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效性調研報告多篇

實效性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加強民主黨派監督實效性問題調研報告

民主監督既是我國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監督作為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具有層次高、範圍廣泛、代表性強、形式靈活等特點,已成為我國民主政治生活中,最常見、最實用、最高效的民主監督形式。要切實發揮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職能,增強實效性,目前仍有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亟待解決。

一、完善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職能尚需解決的問題

(一)各級地方黨政領導對接受民主監督的必要性依然認識不足。當前,一些地方黨政領導(特別是基層)仍存在着對民主監督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落實不力的問題。他們依然認為民主監督就是開個座談會,聽聽發言或意見。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喜歡聽讚揚的聲音,聽不慣不同意見,更別説是監督的批評意見了。有些領導幹部對於民主監督仍是葉公好龍,“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對民主監督的意見或建議,不是及時回覆或處理,而是推諉、扯皮。因此,民主黨派能否對執政黨及其執政團隊實行有效的民主監督,還取決於執政黨各級領導的認識和態度,取決於對接受民主監督的重視和落實。因此,各級黨政領導對民主監督必要性的認識,已成為增強民主監督實效性的關鍵。

(二)民主黨派自覺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意識不強,作為不夠。不少民主黨派領導認為,雖然參政黨組織獨立、政治自由,但發展成員、組織活動、機關建設和物質條件等方面都需要執政黨支持和幫助,擔心主動監督會影響黨際關係,得罪領導,對黨派或自身發展不利。因而在履行監督職能時往往如履薄冰,不敢提有價值或尖鋭的不同意見,從而出現了重參政議政、輕民主監督的現象,自我淡化了履行監督職能的意識。另一方面,由於民主監督的意見或建議往往得不到及時答覆或落實,看不到實際效果,因而也挫傷了民主監督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產生了“提了也白提,乾脆不要提”的情緒。當然,還有不少黨派人士習慣於讚揚或肯定,在有機會履行監督職能時,不能明確職責、擺正位置、發揮作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有人甚至利用民主監督之際為不當開脱説情,這些現象無疑也損害了民主監督的形象。

(三)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缺乏必要的制度與機制保障。目前,雖然民主監督作為國家政體的重要監督形式,越來越受到各級黨政部門或領導的重視,但在監督形式、程序、責任及信息公開、意見反饋和績效考核等實際應用方面,還缺少必要的制度與規範措施,未能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這種沒有約束、考核或影響的監督機制,必然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從而造成了許多地方民主監督的實施成效,完全取決於黨政一把手的開明程度,並有了“容納肚量決定監督膽量”的説法。因此,民主監督如不盡快建立對監督主客體均有約束力的制度與機制保障,僅靠主要領導的認識和覺悟,難以獲得應有的實效。

二、增強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實效性的措施與建議

雖然三權分立、政黨制衡等西方政治制度並不適合我國國情,但是加強監督卻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體現。鄧小平同志在談到民主監督時曾指出:“有監督比沒有監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產黨總是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民主黨派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出主意。這樣,反映的問題更多,處理問題會更全面,對下決心會更有利,制定的方針政策會比較恰當,即使發生了問題也比較容易糾正。”中共十七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些都為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政策支持。

當前,根據我國民主監督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要增強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效性,就必須從執政黨和參政黨兩個方面,提高認識、明確制度、完善機制、規範程序。

(一)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應切實提高對民主監督重要性的認識

現階段,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效性依然取決於執政黨及其執政團隊的接受程度。因此,各級黨政領導要從提高執政能力,加強和改善多黨合作,構建民主政治與社會和諧的高度,認識接受民主監督的重要性,提高接受民主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要注意保護民主監督的權利,發揚民主,廣開言路,鼓勵講真話,提不同意見。同時,對民主監督的意見要聞過則喜,從善如流,認真研究,及時反饋。只要有了接受民主監督的誠意,就能贏得民主黨派的信任,從而獲得民主監督的實效。

