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 篇一

蘇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級第三單元第八課《有肩就得挑擔子》

[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八年級學生

狀況分析:

1、認知結構方面。八年級的學生由於教育與生活經驗積累,已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與責任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責任,例如能夠完成學習任務,能夠孝敬父母、照顧老人、保護幼者,願意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等。他們對“責任”這個詞有感性體驗。但沒有形成系統的責任意識,未能深刻認識到人生與責任的關係,沒有深刻體會到責任是不可逃避,不可推卸的,對於如何正確履行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還沒有全面的認識。

2、情感方面。學生的責任感是在其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只有在不斷承擔責任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穩定和強化。八年級的學生一般對於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表現出敬佩、喜愛的情感,對於不負責任的人產生討厭、憎惡的情感,由於年齡的原因,他們的情感並不牢固,有時還會產生偏差,把不負責任的行為誤認為是瀟灑,而視負責任的人為固執。因此,通過責任教育,要使他們對負責任的行為形成認同,並且養成負責任的習慣。

3、生活背景方面。少年階段是責任感形成的關鍵時期,無論學校、家庭、社會都應重視對他們進行責任意識的培養,這本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現在許多中學生是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長大的,許多學生只知索取,不懂付出,極少懂得關心和幫助他人,許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由父母長輩代勞,依賴性極強,造成本該在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責任感缺失,導致一些中學生在責任感方面彷彿幼兒,心中完全沒有責任意識。同時,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如貪污、腐敗、吸毒、賭博等等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學生,也妨礙他們的責任感的培養和形成。因此,學校和家庭都有必要加強對中學生的責任教育,特別是對於責任感缺失的那部分學生,更需要通過多種教育手段進行補課。

[教學時間] XX年12月10日 [教學地點]官林二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具有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標誌;

理解責任意識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樹立高度責任感的意義。

[教學重點]

“具有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標誌”。

[教學難點]

責任意識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過程]

師:上課!今天,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進行學習和研究,老師想和同學們在一個遊戲中開始我們的第一次合作與交流,請看遊戲規則。(展示ppt“遊戲規則”:1、兩組同學(每組五人)站成兩排,裁判喊一時,向右轉; 喊二時,向左轉;喊三時,向後轉;喊四時,向前跨一步;喊五時,不動。 2、遊戲過程中,當有人做錯時,做錯的人要走出 列、站到本組同學面前先鞠一躬,舉起右手高聲説:“對不起,我錯了!”3、有同學先做錯的一組即失敗,另一組即獲勝。)

生:(全體)看遊戲規則(約1分鐘時間)

遊戲中……

探討:

師:無論什麼比賽,我們關注的焦點無疑都是勝利者,那麼同學們在剛才的遊戲中有沒有注意到有同學做錯以後的舉動呢?他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舉動呢?

(可能)生:他們在比賽中出現了錯誤,影響了他們所在一組的成績,他們這樣的舉動是在承認錯誤,表示愧疚,他們要承擔錯誤的責任。

師:梁啟超曾經説過:人生須知道負責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的樂處。在遊戲中要承擔責任,在生活中更需要承擔責任,同時,今天在遊戲中做錯的同學也一定會有收穫的,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研究《在“責任”中長大》。

師:長大是一個人必然要經歷的過程,那麼什麼時候我們才算長大呢?

(ppt長大的標誌)

小時候到現在 ,我們一直在盼望長大。為什麼人長大後卻又有這樣的感歎:不想長大呢?

談一談:長大的標誌

——臉上開始長青春痘了——上高中了--學會吸煙喝酒了——大學畢業了——成家立業了

同學們,當我們的個子長高了,獨立意識增強了的時候,我們總喜歡説:“我長大了。”的確,我們同學們都長大了,不過,這只是我們作為自然人在成長髮育罷了。在生活中,長大是與成人連在一起講的,那麼,今天我來請大家思考一下:長大=成人?

現在請大家看課本88頁短文中的那個小男孩:10歲起挑了第一次水開始,在從不知道責任,到漸漸明白責任、主動承擔家庭責任中逐漸長大了。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個男孩長大成人了嗎?

