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總結多篇

數字鄉村總結多篇

數字鄉村總結 篇一

(一)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1、實行局機關班子成員、股室負責人包鄉(鎮)、中心校包片、校長包村、教師包組的網格化分包責任制,明確分工,壓實控輟保學責任。組織學校領導、教師深入到村發動學生回校、動員未回校學生返校就讀,並做好會議、動員、家訪等相關記錄。落實流失學生登記管理制度,只要發現有學生輟學,就有學校領導、教師負責採取措施動員返校。確保所有學生能按時入學,提高在校生鞏固率。

2、對於重度殘障兒童少年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專門建立學生檔案。本年度開展送教上門共xx人次,每生每次不少於三十分鐘。送教內容:一是學業知識,二是康復訓練,三是送温暖服務等。

(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

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劃。20xx年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xx所;改擴建公辦幼兒園xx所(城區xx所,鄉鎮xx所);改擴建農村教師週轉宿舍xx套,新學年已全部投入使用。

(三)各學段資助政策。

實施全面覆蓋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學生保障和資助政策,確保不讓一個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學生失學。

1、學前教育。20xx年春季學期,我縣共有xx名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兒童享受學前教育資助,發放總金額xx萬元,其中保教費xx萬元,生活補助費xx萬元;

2、義務教育。20xx年春季學期,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共有xx人享受生活補助(含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學生),補助金額xx萬元;

3、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落實。20xx年春季學期,為xx名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已經享受免費營養餐的學生除外)發放營養改善計劃補助金額xx萬元;

4、普通高中教育。20xx年春季學期,免除了xx名建檔立卡、農村低保、特困救助對象等家庭學生普通高中的學費和住宿費,總金額xx萬元;對xx名經濟困難家庭學生,按照每生每年xx元的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總金額xx萬元。

5、按照省定標準,20xx年春季學期,中職學生免學費xx人,總金額xx萬元;享受中職助學金xx人,總金額xx萬元。

6、及時審核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年7月15日開始辦理,截至xx月xx日,20xx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圓滿收官,共簽訂生源地貸款合同xx份,簽約貸款金額約xx萬元。

數字鄉村總結 篇二

一、總體情況

20xx年至今,秀洲區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和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得分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梯隊。區域數字化新舊動能轉換方興未艾,重點行業企業數控化率、機聯網率分別由20xx年的44.17%、31.68%提高至20xx年的65.42%、48.59%,ERP實現重點企業全覆蓋。今年1-6月,秀洲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16.85億元,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2.3%,超全市數字經濟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個百分點,數字經濟製造業投資額同比增長28.7%,全市排名第三。疫情期間,通過搭建數字化防疫平台助力復工復產,漢朔、雲切等一批企業運用雲計算、大數據開展智能智造,產值逆勢而上。截止目前,共獲國家級、省級、市級數字經濟類榮譽稱號112項。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領導實保障,構建要素支撐體系

一是頂層設計科學精準。先後制定出台《秀洲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xx-2022)》、《秀洲區建設高質量製造強區實施方案》、《秀洲區加快推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區數字經濟強區建設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並將數字經濟列入黨政目標責任考核和區“雙百”專項行動重點指標,明確了目標,突出了重點,細化了舉措,增強了保障,統籌推進區數字經濟發展。

二是扶持政策提檔擴面。我區數字經濟領域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增大,出台《秀洲區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於加快推進桃園數字小鎮發展的政策意見》、《關於推進秀洲區企業上雲的政策獎勵辦法》等,並就兩化融合類項目補助額度提升了10個百分點,增加了數字經濟領域示範試點項目補助類別,進一步提升企業在“互聯網+”“機器人”+“大數據+”領域的融合應用水平。

三是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充分發揮省級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示範區、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特色基地(智能家居)1600萬元補助資金的槓桿作用,加快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截止目前,已完成兩個省補專項全部補助工作,補助資金總額為1487.2萬元,補助項目達42個。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示範試點創建,我區獲評國家級、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總數均列全省第一,獲評省級上雲標杆企業總數位居全市第一。

(二)強化產業引領優平台,構建技術創新體系

一是突出招大引強。編制完成《秀洲區數字經濟招商地圖》,舉辦了秀洲投資環境(上海)推介會、全區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和秀洲經貿洽談會等大型招商活動,搶抓世界互聯網大會、進口博覽會等國際性會議機遇開展駐會招商,結合我區產業特點,瞄準數字經濟領域龍頭大企業,先後引進世界500強日本豐田汽車零部件、全國智能家居龍頭企業顧家家居、德沃康智能健康產業園、圓通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全球汽車零部件龍頭偉巴斯特、安波福、捷威動力等重大項目。截至目前,數字小鎮累計簽訂入駐協議企業141家,總投資約86.9億元,其中新註冊企業38家,合計總投資20.47億元。