(二)民主黨派也要不斷提高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水平和能力

民主黨派是民主監督的主體,要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外部環境固然重要,但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也是當務之急。

——正確認識民主監督的用意和概念。首先,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是建立在與共產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民主監督,並以支持和幫助共產黨執好政、掌好權、做好事為初衷和歸宿。其次,民主監督是相對於行政或法律監督而言的非權力監督形式。抱怨民主監督缺乏法律依據和主張民主監督法律化與權力化的觀點,純屬概念性錯誤,而非探討“禁區”的問題。

——將民主監督寓於參政議政之中。雖然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兩項基本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民主監督與參政議政卻是密不可分。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許多意見建議,都體現了民主監督的職能。若將兩種職能截然分開,就會產生民主監督相對於參政議政被“忽視或弱化”的社會認識與錯覺。

——民主監督的作用不限於反腐敗。加強民主監督有利於扼制腐敗,但民主監督的作用絕不限於反腐敗。事實上,腐敗問題是各國執政黨和政府面臨的普遍問題。要解決“防腐”問題,主要靠法治而不是民主監督。因此,將腐敗現象歸咎於民主監督不力或弱化,歸咎於參政黨對執政黨沒有制約權力,進而對我國政黨制度產生懷疑,都是概念性錯誤產生的認識誤區。

——提高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責任心。雖然民主監督存在着阻力大、難度高、不易出成績甚至有負面影響等客觀問題,但民主黨派在民主監督工作中的責任心不強、乖張奉承等主觀問題,也是民主監督不力的重要原因。為此,民主黨派應本着參政為國、議政為民的政治責任感,增強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責任心,發揮職能優勢,做好監督工作。

——選好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切入點。選好民主監督的切入點,做到監督有針對性、意見有可行性,對提高民主監督的實效性至關重要。只有選擇好社會關注、羣眾關心、影響面廣、關係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民主監督,才能體現參政與執政的互助性,不斷凸顯民主監督的實效性。

——推進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專業化。參照民主黨派設置“參政議政專委會”的做法,組建“民主監督專委會”,負責指導、協調和督促民主監督工作。民主監督作為政黨間的一種嚴肅性、層次高的監督形式,要求監督者應具備較高的政治和政策水平,切忌隨意性。因此,提高黨派組織和成員民主監督的職能水平,就成了保障民主監督實效性的前提條件。

(三)建立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制度化與規範化運行機制

增強民主監督的實效性,並非一定要將民主監督的柔性變為法制監督的剛性,而是要增強一種非權力監督的行為約束和民主壓力。這種機制的形成,不能靠個人的自覺性,只能靠有制度保障的規範化監督程序,這是克服民主監督隨意和虛化的根本途徑。

——建立政務信息通報制度。民主監督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只能來源於信息的及時性和完整性。因此,要增強民主監督的實效性,就必須事先保障民主黨派對黨和政府重大決策和目標任務的全面及時瞭解。

——建立民主監督專報制度。民主黨派以規範的文字“專報”形式提交民主監督的意見或建議,各級黨委和政府指定部門負責接辦民主監督專報,使民主監督做到嚴肅正規,責任明確,有案可查。

——建立民主監督責任制度。對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意見建議,要根據職能分工和領導批示意見,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並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將辦理效果與年終考核評優掛鈎。

——建立民主監督反饋制度。黨和政府責任部門對民主監督意見或建議要及時研究、辦理和反饋,按照“已解決”、“正在解決”或“留作參考”等情況進行答覆。

——建立民主監督評價制度。對民主監督的內容和處理結果,由統戰或紀檢監察部門定期進行考核評價,考評結果應予上報和公佈。通過考評制度來督促和保證監督主客體的同步提高。

——建立民主監督考核制度。將民主監督工作納入民主黨派績效考核,通過制定工作任務、目標分解、責任落實和年終考核等制度,將民主監督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民主監督的激勵與保障機制。

——加強同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民主監督只有同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與密切配合,才能切實提高民主監督的影響力與實效性,並與其它監督形式一起,發揮保障公正、公平和進步的作用。

