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成績分析

一、整體情況分析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成績分析

我校參加考試33人,平均18.2分,這次考試成績非常差,必須深刻分析。

二、學生做題情況分析

選擇題分析:學生出錯率較高的是1,2,6,9,15,18,19題。

第1題主要問題在於學生審題失誤,材料是評論隋朝滅亡的,且許多措施放在一起體現的是暴政,故選擇D。

第2題問題在於學生不懂文言內容,其實還是不會提取關鍵信息“多費農時”是保證農時,“雜徭役,坐賬論”是減輕負擔。

第6題還是審題問題,選項A學生把西域和西藏搞混,畫是藝術,內容是歷史,選項C最準確,B和D不符合題意。

第9題還是審題失誤,“稍奪其權”關鍵是“其”字的理解,往前看説的是“方鎮太重,君輕臣強”,那就是關於地方長官了,故選D.

第15題審題不難,其實考察的是答案的篩選問題,引進物種只能作為補充,而解決和導致這樣的分析肯定是錯誤的,也就是説答案A,B,C的分析放大了其作用,D最不高大上,卻最準確和貼合,而學生很多時候迷戀高大上,不屑於最適合,一不留神就會出錯。

第18題如果審題能力和知識的儲備有一點偏差,就會做錯,關鍵詞“逆轉”,對外關係“主動”的逆轉,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清的“閉關鎖國”,A和D明顯知識錯誤,B“完全禁止”肯定錯,選項C最準確。

第19題錯在審題偏差,關鍵詞“民族文化遺產”,“突出反映”,答案B物質文化沒體現,答案C與文化無關,答案D經濟不合題意,道德觀和價值觀是文化遺產。

非選擇題分析:

第21(3)(4)題考查宋朝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元朝對邊疆的管理,都屬於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説明學生基礎知識記憶不牢,導致得不住分數。

第22(3)題考查南宋與金的對峙,對於學生來説雖然記住了知識點,但是出成了材料,他們就不會了,也不會分析了。此題對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23題3小題,由於圖片不清晰,學生看不出人物是誰,也看不清圖中的文字,辨別不出是戚繼光,很多學生寫成鄭和下西洋。

23題3小題,由於圖片不清晰,學生看不出人物是誰,也看不清圖中的文字,辨別不出是戚繼光,很多學生寫成鄭和下西洋。

24題是整份試題中最有難度的習題,難在靈活度更高,如觀察圖片從細節處分析分別屬於什麼時期,並作出依據的分析,再如概括盛世的具體表現。但第2、3小題儘管看着有難度卻完全能從材料中找到對應答案,這就考查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三、原因分析:

1、知識點掌握的不夠熟練,導致答題時知識點亂背,亂安插。

2、很多學生不能冷靜分析題就寫,往往是答非所問或者問題回答不完整。缺乏做題意識和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達不到。做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3、語言組織能力差,一部分人寫的答案語句不通,讀不懂。

4、答題思路不明、條理不清晰、書寫不規範,尤其是多數學生的字書寫的很不好。

5、做題不夠細緻,審題不夠認真。

四、今後的措施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多關注學生、多和學生交流。

2、對於基礎知識,在平時學習中要強調多讀多背,嚴把過關力度和效果,不能得過且過。對於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降低難度增加次數。

3、加強做題訓練。學生現在差的還是審題和做題能力,評講的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傳授,注重學生審題、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

4、加強答題規範的訓練。包括文字書寫、格式、杜絕錯別字、內容簡明扼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