生:成人了!

師:那麼,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長大=成人?

生:(全體)思考(約1分鐘)

生:長大不等於成人。

師:那麼長大+(    ) =成人?

生:擔子!

師:對,挑着擔子我們就慢慢長大,逐步成人了。什麼是擔子?原來就是責任啊。剛才同學們都能用心在思考着,希望同學們不僅在課堂上有所思考,在生活中我們也應努力踐行,主動承擔現在我們能力所及的責任。

下面我們來看看自己肩上有哪些擔子(ppt)14歲的“我”挑過的擔子、應挑而沒挑的擔子有哪些?

為什麼有些擔子應挑而沒挑?有首歌叫《不想長大》,生活中我們也會聽到有人説:不想長大。

不想長大的本質是什麼呢?(ppt)長大與成人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長大——自然人的成長髮育

成人—— 社會人的成熟(具有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    具有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標誌

不想長大---不想成人---不願承擔責任

擔子就是責任!責任是成人的標誌,也是公民的義務。義務有法律和道德之分。

下面來看(ppt)《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我國法律規定:人到18週歲就被認定為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必須承擔完全的法律責任。如果不能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違背了法律和道德規範,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和譴責。

下面來看(ppt)

汶川地震後的搜救中,人們在一所垮塌的國小教學樓一角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名男子跪僕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着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着,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名男子是該校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同樣是在地震中,卻還有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的語文老師範美忠在地震發生時丟下全班學生,一個人跑出了教室,最後他在操場上等了好一會學生才陸續到達。他的這一行為在網上暴露後,立刻受到了人們的指責,被譏諷地稱為“範跑跑”。

你如何評價張米亞和範美忠的行為?

•         張米亞“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把住生命之門”是一種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行為。他的行為很好地闡釋了作為公民、教師應有的道德。

•         範美忠的行為則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他是一名不合格的老師,他的行為必將受到道德的譴責。

•         責任意識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         責任意識要求公民個人自覺履行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應盡的義務,並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責任意識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現在我們把眼光回到我們身邊,反思一下同學的行動。

討論:生:(一男生)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每天放學都要關鎖門窗,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

師:讓老師們認識下這位同學,對於他的付出表示感謝。

生:(勞動委員)起立,(其他同學)鼓掌

生:(一男生)班長能協助老師管理好班級事務,組織班級活動。

師:讓老師們認識下班長,對於他們的付出同樣表示感謝。

生:(男、女班長)起立,(其他同學)鼓掌

生:(一女生)我們班的課代表每天一早都要來收作業,其他同學開始早讀時他們還要在工作。

師:對,課代表用他們的工作架起了同學們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橋樑。

師:以上這些同學的具體行動都是承擔對社會、集體、他人責任的表現,所以,責任不僅僅是對家庭的。

師:我們身邊的這些同學的責任行動又體現了他們怎樣的個人品質呢?

生:(一女生)……(一男生)……(具體發言內容記憶不起了)

師:承擔家庭責任的人是一個好的家庭成員,承擔集體責任的人是一個好的集體成員,承擔社會責任的人是一個好公民,這正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所要求的。所以説,具有自覺承擔責任的意識也是一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挑水的小男孩,張米亞,認識了校園裏在進行着責任行動的同學們,請結合他們所進行的責任行動,思考:責任對我們成長的幫助。(ppt責任是……)

責任是負擔。因為:(1)                                  (2)

責任是動力。因為:(1)                              (2)

責任還是__。因為:

生:(全體)思考(約1分鐘),(鄰近同學)討論、交流(約1分鐘)

生:發言

師:責任既是負擔,也是我們成人的動力。

(ppt)看劉翔的圖片

對國家與社會的高度的責任感既能給我們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又能幫助我們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誘惑。

(ppt)典型人物的感悟

師: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也想談一下對這個問題地理解。

我從98年踏上講台,從那一刻就樹立了“要教好自己學生”的責任。十一年來,正是這種責任驅動着自己拼搏課堂,學會教學,與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一起成長。今天,對老師來講是一次很大的挑戰,老師從上課的第一分鐘起直到現在還是很緊張,真得很緊張,但“要教好自己學生”的責任讓我堅持站在了今天的課堂,作為老師,拼搏課堂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因為我的學生成長了,老師也成長了。責任對於我的成長是壓力,更是動力,還有的是一種幸福。希望老師的成長曆程能給同學們有所啟示。