二是突出平台提升。加快提升數字小鎮智慧應用產業集聚區平台效應,桃園數字應用研究院揭牌,建立健全小鎮“五個一”內容體系。重點推進小鎮智慧數字應用項目開發,充分挖掘數字技術服務嘉興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標杆市建設項目,如嘉科電子的5G智慧公交站台、嘉科信息的智慧水務、翼波電子研發生產5G基礎設施通信設備等;加快打造符合我區產業特色工業互聯網平台,“毛衫匯平台”總瀏覽量已達2800萬餘次,“毛衫匯”市場內毛衫的總交易額突破25億。新耀光伏雲平台已為全國7000度座分佈式光伏電站、超1萬根充電樁、1.2萬多輛新能源汽車提供運維服務。雲切的智能鋼板切割平台上榜國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台創新應用案例。

三是突出智造服務。建立了嘉興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園、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北科建嘉興創新園、國家電網浙江省分佈式光伏併網技術研究院、中節能產業園、長三角(嘉興)納米科技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發揮高校科研力量,共建校地合作研究院,上半年,已與清華長三院初步擬定集成裝飾和光伏產業“1+N”的合作體系。持續推進“政策引導、示範引領、平台支撐、精準服務”四位一體的“機器換人”工作推進機制,引進海爾智能製造、加西貝拉等公共服務平台,開展分行業現場會,全區實現規上企業“機器換人”全覆蓋,並連續四年獲評浙江省“機器換人”技術改造工作一等獎。1-6月,列入省千億技術改造項目85項,完成投資18.8億元。

(三)強化融合帶動重標杆,構建梯度培育體系

一是聚焦示範企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龍頭企業規模,提升核心競爭力。1-6月,秀洲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企業新增至80家,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其中,億元以上企業有33家,佔比達41.25%,億元以上企業產值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企業總產值的86.9%。截止目前,18家企業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其中,麒盛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主板成功上市。鼓勵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向“專精特新”加速發展,藍特、麒盛、漢朔被列入市級瞪羚企業培育對象,26家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企業被納入區登高招募計劃,其中,“獨角獸”企業2家,“瞪羚企業12家,“雛鷹”企業12家,佔全區獲評登高招募計劃總數的45%。

二是聚焦示範產業。發展壯大光伏新能源產業,積極構建以“行業龍頭企業+企業研究院+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於一體的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目前,總投資100億元的福萊特光伏組建及配套產品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隆基樂葉光伏單晶組建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嘉興阿特斯研究院項目均已經全部開工,吉利智慧能源研究院落户我區;發展壯大智能家居產業,智能家居產品升級改造連續兩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行業)試點示範。截止目前,麒盛智能家居產業園一期建設進入試產階段,美爾凱特的在線商學院、“雲訂貨”系統、電子質保系統,有效提高了管理、銷售效能。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以打造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契機,成立長三角(秀洲)跨境電商基地,建立了國內家居建材行業首個集成裝飾(頂牆)產業帶直播基地,有效推動傳統制造業突破傳統銷售模式轉型升級。

三是聚焦示範園區。秀洲國家高新區作為發展數字經濟主平台,在20xx年度全國157家高新區中排名第64、全省第3。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浙江省光伏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項目成功獲批創建類名單,光伏小鎮入圍浙江省特色小鎮和高新技術小鎮,初步構建了五類孵化模式的2.0版中心城區“科技企業孵化之城”,共打造“泛孵化器”12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3家)、眾創空間4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6家;秀洲省級經濟開發區圍繞智能製造和智慧物流,實現了“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互動發展。智慧物流園區連續7年獲評全國優秀物流園,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以川山甲為代表的供應鏈管理產業、以順豐為龍頭的快遞快運產業、以京東、可得為代表的電商產業和以沃爾瑪、DHL、中外運等為代表的區域配送產業日漸完善。

