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這學期,教育教學觀宣講活動在我縣教育系統鋪開,3月26日,陽城縣名師教學觀宣講團蒞臨我校,學校組織全體老師積極學習,學習名師的教學觀念、教育藝術。聽完他們的報告後,他們的先進事蹟、感人故事仍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使我的心中也盪漾着做老師的幸福,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了許多不足與差距,也有一些想法(在好範 文 網搜索更多的文章)與體會。

不足之處

一、作為青年教師,學習、鑽研不夠。

想想自己也在教育事業中工作了幾年了,只會按照上課的固有模式上課,激勵語言貧乏,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很枯燥,更不要説孩子了,這是自己沉澱與自我提高不夠的緣故,説白了,學習得不夠,只依賴於自己原有的、固有的教育模式,新的東西少。每天以學校、班級瑣事多為藉口,不注意深鑽教材,舉一反三,導致課堂耗時多,效果不明顯,在這些名師身上,我看到了他們不光光有教育上的長處,更有文化底藴上的長處。

二、教育學生,不夠細緻

人都是有差距的,我們不可否認,這就造就了優生與學困生。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也能理解。但在實際中卻對學困生批評、呵斥得多,細心教育的少,特別是當一個學困生總也完不成學習任務的時候,會忍不住發脾氣,毫不留情、不給面子對着所有學生説他的不足。對待犯錯的孩子,總不能以寬容之心去對待,總覺得他做了一件損害班集體的事

三、作為青年教師,反思不夠,對自己的職業缺乏整體規劃

課後反思是每位教師不斷認識自己,不斷髮展自己的一個前提,相反,沒有反思教師就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而自己在上完每節課後,總不能靜下心來,真正、及時去反思這節課的得與失、學生的學習狀況,思考今後的努力方向。當教學、教育中發生了一件感人的、值得深思的事時,總是懶得把它變成一篇。

努力方向

一、愛崗敬業,奉獻教育

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精、氣、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像孔子那樣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去從事教育。

二、樹高尚道德,做崇高教師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正如有人説的那樣“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力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三、加強學習,提高素養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唯有通過自身學習與有效的實踐訓練,才能在教學中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趕緊行動起來,更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並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進行教研和教改活動,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一切為孩子的明天而努力。

一、課前準備要做足

洋思課堂模式要求我們“先學後教”,那麼,教師在教之案,備一課,講一課。這樣,既能在課上游刃有餘,也可以在課後查缺補漏。

二、課上,激發學生的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位老師都想讓自己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科感興趣,可偏偏還會有學生一提到這門學科就垂頭喪氣。因此,在課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既是一個最普遍的問題又是一個難題。興趣要經過不斷的激發才能鞏固和持續,那麼,如何調動這位“興趣”大師呢?我認為可以分層次和場合調動。

初學者對英語這門學科感到新鮮,本身就有一定的興趣,這時老師可以通過上課進行遊戲,比賽等加強他們學習的熱情,增強自信感,也可以用英語給他們講笑話,聽英文歌,增加英語的趣味性。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在英語 四、課後,反思自己,反思學生

課後反思是每位教師不斷認識自己,不斷髮展自己的一個前提,相反,沒有反思教師就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1.反思自己。每堂課後,反思自己在這堂課上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學生是否都積極配合了。如果沒有,那你的備課講課環節就沒有扣好,從中找到原因,備好下一課。

2.從學生眼中反思自己。有時學生提到這門學科或這個老師就會連連叫苦,而有的老師被學生連連讚揚。聽聽學生怎麼想的,他們對你的評價往往就是你的缺點。

3.從同事眼中反思自己。多找同事聽聽自己的課,聽聽他們的建議,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4.從考試中反思自己。每一次考試之後都是對教師教學水平及學生掌握能力一次檢測,從成績中分析自我,分析學生。

教學觀應該體現時代性,科學在不斷創新,那麼觀點也應該不斷創新。隨着教育理論的不斷提高,隨着自己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自己的教學觀點還會不斷改變。同理,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點,自己也會在發展中進步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第二篇: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這學期,教育教學觀宣講活動在我縣教育系統鋪開,3月26日,陽城縣名師教學觀宣講團蒞臨我校,學校組織全體老師積極學習,學習名師的教學觀念、教育藝術。聽完他們的報告後,他們的先進事蹟、感人故事仍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使我的心中也盪漾着做老師的幸福,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了許多不足與差距,也有一些想法與體會。

不足之處

一、作為青年教師,學習、鑽研不夠。

想想自己也在教育事業中工作了幾年了,只會按照上課的固有模式上課,激勵語言貧乏,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很枯燥,更不要説孩子了,這是自己沉澱與自我提高不夠的緣故,説白了,學習得不夠,只依賴於自己原有的、固有的教育模式,新的東西少。每天以學校、班級瑣事多為藉口,不注意深鑽教材,舉一反三,導致課堂耗時多,效果不明顯,在這些名師身上,我看到了他們不光光有教育上的長處,更有文化底藴上的長處。