師: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了長大成人的內涵,初步理解了責任對於我們成長的幫助,在課後更要有所行動。

(展示ppt“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希臘神話中説:人是揹負了一個行囊在趕路的,肩上擔着家庭、朋友、兒女、事業、希望等,歷盡艱辛,卻無法丟棄其中任何一件,因為這背囊上寫着:責任。在學校裏,我們努力學習,不斷地積累和充實自己,這是責任;在家裏,為自己的父母長輩削一個蘋果,這是責任;走出家門,無意中損壞了公共財物,勇敢地承認過失並積極地補救這是責任。將來,建設祖國,保衞家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更是責任。

•     感謝責任,感謝父母,感謝所有盡心盡責的人們。是你們的責任使我健康成長,是你們使我生活在愛的海洋裏。

•     我將自覺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能力,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用我的責任回報你們的責任,使我在責任中成長,使我在責任中成人。

•         (展示ppt“責任行動” 做一件自己從未做過而又力所能及的事:

•         在家中,為父母做:……

•         在學校,為老師做……

•         在公交車上,為……

注意觀察當時各人的言行和表情並用文字予以描述,同時記錄下自己當時地感受。)希望同學們完成以後,能以電子郵件的形式讓老師共享你們承擔責任以後的幸福體驗。能做到嗎?

生:(齊聲)能!

師:好的,要知道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也是同學們要承擔的一種責任。下課!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 篇二

第一框: 《身邊的誘惑》教案

一、教學目標 :

1、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目標:

(1)追求科學、健康、充實的國中生活;(2)鼓起戰勝不良誘惑的勇氣和信心;

(3)培養學生愛學習、愛勞動、遵紀守法積極要求上進的品德。

2、能力目標:

(1)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逐步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學會用辯證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知道身邊存在的種種誘惑;

(2)知道誘惑的促進作用和不良誘惑的危害;

(3)初步知道網絡的利與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領獎台的誘惑;獲取金錢的合法途徑。

2、難點:遊戲機的誘惑。一難在不易辨別利與害;二難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三、教學方法:

1、通過收集各種誘惑的材料,學生了解身邊存在許許多多的誘惑;

2、通過小品表演,創設情景;

3、開展辯論,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網絡的利與弊,學會把握玩遊戲的“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略)

(板書) 身邊的誘惑

活動一: 展示活動: 我們發現——“誘惑在我們身邊”

(1)請有收集材料的同學説身邊的誘惑。

(2)老師小結。面對種種誘惑,你是怎麼想的,又是如何做的,我們該怎樣去認識和

辨別這些誘惑呢?讓我們來共同探討這一迷人的字眼“誘惑”。先看看這是什麼誘惑。

活動二:頒獎會。

(1)由學生主持為半期考成績優勝者頒獎。

(2)獲獎者談自己的奮鬥過程。

(3)分別請羨慕者和嫉妒者談感受。

(4)老師自己談經歷。 (5)請曾經獲過獎的同學談感受、經歷及是如何獲得的。

(6)問有沒有通過不正當的途徑獲獎者,老師舉例説明。

(7)老師小結(也可以讓學生小結):渴望成功與榮譽是積極要求進步的表現,但鮮花和榮譽要通過正當途徑和刻苦努力來獲得。同時,要知道通過正當途徑獲取的榮譽是受法律保護的。接下來請看小品,看看這又是什麼誘惑。

(板書)1、領獎台的誘惑

(1)渴望成功與榮譽是積極要求進步的表現

(2)榮譽要通過正當途徑和刻苦努力來獲得

活動三: 請四位學生表演課本83頁的故事“敲詐”。然後提問;

(1)王磊和宋昭的行為是因什麼的誘惑而引起的?

(2)面對金錢的誘惑,王磊採取了什麼行動?導致了什麼結果?