(四)強化數字賦能深服務,構建科學發展體系

一是加強宣傳推廣。召開區人大數字經濟專題學習會,全面深化領導幹部對數字經濟的思想認識。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連續五年舉辦清華大學企業家創新發展專題研修班,累計組織企業培訓超200家次。上半年,圍繞區主導產業舉辦系列科創項目路演活動6場,簽訂落户協議15個,註冊資金6.5億元。構建“一會一中心一平台”暨黨政主要領導與企業家“面對面”聯繫會議、企業綜合服務中心、“96871”平台企業服務體系。今年以來召開1期面對面會議,8家(次)企業參會,解決行業穩定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15個。

二是加強智慧服務。結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着力推動“五類試點”項目落地建設,智慧小鎮、智慧街道、智慧社區以“用得方便、用得舒服”為宗旨,建設“智安街道”“數字孿生社區管控平台”“智慧消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等一批專業項目,加快智慧停車、智慧公園等品質提升項目破土動工,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各項智慧應用設施,充分考慮普通老百姓的認知和體驗,使普通老百姓真正受惠於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果。智能公交、智慧水務等項目在全市先行先試,智慧城市建設步伐持續加快。

三是加強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實“無差別全科受理”,重點推進網上辦、掌上辦,截至目前,我區所有1965個事項中,99.24%開通網上辦事、98.88%開通掌上辦事、實現跑零次事項98.93%、實現即辦事項96.64%、辦事時限壓縮比為98.62%;材料電子化率100%,以上指標列全市前茅。疫情期間,迅速建立秀洲區健康返秀和有序復工管理系統,利用數字化手段助力全區復工復產。全面推進“企業碼”領碼工作,助推企業服務數字化,截止6月底,我區完成企業領碼家數17704家,提前兩個月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109.3%。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快優化產業佈局,提升轉型升級生產力。一是加強體系建設。編制《“十四五”工業經濟發展規劃》、《桃園數字小鎮產業發展規劃》等,要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強化對實施數字經“一號工程”2.0版的組織領導,堅持“一把手”抓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形成由區、鎮兩級分工協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做強核心產業。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做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龍頭企業示範標杆作用,到20xx年,實現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產值達15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項目投資額達13億元。三是強化融合應用。鼓勵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進行深度用雲改造,20xx年底前,完成累計“企業上雲”2900家。加快推進5G場景應用,重點推進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等優勢產業,毛衫、紡織等傳統行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建立工業APP200個,數字經濟項目100個。

(二)加快推進平台建設,提升區域建設承載力。一是加快推進招大引強。不斷提升省級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示範區、省級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特色基地主平台支撐能力,細化數字經濟招商目錄和產業地圖,圍繞區域產業需求招引100家數字經濟相關企業,瞄準知名龍頭企業招大引強選優。二是加快推進數字小鎮建設。把握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發展重要機遇,加強桃園數字小鎮在空間規劃、產業規劃、形態規劃等方面的統籌,堅持產業為主導,市場為主體,同步實施基礎設施提升等工程,提升區域整體形象與競爭力。三是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加快推進紡織、毛衫、光伏等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進程,加速建設麒盛、捷順等一批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中節能、桃園數字小鎮等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引導發展智慧物流等一批在特定環節提供數字化服務的平台,力爭今年年底前新建省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台1家。

(三)加快構築科創高地,提升人才戰略吸引力。一是聚焦數字生產。推進機器設備的數控化改造,提高工業企業設備數控化率,提升機器聯網率,重點抓全區四大百億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深度應用數字化技術培育智能化技改的典型示範企業,力爭實現數字化示範企業(項目)100個,智能工廠不少於2個、智能生產線不少於10條。二是聚焦數字研發。繼續依託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優勢,瞄準一個產業,持續推進“深根計劃”,支持數字經濟企業爭創省市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研發中心,新培育省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有條件企業爭創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企業。三是聚焦人才引流。充分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廣泛吸引海內外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利用人才帶動科技,科技帶動數字產業發展模式,全方位打造科技人才高地,提升區域數字經濟創新能力。

(四)加快完善服務體系,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推進數字新基件建設,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到20xx年年底,實現5G基站建設738座,基本覆蓋區內重點地域、園區、企業等,推進5G在工業製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文娛傳媒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創新應用。二是強化氛圍營造。深化區黨政主要領導與企業家“面對面”聯繫制度,加快破解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促進企業良性發展。藉助本地高校專業人才力量分層次分行業為企業開展諮詢診斷服務,充分發揮“暖心扶企”黨員志願服務隊力量,打通企業服務最後一公里。三是加強宣傳推廣。“引進來”和“走出去”,完善內外結合,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模式擴大數字經濟影響力。依託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户烏鎮的契機,支持本地企業積極參展第www.本站baihuawen本站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充分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拓寬宣傳渠道,努力打造秀洲品牌。

