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教學方法的教育心得:敢於示弱,善於懶惰

描寫教學方法的教育心得:敢於示弱,善於懶惰由本站會員“dsghghjkyuiyi”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描寫教學方法的教育心得:敢於示弱,善於懶惰

編者按:作者通過教學,領悟到關於敢於示弱,善於懶惰,解放學生,解放自己的道理,觀點有據有理,清晰有渲染力。下面讓我們共同閲讀這篇敢於示弱,善於懶惰。

又到了課前三分鐘的時間,看着這位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句的學生,我的心同她一樣焦急。於是啟發再加鼓勵,還是無濟於事,眼看着時間一分一秒地流走了,課前三分鐘變成了課前五分鐘,八分鐘,十分鐘。我強顏歡笑下的內心再也撐不住了,掙破虛偽的雲淡風輕,氣急敗壞地訓斥她:“不用心準備,浪費了大家的時間,罰兩天課前演講!”結果後兩天的演講還是讓人大失所望。

我有一種強大的無力感和挫敗感。看着這位同樣無力和挫敗的學生,我不禁陷入沉思,想到了也如學生這般年齡的自己。郁郁青青的往事,翻飛在令人悵惋的歲月。

從小到大,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眾人面前講話,那種膽怯和擔憂至今想起來都是一種無法言説的痛。記憶中,只要是上台發言的事我一律拒絕,我更願意蜷縮在一個角落裏不被人注意。上了中學,被選上了課代表和學習委員,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卻成了我的負擔,每天給大家佈置作業和安排任務的時候,我內心都要苦苦地掙扎,該怎麼上講台,該怎樣説,心裏要打無數遍底稿,但上去的時候還是紅着臉語無倫次,只能趁課間大家都出去的時候在黑板上把作業寫出來。後來太煎熬了,就自動請求老師去掉所有的職務。

可能造化弄人吧,我最害怕的事情偏偏成了我的職業,每天要對着這麼多學生講課。還記得第一次上台講課前那種徹夜未眠的緊張感;還記得第一次家長會,為了不上去講話,承擔了家長會視頻錄製排練寫稿的所有工作;教第一本書的時候要把上課要講的每一句話都寫在教案上背下來,生怕有一點差錯引發自己更大的緊張。這樣看來,我確實是有緊張過敏體質的人。

越是有難言的弱點,越要把自己武裝起來,生怕學生會不接受自己。於是學着變得強大,學着在學生面前變得無所不能,學着在課堂上盡情地展示自己。學着為學生竭盡所能地做很多事情。

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了,我來念;學生要發言的稿子不會寫,我來寫;學生的展板不會辦了,我來辦;學生的優秀文章需要配背景畫,我來畫;學生的每日聽寫需要批改並登記,我來做;學生在課堂上講不出來,我來講……漸漸的,我在一個強大的保姆式教師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享受完短暫的成就感後,終於有一天我累了,疲倦了。在每一個熬夜都做不完的工作之後,揉着通紅的雙眼和鬆弛的黑眼圈,才體會到那種“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苦行僧的教師生涯。沒事的。“有苦才有甜”,“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用這些句子來寬慰自己。可是反觀我的學生,並沒有在我嘔心瀝血的培養下變得優秀,而是越來越弱越來越懶了,字典也不愛查了,遇到難題也不愛思考了,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原地踏步,我陷入了更深的委屈和痛苦。

如果一份職業是讓你受苦的,那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於是我開始反思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活該你忙成狗》,才如夢初醒,這篇文章的句子像重錘一樣敲擊着我。

“你那麼偏執地追求完美,你從不懂得拒絕,活該你忙成狗;你從不相信別人,你貌似什麼都懂,活該你忙成狗;你把不重要的事當重要的事做,你從不使巧力,活該你忙成狗……”,這説得不就是我嗎?

老話常説:“慈母多敗兒”,“勤快老師帶出來的是懶學生”,我把本是學生的事情大包大攬了,長期以來,他們形成了一種安全舒適的依賴,能不變的懶嗎?我能不累嗎?另外,教師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何必在學生面前裝的那麼強大,無所不會?我有不會的盲點,我同學生一樣也有弱點。敲掉堅硬的外殼,我把真實的沒那麼強大的自己展現給大家,跟他們講我曾經的膽怯和不敢上台講話的糗事,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至少現在的他們比當時的我強多了。漸漸地我發現,很多不太敢發言的同學也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就連開頭所説的那個孩子也掙脱了心靈的枷鎖,開始流利地講話了。原來適當的示弱會讓孩子們變得強大呀!