二、教育學生,不夠細緻

人都是有差距的,我們不可否認,這就造就了優生與學困生。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也能理解。但在實際中卻對學困生批評、呵斥得多,細心教育的少,特別是當一個學困生總也完不成學習任務的時候,會忍不住發脾氣,毫不留情、不給面子對着所有學生説他的不足。對待犯錯的孩子,總不能以寬容之心去對待,總覺得他做了一件損害班集體的事

三、作為青年教師,反思不夠,對自己的職業缺乏整體規劃

課後反思是每位教師不斷認識自己,不斷髮展自己的一個前提,相反,沒有反思教師就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而自己在上完每節課後,總不能靜下心來,真正、及時去反思這節課的得與失、學生的學習狀況,思考今後的努力方向。當教學、教育中發生了一件感人的、值得深思的事時,總是懶得把它變成一篇。

努力方向

一、愛崗敬業,奉獻教育

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精、氣、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像孔子那樣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去從事教育。

二、樹高尚道德,做崇高教師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正如有人説的那樣“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力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三、加強學習,提高素養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唯有通過自身學習與有效的實踐訓練,才能在教學中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第三篇: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體會

單莊國小:趙金蓮

一、新的教學觀

1、教學目的的新演變——新的教學目的觀

(1)雙基觀:傳授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

(2)智能觀:加強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3)素質觀:加強基礎,增強能力,發展個性,提高素質。

2、教學本質的新定義——新的教學本質觀

(1)將“教學”當作一種行為,即相當於老師的“教”,是教學實踐中教師這一方的行為。

(2)將“教學”看成是一個聯合詞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組成的活動,並且兩者不可分割。

(3)華東師大施良方教授指出,從關注教師的行為的角度來説,“教學(教)就是教師引起、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現代的課堂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組織學生主動學習,實現學生的某些內在的發展與變化的過程。

3、教學價值的新內涵——新的教學價值觀

(1)重外在價值輕內在價值。教學的外在價值,即教學服務於社會的價值。教學的內在價值,即教學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價值。

(2)內外價值並舉。教學不能僅僅只注重學生認知智慧的發展,還應關注人的情感智慧的發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師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師觀

(1)教師的職責定位:傳授文化知識;教師的角色定位: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紀律的管理員、社會的代表人等。

(2)教師角色的新定位為:人類文化的傳遞者;新生一代靈魂的塑造者;學生心理的保健醫生;學習者和學者;人際關係的藝術家;教學的領導和 1

管理者。教師職責的新定位: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發展。

5、對學生的新認識——新的學生觀

(1)潛能觀——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人

人的潛能分為生理潛能和心理潛能。心理潛能又分為智慧潛能、情感潛能和創造潛能。教師所要做的,就在於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具有潛能。

(2)發展觀——學生是處於發展中的人

①樂觀地估計學生的天性。堅持性善論,反對性惡論。性善論注重自省和內在力量的挖掘,性惡論注重外在規範的約束和行為的矯正。

②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3)主體觀——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

①要認識學生必須是學習的主體。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基礎,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學生確有內在的主體能力,教師不能包辦代替學生的學習。 ③明確判斷教學活動中誰是主體的標準。看學生是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主要取決於他是否確定或參與確定有關活動的目的,是否決定或參與有關活動的過程。如果是,則為主體;如果不是,則為客體

④要幫助學生完善主體結構。學生的主體結構包括操作系統和動力系統兩部分。操作系統主要由智力因素組成,承擔着對客體(教學內容)的感知、概括、記憶、運用等任務;動力系統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組成,承擔着激發和維護主體認識活動的任務。

(三)創新教育與教師。

(4)差異觀——學生是一個個獨特的人

首先,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

1、樹立創新教育的理念。

“創新”、“創新教育”首先是作為一種觀念提出的。任何一種新觀念的提出,都是時代時展的必然結果。創造是現代人的本質特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創新教育是走教育創新的必經之路。同時,新觀念都具有超前性。

2、營造創新教育的環境。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活動。俗話説通情才能達理,情是基礎,理是目的。創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創設懷境、培養情感,使課堂充滿人情味。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知識、進行思維活動、發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據。現行教材中藴藏着大量創新的好題材,如:“通過……,你發現了什麼?”,“想一想,還有別的解法嗎?”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時又有簡約性的特點,加上時代的變化,觀念、知識的更新,往往顯露出滯後性。這就要求教師聯繫實際,進行及時的充實和變通。

(四)創新教育與學生。

1、強調主體的參與。

2、強調知識的應用。

(1)課本知識生活化,培養應用意識。

(2)重視實踐,培養應用能力。教師要精心創設具有探索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引導和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提高應用能力。