數字鄉村總結 篇三

一是強化領導,壓實責任。

成立由總經理統攬,分管經理主推,各部門及網格長通力合作的工作機制,通過專題會議明確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針對各網格上報的擬創建村委,認真分析創建態勢,確定創建目標和達成路徑。

二是廓清思路,創新方法。

結合實際,明確“聯合推進共同實施”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示範村棗村鄉滑固營村委就數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全面詳盡溝通,通過案例展示,全方位展現出數字鄉村創建對鄉村振興、平安建設、人居環境系列工作的積極促進作用和重大利好影響,最大程度上爭取認可與支持,確保創建成功。以數字化實際成效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成效。累計安裝攝像頭35台、寬帶27條,為該村數字化建設工作構築堅實基礎。

三是及時總結,經驗推廣。

縣移動公司根據具體創建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工作方案,組織開展現場觀摩,複製推廣優秀經驗和成熟方案,全面加快數字鄉村建設進度。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再上台階。

數字鄉村總結 篇四

20xx年,xx縣融媒體中心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的具體運用,有效推進了媒體深層次的融合,充分發揮各媒體間深度融合和聚合共振效應,在實踐中堅持融合、發展、管理並進,不斷提高了新聞信息生產、傳播、服務能力,更好的發揮了輿論引導功能,真正實現了“一次性採集、多渠道發佈、快速度傳播、廣覆蓋受眾”格局。現將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20xx年工作打算彙報如下:

一、20xx年的工作開展情況

(一)、立足改革趨勢,把握改革方向,積極探索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綜合運用

1、先行先改,xx縣融媒體中心正式運行。20xx年1月,xx縣融媒體中心經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同意正式獲批,縣編辦“六定”方案相繼出台,並逐步配齊了班子,明確了部門職責分工,實現人員、機構、技術、平台的相續融合。3月份,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建成了中央廚房並投入使用。中央廚房設計200㎡,可調控旗下所有媒體高效、協作實現新聞產品的採集、製作和發佈,得到了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力平和市委書記蔣斌、市長董曉健的高度肯定,江西日報、江西廣播電視台、江南都市報等省級媒體多次報道,先後有80餘家省內外縣級媒體參觀交流,成為全省縣級媒體融合改革的精品和樣板工程。

2、深化改革,薪酬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出台。根據《xx縣縣屬新聞媒體融合改革工作方案》,參照新餘日報社、市廣播電視台和浙江安吉新聞傳媒集團等地的做法,經縣屬媒體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出台了薪酬分配製度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分類管理、科學設崗、以崗定薪、統籌兼顧、明確職責”的總體要求,在定崗定員定責和崗位評價的基礎上,建立以崗位責任與工作業績為依據的新的薪酬分配製度,以崗定薪,按勞分配,獎優罰劣,在逐步縮小不同身份員工收入差距的同時,適當拉開崗位及其績效薪酬分配檔次,實現了員工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

3、強化管理,媒體融合聚合效應初步顯現。在實施改革過程中,中心堅持融合、發展、管理並進,建立了科學有效的媒體管理體制,培育了良好的輿論環境,不斷的構建輿論傳播新格局。目前,中心利用已經投入使用的播發平台,已逐步實現由傳統媒體向融媒體的工作方式轉變,掌握了xx最大、最全的本地用户匯聚和信息發佈平台,構建了新型傳播體系,同頻共振效應初步顯現。