雖然民主監督還存在諸多制度、程序和機制問題,但民主監督作為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已引起執政黨和參政黨的共同關注。當人大及其代表能夠全面履行對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依法監督後,民主黨派還要逐漸迴歸對執政黨實行民主監督的主要參政職能。可以相信,在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工作,必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制度規範與科學發展,並在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實效性。

【第2篇】強化民主黨派監督實效性問題調研報告

強化民主黨派監督實效性問題調研報告

民主監督既是我國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監督作為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具有層次高、範圍廣泛、代表性強、形式靈活等特點,已成為我國民主政治生活中,最常見、最實用、最高效的民主監督形式。要切實發揮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職能,增強實效性,目前仍有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亟待解決。

一、完善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職能尚需解決的問題

隨着我國民主政治的不斷進步,民主黨派民主監督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中共中央(1989)14號文件和(20xx)5號文件等系列文件出台以來,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工作就進入了一個有序規範的發展階段,並取得了諸多顯著成績。但作為民主黨派的一項基本職能,民主監督在實踐中仍存在着民主容易監督難;形式容易實效難;基層容易上層難;對下容易對上難;事後容易事前難;小事容易大事難;建議容易批評難;反映容易反饋難等一系列問題,從而造成了民主監督形式繁多、實效不足的虛位弱化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各級地方黨政領導對接受民主監督的必要性依然認識不足。當前,一些地方黨政領導(特別是基層)仍存在着對民主監督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落實不力的問題。他們依然認為民主監督就是開個座談會,聽聽發言或意見。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喜歡聽讚揚的聲音,聽不慣不同意見,更別説是監督的批評意見了。有些領導幹部對於民主監督仍是葉公好龍,“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對民主監督的意見或建議,不是及時回覆或處理,而是推諉、扯皮。因此,民主黨派能否對執政黨及其執政團隊實行有效的民主監督,還取決於執政黨各級領導的認識和態度,取決於對接受民主監督的重視和落實。因此,各級黨政領導對民主監督必要性的認識,已成為增強民主監督實效性的關鍵。

(二)民主黨派自覺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意識不強,作為不夠。不少民主黨派領導認為,雖然參政黨組織獨立、政治自由,但發展成員、組織活動、機關建設和物質條件等方面都需要執政黨支持和幫助,擔心主動監督會影響黨際關係,得罪領導,對黨派或自身發展不利。因而在履行監督職能時往往如履薄冰,不敢提有價值或尖鋭的不同意見,從而出現了重參政議政、輕民主監督的現象,自我淡化了履行監督職能的意識。另一方面,由於民主監督的意見或建議往往得不到及時答覆或落實,看不到實際效果,因而也挫傷了民主監督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產生了“提了也白提,乾脆不要提”的情緒。當然,還有不少黨派人士習慣於讚揚或肯定,在有機會履行監督職能時,不能明確職責、擺正位置、發揮作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有人甚至利用民主監督之際為不當開脱説情,這些現象無疑也損害了民主監督的形象。

(三)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缺乏必要的制度與機制保障。目前,雖然民主監督作為國家政體的重要監督形式,越來越受到各級黨政部門或領導的重視,但在監督形式、程序、責任及信息公開、意見反饋和績效考核等實際應用方面,還缺少必要的制度與規範措施,未能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這種沒有約束、考核或影響的監督機制,必然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從而造成了許多地方民主監督的實施成效,完全取決於黨政一把手的開明程度,並有了“容納肚量決定監督膽量”的説法。因此,民主監督如不盡快建立對監督主客體均有約束力的制度與機制保障,僅靠主要領導的認識和覺悟,難以獲得應有的實效。

二、增強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實效性的措施與建議

雖然三權分立、政黨制衡等西方政治制度並不適合我國國情,但是加強監督卻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體現。鄧小平同志在談到民主監督時曾指出:“有監督比沒有監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產黨總是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民主黨派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出主意。這樣,反映的問題更多,處理問題會更全面,對下決心會更有利,制定的方針政策會比較恰當,即使發生了問題也比較容易糾正。”中共十七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些都為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政策支持。