三、素質教育

(一)結合學科特點,有機滲透思想教育。

1、結合教材,自然滲透。教科書中思想品德教育內涵十分豐富。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挖掘並有意識地去揭示它們,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到感覺,從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見縫插針,適時滲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外,其他學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學要求和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善於見縫插針,抓住每一個教育時機,適時向學生滲透。

3、持之以恆、不斷滲透。一種正確的思想、科學觀點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樹立的,它需要長期的實踐,反覆不斷地認識,逐步形成或樹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持之以恆、進行不斷地滲透。

(二)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優化課堂教學。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教師雖代表不了學生外在環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卻象一面聚光鏡一般,把外部環境和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條件,集中起來發揮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教學中,就是教師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面充分發揮主導性作用。但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也必然有一個落腳點,這個落腳點只能是學生的學習。現代教學研究認為:“既然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必須是能動的、主動的、獨立的活動。……學生就當然是主體。”學生主體作用能否發揮,關鍵在於教師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現代教學論把教與學的關係看作:“學這個主體是教主導下的主體,教這個主導是對主體的學的主導。”這就明確指出了,教與學雙方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構成教學活動中辯證統一的兩個側面的關係。只有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得到和諧統一的發展,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

1、合理確定教學目標,並把它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意圖。

教師要在認真學習《綱要》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結合認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別制定學期、單

元和課時目標。課堂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便於操作。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要在不斷調控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造較為理想的認識、思維條件,有目的地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意圖。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火的發明使人類走出了寒冷與黑暗,醫藥的發明使我們人類逐漸與疾病遠離,工具的製造使人類走上了征服自然的坦途,這些都體現了創新與發現,沒有這些,人類就不可能發展。因此,在80年代以來,美日等國家都把培養國民的創新素質當作重要目標。在我國,近年來,創新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曾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係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型、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着特殊使命。”因此,擺在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有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究竟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實施創新教育,有待你我共同探索求進。

2014年6月

第四篇:教育教學學習培訓心得

教育教學學習培訓心得 連灣學區東昇教學點陳海龍

通過學習,感覺受益匪淺:我瞭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脈絡,理解了課程改革的政策。由於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教育逐漸普及化。

一、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脱離羣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縱觀現在,社會、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極高,對學生的期望值高。我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加入教學教育工作領域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不能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技能。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投桃報李,我們有好的心態,

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後,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才會更好地去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孩子的心不應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兒時的內心冷若冰霜,來日必成凡夫俗子。”我想教師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眼看原來天真活潑的、對世上萬物充滿熱情的生命,在學校“教育”的塑造中變成只對“知識”懷有“單純”的好奇心的“機械人”。

作為教師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我們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1999年,國務院曾批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所以,我們應時常注意學生的一些想法,儘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後我們再講講我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可以説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新。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育者的啟發胡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體作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各個方面,包括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情緒做出記住的學習和探索活動,實現主體性發展的獨立自主學習的過程。根據《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

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教育自己的人;而合作學習可以認為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合作學習發展了課堂教學互動理論,開闢了現代教學改革的新領域,有利於培養個體的合作意識、集體觀念,發展其創新精神。

“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這段話讓我激情澎湃,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 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温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作為一名教師,我工作是因為我熱愛這事業,我教書是為在事業追求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工作時間越長,我越理解幸福的含義。

第五篇:法制教育滲透在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法制教育滲透在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我有幸參加了2014年8月18日縣教育局組織的“中國小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工作二級培訓”。此次培訓雖短,但給我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整整一天裏,我認真聆聽了史開來等領導人就中國法制社會、職務犯罪、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以及證據的基本理論等知識的講解,增強了我的法律應用能力;及杏山中學胡建萍和丹寨康其麗等老師講授的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法制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中國小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的法定責任,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基礎工作 ,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明確規定把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作為對學生實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要求“將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這一要求,闡明瞭今後學校的法制教育實施方式和教學方法,對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二、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應當遵循尊重教學、科學導入,分量適中、目標恰當,有機統一、一箭雙鵰的原則。滲透法制教育要創設適當的情景,要找準切入點,頻率不要過高。從具體到一節課的時間佔用來看,最簡單的,只要求告知學生法律法規名稱,最複雜的,佔用時間也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其次,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確的要求,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並作了相應設計。只要堅持這些原則,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快樂的學習過程,甚至於有時是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務,既不會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也不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更不會傷害學科本身,達到雙贏目的三、通過這次的培訓, 讓我深刻認識到當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式教學刻不容緩,讓我更明白教師“教書·育人”的真正含義;讓我認識到學生不僅知識水平的高低跟我們教師有關,他們的自身素質、道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我們教師對他們教育了多少。所以,現代的教師不僅要傳授給他們文化知識,還要時時進行滲透法制教育,將教學與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創建一個新型法制型社會,從學校開始。

總之,法制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是一個大課題,有待於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去探討和研究。我們要切實按照這次培訓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在法制滲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徑,把傳授科學知識同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教育培養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