(二)、緊扣中心工作,把握輿論導向,提升融合宣傳成效

1、外宣上稿提質提量。中心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緊貼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劃新聞選題、選準報道方式,並及時準確、全面深入地宣傳報道了我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典型、新成效,以發展提升自身形象,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對外宣傳任務。截止目前,完成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3條,其中頭條1條—8月24日《築牢安全網保障困難羣眾基本生活》、《新聞直播間》9條,完成《新聞和報紙摘要》、《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報刊上稿任務共32條;完成江西廣播電視台電視《新聞聯播》42條、《江西日報》100條、電台《江廣新聞》、《整點新聞》43條;全年預計完成新餘電視台《新餘新聞》稿件200條,《新廣新聞》稿件200條,真正做到了稿件質量大幅提升、數量穩中有升,為我縣的快速發展、謀勢造勢、講好xx故事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2、內宣策劃亮點紛呈。20xx年為我縣新聞宣傳提升年,按照“走、轉、改”要求,並結合我縣重點工作,在《xx新聞》中開闢了《曬成績看亮點》、《兩會專題報道》、《年味》、《凝心聚力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脱貧攻堅》、《保家行動》、《航拍xx》、《喜迎十九大——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十九大——重點項目巡禮》《喜迎十九大——五年看變化》、《十九大時光》、《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十九大精神在基層》、《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開啟xx發展新徵程》《記者走基層》、《健康xx》等14個專欄,在《今日xx》、《xx報》、《xx發佈》、微信微博中開闢了《精準扶貧在一線》、《聚焦鄉村兩級重點工作》、《保家行動》、《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執行力黨員當先鋒》、《黨建+頤養之家》、《喜迎十九大》、《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十九大市民説變化》等欄目共計22個,並在第一時間推出專題報道或主題報道。為建設“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3、媒體推送及時有力。中心成立以來,所有媒體都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設專欄、製作圖文並茂的資訊、轉發央視《法治中國》、《巡視利劍》、《輝煌中國》、《大國外交》、《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六部政論紀錄片、及時轉載中央、省級、市級媒體重點報道等等,做到了中心工作天天有、重點工作日日發,形成良好的宣傳氛圍,增加社會知曉度。截止11月16日,xx發佈微信、微博總閲讀量達到310萬人次,平均閲讀數20xx人次/條,形成了熱點4個。xx融媒體客户端總共發稿2220篇。

4、宣傳紀律挺在前面。中心本着“加強正面宣傳,堵住負面報道,慎重對待敏感性報道”的原則,進一步嚴肅新聞宣傳紀律,實行新聞報道審查、審批“三審”制。與此同時,不定期開展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要求新聞從業人員要加強自身思想政治、職業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修養,從講政治、講正氣、講大局、講紀律、講文明的高度,樹立“四個意識”,開展新聞宣傳工作,自覺維護xx整體形象。

5、新聞作品參賽獲佳績。為進一步擴大xx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產生了積極影響,在20xx年舉辦的20xx度全國、全省、全市優秀廣播電視作品和優秀播音作品評比中,中心選送推薦的參賽作品捷報頻傳,全面開花,共獲得兩個全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兩個省三等獎、一個市一等獎、四個市二等獎和八個市三等獎的好成績。其中,電視消息《滬昆高速xx段一輛煙花貨車發生爆炸》、廣播消息《xx騰退69個超標辦公用房》分獲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創優評比二等獎;電視專題《黃春燕的“全家福”》、廣播系列報道《黃根秀:耄耋老人的推剪人生》分獲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創優評比電視、廣播、播音主持類三等獎;電視專題《黃冬苟:對你的愛不能等》獲第十四屆江西新聞獎三等獎、20xx年度江西省優秀廣播電視作品三等獎,新餘市優秀廣播電視作品二等獎;廣播評論《走老路的精準扶貧百姓不歡迎》獲第十四屆江西新聞獎三等獎、20xx年度江西省優秀廣播電視作品三等獎,新餘市優秀廣播電視作品三等獎。

(三)、以黨建為引領,打造改革標杆,為“建設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提供強大的新聞輿論保障

中心緊緊圍繞我縣“四縣”和建設“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戰略部署,以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為抓手,以黨員扶貧幫困為引領,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設,為打造縣級媒體融合改革發展標杆,奮力建成“三區兩典範”目標提供了強大的新聞輿論保障。具體表現為:一是制定黨建工作計劃、抓好工作落實。中心及時成立了xx縣融媒體中心黨支部,並制定了《xx縣融媒體中心20xx年黨建工作要點》和《xx縣融媒體中心黨支部20xx年黨建工作計劃》。二是抓好黨員幹部學習教育和示範引領作用,提升黨員幹部執行力。在這次改革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發揮引領作用,勇於擔當,主動參與到改革一線、“中央廚房”建設、技術改造、辦公室搬遷、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內外宣傳中來,為我縣成為“全省縣級媒體融合改革標杆”,得到中央、省市領導高度肯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使之常態化制度化。四是加強中心黨組織建設,使之成為各項工作橋頭堡。順利完成了融媒體黨支部的換屆選舉工作;積極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和黨員發展工作;嚴格組織生活。五是結合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打造了一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鐵肩擔道義、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新聞採訪隊伍。六是以幫扶結對為抓手,履職好“第一書記”工作。截至目前,中心為橫溪村黨支部送去了30000元工作經費,為當地困難羣眾送去了全體黨員幹部自發捐助的6500元現金,還有大米、食用油等,無償獻血8000多毫升。七是以促進和諧、服務羣眾為目的,認真履行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的工作責任。