當前,根據我國民主監督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要增強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效性,就必須從執政黨和參政黨兩個方面,提高認識、明確制度、完善機制、規範程序。

(一)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應切實提高對民主監督重要性的認識

現階段,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效性依然取決於執政黨及其執政團隊的接受程度。因此,各級黨政領導要從提高執政能力,加強和改善多黨合作,構建民主政治與社會和諧的高度,認識接受民主監督的重要性,提高接受民主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要注意保護民主監督的權利,發揚民主,廣開言路,鼓勵講真話,提 不同意見。同時,對民主監督的意見要聞過則喜,從善如流,認真研究,及時反饋。只要有了接受民主監督的誠意,就能贏得民主黨派的信任,從而獲得民主監督的實效。

(二)民主黨派也要不斷提高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水平和能力

民主黨派是民主監督的主體,要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外部環境固然重要,但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也是當務之急。

——正確認識民主監督的用意和概念。首先,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是建立在與共產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民主監督,並以支持和幫助共產黨執好政、掌好權、做好事為初衷和歸宿。其次,民主監督是相對於行政或法律監督而言的非權力監督形式。抱怨民主監督缺乏法律依據和主張民主監督法律化與權力化的觀點,純屬概念性錯誤,而非探討“禁區”的問題。

——將民主監督寓於參政議政之中。雖然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兩項基本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民主監督與參政議政卻是密不可分。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許多意見建議,都體現了民主監督的職能。若將兩種職能截然分開,就會產生民主監督相對於參政議政被“忽視或弱化”的社會認識與錯覺。

——民主監督的作用不限於反腐敗。加強民主監督有利於扼制腐敗,但民主監督的作用絕不限於反腐敗。事實上,腐敗問題是各國執政黨和政府面臨的普遍問題。要解決“防腐”問題,主要靠法治而不是民主監督。因此,將腐敗現象歸咎於民主監督不力或弱化,歸咎於參政黨對執政黨沒有制約權力,進而對我國政黨制度產生懷疑,都是概念性錯誤產生的認識誤區。

——提高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責任心。雖然民主監督存在着阻力大、難度高、不易出成績甚至有負面影響等客觀問題,但民主黨派在民主監督工作中的責任心不強、乖張奉承等主觀問題,也是民主監督不力的重要原因。為此,民主黨派應本着參政為國、議政為民的政治責任感,增強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責任心,發揮職能優勢,做好監督工作。

——選好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切入點。選好民主監督的切入點,做到監督有針對性、意見有可行性,對提高民主監督的實效性至關重要。只有選擇好社會關注、羣眾關心、影響面廣、關係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民主監督,才能體現參政與執政的互助性,不斷凸顯民主監督的實效性。

——推進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專業化。參照民主黨派設置“參政議政專委會”的做法,組建“民主監督專委會”,負責指導、協調和督促民主監督工作。民主監督作為政黨間的一種嚴肅性、層次高的監督形式,要求監督者應具備較高的政治和政策水平,切忌隨意性。因此,提高黨派組織和成員民主監督的職能水平,就成了保障民主監督實效性的前提條件。

(三)建立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制度化與規範化運行機制

增強民主監督的實效性,並非一定要將民主監督的柔性變為法制監督的剛性,而是要增強一種非權力監督的行為約束和民主壓力。這種機制的形成,不能靠個人的自覺性,只能靠有制度保障的規範化監督程序,這是克服民主監督隨意和虛化的根本途徑。

——建立政務信息通報制度。民主監督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只能來源於信息的及時性和完整性。因此,要增強民主監督的實效性,就必須事先保障民主黨派對黨和政府重大決策和目標任務的全面及時瞭解。

——建立民主監督專報制度。民主黨派以規範的文字“專報”形式提交民主監督的意見或建議,各級黨委和政府指定部門負責接辦民主監督專報,使民主監督做到嚴肅正規,責任明確,有案可查。