(3)請被敲詐的同學談體會。

(4)舉例説明非法取得錢財的危害。某家長到上海賣假中華煙被罰12萬元。

(5)同學間相互交流獲得金錢的正當途徑。

(6)老師小結:舉例學生撿費紙賣的。見書本第83頁第二自然段。

(板書) 2、金錢的誘惑

(1)對待金錢一定要通過合法勞動和正途徑來獲得。

(2)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是違法行為。

玩遊戲機、上網聊天這是大家都很喜歡的話題,有的人説上網不利青少年的健康,有的人説上網好處很多,到底上網有利還是有弊呢?下面我來探討下面這問題。

活動四:辯論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1)分兩大組進行辯論,正方觀點是上網弊大於利,反方觀點是上網利大於弊,。

(2)分析活動結果,指出玩遊戲的內容和時間限制。

(3)用實例説明過度玩遊戲的危害,使學生正視這一誘惑。

(板書)3、遊戲機的誘惑

(1)遊戲有利有 弊 適當、有節制的娛樂有益處

(2)遊戲對青少年有一定的誘惑

(3) 要堅決抵制沉迷於遊戲的誘惑

通過學習,你認為自己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針對本課的學習,你還有哪些問題沒搞清楚,或者你又發現了什麼新的問題?

活動五:測測你的自控能力。

七年級上思想品德教案 篇三

法不可違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什麼是違法和犯罪;瞭解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引導學生理解刑事處罰含義和種類;提高學生守法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教學難點: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別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它規範着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我們必須遵守,如果一個人違反了法律,不但會給社會和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方框的內容

二、法不可違(板書)

(一)、誰都不能違法(板書)

講述原湖北省省長張國光受賄判刑事例。問:張國光是省長,他犯罪入獄説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説明了誰都不能違法,違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學生看P91小勤的故事,思考書中的問題。

教師引導:從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們青少年同樣要學法、知法、守法。小勤由於不懂法律作了違法的事,不作違法的事這是我們行為的底線,也是對我們最起碼的要求,我們維護自尊,培養自信,實現自立,力求自強,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遵守規則,尤其不能違反法律。那麼什麼是違法呢?

案例展示:

1、李某等三人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起鬨、打鬧、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是不聽。他們該由誰來處理?

2、朱某在工廠浴室拾到蘇某的進口手錶,先説第二天還,後來又説自己把手錶弄丟了。蘇某怎麼辦?(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錶,否則賠償蘇某損失350元。)

3、17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三稜刮刀,強奪9名國小生的財物,得贓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獲,怎麼處理?(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

(學生分組討論並填寫P93頁表格,選派代表發言

教師歸納:上述材料中的幾位主人公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給社會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們要引以為鑑。在我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觸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1、違法行為的含義

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2、違法行為的種類:(見書)

違反的法律 社會危害程度

行政違法行為 行政管理法律法規 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較小 一般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 民事法律法規

刑事違法行為 刑法 嚴重社會危害性 嚴重違法行為

三類違法行為相比較,前兩種情節比較輕微,對社會危害小,我們把它們稱為一般違法行為,而刑事違法行為就是我們要講的犯罪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犯罪必受懲罰(板書)

我們先了解什麼是刑法,什麼是犯罪?

1 、犯罪、刑法(板書)

刑法是以國家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處罰的行為。

2、犯罪的基本特徵(板書)

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最基本的特徵)

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法律標誌)

第三、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後果)

3、刑罰的含義、種類(板書)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手段

我國的刑罰種類可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是對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罰,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不是罰款)、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活動“我是小法官”:請結合所學知識判定下列行為分別屬於什麼違法行為?應承擔什麼責任?