(四)、以幫扶結對為抓手,履職好“第一書記”工作

為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xx縣融媒體中心派出了一位責任心強、有擔當、做事心細的中心副主任到掛點幫扶村----xx鎮橫溪村擔任第一書記,同時派出兩名富有農村工作經驗的老同志成立幫扶結對工作組,為進一步增強當地黨組織的戰鬥力,中心黨支部與幫扶村黨支部分別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書,共同開展支部共建工作,尤其是在精準扶貧、保家行動、愛心幫困中,發揮了很好的幫扶作用,得到了縣考評組和當地百姓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中心為橫溪村黨支部送去了30000元工作經費,為當地困難羣眾送去了全全體黨員幹部自發捐助的6500元現金,還有大米、食用油等,無償獻血8000多毫升。

(五)、發揮資源優勢,積極走向市場,為中心改革發展探索新路子。

1、成立新餘市融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走出一條市場化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中心勇於嘗試,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於7月份成立了新餘市融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司依託中心在媒體傳播方面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專業技能,找準企事業單位需要傳播的核心訴求,為縣內企業事業單位代理、運行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專業新媒體營銷方案,為企事業單位量身打造專題欄目、企業形象宣傳片、產品宣傳片等。

2、活動舉辦實現雙贏。中心充分利用我縣“文化活縣”戰略的政策紅利,整合各方資源,承接各企事業單位主辦的文化、演藝、慶祝、慶典等各類活動、晚會的全案策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公司成立4個月以來,承接、製作了縣招商宣傳片,與衞計局聯合打造《健康xx》專欄,與城管局打造《今日xx城市之窗》欄目,與交警大隊聯合打造《暢通xx》欄目。舉辦了少兒才藝大賽,承辦了xx首屆龍舟文化旅遊節、第二屆中學生税收知識電視大賽、全縣金融學會朗誦比賽、重陽晚會等,並進行了網絡直播,大部分活動的點擊量超過10萬,尤其是洋江龍舟文化旅遊節的承辦,不僅對旅遊節進行了全案策劃、設計、執行,併為旅遊節提供了舞台、燈光、演員、主持、攝影攝像、後期製作等一條龍服務。同時,通過報紙、電視、電台、微信、網絡直播等方式,全覆蓋、多視角宣傳洋江特色民俗、龍舟傳統文化,古村落等,吸引了全國160多萬人次觀看,為活動開展營造濃厚氛圍。經統計,龍舟文化旅遊節會期三天,人流量超過10萬人次,充分帶動了當地了旅遊經濟。

(六)、立足技術升級,確保播出安全,為全媒體新平台提供技術支撐

1、打造融媒體宣傳技術平台。中心成立以來,中心領導把打造融媒體宣傳技術平台作為媒體融合改革發展的重點之一,通過實施數字化升級改造工程,對編輯設備、播出設備、攝像設備統一改造升級,實現了節目播出和刊發各個環節的數字化。同時,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培訓,以達到熟練掌握設備性能的目的,為融媒體宣傳新平台提供技術支撐。截至11月中旬,中心完成了電視播出機房高標清改造、廣播電視機房合併、綜合影視兩個頻道上傳市廣電網絡、直播xx上線以及演播大廳、新聞演播室、虛擬演播室改造等整個採編播系統的升級改造,使我縣的廣播電視節目技術質量、製作能力和播出效果得到明顯的改觀和全面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以平面媒體為基礎,廣播電視媒體為主陣地,微博、微信、手機客户端為生力軍的多媒體宣傳新平台。

2、安全播發得到保障。中心成立以來,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文件和會議精神,牢記“安全播出工作事關政治穩定,事關國家形象,是一項政治任務”的要求,落實措施做好“三個確保”,認真抓好中心媒體的安全播出和刊發工作,建立健全機房安全播出值班制度,完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做好了日常安全播出和刊發工作,做到重要時期和敏感時段堅持領導帶班制度和巡查制度,對節假日的值班工作堅持報告制度。積極參加新技術新知識的推廣應用,落實各種“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做好“防邪”、“防火”、“防盜”工作,確保了春節期間播出安全,確保xx電視台差轉中央、省、市台廣播電視節目實現“零插播、零停播”,無任何安全播出事故。

