒菜、刷碗、拖地,讓孩子們練就各種本領,培養孩子勞動的好習慣。

二是培育志願小導遊。立足我校地處龍鱗石海和奧陶紀風景區,同時又是紅苗之鄉的鎮情,結合我校“我是小導遊”課題的延伸,將本土資源本土文化在景點進行講解,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們瞭解龍鱗石海和奧陶紀風景區的本土故事和文化,宣傳我們的紅苗文化,為建設家鄉添磚加瓦。

三是培育勞動小能手。鼓勵引導家長在節假期間,帶着孩子們迴歸田園,在校外農耕、果園等農業基地,參與挖紅薯、割豬草、摘果子等勞動實踐,親身體驗感受食物如何從田間、果園、工廠搬到餐桌上,讓孩子們親身感受“粒粒皆辛苦”,引導學生尊重農民勞動成果,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新時代,我們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讓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動”起來吧!

沐浴春光,勞動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