於是我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很多方面。碰到難理解的知識點了,我向學生們示弱,對他們説這個問題我也想不好,誰來幫幫我?這時學生就表現出高度的積極性,説得好的學生我也叫他一聲老師。卡爾威特曾説過,學習的最大動力來自於成就感。這樣學生有了自信,也有了成就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就濃了起來。

光弱一點不夠,還要想方法變懶一點。我把自己的工作分了類,整理出哪些是我必須做的,哪些是可以讓學生來做的。

一直以來,小組的隨筆都是我來點評的,其實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一週點評5個小組的25篇隨筆,學生聽久了就會產生聽覺疲勞,不自覺地會走神,做其他事情。這個時候,我一邊賣力地點評,一邊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再維持維持秩序,批評批評不好好聽的學生,浪費了很多時間。後來想,學生寫的隨筆何不讓他們來點評?每個小組的組員輪流,可以用ppt或其他方式進行展示。這樣點評的學生因為要把組員的文章展現給大家,必然要認真研讀,也能鍛鍊他的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聽的同學也避免出現視覺疲勞,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把我解放出來,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學生比我預想的還要精彩,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經常讓我自歎不如!很多有趣的形式和有生命力的文字加入了進去,比我那蒼白又刻板化的點評要豐富有力得多。而且學生更在乎同齡人對他們的評價,所以聽得格外認真。還記得點評課上一位學生讀到另一位同學寫的外婆去世的文章,在講台上哭得稀里嘩啦,下面的同學也被感染了,哭成了一片;還有一位同學用文言文寫成的班級趣事,經學生更加有趣的點評,讓人笑得喘不上氣來;有用電影模式進行點評的,有把文章變成書籍點評的,還有把同學寫的班歌打油詩用快板説唱出來的……隨筆點評課上留下了太多的笑與淚,太多的感動和讚歎。本來如同雞肋一樣的課竟然成了大家一週最期待最喜歡的一節課!也因為這樣用心的點評,大家寫的隨筆也越來越好,班級湧現出一批原先被埋沒的才子才女。原來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話語權還給學生,竟然能碰撞出這麼多精彩!

一直以來,是我把學生看得太弱了,覺得很多事情他們都做不了,做不好,乾脆自己來做。其實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你給他多少期望,他就能做出多少事情。隨筆點評課被分出去之後,我又開展了一個“我來當老師”的系列活動,下設批閲組、講解組、出題組,報名的同學都有小小的獎勵。我把基礎弱的同學放在了批閲組,每次的聽寫都由他們來批改,這樣重複批閲幾遍就能把容易出錯的字詞記牢了,每個人改五六份也不會太佔用時間。我把比較膽怯的同學放在了講解組,這樣可以鍛鍊他們的膽量和表達能力;我把基礎稍好點同學放在了出題組,這樣有利於他們整合所學的知識,也能為大家貢獻更有質量的題目。

事實上,學生當起老師來也有模有樣,絲毫不比我差。本來講解組的同學是負責講練習的,但有個學生講得上了癮,央求我給她一篇課文講。經過我同意之後她精心備課,至今還能記起那節《再塑生命的人》,她的設計和對細節的挖掘使整節課的掌聲不斷。我想很多年之後,我的大多數課學生應該都模糊了,但那節學生講的課是斷然不會忘記的。

我站在講台下面,欣慰地望着講台上滔滔不絕的學生,他們的眉宇黑白分明,微揚的頭擺動着擋不住的熱情、鋭氣和自信,我像一個小迷妹一樣欣賞、迷戀。學生越來越強了,我越來越弱了,但我發自內心地高興。

當然,所有的嘗試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有學生不配合,掉鏈子,做不好的。當有學生在台上講得慢慢吞吞不得要領,下面學生不好好聽起鬨時,當學生講得太多耽誤教學進度的時候,我也很多次想打斷,想放棄。可是想想,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讓學生有所改變,由不好變好嗎?不允許孩子犯錯誤,就好比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內在的完善。

我需要做的是多一點耐心,多一些方法,多給他們一點指導和機會,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鞭策,然後在無數次不完美的歷練中變得完美。

敢於示弱,善於懶惰,解放學生,解放自己,在這條路上慢慢修煉,且行且思且珍惜!

公眾號:曲一奏雅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寫寫幫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