案例一:吳某的小賣店被盜,便到派出所報案稱系鄰居王某所為,吳某還對許多人説:“王某偷了我店裏的東西,派出所正在偵察,沒幾天王某就會被逮捕。”經派出所調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吳某仍堅持説是王某作的案。請問吳某的行為屬於什麼違法行為,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案例二:學生小創因多次未完成作業,且還撒謊,被其母採用笤帚打成重傷,其母親的行為屬於什麼違法行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案例三:中學生王某無心學習,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夥綁架一名幼兒園的小朋友,並電話威脅其家人不給三十萬元錢就撕票。王某的行為屬於什麼違法行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瞭解哪些行為是違法的,懂得那些行為是合法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犯罪的,懂得什麼樣的行為會給社會和他人帶來什麼樣的法律後果,以及相應地要受到怎樣的法律制裁。因此我們要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 篇四

第三單元 過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課 做情緒的主人一、本課的地位和現實意義。情緒雖説是人的心理活動,但它與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有益於個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於個人的智力發展,有利於發揮個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極、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抑制個人智力的發展和正常水平的發揮。且國中生的情緒表現又是很不穩定、不成熟,容易衝動且膚淺、強烈、不協調,兩極性明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情緒變化的特點,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主動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良好的情緒狀態,克服消極情緒是當務之急。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對於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2)、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3)、尊重他人,關注他人的感受,適時適當地表達個人的情緒。2、能力目標:逐步掌握一些情緒調節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繼而能夠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3、知識目標:(1)、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2)、理解情緒對於個人行為和生活的影響和作用,包括情緒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3)、瞭解青少年時期情緒易於波動、不穩定的特點,明白情緒需要個人主動調控的道理。(4)、知道情緒調控的一些有效方法。三、課標要求:(一)1、3理解情緒的多樣性,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保持樂觀心態。(二)2、3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三)1、2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四、教學內容:第一框:豐富多樣的情緒 情緒萬花筒 情緒與生活第二框:學會調控情緒 情緒是可以調適的 排解不良情緒 喜怒哀樂,不忘關心他人五、教學時間:兩框,三課時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活動名稱:自畫像(題目為“我最高興、最生氣、最害怕和最傷心的各是什麼?並畫出當時的面部表情”)步驟:1、同桌檢查課前準備情況,並作記錄。(用於教學評價內容之一)2、前後左右的同學之間按作業 進行表演,後各小組推薦幾個同學上台來表演,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可以一個人表演,也可幾個人進行情境表演)3、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10個左右特徵明顯的勞動成果,要求學生們認真觀察。4、討論分析這些面部表情的主要不同之處。(主要從眼睛、眉毛、嘴巴等方面着手)各部分的動作: 喜 怒 哀 懼額與眉:平靜 左右眉毛向上揚起,呈八字皺紋,眉與前額之間有皺紋 左右眉毛向五斜,眉毛呈相反的八字形 左右眉向上揚起,前額出現皺紋眼睛:下臉向上揚起,眼睛邊出現皺紋 睜得很大 部分或全部閉緊 睜得很大嘴巴:開口,上齒露出 開口,下齒露出 開口厲害,裂開很大 開口5、通過分析高興、生氣、害怕、傷心的面部表情後,得出這四種就是人類的最常見的情緒,用書本上的文字來説就是喜、怒、哀、懼。