(七)、突出隊伍建設,強化人才支撐,為中心發展夯實基礎

1、充實中心人才隊伍。中心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採用事業單位招考和聘用的方式,不斷充實採、編、制、播和網絡技術、業務營銷人才,新媒體、製作人才,壯大人才隊伍,為中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2、加大在崗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建立學習制度,採用走出去請進來與自學相結合的培訓方法,先後派員赴南昌、長沙、瀏陽、紹興、湖州等地參觀學習,總結學習經驗,交流學習心得,從而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嚴格宣傳紀律。

3、試點打造融媒體記者團隊。中心在人員緊張的情況下,試點成立了全媒體記者團隊,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識,團隊由2—3人組成,採訪現場分工明確,各自負責採訪、攝影攝像、文字編輯和網絡發佈,團隊的主力記者需要完成與各種媒體的完好對接,像潤滑劑一樣保證整體的良好運轉,使其產生功效提升的質變。

(八)、其他工作

中心在做好綜治、精神文明、工、青、婦等工作基礎上,充分利用中心的宣傳平台,加大綜治、精神文明、工、青、婦等工作宣傳力度,為全縣各項工作加油鼓勁,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媒體融合技術仍存在瓶頸,有待破解。

(二)、人員經費、專項經費不足,保障水平不容樂觀。

(三)、媒體影響力較弱,尚未形成權威聲音。

(四)、與上級主流媒體融合仍需對接和強化。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繼續探索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綜合運用。繼續推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內容、渠道、技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建立並完善以平面媒體為基礎,廣播電視媒體為依託,微博、微信、手機客户端為生力軍的全媒體宣傳平台。

(二)、進一步提高宣傳工作水平。宣傳工作努力做到四個堅持:在宣傳報道的指導思想上堅持圍繞中心、服務主線;在選題上堅持服務大局、突出重點;在視角的把握上堅持關注發展、關注民生;在宣傳效果上堅持提高質量、增強深度。積極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不斷提高外宣的上稿數量和質量,有力配合和推動全縣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爭取媒體影響力進入全省十強,力爭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縣級品牌。進一步加大媒體的推送和發佈力度,推出有質量、有影響的報道,擴大媒體的品牌效益。

(四)、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五)、大力實施精品工程。在推陳出新的基礎上,辦精辦活欄目,達到自辦節目“內容地方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製作專業化”。

(六)、切實保障安全播出和發佈,努力提高播出和發佈的質量。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播出和發佈的有關規章制度。對所有節目實行發前審片制,確保安全播出和發佈零事故。

(七)、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創新機制體制,建立靈活實用的媒體管理機制。實行績效工資制和優進劣汰機制,打造和培養全媒體團隊和媒體融合需要的數字傳媒工程專業團隊,創造想事幹事、爭創業績的良好局面。

數字鄉村總結 篇五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xx年監督工作計劃的安排,以及省、温州市人大常委會的統一部署,6月份,市人大常委會印發了關於開展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並於7至8月份,成立調研組,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友聞的帶領下,實地視察了部分數字經濟重點培育提升平台、重點培育提升企業和重點項目,走訪了市經信局,召開部分鎮街座談會和部門座談會,聽取關於我市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彙報。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從調研情況看,全市上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實施,認真落實省、温州市以市委相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行動計劃,着力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取得了明顯成效。20xx年和20xx年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連續兩年在全省排名第7位,20xx年我市完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52億元,佔GDP的12.56%,列温州第一。數字經濟逐步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動能和創業創新的主陣地。一是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注重頂層設計,制訂出台了《樂清市數字經濟發展五年倍增行動計劃》,提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目標、空間佈局和主要任務,成立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整合優化一系列培育發展數字經濟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二是數字產業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深入推進正泰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磐石雲數據中心、智能電氣創新發展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相繼招引了益而益、羅曼斯、力太科技等一批帶動性、引領性強的項目。三是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加快。20xx年完成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立項242個,今年1至8月份253個。樂清智能電氣小鎮、樂清灣電力科技小鎮被列入省數字化試點園區,蘇呂小微園、智能電氣小微園、科技創業中心等率先開展了數字化園區建設。正泰、人民電器、金卡智能等企業試點示範成效明顯,不斷推動中小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提升發展。四是治理數字化得到不斷推進。5G等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互聯網+協同辦公”等工作不斷推進,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農業等領域不斷謀劃和推進,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領域的數字化程度不斷提升。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我市數字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有:

(一)數字經濟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雖然我市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列全省第7位,但與省內先進地區相比差距在拉大。產業層次偏低,我市數字經濟統計入庫項目主要以電氣、電子、儀器儀表、電線電纜等傳統制造業為主,相較已形成集成電路、高端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技術、人工智能設備等高新產業集羣的杭州、寧波、嘉興、金華等地存在明顯代差。各鄉鎮(街道)之間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些鄉鎮(街道)對數字經濟發展還存在重視不夠的情況。數字經濟發展五年倍增行動計劃缺乏分年度方案,有的部門在制定扶持政策和落實時缺乏充分調研。浙江雲谷—磐石雲數據中心、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等項目的推進和建設進度不如預期,通信管道建設推進緩慢。

(二)數字技術與製造業融合不夠。當前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程度較高,一、二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緩慢。龍頭企業缺乏,可供參考的數字化成功案例還較少,帶動性不強,許多中小企業因數字技術改造投入大,轉換成本高,認為數字化投入效果不可預知,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因此對數字轉型發展存在一定顧慮,內生動力不足,“不敢數字化、不會數字化、不想數字化”的現象比較普遍。數字經濟核心技術與我市現有製造業的融合度偏弱,在工藝、產線、產品、服務等層面的應用實踐開展的不多。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當前能夠緊扣製造業流程開發應用、深耕於製造業數字化改造、滿足企業一體化升級、個性化改造的服務平台和服務商還偏少,支撐能力不足。

(三)數字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深度創新能力將決定產業發展的可持續度,當前我市數字經濟的科技創新投入總體不足,產學研結合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缺少有影響力、帶動力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絕大部分企業存在路徑跟隨、標杆技術較少、品牌價值較低等問題。數字經濟人才制約問題較為突出,目前既懂工業又懂數字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引入困難,能同時提供產業應用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研發團隊非常稀缺。各地間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育才招才引才留才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地方。

(四)治理數字化提升不足。相對數字經濟領域平台化、個性化、網絡化和跨界融合化的基本特徵,政府部門監管手段較為單一,開放包容、協同有效的監管思維有待進一步增強。一些單位對公共數據開放不夠重視,影響了“一證通辦”“一件事”聯辦和後續數據分析,不利於數字政府效用的發揮。數據要素開發開放、共享共用程度還不高,數據鴻溝、信息孤島問題仍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垂直業務系統還不能互聯互通,巨量數據資源的價值未能充分挖掘,大數據開發利用仍處在起步階段。(數字化場景應用)

三、意見和建議

(一)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強化營造良好氛圍。要加強頂層設計,以編制“十四五”規劃為契機,認真分析研究我市數字經濟產業的優勢和短板,從戰略佈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資、設施建設等方面綜合考慮並完善發展規劃。抓緊制定出台新一輪扶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產業平台、項目和企業的扶持力度。在注重發揮龍頭骨幹企業、行業領軍企業作用的同時,高度重視和支持有技術優勢、成長空間、發展潛力的新生中小微企業。制定數字經濟宣傳方案,廣泛開展宣傳報道,提高全民的數字素養。把發展數字經濟的能力作為領導幹部的重要要求,同時注重提升企業家數字素養,增強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內生動力。

(二)推動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數字產業能級。要緊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興起和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機遇期,加快培育一批標杆企業,打造若干數字產業集羣。招引一批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通訊、傳感器等電子信息製造企業,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向傳統產業滲透,大力推動企業“上雲”向“用雲”轉變。加快現有小微園技術改造和提升,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智能製造轉型,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鼓勵具有數字化轉型經驗的大企業建立數字化轉型服務平台,從而帶動下游中小企業協同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信息工程服務、工業設計等基礎產業,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持。

(三)堅持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數字核心競爭力。要加大“軟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創新平台建設,促進更多的創新主體和創新項目集聚。更加註重發揮優勢企業和重大項目的支撐作用,提升數字產業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數字生活服務,推進網上超市、網上餐廳等數字商貿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鼓勵智能營銷新業態。實施更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及時解決各層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碰到的具體問題,尤其要注重培養技能型、複合型、創新型的本土人才,為數字產業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四)聚力推進數字賦能,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大力打造數字政府,進一步破解消除數字鴻溝、信息孤島,有效激活各類數據資源,持續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和創新應用。繼續推進“一件事”“一網通辦”,打造“掌上辦”“網上辦”“甌e辦”深度融合的政務服務平台。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以5G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智慧農業等行業發展,讓大數據發展紅利更多惠及企業、民眾。組建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平台公司,有序推進縣域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智能化水平。把增強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確保數據共享和安全保護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