——建立民主監督責任制度。對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意見建議,要根據職能分工和領導批示意見,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並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將辦理效果與年終考核評優掛鈎。

——建立民主監督反饋制度。黨和政府責任部門對民主監督意見或建議要及時研究、辦理和反饋,按照“已解決”、“正在解決”或“留作參考”等情況進行答覆。

——建立民主監督評價制度。對民主監督的內容和處理結果,由統戰或紀檢監察部門定期進行考核評價,考評結果應予上報和公佈。通過考評制度來督促和保證監督主客體的同步提高。

——建立民主監督考核制度。將民主監督工作納入民主黨派績效考核,通過制定工作任務、目標分解、責任落實和年終考核等制度,將民主監督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民主監督的激勵與保障機制。

——加強同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民主監督只有同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與密切配合,才能切實提高民主監督的影響力與實效性,並與其它監督形式一起,發揮保障公正、公平和進步的作用。

雖然民主監督還存在諸多制度、程序和機制問題,但民主監督作為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已引起執政黨和參政黨的共同關注。當人大及其代表能夠全面履行對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依法監督後,民主黨派還要逐漸迴歸對執政黨實行民主監督的主要參政職能。可以相信,在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工作,必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制度規範與科學發展,並在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實效性。

【第3篇】關於2022年黨員教育實效性調研報告

黨員教育工作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歷來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也對加強黨員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如何讓黨員教育工作為更多的黨員幹部接受並取得實效,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xx年4月xx日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網絡調查、個別徵求意見和開座談會的方式在xx市xx地税局的黨員中開展了調研。

一、黨員教育缺乏實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上未得到足夠重視

十八大以來,xx地税局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區委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全面提升黨員素質。然而一些黨員認為黨員教育並不重要,在思想上對其不夠重視,直接造成黨員教育效果的不理想。調查顯示,有x%的黨員認為黨員教育沒有必要,有xx%的黨員表示黨員教育有沒有都無所謂。思想觀念是根本,如果從心裏排斥、忽略黨員教育,那麼任何的學習努力都不會起作用。

(二)以思想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吸引力

黨員教育的工作目標是通過教育使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黨性觀念進一步增強、優良作風進一步養成、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發揮,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目前常規的黨員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於政策理論水平、工作能力、黨性修養和實踐教育領域相對不夠注重。在調查中,黨員普遍反應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太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學習沒有動力,學習後無法理解、吸收。在“您希望參加哪些方面的黨員教育”一題的回答中,大多數基層黨員認為在學習黨的政策理論的同時要進一步豐富教育的內容,數據顯示,黨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當前政治經濟形勢等內容被大家普遍關注。

(三) 以灌輸式教育為主,缺乏創造性

新形勢下,地税的税收壓力大,平時的工作任務繁重緊張,黨組織對黨員的日常教育工作往往通過召開會議和組織講座的方式開展,一般採取課堂灌輸的教育形式,我講你聽;上大課、開大會、學文件,一人念大家聽,拉橫幅、寫標語、出展板,一人做大家看。教育活動容易流於形式,達不到教育實效性的根本目的。調研數據顯示,地税局黨員對教育內容需求多樣的同時,對教育方式的需求也呈多元化趨勢。在對“您比較喜歡的教育方式”的回答中,傳統的輪訓、上黨課、座談等方式受到冷落,社會調查、影評視評、文藝團體進行黨員教育的主題演出等方式在不同類別的黨員中都有較多的關注。另外,在對“您認為目前影響黨員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的回答中,xx%的黨員認為“學習形式單調、機械”,這反映了黨員教育的形式對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意義。