小結: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情緒是複雜多樣的。如“明天要進行期末考試,晚上的心情怎樣?”這裏面就有興奮和不安、自信和擔憂、躍躍欲試和害怕等不同性質的情緒。所以説在這四種常見情緒的基礎上,又可以組成很多複雜的情緒。(二)、活動名稱:舉一反三(四個小組競賽)。提示:四種情緒的主要特徵我們已經概括了,現在大家想想都有哪些詞彙可以表達這些情緒。以得分最多的為勝。(全班分成四組,要求一組代表一種情緒;且每説一個詞彙小組成績加一分。但記住千萬不能翻字典,否則視為作弊,成績倒扣)。目的:為了讓學生們對四種情緒有一個更深的瞭解,同時可充分發揮個人的記憶力,懂得知識積累的重要性;還可體現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等。過程:學生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參與率較高,課堂氣氛活躍。最後:一定的時間過後,各組的分數統計出來後。我們有一個問題問得分最多和得分最少的那組同學,你們現在各是什麼樣的情緒。再一個問題是問大家:在比賽過程中,各小組的成績在你追我趕時,你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或當你們的成績遙遙領先時,你們的心情又是怎麼樣的)。答:勝:高興。 負:傷心。在比賽過程中,有高興(成績領先);有傷心(成績跟不上其他組,老師怎麼就不給我們組機會呢);有害怕(自己組成績落後);有妒忌;有緊張等情緒的交替出現(或是説綜合出現)小結:從這個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表達情緒的詞彙是豐富多彩的。從這些詞彙中我們可以看出情緒表現是有程度差別的。(如喜有開心、高興、開懷大笑、欣喜若狂等程度之別)再從剛才比賽過程中大家的情緒變化我們可以得出情緒是隨着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歸納: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常見的情緒是喜怒哀懼這四種。不同性質的、不同程度的情緒的組合構成樂我們豐富多樣的、多資多彩的生活。作業 :填寫書本P61的表格。第二課時一、活動名稱:猜一猜材料:心理學家利用猴子做實驗。兩隻猴子同時關在籠子裏,一隻被捆住,不能動;一隻可以在籠子裏活動。實驗者每隔20秒對猴子進行一次電擊,每次放電前5秒,籠裏的紅燈就會亮起。籠裏有一個開關,每當紅燈亮起,只要按動開關就可以逃出籠子。可活動的那隻猴子發現了這個開關。實驗在不間斷的進行,結果有一隻猴子死了。請問:是哪一隻猴子先死?為什麼?過程:學生們熱烈討論並積極舉手回答。有説不能動的那隻猴子先死。有説可活動的那隻猴子先死。原因多種多樣。小結:答案應該是可活動的那隻猴子先死。原因是它長時間地高度緊張,最後先於那隻不可活動的猴子而死。(情緒對身體的消極影響)二、活動名稱:比一比材料: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年輕時體質較差,加上工作緊張,用腦過度,身體十分虛弱,多方求治也不見效。後來,一位名醫給他進行了檢查,沒有給他開藥方,只送他一句話:“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名醫。”法拉第細細品味這句話,悟出了其中的奧妙。從此,他經常抽空去看馬戲和喜劇。精彩的表演,總是令他開懷大笑。他還到野外和海邊渡假,調劑生活,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體逐漸地康復了。問題:從這則材料中可得出什麼結論?(學生前後左右進行討論)小結:分成兩方面來説:從開始的“工作緊張,用腦過度”,以致於“身體虛弱”,説明情緒對人的身體和生活有消極影響;從後來的“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以致於“身體逐漸康復了”説明情緒對於人的身體和生活有積極影響。即情緒對身體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三:活動名稱:談一談例子:1、我平時的成績不錯,可就這次素質考試考得不好。原因是那天晚上我沒休息好,太緊張以致於翻來覆去睡不着。2、我其實是一個能説會道的人,但不知怎麼的一到關鍵時候,我就變得急急巴巴、疙疙瘩瘩。3、國慶前我們七年級年級進行了“愛我中華”的主題演講,開始的兩個同學由於過分緊張而中途退場。師:大家的例子都是情緒對我們正常水平的發揮有消極影響的。那難道就沒有積極影響嗎?能否舉一些例子?(如果有則最好,如沒有則採用書本上P62的兩個小男孩參加乒乓球比賽的例子。)小結:情緒對正常水平的發揮也是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的。歸納:從以上三個活動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情緒猶如雙刃劍。一方面,情緒對人的身體和生活是有積極影響的。情緒可以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提高個人的活動效率和能力,促使我們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情緒對人的身體和生活是有消極影響的。情緒會使人感到難受,抑制人的活動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動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甚至違法的事情。作業 :1、填寫書本P63的表格。2、“這四種基本情緒中,喜是有積極影響而無消極影響的,而怒哀懼則是隻有消極影響而無積極影響的。”這一説法正確嗎?為什麼?第三課時導入  :上節課結束時我們佈置了一個思考題,現在大家有沒有答案呢?生:一種答案:認為這一説法是正確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一種答案:認為這一説法是不正確的。“怒可激發人的鬥志”;“化悲憤為動力”。師:既然大家爭執不下,那我們就再看一些例子,看看能不能得出什麼結論?一、活動名稱:閲讀與感悟材料一:據我國史書記載,伍子胥在過昭關時,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結果因極度焦慮而一夜間鬚髮全白。材料二:《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華出眾,機智過人。但諸葛亮利用其氣量狹小的弱點,巧設計謀,氣得他斷送了風華正茂的性命。材料三:《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多年考不中舉人,直到50多歲時,終於聽到自己金榜題名,“喜極而瘋”。問: 這三則材料分別體現了什麼情緒?結果怎樣?答: 材料一的情緒是“極度焦慮”,結果是“一夜間鬚髮全白”;材料二的情緒是“過於生氣”,結果是“斷送了風華正茂的性命”;材料三的情緒是“過分高興”,結果是“喜極而瘋”。師: 根據大家的舉例和這三則材料,大家想想這一説法正確嗎?如不正確那該怎麼改?生: 這一説法是不正確的。該改為:“在喜怒哀懼中,不管是哪一種情緒,對人的身體和生活都是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的,關鍵是把握好度”師:好,大家已經得出正確的結論,那我們這個問題就告一段落。接下來要問大家的是剛才三則例子中的主人公他們的情緒反應適度嗎?生:不適度。師:回答得好,他們的情緒反應是不適度。我們把這種與周圍環境不相適應的、反應不適度的情緒就稱為不正常情緒,即不良情緒。接下來大家想想不良情緒會有什麼影響?生:(回答多種多樣)師:很好,不良情緒它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還影響我們的社會交往和事業進步。現在大家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過不良情緒發生過?請舉例説明。這就是下面的活動。二、活動名稱:一吐為快。例:1、和朋友鬧矛盾,他誤會了我,我非常痛苦;2、考試成績不理想,感到傷心;3、老師表揚別人而自己不如別人,嫉妒他人;4、父母、老師批評自己,心情煩悶;5、別人有好朋友,自己沒有,感到鬱悶;6、別人在背後説自己壞話,心生怨恨;7、上課回答問題出錯,覺得自己好笨;(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他們“傾訴”,同時我們老師可知道他們的真實心理)二、活動名稱:請讓我來幫助你師:一節課時間畢竟有限,這個“傾訴”的環節就先到此結束,如果大家還有什麼要跟我説,可以寫在本子上。師;剛才大家的“訴説”,反映的都是自己有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會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許多不利,那我們能否給他們出出什麼主意,幫助他們調節自己的情緒?過程: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且言之有理目的:1、讓學生理解我們這段青少年時期情緒的主要特點:易衝動,強烈易變,兩極性,不穩定等;2、講解在有不良情緒後的一些常用的調節方法:心理放鬆法(如深呼吸,笑樂放鬆法,肌肉放鬆法等)、注意力轉移法、合理發泄法、理智控制法、昇華法、心理換位法、自我激勵瑜自我暗示等。3、明白情緒是可以調節的,是可以控制的。四、活動名稱:同呼吸,共命運材料一:數學考試的成績下來了,小玲考得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媽媽的批評,心裏很難過。同桌小利考得挺不錯,不禁喜形於色,大聲地對周圍的同學説:“我媽早説了,如果這次考好了,就給我買想要的漫畫書。到時候借給你們看看。”小玲聽到後一聲不響地出去了……材料二:在西沙守備部隊的新年晚會上,有個戰士悄悄地溜出會場,走向寂靜的海邊。原來那天中午他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心裏非常難過。但看到戰友喜迎新年,不願掃了大家的興致,就一個人出來,獨自承擔思念母親的痛苦和悲哀。當他徘徊在海濱的時候,一回頭看見幾十位戰友都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後……原來戰友們知道了這件事,找到他,又不願打斷他的思念,就默默地站在他的身後,分擔他的悲痛。問:小玲、小利、那個戰士以及戰友們的情緒表達合適嗎?為什麼?小結:從表面上看,喜怒哀樂是個人的事。其實,人的情感是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的。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很容易影響到周圍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在合適的場合、用合適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即“喜怒哀樂,不忘關心他人”,體會“同呼吸,共命運”。歸納: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會有不良情緒的產生,一旦有不良情緒就要採取適當的方法加以調節,及時地加以排解,否則就會身體和生活不利。另外,在情緒表達時要注意場合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