(四) 以全員集中學習為主,缺乏針對性

在一個單位中,黨員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和行政職務不同,經歷不同,因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教育的需求也不同。然而,在黨員教育過程中存在教育 “一鍋煮”的情況,老黨員與新黨員、正式黨員與預備黨員、技術技能崗位與管理崗位黨員同聽一堂課,這就導致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調查顯示,年輕的黨員和預備黨員比較需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政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等基礎知識的教育,方式上則希望能更加活躍、現代化一些;老黨員更希望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比較接受安靜、穩定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管理崗位的黨員認為他們應該加強政策理論水平和崗位管理能力的培養,與税務窗口和分局的技術型黨員希望提高工作技能的教育需求形成明顯的差別。

(五) 以“被迫式”教育為主,缺乏主動性

真正的學習是自學,任何被迫式的教學都不如主動的學習有效果。自學是黨員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現階段,地税各項工作快速發展,工作時間緊迫,即使是被迫式的大集中學習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激發黨員自學的激情和活力。在座談會和個別談話中我們瞭解到,大部分黨員不會在業餘時間進行自學,一些黨員表示只有為了應付考試和檢查時才會利用空餘時間自學。

(六) 以短期效應為主,缺乏長遠性

黨員教育是一項需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當前,地税黨員教育工作與業務工作相比較,缺乏激勵約束機制,致使黨員教育大多是臨時性短期專項教育活動,拍拍照、寫個信息報道活動就圓滿結束了,沒有更多讓人思考的地方,沒有“續集”。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機制使黨建工作形式化,活動開展簡單化,質量要求一般化,黨員教育停留在短期效應上難以取得長期穩定的效果。在網絡調查問卷中對“你參加過最有意義的一次黨員教育活動”的回答中,有xx% 的人回答“沒有印象,想不起來了”。

二、提高黨員教育實效性的思考

(一) 與時俱進,轉變態度,樹立黨員教育理念

黨員教育工作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從嚴治黨的中心環節。十八大黨建工作中明確指出: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教育管理,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斷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認識到黨員教育的重要性,找出黨員教育被排斥、忽略的根本原因,從源頭保證黨員教育的實效性。

(二) 突破傳統,因勢利導,創新黨員教育內容

黨的十八大對黨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論教育越來越無法滿足黨員的教育需求時,我們應該突破傳統,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因勢利導,注重教育的綜合性和實用性,將黨員教育與提升工作效率、歷練實踐能力、充實文化基礎、培養興趣愛好等內容密切結合在一起,不斷創新教育內容,進一步提高教育內容的豐富度和深刻度。

(三) 以人為本,延伸視角,拓展黨員教育模式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員教育工作,不能盲目灌輸文件精神,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管理學、組織學、心理學等現代科學方法,拓展黨員教育模式,打造有基礎、叫得響、推得開的新載體。教育方式上注重多元性和互動性,從書本到互聯網、從理論到實踐、從“灌輸式”到“探尋式”,大力開展廣大黨員幹部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不斷增強黨員教育的説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 按需施教,自主鑽研,激發黨員教育的動力對同一問題的思考,不同工作性質、入黨時間、實際年齡或職務級別的黨員都會有不同的結論。因此各類黨員都用同一個教育方法,同上一堂課,講同一個內容,提同一個要求的做法已越來越難以奏效。新形勢下,只有在共性教育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黨員的實際需求,科學擬訂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組織開展黨員教育,才能對教育內容更好地消化、吸收,才能使黨員教育更有針對性。黨員教育應該融於生活,形成一種習慣,在工學矛盾加劇的前提下,我們更要提升學習能力,在不斷加強黨員集中教育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效。

(五) 多措並舉,加強管理,健全黨員教育機制

健全的教育機制是黨員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是黨員教育工作取得長遠效應的關鍵。俗話説“行之有效方能持之以恆”,而建好長遠保障的機制也能促進黨員教育進一步取得成效。黨員教育要健全責任機制、推進機制、評估機制,要從領導重視、擔責開始,到把學習與單位評先、與幹部實績考核掛起鈎來,再到強化學習效果考評,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績效評價體系,這三者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充滿活力的黨員教育長效機制,從體制上保障黨員教育的可行性和實效性。